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宣称在地球附近发现最年轻的黑洞

NASA宣称在地球附近发现最年轻的黑洞(图)

2010年11月16日 07:10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6日,据美国宇航局报道, 科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距地球5000万光年处发现迄今最年轻的黑洞,这个黑洞仅诞生30年,它对于人们研究黑洞婴儿阶段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这张合成图片可以看出这个超新星——星系M100可能包含着我们宇宙附近最年前的黑洞。

这颗名为SN1979C的黑洞最初是由一名业余的天文爱好者在1979年发现的,该超新星位于室女座星系团的M100星系,距离地球大约5000万光年。年近30岁的黑洞由于其距离地球如此之近的优势,使得它成为科学家们观察和研究新生黑洞的最好例子。

从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望远镜、欧洲航天局的XMM-Newton望远镜和德国ROSAT望远镜获得的数据显示一个明亮的X射线源,这个X射线源自 1995年被发现以来,到2007年这段观测期内一直非常稳定。X射线谱和X射线能量分布这显示这个SN1979C是一个黑洞,它可能由超新星或者一个双子伴星落下的物质“填补”而成。

科学家认为SN 1979C是由一颗质量是太阳20多倍的恒星坍塌后形成的。这是超新星的一种特殊类型,恒星在爆炸前会发射它表面的一些而不是全部的氢气包裹层,因此它与伽马射线暴发(GRB)是不一样的。只有当恒星完全失去了表面所有的氢气包裹层,超新星才会伴随着伽马射线爆发。一般来说当恒星内核已经坍塌而还未产生伽马射线爆发时就会产生黑洞。

根据图中残余物质天文学家估测了这个黑洞的年龄,观察值表面这个年轻黑洞大约在30岁

左右 。黑洞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超大质量恒星如何爆炸,它们爆炸最终会使残留物成为黑洞或者中子星。目前,银河系和其它星系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黑洞。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刚宣布发现了地球附近最年轻的黑洞,自从距离5000万光年的一颗超新星爆炸后,科学家便利用一系列卫星监测了整个黑洞的发展形成过程。 图中显示伴星产生的气体是如何在重力的作用下以漩涡式的方式聚集。由于强烈的引力红移作用使得黑洞表面的气体看起来更红也更暗淡。当气体最终穿越

过黑洞表面,它就消失不见了。由于黑洞并没有表面,所以中央区域是黑的。 底图:坍塌的中子星表面凝聚着气体。当气体接近中子星时,也由于累死的引力红移使得气体看起来更红更暗淡,然而不同的是,当气体撞击中子星的表面时,颜色就变得明亮的多。

图中显示了黑洞周围的地区,其中用一个黑色半球代表黑洞表面。

左图是描绘了当宇宙只有现在年龄的四分之一时,艺术家们对这种典型的大质量星系的印象。这颗年轻的星系的中心包含着一颗活动星系核 (AGN),或者叫一种恒星状球体,这是由超大质量黑洞的快速成长而产生的发光物体。AGN的光亮由于星系中心的稠密的气体和尘埃而变得模糊。星系本身正 在经历着喷发式成长,从旋臂中星系形成的亮光区域就可以看出。

这幅图生动的描绘了艺术家对于M33X-7主要组成部分的印象,M33X-7是M33星系附近的一个双星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黑洞围绕着一 个质量大概是太阳70倍的恒星旋转(图中蓝色物体)。据一颗巨星坍塌形成黑洞时的数据表明,这个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6倍,而相比之下其他星系中央的黑 洞要大得多,然而这个物体却美其名曰所谓“恒星质量”黑洞的纪录创造者。

结合三幅NASA大天文台拍摄的图片拼成了这张星爆星系M82多波长的壮观景象图片。星系的可见光(黄-绿/哈勃太空望远镜)显示了这个中等大小正常星系的“原盘”表面景象。

图7是一位艺术家对恒星质量黑洞的印象。天文学家在一球状星团内部发现了这个黑洞,一般来说黑洞几乎不会在那里存在。这个发现对于星团的动力学以及一颗所谓新发现的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都有重大的影响。

这张2008年发布的NGC6240的图片是由钱德拉望远镜拍摄的X射线数据(图中红色、橙色和黄色部分),结合哈勃天空望远镜拍摄的可见 光图片而成的。2002年基于钱德拉的数据表明在我们星系里发现了两个正在逐渐合并的黑洞。它们大约相距3000光年远,看起来就像两个明亮的点状光源在 图片中间。

来自钱德拉望远镜的数据(红、绿和蓝色区域),可见光(明亮的蓝色)以及氢气层的排放(金色区域)展示了星系NGC7793中的一颗微类星 体。在顶部插图的X射线显示了这个系统包含了一颗由伴星组成的“恒星质量”黑洞。通过两个强大的气流陷入黑洞的物质被向外发射融入周围的气体并加热。底部 的插图则显示了这些发射的气流照亮了星云。

这是一张距离我们星系中心大约10光年的区域的钱德拉X 射线图。这张图片被平整化了,为的是显示围绕着超级黑洞“候选人”—人马座A星(位于图片正中心较大的白点—偏左边并在最小白点上面的那颗)的一大片热气 的X射线。这些热气发出稳定的X射线光,因为超新星爆炸或是年轻的大质量恒星碰撞产生的冲击波已经将它加热到数百万度的高温。

这张图片展示了两个年轻的星系合并在一起的过程。这样一个合并的过程引发了恒星形成从而迸发出巨大能量,以源源不断地为这个星系中心超大黑洞的形成提供能量的支持。

图为一张关于黑洞的钱德拉光谱图片,该光谱类似于由三棱镜折射出太阳光的多彩光谱。

这张美国国家地理的合成图片NGC4696显示了一大片热气(图中红色区域)中有些高能量气泡(图中蓝色区域)环绕,而这些宽达1万光年的 气泡围绕在超级黑洞中明亮的白色区域两边。在此类相关研究中,关于其他星系的图片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构。(图中的绿点的产生,是因为星团发射出的红外线辐射 投射在该星系的外围上)。

NASA宣称在地球附近发现最年轻的黑洞(图)

2010年11月16日 07:10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6日,据美国宇航局报道, 科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距地球5000万光年处发现迄今最年轻的黑洞,这个黑洞仅诞生30年,它对于人们研究黑洞婴儿阶段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这张合成图片可以看出这个超新星——星系M100可能包含着我们宇宙附近最年前的黑洞。

这颗名为SN1979C的黑洞最初是由一名业余的天文爱好者在1979年发现的,该超新星位于室女座星系团的M100星系,距离地球大约5000万光年。年近30岁的黑洞由于其距离地球如此之近的优势,使得它成为科学家们观察和研究新生黑洞的最好例子。

从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望远镜、欧洲航天局的XMM-Newton望远镜和德国ROSAT望远镜获得的数据显示一个明亮的X射线源,这个X射线源自 1995年被发现以来,到2007年这段观测期内一直非常稳定。X射线谱和X射线能量分布这显示这个SN1979C是一个黑洞,它可能由超新星或者一个双子伴星落下的物质“填补”而成。

科学家认为SN 1979C是由一颗质量是太阳20多倍的恒星坍塌后形成的。这是超新星的一种特殊类型,恒星在爆炸前会发射它表面的一些而不是全部的氢气包裹层,因此它与伽马射线暴发(GRB)是不一样的。只有当恒星完全失去了表面所有的氢气包裹层,超新星才会伴随着伽马射线爆发。一般来说当恒星内核已经坍塌而还未产生伽马射线爆发时就会产生黑洞。

根据图中残余物质天文学家估测了这个黑洞的年龄,观察值表面这个年轻黑洞大约在30岁

左右 。黑洞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超大质量恒星如何爆炸,它们爆炸最终会使残留物成为黑洞或者中子星。目前,银河系和其它星系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黑洞。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刚宣布发现了地球附近最年轻的黑洞,自从距离5000万光年的一颗超新星爆炸后,科学家便利用一系列卫星监测了整个黑洞的发展形成过程。 图中显示伴星产生的气体是如何在重力的作用下以漩涡式的方式聚集。由于强烈的引力红移作用使得黑洞表面的气体看起来更红也更暗淡。当气体最终穿越

过黑洞表面,它就消失不见了。由于黑洞并没有表面,所以中央区域是黑的。 底图:坍塌的中子星表面凝聚着气体。当气体接近中子星时,也由于累死的引力红移使得气体看起来更红更暗淡,然而不同的是,当气体撞击中子星的表面时,颜色就变得明亮的多。

图中显示了黑洞周围的地区,其中用一个黑色半球代表黑洞表面。

左图是描绘了当宇宙只有现在年龄的四分之一时,艺术家们对这种典型的大质量星系的印象。这颗年轻的星系的中心包含着一颗活动星系核 (AGN),或者叫一种恒星状球体,这是由超大质量黑洞的快速成长而产生的发光物体。AGN的光亮由于星系中心的稠密的气体和尘埃而变得模糊。星系本身正 在经历着喷发式成长,从旋臂中星系形成的亮光区域就可以看出。

这幅图生动的描绘了艺术家对于M33X-7主要组成部分的印象,M33X-7是M33星系附近的一个双星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黑洞围绕着一 个质量大概是太阳70倍的恒星旋转(图中蓝色物体)。据一颗巨星坍塌形成黑洞时的数据表明,这个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6倍,而相比之下其他星系中央的黑 洞要大得多,然而这个物体却美其名曰所谓“恒星质量”黑洞的纪录创造者。

结合三幅NASA大天文台拍摄的图片拼成了这张星爆星系M82多波长的壮观景象图片。星系的可见光(黄-绿/哈勃太空望远镜)显示了这个中等大小正常星系的“原盘”表面景象。

图7是一位艺术家对恒星质量黑洞的印象。天文学家在一球状星团内部发现了这个黑洞,一般来说黑洞几乎不会在那里存在。这个发现对于星团的动力学以及一颗所谓新发现的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都有重大的影响。

这张2008年发布的NGC6240的图片是由钱德拉望远镜拍摄的X射线数据(图中红色、橙色和黄色部分),结合哈勃天空望远镜拍摄的可见 光图片而成的。2002年基于钱德拉的数据表明在我们星系里发现了两个正在逐渐合并的黑洞。它们大约相距3000光年远,看起来就像两个明亮的点状光源在 图片中间。

来自钱德拉望远镜的数据(红、绿和蓝色区域),可见光(明亮的蓝色)以及氢气层的排放(金色区域)展示了星系NGC7793中的一颗微类星 体。在顶部插图的X射线显示了这个系统包含了一颗由伴星组成的“恒星质量”黑洞。通过两个强大的气流陷入黑洞的物质被向外发射融入周围的气体并加热。底部 的插图则显示了这些发射的气流照亮了星云。

这是一张距离我们星系中心大约10光年的区域的钱德拉X 射线图。这张图片被平整化了,为的是显示围绕着超级黑洞“候选人”—人马座A星(位于图片正中心较大的白点—偏左边并在最小白点上面的那颗)的一大片热气 的X射线。这些热气发出稳定的X射线光,因为超新星爆炸或是年轻的大质量恒星碰撞产生的冲击波已经将它加热到数百万度的高温。

这张图片展示了两个年轻的星系合并在一起的过程。这样一个合并的过程引发了恒星形成从而迸发出巨大能量,以源源不断地为这个星系中心超大黑洞的形成提供能量的支持。

图为一张关于黑洞的钱德拉光谱图片,该光谱类似于由三棱镜折射出太阳光的多彩光谱。

这张美国国家地理的合成图片NGC4696显示了一大片热气(图中红色区域)中有些高能量气泡(图中蓝色区域)环绕,而这些宽达1万光年的 气泡围绕在超级黑洞中明亮的白色区域两边。在此类相关研究中,关于其他星系的图片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构。(图中的绿点的产生,是因为星团发射出的红外线辐射 投射在该星系的外围上)。


相关内容

  • 2015年十大科学新发现
  • 2015年十大科学新发现 从否定进化论到发现另外空间 2015-12-30宇宙奥秘 2015年,科学界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发现.这一年,著名的哈勃望远镜走过25年的观测历史,也是爱因斯坦发表现现代物理学一大支柱-相对论的一百周年. 2015年,科学家借助哈勃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斯皮策望远镜.大型强子对 ...

  • 哈勃空间望远镜五大科学发现
  • 哈勃空间望远镜五大科学发现 2013-11-14 本文作者:Shea Ray Villard 文 Shea 编译 从暗能量到外星行星再到黑洞,哈勃空间望远镜正在帮助天文学家解开宇宙中最大的奥秘. 从20年前哈勃空间望远镜被放入"发现"号航天飞机的货仓准备发射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宇 ...

  • 哈勃空间望远镜
  • 哈勃空间望远镜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哈勃空间望远镜 英文名称: 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 定义: 1990年4月24日发射的,设置在地球轨道上的,通光口径2.4m的反射式天文望远 镜.用于从紫外到近红外(115-1 010nm) 探测宇宙目标.配备有光谱仪及高速光度 ...

  • 引力波天文学
  • "天空和以前不同了,想象你可以触摸,可以闻,可以尝,可以看――然后有一天,你也听得到了." 来自意大利帕多瓦的物理学家马尔科・德拉戈(Marco Drago)回忆起2015年9月14日的那个早晨,他在位于德国汉诺威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

  • [星际穿越]影评
  • 银河彼端,群星尽头 星际穿越影评 转自豆瓣perceptor 小时候居住的城市有着令人惊叹的重工业和灰黄色的天空,在夜晚,除了朦胧的月球,偶尔也只能一瞥天狼星和金星摇曳的身姿.第一次与银河的会面是在天文馆的 投影穹幕里,外表奇异的投影仪冷静的转动,将无数光点铺满头顶.这固然比不上若干年后在海滨散步时 ...

  • 航天员谈UFO:月球遇见外星人
  • 航天员谈UFO:月球遇见外星人 注:重大揭秘资料,请传播 发帖者:momo  发表时间 2013-08-31 16:01 "我在月球遇见了外星人!"埃德加·米切尔说. 美航天英雄称外星人曾多次造访地球,美政府隐瞒60年! 美航天英雄埃德加·米切尔 现年77岁的前宇航员埃德加·米切 ...

  • 吞噬宇宙的超级大黑洞
  • 吞噬宇宙的超级大黑洞 光明网 02-24 15:44 位于6500万光年之外处女星座中的螺旋星系NGC 4845,拥有明亮的星系核球,和扁平而布满星际尘埃的星系盘.在它发光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超级黑洞.据估计,NGC 4845星系中心的这个黑洞,质量是太阳的数十万倍. 这张是NASA的钱德拉X射线望 ...

  • 2020年发射新火星探测器
  • 2020年发射新火星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宣布,将于2020年发射新的火星探测器,为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做准备.美国新的火星探测预计耗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它将采用与"好奇"号火星车相同的登陆系统,零配件也是后者遗留下来的.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在声明中 ...

  • 太阳系到底哪些星球有生命
  • 首先声明该贴所有内容非本人研究所写,楼主本人没这能力,二来本贴只作科普 使用.该贴内容较多,涉及大量图片资料,且有的图片网上是没有的,为原作者 查询大量书面材料及相关部门内部资料扫描而来,请勿转载用于他用. 本帖是原作者将太阳系的一些资料进行了汇总. 然后把其中一部分天体物理学关 于生命研究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