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乡的清明节

6、“家乡的清明节”教案(一.下)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的事迹。

3、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清明》古诗,学生朗读。(幻灯片2)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讲解:

【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词语解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3、古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气候转暖,雨量增多,万物萌发,让人感到清新明洁,因此叫“清明节”。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幻灯片4)

4、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每年的阳历4月5日) 师: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已有2500多年历史。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清明节。

过渡:说起清明节,就一定要说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

二、介子推的故事(幻灯片5、6)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宫廷争夺王位,晋献公的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做了国君后,他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这个故事有个意思,一是施恩不图报,一是知恩必报。”

三、清明节的习俗

1、那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上坟、吃粽子、清明糕等)

2、是呀,那除了这些还有些什么呢? 老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吧。

(1)扫墓(幻灯片7-10)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现在所提倡的是新式扫墓:可用一束鲜花、一篮水果寄托哀思或是植树扫墓, 这些扫墓方式既为大自然增加了绿化,又缅怀了先人。

(2)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3)荡秋千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5)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四、清明大如年——重庆的习俗

1、扫墓春游一举两得

2、清明会家族传忠孝

参会的族人,按辈分依次坐定,由族中最老的人带头,在先祖牌位前举行仪式,首先放鞭炮,随后烧香叩头。一边拜一边给老祖宗汇报族人一年来的情况:哪家丰收了,哪个考上大学了,哪个参加工作了,哪些打工挣钱了„„如果族中一名年轻人犯了法,则被视作耻辱,警诫他人。

据了解,重庆许多大家族至今都还在举办清明会。几百上千族人聚在家族祠堂里祭祖。族长往往还会“训话”,宣讲族规,其内容主要是忠孝、勤俭、诚信等等,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妯娌和睦。

3、上坟挂青后继有人

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4、采清明菜做清明粑

清明粑有医药作用,由于清明和聪明读音相近,所以还有小孩吃了清明粑会变得聪明一说。

“清明菜”书名叫鼠曲草,清明节前后,这种可吃的野草突然就茂盛了。城里只是零星地生长,河岸泥地里则是成簇成团成片的旺盛。一茎独立,小叶片,被覆白色细密的绒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绿。清明节一过,顶端就开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黄。开花之前,将清明菜采回来,切烂,和着面粉、糯米面或玉米面,加上盐或糖烙成粑粑,放到鼻子边一闻,有股清明菜特有的清香味,放进嘴里一嚼,软软的糯糯的。

5、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根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记载,重庆人过清明,还喜欢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我们看看刘禹锡在奉节写的诗:“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盈杯,昭君村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永安宫,传说三国时刘备修建,位于奉节师范学校的校园内。直到今天,每逢清明,正是插秧播种的时节,许多奉节人会酿造米酒,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他们在芳香中插秧,有时还唱起悠长的山歌。

五、清明知识竞赛题:

清明节最早的习俗是(扫墓)。

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是(寒食节)。

清明节的食品有(糯米酒)、(清明糕)等。

清明时节的风俗体育活动有(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六、古诗品读(幻灯片13)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关于清明节的相关知识,知道了这是春天的一个节气,在每年的四月的四、五、六日,也是我国的民间流传的节日,这一天要给死去的长辈扫墓。你们打算怎么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呢?

二、我们也去扫墓

1、我国历来就有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先的习俗。扫墓时,人们会在坟前摆放祭品、焚烧纸钱,还会修葺坟墓。 2、清明节的扫墓活动

第一个清明扫墓的:晋文公 第一个清明被扫墓的:介子推

3、观察24、25页图画

重点讲解:黄帝陵祭扫活动

(1)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幻灯片17、18)

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

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2)黄帝陵祭祖(幻灯片19-24)

数千年来,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祭陵,以寄托念祖之情。祭陵分民间祭奠和公祭典礼两次进行。

民间祭奠

民间祭奠活动在清明节前一天举行。这天,黄帝陵周围香烟缭绕,鼓乐震天。印有盘龙图案的主黄色龙旗迎风飞舞,缅怀始祖伟绩的条幅凌空飘扬,陵前祭亭的大柱上挂着醒目的对联。(上联):“根在黄陵五千年古柏参天绿”;(下联):“泽流赤县九万里春潮动地来”。参加祭奠的子孙肃立始祖陵前,同祭始祖。首先,敲鼓,鼓声33 响,代表着我国33 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接着鸣钟12 响,代表着12 亿炎黄子孙对中华始祖的缅怀之情。接下来是金号三匝、大乐三吹、大铜三发、细乐三奏。然后依次进行扫尘、挂影、上香、奠酒、献三牲、三拜、九叩等仪式。最后,所有参祭的子孙绕陵一周,人们在绕陵途中边走边撤下五谷、纸钱、饼羹等祭品。

(清明)公祭典礼

民间祭奠活动后,便是(清明)公祭典礼。1994 年(甲戌清明),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公祭典礼。参加公祭的有当地各界代表、中央有关部门代表、省内外各界代表以及台、港、澳代表、海外侨胞代表。在威风锣鼓声中和祭祀乐曲声中,有20 多个单位依次向黄帝陵敬献了花篮。 在公祭典礼仪式上,公祭人面向黄帝陵宣读祭文。公祭典礼仪式结束后,参加公祭的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代表向轩辕黄帝三鞠躬,并绕陵一周,谒陵敬祖。这天,一台表现对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缅怀之情的大型广场艺术《黄土风韵》也在黄陵县体育场与渴陵群众见面。这台有近千名演员参演的广场艺术共分清明鼓阵、吉祥社火和盛世歌舞三章,其中有户县百面锣鼓、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黄陵社火、延安女子腰鼓等。 清明祭黄陵,成了当地民众的习俗。

(3)树葬——现代树葬是殡葬的一种新形式,就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

4、新型扫墓方式

网上扫墓——在网上设立一个网上陵墓,然后在该网上陵墓进行上香献花等方式祭拜的扫墓形式。网上扫墓是民政部发文明确提倡的绿色扫墓方式。

献花——不再烧纸钱、放鞭炮,不污染环境。

三、祭扫烈士墓

1、现在,我们小朋友对清明节又多了一些了解。但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2、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去缅怀一下英烈。

英雄先烈的事迹有好多,如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为了掩护大部队被烈火焚身的邱少云,宁死不屈的江姐、刘胡兰等,还有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英雄王二小。

3、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许多革命先烈的遗骨,就埋葬在歌乐山下,我们要永远纪念他们。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西北部。设在国民党“军统”特务重庆集中营(1939~1949)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3~1946)的旧址、1949年“一一·二七” 政治大屠杀的发生地。

浮雕北面是陈列总馆,占地面积1159平方米。基本陈列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展,以490张图片、108件实物和“一一、二七”大屠杀半景画,详细披露了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黑 暗凶残的内幕,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杨虎城、叶挺、江竹筠、罗世文、车耀先等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

不管是先烈,还是现代英雄,他们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和爱国之歌。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4、你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

5、江姐的故事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江竹筠yún, 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涂孝文的出卖,江姐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

国民党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找到“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6、现代英雄

抗击洪水、汶川地震救别人而牺牲自己、勇斗歹徒英雄。

四、我们的扫墓活动

在清明期间,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祭奠先烈呢?

明确:开主题班会、到纪念馆祭奠(红岩村、沙坪坝烈士陵园、渣滓洞)、观看影片、写作文

五、教师总结

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队活动,学生对清明节来历和风俗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加以趣味性地巩固;又以“扫墓”引出了祭扫烈士陵墓,让学生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6、“家乡的清明节”教案(一.下)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的事迹。

3、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清明》古诗,学生朗读。(幻灯片2)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讲解:

【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词语解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3、古诗中提到的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气候转暖,雨量增多,万物萌发,让人感到清新明洁,因此叫“清明节”。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幻灯片4)

4、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每年的阳历4月5日) 师: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已有2500多年历史。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清明节。

过渡:说起清明节,就一定要说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

二、介子推的故事(幻灯片5、6)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宫廷争夺王位,晋献公的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做了国君后,他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这个故事有个意思,一是施恩不图报,一是知恩必报。”

三、清明节的习俗

1、那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上坟、吃粽子、清明糕等)

2、是呀,那除了这些还有些什么呢? 老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吧。

(1)扫墓(幻灯片7-10)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现在所提倡的是新式扫墓:可用一束鲜花、一篮水果寄托哀思或是植树扫墓, 这些扫墓方式既为大自然增加了绿化,又缅怀了先人。

(2)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3)荡秋千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5)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四、清明大如年——重庆的习俗

1、扫墓春游一举两得

2、清明会家族传忠孝

参会的族人,按辈分依次坐定,由族中最老的人带头,在先祖牌位前举行仪式,首先放鞭炮,随后烧香叩头。一边拜一边给老祖宗汇报族人一年来的情况:哪家丰收了,哪个考上大学了,哪个参加工作了,哪些打工挣钱了„„如果族中一名年轻人犯了法,则被视作耻辱,警诫他人。

据了解,重庆许多大家族至今都还在举办清明会。几百上千族人聚在家族祠堂里祭祖。族长往往还会“训话”,宣讲族规,其内容主要是忠孝、勤俭、诚信等等,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妯娌和睦。

3、上坟挂青后继有人

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4、采清明菜做清明粑

清明粑有医药作用,由于清明和聪明读音相近,所以还有小孩吃了清明粑会变得聪明一说。

“清明菜”书名叫鼠曲草,清明节前后,这种可吃的野草突然就茂盛了。城里只是零星地生长,河岸泥地里则是成簇成团成片的旺盛。一茎独立,小叶片,被覆白色细密的绒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绿。清明节一过,顶端就开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黄。开花之前,将清明菜采回来,切烂,和着面粉、糯米面或玉米面,加上盐或糖烙成粑粑,放到鼻子边一闻,有股清明菜特有的清香味,放进嘴里一嚼,软软的糯糯的。

5、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根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记载,重庆人过清明,还喜欢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我们看看刘禹锡在奉节写的诗:“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盈杯,昭君村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永安宫,传说三国时刘备修建,位于奉节师范学校的校园内。直到今天,每逢清明,正是插秧播种的时节,许多奉节人会酿造米酒,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他们在芳香中插秧,有时还唱起悠长的山歌。

五、清明知识竞赛题:

清明节最早的习俗是(扫墓)。

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是(寒食节)。

清明节的食品有(糯米酒)、(清明糕)等。

清明时节的风俗体育活动有(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六、古诗品读(幻灯片13)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关于清明节的相关知识,知道了这是春天的一个节气,在每年的四月的四、五、六日,也是我国的民间流传的节日,这一天要给死去的长辈扫墓。你们打算怎么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呢?

二、我们也去扫墓

1、我国历来就有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先的习俗。扫墓时,人们会在坟前摆放祭品、焚烧纸钱,还会修葺坟墓。 2、清明节的扫墓活动

第一个清明扫墓的:晋文公 第一个清明被扫墓的:介子推

3、观察24、25页图画

重点讲解:黄帝陵祭扫活动

(1)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幻灯片17、18)

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

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2)黄帝陵祭祖(幻灯片19-24)

数千年来,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祭陵,以寄托念祖之情。祭陵分民间祭奠和公祭典礼两次进行。

民间祭奠

民间祭奠活动在清明节前一天举行。这天,黄帝陵周围香烟缭绕,鼓乐震天。印有盘龙图案的主黄色龙旗迎风飞舞,缅怀始祖伟绩的条幅凌空飘扬,陵前祭亭的大柱上挂着醒目的对联。(上联):“根在黄陵五千年古柏参天绿”;(下联):“泽流赤县九万里春潮动地来”。参加祭奠的子孙肃立始祖陵前,同祭始祖。首先,敲鼓,鼓声33 响,代表着我国33 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接着鸣钟12 响,代表着12 亿炎黄子孙对中华始祖的缅怀之情。接下来是金号三匝、大乐三吹、大铜三发、细乐三奏。然后依次进行扫尘、挂影、上香、奠酒、献三牲、三拜、九叩等仪式。最后,所有参祭的子孙绕陵一周,人们在绕陵途中边走边撤下五谷、纸钱、饼羹等祭品。

(清明)公祭典礼

民间祭奠活动后,便是(清明)公祭典礼。1994 年(甲戌清明),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公祭典礼。参加公祭的有当地各界代表、中央有关部门代表、省内外各界代表以及台、港、澳代表、海外侨胞代表。在威风锣鼓声中和祭祀乐曲声中,有20 多个单位依次向黄帝陵敬献了花篮。 在公祭典礼仪式上,公祭人面向黄帝陵宣读祭文。公祭典礼仪式结束后,参加公祭的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代表向轩辕黄帝三鞠躬,并绕陵一周,谒陵敬祖。这天,一台表现对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缅怀之情的大型广场艺术《黄土风韵》也在黄陵县体育场与渴陵群众见面。这台有近千名演员参演的广场艺术共分清明鼓阵、吉祥社火和盛世歌舞三章,其中有户县百面锣鼓、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黄陵社火、延安女子腰鼓等。 清明祭黄陵,成了当地民众的习俗。

(3)树葬——现代树葬是殡葬的一种新形式,就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

4、新型扫墓方式

网上扫墓——在网上设立一个网上陵墓,然后在该网上陵墓进行上香献花等方式祭拜的扫墓形式。网上扫墓是民政部发文明确提倡的绿色扫墓方式。

献花——不再烧纸钱、放鞭炮,不污染环境。

三、祭扫烈士墓

1、现在,我们小朋友对清明节又多了一些了解。但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2、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去缅怀一下英烈。

英雄先烈的事迹有好多,如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为了掩护大部队被烈火焚身的邱少云,宁死不屈的江姐、刘胡兰等,还有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英雄王二小。

3、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许多革命先烈的遗骨,就埋葬在歌乐山下,我们要永远纪念他们。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西北部。设在国民党“军统”特务重庆集中营(1939~1949)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3~1946)的旧址、1949年“一一·二七” 政治大屠杀的发生地。

浮雕北面是陈列总馆,占地面积1159平方米。基本陈列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展,以490张图片、108件实物和“一一、二七”大屠杀半景画,详细披露了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黑 暗凶残的内幕,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杨虎城、叶挺、江竹筠、罗世文、车耀先等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

不管是先烈,还是现代英雄,他们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和爱国之歌。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4、你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

5、江姐的故事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江竹筠yún, 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涂孝文的出卖,江姐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

国民党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找到“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6、现代英雄

抗击洪水、汶川地震救别人而牺牲自己、勇斗歹徒英雄。

四、我们的扫墓活动

在清明期间,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祭奠先烈呢?

明确:开主题班会、到纪念馆祭奠(红岩村、沙坪坝烈士陵园、渣滓洞)、观看影片、写作文

五、教师总结

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队活动,学生对清明节来历和风俗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加以趣味性地巩固;又以“扫墓”引出了祭扫烈士陵墓,让学生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和现代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相关内容

  • 家乡的清明节
  • 家乡的清明节 我是山东人,家乡的清明节为了纪念逝去的人讲究禁火,所以又叫"寒食节",童年时多叫"寒食节". 家乡的清明节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 ...

  • 小学清明节活动方案
  • x民族精神代代传 ——家乡英雄知多少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祖国传统文化节日,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家乡英雄知多少”主题活动,切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加学生修养、提升素质。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让学生来缅怀先烈,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二、活动主题 ...

  • 最后村庄的清明节上坟
  • 给祖先们祭奠的祭物--猪头! 四月的天气有些多变,一会儿是白云飘飘,一会儿又是狂风大作.天气预报说,这几天冷空气来到了青海. 今天早上,我还在床上做梦的时候,尕哥哥打来了电话,说一起到老家去上坟吧.我说好啊,下午一起走吧. 下午时分,我和尕哥哥,嫂子,还有在城里打工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坐车高兴地往家里走 ...

  • 观音堂小学校本教材
  • 校 本 教 材 KE AI DE JIA XIANG 了解家乡 认识家乡 建设家乡 观音堂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观音堂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歌 观音堂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校本教材编委会 策 划:常俊光 张江平 总 编:戎晓云总 监:杨新军主 编:李彦平编 委:戎建立编 审:李彦平封皮设计:李彦平 降向礼 霍亚 ...

  • 说说清明节的变与不变
  • 思念与感恩 每年清明节,已故台湾艺人柯受良的胞弟柯受雄总会雇一条小渔船,漂漂荡荡一个半小时来到浙江渔山列岛,祭奠他的先祖:意大利华侨姜文耀也会拖家带口从米兰飞回浙江青田,来这里寻找他的根--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空气清朗,草木滋长,但更重要的是 ...

  • 清明节致辞缅怀先烈
  • 清明节致辞 缅怀先烈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到祭陵扫墓时.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祭扫先人陵墓.寄托怀念哀思的节日.更是缅怀那些为了国家民族得解放.为了人民群众谋福祉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的神圣时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辛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反抗外敌入侵.反抗阶级压迫.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辛 ...

  • 四年级语文上优质课评选26家乡的桥
  • 26.家乡的桥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4.继续学习复述课文,能按小标题介绍家乡的桥.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 ...

  • 7.桂花雨练习题
  • 7. 桂花雨 一.填同音字. y áo h áng g āo x īn 菜( ) ( )州 ( )饼 ( )赏 歌( ) ( )行 ( )矮 ( )鲜 ( )滚 ( )情 羊( ) 温( ) 二.多音字组词. 担 差 盛 几 d ān ( ) ch ā( ) ch ãng ( ) j ǐ( ) d ...

  • 我居住的社区
  • 我居住的社区 还记得在<社区工作>的第一节课时,老师让我们聊聊自己生活的社区,当时我还不懂"社区"的概念,于是以为自己家乡所在自然村不足以称为"社区".直到现在才知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