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摘要】: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一项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 项耐心细致而又艰苦的工作。同时,衡量一种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数量而且要看质量,成功的教育要有成功的教育思想,要深圳市教育者必须面向全体,要在看到优等生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占大多数的中、差等生,必须转变以往教育中对这此学生固有的观念。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教育

学困生,简言之,就是学习困难生,即那些在智力、体力、生理、心理等方面,无任何先天缺陷,由于教育、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习惯较差、学习吃力 (准确地说考分较低)、不遵守纪律的部分在校学生。他们常常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顽皮、淘气、任性,甚至不尊敬师长,与那些所谓品学兼优的“乖学生”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对学困生的转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采取各种措施。

长期以来,教师只注意到优秀生,而漠视学困生,甚至有时会随意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同时班上的其他学生也会排斥、歧视他们。学困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表现出对学习和对老师,同学的厌恶。近年来,我注重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讨,有以下体会。

一、重塑精神支柱

“作为一种道德上的高尚的精神力量, 则始于对神圣的东西的一种信仰,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不可能有 精神的力量,道德上的纯洁,也不可能有英勇的精神。”(苏霍姆 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们必须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走出 迷茫、不健康的精神世界。还他们心灵一方净土。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学困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情操,确立他们对祖国,人民牢不可破、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信仰极为重要。一旦他们的精神世界拥有了这些道德财富,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会迎难而上,始终不渝。因此,重塑学困生的精神支柱,是创设学困生发展空间的基础。

二、最大限度地宽容

宽容的内涵就是尊重、理解、关爱, 核心就是博爱、合作、发展个性。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宽容是一缕冬日照射在绿叶上的阳光。是荒漠里一泓突然跃入眼帘的清泉,是幽谷中一枝独自绽放的红莲。能宽容人者必已有博大的胸怀。偏科的坚信他们会及时弥补,迎头赶

上;调皮捣蛋,屡犯错误的,多引导,寻找出哪怕是一丝闪光点,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风懒散,行为习惯欠佳的,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帮他克服。“要得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学困生之所以是学困生,就因为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社会、家庭、学校为什么就不能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宽容他们,以期达到转变他们之目的呢?学习困难学生就因为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社会、家庭、学 校为什么就不能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宽容他们,以期达到预防恶化的目的呢?

三、无微不致的关爱

“教育的技巧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第一,在接触学困生时,教师为什么不能先微笑,后开口;先请坐,后谈话;先表扬,后批评;先成绩,后缺点,始终追求一种平等,民主、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呢?动辄声色俱厉,不留情面不好。第二,教师的关爱除了致力于纠正缺点外,更多的应是预防缺点。因为“每对孩子们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我是坏孩子、恶劣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坏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为更冒失,更轻率。”(苏堆姆林斯基语)。

一般来说,学困生往往不被人关心,不被人重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教师的爱是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催化学生身心的良好变化,滋润学困生干枯荒漠的心田。我对学困生处处关心,时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消除心中郁结,让他们从自卑的心理中走出来。我班有一女生因其父母离异,长年都是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她性格内向,我望着她孤单单一个人玩耍的身影,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她的老师,应给予这个学生更多的关心,我决心要唤醒她那颗天真无邪、活泼的心,一定要让她快乐起来。我主动接近她,和她谈心,让她体会到老师不但不冷落她,而且非常喜欢她。上课时,我把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她答,有意识地锻炼她的胆量,课后找几个活泼的女孩子和她一起玩游戏。一段时间后,我欣喜地发现,她的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学习的劲头也有了,慢慢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充分地尊敬与信任

每个人都都具有自觉性、自尊心和荣誉性,只有受到尊重和信任,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热情单 纯的小学生尤其如此。“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即使很一般的学生在教师充满信心与深情的关怀、鼓励下,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进步神速,他们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长期被打入另册,倍受歧视的学困生,他们的自尊被自卑代替,情感被压抑,个性得不到发展,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个人品质日趋下滑,他们更需要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对于学困生,我们必须立即抛弃偏见,给予他们更多更真诚的信任与

尊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尊和自信。

学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尊重与爱抚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差或某些行为习性差,很难达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因而经常受到家长的指责和教师的批评。长此以往,他们便渐渐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对自己周围人们的态度和言行极为敏感,抱有敌意,甚至用不正确的方法对待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善意批评、教育和帮助。因而,无论对待什么样的学困生,都应本着“多表扬少批评,多被鼓励少挖苦”的原则,避免那种“一犯错就批评,一犯错就体罚”的做法,从保护他们自尊心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首先,从感情上来接受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因爱你而爱上你所教的学科,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这个道理。

从六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学困生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而落后的。增强自信心是挖掘学困生潜力的基础,只有自信才有拼搏,才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让学困生多做些基础题,以求他们得到较多的肯定和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促进自我教育

“能够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构建四环节自我教育体系,即:

(1)自我对照——认识自我;(2)制定计划——要求自我;(3)付诸实践——重塑自我;

(4)冷静反省——评价自我。通过自我教育,使他们不仅认识到自己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扬长避短,自觉地主义时代。

学困生虽然有许多缺点, 但他们同样希望到同学的尊重,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借此增强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强化其正确行为,并使其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对学困生的要求要经过慎重,周密考虑,循序渐进地一步步提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被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将逐步形成变学困为先进的内驱量。甚至形成今后做人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意志。

六、因材施教,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学困生往往是品德差、学习差的双差生,他们普遍对学习无兴趣,不自信,知识贫乏,

不少人甚至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学困生转化效果的好坏,除了看他们的自信心,兴趣是否提高,还取决于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他们旺盛大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如何指导学困生进行学习,提高其学业成绩呢?那就必须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实际,因树施教,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授课的教学训练,一点一滴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为他们补课,指导其学习方法,使他们听懂课,会做练习题。他们一旦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便能够树立学好的信心,加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学生一旦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道德面貌和思想境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让优生“包潮,将差生冷落一旁的现象是常有发生的。久而久之,差生势必听课注意力分散,身在课堂,心系窗外。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心中有差生,优先提问差生。首先,设问要讲究层次性,让差生也能跟随老师的提问而积极思维。其次,优先让差生应答或板演,做到差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绝不让优生代劳,让差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后,应鼓励差生大胆发言,答对了及时肯定,答错了切勿指责,以免挫伤其积极性。

七、鼓励学困生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可以变短为长。

由于学困生成绩差,有的教师就把限制、甚至禁止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中为处罚手段。殊不知,这不但违反了教育规律,亦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因为学生在这种自卑、压抑的心境中只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我们不但不应作为惩罚手段,而应鼓励差生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在活动中得以发挥,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肯定,培强自信心,扬起前进的风帆。即使没有特长,也可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感染,教师也可趁此契机加强引导,这对其转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要使学困生尽快把学习赶上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重要。首先,要注重培养师生感情。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科特点,化枯燥为有趣,寓教于乐。再次,还要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目的,在他们有困难时要进行耐心辅导,热情帮助。当他们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用心学习。

八、转化学困生要有耐心,打持久战

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要有耐心细致,对症下药,因势辅导,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打一场持久战。因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常常是错误不断,今天教育,明天又犯,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种反复也是学困生的特点之一,我们不能

急于求成,万万要切记:“欲速则不达”。不要希望一两次的谈话就将学困生转变过来。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耐心的教育学困生的心理准备,老师很容易对他们丧失信心,甚至会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你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心思,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其实,每一次成功的谈话,对学困生的转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其身上是有所表现的,老师要心细地观察到这些变化,并把它放大来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是转化一些思想和成绩都较落后的学困生,那更需要我们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 。后进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改正,并有转变的行动,这只是转化的开始.这种转化不可能一次完成.一个错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错误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难以一下子改变过来.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认识到尽管在转变过程中有进步,但由于他们自控能力差,意志薄落,这就是导致学生重犯错误.但这种反复是正常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如果我们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对他们表现出来的重犯错误大打出手,说出或作出一些过激的话或行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这样不但达不到转化的目的,而且他们还会产生抵触情绪,给我们的转化工作带来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反复中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症下药,做到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打好反复期的持久战。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细致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持久而反复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教师应多关心学困生,帮助学困生,进而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引导学困生从今天的我走向未来的我,最终成为各种各样的人才。

浅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摘要】: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一项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 项耐心细致而又艰苦的工作。同时,衡量一种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数量而且要看质量,成功的教育要有成功的教育思想,要深圳市教育者必须面向全体,要在看到优等生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占大多数的中、差等生,必须转变以往教育中对这此学生固有的观念。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教育

学困生,简言之,就是学习困难生,即那些在智力、体力、生理、心理等方面,无任何先天缺陷,由于教育、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习惯较差、学习吃力 (准确地说考分较低)、不遵守纪律的部分在校学生。他们常常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顽皮、淘气、任性,甚至不尊敬师长,与那些所谓品学兼优的“乖学生”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对学困生的转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采取各种措施。

长期以来,教师只注意到优秀生,而漠视学困生,甚至有时会随意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同时班上的其他学生也会排斥、歧视他们。学困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表现出对学习和对老师,同学的厌恶。近年来,我注重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探讨,有以下体会。

一、重塑精神支柱

“作为一种道德上的高尚的精神力量, 则始于对神圣的东西的一种信仰,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不可能有 精神的力量,道德上的纯洁,也不可能有英勇的精神。”(苏霍姆 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们必须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走出 迷茫、不健康的精神世界。还他们心灵一方净土。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学困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情操,确立他们对祖国,人民牢不可破、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信仰极为重要。一旦他们的精神世界拥有了这些道德财富,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会迎难而上,始终不渝。因此,重塑学困生的精神支柱,是创设学困生发展空间的基础。

二、最大限度地宽容

宽容的内涵就是尊重、理解、关爱, 核心就是博爱、合作、发展个性。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宽容是一缕冬日照射在绿叶上的阳光。是荒漠里一泓突然跃入眼帘的清泉,是幽谷中一枝独自绽放的红莲。能宽容人者必已有博大的胸怀。偏科的坚信他们会及时弥补,迎头赶

上;调皮捣蛋,屡犯错误的,多引导,寻找出哪怕是一丝闪光点,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风懒散,行为习惯欠佳的,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帮他克服。“要得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学困生之所以是学困生,就因为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社会、家庭、学校为什么就不能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宽容他们,以期达到转变他们之目的呢?学习困难学生就因为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社会、家庭、学 校为什么就不能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宽容他们,以期达到预防恶化的目的呢?

三、无微不致的关爱

“教育的技巧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第一,在接触学困生时,教师为什么不能先微笑,后开口;先请坐,后谈话;先表扬,后批评;先成绩,后缺点,始终追求一种平等,民主、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呢?动辄声色俱厉,不留情面不好。第二,教师的关爱除了致力于纠正缺点外,更多的应是预防缺点。因为“每对孩子们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我是坏孩子、恶劣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坏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为更冒失,更轻率。”(苏堆姆林斯基语)。

一般来说,学困生往往不被人关心,不被人重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教师的爱是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催化学生身心的良好变化,滋润学困生干枯荒漠的心田。我对学困生处处关心,时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消除心中郁结,让他们从自卑的心理中走出来。我班有一女生因其父母离异,长年都是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她性格内向,我望着她孤单单一个人玩耍的身影,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她的老师,应给予这个学生更多的关心,我决心要唤醒她那颗天真无邪、活泼的心,一定要让她快乐起来。我主动接近她,和她谈心,让她体会到老师不但不冷落她,而且非常喜欢她。上课时,我把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她答,有意识地锻炼她的胆量,课后找几个活泼的女孩子和她一起玩游戏。一段时间后,我欣喜地发现,她的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学习的劲头也有了,慢慢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充分地尊敬与信任

每个人都都具有自觉性、自尊心和荣誉性,只有受到尊重和信任,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热情单 纯的小学生尤其如此。“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即使很一般的学生在教师充满信心与深情的关怀、鼓励下,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进步神速,他们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长期被打入另册,倍受歧视的学困生,他们的自尊被自卑代替,情感被压抑,个性得不到发展,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个人品质日趋下滑,他们更需要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对于学困生,我们必须立即抛弃偏见,给予他们更多更真诚的信任与

尊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尊和自信。

学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尊重与爱抚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差或某些行为习性差,很难达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因而经常受到家长的指责和教师的批评。长此以往,他们便渐渐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对自己周围人们的态度和言行极为敏感,抱有敌意,甚至用不正确的方法对待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善意批评、教育和帮助。因而,无论对待什么样的学困生,都应本着“多表扬少批评,多被鼓励少挖苦”的原则,避免那种“一犯错就批评,一犯错就体罚”的做法,从保护他们自尊心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首先,从感情上来接受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因爱你而爱上你所教的学科,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这个道理。

从六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学困生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而落后的。增强自信心是挖掘学困生潜力的基础,只有自信才有拼搏,才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让学困生多做些基础题,以求他们得到较多的肯定和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促进自我教育

“能够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构建四环节自我教育体系,即:

(1)自我对照——认识自我;(2)制定计划——要求自我;(3)付诸实践——重塑自我;

(4)冷静反省——评价自我。通过自我教育,使他们不仅认识到自己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扬长避短,自觉地主义时代。

学困生虽然有许多缺点, 但他们同样希望到同学的尊重,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借此增强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强化其正确行为,并使其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对学困生的要求要经过慎重,周密考虑,循序渐进地一步步提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被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将逐步形成变学困为先进的内驱量。甚至形成今后做人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意志。

六、因材施教,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学困生往往是品德差、学习差的双差生,他们普遍对学习无兴趣,不自信,知识贫乏,

不少人甚至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学困生转化效果的好坏,除了看他们的自信心,兴趣是否提高,还取决于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他们旺盛大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如何指导学困生进行学习,提高其学业成绩呢?那就必须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实际,因树施教,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授课的教学训练,一点一滴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为他们补课,指导其学习方法,使他们听懂课,会做练习题。他们一旦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便能够树立学好的信心,加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学生一旦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道德面貌和思想境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让优生“包潮,将差生冷落一旁的现象是常有发生的。久而久之,差生势必听课注意力分散,身在课堂,心系窗外。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心中有差生,优先提问差生。首先,设问要讲究层次性,让差生也能跟随老师的提问而积极思维。其次,优先让差生应答或板演,做到差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绝不让优生代劳,让差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后,应鼓励差生大胆发言,答对了及时肯定,答错了切勿指责,以免挫伤其积极性。

七、鼓励学困生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可以变短为长。

由于学困生成绩差,有的教师就把限制、甚至禁止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中为处罚手段。殊不知,这不但违反了教育规律,亦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因为学生在这种自卑、压抑的心境中只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我们不但不应作为惩罚手段,而应鼓励差生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在活动中得以发挥,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肯定,培强自信心,扬起前进的风帆。即使没有特长,也可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感染,教师也可趁此契机加强引导,这对其转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要使学困生尽快把学习赶上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重要。首先,要注重培养师生感情。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科特点,化枯燥为有趣,寓教于乐。再次,还要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目的,在他们有困难时要进行耐心辅导,热情帮助。当他们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用心学习。

八、转化学困生要有耐心,打持久战

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要有耐心细致,对症下药,因势辅导,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打一场持久战。因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常常是错误不断,今天教育,明天又犯,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种反复也是学困生的特点之一,我们不能

急于求成,万万要切记:“欲速则不达”。不要希望一两次的谈话就将学困生转变过来。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耐心的教育学困生的心理准备,老师很容易对他们丧失信心,甚至会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你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心思,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其实,每一次成功的谈话,对学困生的转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其身上是有所表现的,老师要心细地观察到这些变化,并把它放大来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是转化一些思想和成绩都较落后的学困生,那更需要我们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 。后进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改正,并有转变的行动,这只是转化的开始.这种转化不可能一次完成.一个错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错误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难以一下子改变过来.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认识到尽管在转变过程中有进步,但由于他们自控能力差,意志薄落,这就是导致学生重犯错误.但这种反复是正常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如果我们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对他们表现出来的重犯错误大打出手,说出或作出一些过激的话或行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这样不但达不到转化的目的,而且他们还会产生抵触情绪,给我们的转化工作带来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反复中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症下药,做到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打好反复期的持久战。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细致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持久而反复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教师应多关心学困生,帮助学困生,进而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引导学困生从今天的我走向未来的我,最终成为各种各样的人才。


相关内容

  • 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的界定.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成绩的重要方面,学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广大教师.他们在成绩分化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的分 ...

  • 目前有哪些帮助学困生的好思路.好经验?
  • 答疑主题:目前有哪些帮助学困生的好思路.好经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国有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如何转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一些理论,也探索出了很多可行的转化措施.我今天主要从操作的角度,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

  • 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 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是素质教育,目的是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品德和学力基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育者要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然而在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有较高升学率的学校就会得到上级部门的青 ...

  • 后进生帮扶计划
  • 如何帮扶后进生 在一个由45名学生组成的集体里,学生不可能在各方面很出色,难免会出现一些学习.品德相对较差的后进生.在创建和谐班集体的过程中,如何帮助转化他们,是我们每位老师所面临的课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特制订帮扶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的"学困生"大约有7人左 ...

  • 各总结文档
  • 少先队工作总结 谢幼清 岁月如水悄然流逝,又一个学年临近尾声.回顾本学年工作,我校 少先队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示范市复评"为契机,按照"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素质教育为主要任务,以提高队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 ...

  • 转化学困生工作总结11
  • 转化学困生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来的班级工作,我首先想起的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因为我知道要全面提高一个班级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尽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为此,我根据本班后进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学 ...

  •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伴着几分辛苦,转眼间,短暂的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学期来,本人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讲评作业,积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中考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一学期来,我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 ...

  • 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
  • 一.情况分析 长期以来,后进生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教师,甚至让一些教师感到束手无策.造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础差,遗忘性差,记忆力差,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足龄的比较多等等综合因素.这部分学生大多有共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 ...

  • 如何辅导学困生
  • 如何辅导转化学困生 新惠第六小学:郑子春 在我们的教学中,每个班都会有学困生,如何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最为头痛的问题.这些学困生他们有的是因为智力原因,而有的并不是智力方面有问题,他们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由于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学困生的成功转化并非易事,因此,哪怕转化一名学困生,都凝聚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