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比率分析

一、财务比率的类型

财务比率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也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习惯上称为损益表比率;第三种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个“存量”项目加以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存量”项目作为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余额,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变量在一定时期的流量变化情况,因此采用资产负债表期初、期末余额的平均值作为某个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的分母,可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下面提及的保障比率、周转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均属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都需要采用“存量”项目的平均值。

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框架

1.清偿能力比率。

是衡量公司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比率。清偿能力比率是对短期债务与可得到的用于偿还这些债务的短期流动资金来源进行的比较。

(1)流动比率。显示公司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最常用的清偿能力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一般认为2∶1的比例比较适宜。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公司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获利能力。

(2)速动比率。表示公司用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财务杠杆比率。

反映公司通过债务筹资的比率。

(1)产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负债资金与所有者提供的权益资金的相对关系,以及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表示,股东每提供一元钱债权人愿意提供的借款额。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利润。

(2)资产负债率。反映债务融资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风险有直接关系: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风险越低。

(3)长期负债对长期资本比率。反映长期负债对于资本结构(长期融资)的相对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对长期资本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所有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之和。

3.保障比率。

是将公司财务费用和支付及保障它的能力相联系的比率。利息保障比率表示公司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比率=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或=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息费用。折旧和摊销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以前发生的支出的调整,实际上仍然属于本年的现金流量,也可以用来支付利息费用。因此,笔者认为,采用EBITDA比采用EBIT更为精确。

4.周转率。是衡量公司利用其资产的有效程度的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公司收账的业绩,说明应收账款年度内变现的次数。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年销售净额÷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收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应收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销金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两个比率与公司的信用政策环境有密切联系。应收账款周转越快,销售实现距离实际收到现金的时间就越短,但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过短的平均收现期可能意味着过于严厉的信用政策。账面上应收账款余额很低,却可能使销售额和相应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3)应付账款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率=年赊购金额÷应付账款。

(4)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付账款周转率,或=(应付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购金额。

(5)存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6)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存货周转率,或=(存货×一年中的天数)÷销售成本。存货周转越快,表明存货越具有流动性。但过快的周转速度可能是存货占用水平过低或存货频繁发生缺货的信号。

(7)营业周期。是从外购承担付款义务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的这段时间。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的长短是决定公司流动资产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较短的营业周期表明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有效管理。

(8)现金周期。其计算公式为:现金周期=营业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析现金周期必须注意,该指标既影响公司经营决策又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并且人们可能忽略对这两种决策的错误管理。例如不及时付款,损失了公司信用,却能直接缩短现金周期。

(9)总资产周转率。表示公司利用其总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效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总资产。

5.盈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是公司的销售毛利与销售净额的比率。销售毛利是指销售净额减去销售成本的余额。销售净额为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及折让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销售成本)÷销售净额。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业反映商品或产品销售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商品流通企业商品的销售成本为商品的进价成本,而在制造业则为产品的生产或制造成本。当毛利扣除经营期间费用后即为经营利润。可见,毛利率反映了公司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对公司利润实现是相当重要的。

(2)销售利润率。是利润额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该指标表示,公司每销售一元钱产品所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利润额÷销售收入净额。运用该比率进行分析时,利润额习惯上使用利润总额,但由于利润总额不仅包括销售利润,而且包括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支等,造成分子和分母计算口径的差异。所以笔者建议,采用狭义的销售利润,这样得到的实际上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它是衡量一个公司能否持续获得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管理层决策更有价值。

(3)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公司综合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税后净利÷资产总额=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4)权益报酬率。反映股东账面投资额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投资回报率×权益乘数。高的权益报酬率通常说明公司有好的投资价值,但如果公司运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则高的权益报酬率可能是过高的财务风险的结果。

一、财务比率的类型

财务比率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也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习惯上称为损益表比率;第三种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个“存量”项目加以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存量”项目作为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余额,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变量在一定时期的流量变化情况,因此采用资产负债表期初、期末余额的平均值作为某个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的分母,可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下面提及的保障比率、周转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均属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都需要采用“存量”项目的平均值。

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框架

1.清偿能力比率。

是衡量公司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比率。清偿能力比率是对短期债务与可得到的用于偿还这些债务的短期流动资金来源进行的比较。

(1)流动比率。显示公司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最常用的清偿能力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一般认为2∶1的比例比较适宜。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公司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获利能力。

(2)速动比率。表示公司用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财务杠杆比率。

反映公司通过债务筹资的比率。

(1)产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负债资金与所有者提供的权益资金的相对关系,以及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表示,股东每提供一元钱债权人愿意提供的借款额。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公司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利润。

(2)资产负债率。反映债务融资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风险有直接关系: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风险越低。

(3)长期负债对长期资本比率。反映长期负债对于资本结构(长期融资)的相对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对长期资本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所有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之和。

3.保障比率。

是将公司财务费用和支付及保障它的能力相联系的比率。利息保障比率表示公司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比率=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或=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息费用。折旧和摊销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以前发生的支出的调整,实际上仍然属于本年的现金流量,也可以用来支付利息费用。因此,笔者认为,采用EBITDA比采用EBIT更为精确。

4.周转率。是衡量公司利用其资产的有效程度的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公司收账的业绩,说明应收账款年度内变现的次数。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年销售净额÷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收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应收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销金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两个比率与公司的信用政策环境有密切联系。应收账款周转越快,销售实现距离实际收到现金的时间就越短,但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过短的平均收现期可能意味着过于严厉的信用政策。账面上应收账款余额很低,却可能使销售额和相应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3)应付账款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率=年赊购金额÷应付账款。

(4)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应付账款周转率,或=(应付账款×一年中的天数)÷年赊购金额。

(5)存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

(6)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一年中的天数÷存货周转率,或=(存货×一年中的天数)÷销售成本。存货周转越快,表明存货越具有流动性。但过快的周转速度可能是存货占用水平过低或存货频繁发生缺货的信号。

(7)营业周期。是从外购承担付款义务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的这段时间。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的长短是决定公司流动资产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较短的营业周期表明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有效管理。

(8)现金周期。其计算公式为:现金周期=营业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析现金周期必须注意,该指标既影响公司经营决策又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并且人们可能忽略对这两种决策的错误管理。例如不及时付款,损失了公司信用,却能直接缩短现金周期。

(9)总资产周转率。表示公司利用其总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效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总资产。

5.盈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是公司的销售毛利与销售净额的比率。销售毛利是指销售净额减去销售成本的余额。销售净额为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及折让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销售成本)÷销售净额。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业反映商品或产品销售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商品流通企业商品的销售成本为商品的进价成本,而在制造业则为产品的生产或制造成本。当毛利扣除经营期间费用后即为经营利润。可见,毛利率反映了公司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对公司利润实现是相当重要的。

(2)销售利润率。是利润额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该指标表示,公司每销售一元钱产品所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利润额÷销售收入净额。运用该比率进行分析时,利润额习惯上使用利润总额,但由于利润总额不仅包括销售利润,而且包括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支等,造成分子和分母计算口径的差异。所以笔者建议,采用狭义的销售利润,这样得到的实际上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它是衡量一个公司能否持续获得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管理层决策更有价值。

(3)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公司综合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税后净利÷资产总额=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4)权益报酬率。反映股东账面投资额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投资回报率×权益乘数。高的权益报酬率通常说明公司有好的投资价值,但如果公司运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则高的权益报酬率可能是过高的财务风险的结果。


相关内容

  • 美的电器偿债能力分析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012 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美的电器偿债能力分析 学生姓名 张 所在学院 天府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 03 月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 ...

  • 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论文论文.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2016 年)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美斯特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专 业 会 计 主考学校 南 京 财 经 大 学 姓 名 准考证号 专科院校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6年03月-2016年05月 目 录 一.美斯特有限公司简介 . ............. ...

  •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
  •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管理在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速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明显.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其地位也越发重要.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为依据和起点 ...

  • 财务比率分析法的评价
  • 财务比率分析法的评价 09113116陈祎萌 09113114陈培君 09119113郭宇前 摘要: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财务分析实践中.既然是核心方法,必然存在不少优点.但凡事都有不足,比率分析法也有劣势.本文主要是对此方法表达一些个人的观点,主要通过这几点反映比率分析的优 ...

  • 财务管理外文文献翻译
  • 财务管理外文文献翻译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财务报表分析 A.财务比率 我们需要使用财务比率来分析财务报表,比较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不能真正有效的得出想要的结果,除非采取的是研究在报表中项目与项目之间关系的形式.例如,只是知道史密斯公司在一个特定的日期中拥有10000美元的现金余额,对我们是没有多 ...

  •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主要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结合.共同性使它们具有了可比的基础,差异性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在实际分析时,这两方面的比较往往结合使用. 1.按比较参照标准分类 (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 ...

  • 财务会计笔记
  • 1.公司年度报告.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之间的区别 财务报表是根据会计准则编制,有报表本身和报表附注两部分组成.基本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权益变动表等,报表附注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或有事项等.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书面文件,主要是指财务信息在财务报表表内的确认和表 ...

  • 徐工机械财务报表分析 黄琰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013 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徐工机械财务报表分析 学生姓名:黄琰 所在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专 业:财务管理 学 号:40905717 指导教师: 柳玉寿 2013 年 3 月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

  • 企业中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 1 摘要 报表是体现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 构成财务报告的中心.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 企业的财务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 则能够评价企业经营成果.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 并且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 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

  • 财务分析的五个步骤
  • 财务分析的五个步骤 有效的财务分析必须包括以下五个相互关联的步骤:1.确定企业所处特定产业(或行业) 的经济特征 2.确定企业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 3.正确理解和净化企业的财务报表 4.运用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风险 5.为管理决策作出相关的评价 有效的财务分析无论对企业的财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