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我是谁大学生自我意识

第四章 我是谁——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引入:不甘平凡的老鹰的故事

有一个天,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的养鸡场附近一座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出一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了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它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

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他内心里就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不时地想:“我一定不是一只鸡!”只是他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直到有一天,一只了不起的老鹰翱翔在鸡场的上空,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特的新力量,感觉胸腔正猛烈地跳动着。它抬头看着老鹰的时候,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我和老鹰一样,养鸡场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飞上青天,翱翔在蓝天中,栖息在山崖上。”

它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它的内心里有着飞的力量和天性。它展开了双翅,飞升到一座矮山的顶上。极为兴奋之下,它又飞到更高的山顶上,最后冲上青天,到了高山的顶峰。他发现了伟大的自己——翱翔高空的雄鹰。

你是否也在平凡中不甘寂寞?你是否也想实现自我,你是否也曾尝试展翅高飞?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期。进人大学的学生都会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在别人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如何去完善自我?”“如何去实现自我?”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去寻找自我、肯定自我。在自我辨析的过程中,会经受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迷茫和苦恼,也会产生不少心理问题。但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而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情绪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 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要求哲学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身人类自身,关注现实人生。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真正研究始于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自我的否定进行了尖锐地批判,并喊出了“我是凡人,我有凡人的要求”的人性解放之声。此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笛卡尔之后,有关自我的研究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自我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精神分析流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的理论尤其值得思考。

(一)精神分析的自我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的三结构理论”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人格的三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本我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找直接的肉体快乐。这种要求若有迟缓就会感到烦扰、懊恼,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减弱,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因而在本我的动力之下,一切困难,疼痛和挫折都要克服且在所不惜。本我是人格的一个永存的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是本我的对立面,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最初只有本我这一部分,随着婴儿不断长大,婴儿为了满足本我的要求,逐渐学会用他人认可的、社会赞许的某种方式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结果是婴儿会按照活动的结果好坏来发展活动或抑制活动。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自我逐渐发展起来。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本我,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弗洛伊德把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比喻为马和骑手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手则调节、引导和改变能量的方向,指引马向目的地前进。

儿童到了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有两方面,一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去评价、奖励和惩罚儿童。父母对儿童的某些行为作出“好”的评价,给儿童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儿童的另一些行为,父母作出“坏”的评价,并给以惩罚。长此以往,儿童就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坏的,父母关于奖惩,儿童行为的标准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行为规范。儿童可以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自己

评价自己,当自己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时,就感到愉快和满意(内在奖励);当自己行为违反了这些规范,就感到内疚(良心谴责)。到这个时候,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好”的标准就内化为儿童的自我理想,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坏”的惩罚规则就内化为儿童的良心,这样超我就形成了。

本我是我的自私部分,采取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部分,自我的行为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行为中遵循道德原则。本我、自我、超我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好似作用于三个角上的拉力形成的三角形一样。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显示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制约;超我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图限制本我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自我在本我、超我、显示之间周旋、调停,力求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以达到相对平衡。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意识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心中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他的自我概念,即实际自我;一个是他打算成为的自我,即理想自我。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满意的个人理想成长。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而又不时地变动的经验世界里。这个个人的经验和内心世界,被称为现象场。自我是在与环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现象场的产物。如果两种自我有跟大重合或相当接近,人们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如果两种自我评价间差距过大,心理问题就容易出现。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逐渐产生许多“机体经验”。例如,一个人可以完整地知觉到他的机体,体验到他所有的知觉,体验到这些知觉与所处环境中其他知觉和整个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个体体验的积累决定着个体是否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以及接受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有些机体经验被儿童意识到,这些经验成为现象经验,而没有被儿童意识到的经验则以潜在的形式对自我的发展起着作用。通过自身机体自动评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

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回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罗杰斯把这两种体验称为“正向关怀需求”,但儿童这种“正向关怀需求”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而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化”。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评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等自我防御机制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为保证经验与自我的一致即健康人格的形成,家长和社会就应该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儿童得到“无条件的满足”。例如,母亲通过给予儿童以慈爱,使他们逐渐学会像母亲爱自己一样爱别人,把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作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和价值行动的准则。也就是父母或其他成人在给予儿童爱时较少注意儿童行为的方式,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儿童,不会显示出价值的条件,自我与经验之间也便不会有不一致,儿童就能发展成为充分信任自己、充分发挥自身机能的人。

二、 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自己及其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具体包括人在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自然、自己对他人、自己对社会等关系的意识活动。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的身高外貌的了解,对自己能力、性格等的认识。对自己与周围环境及他人相处的融洽程度和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地位的理解,都是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它可

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面。生理自我又称为物质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等自然面貌的认识。例如,意识到自己身材的高矮胖瘦、面貌的美与丑,以及身体的健康状态等。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躯体和外部世界中属于他的那一部分的反映。心理自我又称为精神自我,是指个体对其心理活动的感知,即个体能够感知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和特征。例如,意识到自己智力、情感、意志、态度、气质、性格的特点,意识到自己心理状态的快乐、舒畅、忧伤和压抑等。心理自我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核心,它使个体根据需要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修正自己的经验与观念。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者群体所关注的反映,是自我的中心部分。例如,意识到自己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民族、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等。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需要其他个体和群体的关注与尊重,希望与他人建立友谊,以及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对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的支配。 从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和表现形式看,它可以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是指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表现为认识的自我,例如,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等。主要是基于对自我有关属性的认知和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其内容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等问题。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所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表现为情绪的自我。例如,我很讨厌自己、我喜欢自己等。自我体验反映了主体我的需求与客体我现实之间的关系,当客体我满足主体我的需要时,便产生肯定型自我体验,如自我满意;反之,便呈现出否定型自我体验,如自我责备。属于自我体验的有自信、自卑、自满、自我欣赏、自豪、自爱等,主要涉及自己是否满意自己和接纳自己的问题。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语言等的控制,即表现为意志的自我;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制约作用。属于自我控制的形式有自主、自立、自制、自强、自律等,主要涉及怎样克制自己,成为理想中的人物等内容。

从自我认识中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也称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躯体特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角色特点等的认识。投射自我也称镜中我,是指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

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不一定相同,两者之间可能会有距离,当这个距离相差太大时,个人便会感到别人不理解因而产生隔阂。理想自我也称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对将来的期待、抱负和成就,以及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理想自我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自我是一致的,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影响很大。

自我意识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经验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心理健康者的自我意识结构相对稳定,而且还能根据新的环境或新的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心理不健康者可能在自我意识结构上存在某些缺陷,而且不能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行为既受诸多社会因素决定,又在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自我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个人的现实行为并不单是由其所在的情境决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与对自我的认知、自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自我意识积极的学生,其成就动机和学习投入及学习成绩也明显优于那些自我意识消极的学生;当学生认为自己声名不佳时,他们会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可以说,个人怎样理解自己,是保证个体如何行为及以何种方式行为的重要前提。

(二)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解释,这与各人的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同样一件事情,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的个体,倾向于做出积极的分析和解释;具有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个体,倾向于做出消极的分析解释。解释经验的方式决定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一个自认为能力一般、只该获得平均成绩的学生,对于比较好的成绩会认为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到十分满足;而对于同样的成绩,一个自认为能力优秀、应当获得出众成绩的学生,会解释为是遭到了很大的失败,并体会到极大的挫折。事实证明,当个人的自我意识是消极时,每一种经验都会与消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自我意识是积极的,每一种经验都可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

(三)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自我意识不仅影响到个体现实的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还

影响到个体对未来事情发生的期待。这是因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与自我意识相一致的,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于自我意识的性质。研究发现,差生的成绩落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他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都出现了角色偏离的结果。成绩长期落后对于普通学生是不正常的,但对于差生,由于他们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都出现了偏离,并在偏离的状况下形成了一个新的相互一致的系统,因而在系统内部一切都觉得并没有不正常。换言之,落后的学习成绩正是差生自己“期待”的结果。

四、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自我意识不仅是在种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即到了人类阶段才形成的,而且在人类个体发展中,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是人类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同社会的人的相互作用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发展而来的,这个过程贯穿在人的一生中。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生理的自我意识、社会的自我意识和心理的自我意识。

(一)生理的自我意识阶段(1~3岁)

人初生时,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东西,生活在主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七八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即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听到自己的名字会明确做出反应;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是一大飞跃;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要求自主性,其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幼儿的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部世界。因此,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被认为是生理自我时期,也称自我中心期,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二)社会的自我意识阶段(3~13岁或14岁)

主要表现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一般从3岁开始到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先是通过游戏学习角色与角色关系,而后在学校接受教育。在社会化进程中,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愿望与体验,同时还做出了一些对自己行为方式、情感、意志、能力及地位、作用等的自我评价,不断增强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因此,这一时期的自

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客观化”时期。

(三)心理的自我意识阶段(14岁或15岁~24岁或25岁)

初步形成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一般指青春期开始后10年为自我意识形成时期。此时期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性意识觉醒、身体外形的变化、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极大提高等。此阶段个体逐渐脱离对成年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观点和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体色彩,注重对自我的内省与评价,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自我概念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为心理自我发展时期,也称为自我意识“主观化”时期。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心理自我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艾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发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的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期,个体都面临着重要的生活任务,需要个体去加以解决,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就会形成消极品质。

(一)婴儿前期:信任——不信任(0~1岁)这是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阶段。所谓信任,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养育者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二)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

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三)幼儿期:主动——内疚(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四)儿童期:勤奋——自卑(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五)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六)成人前期:亲近——孤独(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

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七)成人中期:创造——停滞(25~60岁)。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八)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60岁以上)。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规律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期。随着青少年身体的迅猛成长与性的发育成熟,以及社会和成年人对其态度的改变,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身,把自身变成意识的对象,即如心理学家斯普兰相所说,开始了“自我发现”的新时期。处于青年中后期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阶段,经历着一个明显而典型的分裂——矛盾统一的过程。它推动着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

(一)自我意识的分裂

自我意识的分裂,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此时,儿童时期那种笼统的、较稳定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主体的“我”(I),一个是客体的“我”(Me),即大学生既有观察自己的一面,又有作为被观察者的一面。“I”往往代表了社会的要求,在头脑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我”的形象。“Me”实质上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的形象,即“现实的我”。自我的分裂,使大

学生主动地、迅速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具有了新的意识,开始意识到那些以前没有注意过的、没有为之引起过思想波动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于是,自我内心活动复杂了,自我沉思、内省的时候明显增多了,并开始考虑自己应怎样做、能怎样做和不应怎样做、不能怎样做等人生观问题。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留意的许多“我”的方面和细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出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并且加剧、自我冲突加剧、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不能形成,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果断的。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心中都承载着无数的梦想,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把登天的天梯,他们有抱负、有追求、有理想,成就动机强烈,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定。然而,当他们付诸行动时,却发现现实与心中的理想有巨大的差距。昔日的白命不凡的形象在众多佼佼者面前并未鹤立鸡群,从来没有过考试不及格的历史今天也留下了心酸的一笔。于是,他们对现实的自我开始不满,甚至怀疑自己。这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种矛盾和冲突虽然会给大学生带来苦恼,但正是这种矛盾激发了大学生努力进取的积极性、锻炼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断寻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最佳接合点。

2.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求理想,寻求归属和爱,希望能获得别人的支持、赏识、尊重与鼓励。盼望有知心朋友能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共同交流和探讨人生。虽然每个大学生都有这种愿望,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上的闭锁性,他们又不愿轻易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心理世界,吐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往往在需要交流使彼此理解的时候却关闭了自己的心扉。同学们天天在一起生活与学习,也似乎很亲近,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似乎很远,就像每个人都封闭在玻璃罩内,看得见,却“触”不到。这种自我闭锁的倾向与强烈的交往需要之间的矛盾,使得不少大

学生处于“孤独感”的煎熬之中。

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的独立意向迅速发展,他们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年知识分子,这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具有一般青年人的特点,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竭力摆脱成人对他们的约束与干涉,要求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涉及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别于同龄人,他们生活在各种文化信息丰富的环境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他们的心理异常活跃,不愿被动地接受既定的价值标准,各种心理活动明显地表露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同时,大学生又存在着对父母、家庭、学校、师长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渴望独立,实际上又不可能完全真正独立的矛盾。

4.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

每个人都有自尊,而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们其自尊心更强。他们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成为同辈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在入学的时候,一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未来充满了自信。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突然惊恐地发现周围有许多比自己更强的人。有的由于学习成绩不能再保持前几名,有的同学因为自己不再是班上举足轻重的干部,有的因为在文体或社会活动中表现平平、缺乏才华,有的因为生理缺陷等而轻视自己、怀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产生自卑感。更多的人总是企图将它深藏于内心之中,而表现出来的依然是高傲。自尊心愈强的同学往往自卑感愈重,而他们愈是自卑就愈要在人前表现出高傲,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一些大学生正是因此而经常陷于自尊心与自卑感纠缠不清的困惑之中。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的统一就是指把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是在新的水平与方向上的协调一致,使现实的我努力符合理想的我的要求的同时,由于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所以自我意识的统一又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的统一,也表现为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即自我与客观环境、教育、社会发展的协调统 。

由于每个大学生的社会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追求目标不同以及个性特点不同,其自我意识统一、转化选择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自我意识的统一会出现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肯定型

这类大学生有正确的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全面、客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能够通过积极的努力达到统一。例如,一位大学三年级的同学这样分析自己:“我向往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我也明白成功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我不能苛求社会来满足我的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坐标,踏踏实实奋斗,静静地体会,勇敢地把握才是生活的真谛。”

2.自我否定型

这类大学生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自我远远高于现实自我,经过努力仍无法拉近距离;或距离虽不大,但主观上缺乏自我驾驭能力,心理常呈现出一种消极的防御状态。这些同学只想通过简单的努力去实现理想自我,因而一遇到困难、挫折便会灰心丧气,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以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他们自卑感重,对自己缺乏信心,极易悲观失望。

3.自我扩张型

这类大学生过度地高估了现实自我,以至形成虚妄的判断,确立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自我的实现轻而易举。如有的同学自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整天以幻想的我、理想的我代替真实的我,不肯面对现实的我;有的同学常常自吹自擂,埋怨历史、社会和他人。自我扩张型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变态,个别同学还可能用违反社会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手段谋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

4.自我萎缩型

自我萎缩型的大学生表现为理想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极为不满。他们认为理想自我难以实现、甚至永远无法实现,于是要么放弃对理想自我的追求,消极放任,玩世不恭;要么自轻自贱、自怨自艾,出现自我拒绝心理,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抵抗。

5.自我矛盾型

自我矛盾型的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无法协调,因而自我意识难以统一,无法转化出一个新的自我。这种同学内心冲突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无从确立,积极的自我难以产生,内心始终充满矛盾和冲突,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

总之,大学生的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不一致,引起自我意识的矛盾并产生了

不安与冲突,应该说是他们在思考人生、选择人生、实现人生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大学生要努力改善现实我,使之趋近理想我;修正理想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我趋近,努力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积极统一。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自我形象的丰富性、社会性、概括性

大学生在描绘自我形象时,使用分析性的描述,而不像中学生那样使用整体性描述。这种分析一般能深入个人的内心世界、情绪体验、思想动机、意志特征和理想愿望,如用“大海里的一滴水”或“铺路的石子”等来描述自己,展示着自我形象的丰富性。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与中学生相比明显提高,变得较全面、客观和主动,更多地从社会政治思想、动机、理想、品德方面,从与他人的比较中观察自己、分析自己,这表明大学生自我形象的社会性更为增强。大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评价已从外部的、具体的、偶然的特征,发展到综合自己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用概括的词语或方式来描述,如用“富有个性”“潇洒的气质”等来形容自我。这说明大学生自我形象的概括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二)自我体验丰富性、波动性、敏感性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比较丰富,可以说是一生中或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善感”的一个年龄阶段或群体。他们有肯定的和否定的自我体验(喜欢自己还是讨厌自己,满意自己还是不满意自己等),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自我体验(喜悦还是忧愁,趣味无穷还是乏味无聊等),还有紧张和轻松、敏感和迟钝等自我体验。一般来说,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学生自我体验仍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甚至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当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同时,大学生自我体验敏感性大,他们对涉及“我”的及与“我”相联系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敏感,特别是在与异性的接触中更常常引起情绪的波动,在行为与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往往触景生情,通过想象打发自己的灵感或生活的体验,因而在思维中经常流露出一些感慨和遐想等。这在学生的日记、通信、诗文中,是很容易看到的。

(三)自我控制的自觉性、独立性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体现在,他们随着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的增加,能够根据别人的评价对自己的行动结果进行反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实现

目标的要求。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自觉性来源于社会责任感、成就目标、生活的价值定向和意志的努力与锻炼,而外部的直接诱因的作用则相对地减少了。这说明大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而盲目性和冲动性则逐渐减少。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独立性也增强。在他们心目中,“我”的形象已经改变,不再是“中学生娃娃”那样的自我形象,而是一个肩负着历史使命,又有着一定知识才能和人格的大学生形象,成人感特别强烈。因而,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他们强烈要求独立和自治,希望摆脱依赖和管束。

第三节 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完善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或缺陷

(一)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

自我接受是指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都能客观评价、坦然接受,不会过多地抱怨和谴责自己。对自我的接受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而过度自我接受是指过高地估计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超越自身的实际。常常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也视为长处,拿显微镜看他人的短处,把别人细微的短处找出来,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过度自我接受的人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过高评价滋生骄傲,对自己易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自我拒绝是指不喜欢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过度的自我拒绝是更严重的、经常的、多方面的自我否定。在生活中,许多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拒绝,这可以促使他们不断修正自己,但过度自我拒绝则是由严重低估自我引起的。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一般是“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或者“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过度自我拒绝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能由自我否定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二)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强的自卑感

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每个大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好强、好胜、不甘落后。自尊心强的大学生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克服缺点,取得进步。但过强的自尊心则会导致骄傲、自负、

装腔作势。自负的人缺乏自我批评,也不允许别人批评,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盛气凌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样的人回避或否认自己的缺点,缺乏自知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失败,也容易使自己受伤害。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自卑的同学对自己缺乏信心,斤斤计较于自己的缺点、不足和失误,遇事缺乏主见、犹豫不决、心虚胆怯,遇有挑战性场合即逃避退缩,其结果捍卫的是虚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自卑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学校课业的各种成绩,校内外的各类活动,人与人之间比赛竞争而定胜负争荣誉的情况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如果从能力、成绩、特长以及身体、容貌、家世、地位等所有条件相比,没有一个人是永远胜利、永远成功的。每个人在不同层面上都有他自己的成败经验,己不如人的失败感人皆有之。大学校园是人才济济之地,自己在某些方面曾有自卑的倾向和感受,也是很正常的。

(三)自我中心和从众心理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愈来愈多地将关注的重心投向自我,尤其是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感,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的人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客观思考。他们往往以领袖的身份出现,盛气凌人,处事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得不到他人的好感和信任,做事难以得到他人帮助,易遭挫折。

与自我中心相反,有些大学生有过强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人皆有之,特别是青年的大学生需要群体的认可,从众是取得别人认可的一种方式。但是,从众心理过强,则会缺乏独立意向,懒于思考,常常表现出随大流、人云亦云。长此以往只会阻碍自主性和创造意识的发展。

(四)过分的独立意向与过分的逆反心理

独立意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但是独立意识并不是独来独往,不顾社会规范我行我素。很多大学生把独立理解成“万事不求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其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苦挫折,只能自吞苦果,活得沉重。一个真正成熟的个体的独立是指在感情上、行为上能对自己负全部的责任,但不排除接受他人的帮助。

逆反心理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其实质是为了寻求独立、寻求自我肯定,为了保护新发现的、正在逐渐形成的、但还比较脆弱的自我,

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压抑自己的那种外在力量的一种要求。逆反心理有两面性:一方面表明青年大学生的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但另一方面,一些人不能确切把握反抗,表现出过分的逆反心理,不区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理性分析少,情绪成分大,目的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的对象多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宣传的观念和典型人物等外界权威,其结果是阻碍了他们学习新的或正确的经验,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偏离和缺陷,是其心理还不成熟的表现,这是由其身心发展状况和成长背景决定的,并不是某个人的缺点,而是在所有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但也是必须调整的。积极面对它,并争取解决它,才能达到自我真正的统一、完善和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把握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对大学生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要衡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否健全,可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其一,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和肯定自我。

其二,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其三,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协调一致的人。

其四,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二)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

1.正确认识自我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健康成熟的自我意识是以正确认识自我为基础的,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印象,而是要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对自己比较客观、合理的认识。正确认识自我通常有以下3条渠道。

(1)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首先,从自己眼中的“我”认识自己,即对作为客体我的认识,例如,自己有能力吗?自己是性格随和的人吗?其次,从别人眼中的“我”认识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从他人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中可以认识自己。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反应和态度并不完全相同,在不同的关系中可以反映自己不同的侧面。例如,自己是亲和的人吗?自己热情助人吗?最后,从自己心目中的“我”认识自己,理想自我反映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例如,我对自己满意吗?我是不切实际的人吗?将多个侧面的“我”统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对自己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

(2)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与他人比较是个人获得自我概念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比较的内容不同、比较的参照不同,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同。例如,有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刚刚步人校门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同学,还有些大学生比较的是家世、身材、相貌等不能改变的条件,这种比较不仅毫无实际意义,而且还会造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影响自己的心态和与人交往的态度。因此,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确立合适的参照体系对于正确认识自我是极为重要的。

(3)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个体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有关自己能力、意志和兴趣等方面的认识。但做事的经验,无论成败与否,其价值视个体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些人可以从成功中获得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们善于从各种经验中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有些人遇到挫折后一蹶不振,不敢面对现实和迎接挑战;还有一些人获得成功后就沾沾自喜、狂妄自大,以后做事时变得自不量力等等。因此,只有对成败经验仔细分析、深入思考,才会有益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个体从多方面、多途径全面地观察自己,对从周围世界中获取的有关自我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通过对过去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纵向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改变与进步,通过自己与各种人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差距,并经常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评价。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奋斗目标,使自己不断发展和完善。

2.积极悦纳自我

接受自己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积极地悦纳自我就是做到:

①接受自己,比较满意自己,有自豪感、成功感、价值感和愉快感;②开朗乐观,对生活感到乐趣和温暖,对未来充满憧憬;③冷静而又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客观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④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自欺欺人,又不以消极回避漠视自己的现实,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忽略自己的优势,却对自己的劣势耿耿于怀,不能欣赏自己、爱惜自己,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和愤怒,难以体会人生的快乐。一个人接受自己,才有可能理智地看待自己的优劣,才有可能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得失,才有可能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保持适度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有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接受水平。

3.适当调整自我

对经验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是自我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经验开放,不仅要对与自我概念相符合的经验开放,而且要对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经验保持开放的态度。对经验开放实际上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期望。从某种角度来说,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自我调整的过程。

4.合理控制自我

有效的自我控制是保证个体主动调整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对自我抱有过高期望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就会不断经受挫折和失意,无法实现自我理想。而对于自卑自怨的人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就无法摆脱恶劣的心境而有所作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将远大的理想与具体的目标结合起来,更能激励自己不断地努力。自制力在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和自我奋斗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进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5.完善和超越自我

加强自我修养,不断进行自我塑造,达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是健全自我意识的终极目标。健全自我、塑造自我的修养过程,亦是一个超越自我的修养过程。对大学生来说,塑造自我、实现理想乃是其终生的目标,因此加强自身修养是大学生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应有很高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但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从“修身、养性”开始,就是从点滴的小事开始,从行动中开始。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能力特点,在自我的三因素协调统一的基础上,

行与知并重。行动中,无论对人对事均需全力以赴,使自己的能力和品格得到最大的发展。行动之后经常反省,汲取经验和教训后再投入行动,在积极的学习、实践、创造中,自我便一步步得到完善。超越自我,就是要把昨天的成就当做今天的起跑点,用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使明日之我比今日之我更进步。自我超越也是超越个人的“小我”走向社会的“大我”的过程,即健全的自我既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理想的实现,更注重投身社会实践,为社会服务,担当起历史重任,在为他人和社会的服务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附录1:心理游戏

心理活动——20个我是谁

1、请在下面完成20个“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句子,要求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与特性的描述。

(1)我是一个

(2)我是一个

(3)我是一个

(4)我是一个

(5)我是一个

(6)我是一个

(7)我是一个

(8)我是一个

(9)我是一个

(10)我是一个

(11)我是一个

(12)我是一个

(13)我是一个

(14)我是一个

(15)我是一个

(16)我是一个

(17)我是一个

(18)我是一个

(19)我是一个

(20)我是一个

2、请评估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请对自我描述的每个句子做判断,在句子后面加上(+)或(-),(+)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分别数一下有多少个条目,然后将两者相加,如果是正数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态良好,相反如果是负数这现实你不能很好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你是否过低评价自己?是什么原因使你不相信自己?如何去完善与改变呢?

3、请讲陈诉的20项内容做下列归类,然后总结你对自我认识中那个方面是相对模糊和消极的呢?

(1)生理自我(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型等)

编号:

(2)心理自我(你的个性、能力、精神状态等)

编号:

(3)社会自我(属于你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等)

编号:

附录2:心理测验

自我和谐量表(SCCS)

姓名 性别 年龄 评定日期

注意:下面是一些个人对自己的看法的陈述。填答时,请您看清楚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圈选

一个数字(1代表该句话完全不符合您的情况;2代表比较不符合您的情况;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您的情况;5代表完全符合您的情况),以代表该句话与您现在对自己的看法相符合的程度。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都有其独特性。因此答案是没有对错的,您只要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评 定 项 目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1. 我周围的人往往觉得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些矛盾 □ □ □ □ □

2. 有时我会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表现不满意 □ □ □ □ □

3. 每当遇到困难,我总是首先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 □ □ □ □ □

4. 我很难恰当地表达我对别人的情感反应 □ □ □ □ □

5. 我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并不要求别人也与我一样

□ □ □ □ □

6. 我一旦形成对事情的看法,就不会再改变 □ □ □ □ □

7. 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 □ □ □ □ □

8. 尽管有时得做一些不愿做的事,但我基本上是按自己的愿望办事的

□ □ □ □ □

9. 一件事情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什么可以含糊的

□ □ □ □ □

10. 如果我在某件事上不顺利,我就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 □ □ □ □

11. 我至少有几个知心的朋友 □ □ □ □ □

12. 我觉得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该做的 □ □ □ □ □

13. 不论别人怎么说,我的观点决不改变 □ □ □ □ □

14. 别人常常会误解我对他们的好恶 □ □ □ □ □

15. 很多情况下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 □ □ □ □ □

16. 我朋友中有些是与我截然不同的人,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

□ □ □ □ □

17. 与别人交往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 □ □ □ □ □

18. 我很了解自己对周围人的情感 □ □ □ □ □

19. 我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与我的要求相距太远 □ □ □ □ □

20. 我很少去想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应该 □ □ □ □ □

21. 我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 □ □ □ □ □

22. 我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 □ □ □ □

23. 我能很自如地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 □ □ □ □ □

24. 如果有了足够的证据,我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 □ □ □ □ □

25. 我很少考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 □ □ □

26. 把心里话告诉别人不仅得不到帮助,还可能招致麻烦□ □ □ □ □

27. 在遇到问题时,我总觉得别人都离我很远 □ □ □ □ □

28. 我觉得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 □ □ □ □

29. 我很担心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引起别人的误解 □ □ □ □ □

30. 如果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总希望尽快弥补。

□ □ □ □ □

31. 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很难与他们沟通 □ □ □ □ □

32. 我认为能力再强的人也可能会遇上难题 □ □ □ □ □

33. 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 □ □ □ □

34. 一旦遇到麻烦,无论怎样做都无济于事 □ □ □ □ □

35. 我总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感受 □ □ □ □ □

计分方法和结果解释

各分量表的得分为其所包含的项目分直接相加。三个分量表包含的项目分别为:

(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1、4、7、10、12、14、15、17、19、21、23、27、28、29,31、33,共16项;得分之和,高分为≥56分;低分为≤35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反映的是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包含对能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它所产生的症状更多地反映了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

(2)自我的灵活性:2、3、5、8、11、16、18、22、24、30、32、35,共12项;得分之和,高分为≥55分;低分为≤37分。“自我的灵活性”与敌对和恐怖的相关显著,可能预示了自我概念的刻板和僵化。

(3)自我的刻板性:6、9、13、20、25、26、34,共7项;得分之和,高分为≥40分;低分为≤13分。自我的刻板性”不仅同质性信度较低,而且仅与偏执有显著相关,说明这一分量表的含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应用时也应小心。

总分:计算方法是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在大学生中,可以以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容易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或逃避,导致自我的僵化,或因不能改变导致无助感。

附录3:心理阅读

课后阅读——生命的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开讲前手里高高地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他问:“有谁想要这20块钱?”哗,大家都把手举了起来。

接着,他又说:“我打算把这20块钱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送之前,请容许我这么做。”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还有人要吗?”还是有不少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要是我这样做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踏上一只脚,并用脚使劲碾。此时,钞票又脏又皱。他问道:“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个把人举起手来。

演说家一边把钱弄平,一边说道:“朋友们,你们刚刚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不管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的价值并没变,依旧是整整20块。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是我们所碰到的逆境所击倒、欺凌甚至碾至粉身碎骨。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我们开始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里,我们价值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因为在他看来,无论你脏也好,干净也罢,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你们依然是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我们从事什么工作,也不在于我们认识哪些人,而决定于我们自身!请记住: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

第四章 我是谁——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引入:不甘平凡的老鹰的故事

有一个天,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的养鸡场附近一座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出一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了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它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

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他内心里就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不时地想:“我一定不是一只鸡!”只是他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直到有一天,一只了不起的老鹰翱翔在鸡场的上空,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特的新力量,感觉胸腔正猛烈地跳动着。它抬头看着老鹰的时候,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我和老鹰一样,养鸡场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飞上青天,翱翔在蓝天中,栖息在山崖上。”

它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它的内心里有着飞的力量和天性。它展开了双翅,飞升到一座矮山的顶上。极为兴奋之下,它又飞到更高的山顶上,最后冲上青天,到了高山的顶峰。他发现了伟大的自己——翱翔高空的雄鹰。

你是否也在平凡中不甘寂寞?你是否也想实现自我,你是否也曾尝试展翅高飞?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期。进人大学的学生都会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在别人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如何去完善自我?”“如何去实现自我?”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去寻找自我、肯定自我。在自我辨析的过程中,会经受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迷茫和苦恼,也会产生不少心理问题。但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而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情绪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 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要求哲学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身人类自身,关注现实人生。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真正研究始于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自我的否定进行了尖锐地批判,并喊出了“我是凡人,我有凡人的要求”的人性解放之声。此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笛卡尔之后,有关自我的研究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自我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精神分析流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的理论尤其值得思考。

(一)精神分析的自我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的三结构理论”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人格的三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本我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找直接的肉体快乐。这种要求若有迟缓就会感到烦扰、懊恼,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减弱,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因而在本我的动力之下,一切困难,疼痛和挫折都要克服且在所不惜。本我是人格的一个永存的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是本我的对立面,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最初只有本我这一部分,随着婴儿不断长大,婴儿为了满足本我的要求,逐渐学会用他人认可的、社会赞许的某种方式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结果是婴儿会按照活动的结果好坏来发展活动或抑制活动。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自我逐渐发展起来。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本我,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弗洛伊德把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比喻为马和骑手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手则调节、引导和改变能量的方向,指引马向目的地前进。

儿童到了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有两方面,一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去评价、奖励和惩罚儿童。父母对儿童的某些行为作出“好”的评价,给儿童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儿童的另一些行为,父母作出“坏”的评价,并给以惩罚。长此以往,儿童就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坏的,父母关于奖惩,儿童行为的标准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行为规范。儿童可以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自己

评价自己,当自己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时,就感到愉快和满意(内在奖励);当自己行为违反了这些规范,就感到内疚(良心谴责)。到这个时候,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好”的标准就内化为儿童的自我理想,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坏”的惩罚规则就内化为儿童的良心,这样超我就形成了。

本我是我的自私部分,采取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部分,自我的行为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行为中遵循道德原则。本我、自我、超我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好似作用于三个角上的拉力形成的三角形一样。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显示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制约;超我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图限制本我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自我在本我、超我、显示之间周旋、调停,力求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以达到相对平衡。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意识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心中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他的自我概念,即实际自我;一个是他打算成为的自我,即理想自我。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满意的个人理想成长。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而又不时地变动的经验世界里。这个个人的经验和内心世界,被称为现象场。自我是在与环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现象场的产物。如果两种自我有跟大重合或相当接近,人们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如果两种自我评价间差距过大,心理问题就容易出现。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逐渐产生许多“机体经验”。例如,一个人可以完整地知觉到他的机体,体验到他所有的知觉,体验到这些知觉与所处环境中其他知觉和整个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个体体验的积累决定着个体是否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以及接受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有些机体经验被儿童意识到,这些经验成为现象经验,而没有被儿童意识到的经验则以潜在的形式对自我的发展起着作用。通过自身机体自动评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

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回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罗杰斯把这两种体验称为“正向关怀需求”,但儿童这种“正向关怀需求”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而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化”。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评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等自我防御机制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为保证经验与自我的一致即健康人格的形成,家长和社会就应该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儿童得到“无条件的满足”。例如,母亲通过给予儿童以慈爱,使他们逐渐学会像母亲爱自己一样爱别人,把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作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和价值行动的准则。也就是父母或其他成人在给予儿童爱时较少注意儿童行为的方式,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儿童,不会显示出价值的条件,自我与经验之间也便不会有不一致,儿童就能发展成为充分信任自己、充分发挥自身机能的人。

二、 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自己及其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具体包括人在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自然、自己对他人、自己对社会等关系的意识活动。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的身高外貌的了解,对自己能力、性格等的认识。对自己与周围环境及他人相处的融洽程度和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地位的理解,都是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它可

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面。生理自我又称为物质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等自然面貌的认识。例如,意识到自己身材的高矮胖瘦、面貌的美与丑,以及身体的健康状态等。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躯体和外部世界中属于他的那一部分的反映。心理自我又称为精神自我,是指个体对其心理活动的感知,即个体能够感知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和特征。例如,意识到自己智力、情感、意志、态度、气质、性格的特点,意识到自己心理状态的快乐、舒畅、忧伤和压抑等。心理自我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核心,它使个体根据需要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修正自己的经验与观念。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者群体所关注的反映,是自我的中心部分。例如,意识到自己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民族、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等。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需要其他个体和群体的关注与尊重,希望与他人建立友谊,以及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对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的支配。 从自我意识的心理构成和表现形式看,它可以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是指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表现为认识的自我,例如,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等。主要是基于对自我有关属性的认知和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其内容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等问题。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所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表现为情绪的自我。例如,我很讨厌自己、我喜欢自己等。自我体验反映了主体我的需求与客体我现实之间的关系,当客体我满足主体我的需要时,便产生肯定型自我体验,如自我满意;反之,便呈现出否定型自我体验,如自我责备。属于自我体验的有自信、自卑、自满、自我欣赏、自豪、自爱等,主要涉及自己是否满意自己和接纳自己的问题。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语言等的控制,即表现为意志的自我;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制约作用。属于自我控制的形式有自主、自立、自制、自强、自律等,主要涉及怎样克制自己,成为理想中的人物等内容。

从自我认识中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也称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躯体特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角色特点等的认识。投射自我也称镜中我,是指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

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不一定相同,两者之间可能会有距离,当这个距离相差太大时,个人便会感到别人不理解因而产生隔阂。理想自我也称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对将来的期待、抱负和成就,以及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理想自我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自我是一致的,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影响很大。

自我意识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经验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心理健康者的自我意识结构相对稳定,而且还能根据新的环境或新的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心理不健康者可能在自我意识结构上存在某些缺陷,而且不能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行为既受诸多社会因素决定,又在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自我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个人的现实行为并不单是由其所在的情境决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与对自我的认知、自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自我意识积极的学生,其成就动机和学习投入及学习成绩也明显优于那些自我意识消极的学生;当学生认为自己声名不佳时,他们会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可以说,个人怎样理解自己,是保证个体如何行为及以何种方式行为的重要前提。

(二)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解释,这与各人的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同样一件事情,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的个体,倾向于做出积极的分析和解释;具有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个体,倾向于做出消极的分析解释。解释经验的方式决定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一个自认为能力一般、只该获得平均成绩的学生,对于比较好的成绩会认为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到十分满足;而对于同样的成绩,一个自认为能力优秀、应当获得出众成绩的学生,会解释为是遭到了很大的失败,并体会到极大的挫折。事实证明,当个人的自我意识是消极时,每一种经验都会与消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自我意识是积极的,每一种经验都可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

(三)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自我意识不仅影响到个体现实的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还

影响到个体对未来事情发生的期待。这是因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与自我意识相一致的,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于自我意识的性质。研究发现,差生的成绩落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他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都出现了角色偏离的结果。成绩长期落后对于普通学生是不正常的,但对于差生,由于他们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都出现了偏离,并在偏离的状况下形成了一个新的相互一致的系统,因而在系统内部一切都觉得并没有不正常。换言之,落后的学习成绩正是差生自己“期待”的结果。

四、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自我意识不仅是在种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即到了人类阶段才形成的,而且在人类个体发展中,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是人类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同社会的人的相互作用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发展而来的,这个过程贯穿在人的一生中。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生理的自我意识、社会的自我意识和心理的自我意识。

(一)生理的自我意识阶段(1~3岁)

人初生时,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东西,生活在主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七八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即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听到自己的名字会明确做出反应;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是一大飞跃;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要求自主性,其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幼儿的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部世界。因此,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被认为是生理自我时期,也称自我中心期,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二)社会的自我意识阶段(3~13岁或14岁)

主要表现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一般从3岁开始到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先是通过游戏学习角色与角色关系,而后在学校接受教育。在社会化进程中,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愿望与体验,同时还做出了一些对自己行为方式、情感、意志、能力及地位、作用等的自我评价,不断增强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因此,这一时期的自

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客观化”时期。

(三)心理的自我意识阶段(14岁或15岁~24岁或25岁)

初步形成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一般指青春期开始后10年为自我意识形成时期。此时期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性意识觉醒、身体外形的变化、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极大提高等。此阶段个体逐渐脱离对成年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观点和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体色彩,注重对自我的内省与评价,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自我概念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为心理自我发展时期,也称为自我意识“主观化”时期。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心理自我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艾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发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的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期,个体都面临着重要的生活任务,需要个体去加以解决,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就会形成消极品质。

(一)婴儿前期:信任——不信任(0~1岁)这是获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阶段。所谓信任,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养育者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二)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

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三)幼儿期:主动——内疚(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四)儿童期:勤奋——自卑(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五)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六)成人前期:亲近——孤独(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

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七)成人中期:创造——停滞(25~60岁)。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八)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60岁以上)。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规律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期。随着青少年身体的迅猛成长与性的发育成熟,以及社会和成年人对其态度的改变,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身,把自身变成意识的对象,即如心理学家斯普兰相所说,开始了“自我发现”的新时期。处于青年中后期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阶段,经历着一个明显而典型的分裂——矛盾统一的过程。它推动着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

(一)自我意识的分裂

自我意识的分裂,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此时,儿童时期那种笼统的、较稳定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主体的“我”(I),一个是客体的“我”(Me),即大学生既有观察自己的一面,又有作为被观察者的一面。“I”往往代表了社会的要求,在头脑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我”的形象。“Me”实质上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的形象,即“现实的我”。自我的分裂,使大

学生主动地、迅速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具有了新的意识,开始意识到那些以前没有注意过的、没有为之引起过思想波动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于是,自我内心活动复杂了,自我沉思、内省的时候明显增多了,并开始考虑自己应怎样做、能怎样做和不应怎样做、不能怎样做等人生观问题。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留意的许多“我”的方面和细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出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并且加剧、自我冲突加剧、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不能形成,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果断的。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心中都承载着无数的梦想,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把登天的天梯,他们有抱负、有追求、有理想,成就动机强烈,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定。然而,当他们付诸行动时,却发现现实与心中的理想有巨大的差距。昔日的白命不凡的形象在众多佼佼者面前并未鹤立鸡群,从来没有过考试不及格的历史今天也留下了心酸的一笔。于是,他们对现实的自我开始不满,甚至怀疑自己。这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种矛盾和冲突虽然会给大学生带来苦恼,但正是这种矛盾激发了大学生努力进取的积极性、锻炼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断寻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最佳接合点。

2.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求理想,寻求归属和爱,希望能获得别人的支持、赏识、尊重与鼓励。盼望有知心朋友能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共同交流和探讨人生。虽然每个大学生都有这种愿望,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上的闭锁性,他们又不愿轻易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心理世界,吐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往往在需要交流使彼此理解的时候却关闭了自己的心扉。同学们天天在一起生活与学习,也似乎很亲近,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似乎很远,就像每个人都封闭在玻璃罩内,看得见,却“触”不到。这种自我闭锁的倾向与强烈的交往需要之间的矛盾,使得不少大

学生处于“孤独感”的煎熬之中。

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的独立意向迅速发展,他们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年知识分子,这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具有一般青年人的特点,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竭力摆脱成人对他们的约束与干涉,要求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涉及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别于同龄人,他们生活在各种文化信息丰富的环境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他们的心理异常活跃,不愿被动地接受既定的价值标准,各种心理活动明显地表露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同时,大学生又存在着对父母、家庭、学校、师长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渴望独立,实际上又不可能完全真正独立的矛盾。

4.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

每个人都有自尊,而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们其自尊心更强。他们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成为同辈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在入学的时候,一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未来充满了自信。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突然惊恐地发现周围有许多比自己更强的人。有的由于学习成绩不能再保持前几名,有的同学因为自己不再是班上举足轻重的干部,有的因为在文体或社会活动中表现平平、缺乏才华,有的因为生理缺陷等而轻视自己、怀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产生自卑感。更多的人总是企图将它深藏于内心之中,而表现出来的依然是高傲。自尊心愈强的同学往往自卑感愈重,而他们愈是自卑就愈要在人前表现出高傲,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一些大学生正是因此而经常陷于自尊心与自卑感纠缠不清的困惑之中。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的统一就是指把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是在新的水平与方向上的协调一致,使现实的我努力符合理想的我的要求的同时,由于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所以自我意识的统一又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的统一,也表现为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即自我与客观环境、教育、社会发展的协调统 。

由于每个大学生的社会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追求目标不同以及个性特点不同,其自我意识统一、转化选择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自我意识的统一会出现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肯定型

这类大学生有正确的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全面、客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能够通过积极的努力达到统一。例如,一位大学三年级的同学这样分析自己:“我向往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我也明白成功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我不能苛求社会来满足我的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坐标,踏踏实实奋斗,静静地体会,勇敢地把握才是生活的真谛。”

2.自我否定型

这类大学生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自我远远高于现实自我,经过努力仍无法拉近距离;或距离虽不大,但主观上缺乏自我驾驭能力,心理常呈现出一种消极的防御状态。这些同学只想通过简单的努力去实现理想自我,因而一遇到困难、挫折便会灰心丧气,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以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他们自卑感重,对自己缺乏信心,极易悲观失望。

3.自我扩张型

这类大学生过度地高估了现实自我,以至形成虚妄的判断,确立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自我的实现轻而易举。如有的同学自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整天以幻想的我、理想的我代替真实的我,不肯面对现实的我;有的同学常常自吹自擂,埋怨历史、社会和他人。自我扩张型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变态,个别同学还可能用违反社会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手段谋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

4.自我萎缩型

自我萎缩型的大学生表现为理想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极为不满。他们认为理想自我难以实现、甚至永远无法实现,于是要么放弃对理想自我的追求,消极放任,玩世不恭;要么自轻自贱、自怨自艾,出现自我拒绝心理,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抵抗。

5.自我矛盾型

自我矛盾型的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无法协调,因而自我意识难以统一,无法转化出一个新的自我。这种同学内心冲突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无从确立,积极的自我难以产生,内心始终充满矛盾和冲突,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

总之,大学生的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不一致,引起自我意识的矛盾并产生了

不安与冲突,应该说是他们在思考人生、选择人生、实现人生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大学生要努力改善现实我,使之趋近理想我;修正理想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我趋近,努力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积极统一。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自我形象的丰富性、社会性、概括性

大学生在描绘自我形象时,使用分析性的描述,而不像中学生那样使用整体性描述。这种分析一般能深入个人的内心世界、情绪体验、思想动机、意志特征和理想愿望,如用“大海里的一滴水”或“铺路的石子”等来描述自己,展示着自我形象的丰富性。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与中学生相比明显提高,变得较全面、客观和主动,更多地从社会政治思想、动机、理想、品德方面,从与他人的比较中观察自己、分析自己,这表明大学生自我形象的社会性更为增强。大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评价已从外部的、具体的、偶然的特征,发展到综合自己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用概括的词语或方式来描述,如用“富有个性”“潇洒的气质”等来形容自我。这说明大学生自我形象的概括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二)自我体验丰富性、波动性、敏感性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比较丰富,可以说是一生中或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善感”的一个年龄阶段或群体。他们有肯定的和否定的自我体验(喜欢自己还是讨厌自己,满意自己还是不满意自己等),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自我体验(喜悦还是忧愁,趣味无穷还是乏味无聊等),还有紧张和轻松、敏感和迟钝等自我体验。一般来说,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学生自我体验仍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甚至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当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同时,大学生自我体验敏感性大,他们对涉及“我”的及与“我”相联系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敏感,特别是在与异性的接触中更常常引起情绪的波动,在行为与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往往触景生情,通过想象打发自己的灵感或生活的体验,因而在思维中经常流露出一些感慨和遐想等。这在学生的日记、通信、诗文中,是很容易看到的。

(三)自我控制的自觉性、独立性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体现在,他们随着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的增加,能够根据别人的评价对自己的行动结果进行反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实现

目标的要求。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自觉性来源于社会责任感、成就目标、生活的价值定向和意志的努力与锻炼,而外部的直接诱因的作用则相对地减少了。这说明大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而盲目性和冲动性则逐渐减少。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独立性也增强。在他们心目中,“我”的形象已经改变,不再是“中学生娃娃”那样的自我形象,而是一个肩负着历史使命,又有着一定知识才能和人格的大学生形象,成人感特别强烈。因而,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他们强烈要求独立和自治,希望摆脱依赖和管束。

第三节 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完善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或缺陷

(一)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

自我接受是指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都能客观评价、坦然接受,不会过多地抱怨和谴责自己。对自我的接受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而过度自我接受是指过高地估计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超越自身的实际。常常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也视为长处,拿显微镜看他人的短处,把别人细微的短处找出来,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过度自我接受的人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过高评价滋生骄傲,对自己易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自我拒绝是指不喜欢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过度的自我拒绝是更严重的、经常的、多方面的自我否定。在生活中,许多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拒绝,这可以促使他们不断修正自己,但过度自我拒绝则是由严重低估自我引起的。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一般是“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或者“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过度自我拒绝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能由自我否定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二)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强的自卑感

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每个大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好强、好胜、不甘落后。自尊心强的大学生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克服缺点,取得进步。但过强的自尊心则会导致骄傲、自负、

装腔作势。自负的人缺乏自我批评,也不允许别人批评,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盛气凌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样的人回避或否认自己的缺点,缺乏自知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失败,也容易使自己受伤害。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自卑的同学对自己缺乏信心,斤斤计较于自己的缺点、不足和失误,遇事缺乏主见、犹豫不决、心虚胆怯,遇有挑战性场合即逃避退缩,其结果捍卫的是虚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自卑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学校课业的各种成绩,校内外的各类活动,人与人之间比赛竞争而定胜负争荣誉的情况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如果从能力、成绩、特长以及身体、容貌、家世、地位等所有条件相比,没有一个人是永远胜利、永远成功的。每个人在不同层面上都有他自己的成败经验,己不如人的失败感人皆有之。大学校园是人才济济之地,自己在某些方面曾有自卑的倾向和感受,也是很正常的。

(三)自我中心和从众心理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愈来愈多地将关注的重心投向自我,尤其是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感,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的人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客观思考。他们往往以领袖的身份出现,盛气凌人,处事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得不到他人的好感和信任,做事难以得到他人帮助,易遭挫折。

与自我中心相反,有些大学生有过强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人皆有之,特别是青年的大学生需要群体的认可,从众是取得别人认可的一种方式。但是,从众心理过强,则会缺乏独立意向,懒于思考,常常表现出随大流、人云亦云。长此以往只会阻碍自主性和创造意识的发展。

(四)过分的独立意向与过分的逆反心理

独立意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但是独立意识并不是独来独往,不顾社会规范我行我素。很多大学生把独立理解成“万事不求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其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苦挫折,只能自吞苦果,活得沉重。一个真正成熟的个体的独立是指在感情上、行为上能对自己负全部的责任,但不排除接受他人的帮助。

逆反心理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其实质是为了寻求独立、寻求自我肯定,为了保护新发现的、正在逐渐形成的、但还比较脆弱的自我,

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压抑自己的那种外在力量的一种要求。逆反心理有两面性:一方面表明青年大学生的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但另一方面,一些人不能确切把握反抗,表现出过分的逆反心理,不区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理性分析少,情绪成分大,目的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的对象多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宣传的观念和典型人物等外界权威,其结果是阻碍了他们学习新的或正确的经验,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偏离和缺陷,是其心理还不成熟的表现,这是由其身心发展状况和成长背景决定的,并不是某个人的缺点,而是在所有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但也是必须调整的。积极面对它,并争取解决它,才能达到自我真正的统一、完善和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把握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对大学生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要衡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否健全,可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其一,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和肯定自我。

其二,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其三,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协调一致的人。

其四,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二)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

1.正确认识自我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健康成熟的自我意识是以正确认识自我为基础的,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印象,而是要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对自己比较客观、合理的认识。正确认识自我通常有以下3条渠道。

(1)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首先,从自己眼中的“我”认识自己,即对作为客体我的认识,例如,自己有能力吗?自己是性格随和的人吗?其次,从别人眼中的“我”认识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从他人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中可以认识自己。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反应和态度并不完全相同,在不同的关系中可以反映自己不同的侧面。例如,自己是亲和的人吗?自己热情助人吗?最后,从自己心目中的“我”认识自己,理想自我反映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例如,我对自己满意吗?我是不切实际的人吗?将多个侧面的“我”统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对自己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

(2)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与他人比较是个人获得自我概念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比较的内容不同、比较的参照不同,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同。例如,有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刚刚步人校门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同学,还有些大学生比较的是家世、身材、相貌等不能改变的条件,这种比较不仅毫无实际意义,而且还会造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影响自己的心态和与人交往的态度。因此,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确立合适的参照体系对于正确认识自我是极为重要的。

(3)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个体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有关自己能力、意志和兴趣等方面的认识。但做事的经验,无论成败与否,其价值视个体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些人可以从成功中获得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们善于从各种经验中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有些人遇到挫折后一蹶不振,不敢面对现实和迎接挑战;还有一些人获得成功后就沾沾自喜、狂妄自大,以后做事时变得自不量力等等。因此,只有对成败经验仔细分析、深入思考,才会有益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个体从多方面、多途径全面地观察自己,对从周围世界中获取的有关自我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通过对过去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纵向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改变与进步,通过自己与各种人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差距,并经常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评价。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奋斗目标,使自己不断发展和完善。

2.积极悦纳自我

接受自己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积极地悦纳自我就是做到:

①接受自己,比较满意自己,有自豪感、成功感、价值感和愉快感;②开朗乐观,对生活感到乐趣和温暖,对未来充满憧憬;③冷静而又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客观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④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自欺欺人,又不以消极回避漠视自己的现实,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忽略自己的优势,却对自己的劣势耿耿于怀,不能欣赏自己、爱惜自己,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和愤怒,难以体会人生的快乐。一个人接受自己,才有可能理智地看待自己的优劣,才有可能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得失,才有可能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保持适度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有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接受水平。

3.适当调整自我

对经验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是自我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经验开放,不仅要对与自我概念相符合的经验开放,而且要对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经验保持开放的态度。对经验开放实际上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期望。从某种角度来说,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自我调整的过程。

4.合理控制自我

有效的自我控制是保证个体主动调整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对自我抱有过高期望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就会不断经受挫折和失意,无法实现自我理想。而对于自卑自怨的人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就无法摆脱恶劣的心境而有所作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将远大的理想与具体的目标结合起来,更能激励自己不断地努力。自制力在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和自我奋斗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进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5.完善和超越自我

加强自我修养,不断进行自我塑造,达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是健全自我意识的终极目标。健全自我、塑造自我的修养过程,亦是一个超越自我的修养过程。对大学生来说,塑造自我、实现理想乃是其终生的目标,因此加强自身修养是大学生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应有很高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但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从“修身、养性”开始,就是从点滴的小事开始,从行动中开始。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能力特点,在自我的三因素协调统一的基础上,

行与知并重。行动中,无论对人对事均需全力以赴,使自己的能力和品格得到最大的发展。行动之后经常反省,汲取经验和教训后再投入行动,在积极的学习、实践、创造中,自我便一步步得到完善。超越自我,就是要把昨天的成就当做今天的起跑点,用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使明日之我比今日之我更进步。自我超越也是超越个人的“小我”走向社会的“大我”的过程,即健全的自我既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理想的实现,更注重投身社会实践,为社会服务,担当起历史重任,在为他人和社会的服务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附录1:心理游戏

心理活动——20个我是谁

1、请在下面完成20个“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句子,要求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与特性的描述。

(1)我是一个

(2)我是一个

(3)我是一个

(4)我是一个

(5)我是一个

(6)我是一个

(7)我是一个

(8)我是一个

(9)我是一个

(10)我是一个

(11)我是一个

(12)我是一个

(13)我是一个

(14)我是一个

(15)我是一个

(16)我是一个

(17)我是一个

(18)我是一个

(19)我是一个

(20)我是一个

2、请评估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请对自我描述的每个句子做判断,在句子后面加上(+)或(-),(+)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分别数一下有多少个条目,然后将两者相加,如果是正数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态良好,相反如果是负数这现实你不能很好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你是否过低评价自己?是什么原因使你不相信自己?如何去完善与改变呢?

3、请讲陈诉的20项内容做下列归类,然后总结你对自我认识中那个方面是相对模糊和消极的呢?

(1)生理自我(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型等)

编号:

(2)心理自我(你的个性、能力、精神状态等)

编号:

(3)社会自我(属于你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等)

编号:

附录2:心理测验

自我和谐量表(SCCS)

姓名 性别 年龄 评定日期

注意:下面是一些个人对自己的看法的陈述。填答时,请您看清楚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圈选

一个数字(1代表该句话完全不符合您的情况;2代表比较不符合您的情况;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您的情况;5代表完全符合您的情况),以代表该句话与您现在对自己的看法相符合的程度。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都有其独特性。因此答案是没有对错的,您只要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评 定 项 目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1. 我周围的人往往觉得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些矛盾 □ □ □ □ □

2. 有时我会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表现不满意 □ □ □ □ □

3. 每当遇到困难,我总是首先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 □ □ □ □ □

4. 我很难恰当地表达我对别人的情感反应 □ □ □ □ □

5. 我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并不要求别人也与我一样

□ □ □ □ □

6. 我一旦形成对事情的看法,就不会再改变 □ □ □ □ □

7. 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 □ □ □ □ □

8. 尽管有时得做一些不愿做的事,但我基本上是按自己的愿望办事的

□ □ □ □ □

9. 一件事情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什么可以含糊的

□ □ □ □ □

10. 如果我在某件事上不顺利,我就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 □ □ □ □

11. 我至少有几个知心的朋友 □ □ □ □ □

12. 我觉得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该做的 □ □ □ □ □

13. 不论别人怎么说,我的观点决不改变 □ □ □ □ □

14. 别人常常会误解我对他们的好恶 □ □ □ □ □

15. 很多情况下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 □ □ □ □ □

16. 我朋友中有些是与我截然不同的人,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

□ □ □ □ □

17. 与别人交往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 □ □ □ □ □

18. 我很了解自己对周围人的情感 □ □ □ □ □

19. 我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与我的要求相距太远 □ □ □ □ □

20. 我很少去想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应该 □ □ □ □ □

21. 我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 □ □ □ □ □

22. 我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 □ □ □ □

23. 我能很自如地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 □ □ □ □ □

24. 如果有了足够的证据,我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 □ □ □ □ □

25. 我很少考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 □ □ □

26. 把心里话告诉别人不仅得不到帮助,还可能招致麻烦□ □ □ □ □

27. 在遇到问题时,我总觉得别人都离我很远 □ □ □ □ □

28. 我觉得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 □ □ □ □

29. 我很担心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引起别人的误解 □ □ □ □ □

30. 如果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总希望尽快弥补。

□ □ □ □ □

31. 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很难与他们沟通 □ □ □ □ □

32. 我认为能力再强的人也可能会遇上难题 □ □ □ □ □

33. 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 □ □ □ □

34. 一旦遇到麻烦,无论怎样做都无济于事 □ □ □ □ □

35. 我总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感受 □ □ □ □ □

计分方法和结果解释

各分量表的得分为其所包含的项目分直接相加。三个分量表包含的项目分别为:

(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1、4、7、10、12、14、15、17、19、21、23、27、28、29,31、33,共16项;得分之和,高分为≥56分;低分为≤35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反映的是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包含对能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它所产生的症状更多地反映了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

(2)自我的灵活性:2、3、5、8、11、16、18、22、24、30、32、35,共12项;得分之和,高分为≥55分;低分为≤37分。“自我的灵活性”与敌对和恐怖的相关显著,可能预示了自我概念的刻板和僵化。

(3)自我的刻板性:6、9、13、20、25、26、34,共7项;得分之和,高分为≥40分;低分为≤13分。自我的刻板性”不仅同质性信度较低,而且仅与偏执有显著相关,说明这一分量表的含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应用时也应小心。

总分:计算方法是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在大学生中,可以以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容易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或逃避,导致自我的僵化,或因不能改变导致无助感。

附录3:心理阅读

课后阅读——生命的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开讲前手里高高地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他问:“有谁想要这20块钱?”哗,大家都把手举了起来。

接着,他又说:“我打算把这20块钱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送之前,请容许我这么做。”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还有人要吗?”还是有不少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要是我这样做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踏上一只脚,并用脚使劲碾。此时,钞票又脏又皱。他问道:“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个把人举起手来。

演说家一边把钱弄平,一边说道:“朋友们,你们刚刚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不管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的价值并没变,依旧是整整20块。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是我们所碰到的逆境所击倒、欺凌甚至碾至粉身碎骨。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我们开始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里,我们价值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因为在他看来,无论你脏也好,干净也罢,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你们依然是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我们从事什么工作,也不在于我们认识哪些人,而决定于我们自身!请记住: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


相关内容

  • 关于印发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和德育等4门公共课课程标准的函
  • 人社职司便函[2010]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为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公共课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 水平和文化素质,保障教学质量,我司组织制定了<技工院校公 共课设置方案>和德育等4门公共课课程标准,现印发予以施 ...

  • 第四章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
  • 第四章 动机.需要与兴趣 一.单选题 1. 小学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老师的爱,这说明是小学儿童的(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爱的需要 D .成就需要 2. 儿童要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这属于( ) A .生理的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爱的需要 D .成就需要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书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现代人的健康观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的测定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二.大学生心 ...

  • 提供自考成绩考场电子档案查询,数千套试题
  • <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高自考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 课程代码:18975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概括地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基本规律,论述 ...

  • 大学[思修]第四章参考题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B ) A. 调节功能 B. 认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评价功能 2.重视道德修养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分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一.单选题(10) 1.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A.初中时期B.高中时期C.大学时期 D.成年期 2.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 D.人际关系良好 ...

  • 发展心理学教案
  • 串讲的三个目标 1.系统化 2.重点化 3.临床化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6--12)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15.16)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3 ...

  •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资料2016年最新版
  •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70期复习资料2015年最新版_含69期及历年考试真题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五期闭卷真题 含第69期(2015)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闭卷全部题目 两科均由4道名词解释(每题5分)和4道简答题(两道7分,两道8分)组成: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69期:高等教育 ...

  • 心理健康考试题型(1)
  • 主子注:考试时间一月 12 号晚上七点到九点航海楼 109 进行考试简答题No1 1. 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方面?p6-7 2.什么是自我同一性?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冲突有哪些?p18-20 3.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应当如何进行调适?p48-54 4. 什么是人际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