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派艺术的创始人--荀慧生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演员,荀派艺术的创始人。男,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

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1900年1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城县大白乡谷庄村)一个捻售线香的手工业之家。幼年家贫无以生计。(又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父亲将他与兄荀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只剩慧生,后被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启发为私房徒弟,自此,荀慧生沦为家奴,吃尽苦头,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

8岁在天津首次登台表演《双官诰》。又随侯俊山学梆子花旦。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 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得到侯俊山(十三旦)亲传的《辛安驿》、《花田错》等戏。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他去天津曾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在《革命家庭》中扮演一个乡下姑娘。后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到十七岁才独立成班。

1911年入三乐班(后易名正乐)从路三宝、薛兰芬学京剧青衣、花旦,白牡丹与尚小云、赵桐珊有“正乐三杰”之称。曾拜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为师,并受孙怡云、程继先、田桂凤、曹心泉、乔蕙兰、李寿山等名家教益。

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他与梅、尚、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也标志着他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1931年再次入选“四大名旦”。

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屈辱,抑郁而死。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演员,荀派艺术的创始人。男,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

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1900年1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城县大白乡谷庄村)一个捻售线香的手工业之家。幼年家贫无以生计。(又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父亲将他与兄荀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只剩慧生,后被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启发为私房徒弟,自此,荀慧生沦为家奴,吃尽苦头,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

8岁在天津首次登台表演《双官诰》。又随侯俊山学梆子花旦。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 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得到侯俊山(十三旦)亲传的《辛安驿》、《花田错》等戏。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他去天津曾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在《革命家庭》中扮演一个乡下姑娘。后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到十七岁才独立成班。

1911年入三乐班(后易名正乐)从路三宝、薛兰芬学京剧青衣、花旦,白牡丹与尚小云、赵桐珊有“正乐三杰”之称。曾拜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为师,并受孙怡云、程继先、田桂凤、曹心泉、乔蕙兰、李寿山等名家教益。

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他与梅、尚、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也标志着他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1931年再次入选“四大名旦”。

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屈辱,抑郁而死。


相关内容

  • 四大名旦介绍及代表作
  • 四大名旦介绍及代表作 被誉为中国" 四大名旦 " 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 ...

  •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 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 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 .程砚秋. 尚小云.荀慧生 .另有越剧四大名旦.豫剧四大名旦.评剧四大名旦.话剧四大名旦.秦腔四大名旦.电影四大名旦.连环画&quo ...

  • 世界戏剧日:那些离我远去的戏剧大师
  • 曾经,他们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如今,他们已经离我们这个时代远去 但他们留下的遗产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瑰宝······ 那些离我远去的戏剧大师 谭鑫培(1847-1917)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主攻老生,曾演武生.梨园世家- ...

  • 京剧大师荀慧生的爱情故事
  • 荀慧生小档案 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荀派艺术创始人.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戏,代表作为<元宵谜>.<玉堂春>.<棋盘山>,与杨小楼.尚小云.谭小培一起称为"三小一白",有"无旦不荀"的美誉. 京剧四大名旦中,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 ...

  • 京剧的角色行当
  • 京剧百科名片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

  •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
  • 20世纪90年代,影片<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柔情似水的惊艳形象.人戏两不分的执著痴迷.刻骨铭心的破碎情梦,令人至今记忆犹新:2008年,影片<梅兰芳>以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传奇婚恋为题材,公映以来再次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讨论热潮.这越发吸引人们去思考"男旦艺术&quo ...

  • 京剧历史沿革
  • 京剧的主体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更偏于民间文化或曰底层文化,即使它因满清帝后及八旗王公青睐有加而迅速繁荣,也不足以改变美学上的这一特质.当然,恰因基于民间趣味的京剧从清末直到整个20世纪获得了此前所有民间艺术从未有过的地位,它也从艺术本体的层面,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民间文化与美学的影响,提升了民间趣味在中国文 ...

  • 转: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逝世
  • 转: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逝世 来源-(人民网资料) 程砚秋夫妇在学习法语 原名荣承麟,艺名砚菊农.艳秋,号玉霜.御霜.北京人.满族.6岁学艺.1915年首次登台,13岁成名,17岁独立成班.1922年探索革新京剧.并逐渐创造程派唱腔.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被誉为" ...

  • 京剧四大名旦的最后生涯
  • 京剧四大名旦的最后生涯 程砚秋:鞠躬尽瘁殉艺术 解放后,面对国内戏曲百花园的万紫千红,程砚秋也不甘人后地要为她增色添彩. 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上,程砚秋献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之一<三击掌>,获得了荣誉奖. 1956年,他拍摄完成了<荒山泪>一片,表现了他艺术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