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中应加大乡土历史知识比重

校本课程中应加大乡土历史知识比重

校本课程是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效果而做出的一项课程政策。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我认为校本课程应以乡土文化、乡土历史为主。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明确要求:各门课程要“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而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真实而亲切的材料。因此,校本课程中应加大乡土历史知识比重。

几年来,我从讲课、听课中发现,中小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历史人物、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乡土历史在中学生身边发

生、发展、演绎的,中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他们一般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一片瓦砾,都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学生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去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进而去勾画未来的美好远景。学生在考察中对自己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丰富的乡土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历史人物讲亲了,把历史传统讲活了,把革命传统讲深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在乡土历史课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历史文化传承

开封是“宋文化”的发源地,从宋代勾栏瓦肆中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艺术,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戏曲之乡”,开封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作为“书画之乡”,最著名的非《清明上河图》莫属,这里在宋代还曾产生过“苏、黄、米、蔡”四大书法派系,开封翰园碑林已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宝库;作为“木版年画艺术之乡”,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国宝;作为“盘鼓艺术之乡”,开封

盘鼓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和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并多次在全国民间艺术大赛中夺得金奖;作为“菊花之乡”,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部菊艺专著,种菊、赏菊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有“汴菊甲天下”的美誉;作为中国五大名绣之一的汴绣,以其独特的针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精品。这些各具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便无时无刻不受其熏陶。学习这些内容,会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学生中潜滋暗长,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是空洞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二、历史人物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开封涌现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令人瞩目,可谓是“人杰地灵”。东汉书法家、文学家、音乐家圉人蔡邕;以诗为史,写出“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的汉末董卓之乱悲惨情景的苦难女诗人蔡文姬;建安七子之一,“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的陈留人阮籍;令诗仙李白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汴州诗人崔颢;以及传奇故事至今流传的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历史人物,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政治家都具有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乡土历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知乡爱国的精神,更能

培养孩子的崇高道德情操。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孩子进行乡土历史的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削弱。

三、历史事件

开封的发展史是一部悠久、深远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从魏惠王迁都大梁到祖逖北伐中原,从三贤游吹台到颜真卿殉难汴州,从王安石变法到岳飞大破金兵,从辛亥开封起义到开封的“一·二九”运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开展乡土历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由远及近地使学生懂得,开封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封人民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斗争的一部分。我们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历史部分时,完全可以结合乡土历史,使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可知、可感。以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悉心引领下,让学生在乡土历史的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搜寻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最终确立,即可突现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性地位,又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性和探究意识的培养提供条件和基础,引发学生的探究和创造的兴趣。

四、历史文物与遗迹

近在本乡本土的许多历史文物、遗址,可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查访问,从中得到一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开封的禹王台、古吹台、龙亭、相国寺、铁塔,杞县的大云寺塔,竹林汉墓,水东烈士陵园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通

过历史考察和调查研究,增强了历史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生动、具体材料,在校本研发中增加乡土历史内容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校本课程中应加大乡土历史知识比重

校本课程是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效果而做出的一项课程政策。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我认为校本课程应以乡土文化、乡土历史为主。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明确要求:各门课程要“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而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真实而亲切的材料。因此,校本课程中应加大乡土历史知识比重。

几年来,我从讲课、听课中发现,中小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历史人物、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乡土历史在中学生身边发

生、发展、演绎的,中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他们一般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一片瓦砾,都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学生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去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进而去勾画未来的美好远景。学生在考察中对自己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丰富的乡土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历史人物讲亲了,把历史传统讲活了,把革命传统讲深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在乡土历史课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历史文化传承

开封是“宋文化”的发源地,从宋代勾栏瓦肆中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艺术,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戏曲之乡”,开封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作为“书画之乡”,最著名的非《清明上河图》莫属,这里在宋代还曾产生过“苏、黄、米、蔡”四大书法派系,开封翰园碑林已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宝库;作为“木版年画艺术之乡”,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国宝;作为“盘鼓艺术之乡”,开封

盘鼓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和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并多次在全国民间艺术大赛中夺得金奖;作为“菊花之乡”,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部菊艺专著,种菊、赏菊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有“汴菊甲天下”的美誉;作为中国五大名绣之一的汴绣,以其独特的针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精品。这些各具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便无时无刻不受其熏陶。学习这些内容,会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学生中潜滋暗长,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是空洞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二、历史人物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开封涌现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令人瞩目,可谓是“人杰地灵”。东汉书法家、文学家、音乐家圉人蔡邕;以诗为史,写出“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的汉末董卓之乱悲惨情景的苦难女诗人蔡文姬;建安七子之一,“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的陈留人阮籍;令诗仙李白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汴州诗人崔颢;以及传奇故事至今流传的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历史人物,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政治家都具有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乡土历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知乡爱国的精神,更能

培养孩子的崇高道德情操。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孩子进行乡土历史的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削弱。

三、历史事件

开封的发展史是一部悠久、深远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从魏惠王迁都大梁到祖逖北伐中原,从三贤游吹台到颜真卿殉难汴州,从王安石变法到岳飞大破金兵,从辛亥开封起义到开封的“一·二九”运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开展乡土历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由远及近地使学生懂得,开封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封人民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斗争的一部分。我们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历史部分时,完全可以结合乡土历史,使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可知、可感。以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悉心引领下,让学生在乡土历史的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搜寻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最终确立,即可突现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性地位,又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性和探究意识的培养提供条件和基础,引发学生的探究和创造的兴趣。

四、历史文物与遗迹

近在本乡本土的许多历史文物、遗址,可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查访问,从中得到一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开封的禹王台、古吹台、龙亭、相国寺、铁塔,杞县的大云寺塔,竹林汉墓,水东烈士陵园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通

过历史考察和调查研究,增强了历史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生动、具体材料,在校本研发中增加乡土历史内容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相关内容

  • dz农村乡土文化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邓州<农村乡土文化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 ...

  •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它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适用于学生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从狭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 ...

  •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 <和政历史概况>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单 位:和政中学 授课教师:马丽丽 全胜涛 时 间:2013年5月 <和政历史概况>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和政历史概况> 设 计 者:马丽丽 和政县和政中学(邮编:731200 ) 电话:[1**********] 电子邮件 ...

  •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椒江六中 张春花([1**********]) [摘 要]:新颁<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 ...

  • 前店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前店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需求分析 1.背景分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 ...

  • 浅谈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 浅谈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 教育中的应用 陈 蓉 蓉 马壁小学 [摘要]: 目前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农村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等,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和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美术课程的要求及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主动地学会开发与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 ...

  • 小学校本课程自编教材教学计划
  •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北票市宝国老镇中心小学-刘晓东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 ...

  • 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 论文
  • 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出路--从设计走向创生 三号桥小学 郭钦华 摘要:就目前的校本课程建设情况来看,各校都有很高的热情,但也走入了一些误区,如把课程建设简单地看作是编写教材,校际之间开发缺乏协作,课程内容不能凸现学生需求,多种课程界限不明.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梳理,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教师自主.学生转 ...

  • 孝文化校本教材[孝行天下]
  • <孝德香满园>校本课程的探索 一.课程编写的现实意义 "孝道"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对教学生"先做人,后做事"的中职学校来说,慈孝文化融入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