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智能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质量检测

如何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质量检测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也多的安防摄像头走进了千家万户,安防监控市场也随之发展起来,涌现了各种品牌、款式的摄像头。对于安防监控系统来说,视频图像质量就是产品的生命线。一个好的安防监控系统,就应该忠实地记录每一个场景,一旦发生意外就能马上找到想要的信息。

那么,我们要怎么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质量检测呢?

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对安防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

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前端包括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驱动器等,主要完成视频图像信号采集工作,实现视频的采集。传输部分包括电缆或光缆,以及可能的有线/无线信号调制解调设备等,用于完成电源信号、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等的传输。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种类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等,用于完成在监控中心遥控摄像机的监控位置的变动和监控点图像的放大、缩小处理。显示记录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录像机、多画面分割器等,用于完成对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图像信号的显示、图像信号的存储、及图像信号的远程传输。

视频监控系统图像质量的检测

视频信号测试是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评价的基本测试。由摄像机输出的图像经传输环节、分配切换设备(视频矩阵) 、画面组合、文字信息迭加等送至视频监视器显示。在安防工程检测中,图像的基本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以评价系统总的图像指标为主,必要时对单个设备进行测试。

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采用 GB50339 中规定的主观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标准是不应低于4分:“图像上有稍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所谓损伤和干扰,在 GB 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有三种:1. 随机信噪比:噪波, 即" 雪花干扰" ;2. 单频干扰:图像中纵、斜、人字形或波浪状的条纹, 即" 网纹" ;3. 电源干扰:图像中上下移动的黑白间置的水平横条, 即" 黑白滚道" ;4. 脉冲干扰:图像中不规则的闪烁、黑白麻点或" 跳动" 。

评价方法在 GB 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 4.3.2 条中规定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 主观评价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2. 主观评价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视器, 黑白电视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于400 线; 彩色电视监 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于 270 线;3. 观看距离应为荧屏面高度的6倍, 光线柔和;4. 评价人员不应少于五名, 并应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评价人员应独立评价打分, 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客观检测

客观检测图像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 水平清晰度(分辨率) :是指在与图像高度相同的宽度上可以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以 TVL 表示。 通常用观察监视器显示的清晰度测试卡图来测量这个指标。具体做法为:在摄像机的实际工作环境下, 检查摄像机对清晰度测试卡上的渐近条纹的拍摄,然后读取条纹开始模糊处的标记读数,如标记为 4,则 认为是 400 电视线。测量摄像机的分辨率时要求监视器的分辨率高于 800TVL 。测量监视器分辨率时要求 信号源能提供 10Mhz 以上的扫频信号。如果图像信号的全部传输过程中均为模拟方式,各环节的视频带 宽大于 8Mhz ,可认为系统对摄像机的分辨率无损伤,它的分辨率可视为摄像机的分辨率。 分辨率测量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保证测试卡图像满屏,要求使用有欠扫描功能的专用视频监视器, 这一点在工程现场很难实现;二是 CCD 摄像机与测试卡上垂直条的空间调制,由此将产生虚假的分辨、

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实际上、CCD 摄像机的分辨率是可以由 CCD 芯片的像素数推算的。由于 CCD 为像素化 器件,在测量水平分辨率时会出现上述的问题。目前,数字视频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在视频设备中应 用日益普遍,已不在用 TVL 来描述图像的分辨能力。通常用像素数来表示图像格式,用全屏显示点数来 描述图像清晰程度。 2. 灰度等级:图像从最黑到最白之间能够区分的亮度等级。 它反映图像设备视频通道的线性是否良好。摄像机、监视器都有灰度等级这个指标,系统的传输设备 和其它插入设备对灰度等级也有影响,安防工程检验一般是给出系统的灰度等级。通常通过在监视器观 察测试卡上的台阶信号来测量灰度等级。测量时可以调整监视器的功能旋钮,但仅可调整一次。 3. 信噪比(S/N) :图像信号的峰值与噪声信号的有效值的比,按下式运算: S/N= 20lg 0.7/ N 摄像机的 S/N 主要由 CCD 器的热噪声和光电转换的量子效应,而系统 S/N 主要是受传输过程中引入各 种干扰和视频信道之间的串扰所影响。在实际测量时,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一是滤波器的选取,一般 采用 100khz 的低通和 fg 高通,不采用视频加权曲线;另一是要考虑摄像机 AGC 和 g 校正的影响。

如何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质量检测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也多的安防摄像头走进了千家万户,安防监控市场也随之发展起来,涌现了各种品牌、款式的摄像头。对于安防监控系统来说,视频图像质量就是产品的生命线。一个好的安防监控系统,就应该忠实地记录每一个场景,一旦发生意外就能马上找到想要的信息。

那么,我们要怎么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质量检测呢?

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对安防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

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前端包括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驱动器等,主要完成视频图像信号采集工作,实现视频的采集。传输部分包括电缆或光缆,以及可能的有线/无线信号调制解调设备等,用于完成电源信号、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等的传输。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种类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等,用于完成在监控中心遥控摄像机的监控位置的变动和监控点图像的放大、缩小处理。显示记录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录像机、多画面分割器等,用于完成对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图像信号的显示、图像信号的存储、及图像信号的远程传输。

视频监控系统图像质量的检测

视频信号测试是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评价的基本测试。由摄像机输出的图像经传输环节、分配切换设备(视频矩阵) 、画面组合、文字信息迭加等送至视频监视器显示。在安防工程检测中,图像的基本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以评价系统总的图像指标为主,必要时对单个设备进行测试。

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采用 GB50339 中规定的主观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标准是不应低于4分:“图像上有稍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所谓损伤和干扰,在 GB 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有三种:1. 随机信噪比:噪波, 即" 雪花干扰" ;2. 单频干扰:图像中纵、斜、人字形或波浪状的条纹, 即" 网纹" ;3. 电源干扰:图像中上下移动的黑白间置的水平横条, 即" 黑白滚道" ;4. 脉冲干扰:图像中不规则的闪烁、黑白麻点或" 跳动" 。

评价方法在 GB 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 4.3.2 条中规定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 主观评价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2. 主观评价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视器, 黑白电视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于400 线; 彩色电视监 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于 270 线;3. 观看距离应为荧屏面高度的6倍, 光线柔和;4. 评价人员不应少于五名, 并应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评价人员应独立评价打分, 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客观检测

客观检测图像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 水平清晰度(分辨率) :是指在与图像高度相同的宽度上可以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以 TVL 表示。 通常用观察监视器显示的清晰度测试卡图来测量这个指标。具体做法为:在摄像机的实际工作环境下, 检查摄像机对清晰度测试卡上的渐近条纹的拍摄,然后读取条纹开始模糊处的标记读数,如标记为 4,则 认为是 400 电视线。测量摄像机的分辨率时要求监视器的分辨率高于 800TVL 。测量监视器分辨率时要求 信号源能提供 10Mhz 以上的扫频信号。如果图像信号的全部传输过程中均为模拟方式,各环节的视频带 宽大于 8Mhz ,可认为系统对摄像机的分辨率无损伤,它的分辨率可视为摄像机的分辨率。 分辨率测量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保证测试卡图像满屏,要求使用有欠扫描功能的专用视频监视器, 这一点在工程现场很难实现;二是 CCD 摄像机与测试卡上垂直条的空间调制,由此将产生虚假的分辨、

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实际上、CCD 摄像机的分辨率是可以由 CCD 芯片的像素数推算的。由于 CCD 为像素化 器件,在测量水平分辨率时会出现上述的问题。目前,数字视频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在视频设备中应 用日益普遍,已不在用 TVL 来描述图像的分辨能力。通常用像素数来表示图像格式,用全屏显示点数来 描述图像清晰程度。 2. 灰度等级:图像从最黑到最白之间能够区分的亮度等级。 它反映图像设备视频通道的线性是否良好。摄像机、监视器都有灰度等级这个指标,系统的传输设备 和其它插入设备对灰度等级也有影响,安防工程检验一般是给出系统的灰度等级。通常通过在监视器观 察测试卡上的台阶信号来测量灰度等级。测量时可以调整监视器的功能旋钮,但仅可调整一次。 3. 信噪比(S/N) :图像信号的峰值与噪声信号的有效值的比,按下式运算: S/N= 20lg 0.7/ N 摄像机的 S/N 主要由 CCD 器的热噪声和光电转换的量子效应,而系统 S/N 主要是受传输过程中引入各 种干扰和视频信道之间的串扰所影响。在实际测量时,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一是滤波器的选取,一般 采用 100khz 的低通和 fg 高通,不采用视频加权曲线;另一是要考虑摄像机 AGC 和 g 校正的影响。


相关内容

  • 基于MATLAB的运动物体轨迹跟踪 毕业论文
  • 摘要 视频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课题,也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底层技术.它融合了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安保监控.智能武器.视频会议.视频检索等各个领域.因此,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涉及到计算机图 ...

  • 运动目标检测
  •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作 者: 学院(系): 专 业: 题 目: 学 号: 电子科学与技术 监控系统中对运动目标的 检测与预警 王利平 教授 指导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年 月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说明 ...

  • 机场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分析
  • 机场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分析 机场是航空客运.航空货运.邮政.快件等航空业务的中心,其地理位置重要.规模大.设备齐全.运输生产繁忙,而国际机场不但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辐射点甚至辐射中心.大型航空枢纽机场更像 一 座 " 城市 ", 地 域 大 ...

  • 智能小区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 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 智能小区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1220040467 中国﹒贵州﹒贵阳 2016年5月 目录 摘要 .......................................................... ...

  • 一种基于直方图统计与多帧平均混合算法的车流量检测模型
  • 一种基于直方图统计与多帧平均混合算法的车流量检测模型 摘要 新一代智能视觉监控技术的研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前沿课题,它旨在赋予监控系统观察分析场景内容的能力,实现监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因而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包含运动目标的图像序列进行的分析处理主要由运动目标检测.分类.跟踪和 ...

  • 闯红灯方案
  • 三.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方案 该系统采用采取纯视频检测方式,自动对视频流中运动物体进行实时逐帧检测.锁定.跟踪,根据车辆运动轨迹判断车辆是否违章并进行记录,无需破坏路面,埋设线圈.采用500万CCD高清一体化摄像机为采集主体,单台摄像机可覆盖单向3车道:采用LED频闪灯进行夜间补光.设备稳定,结构简单 ...

  •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人们的日常工作,都可以见到多媒体的身影,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将越来越多.通过多媒体技术,人们能够对一些抽象的事物具有更加具体到了解,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本文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

  • 卡口式电子警察系统设计方案
  • 1.1 卡口式电子警察系统设计方案 1.1.1 系统概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辆数量迅猛增长,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路口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机动车驾驶人在交警视线之外违法驾驶的情况非常普遍.单纯依靠人为管理,浪费人力资源,效 ...

  • 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现状和发展方向讨论
  • 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现状和发展方向讨论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在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系统,但是大部分的公安机关在建设初期对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是说是盲目的,设备生产企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致使设备的互联互通特别是互控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大部分施工单位没有野外作业经验,同时又要面对一大堆产品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