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创新与实践创新

2001年9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I NNER M ONG O LI A S OCI A L SCIE NCES

Sep ,2001V ol. 22 №. 5

第22卷 第5期

认识创新与实践创新

顾红亮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 上海 200062)

  [提要]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认识论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点。, 表

现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 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体改造自身的非对象化活动。无论是作为认识之维, ,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和群众观点相一致, 基本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 ; [[]A [文章编号]100325281(2001) 0520019204

  

  20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的世纪。二战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 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而这种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的能力。可以预料,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创新问题将备受瞩目。1996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 D ) 发表著名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研究报告, 提出知识经济概念, 指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重要经济决定因素。知识创新问题自然引起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注意。20世纪初, 西方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从经济学层面理解创新概念, 阐

[1](P73—74)

释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内容。我们认为, 创新不仅指技术、组织等层面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指一种创新精神。在精神层面上, 创新与创造的涵义是相通的。创新(创造) 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不仅因为它是融贯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份精神传统,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演进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而且因为它作为一种价值尺度, 和认识论、唯物史观的诸多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既是认识和实践的价值指向, 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限于篇幅, 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认识论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

一、作为认识之维的创新

创新首先意味着认识的创新。在广义的认识论里, 认识是一个重要概念。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所有的主观能动性均表现为创新, 创新只是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即是说, 创新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这是创新之于认识的第一层意思。不惟此, 创新之于认识还有另一层涵义:它是认识活动所指向的理想价值状态。认识创新活动内含一种创新的价值导向:即以求真为宗旨, 认识的每一步都试图日益逼近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力得其真。

如果说认识创新活动可以分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 那么马克思主义者对两者都很重视。发现式创新意指, 创新精神体现在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上, 具体展现为三个层面:即认识起点的创新、认识过程的创新、认识结果的创新。发明式创新意指, 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指导上。发现式创新往往是发明式创新的前提条件。“每一项发现都成

[2](P570)

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

从认识起点上看, 创新意指提出一些新问题和解

[收稿日期]2001202221

  [作者简介]顾红亮, 男,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19

决新问题的新方法。宽泛地看, 有了问题, 就有了认识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实践) 的要求, 也就有了创新的要求。问题构成认识起点, 自然也构成创新的起点。所以认识创新的第一步是要问题创新。

能不能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新问题往往是研究型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能向社会知识总库增添新的知识成分。像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就是一个研究型问题“是一项新事, 业。马克思没有讲过, 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干过, 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3](P258) ”。新形势下这样的问题很多, 例如, 如何解决香港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等等, 这都是一些根本性、全局性的研究型问题。自科技革命以来, 出不穷, 如果没有一种创造精神, , 新问题。

。马克思主认为,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这既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发现规律本身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认识过程, 难度较大, 尤其是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在民主革命时, 期, 经过胜利、失败, 再胜利、再失败, 两次比较, 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4](P825) ”。所以, 发现社会历史规律的过程更需要发挥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要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 从有较少经验到有较多经验, 克服盲目性, 认识客观规律, 从而获得自由。

宽泛地看, 规律有两类, 一类是必然规律, 一类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从历史上看, 重大必然规律的创新发现比较难, 发现者也往往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认识新的必然规律固然重要,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新事实或新现象, 对这些新事实或新现象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 以此来指导实际工作。发现新事实和认识新规律的过程, 步步都需要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动性。

从认识结果上看, 创新表现是对一系列事物、现象的发展规律的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这样的创新成果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列宁提出的一国或多国胜利论、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 都是作为认识成果的创新。20

历史地看, 前几代人的认识创新成果往往为后来者所批判和继承, 成为后来者进行认识创新的一个依据。根本上说,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 批判地继承正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创新并不是要排斥继承, 而是要与学习已有的规律性知识结合起来。恩格斯指出, 任何新

()

的学说“, 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5]P719”。毛泽东也指出, 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上, 一方面, 要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历史经验, 继承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 继承实际上就是发展和创新, 对历史文化予以革命性的改造。所以, 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都不利于新文化的建设。

、认识结果和, (理论) 指导实践的创“指南”上“, 我, 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6](P692) ”, 而且表现在创造性的指导上。列宁关于“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论断充分表现出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 正是也仅仅是, 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不仅能够“指导”, 而且要“有效”“、能动”地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因而能够解释世界, 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7](P292) ”。这里的“指导”指一种创新性的指导, 不是静态意义上的指点或指南, 而是动态意义上的能动指导和运用, 是一种发明式创新。

在考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 毛泽东非常重视认识指导上的创新。他指出“: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 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 却可以导演出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7](P182) ”。这些活剧的导演, 自然需要军事家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是脱离而是依据客观条件和规律, 是对实践的能动指导。

无论是认识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创新, 还是理论指导的创新, 主要指群众认识的创新, 创新是就每一个人的认识而言的。这种认识创新对促进现代社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转型时期, 探索新情况新形势的认识任务很重要,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作为认识之维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落实到操作层面上, 尤其要注意这下两点。

第一, 认识创新意味着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面对新问题, 又要尽力解决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是解决新问题的基础, 如果新问题找到了, 又勇于正视, 那么解

决问题就相对容易些。

第二, 认识创新又意味着要发现新规律, 也要发现新事实和新现象。许多人对身边的事实熟视无睹, 觉察不出新的变化和动向, 以致贻误有利时机。其实, 一些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恰恰是从身边的新现象中归纳出来的, 它们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非常有效、有针对性。发现新事实和新现象是发现新“规律”的前提。

当然, 认识的创新还只停留在理论和精神领域, 真正的创新当越出理论之域步入实践之域。惟有这样, 创新才不是一种思辨的、纯理论的逻辑运动, 而是一种现实的、创造性的活动。

往是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按照个人的自由理想

进行的。所以, 人不仅创造属人的人化自然, 而且创造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整个历史。“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 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

[10](P226)

身。”这里“, 更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 人的自我更新, 使人日益成为社会化、自由化的人; 第二, 人的创新能力本身也在更新。人的自我改造(实践) 是人的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的活动。

实际上, 主体对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和自我改造活动是统一的, 均展现为一个创新过程:人创造环境, 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1](P4) ”。可以说, , , 实践就不是一种重、有价值指向的活动。, 。实践和创新的理论关联, 落实在方法论上, 就是要做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在创新中不断实践。

从方法论上看, 如果说实践创新可以分实验创新和经验创新, 那么马克思主义者比较重视前者。在很多情况下, 实践创新往往通过实验创新表现出来。毛泽东对实验与创新的关系十分强调。他认为一些重大决策的实施先要经过试验“, 种好试验田”, 在试验中创新, 然后加以推广。

当然, 科学试验有成功的时候, 也有失败的时候。通过实验求创新, 不仅意味着将小范围内的成功创新经验加以推广, 而且意味着对失败或错误进行深刻反思和科学总结, 在反思和总结中获得新的认识。也就是说, 善于从失败或错误中学习。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 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 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

[6](P432)

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这话指出正视错误之于进步或创新的重要性。所以, 犯错误或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情, 它往往孕育着创新的契机。

既然科学试验有失败的可能, 实验创新就要冒一定的风险, 它要求创新者具有风险意识, 要有探索和冒险精神。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把试验精神和风险意识结合起来的创新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遇到许多新的、棘手的问题, 这意味着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冒风险, 要在试验中不断摸索,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处理问题, 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 冒点风险不怕。”如果“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呀、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走不出一条新路, 就干

[3](P364、372)

不出新的事业。”这里讲“闯”和“冒”, 固然包

21

二、作为实践之维的创新

认识源于实践, 认识的目的也在于实践, 此, 上, , 律的运用上,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概念。实践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是生成的、创新的而不是因循的。创新之于实践, 至少包含三层意思:第一, 实践主体具有创新的需要和能力; 第二, 创新既是能动性的认识活动, 又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第三, 创新是实践指向的理想价值之维。

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 理解为主体实际改变对象世界从而也改变自身的活动。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在实践中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法

[8](P17)

的统一。改变外界, 同时又改变自己。”这种双重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

一方面, 实践创新表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主体的创新性首先在于变革现存事物, 包括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10](P53) ”, 实践主体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意愿变革现实对象。对象总是带有主体价值的印记。创新成了对象化活动(实践) 内在的一个价值维度。

另一方面, 实践创新表现为主体改造自身的非对象化活动。主体改造自身可以在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中进行(主客间) , 也可以以独自反省、自言自语的形式进行(主体自身) , 也可以在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中进行(主体间) 。毛泽东说“: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 同时也就改造自

[4](P778)

己。”此话便涉及两种改造方式:主客间(与自然) 和主体间, 但是, 不论何种形式的自我改造, 都可以看做是自我创新的一种表现。实践主体的自我改造往

含多种意义, 但其中之一指的是要有一种风险和创新的意识。这同时也意味着: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仅要允许实验, 而且要勇于实验。这就需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有了这样一批肯实验、有风险意识的干部和群众, 再困难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这里所讲的实验创新和实践创新, 与认识创新一样, 主要指群众的创新, 而不仅仅指个别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实践。创新观念的引入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具有重要的启示, 可以纠正几种对实践的误解。

第一, 实践不等于模仿, 不等于照搬, 而是创新的“模仿”和“照搬”。在实践中, 我们不能把规律或可靠知识拿来直接应用, 因为规律是普遍的, 实践是特殊的。在实践中如何运用普遍的规律, 遍规律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 个棘手的问题, 的, 。实践证明, 。第二, 实践不等于做, 不等于活动, 而是创新的“做”和“活动”, 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在实践中,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世界是个可能世界, 这可能世界包含多重发展的可能性。人们在实践中往往主动作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人根据理性认识, 选择某一种可能性, 制定方案、计划和目标, 努力创造条件, 促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从而使人的实践更加自由。这里的选择和制定都是有意识的创新活动, 融入了人的目的

和需求。因此实践的每个环节都要发挥创新精神, 创新是内在于群众的实践中。

总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野中的创新既是一种活动, 是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又表征一种价值, 是认识和实践指向的价值之维。无论是作为认识之维的创新, 还是作为实践之维的创新, 根本上都是一种群众性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和群众观点相一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 创新是全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从广义的认识论层面阐释创新, 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理解当前我们提倡创新精神和知识创新的实践意义。

[]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卷47)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邓小平文选(卷3)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3) [M].[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 [M].

[7]毛泽东选集(卷1)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6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哈布尔)

汉代画像石所反映的民俗

王清建、王玉金在《南都学坛》2001年第1期撰文指出, 河南南阳是我国出土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地区之一。

南阳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其中有很多反映汉代民俗的画像, 为研究汉代民俗提供了形象而直观的实物资料。但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民俗, 至今尚无人专题论及。为此, 作者对南阳汉画像石所反映的民俗进行了分析归纳, 指出汉代画像反映了以下民俗:第一, 汉代礼俗, 包括拥慧和拜谒。第二, 汉代节俗, 汉代有门户画神荼、郁垒的节俗。第三, 汉代宴饮习俗, 汉代人在宴请宾客时有以舞乐杂技款待风俗。第四, 汉代的葬俗, 画像石反映了汉代的丧葬观念、掮幡习俗、送葬习俗和墓祀习俗。第五, 汉代的辟邪风俗, 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大傩, 此外, 还包括门上的饰铺首衔环, 画虎于门、以熊辟邪等。第六, 早在汉代时, 形成了多种祈雨风俗。南阳汉画像石中有许多祈雨风俗的画像, 如虎食女魃图、风雨图、雷神画像、河伯出行图等。

22

2001年9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I NNER M ONG O LI A S OCI A L SCIE NCES

Sep ,2001V ol. 22 №. 5

第22卷 第5期

认识创新与实践创新

顾红亮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 上海 200062)

  [提要]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认识论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点。, 表

现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 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体改造自身的非对象化活动。无论是作为认识之维, ,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和群众观点相一致, 基本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 ; [[]A [文章编号]100325281(2001) 0520019204

  

  20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的世纪。二战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 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而这种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的能力。可以预料,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创新问题将备受瞩目。1996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 D ) 发表著名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研究报告, 提出知识经济概念, 指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重要经济决定因素。知识创新问题自然引起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注意。20世纪初, 西方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从经济学层面理解创新概念, 阐

[1](P73—74)

释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内容。我们认为, 创新不仅指技术、组织等层面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指一种创新精神。在精神层面上, 创新与创造的涵义是相通的。创新(创造) 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不仅因为它是融贯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份精神传统,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演进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而且因为它作为一种价值尺度, 和认识论、唯物史观的诸多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既是认识和实践的价值指向, 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限于篇幅, 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认识论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

一、作为认识之维的创新

创新首先意味着认识的创新。在广义的认识论里, 认识是一个重要概念。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所有的主观能动性均表现为创新, 创新只是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即是说, 创新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这是创新之于认识的第一层意思。不惟此, 创新之于认识还有另一层涵义:它是认识活动所指向的理想价值状态。认识创新活动内含一种创新的价值导向:即以求真为宗旨, 认识的每一步都试图日益逼近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力得其真。

如果说认识创新活动可以分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 那么马克思主义者对两者都很重视。发现式创新意指, 创新精神体现在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上, 具体展现为三个层面:即认识起点的创新、认识过程的创新、认识结果的创新。发明式创新意指, 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指导上。发现式创新往往是发明式创新的前提条件。“每一项发现都成

[2](P570)

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

从认识起点上看, 创新意指提出一些新问题和解

[收稿日期]2001202221

  [作者简介]顾红亮, 男,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19

决新问题的新方法。宽泛地看, 有了问题, 就有了认识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实践) 的要求, 也就有了创新的要求。问题构成认识起点, 自然也构成创新的起点。所以认识创新的第一步是要问题创新。

能不能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新问题往往是研究型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能向社会知识总库增添新的知识成分。像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就是一个研究型问题“是一项新事, 业。马克思没有讲过, 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干过, 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3](P258) ”。新形势下这样的问题很多, 例如, 如何解决香港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等等, 这都是一些根本性、全局性的研究型问题。自科技革命以来, 出不穷, 如果没有一种创造精神, , 新问题。

。马克思主认为,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这既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发现规律本身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认识过程, 难度较大, 尤其是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在民主革命时, 期, 经过胜利、失败, 再胜利、再失败, 两次比较, 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4](P825) ”。所以, 发现社会历史规律的过程更需要发挥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要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 从有较少经验到有较多经验, 克服盲目性, 认识客观规律, 从而获得自由。

宽泛地看, 规律有两类, 一类是必然规律, 一类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从历史上看, 重大必然规律的创新发现比较难, 发现者也往往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认识新的必然规律固然重要,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新事实或新现象, 对这些新事实或新现象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 以此来指导实际工作。发现新事实和认识新规律的过程, 步步都需要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动性。

从认识结果上看, 创新表现是对一系列事物、现象的发展规律的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这样的创新成果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列宁提出的一国或多国胜利论、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 都是作为认识成果的创新。20

历史地看, 前几代人的认识创新成果往往为后来者所批判和继承, 成为后来者进行认识创新的一个依据。根本上说,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 批判地继承正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创新并不是要排斥继承, 而是要与学习已有的规律性知识结合起来。恩格斯指出, 任何新

()

的学说“, 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5]P719”。毛泽东也指出, 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上, 一方面, 要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历史经验, 继承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 继承实际上就是发展和创新, 对历史文化予以革命性的改造。所以, 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都不利于新文化的建设。

、认识结果和, (理论) 指导实践的创“指南”上“, 我, 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6](P692) ”, 而且表现在创造性的指导上。列宁关于“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论断充分表现出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 正是也仅仅是, 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不仅能够“指导”, 而且要“有效”“、能动”地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因而能够解释世界, 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7](P292) ”。这里的“指导”指一种创新性的指导, 不是静态意义上的指点或指南, 而是动态意义上的能动指导和运用, 是一种发明式创新。

在考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 毛泽东非常重视认识指导上的创新。他指出“: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 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 却可以导演出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7](P182) ”。这些活剧的导演, 自然需要军事家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是脱离而是依据客观条件和规律, 是对实践的能动指导。

无论是认识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创新, 还是理论指导的创新, 主要指群众认识的创新, 创新是就每一个人的认识而言的。这种认识创新对促进现代社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转型时期, 探索新情况新形势的认识任务很重要,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作为认识之维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落实到操作层面上, 尤其要注意这下两点。

第一, 认识创新意味着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面对新问题, 又要尽力解决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是解决新问题的基础, 如果新问题找到了, 又勇于正视, 那么解

决问题就相对容易些。

第二, 认识创新又意味着要发现新规律, 也要发现新事实和新现象。许多人对身边的事实熟视无睹, 觉察不出新的变化和动向, 以致贻误有利时机。其实, 一些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恰恰是从身边的新现象中归纳出来的, 它们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非常有效、有针对性。发现新事实和新现象是发现新“规律”的前提。

当然, 认识的创新还只停留在理论和精神领域, 真正的创新当越出理论之域步入实践之域。惟有这样, 创新才不是一种思辨的、纯理论的逻辑运动, 而是一种现实的、创造性的活动。

往是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按照个人的自由理想

进行的。所以, 人不仅创造属人的人化自然, 而且创造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整个历史。“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 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

[10](P226)

身。”这里“, 更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 人的自我更新, 使人日益成为社会化、自由化的人; 第二, 人的创新能力本身也在更新。人的自我改造(实践) 是人的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的活动。

实际上, 主体对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和自我改造活动是统一的, 均展现为一个创新过程:人创造环境, 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1](P4) ”。可以说, , , 实践就不是一种重、有价值指向的活动。, 。实践和创新的理论关联, 落实在方法论上, 就是要做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在创新中不断实践。

从方法论上看, 如果说实践创新可以分实验创新和经验创新, 那么马克思主义者比较重视前者。在很多情况下, 实践创新往往通过实验创新表现出来。毛泽东对实验与创新的关系十分强调。他认为一些重大决策的实施先要经过试验“, 种好试验田”, 在试验中创新, 然后加以推广。

当然, 科学试验有成功的时候, 也有失败的时候。通过实验求创新, 不仅意味着将小范围内的成功创新经验加以推广, 而且意味着对失败或错误进行深刻反思和科学总结, 在反思和总结中获得新的认识。也就是说, 善于从失败或错误中学习。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 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 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

[6](P432)

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这话指出正视错误之于进步或创新的重要性。所以, 犯错误或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情, 它往往孕育着创新的契机。

既然科学试验有失败的可能, 实验创新就要冒一定的风险, 它要求创新者具有风险意识, 要有探索和冒险精神。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位把试验精神和风险意识结合起来的创新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遇到许多新的、棘手的问题, 这意味着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冒风险, 要在试验中不断摸索,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处理问题, 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 冒点风险不怕。”如果“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呀、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走不出一条新路, 就干

[3](P364、372)

不出新的事业。”这里讲“闯”和“冒”, 固然包

21

二、作为实践之维的创新

认识源于实践, 认识的目的也在于实践, 此, 上, , 律的运用上,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概念。实践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是生成的、创新的而不是因循的。创新之于实践, 至少包含三层意思:第一, 实践主体具有创新的需要和能力; 第二, 创新既是能动性的认识活动, 又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第三, 创新是实践指向的理想价值之维。

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 理解为主体实际改变对象世界从而也改变自身的活动。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在实践中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法

[8](P17)

的统一。改变外界, 同时又改变自己。”这种双重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

一方面, 实践创新表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主体的创新性首先在于变革现存事物, 包括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10](P53) ”, 实践主体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意愿变革现实对象。对象总是带有主体价值的印记。创新成了对象化活动(实践) 内在的一个价值维度。

另一方面, 实践创新表现为主体改造自身的非对象化活动。主体改造自身可以在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中进行(主客间) , 也可以以独自反省、自言自语的形式进行(主体自身) , 也可以在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中进行(主体间) 。毛泽东说“: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 同时也就改造自

[4](P778)

己。”此话便涉及两种改造方式:主客间(与自然) 和主体间, 但是, 不论何种形式的自我改造, 都可以看做是自我创新的一种表现。实践主体的自我改造往

含多种意义, 但其中之一指的是要有一种风险和创新的意识。这同时也意味着: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仅要允许实验, 而且要勇于实验。这就需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有了这样一批肯实验、有风险意识的干部和群众, 再困难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这里所讲的实验创新和实践创新, 与认识创新一样, 主要指群众的创新, 而不仅仅指个别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实践。创新观念的引入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具有重要的启示, 可以纠正几种对实践的误解。

第一, 实践不等于模仿, 不等于照搬, 而是创新的“模仿”和“照搬”。在实践中, 我们不能把规律或可靠知识拿来直接应用, 因为规律是普遍的, 实践是特殊的。在实践中如何运用普遍的规律, 遍规律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 个棘手的问题, 的, 。实践证明, 。第二, 实践不等于做, 不等于活动, 而是创新的“做”和“活动”, 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在实践中,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世界是个可能世界, 这可能世界包含多重发展的可能性。人们在实践中往往主动作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人根据理性认识, 选择某一种可能性, 制定方案、计划和目标, 努力创造条件, 促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从而使人的实践更加自由。这里的选择和制定都是有意识的创新活动, 融入了人的目的

和需求。因此实践的每个环节都要发挥创新精神, 创新是内在于群众的实践中。

总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野中的创新既是一种活动, 是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又表征一种价值, 是认识和实践指向的价值之维。无论是作为认识之维的创新, 还是作为实践之维的创新, 根本上都是一种群众性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和群众观点相一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 创新是全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从广义的认识论层面阐释创新, 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理解当前我们提倡创新精神和知识创新的实践意义。

[]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卷47)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邓小平文选(卷3)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3) [M].[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 [M].

[7]毛泽东选集(卷1)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6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哈布尔)

汉代画像石所反映的民俗

王清建、王玉金在《南都学坛》2001年第1期撰文指出, 河南南阳是我国出土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地区之一。

南阳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其中有很多反映汉代民俗的画像, 为研究汉代民俗提供了形象而直观的实物资料。但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民俗, 至今尚无人专题论及。为此, 作者对南阳汉画像石所反映的民俗进行了分析归纳, 指出汉代画像反映了以下民俗:第一, 汉代礼俗, 包括拥慧和拜谒。第二, 汉代节俗, 汉代有门户画神荼、郁垒的节俗。第三, 汉代宴饮习俗, 汉代人在宴请宾客时有以舞乐杂技款待风俗。第四, 汉代的葬俗, 画像石反映了汉代的丧葬观念、掮幡习俗、送葬习俗和墓祀习俗。第五, 汉代的辟邪风俗, 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大傩, 此外, 还包括门上的饰铺首衔环, 画虎于门、以熊辟邪等。第六, 早在汉代时, 形成了多种祈雨风俗。南阳汉画像石中有许多祈雨风俗的画像, 如虎食女魃图、风雨图、雷神画像、河伯出行图等。

22


相关内容

  • 创新的定义
  • 创新的定义 近些年来,有不少学者从哲学角度对创新概念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俞可平教授认为,创新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践,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李继武教授认为,社会主体凭借理念和实践超常而首创性地对事物(物质)进行旧质形态向新质形态转化的活动.易杰雄教授认为,创新是指人们在实践中通 ...

  • 认识论基本原理
  • 认识论(大题最多的一章) 6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论的先验论. 62.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的 ...

  • 当前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 当前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不少人不知所措.为什么如今会有如此之多的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也许这和当代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有很大关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包括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创新活动及创新基地实习等实践途径.同时还应从个 ...

  • 用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看互联网的发展
  • 用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看互联网的发展 众所周知,互联网最早于1969年起源于美国,可以说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时至今日,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方兴未艾.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实践和认识的相 ...

  •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http
  •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10:23 高联教育 二.考点:(一)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

  • 创新思维论文
  • 创 新 思 维 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 ...

  •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
  • 摘 要:理论创新必须在现有的理论的基础上,在运用现有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它的不足,然后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现有理论,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然后从具体实际出发,不断变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同时在实践中不断革 ...

  • 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特点
  • 作者:陈立旭 延边党校学报 2003年10期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352(2003)04-0004-05 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科学性决定它必然与时 俱进,不断创新.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但是,在新世纪新条件下,马克思主 ...

  •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本关系
  •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本关系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本定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从认识论上概括,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认识上的新飞跃,依据新的实践和事实探索新的规律,提出新发现,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