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生:起立!
生齐: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生:坐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威尼斯的小艇。
师:大家了解威尼斯吗?
生:我知道威尼斯是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
生:我知道威尼斯的小艇还有一个名字叫贡多拉。
生:我还知道威尼斯是由118座小岛和401座桥组成的。
师:同学们是从哪里收集的资料?
生:从网上收集到的。
师:大家真善于学习。咱们今天一起去看看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师打开多媒体课件)
师:欣赏了威尼斯的风光,有什么印象?大家说说。
生:我觉得威尼斯很美。
生:我觉得威尼斯很雄伟、很壮观。
生:我觉得威尼斯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
师:是啊,多美的威尼斯啊!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生:威尼斯的小艇!
师:从课题看,文章的重点写的是威尼斯吗?
生:不是,是小艇。
师:那么,怎么读才能体现重点是小艇呢?好,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生:威尼斯的小艇!(重读小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非常好!在威尼斯美丽的风光里,最别致的就是小艇了。那么,小艇又给威尼斯增添了哪些别样的风景呢?同学们先自由地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师板书:风景)
师:哪位同学说说,小艇给威尼斯增添了哪些别样的风景?
生:小艇的样子。
师:把话说完整,再来!
生:小艇的样子给威尼斯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给威尼斯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生:白天人们的生活给威尼斯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生:晚上的景色给威尼斯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师相继板书:样子,驾驶,白天,晚上)
三、围绕小艇,感受威尼斯“别样的风景”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明大家预习得非常认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它,细细地观赏这些别样的风景。首先,我们来看看样子别致在哪儿。这里有一张图片,大家一起来看看。(师打开多媒体课件)
师:抓住它的特点来说说。
生: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它的船头和船艄是向上翘起的。
师:你的眼睛真亮!
生:它的行动轻快灵活。
(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小艇的样子三个特点的句子)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大家觉得读得有意思吗?
生:(摇头)没意思。
师:现在老师给它加上三个句子(师加上三个带点的比喻句),大家再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地读这一段)
师:现在觉得读得有味道了吗?
生齐:有!
师:为什么?
生:加了三个比喻句之后让人觉得小艇的样子很形象,很生动!
师: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比喻很形象?能不能具体地说说?
生:这里说小艇的样子又窄又深,而独木舟也是又窄又深,所以作者把小艇比喻成独木舟。但作者只是说有点儿像,不是特别像。
师:怎么不是特别像?
生: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大概是八九米的样子,而独木舟没有这么长。
师:嗯,这么长的独木舟的确不多见,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哪位同学具体说说?
生:这里说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但到底有多轻快多灵活,我们不知道。把小艇比作水蛇,水蛇游得非常快,一眨眼就不见了,马上就让我们知道了小艇的行动到底有多轻快多灵活!
师:说得真好!用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作比较,就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小艇的特点。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这句比喻很形象。
师:什么是新月?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新月吗?
生:不是,那是满月,农历初一的月亮是新月。
师:那新月像什么?
生:像香蕉。
生:像茄子。
生:像镰刀。
师:哦,我明白了!它是两头弯弯的、尖尖的,向上翘起的!那既然它们都是这样的,作者为什么不把它比喻成像挂在树上的香蕉,或者是像长在地上的茄子,而单单把它比喻成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呢?
生:那样就不美了,挂在天边的新月更美一些!
师:有道理!
生:天上有一个月亮,旁边有很多星星,星星们众星拱月地环绕着月亮,月亮的银光撒在水面上,散发出点点银色的星光,小艇从水上掠过,让人觉得天上有一个月亮,水中也有一个月亮!
师:难怪作者会这样写,小艇的样子实在是太美了!正是有了这些加点的句子,小艇的样子一下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来读?
生齐:想!
(师边做动作边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
生齐:想!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试一试!
(指名读)
师:行动再轻快点,再灵活点,这句再试试!
(生再读这一句)
师:真不错!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 (再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小艇的样子马上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了!咱们全班同学一起来试一试!边读可以边像老师刚才一样做动作。
(生边做动作边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仅小艇的样子是威尼斯一道别样的风景,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更是威尼斯一道别样的风景!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当船夫,请他来驾驶小艇,其他同学认真听,从他的朗读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他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打开多媒体,然后指名读)
师:大家觉得他的驾驶技术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的驾驶技术不够好!
师:怎么不够好?具体说说。
生:我觉得他“操纵自如”这个地方不够好。“操纵自如”是表示船夫的驾驶技术很熟练,而“手忙脚乱”表示很慌张的样子,我觉得应该读出对比才更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很熟练。
师:那你来试试。
(生读第二句)
师:通过你这么对比一读,老师觉得你的驾驶技术真是得心应手!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他读得不够好,这里有一个“飞一般”,还有一个“忙极了”,它们表示小艇非常快,我觉得应该重读。
师:好,那你来读!
(生读最后一句)
师:哟,你的小艇驾驶得真快,老师都有一点目不暇接的感觉了!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我觉得他极窄的地方驾驶得不好。
师:你也觉得他驾驶得不好,看来刚才那位同学是位新手!好,你来具体说说!
生:这里有一个“平稳”,我觉得应该读得平一点,稳一点,还有一个“速度非常快”,我觉得“非常快”三个字应该读得重一点,更能体现船夫驾驶小艇的速度非常快!
师:好,你来试试!
(生读第四句)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能够感受到你的驾驶技术既稳又快!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对他刚才说的有一点补充。
师:你来说说!
生:这里有一个“急转弯”,我觉得应该读得急一点,快一点!
师:你来试试。
(生再读第四句)
师:虽然你的弯转得很急,但老师一点也不害怕,因为你是急中有稳!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他“拥挤”的地方驾驶得也不好。“左拐右拐”这个词表示船夫的驾驶技术很灵活,我觉得应该读得重一点。
师:好,你来读!
(生读第三句)
师:嗯,你的小艇的确灵活多了!你还想说?
生:我觉得“挤”字也能表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很灵活,也应该读重一点!
师:有道理,你也来试试!
(生再读第三句)
师:你的小艇更灵活了!你还有补充的?
生:这里还有四个关联词,我觉得也应该读重一点,能表现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哪四个关联词?
生:不管、总能、总能、还能。
师:好,你来读读看!
(生读带关联词的两句)
师:你这么一读啊,老师觉得你的驾驶技术真高超!好,谁还想把这个小艇完整地驾驶一遍?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地读这一段)
师:谁想来读?我先请一位女驾驶员来试试!
(指名女生读)
师:别看是女孩子,驾驶技术可真不赖!下面我请一位男驾驶员来比一比!
(指名男生读)
师:这哪里是小艇啊!简直就是水上过山车嘛!
四、集体交流,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师:同学们,有这么别致的小艇,又有这么高超的驾驶技术,咱们一起坐上它去畅游吧!怎么样?
生齐:好!
师:作为游客,咱们要表示一下友好。见到意大利的人,要先打打招呼,“你好”用意大利语怎么说,知道吗?跟着老师说一遍:benzena。
生齐:benzena。
师:呆会儿见到意大利的人可以打打招呼。咱们现在坐在船舱里,有没有感觉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好,做稳了,开船啦!
(师打开浏览威尼斯的课件,随机解说)
师:大家游览了威尼斯,有什么感受?谁来说说?
生:我觉得威尼斯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特别是它两旁的古建筑,在阳光中闪闪发光,像宫殿一样美丽,使我十分痴迷,十分陶醉!
师:痴迷!你被深深地吸引了,是吗?
生:是!
师: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威尼斯的小巷里有着不同寻常的宁静,看着蜿蜒的水巷,望着流动的清波,我觉得好像走进了梦中一样。
师:梦中,一个漂浮在碧波上的梦!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想说一下威尼斯的象征――利亚德桥。它矗立在大运河的中央,给人一种庄严美、自然美、经典美。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
师:艺术长廊,魅力永恒!
生:我游览了威尼斯,觉得威尼斯很美,像是走进了人间仙境。威尼斯的河波光粼粼;威尼斯的建筑高大雄伟;威尼斯的小艇犹如一轮弯弯的月亮,躺在水里,美丽极了!
师:优美得像一首诗,像一幅画!
生:游览了威尼斯后,我觉得威尼斯仿佛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想要高歌一曲!
师:高歌一曲什么样的歌呢?
生:一曲歌颂威尼斯的歌。
师:能不能现在歌颂一下?
生:老师,要唱吗?
师:别担心,可以说!
生:威尼斯,我多么羡慕你,你拥有精美的小艇,你拥有宏伟的石桥,你还拥有城堡般的建筑,就连波澜壮阔的大运河也投入你的怀抱!我爱你,威尼斯! 师:实在是太美了!老师今天也爱你!
生:我觉得,坐在软软的小艇里,望着两岸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来往的船只打打招呼,是一件很舒服、很惬意的事!
师:很舒服很惬意,很温馨很浪漫!
生:游览了威尼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运河。它是威尼斯的主街道,却有不同于一般街道的美好情趣。白花花的云朵,蓝盈盈的天空,波澜壮阔的海洋……在这碧波荡漾的街道上,乘着小艇,观赏着独特的海景……我深深地陶醉了!
师:太有诗情画意了!老师都被你感染了!同学们,坐在这样的小艇上真有说不完的情趣!不仅小艇有情趣,威尼斯人们的生活也很有情趣。那么,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又构成了一道怎样的风景呢?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商人――接上来!
生: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师:青年妇女――
生: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师:许多孩子――
生: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师:庄严的老人――
生: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师:除了刚才的这些人以外,还有哪些人和小艇又构成了风景呢?
生:学生坐着小艇开开心心去上学。
师:坐着小艇去上学,真有意思!你的思维真敏捷!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邮递员坐着小艇给千家万户送信。
师:坐着小艇去送信,真特别!
生:老师坐着小艇去学校给学生上课。
师:坐着小艇去上课,真有趣!
生:医生坐着小艇去给病人看病。
师:坐着小艇去给病人看病,太与众不同了!同学们,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小艇,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像威尼斯这样,要用小艇来构筑人们的生活,这更是一道――
生:独一无二的风景。
师:这独一无二的风景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拥有了独特的风情!
(师板书:风情)
五、首尾呼应,升华情感。
师:白天,当小艇一出动时,威尼斯的水面上是生机盎然,热闹非凡!到了半夜――
(师打开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师:城市睡了,人睡了,河道睡了,小艇也睡了,水面上渐渐沉寂,全班预备读――
(生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师:(关音乐)可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小艇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没有小艇,人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生:会很不方便,很单调。
生:人们将寸步难行!
师:所以作者这样写道,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老师要问:假如举世闻名的威尼斯没有小艇,会怎么样?
生:交通将会瘫痪,就没有了这些美丽的风景。
生:假如举世闻名的威尼斯没有小艇,就失去了这些别样的风景和独特的风情!
师:说得好!假如威尼斯没有小艇,就不会有这些别样的风景,也不会有人们这种独具风情的生活,更不会有威尼斯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生齐:威尼斯的小艇!
师: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生:起立!
生齐: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生:坐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威尼斯的小艇。
师:大家了解威尼斯吗?
生:我知道威尼斯是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
生:我知道威尼斯的小艇还有一个名字叫贡多拉。
生:我还知道威尼斯是由118座小岛和401座桥组成的。
师:同学们是从哪里收集的资料?
生:从网上收集到的。
师:大家真善于学习。咱们今天一起去看看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师打开多媒体课件)
师:欣赏了威尼斯的风光,有什么印象?大家说说。
生:我觉得威尼斯很美。
生:我觉得威尼斯很雄伟、很壮观。
生:我觉得威尼斯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
师:是啊,多美的威尼斯啊!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生:威尼斯的小艇!
师:从课题看,文章的重点写的是威尼斯吗?
生:不是,是小艇。
师:那么,怎么读才能体现重点是小艇呢?好,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生:威尼斯的小艇!(重读小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非常好!在威尼斯美丽的风光里,最别致的就是小艇了。那么,小艇又给威尼斯增添了哪些别样的风景呢?同学们先自由地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师板书:风景)
师:哪位同学说说,小艇给威尼斯增添了哪些别样的风景?
生:小艇的样子。
师:把话说完整,再来!
生:小艇的样子给威尼斯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给威尼斯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生:白天人们的生活给威尼斯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生:晚上的景色给威尼斯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师相继板书:样子,驾驶,白天,晚上)
三、围绕小艇,感受威尼斯“别样的风景”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明大家预习得非常认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它,细细地观赏这些别样的风景。首先,我们来看看样子别致在哪儿。这里有一张图片,大家一起来看看。(师打开多媒体课件)
师:抓住它的特点来说说。
生: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它的船头和船艄是向上翘起的。
师:你的眼睛真亮!
生:它的行动轻快灵活。
(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小艇的样子三个特点的句子)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大家觉得读得有意思吗?
生:(摇头)没意思。
师:现在老师给它加上三个句子(师加上三个带点的比喻句),大家再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地读这一段)
师:现在觉得读得有味道了吗?
生齐:有!
师:为什么?
生:加了三个比喻句之后让人觉得小艇的样子很形象,很生动!
师: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比喻很形象?能不能具体地说说?
生:这里说小艇的样子又窄又深,而独木舟也是又窄又深,所以作者把小艇比喻成独木舟。但作者只是说有点儿像,不是特别像。
师:怎么不是特别像?
生: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大概是八九米的样子,而独木舟没有这么长。
师:嗯,这么长的独木舟的确不多见,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哪位同学具体说说?
生:这里说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但到底有多轻快多灵活,我们不知道。把小艇比作水蛇,水蛇游得非常快,一眨眼就不见了,马上就让我们知道了小艇的行动到底有多轻快多灵活!
师:说得真好!用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作比较,就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小艇的特点。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这句比喻很形象。
师:什么是新月?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新月吗?
生:不是,那是满月,农历初一的月亮是新月。
师:那新月像什么?
生:像香蕉。
生:像茄子。
生:像镰刀。
师:哦,我明白了!它是两头弯弯的、尖尖的,向上翘起的!那既然它们都是这样的,作者为什么不把它比喻成像挂在树上的香蕉,或者是像长在地上的茄子,而单单把它比喻成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呢?
生:那样就不美了,挂在天边的新月更美一些!
师:有道理!
生:天上有一个月亮,旁边有很多星星,星星们众星拱月地环绕着月亮,月亮的银光撒在水面上,散发出点点银色的星光,小艇从水上掠过,让人觉得天上有一个月亮,水中也有一个月亮!
师:难怪作者会这样写,小艇的样子实在是太美了!正是有了这些加点的句子,小艇的样子一下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来读?
生齐:想!
(师边做动作边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
生齐:想!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试一试!
(指名读)
师:行动再轻快点,再灵活点,这句再试试!
(生再读这一句)
师:真不错!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 (再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小艇的样子马上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了!咱们全班同学一起来试一试!边读可以边像老师刚才一样做动作。
(生边做动作边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仅小艇的样子是威尼斯一道别样的风景,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更是威尼斯一道别样的风景!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当船夫,请他来驾驶小艇,其他同学认真听,从他的朗读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他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打开多媒体,然后指名读)
师:大家觉得他的驾驶技术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的驾驶技术不够好!
师:怎么不够好?具体说说。
生:我觉得他“操纵自如”这个地方不够好。“操纵自如”是表示船夫的驾驶技术很熟练,而“手忙脚乱”表示很慌张的样子,我觉得应该读出对比才更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很熟练。
师:那你来试试。
(生读第二句)
师:通过你这么对比一读,老师觉得你的驾驶技术真是得心应手!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他读得不够好,这里有一个“飞一般”,还有一个“忙极了”,它们表示小艇非常快,我觉得应该重读。
师:好,那你来读!
(生读最后一句)
师:哟,你的小艇驾驶得真快,老师都有一点目不暇接的感觉了!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我觉得他极窄的地方驾驶得不好。
师:你也觉得他驾驶得不好,看来刚才那位同学是位新手!好,你来具体说说!
生:这里有一个“平稳”,我觉得应该读得平一点,稳一点,还有一个“速度非常快”,我觉得“非常快”三个字应该读得重一点,更能体现船夫驾驶小艇的速度非常快!
师:好,你来试试!
(生读第四句)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能够感受到你的驾驶技术既稳又快!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对他刚才说的有一点补充。
师:你来说说!
生:这里有一个“急转弯”,我觉得应该读得急一点,快一点!
师:你来试试。
(生再读第四句)
师:虽然你的弯转得很急,但老师一点也不害怕,因为你是急中有稳!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他“拥挤”的地方驾驶得也不好。“左拐右拐”这个词表示船夫的驾驶技术很灵活,我觉得应该读得重一点。
师:好,你来读!
(生读第三句)
师:嗯,你的小艇的确灵活多了!你还想说?
生:我觉得“挤”字也能表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很灵活,也应该读重一点!
师:有道理,你也来试试!
(生再读第三句)
师:你的小艇更灵活了!你还有补充的?
生:这里还有四个关联词,我觉得也应该读重一点,能表现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哪四个关联词?
生:不管、总能、总能、还能。
师:好,你来读读看!
(生读带关联词的两句)
师:你这么一读啊,老师觉得你的驾驶技术真高超!好,谁还想把这个小艇完整地驾驶一遍?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地读这一段)
师:谁想来读?我先请一位女驾驶员来试试!
(指名女生读)
师:别看是女孩子,驾驶技术可真不赖!下面我请一位男驾驶员来比一比!
(指名男生读)
师:这哪里是小艇啊!简直就是水上过山车嘛!
四、集体交流,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师:同学们,有这么别致的小艇,又有这么高超的驾驶技术,咱们一起坐上它去畅游吧!怎么样?
生齐:好!
师:作为游客,咱们要表示一下友好。见到意大利的人,要先打打招呼,“你好”用意大利语怎么说,知道吗?跟着老师说一遍:benzena。
生齐:benzena。
师:呆会儿见到意大利的人可以打打招呼。咱们现在坐在船舱里,有没有感觉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好,做稳了,开船啦!
(师打开浏览威尼斯的课件,随机解说)
师:大家游览了威尼斯,有什么感受?谁来说说?
生:我觉得威尼斯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特别是它两旁的古建筑,在阳光中闪闪发光,像宫殿一样美丽,使我十分痴迷,十分陶醉!
师:痴迷!你被深深地吸引了,是吗?
生:是!
师: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威尼斯的小巷里有着不同寻常的宁静,看着蜿蜒的水巷,望着流动的清波,我觉得好像走进了梦中一样。
师:梦中,一个漂浮在碧波上的梦!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想说一下威尼斯的象征――利亚德桥。它矗立在大运河的中央,给人一种庄严美、自然美、经典美。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
师:艺术长廊,魅力永恒!
生:我游览了威尼斯,觉得威尼斯很美,像是走进了人间仙境。威尼斯的河波光粼粼;威尼斯的建筑高大雄伟;威尼斯的小艇犹如一轮弯弯的月亮,躺在水里,美丽极了!
师:优美得像一首诗,像一幅画!
生:游览了威尼斯后,我觉得威尼斯仿佛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想要高歌一曲!
师:高歌一曲什么样的歌呢?
生:一曲歌颂威尼斯的歌。
师:能不能现在歌颂一下?
生:老师,要唱吗?
师:别担心,可以说!
生:威尼斯,我多么羡慕你,你拥有精美的小艇,你拥有宏伟的石桥,你还拥有城堡般的建筑,就连波澜壮阔的大运河也投入你的怀抱!我爱你,威尼斯! 师:实在是太美了!老师今天也爱你!
生:我觉得,坐在软软的小艇里,望着两岸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来往的船只打打招呼,是一件很舒服、很惬意的事!
师:很舒服很惬意,很温馨很浪漫!
生:游览了威尼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运河。它是威尼斯的主街道,却有不同于一般街道的美好情趣。白花花的云朵,蓝盈盈的天空,波澜壮阔的海洋……在这碧波荡漾的街道上,乘着小艇,观赏着独特的海景……我深深地陶醉了!
师:太有诗情画意了!老师都被你感染了!同学们,坐在这样的小艇上真有说不完的情趣!不仅小艇有情趣,威尼斯人们的生活也很有情趣。那么,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又构成了一道怎样的风景呢?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商人――接上来!
生: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师:青年妇女――
生: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师:许多孩子――
生: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师:庄严的老人――
生: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师:除了刚才的这些人以外,还有哪些人和小艇又构成了风景呢?
生:学生坐着小艇开开心心去上学。
师:坐着小艇去上学,真有意思!你的思维真敏捷!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邮递员坐着小艇给千家万户送信。
师:坐着小艇去送信,真特别!
生:老师坐着小艇去学校给学生上课。
师:坐着小艇去上课,真有趣!
生:医生坐着小艇去给病人看病。
师:坐着小艇去给病人看病,太与众不同了!同学们,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小艇,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像威尼斯这样,要用小艇来构筑人们的生活,这更是一道――
生:独一无二的风景。
师:这独一无二的风景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拥有了独特的风情!
(师板书:风情)
五、首尾呼应,升华情感。
师:白天,当小艇一出动时,威尼斯的水面上是生机盎然,热闹非凡!到了半夜――
(师打开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师:城市睡了,人睡了,河道睡了,小艇也睡了,水面上渐渐沉寂,全班预备读――
(生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师:(关音乐)可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小艇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没有小艇,人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生:会很不方便,很单调。
生:人们将寸步难行!
师:所以作者这样写道,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老师要问:假如举世闻名的威尼斯没有小艇,会怎么样?
生:交通将会瘫痪,就没有了这些美丽的风景。
生:假如举世闻名的威尼斯没有小艇,就失去了这些别样的风景和独特的风情!
师:说得好!假如威尼斯没有小艇,就不会有这些别样的风景,也不会有人们这种独具风情的生活,更不会有威尼斯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生齐:威尼斯的小艇!
师: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