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

物理选修3-3知识点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

S

(2)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

(3)对微观量的估算①积。V =

4313

πR =πd 36

3

平均间距。V =

a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 分子质量: b. 分子体积:

c. 分子数量: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1(2

①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

0位置,斥力等于引力,分子力等于0.

4、温度★★★★★

⑴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5、内能★★★★★

①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 增大时,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 减少时,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是能增加

②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

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取决于温度)

③改变内能的方式

④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内能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该变量。如果没有热传就无所谓热量,但此时物体仍然有一定的内能。

二、气体★★★

6、气体实验定律★★★★

pV =C (C 为常量)

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是一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减少时,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气体的压强

就增大。

图象表达:p

-1 V

p

=C (C 为常量)

T

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大。

P 图象表达:p -V V

=C (C 为常量)T

o

T

子的密集程度减少,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V

7、理想气体★★★

宏观上:严格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实验 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o

PV

=C =nR T

8、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大量分子频繁的撞击器壁的结果

理想气体的方程:

壁碰撞的冲力,另一方面决定了碰撞的次数)②

三、物态和物态变化★★★

9、晶体★★★:。晶体熔化时吸

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

10、表面张力 浸润和不浸润★★

在水面悬浮。

浸润和不浸润:水银不浸润玻璃,水浸润玻璃等

11、液晶★★★

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光学各向异性,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条件下发生改变。从某个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但另外方向则不然。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分子的物质容易具有液晶态。 应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可视电话等显示器。

四、热力学定律★★ 12、热力学第一定律★

①表达式∆ u =W +Q ②

注意:当气体向真空中膨胀时,W=0

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1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14、能量耗散★★系统的内能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没有办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五、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一滴混合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 )2.一绝热容器内盛有液体,不停地搅动它,使它温度升高该过程是可逆的;在一绝热容器内,不同温度的液体进行混合该过程不可逆。

( )3.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 )4.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 )5.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6.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 )7.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8.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9.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 )10.有一分子a 从无穷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 ,当a 到达受b 的分子力为零处时,a 具有的动能一定最大。 ( )11.气体吸收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就增大。

( )12.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283℃ 。 ( )13.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 )14.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 )15.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 )16.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前阶段分子力做正功,后阶段外力克服分子力做功。

( )17.晶体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空间点阵,熔化时不需要去破坏空间点阵,吸收的热量主要转化为分子的动能,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

( )18.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导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 )19.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气体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不均等。 ( )20.一由不导热的器壁做成的容器,被不导热的隔板分成甲、乙两室。甲室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的气体,乙室为真空,如图所示。提起隔板,让甲室中的气体进入乙室,若甲室中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提起隔板后当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其温度仍为T。

( )21.液晶显示屏是应用液晶的光学各项异性制成的。

( )22.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23.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4.物体的温度升高,表示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 )25.1mol 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都相等。 ( )26.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距小于内部分子间距。

( )27.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氢气的内能大,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 )28.只要知道气体的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分子的体积。 ( )29.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 )3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 )31.气体膨胀的过程,就是气体对外做功的过程,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 )32.一定温度下,饱和汽压是一定的。

( )33.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 )34.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所以在液体表面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 )35.“破镜难圆”的原因是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

( )36.在宇宙间温度—1K 是不能够达到的。

( )37.在阳光照射下的教室里,眼睛直接看到的空气中尘粒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 )38.两个分子从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 )39.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 )40.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 )41.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可能处于平衡。 ( )42.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一定越大。

( )43.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44.若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时,液面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 )45.汽车驾驶员用水和酒精混合物装入冷却系统,这是因为该混合物具有较低的沸点。 ( )46.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热传导的不可逆性。

( )47.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

( )48.1kg 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6.02×10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 )49.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50.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层里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 )51.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 ( )52.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压缩时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 )53.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 )5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变大的同时,温度也升高了,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内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可能变大。

( )55.电冰箱内的食品温度比室内温度低,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热传导可以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进行

( )56.新能源:指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 )57.物质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均能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显著,处于固态时扩散现象非常不明显。

( )58.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 ( )59.室内尘埃的运动是空气分子碰撞尘埃造成的现象。

( )60.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 )61.电焊能把二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

( )62.因为空气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所以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要用力才能将空气压缩。 ( )63.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水分子对碳微粒有斥力的结果。 ( )64.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 )65.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不发生热传递,其原因是它们的内能相同。

( )66.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可能有个别的分子动能反而减小。 ( )67.只要处于同一温度下,任何物质分子做热运动的平均动能都相同。 ( )68.分子势能最小并不一定是分子势能为零。

( )69.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的和叫做这个分子的内能。 ( )70.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内能不可能为零。

( )71.光滑水平面上加速运行的物体,由于速度增大,每个分子速度也增大了,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和机械能都增大。

( )72.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总是由高品质的能量最终转化为低品质的内能。

( )73.温度高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

( )74.温度高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运动的速率,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的速率大。 ( )75.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几乎)相等。

( )76.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具有中间速率的分子数多)两头少(速率大或小的分子数目少)的规律。 ( )77.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 )78.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 )79.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 )80.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这里指的是它们能使物体改变相同的内能。 ( )81. 在布朗运动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不可能是地球的微弱震动引起的。

( )82.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正是由于物体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或缩小而造成的,这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所共有的现象。 ( )83.细绳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 )84.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了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 )85.分子势能的大小由分子间的相互位置决定。

23

( )86.由于物体分子距离变化的宏观表现为物体的体积变化,所以微观的分子势能变化对应于宏观的物体体积变化。 ( )87.一定质量的气体等温线的p-V 图是双曲线的一支。

( )88.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压变化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增加(或减小)的体积是相同的。 ( )89.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可以做到升高温度时,压强、体积都减小。 ( )90.大量偶生事件整体表现出来的规律叫统计规律。 ( )91.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和气体质量决定,与体积无关。 ( )92.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 )93.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 )94.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95.一个物体在粗糙的平面上滑动,最后停止,则系统的熵增加。 ( )96.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从而放出热量,其熵减少。

( )97.在一个非孤立的、有能量输入的系统中,熵是完全可以减小的。

( )98伴随着熵增加的同时,一切不可逆过程总会使自然界的能量品质不断退化,逐渐丧失做功的本领,所以人类必须节约能源。

( )99.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将主要用于既增加分子的动能,也增加分子的势能。 ( )100、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可能不变。

三、选择、计算题

1.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J 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1.2×105J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W=8×104J ,ΔU =1.2×105J ,Q=4×104J B.W=8×104J ,ΔU =-1.2×105J ,Q=-2×105J C.W=-8×104J ,ΔU =1.2×105J ,Q=2×104J

D.W=-8×104J ,ΔU =-1.2×105J ,Q=-4×104J

2.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300J ,但这一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少了300J ,问气体

在此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

3.一个透热良好的气缸,缸壁浸在盛水的容器中,迅速下压活塞,压缩中对气体做了2000J 的功,稳定后使容器中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0.2℃,假设盛水容器绝热。问:压缩前后缸内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4.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4.2×105J 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J 的功,问:

(1)物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量是多少? (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答 案

物理选修3-3知识点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

S

(2)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

(3)对微观量的估算①积。V =

4313

πR =πd 36

3

平均间距。V =

a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 分子质量: b. 分子体积:

c. 分子数量: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1(2

①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

0位置,斥力等于引力,分子力等于0.

4、温度★★★★★

⑴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5、内能★★★★★

①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 增大时,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 减少时,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是能增加

②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

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取决于温度)

③改变内能的方式

④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内能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该变量。如果没有热传就无所谓热量,但此时物体仍然有一定的内能。

二、气体★★★

6、气体实验定律★★★★

pV =C (C 为常量)

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是一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减少时,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气体的压强

就增大。

图象表达:p

-1 V

p

=C (C 为常量)

T

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大。

P 图象表达:p -V V

=C (C 为常量)T

o

T

子的密集程度减少,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V

7、理想气体★★★

宏观上:严格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实验 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o

PV

=C =nR T

8、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大量分子频繁的撞击器壁的结果

理想气体的方程:

壁碰撞的冲力,另一方面决定了碰撞的次数)②

三、物态和物态变化★★★

9、晶体★★★:。晶体熔化时吸

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

10、表面张力 浸润和不浸润★★

在水面悬浮。

浸润和不浸润:水银不浸润玻璃,水浸润玻璃等

11、液晶★★★

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光学各向异性,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条件下发生改变。从某个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但另外方向则不然。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分子的物质容易具有液晶态。 应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可视电话等显示器。

四、热力学定律★★ 12、热力学第一定律★

①表达式∆ u =W +Q ②

注意:当气体向真空中膨胀时,W=0

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1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14、能量耗散★★系统的内能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没有办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五、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一滴混合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 )2.一绝热容器内盛有液体,不停地搅动它,使它温度升高该过程是可逆的;在一绝热容器内,不同温度的液体进行混合该过程不可逆。

( )3.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 )4.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 )5.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6.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 )7.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8.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9.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 )10.有一分子a 从无穷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 ,当a 到达受b 的分子力为零处时,a 具有的动能一定最大。 ( )11.气体吸收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就增大。

( )12.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283℃ 。 ( )13.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 )14.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 )15.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 )16.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前阶段分子力做正功,后阶段外力克服分子力做功。

( )17.晶体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空间点阵,熔化时不需要去破坏空间点阵,吸收的热量主要转化为分子的动能,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

( )18.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导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 )19.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气体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不均等。 ( )20.一由不导热的器壁做成的容器,被不导热的隔板分成甲、乙两室。甲室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的气体,乙室为真空,如图所示。提起隔板,让甲室中的气体进入乙室,若甲室中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提起隔板后当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其温度仍为T。

( )21.液晶显示屏是应用液晶的光学各项异性制成的。

( )22.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23.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4.物体的温度升高,表示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 )25.1mol 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都相等。 ( )26.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距小于内部分子间距。

( )27.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氢气的内能大,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 )28.只要知道气体的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分子的体积。 ( )29.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 )3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 )31.气体膨胀的过程,就是气体对外做功的过程,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 )32.一定温度下,饱和汽压是一定的。

( )33.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 )34.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所以在液体表面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 )35.“破镜难圆”的原因是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

( )36.在宇宙间温度—1K 是不能够达到的。

( )37.在阳光照射下的教室里,眼睛直接看到的空气中尘粒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 )38.两个分子从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 )39.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 )40.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 )41.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可能处于平衡。 ( )42.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一定越大。

( )43.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44.若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时,液面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 )45.汽车驾驶员用水和酒精混合物装入冷却系统,这是因为该混合物具有较低的沸点。 ( )46.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热传导的不可逆性。

( )47.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

( )48.1kg 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6.02×10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 )49.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50.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层里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 )51.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 ( )52.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压缩时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 )53.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 )5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变大的同时,温度也升高了,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内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可能变大。

( )55.电冰箱内的食品温度比室内温度低,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热传导可以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进行

( )56.新能源:指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 )57.物质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均能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显著,处于固态时扩散现象非常不明显。

( )58.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 ( )59.室内尘埃的运动是空气分子碰撞尘埃造成的现象。

( )60.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 )61.电焊能把二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

( )62.因为空气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所以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要用力才能将空气压缩。 ( )63.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水分子对碳微粒有斥力的结果。 ( )64.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 )65.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不发生热传递,其原因是它们的内能相同。

( )66.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可能有个别的分子动能反而减小。 ( )67.只要处于同一温度下,任何物质分子做热运动的平均动能都相同。 ( )68.分子势能最小并不一定是分子势能为零。

( )69.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的和叫做这个分子的内能。 ( )70.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内能不可能为零。

( )71.光滑水平面上加速运行的物体,由于速度增大,每个分子速度也增大了,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和机械能都增大。

( )72.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总是由高品质的能量最终转化为低品质的内能。

( )73.温度高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

( )74.温度高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运动的速率,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的速率大。 ( )75.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几乎)相等。

( )76.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具有中间速率的分子数多)两头少(速率大或小的分子数目少)的规律。 ( )77.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 )78.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 )79.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 )80.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这里指的是它们能使物体改变相同的内能。 ( )81. 在布朗运动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不可能是地球的微弱震动引起的。

( )82.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正是由于物体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或缩小而造成的,这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所共有的现象。 ( )83.细绳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 )84.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了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 )85.分子势能的大小由分子间的相互位置决定。

23

( )86.由于物体分子距离变化的宏观表现为物体的体积变化,所以微观的分子势能变化对应于宏观的物体体积变化。 ( )87.一定质量的气体等温线的p-V 图是双曲线的一支。

( )88.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压变化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增加(或减小)的体积是相同的。 ( )89.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可以做到升高温度时,压强、体积都减小。 ( )90.大量偶生事件整体表现出来的规律叫统计规律。 ( )91.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和气体质量决定,与体积无关。 ( )92.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 )93.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 )94.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95.一个物体在粗糙的平面上滑动,最后停止,则系统的熵增加。 ( )96.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从而放出热量,其熵减少。

( )97.在一个非孤立的、有能量输入的系统中,熵是完全可以减小的。

( )98伴随着熵增加的同时,一切不可逆过程总会使自然界的能量品质不断退化,逐渐丧失做功的本领,所以人类必须节约能源。

( )99.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将主要用于既增加分子的动能,也增加分子的势能。 ( )100、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可能不变。

三、选择、计算题

1.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J 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1.2×105J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W=8×104J ,ΔU =1.2×105J ,Q=4×104J B.W=8×104J ,ΔU =-1.2×105J ,Q=-2×105J C.W=-8×104J ,ΔU =1.2×105J ,Q=2×104J

D.W=-8×104J ,ΔU =-1.2×105J ,Q=-4×104J

2.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300J ,但这一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少了300J ,问气体

在此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

3.一个透热良好的气缸,缸壁浸在盛水的容器中,迅速下压活塞,压缩中对气体做了2000J 的功,稳定后使容器中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0.2℃,假设盛水容器绝热。问:压缩前后缸内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4.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4.2×105J 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J 的功,问:

(1)物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量是多少? (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答 案


相关内容

  •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结构特点与教学策略
  • 作者:姚天勇 <物理教学> 2010年09期 自2004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4个省市自治区最先试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以来,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含新疆建设兵团)实行了高中课程改革,最近几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为了 ...

  • 高一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从容说课 高中物理教育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此套教材编写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 ...

  • 2014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变动情况
  • 2014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变动情况 2014年山东高考将采用 根据该考试说明,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奖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 数学能力主要指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 ...

  •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罗章俊 一.学生分析: 学生大多数物理基础差, 底子溥,对少部分同学要提高要求,除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外还应掌握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则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高二物理选修3-1 ...

  • 新课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初探
  • [作者:俞刚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430次 发布时间:2010-4-13 19:13:23] 选择视力保护色: [ ] 新课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初探 [摘  要]分层次教学,就是针对班内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身心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面向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 ...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物理教材建设概况_金新喜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物理教材建设概况 * 金新喜 摘要教科书是传承文化.推动和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教科书的发展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叙述一些翔实的史料,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建设的脉络,能够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建设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简单介绍各 ...

  • 权威发布||河南2015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敲定,范围.时间都在这儿
  • 11月3日,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南省2015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10个学科的考试将分两期进行.一起来了解具体内容! 按照规定 我省凡具有普通高中学籍的2015级在校学生 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个学科考试安排在2017年1月6日~8日: ...

  •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作者:李晓慧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年第05期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物理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认知发展这一前提.具体做法上,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和高中物理学科特点,注重优化教学 ...

  • 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新课标与新理念
  • 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新课标与新理念 余明艳 (安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11) 指导老师:吴隆才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本课题针对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研究了以下主要内容:1)课程改革产生的背景及其现状:2)基础物理课程标准:3)基础物理课程改革新理念的内涵 ...

  • 高中课本目录
  • 高中课本目录 科目 书 名 适用年级 版本 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高二(文科)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