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三十年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主讲人吴向伟副教授

中编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

✓了解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了解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和中国的两种命运及前途的较量,懂得中国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任务指明道路。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编的教学内容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建党和国民革命时期(1919—1927年)

中编的历史分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

1937—

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参战国30多个,人口15亿,

伤亡总数超过2800多万。直

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奥匈帝国皇储菲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引发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欧洲衰落,美日崛起。

其次,战争引起了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再次,亚非拉人民开始觉醒。

最后,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卷土重来,随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诞生。共产国际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从此,中国人民的反帝反

封建斗争,同世界人民反

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联

系在一起了,成为世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

部分。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德、日、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

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

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

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

过1亿人,约9000万士兵和

平民伤亡。

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

西斯战争的国家,中

国人民开辟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

世界人民顽强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英美盟军发动诺曼底战役

中国军民是亚州大陆上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

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

一是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国际帝国主义受到削弱,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各国人民革命。战后的日本

二是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原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美苏在冷战时期的角力构成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色调

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

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扶

蒋反共的政策。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中国共产党正确制定了应对

美国的政策和策略。当蒋介

石集团依仗美国发动全面内

战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并赢得了胜利。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总统府”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座大山”:

外国帝国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1. 外国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扩张

国民党统治时期外国资本在华的扩张

第一阶段:从1927年4月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

外国垄断资本已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不仅垄断

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业。

第二阶段:从1937年7月到1945

年8月日本投降

中国东北的经济完全为日本的垄

断资本所统治。在关内,沦陷区

的经济也完全殖民地化了。

日本掠夺的中国物资

第三阶段:抗战结束至新

中国成立前

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

地位,国民党统治区几乎

形同美国的殖民地。

外国垄断资本在华扩张的影响:

严重阻碍了中国工商业、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的反动势力更加依靠外国的垄断阶级。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帝国主义同中国的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正因为如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垄断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的历史任务。

2.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地主及旧式富农将土地出租给农民,向他们收取苛中的地租。

除地租外,农民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政府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进行掠夺。其中包括:征收田赋;征收盐税;征收各种杂税;强迫农民服劳役和服兵役。

封建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使中国的广大农民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

严重阻碍中国工业的发展。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官僚军阀推行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

正因为如此,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官僚买办资本就是“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官僚资本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日本投降以后,它达到了高峰。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

官僚资本发展的手段

垄断金融机构

滥发纸币和国债

从事大规模商业投机活动

对工业进行垄断性掠夺

国民党统治时期发行的

面额为60亿元的金圆券

它不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利用超经济的特权,通过对广大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

正因为如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1.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人民共和国方案最终成中国人民共同选择

地主、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最终这个方案行不通。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拥护,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选择。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这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胜利证明,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逐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救国和建国方案,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建议阅读文献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949年9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思考题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主讲人吴向伟副教授

中编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

✓了解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了解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和中国的两种命运及前途的较量,懂得中国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任务指明道路。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编的教学内容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建党和国民革命时期(1919—1927年)

中编的历史分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

1937—

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参战国30多个,人口15亿,

伤亡总数超过2800多万。直

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奥匈帝国皇储菲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引发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欧洲衰落,美日崛起。

其次,战争引起了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再次,亚非拉人民开始觉醒。

最后,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卷土重来,随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诞生。共产国际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从此,中国人民的反帝反

封建斗争,同世界人民反

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联

系在一起了,成为世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

部分。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德、日、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

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

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

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

过1亿人,约9000万士兵和

平民伤亡。

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

西斯战争的国家,中

国人民开辟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

世界人民顽强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英美盟军发动诺曼底战役

中国军民是亚州大陆上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

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

一是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国际帝国主义受到削弱,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各国人民革命。战后的日本

二是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原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美苏在冷战时期的角力构成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色调

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

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扶

蒋反共的政策。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中国共产党正确制定了应对

美国的政策和策略。当蒋介

石集团依仗美国发动全面内

战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并赢得了胜利。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总统府”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座大山”:

外国帝国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1. 外国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扩张

国民党统治时期外国资本在华的扩张

第一阶段:从1927年4月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

外国垄断资本已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不仅垄断

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业。

第二阶段:从1937年7月到1945

年8月日本投降

中国东北的经济完全为日本的垄

断资本所统治。在关内,沦陷区

的经济也完全殖民地化了。

日本掠夺的中国物资

第三阶段:抗战结束至新

中国成立前

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

地位,国民党统治区几乎

形同美国的殖民地。

外国垄断资本在华扩张的影响:

严重阻碍了中国工商业、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的反动势力更加依靠外国的垄断阶级。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帝国主义同中国的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正因为如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垄断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的历史任务。

2.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地主及旧式富农将土地出租给农民,向他们收取苛中的地租。

除地租外,农民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政府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进行掠夺。其中包括:征收田赋;征收盐税;征收各种杂税;强迫农民服劳役和服兵役。

封建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使中国的广大农民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

严重阻碍中国工业的发展。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官僚军阀推行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

正因为如此,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官僚买办资本就是“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官僚资本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日本投降以后,它达到了高峰。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

官僚资本发展的手段

垄断金融机构

滥发纸币和国债

从事大规模商业投机活动

对工业进行垄断性掠夺

国民党统治时期发行的

面额为60亿元的金圆券

它不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利用超经济的特权,通过对广大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

正因为如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1.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人民共和国方案最终成中国人民共同选择

地主、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最终这个方案行不通。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拥护,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选择。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这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胜利证明,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逐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救国和建国方案,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建议阅读文献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949年9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思考题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相关内容

  • 导游现状综述
  • 导游现状综述 惠文云 1331210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选择旅游这种享受型消费方式.再加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等,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更是锦上添花.旅游慢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在中国的分量也越来越重.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 ...

  • 啤酒酵母菌种研究综述
  • 啤酒酵母菌种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针对啤酒行业中对啤酒酵母菌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其中包括对酵母啤酒酵母菌种的介绍,啤酒酵母菌种的研究概况,具体的研究实例,及对啤酒酵母菌种研究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啤酒酵母菌种研究现状发展概况 中图分类号:Q939.97文献标识码: A Summary of Stud ...

  • 热能与动力工程综述
  • 热能与动力工程综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1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的能源相继的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危机,因此能源与动力工业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涉及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集成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正是为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篇名著推荐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篇名著推荐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费正清:<观察中国>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茅海建:<天朝的 ...

  •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李冬霞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以中国CNKI中新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并整理,对我国网民新媒介素摘 要: 养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内容梳理和分析,综述了国内网民新媒介素养的研究概貌,并提出了提高网民新媒介素养的 对策 ...

  •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近代史考前复习
  •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单选题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 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战 ...

  • 西部大开发十年综述(10篇)
  • 十年崛起新西部--西部大开发10年成就综述之一 记者 左娅 朱剑红 2010年01月05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者按:2010年1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走过10周年.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10年来西部大开发的生动事 ...

  • "宣传新长征,我们在路上"
  • --中央和地方媒体记者"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综述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7日   09 版) 80多年前的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9月-10月,中宣部 ...

  • 同等学力加试考试大纲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分数与题型 1.总分 100分 2.论述题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考试内容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考试要求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2.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