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课本剧

将相和 课本剧

旁白: 蔺相如: 秦王: 廉颇: 赵王: 第一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赵王、众大臣、蔺相如

【旁白: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大。一次,赵王得到一样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信给他,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知道了急得不得了,立刻召集大臣来商量。 】 赵王(坐在自己的王座上):秦王叫人写信来,说要拿十五座城池换我的和氏璧,众卿快想想办法吧。(从位子上走下来)

大臣甲(走到殿中间):臣以为,秦国历来不守信用,这次只是为了把璧骗到手罢了,不可以相信。

大臣乙:大王,臣以为如果秦王以此为借口攻打我们怎么办? (大臣们议论纷纷,但商量不出一个好办法。)

大臣甲:大王,小臣有一主意,举荐一人,此人机智勇敢,此事肯定难不倒他。 赵王:谁? 大臣甲:此人乃蔺相如也。

赵王(十分高兴):哦!此人本王早有耳闻,那太好了,快传蔺相如。

【旁白:没多久,蔺相如就来了。 】

赵王(走到他身边,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蔺相如):寡人命你出使秦国,如何? 蔺相如:大王请放心,草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国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给他,不拿,我就把璧送回来。那时候他们理屈,就没有理由动兵了。

(赵王听了很高兴,传令下去,要蔺相如出使秦国。)

第二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秦国皇宫

人物:秦王、蔺相如

【旁白:几天后,蔺相如来到了咸阳,进功去见秦王。】

蔺相如:小臣参见秦王。

秦王:请起。

蔺相如:小臣把宝物带来了。(双手奉上和氏璧)。

秦王(捧着璧观看):真不愧是和氏璧呀,雪白无暇,真是绝世无双的宝物!(绝口不提城池的事情)。

蔺相如(见秦王不提城池的事):大王,在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我指给您看。 秦王:有这等事?快指给本王看。

蔺相如(刚接过和氏璧就理直气壮的说)我看您并不像以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现在璧在我手上,您要是强迫我,您就看不见这块璧了,我的脑袋将和这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秦王(听后很着急)一切都好商量,不要急。来人把我国的地图拿上来,本王一定把这十五座城划归给赵国。

蔺相如:好,秦王果然守信用,但是和氏璧是无价之宝,不能随随便便交付给他人,必须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

(回宾馆后,他要手下乔装打扮,将璧送回了赵国。)

蔺相如(几天后,他去参加典礼):秦王,我已经把璧送回去了。

秦王(大怒):大胆,你知道欺君之罪是要斩首的吗?

蔺相如:您要是杀了我也没用,天下人都知道秦国从来都是不讲信用的。您以后何以诚信服天下?

(秦王气得双眼冒烟,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把他客客气气送回赵国。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三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渑池

人物:秦王、赵王、蔺相如

【旁白: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到渑池开会,安排妥当后,赵王和蔺相如进了渑池,廉颇在边境防守。】

秦王:赵王,你为我鼓瑟吧!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下,秦王命令人记录下来。)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秦王,请您为赵王击缶吧。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没有办法,只好敲了一下。 蔺相如也要人记录下来。

【旁白: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准备,只好让他们回去了。】

第四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赵国都城邯郸

人物:蔺相如、侍从、廉颇

【旁白:蔺相如立了两次大功,官位在廉颇之上,于是廉颇不服气。】

廉颇: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靠一张嘴,爬到我头上去了,我见了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知道了,就请病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坐车出去,见廉颇来了,马上就要车夫往回赶。)

侍从们:蔺相如怕廉颇想老鼠见了猫,怕他干吗?

蔺相如:你们说,秦王厉害还是廉将军厉害?

侍从:当然是秦王。

蔺相如:我连秦王都不怕,怎末会怕廉将军。秦王不敢来进攻,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不和,秦国必然来攻,我是为了赵国才这样的。

(廉颇知道了,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很后悔,就脱下战袍,披上荆条,去请罪。蔺相如热情地出门迎接)

【旁白: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

鞠躬,谢幕。

将相和 课本剧

旁白: 蔺相如: 秦王: 廉颇: 赵王: 第一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赵王、众大臣、蔺相如

【旁白: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大。一次,赵王得到一样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信给他,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知道了急得不得了,立刻召集大臣来商量。 】 赵王(坐在自己的王座上):秦王叫人写信来,说要拿十五座城池换我的和氏璧,众卿快想想办法吧。(从位子上走下来)

大臣甲(走到殿中间):臣以为,秦国历来不守信用,这次只是为了把璧骗到手罢了,不可以相信。

大臣乙:大王,臣以为如果秦王以此为借口攻打我们怎么办? (大臣们议论纷纷,但商量不出一个好办法。)

大臣甲:大王,小臣有一主意,举荐一人,此人机智勇敢,此事肯定难不倒他。 赵王:谁? 大臣甲:此人乃蔺相如也。

赵王(十分高兴):哦!此人本王早有耳闻,那太好了,快传蔺相如。

【旁白:没多久,蔺相如就来了。 】

赵王(走到他身边,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蔺相如):寡人命你出使秦国,如何? 蔺相如:大王请放心,草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国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给他,不拿,我就把璧送回来。那时候他们理屈,就没有理由动兵了。

(赵王听了很高兴,传令下去,要蔺相如出使秦国。)

第二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秦国皇宫

人物:秦王、蔺相如

【旁白:几天后,蔺相如来到了咸阳,进功去见秦王。】

蔺相如:小臣参见秦王。

秦王:请起。

蔺相如:小臣把宝物带来了。(双手奉上和氏璧)。

秦王(捧着璧观看):真不愧是和氏璧呀,雪白无暇,真是绝世无双的宝物!(绝口不提城池的事情)。

蔺相如(见秦王不提城池的事):大王,在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我指给您看。 秦王:有这等事?快指给本王看。

蔺相如(刚接过和氏璧就理直气壮的说)我看您并不像以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现在璧在我手上,您要是强迫我,您就看不见这块璧了,我的脑袋将和这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秦王(听后很着急)一切都好商量,不要急。来人把我国的地图拿上来,本王一定把这十五座城划归给赵国。

蔺相如:好,秦王果然守信用,但是和氏璧是无价之宝,不能随随便便交付给他人,必须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

(回宾馆后,他要手下乔装打扮,将璧送回了赵国。)

蔺相如(几天后,他去参加典礼):秦王,我已经把璧送回去了。

秦王(大怒):大胆,你知道欺君之罪是要斩首的吗?

蔺相如:您要是杀了我也没用,天下人都知道秦国从来都是不讲信用的。您以后何以诚信服天下?

(秦王气得双眼冒烟,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把他客客气气送回赵国。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三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渑池

人物:秦王、赵王、蔺相如

【旁白: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到渑池开会,安排妥当后,赵王和蔺相如进了渑池,廉颇在边境防守。】

秦王:赵王,你为我鼓瑟吧!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下,秦王命令人记录下来。)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秦王,请您为赵王击缶吧。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没有办法,只好敲了一下。 蔺相如也要人记录下来。

【旁白: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准备,只好让他们回去了。】

第四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赵国都城邯郸

人物:蔺相如、侍从、廉颇

【旁白:蔺相如立了两次大功,官位在廉颇之上,于是廉颇不服气。】

廉颇: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靠一张嘴,爬到我头上去了,我见了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知道了,就请病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坐车出去,见廉颇来了,马上就要车夫往回赶。)

侍从们:蔺相如怕廉颇想老鼠见了猫,怕他干吗?

蔺相如:你们说,秦王厉害还是廉将军厉害?

侍从:当然是秦王。

蔺相如:我连秦王都不怕,怎末会怕廉将军。秦王不敢来进攻,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不和,秦国必然来攻,我是为了赵国才这样的。

(廉颇知道了,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很后悔,就脱下战袍,披上荆条,去请罪。蔺相如热情地出门迎接)

【旁白: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

鞠躬,谢幕。


相关内容

  •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第二幕:渑池之会 时  间:公元前279年 地  点:秦国渑池 人  物:赵惠文王(简称赵王).秦昭襄王(简称秦王).蔺相 如.廉颇.赵国史官(简称赵史).秦国史官(简称秦 史).秦国大臣 布  景:桌椅若干,布置成会客场景. (开幕前旁白:秦王一心要使 ...

  • 小学语文说课稿:[将相和]说课稿范文
  • 小学语文说课稿:<将相和>说课稿范文 来源:宁夏教师招聘网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11课<将相和>.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四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一重点训练项目中的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 ...

  • 将相和教案
  • <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召集.大臣.允诺.廉颇.抵御. 侮辱.拒绝.战袍.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2.通过课本剧表演,加深课文了解. 3.了解课文内容,品析蔺相如.廉颇性格特点. 4.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语言读 ...

  • 书香班级事迹材料
  • 践行阅读 品闻书香 马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 "书声婉转延绵,绕梁三日不绝".书中可以品味亘古的精华,可以咀嚼芳香.读书使人灵秀聪慧,读书令人识趣明礼.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对于一个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使学生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爱读书,乐 ...

  •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 一.笑看荣辱顾大局,以和为贵 1温故词语知新,明确相如之勇 (1)出示词语,学生朗读,明确所写人物--蔺相如. 针锋相对 唇枪舌剑 寸步不让 (2)提问:蔺相如是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人表现出如此"解气"的行为举止的呢? (3)学生紧扣语句"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 ...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
  • 18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 ...

  • 浅谈口语交际训练方法
  • [摘要]语文课中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在于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正是言语交际的最终训练目的. [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方法及能力 [中图分类号 ...

  • 浅议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
  • 浅议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苦教.学生勤学,但收效甚微.怎样把师生从这一苦海中拯救出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滴体会.但愿我的所谈能该同行们带来益处,给孩子们带来学习的快乐. 一.吃透教材.巧设教学.妙导激趣 语文教师要吃透教材,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巧设教学过程,给予学生奇妙的引 ...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 4.露珠在绿叶上闪光. 改为比喻句: 5.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改为间接引语: [一]积累部分(45分) 6.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一.看拼音写词.(5分) 改为陈述句: miǎo shì wǔ r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