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是一家

这个说法上个世纪出就有了,再往前推500年大约是明朝初年。明初刚刚经历了战乱和灾荒,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急剧减少,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恢复生产,明廷决定从山西往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移民。比较有名的是山西洪洞县北的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京津冀鲁豫及江淮地区广为传唱,妇乳皆知。在洪洞县的古大槐树处,无论冰雪寒冬,还是盛夏酷暑,都有络绎不绝的远方游子,前来寻根祭祖,有的虔诚拜祭,有的留诗提词,有的捐款捐物。惜别之际,如同他们的祖先一样盘桓再三,频频回首,不忍离去。久而久之,在洪洞县古大槐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根文化。一株苍老的古槐,成了华夏千万儿女的血脉之源,始发之根。

请看

五百年前是一家

史料记载,元末明初,战乱频繁,灾害频发,全国许多地方十室九空。而山西因东有太行山作屏障,社会稳定,呈现出另外一番富庶的景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人口不足六千万,当时,河南人口为189.1万,河北人口为189.3万,而山西却达403.4万人,比冀豫两省的总和还要多。为发展农耕,充实国力,巩固政权,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年十五年(1417年),明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城以北的广济寺旁,在

槐树移民是中国古代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移民,被称为

有关专家表示,洪洞大槐树移民不仅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还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据考证,从明初到清末民初,时间为500多年。那时,大槐树后裔已遍及全国。人们初次见面互问老家,会说:

二、为什么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来源:大槐树网 更新时间:2007-4-2

明代大移民究竟有无其事?移民的范围都有哪些省份?是什么原因造成山西人口稠密而山东、河南等省人口稀少?移民从什么年代开始,又到什么年代结束?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的?明 代大移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何在?近读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大槐树寻根》(郑守来、黄泽岭主编)一书,方找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 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天性。本书洋洋洒洒40多万字,博采史籍、方志、碑刻、谱牒、传说等,就国人传颂的洪洞迁民,作了最严谨的考证和最详尽的叙述。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据证,从明初至永乐十五年的五十年间,疏散山西府五十一县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甘……遍及大半个神州。而山西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处,则是民众办理迁徙手续的地方。传说,官府曾采用了欺骗的形式:官府预先张贴告示说,除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兵四面合围,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迁移。当他们在官兵的催逼下踏上征程时,一边走,一边回首,最后看到的就只有远处的这棵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了。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山西移民惜别故乡的一个标志。 如今,古大槐树处迁民后裔已遍及海内外。千百万人民怀乡思土,寻根问祖,古大槐树处已成为人们祭祖胜地。洪洞县每年四月一日至十日举办的“寻根祭祖节”,吸引了十多万前来祭祀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将大槐树迁民这段历史比较完整地加以收集、整理并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本书的出版,对于探究我国历史文化渊源,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这个说法上个世纪出就有了,再往前推500年大约是明朝初年。明初刚刚经历了战乱和灾荒,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急剧减少,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恢复生产,明廷决定从山西往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移民。比较有名的是山西洪洞县北的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京津冀鲁豫及江淮地区广为传唱,妇乳皆知。在洪洞县的古大槐树处,无论冰雪寒冬,还是盛夏酷暑,都有络绎不绝的远方游子,前来寻根祭祖,有的虔诚拜祭,有的留诗提词,有的捐款捐物。惜别之际,如同他们的祖先一样盘桓再三,频频回首,不忍离去。久而久之,在洪洞县古大槐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根文化。一株苍老的古槐,成了华夏千万儿女的血脉之源,始发之根。

请看

五百年前是一家

史料记载,元末明初,战乱频繁,灾害频发,全国许多地方十室九空。而山西因东有太行山作屏障,社会稳定,呈现出另外一番富庶的景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人口不足六千万,当时,河南人口为189.1万,河北人口为189.3万,而山西却达403.4万人,比冀豫两省的总和还要多。为发展农耕,充实国力,巩固政权,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年十五年(1417年),明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城以北的广济寺旁,在

槐树移民是中国古代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移民,被称为

有关专家表示,洪洞大槐树移民不仅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还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据考证,从明初到清末民初,时间为500多年。那时,大槐树后裔已遍及全国。人们初次见面互问老家,会说:

二、为什么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来源:大槐树网 更新时间:2007-4-2

明代大移民究竟有无其事?移民的范围都有哪些省份?是什么原因造成山西人口稠密而山东、河南等省人口稀少?移民从什么年代开始,又到什么年代结束?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的?明 代大移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何在?近读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大槐树寻根》(郑守来、黄泽岭主编)一书,方找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 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天性。本书洋洋洒洒40多万字,博采史籍、方志、碑刻、谱牒、传说等,就国人传颂的洪洞迁民,作了最严谨的考证和最详尽的叙述。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据证,从明初至永乐十五年的五十年间,疏散山西府五十一县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甘……遍及大半个神州。而山西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处,则是民众办理迁徙手续的地方。传说,官府曾采用了欺骗的形式:官府预先张贴告示说,除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兵四面合围,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迁移。当他们在官兵的催逼下踏上征程时,一边走,一边回首,最后看到的就只有远处的这棵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了。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山西移民惜别故乡的一个标志。 如今,古大槐树处迁民后裔已遍及海内外。千百万人民怀乡思土,寻根问祖,古大槐树处已成为人们祭祖胜地。洪洞县每年四月一日至十日举办的“寻根祭祖节”,吸引了十多万前来祭祀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将大槐树迁民这段历史比较完整地加以收集、整理并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本书的出版,对于探究我国历史文化渊源,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内容

  • [今日历史]11月24日大事记,今天是感恩节哦!
  • ·今天是感恩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 一.国内大事记 ? 1894年11月24日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122年前,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 ...

  • 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怀念二十年前的打麦场!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到了一年一度农村人割麦的时节,如今大型机械咆哮而过让人少了丰收的感觉,二十年前的收麦场景,你还记得吗? 一家亲戚朋友一起收割,割完一家换另一家.割完麦子,还得把它拉到场里,这时候是用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 碾麦子同样是个力气活,后来大家都 ...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一家系报道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一家系报道 钟平 张雷 (宿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234000)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男,67岁,农民,安徽省宿州市人.系因渐进性行走不稳.言语不清20年于2008年4月25日入院.患者自20年前开始,自觉行走不稳,表现为在较窄的道路上行走困难,不能沿直线行走,缓慢加重,并于3年前 ...

  • 酸奶的历史
  • 酸奶的历史 7000年前酸奶已经出现在北非人的饭桌上 对陶器碎片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北非人大约在7000年前或许就已经把酸奶端上了他们的饭桌.研究人员在6月2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发酵乳制品在陶器碎片上留下的具有指示意味的脂肪痕迹,表明利比亚西南部阿卡库斯山地区的居 ...

  • [一碗米粉]阅读答案
  • 一碗米粉 徐全庆[来源:学科网] ⑴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 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

  • 国人一年节假日115天 休假制度变迁改变生活方式
  • 假期越来越多从"不会休闲"."盲目休闲"到"学会休闲 又到"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与休息"从来就是一对"双生子",劳动者们辛勤劳动,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休息,实现理想.时光回转到20年前, ...

  • 大龄下岗女工创业买车记
  • "一年前,在街上擦皮鞋,每天只赚了10几块钱.每天提着擦鞋箱东走西走,还担心被人说质量不好".40岁的下岗女工欧阳英说,那时心里真的很难受,见了熟人就把帽子压得低低的.不过没有办法,谁叫我们下岗了呢? 欧阳英是广西白色市沾益县一家国营老企业的职工.该企业的200多名员工3年前全下 ...

  • 平安夜见证武汉每天不一样从只靠走到不算太堵
  • 平安夜见证武汉每天不一样 从只靠走到不算太堵 作者: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12期 十多年来,每一个平安夜,大武汉都展示着活力与魅力.透过这个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殊节日,我们分明感受到她的升华与嬗变. [商圈] 从南北对峙到处处花开 "十年前上学时买衣服都到江汉路 ...

  • 难忘那一幕高中作文
  • 难忘那一幕高中作文(一) 初春时节,一场贵如油的春雨浇灌大地,我也踏上春游的旅途. 这次,我们要去一个偏僻的小山村,7点多就到达了目的地.原来我以为这个村子仅仅是条件差一点,但到了那里才发现,简直就像回到了原始社会.在村子里买了一包看起来不错的瓜子,一吃,苦的,再一吃,还是苦的,一看生产日期,哇,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