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变阻器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滑动变阻器 科目:物理 提供者:周崇田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课时:1

单位:靖江惠丰初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上节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后面“欧姆定律”的 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 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画结构简图、电路符号。 2.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 3.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过程与方法:1 师生共同活动,应用电阻知识,设计出滑动变阻器..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使用变阻器,并总结出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从而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对比,体会电阻箱能准确读数而滑动变阻器能连续改变电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学习,培养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和创造 性思维。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三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逻辑思维还是比较差的,仍然以感谢认识为主但经验又比较匮乏,他们刚刚接触电学。 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 装置,对刚学电学的学生来说,在变阻原理的理解上感到起点较高,学生难于接受。只有了解仪器的构造,才能从本 质上理解它的使用方法,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节课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变阻器的教学属于实验仪器的教学。本节课拟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边演示、边导控,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 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过程是: 先了了解仪器构造, 再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 因此教学上力求通过对变阻器的原理、 构造、这一难点的突破,来顺利开展其使用方法这一重点的教学。 设计滑动变阻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材又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本人力图通过实验与电脑相结合 的手段,引导学生完成这个设计,

让他们初步体会到“创新”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 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当堂演示

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 时向学生提出递进问题:(屏幕) ①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① ② 观察灯的亮度变化 思考:什么原因引起了灯的亮 度变化?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 1 -第 1 页 共 4 页

③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 (二) 滑动变阻器原理的学习: 教师引导: 1、 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 提出问题:如何改变导体的电阻?组织 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踊跃发言, 各抒已见, 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 通过分析,指出利用改变温度来改变电阻 不实用,而从其余三方面改变导体电阻 【方案一】(改变导体的材料):如图所 示(1),在 A、B 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 图1 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观察小灯泡 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 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二】(改变横截面积):如图 1 所 示,在 A、B 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 接入 1 根笔芯与 2 根笔芯),观察小灯泡 图2 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 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三】(改变长度):如图 2 所示, 在 A、B 间(有鄂鱼夹)夹入一段铅笔芯, 2、方案确定,方便、实用的方法是:改变导 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 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 体的长度,教师以演示实验对学生的想法加 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 以肯定,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就是采用 化,并加以比较。 改变导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逐渐改变电阻, 学生想出,线圈必须涂上绝缘漆。但随之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图一装置固然可以变 又出现滑片不能与线圈接通的新矛盾。学 阻但阻值变化范围太小,没有实用价值,应 生想出,必须把线圈与滑片接触处的绝缘 漆刮掉(以上设计过程,用电脑完成)。 如何增大它的阻值变化范围?引导学生想 总结使用: 出:需要增大电阻线的长度。顺着这一思路, ①串联在电路中,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 教师加以演示,结果出现电阻线太长,操作 的接法有 4 种(“一上一下”); 将很不方便的矛盾。从而,再次引导学生讨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 2 论得出:要把电阻线绕在瓷筒或胶木筒上来 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 “同上”电阻总是

很小。 解决这一矛盾。再指出:如果不小心让瓷筒 ③在闭合开关前应使滑片位于阻值 上的线圈相碰或线圈太密造成它们互相接 最大处,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 触,发生短路,应如何解决?再次引导 电路的电阻越小,灯越亮。调节滑片由离 下端接线柱最远处到最进处,灯由暗到 亮。 这样就设计出滑动变阻器。 (三)滑动变阻器学习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 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在此设 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滑动变 阻器的正确使用。 实验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屏幕) ◆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 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 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 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 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 滑动变阻器上有 4 个接线柱,怎样把这 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 实验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 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灯泡的亮度。 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 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 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 规律。 交流评价 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 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 学习怎样正确使用滑 动变阻器

循序渐进, 突破难点 (约 12 分钟):充分利用 上节课所学的决定电阻大 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 截面积、温度)

- 2 -第 2 页 共 4 页

(四)、电阻箱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 的电阻值,能否有一种可以表示出阻值 用投影幻灯片练习电阻箱读数三 的变阻器呢?引出电阻箱. 出示挂图, 说明电阻箱的构造和读出电阻 次. 箱示数的方法.同时展示电阻箱的实物. 因为教材对电阻箱这部分 知识的要求不高,它也不 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 此掌握以下知识即可.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 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 。 2、滑动变阻器使用: (1) 联在电路中,正确接法采用 接法. 错误接法:同时连接 接线柱时,接入阻值 ,相当于定值电阻; 同时连接 接线柱时,接入阻值 ,相当于导线; (2)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 位置. (3) 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 和 。 3、A、B、C、D 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4、如右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A 端滑动时,小灯泡变

亮,那么应该将滑动变 阻器的接线柱 和 接在电路的 M、N 两端. 5、如图所示,有灯泡 L1、L2,开关 S,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要求:L1、L2 并联,开关控 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 L1 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 L2 的电流。请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八、板书设计

第 2 节、变阻器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3.结构与符号: 4.使用: (1)、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要采用“一上一下”接法. (2)、 使用前了解变阻器铭牌上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 明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部分,滑片移动时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4)、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5.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控制灯的亮暗。 6.应用:电位器、油量表中的应用 (二)、电阻箱 1.能读出接入电路中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2.读数: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电路符号:

- 3 -第 3 页 共 4 页

九.教学反思

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 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 本节课成功关键是: 1)、逐步引导启发学生怎样方便连续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工作原理。 2) 、通过实验探索了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突破: 1、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合作探究、自己感悟总结出知识和规律,让学生体验探究过 程的愉悦! 2、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只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设计实验和探究,模 仿科学家的探究途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3、滑动变阻器是一个很重要的电器元件,但比较抽象,第一次接触可能有些陌生,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学生实 验:将一根铅笔芯、小灯泡、电源、开关串联起来,通过实验感受变阻器其实就是这个样子,为学生轻松的认识变 阻器的原理做好铺垫。 4、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等原因,因此,对学生的座位重新做了编排,把物理成绩好 的跟差的分在同一小组,把动手能力强的跟相对较弱的学生分在同一小

组,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 与度,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 5、这节课的难点是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由于有四个接线柱,接入不同接线柱,所起的作用不同,学生特别容易混 淆。因此我先让学生分析出有六种不同的接法,而不告诉学生“一上一下”的正确接法,让他们通过实验自己去感 知这样接会怎样,那样接会怎样,从而真正掌握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分析,亲自实验掌握的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更深刻,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不足之处: 1、因为内容较多时间不足的问题练习不足,不能使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2、对于学习过程中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没有充分给予积极的引导。

- 4 -第 4 页 共 4 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滑动变阻器 科目:物理 提供者:周崇田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课时:1

单位:靖江惠丰初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上节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后面“欧姆定律”的 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 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画结构简图、电路符号。 2.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 3.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过程与方法:1 师生共同活动,应用电阻知识,设计出滑动变阻器..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使用变阻器,并总结出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从而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对比,体会电阻箱能准确读数而滑动变阻器能连续改变电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学习,培养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和创造 性思维。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三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逻辑思维还是比较差的,仍然以感谢认识为主但经验又比较匮乏,他们刚刚接触电学。 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 装置,对刚学电学的学生来说,在变阻原理的理解上感到起点较高,学生难于接受。只有了解仪器的构造,才能从本 质上理解它的使用方法,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节课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变阻器的教学属于实验仪器的教学。本节课拟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边演示、边导控,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 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过程是: 先了了解仪器构造, 再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 因此教学上力求通过对变阻器的原理、 构造、这一难点的突破,来顺利开展其使用方法这一重点的教学。 设计滑动变阻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材又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本人力图通过实验与电脑相结合 的手段,引导学生完成这个设计,

让他们初步体会到“创新”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 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当堂演示

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 时向学生提出递进问题:(屏幕) ①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① ② 观察灯的亮度变化 思考:什么原因引起了灯的亮 度变化?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 1 -第 1 页 共 4 页

③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 (二) 滑动变阻器原理的学习: 教师引导: 1、 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 提出问题:如何改变导体的电阻?组织 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踊跃发言, 各抒已见, 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 通过分析,指出利用改变温度来改变电阻 不实用,而从其余三方面改变导体电阻 【方案一】(改变导体的材料):如图所 示(1),在 A、B 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 图1 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观察小灯泡 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 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二】(改变横截面积):如图 1 所 示,在 A、B 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 接入 1 根笔芯与 2 根笔芯),观察小灯泡 图2 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 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三】(改变长度):如图 2 所示, 在 A、B 间(有鄂鱼夹)夹入一段铅笔芯, 2、方案确定,方便、实用的方法是:改变导 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 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 体的长度,教师以演示实验对学生的想法加 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 以肯定,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就是采用 化,并加以比较。 改变导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逐渐改变电阻, 学生想出,线圈必须涂上绝缘漆。但随之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图一装置固然可以变 又出现滑片不能与线圈接通的新矛盾。学 阻但阻值变化范围太小,没有实用价值,应 生想出,必须把线圈与滑片接触处的绝缘 漆刮掉(以上设计过程,用电脑完成)。 如何增大它的阻值变化范围?引导学生想 总结使用: 出:需要增大电阻线的长度。顺着这一思路, ①串联在电路中,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 教师加以演示,结果出现电阻线太长,操作 的接法有 4 种(“一上一下”); 将很不方便的矛盾。从而,再次引导学生讨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 2 论得出:要把电阻线绕在瓷筒或胶木筒上来 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 “同上”电阻总是

很小。 解决这一矛盾。再指出:如果不小心让瓷筒 ③在闭合开关前应使滑片位于阻值 上的线圈相碰或线圈太密造成它们互相接 最大处,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 触,发生短路,应如何解决?再次引导 电路的电阻越小,灯越亮。调节滑片由离 下端接线柱最远处到最进处,灯由暗到 亮。 这样就设计出滑动变阻器。 (三)滑动变阻器学习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 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在此设 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滑动变 阻器的正确使用。 实验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屏幕) ◆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 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 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 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 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 滑动变阻器上有 4 个接线柱,怎样把这 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 实验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 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灯泡的亮度。 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 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 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 规律。 交流评价 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 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 学习怎样正确使用滑 动变阻器

循序渐进, 突破难点 (约 12 分钟):充分利用 上节课所学的决定电阻大 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 截面积、温度)

- 2 -第 2 页 共 4 页

(四)、电阻箱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 的电阻值,能否有一种可以表示出阻值 用投影幻灯片练习电阻箱读数三 的变阻器呢?引出电阻箱. 出示挂图, 说明电阻箱的构造和读出电阻 次. 箱示数的方法.同时展示电阻箱的实物. 因为教材对电阻箱这部分 知识的要求不高,它也不 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 此掌握以下知识即可.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 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 。 2、滑动变阻器使用: (1) 联在电路中,正确接法采用 接法. 错误接法:同时连接 接线柱时,接入阻值 ,相当于定值电阻; 同时连接 接线柱时,接入阻值 ,相当于导线; (2)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 位置. (3) 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 和 。 3、A、B、C、D 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4、如右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A 端滑动时,小灯泡变

亮,那么应该将滑动变 阻器的接线柱 和 接在电路的 M、N 两端. 5、如图所示,有灯泡 L1、L2,开关 S,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要求:L1、L2 并联,开关控 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 L1 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 L2 的电流。请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八、板书设计

第 2 节、变阻器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3.结构与符号: 4.使用: (1)、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要采用“一上一下”接法. (2)、 使用前了解变阻器铭牌上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 明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部分,滑片移动时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4)、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5.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控制灯的亮暗。 6.应用:电位器、油量表中的应用 (二)、电阻箱 1.能读出接入电路中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2.读数: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电路符号:

- 3 -第 3 页 共 4 页

九.教学反思

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 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 本节课成功关键是: 1)、逐步引导启发学生怎样方便连续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工作原理。 2) 、通过实验探索了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突破: 1、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合作探究、自己感悟总结出知识和规律,让学生体验探究过 程的愉悦! 2、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只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设计实验和探究,模 仿科学家的探究途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3、滑动变阻器是一个很重要的电器元件,但比较抽象,第一次接触可能有些陌生,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学生实 验:将一根铅笔芯、小灯泡、电源、开关串联起来,通过实验感受变阻器其实就是这个样子,为学生轻松的认识变 阻器的原理做好铺垫。 4、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等原因,因此,对学生的座位重新做了编排,把物理成绩好 的跟差的分在同一小组,把动手能力强的跟相对较弱的学生分在同一小

组,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 与度,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 5、这节课的难点是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由于有四个接线柱,接入不同接线柱,所起的作用不同,学生特别容易混 淆。因此我先让学生分析出有六种不同的接法,而不告诉学生“一上一下”的正确接法,让他们通过实验自己去感 知这样接会怎样,那样接会怎样,从而真正掌握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分析,亲自实验掌握的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更深刻,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不足之处: 1、因为内容较多时间不足的问题练习不足,不能使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2、对于学习过程中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没有充分给予积极的引导。

- 4 -第 4 页 共 4 页


相关内容

  • 5.2测量电阻教案
  • 第2节 测量电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原理: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 ...

  •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2)
  •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想想议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再根据上一节所讲的测定 功率的方法以及上一章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分析要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需要测出那 些物理量?需要那些器材?学生很容易想出应测定电压.电流,进一步得出应该用电压表. 电流表进行测量. ...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教案
  • 实验课题: 11.2.组装电路 主备人:罗军 执教教师: 实验评估: 实验课题: 11.4.用电流表测电流 主备人:罗军 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2个).电流表.导线 实验过程设计:(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

  • 变阻器教案
  • §14.2 变阻器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并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

  •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
  • 课题:伏安法测电阻 一.学习目标: 1.会设计电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能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论证. 2.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U-I图像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规律. 3.培养科学的实验态度. 重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过程. 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复习回顾: 1.欧姆定律 ...

  • 初中物理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案
  • 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二.过程与方法 领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 ...

  • [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 课题:探究欧姆定律 白丽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活动中的协作精神.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

  •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课 题 [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 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 ...

  •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3
  •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临泉县迎仙镇中心校 郑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②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③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