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 汉修先生阅读指导

泗洪县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参评稿件封面

题目: 始于“信” 成于“信”

课型: 阅读指导

姓名: 孙 龙

单位: 孙园小学

始于“信” 成于“信”

——《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

【图书名称】《亲爱的汉修先生》(贝芙莉•克莱瑞著,新蕾出版社)

【主要内容】这本书主人公鲍雷伊是一个父母离婚跟随母亲生活的普通小学生,老师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给自己喜欢的一位作家写信。鲍雷伊为了完成作业,很不情愿地给作家汉修先生写了一封信。鲍雷伊后来又写了一封信给汉修先生,请教提高写作技巧的方法。汉修先生在给鲍雷伊回信的同时,也向他提了好几个问题,并建议他写日记。鲍雷伊喜欢上了写信,不但向作家请教写作的方法,还向作家吐露自己的烦恼。如,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他非常想念爸爸,希望爸爸能来看望他;鲍雷伊在一个新的学校上学,有的同学会欺负他,最令他苦恼的是总有人偷他的午餐。在一来二去的交往中,慢慢地,鲍雷伊不但写作和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人也变得自信起来了。虽然,爸爸和妈妈最后都没有和好,但鲍雷伊感觉自己长大了,能够独立面对很多事情了。主人公鲍雷伊是从写信开始的,最后成为一个自信的写作水平很高的小作家,一切始于“信”,也成于“信”。

【教学目标】

1. 认识书中人物,培养阅读兴趣。

2. 使学生明白日记是每个人心灵里飞出的歌,自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亲爱的汉修先生》的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共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感动,收获读书、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敢于乐于吐露自己的心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写日记、写作文吗?我想在座的大多数同学都曾经为写不出作文而苦恼过,你们想改变这种现状吗?我小的时候和你们一样,也不喜欢写日记、写作文,但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后,我的态度改变了,喜欢上了写日记,

喜欢上了写作文,虽然没能成为一个作家,但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读的是哪本书呢?

二、导读新书

(一)读封面

这就是老师当年读过的那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只要我们用心地读读这本书,相信会改变你对写作的态度,同时你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们先来“触摸”一下书的封面吧。你从封面看到了什么呢?

1. 作家(美国)贝芙莉·克来瑞,翻译:柯倩华 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

2. “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为什么呢?

3.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如果说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是颁给儿童文学作家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是颁给作品的,作品的品质都属上乘。

4. 窗外月儿弯弯,一个孩子坐在窗前,读着一封信。知道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他,和他交朋友,也许当你读完这本书,那个坐在窗前的孩子就是你呢。不信,请跟老师走进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

(二)读目录

翻过了书的封面,就是书的——目录,我们来读一读。

看了书的目录,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3. 我们再整体地看一下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作者写了四章“亲爱的汉修先生”,四章“鲍雷伊的日记”;这本书与一些书不同的地方就是,整本书以鲍雷伊的日记和书信的方式安排故事,在鲍雷伊的书信里,在鲍雷伊的日记里,我们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爱,也充满了痛,但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收获。)

(三)读故事

先睹为快

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鲍雷伊写给汉修先生的第一封信:

2. 同学们,你觉得这封信怎么样?(很短、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还有一个错别字)

同学们,鲍雷伊写的信和你比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汉修先生是个著名的作家,鲍雷伊写一封这样的信给他,你又觉得鲍雷伊是个怎样的小孩?(有勇气)

同学们,这则日记很长,大概有1000多字,读了这则日记的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鲍雷伊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是啊,只要每个人坚持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3. 想看看鲍雷伊写的优美语句吗?

请同学读,老师范读,同学们一起读。

同学们,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回头再来看看鲍雷伊写的第一封信,你有什么发现?

他的写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结合我们刚才看的目录,发现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全书由书信和日记的形式呈现的,这些书信和日记里记载的都是他

亲身经历的故事,他能坚持记录,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他爱上了写日记、写信。

4.鲍雷伊在他的日记和书信里记录了许多他亲身经历的事。 看:

请同学们读一读,你觉得这些故事有趣吗?

5.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

一幅幅图画背后就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要想知道图片背后的故事,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阅读这本书。

6.我们来看看《纽约时报》和《学校图书馆杂志》对这本书的评价:

三、总结提炼

上了这一课,我想同学们心中看到了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鲍雷伊,看到了一个作家,他的名字叫汉修先生,看到了一个小作家,他的名字叫鲍雷伊。但你们心中应该有更多的疑惑,那么就请同学们走进这本书,去跟着鲍雷伊的足迹给你心目中的汉修先生写信,去写一本本日记,去和鲍雷伊一起成长,也许有一天你就是一个小作家了。

【板书设计】

亲爱的汉修先生

鲍雷伊 写信、写日记

敢于表达 信心坚定

泗洪县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参评稿件封面

题目: 始于“信” 成于“信”

课型: 阅读指导

姓名: 孙 龙

单位: 孙园小学

始于“信” 成于“信”

——《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

【图书名称】《亲爱的汉修先生》(贝芙莉•克莱瑞著,新蕾出版社)

【主要内容】这本书主人公鲍雷伊是一个父母离婚跟随母亲生活的普通小学生,老师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给自己喜欢的一位作家写信。鲍雷伊为了完成作业,很不情愿地给作家汉修先生写了一封信。鲍雷伊后来又写了一封信给汉修先生,请教提高写作技巧的方法。汉修先生在给鲍雷伊回信的同时,也向他提了好几个问题,并建议他写日记。鲍雷伊喜欢上了写信,不但向作家请教写作的方法,还向作家吐露自己的烦恼。如,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他非常想念爸爸,希望爸爸能来看望他;鲍雷伊在一个新的学校上学,有的同学会欺负他,最令他苦恼的是总有人偷他的午餐。在一来二去的交往中,慢慢地,鲍雷伊不但写作和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人也变得自信起来了。虽然,爸爸和妈妈最后都没有和好,但鲍雷伊感觉自己长大了,能够独立面对很多事情了。主人公鲍雷伊是从写信开始的,最后成为一个自信的写作水平很高的小作家,一切始于“信”,也成于“信”。

【教学目标】

1. 认识书中人物,培养阅读兴趣。

2. 使学生明白日记是每个人心灵里飞出的歌,自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亲爱的汉修先生》的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共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感动,收获读书、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敢于乐于吐露自己的心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写日记、写作文吗?我想在座的大多数同学都曾经为写不出作文而苦恼过,你们想改变这种现状吗?我小的时候和你们一样,也不喜欢写日记、写作文,但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后,我的态度改变了,喜欢上了写日记,

喜欢上了写作文,虽然没能成为一个作家,但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读的是哪本书呢?

二、导读新书

(一)读封面

这就是老师当年读过的那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只要我们用心地读读这本书,相信会改变你对写作的态度,同时你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们先来“触摸”一下书的封面吧。你从封面看到了什么呢?

1. 作家(美国)贝芙莉·克来瑞,翻译:柯倩华 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

2. “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为什么呢?

3.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如果说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是颁给儿童文学作家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是颁给作品的,作品的品质都属上乘。

4. 窗外月儿弯弯,一个孩子坐在窗前,读着一封信。知道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他,和他交朋友,也许当你读完这本书,那个坐在窗前的孩子就是你呢。不信,请跟老师走进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

(二)读目录

翻过了书的封面,就是书的——目录,我们来读一读。

看了书的目录,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3. 我们再整体地看一下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作者写了四章“亲爱的汉修先生”,四章“鲍雷伊的日记”;这本书与一些书不同的地方就是,整本书以鲍雷伊的日记和书信的方式安排故事,在鲍雷伊的书信里,在鲍雷伊的日记里,我们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爱,也充满了痛,但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收获。)

(三)读故事

先睹为快

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鲍雷伊写给汉修先生的第一封信:

2. 同学们,你觉得这封信怎么样?(很短、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还有一个错别字)

同学们,鲍雷伊写的信和你比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汉修先生是个著名的作家,鲍雷伊写一封这样的信给他,你又觉得鲍雷伊是个怎样的小孩?(有勇气)

同学们,这则日记很长,大概有1000多字,读了这则日记的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鲍雷伊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是啊,只要每个人坚持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3. 想看看鲍雷伊写的优美语句吗?

请同学读,老师范读,同学们一起读。

同学们,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回头再来看看鲍雷伊写的第一封信,你有什么发现?

他的写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结合我们刚才看的目录,发现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全书由书信和日记的形式呈现的,这些书信和日记里记载的都是他

亲身经历的故事,他能坚持记录,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他爱上了写日记、写信。

4.鲍雷伊在他的日记和书信里记录了许多他亲身经历的事。 看:

请同学们读一读,你觉得这些故事有趣吗?

5.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

一幅幅图画背后就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要想知道图片背后的故事,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阅读这本书。

6.我们来看看《纽约时报》和《学校图书馆杂志》对这本书的评价:

三、总结提炼

上了这一课,我想同学们心中看到了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鲍雷伊,看到了一个作家,他的名字叫汉修先生,看到了一个小作家,他的名字叫鲍雷伊。但你们心中应该有更多的疑惑,那么就请同学们走进这本书,去跟着鲍雷伊的足迹给你心目中的汉修先生写信,去写一本本日记,去和鲍雷伊一起成长,也许有一天你就是一个小作家了。

【板书设计】

亲爱的汉修先生

鲍雷伊 写信、写日记

敢于表达 信心坚定


相关内容

  •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通过描写看人物 一.指导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指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 ...

  • [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题
  • <狗来了>和<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题 1. 给汉修先生写信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___________ 2. 鲍雷伊有一条狗是什么颜色的?叫什么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狗儿快乐秘诀>这本书中鲍雷伊最喜欢的人物是谁?___________ ...

  • 爱的教育2
  • 课题 主备人 爱的教育二 毕研珍 使用人 课型 毕研珍 阅读指导课 使用时间 学 习 知识目标 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 爱他人. 能力目标 目 标 教学重点 ...

  • [爸爸的16封信]阅读指导1
  • <爸爸的十六封信>阅读指导1 阅读推介 相逢,是那样偶然间的际遇 福州教育研究院 何捷 说起和<爸爸的16封信>相遇,纯属巧合.即便,她已经为无数孩子无数家庭送去温暖:即便,她带给无数父亲当头棒喝,让无视,忽视,轻视儿童的成年人汗颜:即便,她在儿童文学圈子里已经是明星级的读本 ...

  • 八年级[藤野先生]
  •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 [教学目的] 1. 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 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 ...

  •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教育名家之一,他的为人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等教育观点,是一笔非常丰富的思想遗产和理论财富,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很适切的指导作用. ...

  • [我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 <我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2017.2.10 王美玲 今年寒假在刘助理的要求下,我有幸拜读了叶圣陶先生的<我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汇编了叶老对国民教育一系列问题深邃的思考,是对中国教育的反思与总结,思考与感悟,更是对中国教育的期望与理想. 全书从以下六个层面集中呈现了叶老的现代教 ...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出人意料.饶有趣味"等词语 2.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懂得从小就要学会质疑问难,大胆思考,不迷信 ...

  • 朱自清先生在温州中学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朱自清先生在温州中学 民国十二年(公元1913年),我在温州中学初二读书,朱先生来教国文,矮矮的,胖胖的,浓眉平额,白皙的四方脸.经常提一个黑色皮包,装满了书.不迟到,不早退.管教严,分数紧,课外另有作业,不能误期,不能敷衍.最初我们对他都无好感.至少觉得他比旁的先生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