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间教室都建成图书馆

这,是以中国最古老的卷轴作为校门造型的学校。

这,是用十本世界经典著作命名校园道路的学校。

这,是立志于把每一间教室都建成图书馆的学校。

一天中最宝贵的清晨,全校自由阅读。

课表里确保一周一节,上好儿童课程。

档案室辟出专门区域,珍藏阅读记录。

入学第一周,

孩子们享受的是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入学课程。

日常每一天,

孩子们沐浴的是自信阳光的十品性课程。

让教室,长成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多年来,银河实验小学的心愿之一,便是让教室,长成图书馆的模样。

学校有一个漂亮的图书馆,馆藏书目5万余册,并且投入6万元购置了全校学生共读书目《新教育儿童阶梯书目》,还为每位学生办理了萧山图书馆的借书证,与市少儿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但是,学校更希望,每一间教室,便是图书馆,甚至比图书馆更好:像图书馆那样书源浩瀚,却比图书馆更为便捷­——所有与他们年龄相称的好书,触手可及。

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面对六个月大的宝宝,做妈妈的绝不会喂他成人配方奶粉。阅读,也是同理。《红楼梦》虽为经典,但出现在一年级教室显然是不妥的。孩子读了与他年龄不相称的书籍,也会像婴儿喝不适合的奶粉一样,消化不良。

所以,倡导“阶梯阅读”,打造高品质班级书柜,为全校1-6年级的孩子量身定制最契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童书,是开展阅读的基础。学校出台了详细的班级书柜评比细则:

1. 书目质优(20%):契合学生年龄特点。所有书目经过精选,质量高。

2.类别多样(20%):核心学科老师有推荐书目,书目类别相对齐全。

3.数量充足(15%):生均数量不少于10册,且处于不断更新中。

4.制度健全(20%):有规范的借阅制度与学生阅读记录。

5.布置整洁(15%):书柜有固定的名称,外观整洁,布局合理。

6.富有创意(10%):在班级书柜打造方面有独特的创意。

以上细则中,首要一条便是“所有书目必须与学生年龄高度契合”,其次是书目必须“类别多样”,简言之,每个班级的书目制订者,必须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科教师共同体,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反复甄选,严格把好进入书柜的每一本书。这几年,学校推荐的主要是新阅读研究所研制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这套书目综合人文、科学、文学三个维度,非常好地体现了“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

在多年的书目甄选中,每个年级的班主任都已熟谙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定制了银河“阅读配方”。这些书目通常以学生认购、家长捐赠等各种路径实现,人均不少于10册,最多的班级达人均40册,且书目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

阅读,营造校园新“静界”

当下的很多校园,是浮躁的,喧嚣的。要回归教育本源,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安静的教育生态。阅读,能让校园清静下来,让师生都拥有一种舒展的生命姿态。

每一个银河教师的案头,都有一本正在阅读的书,这是银河教师阅读的写照。定期组织教师共读教育教学类根本性书籍,已成为学校的传统。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整整共读了一年。还有《教育的哲学基础》《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以及《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今天我们怎么做班主任》等等。

一份专业的教师书目,是一张教育的地图,一份行动的指南,能够帮助教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学校把《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青年教师五年阅读计划》推荐给老师们,目的就在于让老师们花最少的时间,读最有用的书。

此外,老师们通过银河教师论坛以及校园读书节等平台,进分享阅读、交换思想,也成为了一种常态。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知道,唯有专业阅读,才能造就真正的教师。

学生阅读,是一项更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大量适切的书源保障,还需要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支持。

2014年起,学校将阅读排入了课表:每天学生一到校,便是20分钟的晨间自由阅读,每周确保两个早上用于晨诵,每周三中午为全校整书共读时间。课表内学生合计阅读时间为180分钟。此外,学生每天回家阅读不少于30分钟。校内外累计,学生一周的阅读时间约为400分钟。

学校的读书节也堪称“奢华”。每年九月,长长一月,均是围绕阅读开展的各项活动:暑期阅读分享会、诗歌专场、童话剧演出、Cosplay秀、跳蚤书市、班级书柜展评,等等。

每学期末,全校学生的阅读清单均会送入学校档案室保存。保守估算,学生年平均阅读量低段约200~400万,中段约600~1000万字,高段约1000~2000万。每个班级还把每个孩子的阅读情况做进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被家长誉为“值得珍藏一生的礼物”。

静能生慧。阅读营造的校园“静界”,能够让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

阅读的力量,犹如中药调理,其实是缓慢而绵长的。但若有心,把富含教育意义的书籍重新组合,以课程的方式推进,它也许能焕发另一种光彩,实现另一种可能。

入学课程便是如此。2012年,针对部分一年级新生存在畏学的现状,学校研制了以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入学课程。这一周的课程内容,便是由《小魔怪要上学》《笨拙的螃蟹》《海底总动员》等生动的绘本、童谣、儿歌、电影组合而成,集阅读与影视阅读于一体,并由全体一年级教师团队合作完成。

这些零散的素材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神奇的魔力。

这一周的课程,不光消除了孩子们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心理与畏难情绪,还在绘本教学中巧妙地渗透了习惯引导与规则训练,帮助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秩序,顺利开启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之旅。

入学课程创生至今已有五年,这五届一年级新生,无一人哭闹,无一人逃学,甚至还有孩子说:“星期六星期天,我还要到学校上课!”可谓成效卓著。目前,该课程已在全国上百所学校推行,2015年8月25日《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还进行了专题推送。

十品性课程,也是如此。银河的校园十大主干道,以世界十大经典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命名,比如犟龟路、小王子路、萨哈拉路等等,每条路都承载着一个品性关键词,比如坚持梦想、担当责任、亮出自我等。

学校将十本书、十条路与一年当中除7、8两月之外的十个月打通,创生了十品性课程,旨在通过品性解读、儿童课程、电影鉴赏、主题午唱、习惯养成以及德育实践等途径,型塑儿童的美好品性。比方说四月是犟龟月,主题是“坚持梦想”,孩子们在这个月里读绘本《犟龟》,诵诗歌《那条路》,看《想飞的钢琴少年》等经典影片,参与体育节等实践活动,渐渐悟得“一切成功,源自坚持”之理。

几年来,十本书,十条路,十个月,这些铺展在银河校园里的教育因子,编织成了一张美丽的品性之网,让孩子们置身故事,置身人性的美好之中。这个“长在路上的课程”,也先后收获了浙江省德育精品课程、全国十佳卓越课程等额外奖赏。

此外,还有大量以阅读为核心的班级课程,在全校37个教室里静静生长,恣意开花。这些课程,让阅读更有体系,更接地气,也让阅读,最大限度地生出了它的价值与力量。

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一个校园里的教师和孩子都无限热爱着阅读,无限享受着阅读,那么,教育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是以中国最古老的卷轴作为校门造型的学校。

这,是用十本世界经典著作命名校园道路的学校。

这,是立志于把每一间教室都建成图书馆的学校。

一天中最宝贵的清晨,全校自由阅读。

课表里确保一周一节,上好儿童课程。

档案室辟出专门区域,珍藏阅读记录。

入学第一周,

孩子们享受的是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入学课程。

日常每一天,

孩子们沐浴的是自信阳光的十品性课程。

让教室,长成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多年来,银河实验小学的心愿之一,便是让教室,长成图书馆的模样。

学校有一个漂亮的图书馆,馆藏书目5万余册,并且投入6万元购置了全校学生共读书目《新教育儿童阶梯书目》,还为每位学生办理了萧山图书馆的借书证,与市少儿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但是,学校更希望,每一间教室,便是图书馆,甚至比图书馆更好:像图书馆那样书源浩瀚,却比图书馆更为便捷­——所有与他们年龄相称的好书,触手可及。

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面对六个月大的宝宝,做妈妈的绝不会喂他成人配方奶粉。阅读,也是同理。《红楼梦》虽为经典,但出现在一年级教室显然是不妥的。孩子读了与他年龄不相称的书籍,也会像婴儿喝不适合的奶粉一样,消化不良。

所以,倡导“阶梯阅读”,打造高品质班级书柜,为全校1-6年级的孩子量身定制最契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童书,是开展阅读的基础。学校出台了详细的班级书柜评比细则:

1. 书目质优(20%):契合学生年龄特点。所有书目经过精选,质量高。

2.类别多样(20%):核心学科老师有推荐书目,书目类别相对齐全。

3.数量充足(15%):生均数量不少于10册,且处于不断更新中。

4.制度健全(20%):有规范的借阅制度与学生阅读记录。

5.布置整洁(15%):书柜有固定的名称,外观整洁,布局合理。

6.富有创意(10%):在班级书柜打造方面有独特的创意。

以上细则中,首要一条便是“所有书目必须与学生年龄高度契合”,其次是书目必须“类别多样”,简言之,每个班级的书目制订者,必须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科教师共同体,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反复甄选,严格把好进入书柜的每一本书。这几年,学校推荐的主要是新阅读研究所研制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这套书目综合人文、科学、文学三个维度,非常好地体现了“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

在多年的书目甄选中,每个年级的班主任都已熟谙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定制了银河“阅读配方”。这些书目通常以学生认购、家长捐赠等各种路径实现,人均不少于10册,最多的班级达人均40册,且书目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

阅读,营造校园新“静界”

当下的很多校园,是浮躁的,喧嚣的。要回归教育本源,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安静的教育生态。阅读,能让校园清静下来,让师生都拥有一种舒展的生命姿态。

每一个银河教师的案头,都有一本正在阅读的书,这是银河教师阅读的写照。定期组织教师共读教育教学类根本性书籍,已成为学校的传统。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整整共读了一年。还有《教育的哲学基础》《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以及《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今天我们怎么做班主任》等等。

一份专业的教师书目,是一张教育的地图,一份行动的指南,能够帮助教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学校把《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青年教师五年阅读计划》推荐给老师们,目的就在于让老师们花最少的时间,读最有用的书。

此外,老师们通过银河教师论坛以及校园读书节等平台,进分享阅读、交换思想,也成为了一种常态。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知道,唯有专业阅读,才能造就真正的教师。

学生阅读,是一项更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大量适切的书源保障,还需要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支持。

2014年起,学校将阅读排入了课表:每天学生一到校,便是20分钟的晨间自由阅读,每周确保两个早上用于晨诵,每周三中午为全校整书共读时间。课表内学生合计阅读时间为180分钟。此外,学生每天回家阅读不少于30分钟。校内外累计,学生一周的阅读时间约为400分钟。

学校的读书节也堪称“奢华”。每年九月,长长一月,均是围绕阅读开展的各项活动:暑期阅读分享会、诗歌专场、童话剧演出、Cosplay秀、跳蚤书市、班级书柜展评,等等。

每学期末,全校学生的阅读清单均会送入学校档案室保存。保守估算,学生年平均阅读量低段约200~400万,中段约600~1000万字,高段约1000~2000万。每个班级还把每个孩子的阅读情况做进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被家长誉为“值得珍藏一生的礼物”。

静能生慧。阅读营造的校园“静界”,能够让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

阅读的力量,犹如中药调理,其实是缓慢而绵长的。但若有心,把富含教育意义的书籍重新组合,以课程的方式推进,它也许能焕发另一种光彩,实现另一种可能。

入学课程便是如此。2012年,针对部分一年级新生存在畏学的现状,学校研制了以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入学课程。这一周的课程内容,便是由《小魔怪要上学》《笨拙的螃蟹》《海底总动员》等生动的绘本、童谣、儿歌、电影组合而成,集阅读与影视阅读于一体,并由全体一年级教师团队合作完成。

这些零散的素材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神奇的魔力。

这一周的课程,不光消除了孩子们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心理与畏难情绪,还在绘本教学中巧妙地渗透了习惯引导与规则训练,帮助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秩序,顺利开启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之旅。

入学课程创生至今已有五年,这五届一年级新生,无一人哭闹,无一人逃学,甚至还有孩子说:“星期六星期天,我还要到学校上课!”可谓成效卓著。目前,该课程已在全国上百所学校推行,2015年8月25日《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还进行了专题推送。

十品性课程,也是如此。银河的校园十大主干道,以世界十大经典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命名,比如犟龟路、小王子路、萨哈拉路等等,每条路都承载着一个品性关键词,比如坚持梦想、担当责任、亮出自我等。

学校将十本书、十条路与一年当中除7、8两月之外的十个月打通,创生了十品性课程,旨在通过品性解读、儿童课程、电影鉴赏、主题午唱、习惯养成以及德育实践等途径,型塑儿童的美好品性。比方说四月是犟龟月,主题是“坚持梦想”,孩子们在这个月里读绘本《犟龟》,诵诗歌《那条路》,看《想飞的钢琴少年》等经典影片,参与体育节等实践活动,渐渐悟得“一切成功,源自坚持”之理。

几年来,十本书,十条路,十个月,这些铺展在银河校园里的教育因子,编织成了一张美丽的品性之网,让孩子们置身故事,置身人性的美好之中。这个“长在路上的课程”,也先后收获了浙江省德育精品课程、全国十佳卓越课程等额外奖赏。

此外,还有大量以阅读为核心的班级课程,在全校37个教室里静静生长,恣意开花。这些课程,让阅读更有体系,更接地气,也让阅读,最大限度地生出了它的价值与力量。

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一个校园里的教师和孩子都无限热爱着阅读,无限享受着阅读,那么,教育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相关内容

  • 青春关爱--爱心图书角活动策划书
  • 爱心是什么?爱心是那一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爱心是什么?爱心是百花园中的一朵花,一朵朵都显现着春天的生机;爱心是什么?爱心是夏日骄阳里吹杨抚柳的一阵微风,一阵阵带来久违的凉意。 今天献出我们的一点爱,让我们的爱华为他们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用爱筑就希望,用希望托起太阳 ...

  • 兴华小学"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自查报告
  • 兴华小学“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自查报告 自2002年通过“两基”达标验收后,三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努力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按照《河北省“两基”复查标准》,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评估。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

  • 毕节地区民族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 毕节地区民族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毕地教研字(2003)06号通知精神及2002地区教育局修改下发的《毕节地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试行意见》,为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管理有序化、规范化、科研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认真组织,对2002-2003学年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 ...

  • XX县"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前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也体现出我国计划体制的 ...

  • 慈恩基金感谢信
  • 感 谢 信 尊敬的香港慈恩基金会各位领导及各位义工: 您们好! 祖国神奇辽阔美丽广袤的云贵高云深处,有您们将要投资捐建的维新镇中心校普明教学 楼.在您们的资助下,维新中心校将成为方圆几十里的一大亮丽景观呀!我们将面对环境优 美的校园,宽敞洁净的教室,我们时刻思念着,怀有拳拳爱国心.浓浓思乡情的您们. ...

  • 小学各专用教室解说词
  • 迎检解说词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我们柏林中心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学校坚持"关注个性成长,彰显生命魅力"的办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观,引导师生认同"我相信,我就是我"的价值观.(大门) 由南 ...

  • 薄弱学校汇报材料
  • 加强薄弱学校治理,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薄弱学校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户县五竹初级中学 2008年10月29日 我校是2006年9月被确定的市级薄弱学校,两年多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学校领导班子的协作,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 ...

  • 宁强县南街小学"双基"工作自查报告
  • 宁强县南街小学“双基”工作自查报告 我校是县直属小学,始建于1812年,至今己有190年的历史,地处县城南街,学区范围为城内居委会和东门村。校园占地32.8亩,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教职工64人,1470余名在校学生。学校自九九年正式启动“普九”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文体局的 ...

  • 小学迎教育局工作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 xx学校占地面积8080平方米,生均占地43.2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生均占地8.7平方米;操场跑道环形150米;有6个教学班。其中一年级一个班共48人,二年级一个班共29人,三年级一个班共38人,四年级一个班共36人,五年级一个班共21人,六年级一个班共23人,合计182人,专用教室6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