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日月星辰

(2013-01-06 09:22:58)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鉴赏

诗词鉴赏·日月星辰

咏  日

(先秦)屈原:九歌·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注:日俗称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生长所需要的光和热的源泉。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世界许多民族顶礼膜拜的对象,赞美太阳的诗作层出不穷。本篇是楚人祭祀太阳的颂歌。诗中的东君就是太阳神。

(唐) 李白:日出入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此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幸同科!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峤:日

日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

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波。

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唐)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宋)赵匡胤: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注:正如毕荒在其《点评千秋》一文中所说:此诗一气呵成,诗意质朴而又粗犷,境界开阔而又壮观。首二句写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赫赫炎炎,势盛光艳。“光赫赫”,“如火发”,形如口语,把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活龙活现。后二句,诗人以红日初升自况,以群星、残月比喻当时的各个割据势力,并以红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征自己铲平割据、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述志之作。宋人陈岩肖赞叹说:“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规模宏远矣。”

咏  月

(唐)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月是什么?月是月亮或月球的简称。天文学告诉我们:它实际上是我们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什么是月光?天文学告诉我们: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月球所反射的太阳光。为什么会发生月食?天文学告诉我们:因为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在围绕太阳转,而作为地球的卫星,月球又围绕地球转,当地球转到太阳与月球中间,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于是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光,误认为月被吞食了。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尽管人们不可能真正了解月球,但并不妨碍他们对其进行各种臆测,创造出各种神话,以此来解释他们所看到的种种月球现象。李白与韩愈等大诗人的诗正反映了古人的这种认识。

(唐) 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有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唐)拾得:松月冷飕飕

松月冷飕飕,片片云霞起。

匼匝几重山,纵目千万里。

溪潭水澄澄,彻底镜相似。

可贵灵台物,七宝莫能比。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春江花月夜是五种美景的组合。此诗以咏月为主,在月色中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并与对宇宙人生的思索结合起来,汇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闻一多先生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需要指出的是,春江花月夜是陈朝已有之吴声歌曲,并非张若虚首创。隋炀帝杨广就写过二首春江花月夜。其一是“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杨广的这首诗有阔大精工之妙,开初唐之先声,不能因其是昏君而埋怨其诗作与贡献。

(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

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

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

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

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

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

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今天只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

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

赤龙黑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

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匝何处逃汝刑。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

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肠。

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

寄笺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

丁宁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飞廉慵。

东方青色龙,牙角何呀呀。

从官百馀座,嚼啜烦官家。

月蚀汝不知,安用为龙窟天河。

赤鸟司南方,尾秃翅觰沙。

月蚀于汝头,汝口开呀呀。

虾蟆掠汝两吻过,忍学省事不以汝觜啄虾蟆。

於菟蹲于西,旗旄卫毵。

既从白帝祠,又食于蜡礼有加。

忍令月被恶物食,枉于汝口插齿牙。

乌龟怯奸,怕寒缩颈,以壳自遮。

终令夸蛾抉汝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

此外内外官,琐细不足科。

臣请悉扫除,慎勿许语令啾哗。

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净无纤瑕。

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尝其皤。

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

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天虽高,耳属地。

感臣赤心,使臣知意。

虽无明言,潜喻厥旨。

有气有形,皆吾赤子。

虽忿大伤,忍杀孩稚。

还汝月明,安行于次。

尽释众罪,以蛙磔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宋)赵匡胤:咏月

未离海底千山暗,

才到天中万国明。

注:这首诗仅存二句。它和《咏初日》诗一样,也是赵匡胤的言志述怀之作。作者通过对明月“驱逐黑暗,光照天地”之赞美,显示其要“结束内乱,统一天下,造福万民”的宏伟志向。宋人陈岩肖评价这两句诗说:“大哉言乎,拨乱反正之心见于此诗矣。”(《庚溪诗话》)

(宋)欧阳修:望江南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

长是照离愁。

(宋)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在所有的咏月词中,此词是巅峰之作,与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一样,堪称千古绝唱。胡仔在评论中秋词时说:“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宋)苏轼:宿望湖楼再和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夜凉人未寝,山静闻响屐。

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君胡不相就,朱墨纷黝赤。

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

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君来试吟咏,定作鹤头侧。

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宋)程颢: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咏星辰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其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憾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群星。”就我国而言,历朝历代一直设有专门机构观测星空,数千年前就认识处于银河两侧的牛郎星与织女星,牛郎织女的故事一再在历代的诗歌中出现,而以此诗最为称著于世。

(唐)寒山:众星罗列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不磨镜,挂在青天是我心。

(唐)杜甫:天河

当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

纵被浮云掩,犹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半月落边城。

牛女年年渡, 何曾风浪生。

(唐)韦应物:调笑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明)金銮:银河

月出影渐没,夜深倍光明。

鹊毛看又尽,填到几时平。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013-01-06 09:22:58)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鉴赏

诗词鉴赏·日月星辰

咏  日

(先秦)屈原:九歌·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注:日俗称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生长所需要的光和热的源泉。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世界许多民族顶礼膜拜的对象,赞美太阳的诗作层出不穷。本篇是楚人祭祀太阳的颂歌。诗中的东君就是太阳神。

(唐) 李白:日出入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此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幸同科!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峤:日

日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

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波。

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唐)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宋)赵匡胤: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注:正如毕荒在其《点评千秋》一文中所说:此诗一气呵成,诗意质朴而又粗犷,境界开阔而又壮观。首二句写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赫赫炎炎,势盛光艳。“光赫赫”,“如火发”,形如口语,把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活龙活现。后二句,诗人以红日初升自况,以群星、残月比喻当时的各个割据势力,并以红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征自己铲平割据、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述志之作。宋人陈岩肖赞叹说:“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规模宏远矣。”

咏  月

(唐)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月是什么?月是月亮或月球的简称。天文学告诉我们:它实际上是我们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什么是月光?天文学告诉我们: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月球所反射的太阳光。为什么会发生月食?天文学告诉我们:因为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在围绕太阳转,而作为地球的卫星,月球又围绕地球转,当地球转到太阳与月球中间,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于是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光,误认为月被吞食了。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尽管人们不可能真正了解月球,但并不妨碍他们对其进行各种臆测,创造出各种神话,以此来解释他们所看到的种种月球现象。李白与韩愈等大诗人的诗正反映了古人的这种认识。

(唐) 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有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唐)拾得:松月冷飕飕

松月冷飕飕,片片云霞起。

匼匝几重山,纵目千万里。

溪潭水澄澄,彻底镜相似。

可贵灵台物,七宝莫能比。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春江花月夜是五种美景的组合。此诗以咏月为主,在月色中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并与对宇宙人生的思索结合起来,汇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闻一多先生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需要指出的是,春江花月夜是陈朝已有之吴声歌曲,并非张若虚首创。隋炀帝杨广就写过二首春江花月夜。其一是“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杨广的这首诗有阔大精工之妙,开初唐之先声,不能因其是昏君而埋怨其诗作与贡献。

(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

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

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

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

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

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

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今天只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

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

赤龙黑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

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匝何处逃汝刑。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

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肠。

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

寄笺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

丁宁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飞廉慵。

东方青色龙,牙角何呀呀。

从官百馀座,嚼啜烦官家。

月蚀汝不知,安用为龙窟天河。

赤鸟司南方,尾秃翅觰沙。

月蚀于汝头,汝口开呀呀。

虾蟆掠汝两吻过,忍学省事不以汝觜啄虾蟆。

於菟蹲于西,旗旄卫毵。

既从白帝祠,又食于蜡礼有加。

忍令月被恶物食,枉于汝口插齿牙。

乌龟怯奸,怕寒缩颈,以壳自遮。

终令夸蛾抉汝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

此外内外官,琐细不足科。

臣请悉扫除,慎勿许语令啾哗。

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净无纤瑕。

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尝其皤。

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

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天虽高,耳属地。

感臣赤心,使臣知意。

虽无明言,潜喻厥旨。

有气有形,皆吾赤子。

虽忿大伤,忍杀孩稚。

还汝月明,安行于次。

尽释众罪,以蛙磔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宋)赵匡胤:咏月

未离海底千山暗,

才到天中万国明。

注:这首诗仅存二句。它和《咏初日》诗一样,也是赵匡胤的言志述怀之作。作者通过对明月“驱逐黑暗,光照天地”之赞美,显示其要“结束内乱,统一天下,造福万民”的宏伟志向。宋人陈岩肖评价这两句诗说:“大哉言乎,拨乱反正之心见于此诗矣。”(《庚溪诗话》)

(宋)欧阳修:望江南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

长是照离愁。

(宋)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在所有的咏月词中,此词是巅峰之作,与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一样,堪称千古绝唱。胡仔在评论中秋词时说:“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宋)苏轼:宿望湖楼再和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夜凉人未寝,山静闻响屐。

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君胡不相就,朱墨纷黝赤。

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

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君来试吟咏,定作鹤头侧。

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宋)程颢: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咏星辰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其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憾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群星。”就我国而言,历朝历代一直设有专门机构观测星空,数千年前就认识处于银河两侧的牛郎星与织女星,牛郎织女的故事一再在历代的诗歌中出现,而以此诗最为称著于世。

(唐)寒山:众星罗列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不磨镜,挂在青天是我心。

(唐)杜甫:天河

当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

纵被浮云掩,犹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半月落边城。

牛女年年渡, 何曾风浪生。

(唐)韦应物:调笑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明)金銮:银河

月出影渐没,夜深倍光明。

鹊毛看又尽,填到几时平。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相关内容

  • 15*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品味诗词的意境. 朗诵并背会.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品味. 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诵.体会诗歌意境. 3. 教学用具 4 ...

  • 古诗词鉴赏易错题分析
  • 古诗词鉴赏易错题分析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2.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因战乱不断.诗人被困整整三个月,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只好写信给妻儿表达思念. 3 ...

  • [观沧海]教案(1)
  • <观沧海> 曹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 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 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 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 ...

  • 4 古代诗词四首教案3
  • 4.古代诗词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 ...

  • [获奖作品展之 50期]张德新2016年在全国诗词大赛等级奖集锦
  • 艺术简介 姓名:张德新,网名:骏马弯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黑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在全国诗词联大赛中获奖数百次,是黑龙江省参加全国赛事获奖最多的诗人. 2016等级奖 一等奖 水调歌头 赞北京世园会 万国大联展,花海涌长城.自然园艺融合,绿色铸魂灵.蕴藉精神日月,承载胸襟松柏,一路尽峥嵘.感悟新 ...

  • [观沧海]鉴赏与练习
  • 观沧海 曹操 1.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2.  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 ...

  • 七年上古诗词鉴赏
  • <观沧海> 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 ...

  • 15古代诗歌五首
  • 15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诗歌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点: 1. 朗读.背诵这两 ...

  • 中华古诗词100集第十四集
  • <中华古诗词100集>014 夜宿山寺[唐]李 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是李白在旅途中投宿山寺.登上寺楼后所作. 李白终其一生都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创作中好以游仙.梦境或幻境,来补充或组织画面.在虚拟的描写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感情,当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