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故事新编]的审美意趣(中)--魏晋风度

二、魏晋风度:大时代中的“诚”与“爱”

刘半农对鲁迅的文学创作曾给以“托尼学说,魏晋文章”的评价,据说“当时的朋友都认为这副对联很恰当,鲁迅先生自己也不加反对”[13],而我们纵观近代中国鲁迅的一生言行,与魏晋动荡环境下的名人雅士们的清流风度颇有契合,而其文学关怀、创作旨归相比于19世纪世界文学、哲学巨擘托尔斯泰和尼采更是多有粘连,这些跨地域、跨时代的文化因子奇妙地混合在了鲁迅身上,而它们核心因素的交集就是鲁迅常提及的“诚”与“爱”[14]。

站在古今、中外的十字路口,鲁迅说,“在我自己,觉得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15]。“现在则已是大时代,动摇的时代,转换的时代”[16]。在这样一个动荡多变、关乎存亡的大时代,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道德选择。鲁迅选择的是个人的自我启蒙,自我觉醒,自我解放,而给时代、给自己开出的药方也是这“诚”与“爱”。

(一)师心使气,个体生命意志的激扬

在评价魏晋文学的精神风格时,鲁迅曾引刘勰话:“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认为这“师心”和“使气”,正是魏末晋初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17]。而师心使气则建立在魏晋时期特有的思想史背景——知识分子“个体意识”的觉醒之上:早在2世纪中叶,一方面“知识阶层渐渐疏远了那种以群体认同价值为标准的人格理想,转向了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与自由。这是一种对真理绝对性依据进一步追问的结果,因为他们开始意识到真理的终极依据并不在‘群体的确认’而在于‘个人的体认’,人的存在价值并不在于社会的赞许而在于心灵的自由……另一方面,2世纪逐渐滋生的博学通识的知识风气,进一步拓展了思想的资源……于是便引出了后来所说的玄学之风的诞生”[18]。

个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人逐渐摆脱单一价值的灌输,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体验、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形成自己的处事风格、应对外界的反应,表现出对生命的忠诚与热爱。巧合的是,在这一点上,托尼学说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与魏晋风度在内在精神气韵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嵇康、阮籍的“师心使气”则是这种个体意识在文学审美上的外在表现:从心所向,驱使文气,以“心”为师这是对个人的自由意志的肯定、诚实认真的面对自我,敢于“使气”是对“意志自律”的践行,赋予生命以热爱,在魏晋这个“文的觉醒的时代”,显现的就是人的尊严的张扬。《故事新编》中充满了这样独异的个人,他们似乎单纯地为着一种信念而存在,最激昂的算是宴之傲者: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阿,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

“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你不要疑心我将骗取你的性命和宝贝。”暗中的声音又严冷地说。“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

“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这段对话在《铸剑》中起到的作用是解释黑色人为眉间尺复仇的理由,但是,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语境中,我们却很难理解这复仇的动机,只有把它放到鲁迅自身的逻辑世界中,我们才能理解其中灌注的“诚”与“爱”的精神内涵。

“仗义,同情”本是人间爱的一种,来自人本身的道德自律和主体选择,不以回报为目的,若以自己付出“仗义”和“同情”于弱者,而给自己带上“义士”的桂冠,期望回报,那便不是“自由”的“爱”,而是“他由”的“恩”,鲁迅说:“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倘如旧说,抹杀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刺的种子。”[6]

这黑色人的“恨”是“爱”的范畴的一种,而不是为了“恩”的布施,纯粹的向“恶”去复仇,没有其他目的,便是对自身意志的肯定。查拉图斯特拉说:“我不给什么施舍,我还没有贫到如此程度”[19],因为这样的人内心强大,力量充盈,并“贫”于爱的意志,吝啬到视给予他人以“爱”为施舍的地步。而黑色人的灵魂上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以至于他憎恶自己,这灵魂上的伤,既来自这世间的恶对人性的压迫,也来自他未觉醒和未决断之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屈服于世俗,自己对自己灵魂的扭曲,如同狂人意识自己也吃过妹子的肉一样,与世间的恶逃脱不了干系。

复仇是对世间一切恶的,而这恶中也包括自己。“一个道德胜于两个道德,因为一个道德是扣住命运的更牢固的结”[19],对此时已意识到“恶”的黑色人来说,已无法容忍世间和自身的“恶”,单纯的“为复仇而复仇”已成为其高扬其生命意志、实践其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这是他对其信念的恪守,对生命的“诚”。然而,黑色人可以坚守这种“爱”与“诚”,而理解和信任这爱与诚则需要眉间尺的决断——“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黑色人无法给眉间尺任何担保,只凭眉间尺的一个“信”字,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契约。

鲁迅“师心使气”的一面就表现在这里,让一个陌路人没有任何“实际”理由,仅凭对生命的诚爱赴死,让另一个人没有担保的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个他“信”的人。眉间尺割下自己的头颅后,鲁迅为他的身躯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天葬:饿狼“第一口撕尽了眉间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鲁迅曾说:“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往,消去鄙吝的心”[20],即使是写到“死”,鲁迅依然不改名士风流。

同样忠诚于自我的还有大禹,面对学者官员们的人浮于事、碌碌无为,他并不计较,一心治水,把治水当作人生的一项事业去做。“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查了”“征了”“看透”“打定”,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在坚实的大地上,这样他们才能够“像铁铸的一样”,独立世间,傲视众人,力排众议,不为世间庸众所左右,最终完成壮举。

更有像墨子这样“老实的侠”[21],不畏死,但是“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以“兼爱非攻”为人生终极目的,而不是为了号召他人去死,自己留享侠义的空名,他对生命是真诚热爱的;女娲造人,从来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如同孩子一般只是凭借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伊的事业”,这更是率性而为,没有人为的造作;伯夷叔齐真是“迂”得可以,但是“跑到养老堂里来,倒也罢了,可又不肯超然;跑到首阳山里来,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做诗;做诗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发感慨,不肯安分守己”,这不肯超然的背后是对一种“忠孝”原则的“迷信”,但他们的迷信却“迷信得认真,有魄力”,“迷信,是不足为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22]。相比起“两朝良民”小丙君,他们的昏和傻亦不失为一种诚和爱。

(二)澄怀味象:浩歌狂热之中的冷眼

鲁迅“绝不是中国历史所熟悉的高蹈者、逍遥者”,“他的精神天马行空,两脚却立于苦难的大地”[23]。对人生中的战斗,他没有那种肤浅的乐观,于是我们看到《奔月》结尾处,那颇有象征性的场景: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

飕的一声,——只一声,已经连发了三枝箭,刚发便搭,一搭又发,眼睛不及看清那手法,耳朵也不及分别那声音。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但他为必中起见,这时却将手微微一动,使箭到时分成三点,有三个伤。

使女们发一声喊,大家都看见月亮只一抖,以为要掉下来了,——但却还是安然地悬着,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毫无伤损。

“呔!”羿仰天大喝一声,看了片刻;然而月亮不理他。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

他们都默着,各人看各人的脸。

我们看《奔月》全文,知道文中的语境是默认后羿射日和射封豕长蛇都是事实,也就是说,虽然小说中的后羿为谋生而奔波,但是他的确曾经有过盖世神武。然而,这一次却如入“无物之阵”,箭还是往日射日的箭,且为必中起见还使用了箭分三点的策略,然而“月亮只是一抖”,之后“还是安然地悬着”,甚至“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对后羿表现出它的宽容和善意,而月亮和后羿的你进我退却又表明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这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仿佛充满蔑视和嘲讽。写英雄反抗命运而失败的情节在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有,多多少少会有一种悲剧的宣泄感和净化感,但是《故事新编》却让我们心中憋闷、无从宣泄,每当我们读到这里,都仿佛有一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扑空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来自他对人生的理解和他的创作观。

鲁迅在谈及《世说新语》时称其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24],而在谈及鲁迅的创作风格时,则有人说:“鲁迅先生的医究竟学到了怎样一个境地,曾经进过解剖室没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他有三个特色,那也是老于手术富于经验的医生的特色,第一个,冷静,第二个,还是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25]的确有时候,我们甚至感到鲁迅的冷静达到了“冷酷”的程度:他总是细致地揭示出生活的悲凉和空虚,用一种冷静的姿态和盘托出。

南北朝时期画论家宗炳的“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说的是魏晋画家作画时,有一种将其主观思维选择冷静客观地再现的风格,“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26],而将其用来概括《故事新编》中的叙事美学也未尝不可。在《故事新编》中不乏个人的豪言壮语,亦不乏群体的狂欢嘉年华,但是我们感受到了不是对这些场景表面上的热闹与喧嚣的认同,小说文本的字里行间飘荡着一种与小说的主题氛围不甚和谐的“冷静”,而这种冷静在《故事新编》中则具体体现在语言的从容和表达的曲折上。

所谓语言上的从容,是指在叙述时语气平缓,语调闲适,节奏疏落,仿佛“作者绰绰然有馀裕的能力驾驭他的笔”[27]。我们来看《铸剑》中武士大臣们从鼎中捞头的情景:

器具不久就调集了,铁丝勺,漏勺,金盘,擦桌布,都放在鼎旁边。武士们便揎起衣袖,有用铁丝勺的,有用漏勺的,一齐恭行打捞。有勺子相触的声音,有勺子刮着金鼎的声音;水是随着勺子的搅动而旋绕着。好一会,一个武士的脸色忽而很端庄了,极小心地两手慢慢举起了勺子,水滴从勺孔中珠子一般漏下,勺里面便显出雪白的头骨来。大家惊叫了一声;他便将头骨倒在金盘里。

这段文字颇为细腻地将“捞头”的场面描绘出来:作者不紧不慢地一一陈列着从厨房中拿来的器具;错落有致地从声音、动作、颜色和神情等多种角度来“鉴赏”这打捞的过程;文句长短结合,节奏起伏,时而舒缓,时而紧张。这段文字如同散文一样疏疏落落、举重若轻,在文本形式上表现出一种雍雅徐缓的“从容之美”,但这“从容”的散文体式记叙的却是“捞头”这样一个颇为恐怖的事件,轻快的言语背后渗透着深沉的气息。

而表达的曲折,在于《故事新编》很少在小说中对人物事件进行直接评价,明确清晰地表露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灵活地使用叙述技巧,将自己的思想和批评间接地表达出来,经过这样一番转换和沉淀之后,文本形成一种含蓄、有“距离感”的表现形式。

有时,叙事者以全知视角进行叙述,有些议论就潜藏在对一些事件补充的解释中,而这些补充和解释像是在陈述一些客观事实,而且在陈述语气上表现得一副看似若无其事、顺便提及的样子,如在《补天》的结尾处:

那是禁军终于杀到了,因为他们等候着望不见火光和烟尘的时候……他们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

在现象上,就是禁军杀到,在女娲肚皮上扎寨,叙事者偏偏冷不丁地做了个注释,而这解释其实起到了评价作用:第一处的一个“等候”,勾画出了这群人的外强中干和投机心理,第二处的“最膏腴”则显示出他们的无耻和贪婪,这两处从叙事者的角度上说,都是画外音,作者以一副补充、解释的形式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论,不但隐蔽而且呈现出一副客观的样子,仿佛顺手一枪,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有时,叙述者表现为一个旁观者,以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周围的一切,其实在描绘细节时,褒贬已包含其中,但叙述者只描述现象,既不给出自己的解释,也不表示自己的想法,故意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我们且看《铸剑》中王和眉间尺在鼎中相互咬食时的这段插叙: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皮肤上都一粒一粒地起栗;然而又夹着秘密的欢喜,瞪了眼,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

我们在阅读《搜神记·三王墓》时会有疑问:眉间尺和王在鼎中互咬的时候,宫廷中的其他人在干什么,在《铸剑》中,我们得到了答案:他们在看。他们内心中既有恐惧,又有悲哀,但是又有“秘密的大欢喜”,这三种神情混杂在一起,深藏在人的潜意识中,自己或许都未能察觉,而叙事者冷静的观察其实已经将它们剥离了出来,这些人内心中的怯懦、奴性和嗜血则被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是叙述者也只是猜测的语气,“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故作天真,明知故问。

还有的时候,叙事者作为小说中的某一方用限制性视角进行叙述,而这叙述中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让人不由得怀疑这视角的价值取向。然而这叙事者一如既往的从自己的角度,过分自信的讲述。在《理水》的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

这使商家首先起了大恐慌。但幸而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所以市面仍旧不很受影响,不多久,商人们就又说禹爷的行为真该学,皋爷的新法令也很不错;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

称大禹为“禹爷”,就说明视角已经不是平视而是趋附式的仰视,“幸而”则是对“大恐慌”的转折,“真该学”、“很不错”虽是转述,但已经和前文协调了起来,最后那“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越是用陈述语气,越发让人怀疑其可靠性了。作者此时塑造了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越是褒扬的,读者越是觉得需要批判;这个叙述者越是肯定的,读者越是觉得虚假,但作者的声音始终没出面。

对于此时已经经历过《呐喊》和《彷徨》的鲁迅,从容的语言,曲折的表达更符合他的风格;在他看来“振臂一呼,万众响应,不折一兵,不费一矢,而成革命天下,那是和古人的宣扬礼教,使兆民全化为正人君子,于是自然而然地变了‘中华文物之邦’的一样是乌托邦思想”[28],鲁迅要展示的是“生活的全貌”,“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当我们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之中时,鲁迅总会冷冷地叫我们看好脚下正在走的路。

这种冷眼看世界的审美艺术风格一贯地出现在鲁迅小说的创作中,而《故事新编》犹甚。回到我们最开始的“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疑问中来,我们的这种憋闷,来自对这个英雄衰落背弃事件从容不迫、含蓄轻松的讲述,然而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期待的是鲁迅用热烈的语言,明确的表达告诉我们后羿的成功甚至是灭亡,让我们彻底的欢喜或者悲痛,然而鲁迅依旧冷冷地告诉我们“这也是生活”。

“那倒不忙。我实在饿极了,还是赶快去做一盘辣子鸡,烙五斤饼来,给我吃了好睡觉。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喂马!”

鲁迅笔下的后羿没有我们的失落沮丧,他比我们更冷静从容,他已经计划好了行动的程序,蓄势待发,不急不躁,他不需要一场“大毁灭”去宣泄自己的愤懑,也不需要自欺欺人去迎合那浅薄的乐观,他发起的是一场韧性的战斗。“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29],而“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8],“大时代”中“诚”与“爱”的激扬者对现实的复杂人生需要做出充分的预见和考量,敢于直面人世间的险恶和荒谬。鲁迅“含道暎物”、“澄怀味象”的冷眼背后是更加长远的打算和更加坚韧的战斗,这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在审美趣味上能够从容、曲折的精神源头。

参考文献:

[13]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5.

[14]许寿裳.回忆鲁迅[M]//挚友的怀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10.

[15]鲁迅.《尘影》题辞[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71.

[16]鲁迅.“醉眼”中的朦胧[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

[17]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7.

[1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18-319.

[19](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钱春绮,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

[20]鲁迅.半夏小集[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19.

[21]鲁迅.流氓的变迁[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9.

[22]鲁迅.《如此广东》读后感[M]//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1.

[2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

[2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

[25]张定璜.鲁迅先生(上)[J].现代评论,1925,1(7).

[26]鲁迅.《出关》的“关”[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7]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5.

[28]鲁迅.《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M]//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2.

[29]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9.

来源:《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6期

(未完待续)

PS:可回复给微信平台如下《故事新编》中的文章名(不用包含书名号),阅读原文。

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

分享文章:

点击右上角按钮,轻松分享给朋友。

订阅我们:

微信帐号:mr_luxun或先生鲁迅订阅我们,主推鲁迅相关研究及文章,共同交流学习。鲁迅书友会(原先生鲁迅)QQ群:27950203。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二、魏晋风度:大时代中的“诚”与“爱”

刘半农对鲁迅的文学创作曾给以“托尼学说,魏晋文章”的评价,据说“当时的朋友都认为这副对联很恰当,鲁迅先生自己也不加反对”[13],而我们纵观近代中国鲁迅的一生言行,与魏晋动荡环境下的名人雅士们的清流风度颇有契合,而其文学关怀、创作旨归相比于19世纪世界文学、哲学巨擘托尔斯泰和尼采更是多有粘连,这些跨地域、跨时代的文化因子奇妙地混合在了鲁迅身上,而它们核心因素的交集就是鲁迅常提及的“诚”与“爱”[14]。

站在古今、中外的十字路口,鲁迅说,“在我自己,觉得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15]。“现在则已是大时代,动摇的时代,转换的时代”[16]。在这样一个动荡多变、关乎存亡的大时代,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道德选择。鲁迅选择的是个人的自我启蒙,自我觉醒,自我解放,而给时代、给自己开出的药方也是这“诚”与“爱”。

(一)师心使气,个体生命意志的激扬

在评价魏晋文学的精神风格时,鲁迅曾引刘勰话:“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认为这“师心”和“使气”,正是魏末晋初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17]。而师心使气则建立在魏晋时期特有的思想史背景——知识分子“个体意识”的觉醒之上:早在2世纪中叶,一方面“知识阶层渐渐疏远了那种以群体认同价值为标准的人格理想,转向了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与自由。这是一种对真理绝对性依据进一步追问的结果,因为他们开始意识到真理的终极依据并不在‘群体的确认’而在于‘个人的体认’,人的存在价值并不在于社会的赞许而在于心灵的自由……另一方面,2世纪逐渐滋生的博学通识的知识风气,进一步拓展了思想的资源……于是便引出了后来所说的玄学之风的诞生”[18]。

个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人逐渐摆脱单一价值的灌输,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体验、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形成自己的处事风格、应对外界的反应,表现出对生命的忠诚与热爱。巧合的是,在这一点上,托尼学说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与魏晋风度在内在精神气韵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嵇康、阮籍的“师心使气”则是这种个体意识在文学审美上的外在表现:从心所向,驱使文气,以“心”为师这是对个人的自由意志的肯定、诚实认真的面对自我,敢于“使气”是对“意志自律”的践行,赋予生命以热爱,在魏晋这个“文的觉醒的时代”,显现的就是人的尊严的张扬。《故事新编》中充满了这样独异的个人,他们似乎单纯地为着一种信念而存在,最激昂的算是宴之傲者: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阿,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

“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你不要疑心我将骗取你的性命和宝贝。”暗中的声音又严冷地说。“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

“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这段对话在《铸剑》中起到的作用是解释黑色人为眉间尺复仇的理由,但是,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语境中,我们却很难理解这复仇的动机,只有把它放到鲁迅自身的逻辑世界中,我们才能理解其中灌注的“诚”与“爱”的精神内涵。

“仗义,同情”本是人间爱的一种,来自人本身的道德自律和主体选择,不以回报为目的,若以自己付出“仗义”和“同情”于弱者,而给自己带上“义士”的桂冠,期望回报,那便不是“自由”的“爱”,而是“他由”的“恩”,鲁迅说:“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倘如旧说,抹杀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刺的种子。”[6]

这黑色人的“恨”是“爱”的范畴的一种,而不是为了“恩”的布施,纯粹的向“恶”去复仇,没有其他目的,便是对自身意志的肯定。查拉图斯特拉说:“我不给什么施舍,我还没有贫到如此程度”[19],因为这样的人内心强大,力量充盈,并“贫”于爱的意志,吝啬到视给予他人以“爱”为施舍的地步。而黑色人的灵魂上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以至于他憎恶自己,这灵魂上的伤,既来自这世间的恶对人性的压迫,也来自他未觉醒和未决断之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屈服于世俗,自己对自己灵魂的扭曲,如同狂人意识自己也吃过妹子的肉一样,与世间的恶逃脱不了干系。

复仇是对世间一切恶的,而这恶中也包括自己。“一个道德胜于两个道德,因为一个道德是扣住命运的更牢固的结”[19],对此时已意识到“恶”的黑色人来说,已无法容忍世间和自身的“恶”,单纯的“为复仇而复仇”已成为其高扬其生命意志、实践其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这是他对其信念的恪守,对生命的“诚”。然而,黑色人可以坚守这种“爱”与“诚”,而理解和信任这爱与诚则需要眉间尺的决断——“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黑色人无法给眉间尺任何担保,只凭眉间尺的一个“信”字,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契约。

鲁迅“师心使气”的一面就表现在这里,让一个陌路人没有任何“实际”理由,仅凭对生命的诚爱赴死,让另一个人没有担保的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个他“信”的人。眉间尺割下自己的头颅后,鲁迅为他的身躯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天葬:饿狼“第一口撕尽了眉间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鲁迅曾说:“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往,消去鄙吝的心”[20],即使是写到“死”,鲁迅依然不改名士风流。

同样忠诚于自我的还有大禹,面对学者官员们的人浮于事、碌碌无为,他并不计较,一心治水,把治水当作人生的一项事业去做。“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查了”“征了”“看透”“打定”,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在坚实的大地上,这样他们才能够“像铁铸的一样”,独立世间,傲视众人,力排众议,不为世间庸众所左右,最终完成壮举。

更有像墨子这样“老实的侠”[21],不畏死,但是“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以“兼爱非攻”为人生终极目的,而不是为了号召他人去死,自己留享侠义的空名,他对生命是真诚热爱的;女娲造人,从来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如同孩子一般只是凭借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伊的事业”,这更是率性而为,没有人为的造作;伯夷叔齐真是“迂”得可以,但是“跑到养老堂里来,倒也罢了,可又不肯超然;跑到首阳山里来,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做诗;做诗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发感慨,不肯安分守己”,这不肯超然的背后是对一种“忠孝”原则的“迷信”,但他们的迷信却“迷信得认真,有魄力”,“迷信,是不足为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22]。相比起“两朝良民”小丙君,他们的昏和傻亦不失为一种诚和爱。

(二)澄怀味象:浩歌狂热之中的冷眼

鲁迅“绝不是中国历史所熟悉的高蹈者、逍遥者”,“他的精神天马行空,两脚却立于苦难的大地”[23]。对人生中的战斗,他没有那种肤浅的乐观,于是我们看到《奔月》结尾处,那颇有象征性的场景: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

飕的一声,——只一声,已经连发了三枝箭,刚发便搭,一搭又发,眼睛不及看清那手法,耳朵也不及分别那声音。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但他为必中起见,这时却将手微微一动,使箭到时分成三点,有三个伤。

使女们发一声喊,大家都看见月亮只一抖,以为要掉下来了,——但却还是安然地悬着,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毫无伤损。

“呔!”羿仰天大喝一声,看了片刻;然而月亮不理他。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

他们都默着,各人看各人的脸。

我们看《奔月》全文,知道文中的语境是默认后羿射日和射封豕长蛇都是事实,也就是说,虽然小说中的后羿为谋生而奔波,但是他的确曾经有过盖世神武。然而,这一次却如入“无物之阵”,箭还是往日射日的箭,且为必中起见还使用了箭分三点的策略,然而“月亮只是一抖”,之后“还是安然地悬着”,甚至“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对后羿表现出它的宽容和善意,而月亮和后羿的你进我退却又表明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这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仿佛充满蔑视和嘲讽。写英雄反抗命运而失败的情节在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有,多多少少会有一种悲剧的宣泄感和净化感,但是《故事新编》却让我们心中憋闷、无从宣泄,每当我们读到这里,都仿佛有一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扑空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来自他对人生的理解和他的创作观。

鲁迅在谈及《世说新语》时称其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24],而在谈及鲁迅的创作风格时,则有人说:“鲁迅先生的医究竟学到了怎样一个境地,曾经进过解剖室没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他有三个特色,那也是老于手术富于经验的医生的特色,第一个,冷静,第二个,还是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25]的确有时候,我们甚至感到鲁迅的冷静达到了“冷酷”的程度:他总是细致地揭示出生活的悲凉和空虚,用一种冷静的姿态和盘托出。

南北朝时期画论家宗炳的“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说的是魏晋画家作画时,有一种将其主观思维选择冷静客观地再现的风格,“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26],而将其用来概括《故事新编》中的叙事美学也未尝不可。在《故事新编》中不乏个人的豪言壮语,亦不乏群体的狂欢嘉年华,但是我们感受到了不是对这些场景表面上的热闹与喧嚣的认同,小说文本的字里行间飘荡着一种与小说的主题氛围不甚和谐的“冷静”,而这种冷静在《故事新编》中则具体体现在语言的从容和表达的曲折上。

所谓语言上的从容,是指在叙述时语气平缓,语调闲适,节奏疏落,仿佛“作者绰绰然有馀裕的能力驾驭他的笔”[27]。我们来看《铸剑》中武士大臣们从鼎中捞头的情景:

器具不久就调集了,铁丝勺,漏勺,金盘,擦桌布,都放在鼎旁边。武士们便揎起衣袖,有用铁丝勺的,有用漏勺的,一齐恭行打捞。有勺子相触的声音,有勺子刮着金鼎的声音;水是随着勺子的搅动而旋绕着。好一会,一个武士的脸色忽而很端庄了,极小心地两手慢慢举起了勺子,水滴从勺孔中珠子一般漏下,勺里面便显出雪白的头骨来。大家惊叫了一声;他便将头骨倒在金盘里。

这段文字颇为细腻地将“捞头”的场面描绘出来:作者不紧不慢地一一陈列着从厨房中拿来的器具;错落有致地从声音、动作、颜色和神情等多种角度来“鉴赏”这打捞的过程;文句长短结合,节奏起伏,时而舒缓,时而紧张。这段文字如同散文一样疏疏落落、举重若轻,在文本形式上表现出一种雍雅徐缓的“从容之美”,但这“从容”的散文体式记叙的却是“捞头”这样一个颇为恐怖的事件,轻快的言语背后渗透着深沉的气息。

而表达的曲折,在于《故事新编》很少在小说中对人物事件进行直接评价,明确清晰地表露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灵活地使用叙述技巧,将自己的思想和批评间接地表达出来,经过这样一番转换和沉淀之后,文本形成一种含蓄、有“距离感”的表现形式。

有时,叙事者以全知视角进行叙述,有些议论就潜藏在对一些事件补充的解释中,而这些补充和解释像是在陈述一些客观事实,而且在陈述语气上表现得一副看似若无其事、顺便提及的样子,如在《补天》的结尾处:

那是禁军终于杀到了,因为他们等候着望不见火光和烟尘的时候……他们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

在现象上,就是禁军杀到,在女娲肚皮上扎寨,叙事者偏偏冷不丁地做了个注释,而这解释其实起到了评价作用:第一处的一个“等候”,勾画出了这群人的外强中干和投机心理,第二处的“最膏腴”则显示出他们的无耻和贪婪,这两处从叙事者的角度上说,都是画外音,作者以一副补充、解释的形式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论,不但隐蔽而且呈现出一副客观的样子,仿佛顺手一枪,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有时,叙述者表现为一个旁观者,以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周围的一切,其实在描绘细节时,褒贬已包含其中,但叙述者只描述现象,既不给出自己的解释,也不表示自己的想法,故意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我们且看《铸剑》中王和眉间尺在鼎中相互咬食时的这段插叙: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皮肤上都一粒一粒地起栗;然而又夹着秘密的欢喜,瞪了眼,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

我们在阅读《搜神记·三王墓》时会有疑问:眉间尺和王在鼎中互咬的时候,宫廷中的其他人在干什么,在《铸剑》中,我们得到了答案:他们在看。他们内心中既有恐惧,又有悲哀,但是又有“秘密的大欢喜”,这三种神情混杂在一起,深藏在人的潜意识中,自己或许都未能察觉,而叙事者冷静的观察其实已经将它们剥离了出来,这些人内心中的怯懦、奴性和嗜血则被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是叙述者也只是猜测的语气,“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故作天真,明知故问。

还有的时候,叙事者作为小说中的某一方用限制性视角进行叙述,而这叙述中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让人不由得怀疑这视角的价值取向。然而这叙事者一如既往的从自己的角度,过分自信的讲述。在《理水》的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

这使商家首先起了大恐慌。但幸而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所以市面仍旧不很受影响,不多久,商人们就又说禹爷的行为真该学,皋爷的新法令也很不错;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

称大禹为“禹爷”,就说明视角已经不是平视而是趋附式的仰视,“幸而”则是对“大恐慌”的转折,“真该学”、“很不错”虽是转述,但已经和前文协调了起来,最后那“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越是用陈述语气,越发让人怀疑其可靠性了。作者此时塑造了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越是褒扬的,读者越是觉得需要批判;这个叙述者越是肯定的,读者越是觉得虚假,但作者的声音始终没出面。

对于此时已经经历过《呐喊》和《彷徨》的鲁迅,从容的语言,曲折的表达更符合他的风格;在他看来“振臂一呼,万众响应,不折一兵,不费一矢,而成革命天下,那是和古人的宣扬礼教,使兆民全化为正人君子,于是自然而然地变了‘中华文物之邦’的一样是乌托邦思想”[28],鲁迅要展示的是“生活的全貌”,“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当我们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之中时,鲁迅总会冷冷地叫我们看好脚下正在走的路。

这种冷眼看世界的审美艺术风格一贯地出现在鲁迅小说的创作中,而《故事新编》犹甚。回到我们最开始的“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疑问中来,我们的这种憋闷,来自对这个英雄衰落背弃事件从容不迫、含蓄轻松的讲述,然而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期待的是鲁迅用热烈的语言,明确的表达告诉我们后羿的成功甚至是灭亡,让我们彻底的欢喜或者悲痛,然而鲁迅依旧冷冷地告诉我们“这也是生活”。

“那倒不忙。我实在饿极了,还是赶快去做一盘辣子鸡,烙五斤饼来,给我吃了好睡觉。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喂马!”

鲁迅笔下的后羿没有我们的失落沮丧,他比我们更冷静从容,他已经计划好了行动的程序,蓄势待发,不急不躁,他不需要一场“大毁灭”去宣泄自己的愤懑,也不需要自欺欺人去迎合那浅薄的乐观,他发起的是一场韧性的战斗。“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29],而“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8],“大时代”中“诚”与“爱”的激扬者对现实的复杂人生需要做出充分的预见和考量,敢于直面人世间的险恶和荒谬。鲁迅“含道暎物”、“澄怀味象”的冷眼背后是更加长远的打算和更加坚韧的战斗,这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在审美趣味上能够从容、曲折的精神源头。

参考文献:

[13]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5.

[14]许寿裳.回忆鲁迅[M]//挚友的怀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10.

[15]鲁迅.《尘影》题辞[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71.

[16]鲁迅.“醉眼”中的朦胧[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

[17]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7.

[1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18-319.

[19](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钱春绮,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

[20]鲁迅.半夏小集[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19.

[21]鲁迅.流氓的变迁[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9.

[22]鲁迅.《如此广东》读后感[M]//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1.

[2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

[2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

[25]张定璜.鲁迅先生(上)[J].现代评论,1925,1(7).

[26]鲁迅.《出关》的“关”[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7]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5.

[28]鲁迅.《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M]//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2.

[29]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9.

来源:《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6期

(未完待续)

PS:可回复给微信平台如下《故事新编》中的文章名(不用包含书名号),阅读原文。

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

分享文章:

点击右上角按钮,轻松分享给朋友。

订阅我们:

微信帐号:mr_luxun或先生鲁迅订阅我们,主推鲁迅相关研究及文章,共同交流学习。鲁迅书友会(原先生鲁迅)QQ群:27950203。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相关内容

  • [世说新语]导读
  • 一本意趣盎然的小书 ------<世说新语>导读 <世说新语>是一部意趣盎然的志人小说,主要记载了东汉到魏晋之间,一群特立独行的名士的轶闻琐事,或记其情感个性,或录其才性识见,或载其语言风貌,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 ...

  • 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
  • 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 1.竹林七贤的三个谜团:人数之谜.地点之谜.传播之谜 2.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 (1)魏晋风度的提出及发展 (2)魏晋风度面面观 美容之风 服药之风 饮酒之风 任诞之风 隐逸之风 艺术之风 (3)竹林七贤对魏晋风度的影响 3.魏晋风度与当代人的精神重建 (1)个性的存在 (2)诗意 ...

  • 尚意书风与四大家
  • 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法及其书学思想的出现则标志着宋代尚意书风的确立和完善. 尚意书风区别于唐代尚法书风的根本点就在于它突破了唐代书风那种以理性为主.强调法则的审美原则,更多的是倡以情为主,重主观.尚个性,从人的内在精神表现上探讨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强调创作主体之人品.学养:注重个人意趣的自由抒发: ...

  • 魏晋南北朝文学
  • 文学概况 (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念的发展(文学创作.文学评论) (二)文学集团的活跃 1.文学创作的兴盛 2.文人之间的切磋.研讨等文学交际活动 3.相同.相近文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4.创作群体的兴起 文学的自觉时代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学的自觉 鲁迅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 ...

  • [中国美术欣赏]教案
  • 中国美术欣赏 第一章 史前时代 一.概述 史前时代,由于当时人们以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所以在历史学上又叫石器时代,属于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阶段.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这一历史时期里人类生活资料的主要获得方式是狩 ...

  • 论魏晋文学的自觉性
  • 论魏晋文学的自觉性 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的文学凭借着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呈现出异样的的光彩.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日益改变了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即所谓文 ...

  • 魏晋人物画的美学原则
  • [摘 要]"传神写照"和"以形写神"是魏晋人物画美学原则的重要组成,也是顾恺之"形神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形神"这一对哲学范畴在艺术领域实践经验的一次总结,在我国艺术史和美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魏晋人物画美学原则进行 ...

  • 留住诗意 留住乡愁
  • 留住诗意 留住乡愁 --美学视野下的苏南城市现代化 常州工学院 张巧凤 [摘要]苏南五市地处诗性江南的核心区,秉承江南诗性文化的审美精神.在文化上呈现以下的美学内涵:风景与风情上的"优柔的甜美".个性特质上的自由光泽.日常生活方面追求恬淡闲适.诗性江南的这些美学内涵在城市现代化进 ...

  • 论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
  • 试论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 李本能 张芳 (第一作者:西南大学文学院 第二作者: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金和玉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来表达美好愿望,寄寓人世理想的语词.盛唐诗人李白对金玉意象更是情有独钟,金玉意象探析不仅可以解读李白诗歌的独特韵味,更可以从"金玉"意象的解读探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