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个案研究

“皮影戏”个案研究

——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

俗话说:“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皮影戏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艺术种类,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皮影戏主要活跃于我国河南、山西等地,目前在内蒙古地区仍然发现有皮影戏的踪迹,主要分布在赤峰、通辽等地,并以赤峰地区的皮影戏独具特色。

一、皮影戏

皮影戏,是我国戏剧家族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成员,民间又称灯影戏、纸影戏、土影戏、影子戏、皮猴戏等。老北京人也叫它“驴皮影”。元代时,有很多外国戏迷称之为“中国影灯”。皮影戏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的艺术,也是木偶戏(古代称傀儡戏)的一种。它与一般木偶戏的表演形式大体相同,即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道具、演唱,或配以音乐;而与一般木偶剧不同的是,皮影戏是以驴、马、骡、猪皮或纸板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做成的人物剪影,用光(多数用灯光)将影偶(或称影人)的形象照射在浅色薄幕上,观众隔幕观看。表演者在白色幕布后面,在操纵戏曲人物的同时,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皮影戏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引人耳目。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一)皮影戏是现代电影的始祖,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孝义作为中国皮影戏发祥地之一,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而得名。春秋时期,即公元前 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战国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客有为周君画荚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荚者向状,周君大怒,画荚者曰:‘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具备,周君大悦。”画荚之“荚”为何物及其古代用途尚不得知,然观此荚尚需在八尺的大窗户上透过日光观看,方得其妙。这真有些像皮影中的大景片了。

汉朝班固《汉书·外戚传》也有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子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做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李少翁为汉武帝重演的李夫人形象,传神之至,使武帝真假难辨,而所用设备有灯烛、帷帐,武帝观时要“居他帐”,其影像不但貌似,还能走动,看来很可能是用皮革或其他平面材料雕镞绘刺连结而成。已具备今日皮影戏的全部特点,但此时的灯影表演只是掌握在民间群众手中,技术还是较为保密的一种演出机关。陕西民间皮影艺人口中传说:“汗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以此表

示约在汉代就有了皮影。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影戏》中说:“影戏之原,出於汉武帝。” 唐代的影戏在民间的活动尚不得知,然而佛教却利用了这一民间的演艺形式,用活动的纸人来做宣扬佛事的解说图像,称做“纸影演故事”。另有一种西安出土的皮革刻花冠饰,与今日之皮影花纹镂雕也极相似,虽不是透明的皮影,但可见在皮革上刻制之工艺已属成熟阶段。

宋代皮影戏已有正名出自各类笔记杂抄之中,可见,宋代的皮影戏的繁荣成熟已达相当程度。《明道杂志》中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弟„„而此子甚好看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 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讲三国者,或采说加以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私养皮影戏班为荣。在民间,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皮影戏。皮影戏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会同时出现几个皮影戏班搭台对擂,热闹非凡。到了清代后期,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的皮影艺人又开始活跃起来。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自古至今,还有很多做皮影戏研究的前辈,如李脱尘、顾颉刚、孙揩第、佟晶心、江玉祥、梅维恒等,在这一领域中拓荒、耕耘,作出了不少成绩。

(二)皮影戏的表演形式与特点。皮影戏的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可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皮影戏中所制成的皮影人物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每个人物一般由11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以及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二、内蒙古赤峰皮影戏

内蒙古皮影戏主要分布在赤峰、通辽等地,并以赤峰地区的皮影戏独具特色,赤峰市皮影戏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史。

(一)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双合成皮影戏班。克什克腾旗的双合成皮影戏班成立于1976年,它是皮影艺术的奇葩,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影件雕刻刀法考究,现保存的皮影人物色彩明艳、神奇多变,雕工精细,挑线技法细腻灵活。双合成皮影戏班的唱腔高亢激昂、婉转流畅,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气氛浓烈,又极具艺术感染力。上百年来它深深的扎根在克什克腾旗这片热土上,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双合成皮影戏班班头为李轩,祖籍河北人,现居住内蒙古赤峰市。民国初期,李轩的父亲李树春拜杨举为师学皮影戏,后传至李轩,1976年双合成皮影戏班正式成立。据今年64岁的李轩介绍说,光绪十年(1885年),河北唐山滦县民间老艺人杨举的皮影戏班入住克旗,在克旗、林西、林东、乌丹等地

辗转演出。当时影具设置十分简陋,影人大8寸,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乾隆年间的皮影,双合成皮影戏班演出使用的帷幕长3.5米、宽1.2米,白布质地,幕后上方吊一个大铁勺,里面盛满煤油,点燃大铁勺四周的麻捻,便是投影的光源。一场下来,黑乎乎的油烟熏得人鼻腔、口腔漆黑。影幕两侧摆放用于文、武场的道具影片。开场锣鼓奏起,一出皮影戏拉开了台。艺人对唱腔、板眼、人物动作表情、上下线的操纵做得一丝不苟,技艺精湛娴熟。虽说是傀儡戏,但生旦净末丑,角色到位,演技逼真,戏品戏德非常规范。现今技术先进,幕后用白炽灯作投射源。在农村,当皮影戏即将开始时,艺人们会用“打通”的方式,引领大家前来观看。这时需要一同奏响皮鼓、大钹、小钹、铜锣。人们听到声音,就会聚集到这里,寂静的小村顿时热闹起来,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皮影棚子前,或坐或站,等待开戏。目的是在开场前聚一下人气。“够不够,三千六”,这是行规,意思是四种乐器的敲击数要够3600次。约10分钟后,“打通”声戛然而止,接着是一声清脆的响声,皮影戏就会正式开场。李轩从小酷爱戏剧艺术,8岁时曾在林西评剧团学戏,后跟随父亲学皮影戏,他不但会皮影戏,还会评戏、二人转绝活。李轩把一生精力都奉献于皮影艺术,从1976年从事皮影戏学习、演出至今,珍藏了《珍珠塔》、《小西凉》、《薛刚追印》、《蝴蝶碑》、《金顶山》、《破锁阳》、《牧羊阵》、《齐国》、《铁树开花》等四十余部剧本,剧本全部是毛糙纸线装的毛笔手抄本。文革期间,李轩和他的皮影戏班遭到“破四旧”的攻击,部分影人惨遭毁灭,李轩本人也被遭批斗。尽管如此,李轩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皮影戏执着追求。改革开放以后,他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投在了皮影艺术上,扩大了戏班规模,还收30岁的义子刘成龙为戏班传承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双合成皮影戏班曾多次参加全旗文艺汇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文化部门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等传媒载体的繁荣,农村文化娱乐项目也不断增多,听戏看戏的人少了许多,如今的戏班只剩下了五人,他们的演出一般都安排在农闲季节,如企业开业、婚庆、寿诞等。其主要是活动在林西、克旗、大板、乌丹这一带。李轩言:自己胸中百部书,部部经典;口中千首词,句句动人。这不仅体现了李轩对皮影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皮影艺术的艺术价值所在,小小皮影虽然不大,但承载的民族文化却是巨大的。这不仅是李轩一个人的宝贝,也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皮影文化的发扬光大,不仅需要像李轩这样的老艺术家为之努力,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让这份艺术得以传承。

(二)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曾是辽朝首都上京临潢府所在地。自辽代开始,各地移民就不断迁入此地。皮影戏就是随着“近代几次放垦”的移民而传到巴林左旗,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戏植根于这片沃土,成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巴林左旗林东皮影大多是东北皮影,其影人细腻华美,刀法精雕细刻,用透明、无孔、光泽度好的驴皮制作。影人头部的线条流畅圆润,眉眼刻画生动传神,色彩淡雅多变,装饰效果极强。尤以表现室内陈设、人物发式、服装等见长,而且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其唱腔粗犷豪放,短促平直,真假嗓结合自如,十分优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民间艺人把唐山皮影也带入林东。据介绍,唐山皮影发源于滦州,盛行于乐亭,有“滦州影”或“乐亭影”之称。唐山皮影属北方影派,与东北皮影诸多方面相近。唐山皮影以线刻见长,刀法犀利多变,影人造型匀称优美,雕镂精细,面部造型丰富而夸张,刚柔相济,装饰华丽,尤以旦角的瓜子脸、通天鼻、环勾眉眼为特色。影人行当分生、旦、净、髯、丑。经过各路艺人的融汇和探索,从唱腔、行当,到吹拉弹唱,唱念做打,形成了以东北皮影曲调为基础,唐山皮影和草原民歌相融合,具有巴林左旗草原特色的皮影艺术风格。在巴林左旗,早期的皮影戏唱腔音乐旋律较为简单,节奏缓慢,尾音平板,后来逐渐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及其他曲种、剧种的牌子曲,才形成了调口优美、较为丰富的板式唱腔体系。在当地流行的皮影戏,剧本的题材比较广泛,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其中讴歌人间真善美的剧本就有50多部。下面介绍几个较为重要的皮影戏班,如下:

1933年4月组建的“邵家皮影班”,班主是邵万东,皮影班由6人组成,唱的是“溜口影”,

无正式影卷(唱本)。戏班人数少,影人也不多,伴奏乐器单调。当时邵家皮影班十分受欢迎。“邵家皮影班”成立不久,在林东地区又相继出现了“庞英皮影班”、“孙志永皮影班”、“王振清皮影班”、“郭文举皮影班”、“李长亮皮影班”等。他们唱的也是“溜口影”。1940年“宋家皮影班”从辽宁省凌源县搬到巴林左旗。宋家皮影班是个家族班,兄弟5人一个箱子,吹拉弹唱,唱念做打,行当俱全。因其唱的是唐山皮影,影人多,箱子大,剧目丰富,演出令人耳目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巴林左旗对皮影戏十分重视。1950年,以宋家皮影班为试点,旧戏新编,编演了《陈胜王》、《刺董》、《红娘子》等历史剧目。1952年,先后编演了《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刘巧儿》等皮影剧。1964年,巴林左旗对古老的皮影戏进行改革、创新,编演了《节振国》、《白毛女》等几部现代皮影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巴林左旗皮影戏班已发展到40多个,从艺人员有200多人。当时虽然有的村没有专业皮影班,但为了自娱自乐,也购置了影箱、乐器,农闲季节在村头唱上十天半个月。皮影戏逐渐成为巴林左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农闲季节,各村都会邀请皮影班或自组皮影班演出,称“会影”。在村子宽敞处,搭上皮影戏台,架上影窗,全村男女老少齐聚戏台下,边看边笑边叫好,场面极为热烈。巴林左旗流传着这样几句顺口溜: “两眼看一眼,驴皮造了反,台上掐脖唱,台下笑又喊。”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巴林左旗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民间艺人进行了广泛寻访,巴林左旗组织皮影戏老艺人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了很多皮影新人。巴林左旗皮影研究协会和皮影剧团成立后,旗内骨干皮影艺人在全旗各乡镇不断进行巡回演出。同时成立了皮影研究协会和皮影剧团,制作购买了影箱、音响设备及高清晰度投影仪。据巴林左旗皮影研究协会会长申凤山介绍,本次演出无论从剧目内容还是演出形式都有点“科技”含量,剧目不但有传统皮影戏剧目《五锋会》、《四平山》,还有贴近百姓生产生活的《设施农业土变金》、《说说咱农民的心里话》、《骑着毛驴奔小康》等剧目,在演出形式上也不同于传统,影窗之上有布景,对白唱腔等均有字幕体现,观赏性进一步提高。申凤山讲:我们在演绎形式上也不同于传统,影窗之上有布景,对白唱腔等均有字幕体现,观赏性进一步提高。本次演出的四个剧目将作为2010年巴林左旗皮影戏贺岁片。另有,以辽朝历史为题材的新编历史皮影剧《大辽双星》以及配合中学课本学习的课本剧《阿Q 》等受到观众和学生的喜爱。美术爱好者还刻了大型号的传统影人和辽代新式影人。演出皮影戏时使用新式日光灯和高清晰度的投影仪。皮影研究协会还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出了《巴林左旗皮影志》,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初,一部反映辽代历史题材的皮影戏《辽太祖传奇》在巴林左旗开机录制,这标志着该旗皮影艺术跨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敖汉皮影已有200多年历史。清道光初年,敖汉皮影出现了“翻卷影”。民国初年,敖汉皮影在器乐上增加了弦乐、唢呐和拉琴等。民国19年(1930年)以后,敖汉皮影艺人不断吸收其它艺术的特长,在行腔、念白、做戏等方面都有了改进,形成了敖汉皮影的独特风格。据敖汉旗文体局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敖汉皮影由“地摊”搬进了剧场。近些年来,皮影戏的灯光、布景、音响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皮影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敖汉皮影戏班一般由4至5人组成,分为“拉”(大四弦)、“打”(司鼓)、“拿”与“贴”(均称挑线)。在行当上分“唱小的”(旦)、“唱生的”(文武、老生)、“唱大的”(净行)、“唱丑的”(丑行)等。影台由木架、布棚组成,影窗绘彩色图案,先后用麻油灯、煤油、柴油灯照明,最后改用电灯。敖汉皮影常用的唱腔分影调、外调和杂牌子3种。影调主要有《七字赋》、《三项七》、《五字锦》、《十字赋》等;外调主要有《小东腔》、《大悲调》;杂牌子主要有《影梆娃》、《石榴花尾》等。2011年元旦,敖汉旗乌兰牧骑在元宵佳节为当地群众上演了一场有百年历史的皮影戏。为了发扬传统文化,特别是让年轻人对皮影戏有更多的了解和喜爱,元宵节皮影戏演出中,观众可以到后台参观,通过近距离观看皮影戏的道具和表演过程,深切感受民间艺术的

魅力。“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以优美的雕刻造型与动听的地方唱腔相结合,并用当地乡土语言道白,“戏中有画,画中有戏”,独具特色。上世纪70年代,敖汉旗的皮影戏曾一度受到冲击。为了保存这一文化遗产,敖汉旗有关部门坚持多方挖掘和保护,使皮影戏艺术保存至今,并得到发扬和流传。

三、赤峰皮影戏在“人亡艺失”的尴尬中坚守。

皮影戏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消亡。例如:潮州的“纸影”数十年前还在上演,但后来蜕变成铁枝傀儡,只留下了“纸影”名称,现在连铁枝木偶也变得十分罕见。至于甘肃、陕西、四川、河北、山东、辽宁及内蒙古的皮影戏,同样也在飞快地消亡。技艺失传、脚本散失、道具大量流失境外,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国外重视,国内轻视;境外重视,境内轻视。长此以往,听之任之,我国皮影道具就会像敦煌文书一样,大量但散落异国他乡,成为文化史上又一桩憾事。

赤峰皮影戏作为一种“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也同其他的皮影艺术一样臻临灭绝的境地,加之世界文化竞争的严峻形势,对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现存皮影戏实施抢救、保护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人亡艺失”成为不可避免的尴尬。

参考文献

1、陈义敏、刘峻骧:《中国曲艺. 杂技. 木偶戏. 皮影戏》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2、张冬莱:《中国影戏的演出形态》,大象出版社,2010年。

“皮影戏”个案研究

——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

俗话说:“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皮影戏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艺术种类,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皮影戏主要活跃于我国河南、山西等地,目前在内蒙古地区仍然发现有皮影戏的踪迹,主要分布在赤峰、通辽等地,并以赤峰地区的皮影戏独具特色。

一、皮影戏

皮影戏,是我国戏剧家族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成员,民间又称灯影戏、纸影戏、土影戏、影子戏、皮猴戏等。老北京人也叫它“驴皮影”。元代时,有很多外国戏迷称之为“中国影灯”。皮影戏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的艺术,也是木偶戏(古代称傀儡戏)的一种。它与一般木偶戏的表演形式大体相同,即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道具、演唱,或配以音乐;而与一般木偶剧不同的是,皮影戏是以驴、马、骡、猪皮或纸板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做成的人物剪影,用光(多数用灯光)将影偶(或称影人)的形象照射在浅色薄幕上,观众隔幕观看。表演者在白色幕布后面,在操纵戏曲人物的同时,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皮影戏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引人耳目。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一)皮影戏是现代电影的始祖,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孝义作为中国皮影戏发祥地之一,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而得名。春秋时期,即公元前 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战国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客有为周君画荚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荚者向状,周君大怒,画荚者曰:‘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具备,周君大悦。”画荚之“荚”为何物及其古代用途尚不得知,然观此荚尚需在八尺的大窗户上透过日光观看,方得其妙。这真有些像皮影中的大景片了。

汉朝班固《汉书·外戚传》也有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子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做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李少翁为汉武帝重演的李夫人形象,传神之至,使武帝真假难辨,而所用设备有灯烛、帷帐,武帝观时要“居他帐”,其影像不但貌似,还能走动,看来很可能是用皮革或其他平面材料雕镞绘刺连结而成。已具备今日皮影戏的全部特点,但此时的灯影表演只是掌握在民间群众手中,技术还是较为保密的一种演出机关。陕西民间皮影艺人口中传说:“汗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以此表

示约在汉代就有了皮影。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影戏》中说:“影戏之原,出於汉武帝。” 唐代的影戏在民间的活动尚不得知,然而佛教却利用了这一民间的演艺形式,用活动的纸人来做宣扬佛事的解说图像,称做“纸影演故事”。另有一种西安出土的皮革刻花冠饰,与今日之皮影花纹镂雕也极相似,虽不是透明的皮影,但可见在皮革上刻制之工艺已属成熟阶段。

宋代皮影戏已有正名出自各类笔记杂抄之中,可见,宋代的皮影戏的繁荣成熟已达相当程度。《明道杂志》中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弟„„而此子甚好看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 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讲三国者,或采说加以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私养皮影戏班为荣。在民间,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皮影戏。皮影戏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会同时出现几个皮影戏班搭台对擂,热闹非凡。到了清代后期,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的皮影艺人又开始活跃起来。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自古至今,还有很多做皮影戏研究的前辈,如李脱尘、顾颉刚、孙揩第、佟晶心、江玉祥、梅维恒等,在这一领域中拓荒、耕耘,作出了不少成绩。

(二)皮影戏的表演形式与特点。皮影戏的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可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皮影戏中所制成的皮影人物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每个人物一般由11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以及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二、内蒙古赤峰皮影戏

内蒙古皮影戏主要分布在赤峰、通辽等地,并以赤峰地区的皮影戏独具特色,赤峰市皮影戏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史。

(一)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双合成皮影戏班。克什克腾旗的双合成皮影戏班成立于1976年,它是皮影艺术的奇葩,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影件雕刻刀法考究,现保存的皮影人物色彩明艳、神奇多变,雕工精细,挑线技法细腻灵活。双合成皮影戏班的唱腔高亢激昂、婉转流畅,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气氛浓烈,又极具艺术感染力。上百年来它深深的扎根在克什克腾旗这片热土上,延续发展经久不衰。双合成皮影戏班班头为李轩,祖籍河北人,现居住内蒙古赤峰市。民国初期,李轩的父亲李树春拜杨举为师学皮影戏,后传至李轩,1976年双合成皮影戏班正式成立。据今年64岁的李轩介绍说,光绪十年(1885年),河北唐山滦县民间老艺人杨举的皮影戏班入住克旗,在克旗、林西、林东、乌丹等地

辗转演出。当时影具设置十分简陋,影人大8寸,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乾隆年间的皮影,双合成皮影戏班演出使用的帷幕长3.5米、宽1.2米,白布质地,幕后上方吊一个大铁勺,里面盛满煤油,点燃大铁勺四周的麻捻,便是投影的光源。一场下来,黑乎乎的油烟熏得人鼻腔、口腔漆黑。影幕两侧摆放用于文、武场的道具影片。开场锣鼓奏起,一出皮影戏拉开了台。艺人对唱腔、板眼、人物动作表情、上下线的操纵做得一丝不苟,技艺精湛娴熟。虽说是傀儡戏,但生旦净末丑,角色到位,演技逼真,戏品戏德非常规范。现今技术先进,幕后用白炽灯作投射源。在农村,当皮影戏即将开始时,艺人们会用“打通”的方式,引领大家前来观看。这时需要一同奏响皮鼓、大钹、小钹、铜锣。人们听到声音,就会聚集到这里,寂静的小村顿时热闹起来,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皮影棚子前,或坐或站,等待开戏。目的是在开场前聚一下人气。“够不够,三千六”,这是行规,意思是四种乐器的敲击数要够3600次。约10分钟后,“打通”声戛然而止,接着是一声清脆的响声,皮影戏就会正式开场。李轩从小酷爱戏剧艺术,8岁时曾在林西评剧团学戏,后跟随父亲学皮影戏,他不但会皮影戏,还会评戏、二人转绝活。李轩把一生精力都奉献于皮影艺术,从1976年从事皮影戏学习、演出至今,珍藏了《珍珠塔》、《小西凉》、《薛刚追印》、《蝴蝶碑》、《金顶山》、《破锁阳》、《牧羊阵》、《齐国》、《铁树开花》等四十余部剧本,剧本全部是毛糙纸线装的毛笔手抄本。文革期间,李轩和他的皮影戏班遭到“破四旧”的攻击,部分影人惨遭毁灭,李轩本人也被遭批斗。尽管如此,李轩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皮影戏执着追求。改革开放以后,他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投在了皮影艺术上,扩大了戏班规模,还收30岁的义子刘成龙为戏班传承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双合成皮影戏班曾多次参加全旗文艺汇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文化部门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等传媒载体的繁荣,农村文化娱乐项目也不断增多,听戏看戏的人少了许多,如今的戏班只剩下了五人,他们的演出一般都安排在农闲季节,如企业开业、婚庆、寿诞等。其主要是活动在林西、克旗、大板、乌丹这一带。李轩言:自己胸中百部书,部部经典;口中千首词,句句动人。这不仅体现了李轩对皮影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皮影艺术的艺术价值所在,小小皮影虽然不大,但承载的民族文化却是巨大的。这不仅是李轩一个人的宝贝,也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皮影文化的发扬光大,不仅需要像李轩这样的老艺术家为之努力,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让这份艺术得以传承。

(二)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曾是辽朝首都上京临潢府所在地。自辽代开始,各地移民就不断迁入此地。皮影戏就是随着“近代几次放垦”的移民而传到巴林左旗,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戏植根于这片沃土,成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巴林左旗林东皮影大多是东北皮影,其影人细腻华美,刀法精雕细刻,用透明、无孔、光泽度好的驴皮制作。影人头部的线条流畅圆润,眉眼刻画生动传神,色彩淡雅多变,装饰效果极强。尤以表现室内陈设、人物发式、服装等见长,而且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其唱腔粗犷豪放,短促平直,真假嗓结合自如,十分优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民间艺人把唐山皮影也带入林东。据介绍,唐山皮影发源于滦州,盛行于乐亭,有“滦州影”或“乐亭影”之称。唐山皮影属北方影派,与东北皮影诸多方面相近。唐山皮影以线刻见长,刀法犀利多变,影人造型匀称优美,雕镂精细,面部造型丰富而夸张,刚柔相济,装饰华丽,尤以旦角的瓜子脸、通天鼻、环勾眉眼为特色。影人行当分生、旦、净、髯、丑。经过各路艺人的融汇和探索,从唱腔、行当,到吹拉弹唱,唱念做打,形成了以东北皮影曲调为基础,唐山皮影和草原民歌相融合,具有巴林左旗草原特色的皮影艺术风格。在巴林左旗,早期的皮影戏唱腔音乐旋律较为简单,节奏缓慢,尾音平板,后来逐渐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及其他曲种、剧种的牌子曲,才形成了调口优美、较为丰富的板式唱腔体系。在当地流行的皮影戏,剧本的题材比较广泛,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其中讴歌人间真善美的剧本就有50多部。下面介绍几个较为重要的皮影戏班,如下:

1933年4月组建的“邵家皮影班”,班主是邵万东,皮影班由6人组成,唱的是“溜口影”,

无正式影卷(唱本)。戏班人数少,影人也不多,伴奏乐器单调。当时邵家皮影班十分受欢迎。“邵家皮影班”成立不久,在林东地区又相继出现了“庞英皮影班”、“孙志永皮影班”、“王振清皮影班”、“郭文举皮影班”、“李长亮皮影班”等。他们唱的也是“溜口影”。1940年“宋家皮影班”从辽宁省凌源县搬到巴林左旗。宋家皮影班是个家族班,兄弟5人一个箱子,吹拉弹唱,唱念做打,行当俱全。因其唱的是唐山皮影,影人多,箱子大,剧目丰富,演出令人耳目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巴林左旗对皮影戏十分重视。1950年,以宋家皮影班为试点,旧戏新编,编演了《陈胜王》、《刺董》、《红娘子》等历史剧目。1952年,先后编演了《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刘巧儿》等皮影剧。1964年,巴林左旗对古老的皮影戏进行改革、创新,编演了《节振国》、《白毛女》等几部现代皮影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巴林左旗皮影戏班已发展到40多个,从艺人员有200多人。当时虽然有的村没有专业皮影班,但为了自娱自乐,也购置了影箱、乐器,农闲季节在村头唱上十天半个月。皮影戏逐渐成为巴林左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农闲季节,各村都会邀请皮影班或自组皮影班演出,称“会影”。在村子宽敞处,搭上皮影戏台,架上影窗,全村男女老少齐聚戏台下,边看边笑边叫好,场面极为热烈。巴林左旗流传着这样几句顺口溜: “两眼看一眼,驴皮造了反,台上掐脖唱,台下笑又喊。”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巴林左旗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民间艺人进行了广泛寻访,巴林左旗组织皮影戏老艺人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了很多皮影新人。巴林左旗皮影研究协会和皮影剧团成立后,旗内骨干皮影艺人在全旗各乡镇不断进行巡回演出。同时成立了皮影研究协会和皮影剧团,制作购买了影箱、音响设备及高清晰度投影仪。据巴林左旗皮影研究协会会长申凤山介绍,本次演出无论从剧目内容还是演出形式都有点“科技”含量,剧目不但有传统皮影戏剧目《五锋会》、《四平山》,还有贴近百姓生产生活的《设施农业土变金》、《说说咱农民的心里话》、《骑着毛驴奔小康》等剧目,在演出形式上也不同于传统,影窗之上有布景,对白唱腔等均有字幕体现,观赏性进一步提高。申凤山讲:我们在演绎形式上也不同于传统,影窗之上有布景,对白唱腔等均有字幕体现,观赏性进一步提高。本次演出的四个剧目将作为2010年巴林左旗皮影戏贺岁片。另有,以辽朝历史为题材的新编历史皮影剧《大辽双星》以及配合中学课本学习的课本剧《阿Q 》等受到观众和学生的喜爱。美术爱好者还刻了大型号的传统影人和辽代新式影人。演出皮影戏时使用新式日光灯和高清晰度的投影仪。皮影研究协会还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出了《巴林左旗皮影志》,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初,一部反映辽代历史题材的皮影戏《辽太祖传奇》在巴林左旗开机录制,这标志着该旗皮影艺术跨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敖汉皮影已有200多年历史。清道光初年,敖汉皮影出现了“翻卷影”。民国初年,敖汉皮影在器乐上增加了弦乐、唢呐和拉琴等。民国19年(1930年)以后,敖汉皮影艺人不断吸收其它艺术的特长,在行腔、念白、做戏等方面都有了改进,形成了敖汉皮影的独特风格。据敖汉旗文体局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敖汉皮影由“地摊”搬进了剧场。近些年来,皮影戏的灯光、布景、音响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皮影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敖汉皮影戏班一般由4至5人组成,分为“拉”(大四弦)、“打”(司鼓)、“拿”与“贴”(均称挑线)。在行当上分“唱小的”(旦)、“唱生的”(文武、老生)、“唱大的”(净行)、“唱丑的”(丑行)等。影台由木架、布棚组成,影窗绘彩色图案,先后用麻油灯、煤油、柴油灯照明,最后改用电灯。敖汉皮影常用的唱腔分影调、外调和杂牌子3种。影调主要有《七字赋》、《三项七》、《五字锦》、《十字赋》等;外调主要有《小东腔》、《大悲调》;杂牌子主要有《影梆娃》、《石榴花尾》等。2011年元旦,敖汉旗乌兰牧骑在元宵佳节为当地群众上演了一场有百年历史的皮影戏。为了发扬传统文化,特别是让年轻人对皮影戏有更多的了解和喜爱,元宵节皮影戏演出中,观众可以到后台参观,通过近距离观看皮影戏的道具和表演过程,深切感受民间艺术的

魅力。“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以优美的雕刻造型与动听的地方唱腔相结合,并用当地乡土语言道白,“戏中有画,画中有戏”,独具特色。上世纪70年代,敖汉旗的皮影戏曾一度受到冲击。为了保存这一文化遗产,敖汉旗有关部门坚持多方挖掘和保护,使皮影戏艺术保存至今,并得到发扬和流传。

三、赤峰皮影戏在“人亡艺失”的尴尬中坚守。

皮影戏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消亡。例如:潮州的“纸影”数十年前还在上演,但后来蜕变成铁枝傀儡,只留下了“纸影”名称,现在连铁枝木偶也变得十分罕见。至于甘肃、陕西、四川、河北、山东、辽宁及内蒙古的皮影戏,同样也在飞快地消亡。技艺失传、脚本散失、道具大量流失境外,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国外重视,国内轻视;境外重视,境内轻视。长此以往,听之任之,我国皮影道具就会像敦煌文书一样,大量但散落异国他乡,成为文化史上又一桩憾事。

赤峰皮影戏作为一种“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也同其他的皮影艺术一样臻临灭绝的境地,加之世界文化竞争的严峻形势,对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现存皮影戏实施抢救、保护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人亡艺失”成为不可避免的尴尬。

参考文献

1、陈义敏、刘峻骧:《中国曲艺. 杂技. 木偶戏. 皮影戏》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2、张冬莱:《中国影戏的演出形态》,大象出版社,2010年。


相关内容

  •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
  •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2年度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指南 <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2年度课题指南> 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五中.六中 ...

  • Ebunwk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 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题目:文化遗产--皮影戏的发展与消逝 班级:高二<13> 指导老师:罗云芳 组长:陈秋成 组员:王 ...

  • 有趣的皮影教学设计
  •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 <有趣的皮影>活动设计 济南市纬二路小学 范艳彬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皮影戏的特点以及与皮影相关的知识.学会皮影操控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看视频,感知皮影戏的演出内容和形式:在小组活动中探究.体验皮影戏表演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合作. 3.培养 ...

  • 山西皮影戏主题活动案例
  • 一. 活动主题 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山西特色文化--皮影戏,热爱家乡文化. 二. 主题设计背景 山西皮影戏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民间,在农村,是山西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山西皮影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 ...

  • 从民俗学看传统艺术之盛_关于桐柏皮影戏的文化学思考
  •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9No.9艺术空间 从民俗学看传统艺术之盛 ---关于桐柏皮影戏的文化学思考 陈辉王永健 摘要桐柏皮影戏是流传于豫南地区的一种综合性戏曲艺术形式,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演出程式,它依托于 "神戏".本文从文化学层面,就皮影的历史.由来.民俗等 ...

  • 十三五重点项目-皮影学校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十三五重点项目-皮影学校项目资金申 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是项目投资者为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而出具的一种报告.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一般需要委托具有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写资金申请报告. 政府资金支持包 ...

  • 说明文阅读辅导材料03
  • 说明文阅读辅导材料03 阅读一 美丽的" 地狱" 金星,在西方语言中叫做" 维纳斯" ,那是爱与美的女神的芳名.宁静的夜晚,金星晶莹柔和的光辉,挥若维纳斯温柔多情的目光.然而,一艘艘金星探测器却传来了骇人的消息:那里的情况十分可怕,简直就像地狱一般.火热的大地 ...

  • 中国皮影戏的起源研究综述
  • 理 研论究 ・ 剧 戏中 国皮戏影的 源起究研综 述王 传历 ( 湖 民北族 院学信息 程 学工院 湖 北恩 45 施 0 40 0)摘 要:影戏的 起源至 今在 学界仍 术没然有一 个论 ,有定汉 朝长 安 .唐 朝安 长宋.朝 京等汴种几说 法汉朝. ( 元 公2前 02 年 一元公 9 年和宋 ...

  • 河南罗山皮影戏的演出概况
  • 豳文史在线 河南罗山皮影戏的演出概况 王传历(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福州35(X)07) [摘要]罗山皮影戏是河南省南部的一种民间小戏,它在当地有三种演出方式:庙会会戏,家庭愿戏,汇报.商业演出.罗山皮影戏按剧本情节内容可以分成文戏与武戏两种:按照演出的性质可以分为请神戏与正戏.按照剧本时间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