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炳南传统文化守望者

  玩鼓乐的画家   白色的T恤,黑色的长裤,范炳南穿着随意。2014年7月12日,东仓鼓乐庙会在西安市和平路东仓门举行,一向率性的范炳南清早起来特意将胡子刮干净。多年前参加东仓鼓乐庙会,范炳南内心忐忑,只是时光流转,如今再次站在东仓鼓乐庙会现场,范炳南更多的是欣喜。   范炳南是画家,古玩鉴赏家,十几年来不辞辛苦,为东仓鼓乐鼓与呼。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2007年,东仓鼓乐正式入驻大唐芙蓉园,进行传承、保护和演出。2009年,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早在抢救东仓鼓乐之前,范炳南已经是较有名气的画家,那时的他为打破传统绘画困境,完成师傅何海霞交代的艺术使命,不顾妻子反对,奔赴美国寻求艺术突破。最终颇具个人特色的大写意山水与解构主义绘画“横空出世”,因其艺术成就,美术批评家程征、张渝在2011年将范炳南列为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崔子范之后真正的大写意画传承人。只是范炳南发现,自己作品有了西方当代的理念,然而根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数十年在书画上的着力,使得范炳南对传统文化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并深谙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的他开始在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横刀跃马,慨然前行。   良知与责任   事实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范炳南所做之事不止这一件。师从考古大师李长青,范炳南对古玩文物有着非凡的鉴赏能力。在美20年,使范炳南得以接触到流落到海外的众多文物珍宝。拥有拳拳赤子之心的范炳南在海外使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将文物赎回,最终捐赠给国内。范炳南深知这些文物代表的文化意义,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为让更多的子孙后代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范炳南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明代的竹雕,文征明用过的砚、明宣德祭兰石盘、佛舍利“银棺”、于右任20.6米“手书长卷”、贝叶经等珍贵文物皆由范炳南带回国内捐赠。当电视台采访他时,他淡然地说:“我是一个平常的人,以一颗平常心做一件平常的事!”   其实很早之前,范炳南就有了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18岁那年,“文革“开始后,范炳南阴差阳错成为西安市“文攻武卫”副总指挥,陕西国防系统“文指”总指挥,“三结合”八十八号信箱第一副主任,那时的他凭借手中的权力,保护了不少老干部、老画家和文物。数十年后,他在完成书画艺术上的突破之后,才真正彻底地走上保护传统文化之路。   守护传统文化   如今,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倡导者,在继续推广东仓鼓乐,抢救文物之外,范炳南以自身魅力带领更多人同行。美术批评家南阳子长期关注他的艺术,较早系统、完整地记录了范炳南自美国回归后的艺术历程。2007年,南阳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题为《现代解构主义绘画的探索者范炳南》一文,最早提出范炳南的艺术是隶属“现代解构主义绘画”。这一理论,在2011年范炳南《出关问道》个展的研讨会上得到了来自全国三十多位评论家的认可。   西安知医堂董事长虞正旺是个收藏家。经朋友介绍,与范炳南相识。虞正旺说:喜欢老陕,他的身上有许多一般人不具备的可爱。他的作品也一样令人耳目一新。   上世纪80年代,尼克松写作《1999,不战而胜》一书,在书中最后一部分,尼克松写到,“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作为一名比新中国年长3岁,在美国和中国都居住过的老人,范炳南目睹中国自传统文化丢失之后社会的惊天巨变:基本礼仪、道德观念的丧失,使中国人的是非观念错位。一些代表传统文化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更是让他深感痛心。   曾经有人问范炳南,人生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范炳南回答:“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他接下来的人生中恒定的主题和目标。   回望范炳南的人生,1989年成为其人生转折点,书画、古玩、鼓乐、传统文化书写着他人生底色。当有人问他人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他回答:“像西安人�A燃面一样,它里面酸甜苦辣香都在这一碗,但是�A起来很痛快很香。”人生虽然有酸甜苦辣,但是过得很痛快,范炳南拥有这样一个痛快人生。想画画,范炳南追求极致。保护传统文化,他全力以赴。这就是范炳南,一个率性、认真,满是家国情怀的三秦男儿。

  玩鼓乐的画家   白色的T恤,黑色的长裤,范炳南穿着随意。2014年7月12日,东仓鼓乐庙会在西安市和平路东仓门举行,一向率性的范炳南清早起来特意将胡子刮干净。多年前参加东仓鼓乐庙会,范炳南内心忐忑,只是时光流转,如今再次站在东仓鼓乐庙会现场,范炳南更多的是欣喜。   范炳南是画家,古玩鉴赏家,十几年来不辞辛苦,为东仓鼓乐鼓与呼。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2007年,东仓鼓乐正式入驻大唐芙蓉园,进行传承、保护和演出。2009年,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早在抢救东仓鼓乐之前,范炳南已经是较有名气的画家,那时的他为打破传统绘画困境,完成师傅何海霞交代的艺术使命,不顾妻子反对,奔赴美国寻求艺术突破。最终颇具个人特色的大写意山水与解构主义绘画“横空出世”,因其艺术成就,美术批评家程征、张渝在2011年将范炳南列为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崔子范之后真正的大写意画传承人。只是范炳南发现,自己作品有了西方当代的理念,然而根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数十年在书画上的着力,使得范炳南对传统文化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并深谙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的他开始在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横刀跃马,慨然前行。   良知与责任   事实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范炳南所做之事不止这一件。师从考古大师李长青,范炳南对古玩文物有着非凡的鉴赏能力。在美20年,使范炳南得以接触到流落到海外的众多文物珍宝。拥有拳拳赤子之心的范炳南在海外使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将文物赎回,最终捐赠给国内。范炳南深知这些文物代表的文化意义,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为让更多的子孙后代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范炳南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明代的竹雕,文征明用过的砚、明宣德祭兰石盘、佛舍利“银棺”、于右任20.6米“手书长卷”、贝叶经等珍贵文物皆由范炳南带回国内捐赠。当电视台采访他时,他淡然地说:“我是一个平常的人,以一颗平常心做一件平常的事!”   其实很早之前,范炳南就有了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18岁那年,“文革“开始后,范炳南阴差阳错成为西安市“文攻武卫”副总指挥,陕西国防系统“文指”总指挥,“三结合”八十八号信箱第一副主任,那时的他凭借手中的权力,保护了不少老干部、老画家和文物。数十年后,他在完成书画艺术上的突破之后,才真正彻底地走上保护传统文化之路。   守护传统文化   如今,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倡导者,在继续推广东仓鼓乐,抢救文物之外,范炳南以自身魅力带领更多人同行。美术批评家南阳子长期关注他的艺术,较早系统、完整地记录了范炳南自美国回归后的艺术历程。2007年,南阳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题为《现代解构主义绘画的探索者范炳南》一文,最早提出范炳南的艺术是隶属“现代解构主义绘画”。这一理论,在2011年范炳南《出关问道》个展的研讨会上得到了来自全国三十多位评论家的认可。   西安知医堂董事长虞正旺是个收藏家。经朋友介绍,与范炳南相识。虞正旺说:喜欢老陕,他的身上有许多一般人不具备的可爱。他的作品也一样令人耳目一新。   上世纪80年代,尼克松写作《1999,不战而胜》一书,在书中最后一部分,尼克松写到,“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作为一名比新中国年长3岁,在美国和中国都居住过的老人,范炳南目睹中国自传统文化丢失之后社会的惊天巨变:基本礼仪、道德观念的丧失,使中国人的是非观念错位。一些代表传统文化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更是让他深感痛心。   曾经有人问范炳南,人生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范炳南回答:“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他接下来的人生中恒定的主题和目标。   回望范炳南的人生,1989年成为其人生转折点,书画、古玩、鼓乐、传统文化书写着他人生底色。当有人问他人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他回答:“像西安人�A燃面一样,它里面酸甜苦辣香都在这一碗,但是�A起来很痛快很香。”人生虽然有酸甜苦辣,但是过得很痛快,范炳南拥有这样一个痛快人生。想画画,范炳南追求极致。保护传统文化,他全力以赴。这就是范炳南,一个率性、认真,满是家国情怀的三秦男儿。


相关内容

  •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物形象塑造探析
  • 摘要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作品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反叛主流文化和"反英雄"的人物形象霍尔顿.这一形象,是对美国二战后精神危机淋漓尽致的揭露,也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 ...

  • 守望的角度
  • 广角阅 读 守望的角度 ○周国平 若干年前,我就想办一份杂类中可有可无的一员.如果没有这些志,刊名也起好了,叫<守望者>,但守望者的默默守望,森林消失,地球一直未能如愿.我当然不是想往在色化为沙漠,都市人到哪里去寻欢作乐,彩缤纷的街头报摊上凑自己的一份热灯塔熄灭,航道成为墓穴,弄潮儿如闹 ...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从功能理论看汉英广告翻 ...

  • 作文素材--塞林格
  •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 1951年7月16日--<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的日子,这个日子改变了塞林格的一生.在这之前,他是个无名小卒,虽出生在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年轻时也极爱写作,但23岁参军后辗转各个欧洲战场中断了他的写作,不过也同时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1946年,塞林 ...

  • 解读塞林格的_麦田里的守望者_
  • 第31卷第7期2010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Vol.31No.7 Jul.2010 解读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陈冬秀 (桂林医学院 大学外语部,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麦田里的 ...

  • 孤独的守望者
  • 孤独的守望者 - -新疆克孜尔尕哈石窟看护员热合曼·阿木提先进事迹 19年来,为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茫茫戈壁,在这曾经的四大文明交汇点,他不惧环境恶劣,默默忍受孤独,一个人守护着有1600多年历史的石窟.他就是新疆龟兹研究院克孜尔尕哈石窟护理员热合曼·阿木提. 很少人知道,他工作的地方只有一个人- ...

  • 永远孤独的守望者
  • 永远孤独的守望者 --关于张承志的主题阅读 李丽山东邹城兖矿一中 [编者按] "我的微渺文学,不过是三片大陆的沙土石砾.我用一生履历,否定了寄生强权和屈从金钱的方式." 因为秉持的思想立场,多年来张承志独自承担着孤独的境遇:因为言说的锋芒毕现,有人说他是孤独的异端,有人说他是无援 ...

  • 土楼,守望者的新家园
  • 永定位于闽西南部与粤东交界的丘陵地带,名字的寓意不言自明,同时也折射出这里历经变乱的历史.帝国时代,这里旱涝更迭,也曾爆发过数次农民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被称作"白眉起义",最终翕然无事,安居边陲.如今的情形与以往有天壤之别,它的繁华程度比肩漳州城,或许在名气上过之而无不及.一 ...

  • 高考议论文段落写作指导--让段落"动"起来
  • 写好文章--写好段落--写好句子. 一.复句知识回顾 1.并列复句:平行的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是--不是--,一方面--一方面--,有的--有的--,同时,还,也) 2.承接复句:有先后顺序的承接关系.(首先--然后--,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从而) 3.递进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