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典型案例九:机构编制工作中以权谋私违纪问题典型案例

时间:2011-01-06       来源:监督检查司

九、机构编制工作中以权谋私违纪问题典型案例

(一)机构编制审批工作中以权谋私案

[案情介绍]

Y省Z市建设局局长W某为了安置人员,向市编委申请成立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市编办事业科经过调研论证提出审核意见认为,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中已有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没有必要再成立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W某得知后,找到市编办主任G某,希望他向市编委提方案时,能建议同意成立这个事业单位。G某此时正为2名直系亲属大学毕业无处就业发愁,就提出批复成立建筑质量安全监理服务中心,要给他2个名额安置亲属,W某答应了。于是,G某要求事业科重新提出审核意见,建议同意成立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不久,市编委会召开编委会议,同意了市编办的审核意见,批复成立了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批复下达后,W某未经公开招聘,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安置了G某2名直系亲属。

[案情分析]

这是在机构设置审批工作中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

编办是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等具体管理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编委会的参谋助手。对于部门增加机构的申请,绝大多数地方编办能够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参谋助手职责,要求部门详细说明理由,提供相关依据,然后纵向衡量该部门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情况,横向类比其他地区类似机构的设置情况,并结合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和上级领导的相关精神进行充分论证后,提出审核意见。比较重要的,还要进行实地调研或者外出调研考察,有的还要召集相关部门的同志和专家开专题论证会进行论证。在提交编委会讨论前,相关议题和审核意见还要与财政、人事等部门进行沟通。但是,也有极少数地方编办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编办的领导,利用编委领导对编办的信任,例如本案中的Z市编办主任G某,用审核建议权作为安置2名直系亲属以事业单位工作的交易筹码,假公济私,属于在机构编制审批工作中以权谋私的违纪行为,应按照《解释》第九条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处理意见]

1.按照《解释》第九条“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规定的外,对有关责任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和《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规定,可给予G某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并可建议Z市市委采取组织处理措施,将其调离Z市编办主任这个岗位。

2.W某安置G某2名亲属的做法,违反了事业单位进人必须公开招聘的人事工作纪律规定,应按照人事工作纪律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3.违规安置的G某2名亲属,应按照人事工作纪律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权谋私案

[案情介绍]

G市林业局所属的林业管理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6年8月,编制15名,实有人员15人。L某的女儿在林业局下属的另一个事业单位—林业设计院工作。林业设计院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运转困难,而且下一步还将推向市场,改制为企业。对此,L某想把女儿调到林业站工作。考虑林业站已经满编,市编办不会同意办理入编手续,L某就提前宴请了市编办负责控编审核的综合科科长W某和副科长Y某。在酒席上,L某请W某和Y某帮忙,并给了每人一张4000元的购物卡。在随后的控编审核中,W某和Y某合谋,在《入编通知单》编制数量一栏中将林业站的编制数量填写为16名,实有人员填写为15名,这样林业站就空编一名。然后W某将《入编通知单》报市编办分管副主任G某审批,G某见空编一名,就在《入编通知单》上签了“同意入编”,并加盖了市编办的公章。根据市编办的《入编通知单》,市人事局、财政局分别办理了L某女儿进入林业站工作的人事调配和工资统发手续。

[案情分析]

1.W某和Y某利用职务之便,接受L某宴请,并每人接受李某一张4000元的购物卡,为L某女儿谋取个人私利,属于在机构编制工作中以权谋私的违纪行为,应按照《解释》第九条的规定追究党纪责任。

2.W某和Y某共同收受请托人财物,共同合谋欺骗领导,存在共同故意,属于共同违纪,应分别追究责任。

3.W某和Y某合谋,故意错误填写林业站的编制数量,造成林业站空编一名的假象。市编办分管副主任G某在不知数量有假的情况下签批了“同意入编”,不承担责任。

[处理意见]

按照《解释》第九条“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规定的外,对有关责任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和《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中纪发[2001]6号)的有关规定,可分别给予W某和Y某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并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

(三)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以权谋私案

[案情介绍]

2008年10月,D省编办“12310”举报电话接到群众举报,L县县长、县编委主任Y某在2008年9月即将调离前(2008年10月调任M县任县委书记),突击个人签批35人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中15人为超编安置。按“12310”举报电话受理工作程序,经报D省编办分管领导同意,监督检查处处长Z某与监督检查处工作人员D某一起到L县进行了专项查办。经调查核实,Y某存在2008年9月个人签批35人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中15人为超编安置的事实。Y某得知省编办调查组在L县调查的情况后,害怕自己受到责任追究,晚上到调查组住处找到Z某,拿出一张3万元的储蓄卡,希望Z某高抬贵手,被Z某拒绝。Z某在L县的调查结束后,Y某晚上又找到Z某家,再次拿出3万元的储蓄卡,希望Z某高抬贵手,Z某接受了。第二天,Z某对D某说,Y某成长起来不容易,这次发现的问题就不上报了。然后向省编办领导报送了未发现Y某违规个人签批、超编安置人员问题的报告,办结了这个专项查办件。2009年11月,Y某因贪污受贿被纪检机关查处,交待了向Z某行贿3万元的事。

[案情分析]

廉洁从政,是我们党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但是,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庸俗哲学,以权谋私、化公为私,影响了执行公务的公正性。本案中,Z某带队对Y某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专项查办,真实、准确地查清事实是其责任。但是其接受Y某3万元的储蓄卡,并为Y某隐瞒违规违纪事实真相,属于典型的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行为,应按照《解释》第九条规定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处理意见]

1.按照《解释》第九条“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规定的外,对有关责任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和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对犯有贪污、贿赂错误党纪处分的数额界限问题的请示的答复》(中纪法复[1997]2号)“贪污、受贿在5000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规定,可给予Z某开除党籍处分。

2.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Z某的行为已构成了犯罪,应及时将有关线索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时间:2011-01-06       来源:监督检查司

九、机构编制工作中以权谋私违纪问题典型案例

(一)机构编制审批工作中以权谋私案

[案情介绍]

Y省Z市建设局局长W某为了安置人员,向市编委申请成立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市编办事业科经过调研论证提出审核意见认为,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中已有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没有必要再成立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W某得知后,找到市编办主任G某,希望他向市编委提方案时,能建议同意成立这个事业单位。G某此时正为2名直系亲属大学毕业无处就业发愁,就提出批复成立建筑质量安全监理服务中心,要给他2个名额安置亲属,W某答应了。于是,G某要求事业科重新提出审核意见,建议同意成立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不久,市编委会召开编委会议,同意了市编办的审核意见,批复成立了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批复下达后,W某未经公开招聘,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服务中心安置了G某2名直系亲属。

[案情分析]

这是在机构设置审批工作中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

编办是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等具体管理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编委会的参谋助手。对于部门增加机构的申请,绝大多数地方编办能够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参谋助手职责,要求部门详细说明理由,提供相关依据,然后纵向衡量该部门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情况,横向类比其他地区类似机构的设置情况,并结合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和上级领导的相关精神进行充分论证后,提出审核意见。比较重要的,还要进行实地调研或者外出调研考察,有的还要召集相关部门的同志和专家开专题论证会进行论证。在提交编委会讨论前,相关议题和审核意见还要与财政、人事等部门进行沟通。但是,也有极少数地方编办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编办的领导,利用编委领导对编办的信任,例如本案中的Z市编办主任G某,用审核建议权作为安置2名直系亲属以事业单位工作的交易筹码,假公济私,属于在机构编制审批工作中以权谋私的违纪行为,应按照《解释》第九条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处理意见]

1.按照《解释》第九条“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规定的外,对有关责任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和《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规定,可给予G某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并可建议Z市市委采取组织处理措施,将其调离Z市编办主任这个岗位。

2.W某安置G某2名亲属的做法,违反了事业单位进人必须公开招聘的人事工作纪律规定,应按照人事工作纪律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3.违规安置的G某2名亲属,应按照人事工作纪律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权谋私案

[案情介绍]

G市林业局所属的林业管理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6年8月,编制15名,实有人员15人。L某的女儿在林业局下属的另一个事业单位—林业设计院工作。林业设计院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运转困难,而且下一步还将推向市场,改制为企业。对此,L某想把女儿调到林业站工作。考虑林业站已经满编,市编办不会同意办理入编手续,L某就提前宴请了市编办负责控编审核的综合科科长W某和副科长Y某。在酒席上,L某请W某和Y某帮忙,并给了每人一张4000元的购物卡。在随后的控编审核中,W某和Y某合谋,在《入编通知单》编制数量一栏中将林业站的编制数量填写为16名,实有人员填写为15名,这样林业站就空编一名。然后W某将《入编通知单》报市编办分管副主任G某审批,G某见空编一名,就在《入编通知单》上签了“同意入编”,并加盖了市编办的公章。根据市编办的《入编通知单》,市人事局、财政局分别办理了L某女儿进入林业站工作的人事调配和工资统发手续。

[案情分析]

1.W某和Y某利用职务之便,接受L某宴请,并每人接受李某一张4000元的购物卡,为L某女儿谋取个人私利,属于在机构编制工作中以权谋私的违纪行为,应按照《解释》第九条的规定追究党纪责任。

2.W某和Y某共同收受请托人财物,共同合谋欺骗领导,存在共同故意,属于共同违纪,应分别追究责任。

3.W某和Y某合谋,故意错误填写林业站的编制数量,造成林业站空编一名的假象。市编办分管副主任G某在不知数量有假的情况下签批了“同意入编”,不承担责任。

[处理意见]

按照《解释》第九条“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规定的外,对有关责任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和《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中纪发[2001]6号)的有关规定,可分别给予W某和Y某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并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

(三)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以权谋私案

[案情介绍]

2008年10月,D省编办“12310”举报电话接到群众举报,L县县长、县编委主任Y某在2008年9月即将调离前(2008年10月调任M县任县委书记),突击个人签批35人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中15人为超编安置。按“12310”举报电话受理工作程序,经报D省编办分管领导同意,监督检查处处长Z某与监督检查处工作人员D某一起到L县进行了专项查办。经调查核实,Y某存在2008年9月个人签批35人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中15人为超编安置的事实。Y某得知省编办调查组在L县调查的情况后,害怕自己受到责任追究,晚上到调查组住处找到Z某,拿出一张3万元的储蓄卡,希望Z某高抬贵手,被Z某拒绝。Z某在L县的调查结束后,Y某晚上又找到Z某家,再次拿出3万元的储蓄卡,希望Z某高抬贵手,Z某接受了。第二天,Z某对D某说,Y某成长起来不容易,这次发现的问题就不上报了。然后向省编办领导报送了未发现Y某违规个人签批、超编安置人员问题的报告,办结了这个专项查办件。2009年11月,Y某因贪污受贿被纪检机关查处,交待了向Z某行贿3万元的事。

[案情分析]

廉洁从政,是我们党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但是,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庸俗哲学,以权谋私、化公为私,影响了执行公务的公正性。本案中,Z某带队对Y某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专项查办,真实、准确地查清事实是其责任。但是其接受Y某3万元的储蓄卡,并为Y某隐瞒违规违纪事实真相,属于典型的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行为,应按照《解释》第九条规定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处理意见]

1.按照《解释》第九条“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规定的外,对有关责任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和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对犯有贪污、贿赂错误党纪处分的数额界限问题的请示的答复》(中纪法复[1997]2号)“贪污、受贿在5000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规定,可给予Z某开除党籍处分。

2.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Z某的行为已构成了犯罪,应及时将有关线索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相关内容

  • 发改委深入剖析刘铁男案件 教育警醒党员干部
  • 2014年01月10日 09:08:22来源: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分享到:13 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铁男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受到党纪国法严惩.案件发生后,社会瞩目,影响恶劣,给国家发展改革委乃至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的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高度重视,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在全 ...

  • 2015党代会纪委工作报告
  • 2015党代会纪委工作报告 同志们: 我受中共xx市xx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全区各级纪检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扎实履行职能,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黄岩科学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 ...

  • 新农村建设中廉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摘要:全面分析当前农村腐败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腐败:廉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0-004 ...

  • 住建系统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实施方案
  • 为切实加强住建系统岗位廉政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县纪委<关于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中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的实施意见>(建纪发[xx]20号)要求,结合系统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

  • 王岐山中纪委全会上工作报告公布(全文)
  •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原标题:王岐山:依法治国依规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2015年1月12日) 王岐山 我代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 ...

  • 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
  • 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1月2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王岐山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报告题目是<依法治国 依规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报告全面总结了2014年的工作,深刻阐述了十八届中央纪委的工作体会, ...

  • 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情况汇报
  • 全市法院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紧紧围绕中央<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纲要抓落实,坚持"重点工作抓创新求特色,难点工作抓推进求突破,经常性工作抓巩固求提高"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法院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中 ...

  • 新时代下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新时代下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成为建立并建设社会主义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力量.党员干部作为由社会先进分子组成的群体,历史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加强自律意识,不断地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继往开来的今天,新时代更加赋予了 ...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背后的案例故事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背后的案例故事 二〇一六年一月 -2- 目 录 要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位 ....................... 1 (一)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等行为 ................................. 2 (二)损害中央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