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不会忘记那则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然而,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呢?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还会发生?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成才,先成人!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了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汉字书写大赛”、“成语英雄”等栏目的播出,让人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正能量。“最美孝心少年”的评选,火灾中的“托举哥”……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过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怀“每个”、培养“每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关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我们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不会忘记那则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然而,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呢?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还会发生?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成才,先成人!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了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汉字书写大赛”、“成语英雄”等栏目的播出,让人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正能量。“最美孝心少年”的评选,火灾中的“托举哥”……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过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怀“每个”、培养“每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关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我们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相关内容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讲稿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各位老师:下午好!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立德树人的提出,有什么背景.内涵和意义呢?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有什么新提法.新要求.新举措呢?我们又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呢?下面我就把我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

  • 高校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_王英
  • 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高校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 王 英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1130) 摘要:要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的骨干力量,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结合辅导员工作 ...

  • [教师如何立德树人]读后感
  • <教师如何立德树人>读后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育人为本,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协同努力. 而<教师如何立德树人>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时期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如何通过课改来达 ...

  • 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分析
  • 青年与社会 2014年7月上 第19期总第565期 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分析 李东生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学工部,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要不断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理论上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继承和和创新,实践 ...

  •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 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史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工作做出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切实做好教育改革发展 ...

  • 创新教育理念,贯彻"立德树人"要求
  • 创新教育理念,贯彻"立德树人"要求 [摘要]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重数量,更要看质量,看综合能力,看社会价值.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就 ...

  •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3.12.06 作者: 顾明远 百年树人 CFP供图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立德树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又有建设社会主义的 ...

  •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
  •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 ...

  • 王家庄中心校"立德树人"实施方案
  • 王家庄中心校"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自觉性,全面推进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着力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强化师德教育.践行师德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