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老师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活动、教学制度与教学思想。任务:揭示规律 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教育事业处处充满着价值纷争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 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平,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这是千百年来教育界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论形成的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课程论学科诞生的标志: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现代教学论(实用教学论):代表人物 杜威 主要观点 儿童中心 经验中心 课堂中心。

传统教学论: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 主要观点 教师中心 课本中心 活动中心。 被称为 课程之父泰勒提出的四个问题是什么:如何确定目标 如何选择经验 如何组织经验 组合评价结果

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的只要观点: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教学论和课程论相互独立 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方法有什么: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联系实际,学思结合3注意拓展学习

我国古今关于课程最早体现的是: 课程: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的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2)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美国古德莱德把课程实施分为以上五个层次) 制定课程计划遵循的原则:1)整体性2) 基础性3)开放性

我国古代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西方古代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七艺:文法、修辞、辨证法(逻辑)、算术、音乐、几何、天文。 现代课程和古代课程区别的主要课程:1)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3)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点。4)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还重视课外拓展活动。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与社会本位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与总结课程4)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5)必修课与选修课 学科课程: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 活动课程: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综合课程: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叫潜课程或潜在课程,主要指正是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全部的教育活动,比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班级活动。 隐形课程的内容:制度方面,文化心理方面,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外部因素: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的影响。内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 3)课程理论 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主要有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美国艾斯纳在艺术教育领域提出)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4)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注重基础性2贴近社会生活3尊重学生经验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课程内容的理解:1)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 2)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3)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在我国,它特指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预留出来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10%~25%的课程。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则特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的开发。24.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是'以

校为本'理解为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成功有效的基本标志:1)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2)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便捷地获取丰富课程资源的途径。3)建立能够满足本校学生多种兴趣需要和适应其个性特点的课程体系,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获得有效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师生良性互动,共同促进课程发展。4)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改善、个性自由充分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学校为整。、

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有效基本标志:(1)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2)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便捷的获取丰富的课程资源途径(3)建立能够满足本校学生多种兴趣需要和适应其个性特点的课程体系,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获取有效地教育和发展机会,师生良性互动,共同促进课程发展。(4)通过校本的发展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校学业成绩改善,个性自由充分的发展。

校本开发的现实意义:1)它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 2)它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育素养。3)对学生来说,个人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上得到了照顾,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地全面发展的机会。4)它打破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使得课程开发走进民间,人人有机会掌握课程开发得技术,促进了课程理论知识和开发技术的普及。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1)它发展了学校能够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2)它从理论上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开拓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

了一条思路。3)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模式。4)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解决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拓了一条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5)使广大中小学成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实验田'。

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调查研究、集体审议、课程编制。

泰勒目标模式概括为:“三个来源”,是指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两个筛子”是指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目标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过程模式是认知主义,目标模式具体主张是确定目标、选择能够达成目标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最后评鉴目标的达成情况,过程模式是确定一般的目标,依据内容本身价值选择活动内容,以问题中心组织课程,目标模式教师观课程开发的忠实执行者,过程模式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

目标模式学习观是课程方案是被动接受者,过程模式是课程方案的积极学习者,目标模式的评价观是以目标为导向,重视终结性评价,过程模式是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 学生 教师

教学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总之 ,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独特的矛盾关系。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关系,才能优化教学活动。

师生关系的表现: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这是重要的教育原则,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律。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认识的主要特征:1)教学认识是学

了一条思路。3)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模式。4)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解决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拓了一条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5)使广大中小学成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实验田'。

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调查研究、集体审议、课程编制。

泰勒目标模式概括为:“三个来源”,是指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两个筛子”是指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目标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过程模式是认知主义,目标模式具体主张是确定目标、选择能够达成目标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最后评鉴目标的达成情况,过程模式是确定一般的目标,依据内容本身价值选择活动内容,以问题中心组织课程,目标模式教师观课程开发的忠实执行者,过程模式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

目标模式学习观是课程方案是被动接受者,过程模式是课程方案的积极学习者,目标模式的评价观是以目标为导向,重视终结性评价,过程模式是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 学生 教师

教学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总之 ,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独特的矛盾关系。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关系,才能优化教学活动。

师生关系的表现: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这是重要的教育原则,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律。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认识的主要特征:1)教学认识是学

生个体认识活动。2)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3)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4)教学认识还有发展性。

古代教学基本特征:1,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2,教学内容以人文科学为主3,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等级性4,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偏低

现代教学形成的内在力量和基本标志:1)普及义务教育,扩大教学对象。2)课程体系的变革。3)发展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素质。4)教育科学的发展。5)教学方法体系日益丰富。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34.优化教学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优化教学的基本含义:一是把优化教学视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即对教学进行优化,是教学变得更完美。二是把优化教学视为教学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即优良教学,成功的教学。

优化教学的基本标准:第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第二,高效率标准,即合理投入下得效益最大化。第三,真善美的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2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标准功能。

3教学目标的三个特征 第一,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及时教授目标又是学习目标,最终表现为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身心的预期变化。第二,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主观上的一种期望,第三,教学目标是可以测度的,教师可以编制各种测试题目,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程度进行定策或定量的测度。

4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

5.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目标分类主要是教学目标分类。他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六层次:知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和评价)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6.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按照学校结果不同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识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7.我国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基本主张:1)掌握基础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

8.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的表达方式:行为目标、内部心理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表现目标。

9.编写内容点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点教学目标的编写,首先要搞清楚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由内容、目标层次和两维之交合 三部分组成)其次要对内容点进行分解。

10.内容点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层次 2)将课时教学内容分解成内容点并确定内容点教学目标 3)选定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 4)绘出'内容点教学目标表'

1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基本构成要素:1)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3)教学程序 4)运用策略 5)评价体系。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

12,小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一,误把学习内容当作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含糊不清,第三,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启发性。第四,教学目标忽视差异性。

42.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基本构成要素:1)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3)教学程序 4)运用策略 5)评价体系。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

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夸美纽斯一是感知,二是记忆,三是理解,四是判断。赫尔巴特:第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培养出有道德得到人。第二在教学程序上,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为教学有四个基本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杜威:第一在教学目标上,第二在教学程序上,第三在教学策略上。

国内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简介:1)学导类教学模式2)目标类教学模式3)创造类教学模式4)情景类教学模式5)技能类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由单一到多样2)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

3)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4)由刻板到灵活5)由被动性到主动性。

自主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试探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经验与体验,发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称。

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研究法。谈话法也称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教师)与答(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

生的思想认识,发张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讲述法注意的问题:第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注意讲授法时的启发性和直观形象性,第三,注意讲授的时间,第四,注意讲授的语言艺术。 谈话法的作用: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调控,做到因材施教;采用谈话法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便于教师优化学生的思维;采用谈话法还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采用谈话法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师生关系。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1)设计好问题 2)善于提问 3)做好谈话后的总结工作。 讨论法: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辩论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方法。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 、程序教学法 、纲要信号图示法。

发现学习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布鲁纳在其结构课程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

发现学习法的优点:第一,提高智慧潜力,第二,是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第三,学会发现的测试法,第四,有助于记忆

国内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案改革:(1)自学辅导教学法(2)八字教学法(3)六步教学法(4)六课型单元教学法(5)尝试教学法

第九章

.教学手段的一般功能:1影响课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学生额关系3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4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1发展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教学最优化原则5健康和安全原则

.选择与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1教学任务和目标2学习者因素3教师因素4经济因素5时间、资源和环境因素

.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组织学形式的历史变革主要分三个阶段:1)个别教学 2)班机授课制的兴起与普及(兰卡斯特创立了'导生制')3)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1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2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3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班机授课制:通常称作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一。3)教学进度与学习年限统一。4)分科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50.班级授课制的弊端:1)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生需要。2)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是个别辅导和现场教学。

.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和抛弃:1)文纳特卡制 2)设计教学 3)开放教学 现代个别化教学的共同特点:1在采用师生一对一的关系时选择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材2由学生在自己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自定学习进程,安排学习活动。3采用了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如教学机器、计算机、音响设备等。

.教学组织形式的的制约因素:客观因素:1)社会的变迁 2)学校的教学设施 3)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性质 4)师生的特点。主观因素:1)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论认识 2)人们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3)教育者的已有经验和教育视野 4)特定情况下,教育者的情感因素也会成为制约因素。

教学评价的含义: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大体经过考试、测量、评价等三个阶段。

.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功能2导向功能3发展功能4调节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教学评价的改革的发展趋势:1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3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4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一是考虑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具体,能否作为评价的基本要素,不能笼统含糊,要全面适当。2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恰当,能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3教学方法。教法得当,讲解清楚,师范正确,练习设计合理,学法得当。4教学过程的组织。组织形式恰当,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受到老师的关注。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民主开放,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6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学目标。

.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的能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论述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教学方法的启发性;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函变形;教学方法的探究化和研究化,教学方法的主体化和个体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教学手段分为视觉手段,听觉手段,视听手段和综合操作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的基本含义:从字面看,优化教学有两种理解,一是把优化教学视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即对教学进行优化,是教学变得更完美;二是把优化教学视为教学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即优良的教学,成功的教学;这两种理解相辅相成,对教学进行优化的原因,形式和途径,教学的完美状态是结果,方向和归宿。因而,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把握优化教学的含义:通过改革创新而达到的最佳教学状态。

.课堂教学管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克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1.目标导向性原则2规范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

.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1权威模式2教导模式3矫正模式4关系模式5放任模式

.制定课堂规则的要求:课堂规则的要求要科学合理,课堂规则的内容要规范明确,课堂规则的数量要少而精,课堂规则制定的过程要有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表述应以积极的语言为主,课堂规则的执行要公正公平。

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一.实施预防性管理,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2)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降低挫折水平 3)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1)信号暗示2)使用幽默3)创设情境4)有意忽视5)提问学生6)转移注意7)移除媒介8)正面批评9)劝离课堂10)利用惩罚 三.积极开展行为矫正,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内容:1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2有效改正课堂问题行为3塑造新的行为模式。

.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多奖少罚原则,坚持一致性原则,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原则。

.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步骤:1觉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2制定矫正目标及方法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和强化时间4评定矫正成效5塑造良好行为。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上课(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得好5教学效果好。

思考题:内容教学目标的编写:1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2内容点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3

内容点教学目标的编写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层次2讲课时教学内容分解成内容点并确定内容点教学目标3选定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4绘出内容点教学目标表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活动、教学制度与教学思想。任务:揭示规律 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教育事业处处充满着价值纷争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 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平,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这是千百年来教育界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论形成的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课程论学科诞生的标志: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现代教学论(实用教学论):代表人物 杜威 主要观点 儿童中心 经验中心 课堂中心。

传统教学论: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 主要观点 教师中心 课本中心 活动中心。 被称为 课程之父泰勒提出的四个问题是什么:如何确定目标 如何选择经验 如何组织经验 组合评价结果

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的只要观点: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教学论和课程论相互独立 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方法有什么: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联系实际,学思结合3注意拓展学习

我国古今关于课程最早体现的是: 课程: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的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2)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美国古德莱德把课程实施分为以上五个层次) 制定课程计划遵循的原则:1)整体性2) 基础性3)开放性

我国古代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西方古代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七艺:文法、修辞、辨证法(逻辑)、算术、音乐、几何、天文。 现代课程和古代课程区别的主要课程:1)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3)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点。4)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还重视课外拓展活动。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与社会本位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与总结课程4)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5)必修课与选修课 学科课程: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 活动课程: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综合课程: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叫潜课程或潜在课程,主要指正是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全部的教育活动,比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班级活动。 隐形课程的内容:制度方面,文化心理方面,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外部因素: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的影响。内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 3)课程理论 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主要有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美国艾斯纳在艺术教育领域提出)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4)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注重基础性2贴近社会生活3尊重学生经验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课程内容的理解:1)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 2)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3)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在我国,它特指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预留出来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10%~25%的课程。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则特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的开发。24.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是'以

校为本'理解为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成功有效的基本标志:1)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2)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便捷地获取丰富课程资源的途径。3)建立能够满足本校学生多种兴趣需要和适应其个性特点的课程体系,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获得有效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师生良性互动,共同促进课程发展。4)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改善、个性自由充分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学校为整。、

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有效基本标志:(1)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2)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便捷的获取丰富的课程资源途径(3)建立能够满足本校学生多种兴趣需要和适应其个性特点的课程体系,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获取有效地教育和发展机会,师生良性互动,共同促进课程发展。(4)通过校本的发展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校学业成绩改善,个性自由充分的发展。

校本开发的现实意义:1)它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 2)它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育素养。3)对学生来说,个人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上得到了照顾,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地全面发展的机会。4)它打破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使得课程开发走进民间,人人有机会掌握课程开发得技术,促进了课程理论知识和开发技术的普及。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1)它发展了学校能够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2)它从理论上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开拓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

了一条思路。3)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模式。4)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解决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拓了一条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5)使广大中小学成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实验田'。

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调查研究、集体审议、课程编制。

泰勒目标模式概括为:“三个来源”,是指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两个筛子”是指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目标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过程模式是认知主义,目标模式具体主张是确定目标、选择能够达成目标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最后评鉴目标的达成情况,过程模式是确定一般的目标,依据内容本身价值选择活动内容,以问题中心组织课程,目标模式教师观课程开发的忠实执行者,过程模式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

目标模式学习观是课程方案是被动接受者,过程模式是课程方案的积极学习者,目标模式的评价观是以目标为导向,重视终结性评价,过程模式是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 学生 教师

教学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总之 ,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独特的矛盾关系。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关系,才能优化教学活动。

师生关系的表现: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这是重要的教育原则,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律。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认识的主要特征:1)教学认识是学

了一条思路。3)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模式。4)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解决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拓了一条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5)使广大中小学成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实验田'。

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调查研究、集体审议、课程编制。

泰勒目标模式概括为:“三个来源”,是指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两个筛子”是指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目标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过程模式是认知主义,目标模式具体主张是确定目标、选择能够达成目标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最后评鉴目标的达成情况,过程模式是确定一般的目标,依据内容本身价值选择活动内容,以问题中心组织课程,目标模式教师观课程开发的忠实执行者,过程模式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

目标模式学习观是课程方案是被动接受者,过程模式是课程方案的积极学习者,目标模式的评价观是以目标为导向,重视终结性评价,过程模式是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 学生 教师

教学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总之 ,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独特的矛盾关系。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关系,才能优化教学活动。

师生关系的表现: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这是重要的教育原则,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律。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认识的主要特征:1)教学认识是学

生个体认识活动。2)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3)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4)教学认识还有发展性。

古代教学基本特征:1,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2,教学内容以人文科学为主3,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等级性4,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偏低

现代教学形成的内在力量和基本标志:1)普及义务教育,扩大教学对象。2)课程体系的变革。3)发展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素质。4)教育科学的发展。5)教学方法体系日益丰富。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34.优化教学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优化教学的基本含义:一是把优化教学视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即对教学进行优化,是教学变得更完美。二是把优化教学视为教学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即优良教学,成功的教学。

优化教学的基本标准:第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第二,高效率标准,即合理投入下得效益最大化。第三,真善美的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2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标准功能。

3教学目标的三个特征 第一,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及时教授目标又是学习目标,最终表现为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身心的预期变化。第二,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主观上的一种期望,第三,教学目标是可以测度的,教师可以编制各种测试题目,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程度进行定策或定量的测度。

4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

5.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目标分类主要是教学目标分类。他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六层次:知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和评价)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6.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按照学校结果不同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识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7.我国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基本主张:1)掌握基础知识2)形成基本技能3)发展基本能力4)促进个性健康。

8.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的表达方式:行为目标、内部心理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表现目标。

9.编写内容点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点教学目标的编写,首先要搞清楚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由内容、目标层次和两维之交合 三部分组成)其次要对内容点进行分解。

10.内容点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层次 2)将课时教学内容分解成内容点并确定内容点教学目标 3)选定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 4)绘出'内容点教学目标表'

1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基本构成要素:1)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3)教学程序 4)运用策略 5)评价体系。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

12,小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一,误把学习内容当作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含糊不清,第三,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启发性。第四,教学目标忽视差异性。

42.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基本构成要素:1)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3)教学程序 4)运用策略 5)评价体系。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和效益性。

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夸美纽斯一是感知,二是记忆,三是理解,四是判断。赫尔巴特:第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培养出有道德得到人。第二在教学程序上,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为教学有四个基本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杜威:第一在教学目标上,第二在教学程序上,第三在教学策略上。

国内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简介:1)学导类教学模式2)目标类教学模式3)创造类教学模式4)情景类教学模式5)技能类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由单一到多样2)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

3)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4)由刻板到灵活5)由被动性到主动性。

自主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试探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经验与体验,发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称。

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研究法。谈话法也称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教师)与答(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

生的思想认识,发张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讲述法注意的问题:第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注意讲授法时的启发性和直观形象性,第三,注意讲授的时间,第四,注意讲授的语言艺术。 谈话法的作用: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调控,做到因材施教;采用谈话法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便于教师优化学生的思维;采用谈话法还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采用谈话法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师生关系。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1)设计好问题 2)善于提问 3)做好谈话后的总结工作。 讨论法: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辩论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方法。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 、程序教学法 、纲要信号图示法。

发现学习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布鲁纳在其结构课程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

发现学习法的优点:第一,提高智慧潜力,第二,是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第三,学会发现的测试法,第四,有助于记忆

国内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案改革:(1)自学辅导教学法(2)八字教学法(3)六步教学法(4)六课型单元教学法(5)尝试教学法

第九章

.教学手段的一般功能:1影响课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学生额关系3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4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1发展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教学最优化原则5健康和安全原则

.选择与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1教学任务和目标2学习者因素3教师因素4经济因素5时间、资源和环境因素

.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组织学形式的历史变革主要分三个阶段:1)个别教学 2)班机授课制的兴起与普及(兰卡斯特创立了'导生制')3)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1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2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3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班机授课制:通常称作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一。3)教学进度与学习年限统一。4)分科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50.班级授课制的弊端:1)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生需要。2)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是个别辅导和现场教学。

.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和抛弃:1)文纳特卡制 2)设计教学 3)开放教学 现代个别化教学的共同特点:1在采用师生一对一的关系时选择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材2由学生在自己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自定学习进程,安排学习活动。3采用了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如教学机器、计算机、音响设备等。

.教学组织形式的的制约因素:客观因素:1)社会的变迁 2)学校的教学设施 3)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性质 4)师生的特点。主观因素:1)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论认识 2)人们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3)教育者的已有经验和教育视野 4)特定情况下,教育者的情感因素也会成为制约因素。

教学评价的含义: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大体经过考试、测量、评价等三个阶段。

.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功能2导向功能3发展功能4调节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教学评价的改革的发展趋势:1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3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4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一是考虑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具体,能否作为评价的基本要素,不能笼统含糊,要全面适当。2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恰当,能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3教学方法。教法得当,讲解清楚,师范正确,练习设计合理,学法得当。4教学过程的组织。组织形式恰当,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受到老师的关注。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民主开放,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6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学目标。

.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的能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论述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教学方法的启发性;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函变形;教学方法的探究化和研究化,教学方法的主体化和个体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教学手段分为视觉手段,听觉手段,视听手段和综合操作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的基本含义:从字面看,优化教学有两种理解,一是把优化教学视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即对教学进行优化,是教学变得更完美;二是把优化教学视为教学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即优良的教学,成功的教学;这两种理解相辅相成,对教学进行优化的原因,形式和途径,教学的完美状态是结果,方向和归宿。因而,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把握优化教学的含义:通过改革创新而达到的最佳教学状态。

.课堂教学管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克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1.目标导向性原则2规范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

.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1权威模式2教导模式3矫正模式4关系模式5放任模式

.制定课堂规则的要求:课堂规则的要求要科学合理,课堂规则的内容要规范明确,课堂规则的数量要少而精,课堂规则制定的过程要有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表述应以积极的语言为主,课堂规则的执行要公正公平。

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一.实施预防性管理,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2)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降低挫折水平 3)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1)信号暗示2)使用幽默3)创设情境4)有意忽视5)提问学生6)转移注意7)移除媒介8)正面批评9)劝离课堂10)利用惩罚 三.积极开展行为矫正,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内容:1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2有效改正课堂问题行为3塑造新的行为模式。

.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多奖少罚原则,坚持一致性原则,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原则。

.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步骤:1觉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2制定矫正目标及方法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和强化时间4评定矫正成效5塑造良好行为。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上课(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得好5教学效果好。

思考题:内容教学目标的编写:1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2内容点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3

内容点教学目标的编写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层次2讲课时教学内容分解成内容点并确定内容点教学目标3选定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4绘出内容点教学目标表


相关内容

  • 化学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 12月9日,天津市静海一中的9位老师被邀请到山西省长治六中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上课,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其中静海一中的付宝兰老师和长治六中的刘江明老师、韩花琴老师分别以不同的班讲了高中语文的同一内容:人教版 ...

  • 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听课评课
  • 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听课评课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需要重新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创立新的教研活动方式,以保证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有意识和有效地促使教师从新课程改革的宏观理念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转变.在这个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下,听课评课也就成为 ...

  • 教学工作会报告
  • 科研兴校 扎实推进 稳步提高 --教学工作会工作报告 上学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是全区实行"以人世制度改革为契机,以饯行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先导的一年",也是全区启动"四名工程"的一年,还是学校提出创建学习型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第一年.为把此项工作落到 ...

  • 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收集整理
  • 奥斯特教育 一.简介 成都澳斯特教育集团(成都澳斯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澳斯特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都澳斯特培训学校.小桔灯作文)是专业化.正规化.科学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机构. 履行"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学生的学习习 ...

  • 崔峦老师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
  • 崔峦老师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 (2011年11月) 一.回顾与展望--课改十年反思 (一)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进步 1.课程理念的进步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崔老师讲到,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语言能力为核心,但又是语文能力所概括不了的.他盛赞淄博潘南小学的学生敏锐的语感,决非一日之功. ②正确把握语文 ...

  • 学生座谈会简报-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
  • 学生座谈会简报 西北民族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2009-4-7 第二期 2009年3月16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负责人在法学院与2006级法学专业3班22位学生就本专业教学和学生就读进行了座谈,主要听取了学生的发言,现将学生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一.教学计划实施:同学们认为,先行课与后续课的关系 ...

  • 2011-2-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教导处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工作创新年"这个核心,创新教学管理思路.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方法.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深入研究高考,确保2012年高考再创辉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 ...

  • 2015年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 2015年中学课改工作总结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广泛推开.xx作为课改排头兵,几年努力,课改已经成为一大名片.在县教委的领导下,xx中学迎难而上,励精图治,强力推进课改.在几届校领导的努 ...

  • 贵阳市幼儿园课程管理与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 贵阳市幼儿园课程管理与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在2013版新修订的<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方案(试行)>和<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试行)>中,明确地将课程管理纳入幼儿园管理部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幼儿园课程设计与管理,实施与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参与贵阳市的省级和市级 ...

  •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状况
  •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状况 专业:教育学 姓名:段政旭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状况 一. 我国信息技术课的发展历程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20余年,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现今以及以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起一个导向作用.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5个阶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