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A部

八、有机物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

8.1 一般规则

8.1.1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

(1) 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2)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3)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8.1.2 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

(1) 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

(2)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3)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8.1.3 数词

(1) 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3) 碳链上碳原子的数目,10以内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

8.2 各类化合物的具体规则

8.2.1 烷烃

(1)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2)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8.2.2 烯烃

(1)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2) 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

(3) 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命名;

(4) 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

8.2.3 炔烃

(1) 命名方式与烯类类似,但以含有叁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2) 以最靠近叁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叁键的位置;

(3) 炔类没有环炔类和顺反异构物;

(4) 分子中既有双键又有三键时,名字以烯先炔后,分别标注位置号,碳数写在“烯”前面。

8.2.4 卤代烃

(1) 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2) 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

(3) 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

8.2.5 醚

醚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一端为母体,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来作为取代基,称烃氧基。

8.2.6 醇

(1)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 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

(3) 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

(4) 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

8.2.7 醛

(1)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其他部分作为取代基;

(2) 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

(3) 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

(4) 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

8.2.8 酮

(1) 以含有酮羰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此链上的碳数(包括该羰基)称为“某酮”;并把羰基的位置号标在前面,尽量使位置号最小;

(2) 如果主链上有多个羰基,可称为二酮、三酮等;

(3) 羰基作取代基时称“氧代”。

8.2.9 羧酸

(1) 以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依照碳数(包括羧基)称为某酸;

(2) 主链上有2个羧基时,称为二酸。

8.2.10 羧酸酐

(1)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

(2)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

8.2.11 酯

(1)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

(2) 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

8.2.12 胺类

(1) 以与氮原子相连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照该链上的碳原子数称为“某胺”;

(2) 若是亚胺,氮原子上的较短烃基视作取代基,命名时称“N-某基”(N表示取代基连在氮上)。

8.2.13 脂环烃类

8.2.13.1单脂环烃

(1) 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类似,直接在烷类前面加“环”字即可;

(2) 环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类似,编号由双键先设定为 1 , 2 号碳。

8.2.13.2 桥环烷烃

(1) 桥环烷烃中,多个环公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

(2) 给碳原子编号,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依照环由大到小顺序编完所有的碳原子;

(3) 命名时,先称环的个数,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桥头碳之间的碳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数字的个数总比环数多一个;

(4)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8.2.13.3 螺环烷烃

(1) 螺环烷烃中,两个环公用的一个四级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2) 编号从小环开始,1号碳是紧挨螺原子的一个碳原子;

(3) 命名时,先称“螺”字,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非螺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

(4)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8.2.13.4 多环烯、炔烃

按照多环烷烃的规则命名,编号时尽量使重键的位置号最小,再把“烷”字换成“烯”或“炔”即可。

8.2.14 芳香族化合物

8.2.14.1 苯环系

(1) 苯的卤代物、烷基代物等,先称呼取代基的位置号和名称,再加“苯”字。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

(2) 苯的烯、炔、醇、醛、酮、羧酸、磺酸、胺基代物等,以取代基的原形作为母体,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

(3) 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8.2.14.2 其他环系

各种芳环系都有不同的名字,其取代物的命名方法和苯环类似。但这些环系一般都固定了编号的顺序:

(1)萘环系 (2)蒽环系等等。

8.2.15 杂环化合物

(1) 把杂环看作碳环中碳原子被杂原子替换而形成的环,称为“某杂(环的名称)”;

(2) 给杂原子编号,使杂原子的位置号尽量小;

(3) 其他官能团视为取代基。

八、有机物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

8.1 一般规则

8.1.1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

(1) 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2)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3)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8.1.2 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

(1) 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

(2)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3)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8.1.3 数词

(1) 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3) 碳链上碳原子的数目,10以内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

8.2 各类化合物的具体规则

8.2.1 烷烃

(1)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2)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8.2.2 烯烃

(1)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2) 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

(3) 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命名;

(4) 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

8.2.3 炔烃

(1) 命名方式与烯类类似,但以含有叁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2) 以最靠近叁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叁键的位置;

(3) 炔类没有环炔类和顺反异构物;

(4) 分子中既有双键又有三键时,名字以烯先炔后,分别标注位置号,碳数写在“烯”前面。

8.2.4 卤代烃

(1) 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2) 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

(3) 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

8.2.5 醚

醚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一端为母体,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来作为取代基,称烃氧基。

8.2.6 醇

(1)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 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

(3) 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

(4) 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

8.2.7 醛

(1)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其他部分作为取代基;

(2) 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

(3) 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

(4) 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

8.2.8 酮

(1) 以含有酮羰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此链上的碳数(包括该羰基)称为“某酮”;并把羰基的位置号标在前面,尽量使位置号最小;

(2) 如果主链上有多个羰基,可称为二酮、三酮等;

(3) 羰基作取代基时称“氧代”。

8.2.9 羧酸

(1) 以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依照碳数(包括羧基)称为某酸;

(2) 主链上有2个羧基时,称为二酸。

8.2.10 羧酸酐

(1)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

(2)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

8.2.11 酯

(1)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

(2) 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

8.2.12 胺类

(1) 以与氮原子相连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照该链上的碳原子数称为“某胺”;

(2) 若是亚胺,氮原子上的较短烃基视作取代基,命名时称“N-某基”(N表示取代基连在氮上)。

8.2.13 脂环烃类

8.2.13.1单脂环烃

(1) 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类似,直接在烷类前面加“环”字即可;

(2) 环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类似,编号由双键先设定为 1 , 2 号碳。

8.2.13.2 桥环烷烃

(1) 桥环烷烃中,多个环公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

(2) 给碳原子编号,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依照环由大到小顺序编完所有的碳原子;

(3) 命名时,先称环的个数,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桥头碳之间的碳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数字的个数总比环数多一个;

(4)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8.2.13.3 螺环烷烃

(1) 螺环烷烃中,两个环公用的一个四级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2) 编号从小环开始,1号碳是紧挨螺原子的一个碳原子;

(3) 命名时,先称“螺”字,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非螺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

(4)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8.2.13.4 多环烯、炔烃

按照多环烷烃的规则命名,编号时尽量使重键的位置号最小,再把“烷”字换成“烯”或“炔”即可。

8.2.14 芳香族化合物

8.2.14.1 苯环系

(1) 苯的卤代物、烷基代物等,先称呼取代基的位置号和名称,再加“苯”字。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

(2) 苯的烯、炔、醇、醛、酮、羧酸、磺酸、胺基代物等,以取代基的原形作为母体,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

(3) 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8.2.14.2 其他环系

各种芳环系都有不同的名字,其取代物的命名方法和苯环类似。但这些环系一般都固定了编号的顺序:

(1)萘环系 (2)蒽环系等等。

8.2.15 杂环化合物

(1) 把杂环看作碳环中碳原子被杂原子替换而形成的环,称为“某杂(环的名称)”;

(2) 给杂原子编号,使杂原子的位置号尽量小;

(3) 其他官能团视为取代基。


相关内容

  • 有机物英文命名1
  • 附录七 有机物命名规则 有机物的英文名称 一,碳链的长短(root,烷烃为例) meth ane [甲烷] ; 甲基:methyl ethane [乙烷] ; 乙基:ethyl propane [丙烷] 丙基:(n, iso)propyl n-, 正,iso-异 but ane [丁烷] ; 丁基 ...

  • 有机物命名
  • 有机物命名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nomenclature)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 ...

  • 高二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全)
  • 人教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部分答案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一 1 A.D2 D3 (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 二 1.4 4 共价 单键 双键 三键 2.3 3.B 4.C(CH3)4 5.CH3CH=CH2 三 1.B 2.(1)3,3,4-三甲基己烷 ...

  •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一般分为俗名和系统命名两大类.本章主要参照IUPAC无机物命名委员会所采用的命名法,讨论系统命名的基本原则. 1. 内外界顺序与一般无机物的命名原则相同.若配离子为阳离子,外界离子在前,配离子在后,命名为"某化某"或"某酸某" ...

  •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资料1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征:都含有碳原子, 即都是含碳化合物.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也都含有氢, 从结构上看, 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看作碳氢化合物以及从碳氢化合物衍生而得的化合物(封面CH ).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因而其性质也各异的不同化合物, 称为同分异构体, 这种现象叫同分异 ...

  • 化学有机物笔记整理
  • 化学有机物笔记整理 一.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 ✧ 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 特性 :种类多: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分解,易燃烧: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反 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qu ...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教案首页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教案首页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教案附页 第二章 链烃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作碳氢化合物,简称为烃.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链状的烃,称为链烃. 根据分子中所含碳和氢两种原子比例的不同,链烃可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其中烷烃是饱和烃,烯烃和炔烃为不饱和烃. 第一 ...

  • 初中学生化学能力提升练习题目
  • 初中学生化学能力提升练习(1) 姓名1.下列原子或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还原性最强的是. ++A Mg B Cu 2 C Fe D Na 2.已知下列三个反应: ++-+++++2Fe 2+Cl 2=2Fe 3+2Cl 2Fe 3+Cu =2Fe 2+Cu 2 Fe +Cu 2=Fe 2+Cu + ...

  • 化合物命名
  • 化合物英文命名 有机化合物命名法 1979年,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IUPAC 制定 一.碳氢化合物 ① 烷 –ane 烷基 -yl CH 4, methane CH 3- methyl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