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家的林泉之乐摭谈

美术史论Art History

身与物化心悟自然

——宋代山水画家的林泉之乐摭谈

易善炳

中图分类号:J1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016(2015)04-0021-04

摘要:宋代山水画中描

绘的林泉之象具有深刻的文

化含义。如果单从表面是很

难看出与其他时代的山水画

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但细

心观察发现,宋代山水画家

在描绘山和水的形象时,经

常会出现林水相依、林水相

映的林泉之境。这在山水文

化中不是偶然,它与宋代画

家“身与物化心悟自然”的

观念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身与物化;心

悟自然;宋代山水;林泉之

乐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已经趋向于巅峰,画家在五代山水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山水画技法进行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创作山水画的法则,宋代山水成为其他历史时期不可超越的高峰。正如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载:“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1]410文中提到“山、水、林、石”可以看出,宋代画家在“山、水、林、石”题材上,具有深刻造诣。其实,这与宋代山水画家笃信把“林泉之乐”发挥到极致是分不开的。一、“移情”与宋代山水画“林泉”一词,最早源于《梁书•处士传•庾诜》载:“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绝。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2]750又见 《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3]5134张祜《题赠崔权处士》:“读尽儒书鬓皓然,身游城市意林泉。”[4]洪应明《菜根谭》载:“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5]由此可以看出,林泉是在历代文人处士心中向往的精神境界,他们身处凡俗,却不忘林泉之志,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归,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境界。那么,要把这种情感寄托

于林泉之中,就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它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亲近之感,使文人处士在精神上找到寄托。正如费肖尔•罗伯特①的“移情论”,是把对象的审美精神通过转移的方式进行。

山水“移情”在宋代山水画中的表现,不仅让宋代山水画在技法上超越了前代,

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宋代之前的山水画,主要关注的是山水画技法,而对思想的关注鲜见。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认为:“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6]75指出山水画贵在“林泉之心”,一方面,他强调山水画的体貌的同时,也强调山水画的精神所在。然怀着两种不同的心境去观赏山水画,获得的感受迥异。这种差别导致山水画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情境。当然,这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移情”的结果。另一方面,画家要对创作进行经营,营造画面氛围,使绘画达到“身与物化心悟自然”的目的,做到这一点,需要画家付出深厚的功力。

①费肖尔·罗伯特(1847—1933),首

次提出“移情作用”这一概念。认为一

切活动都或多或少涉及外射作用,外射

的不是感觉就是情感,感觉分为“前向

感觉”、“后随感觉”和“移入感觉”三个等级。因此,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对自然山水进行描写,同时要保持一颗“林泉之心”。在山水画中要达到“身与物化心悟自然”的目的,对画家拥有的绘画美学思想和技法都有较高的要求。画家对山水画的认识,如果仅停留在绘画技法的层面,那么山水画可能只停留在绘画的表层,这不是山水画的真精神所在。中国最早的山水画理论

021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NO.04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其中他提出山水画的作用是“畅神而已”,也就是讲山水画的目的就是为了愉悦神情。[7]104接着,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山水画中“山、水、树、石”的画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而对山水的审美却没详细的论证。[7]18-21五代时期,荆浩的《笔法记》只涉及到从笔法和墨法两个方面来谈山水画创作,对山水画的审美,只用“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来进行概括。[8]186从画学文献来看,魏晋至五代时期,对山水画精神讨论的文墨较少,大多讨论停留在技法方面,到了宋代,画家才开始注重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所在,并进一步探讨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据统计宋代理论家(画家)论述到相关山水画精神的文献不下八种,其中以宋代中期的山水画理论为最。因此,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中的情感表现。

二、“符号”与宋代山水画

山水是中国艺术家从不避讳的被描绘的对象,宋代的山水诗和山水画都有突出

的表现,宋代的文人把山水视作精神寄托所在,但他们在当时却囿于社会事务不能脱身,只好自叹人世,以从林泉中寻得乐趣。因此,山水画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象征,宋代文人把自然山水形象转化成文学作品,或者是绘画作品,通过对奇峰、怪木、泉壑、林石、幽径等的描绘,满足自身审美的需求。但反过来看,这种代表自然生命、环境特征的形象之描绘,或许能够使宋代社会部分群体,能够找到一种“世外”之境,进而达到“适意”的目的。从自然之美到心灵之美,其中,起承接作用的“符号”即是山水画中的“山、水、树、石”。

把艺术“符号学”应用在山水画作品研究过程中,进而揭开了研究山水绘画史

新的序幕,山水画不是单一的文化体,而是作为蕴含多重文化价值的艺术,进入观众的视野。宋代绘画能够超越其他时期的绘画,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坚持把绘画创作溶于文化,正如邓椿在《画继》中讲到“画,文之极也”。因此,可以看出,宋代画家把绘画当作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更多地是想为绘画争名,但从绘画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确实得到了官方的广泛支持②。同样,山水画也被作为一种绘画题材受到重视,宋代山水画家不断地“探索自然的奥秘,多数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如行旅、游乐、寻幽、探险、山居、访道以及渔、樵、耕、读等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虽然着重于自然山川的描绘,却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种风貌。”[9]359反过来看,宋代在山水画创作题材上却没有太多的创新,但在山水画文化方面,表现的却不凡。

上文中提到“行旅、游乐、寻幽、探险、山居、访道以及渔、樵、耕、读”等题

材,其实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如五代时期关仝就画过《关山行旅图》。那么“行旅图”在宋代时常被山水画家所描绘,这显然不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行旅”一词源于《孟子•梁惠王上》载“商贾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10]40这里的“行旅”,实指旅客、出行的人。然而换个角度来看,却是另一番景象,即它是当时画家或者社会的心声,即人生多艰。同样,宋代山水诗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如宋谢瞻《答灵运》诗中曰:“叹彼行旅艰,深兹眷言情。”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诗人,是山水诗派的发起人。也就是讲,宋代文人对南北朝时期的文人还是心存敬畏之心的,但是对绘画而言,显然是滞后的。这种思想观念在宋代才被山水画家表现得淋漓尽致。②宋代立国后,便设立“翰林图画院”,集当时名画家与京师,通过考试入职画院,授予官职。较之前代,画家的地位略有提升,但待遇较差。然宋代画家一味地强调绘画对于社会的德教功能,认为绘画具备“忠善奸恶”,画山

水主要表现对祖国自然的热爱,难免有

些牵强。三、林泉之乐与宋代绘画

022

美术史论Art History

林泉在宋代山水画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性作用,画家把林泉的形象反复置于宋代的山水画中,从宋代初期到南宋一直都延续着这样的风格表现。画家所要做的是,把心中对自然山水的理想,通过山水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运用在个人的创作风格之中,进而表达对山水之热爱。对于宋代山水,王伯敏在《中国绘画通史》中讲到“有的画家,以泉石啸傲为常乐,渔樵野叟为常友,甚至以太古之山为常适”,[9]360这些都是宋代山水画中的典型形象,把这些形象穿插在山水画中,以增添山水画本身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也是宋代山水画家个人审美追求的一种写照。这一点也可以从宋代画家的涵养看出,如刘学箕在《方是闲居士小稿》中曰:“古之所谓画士,皆一时名胜,涵泳经史,见识高明,精度洒脱,望之飘然,知其有蓬莱道山之丰俊,故其发为豪墨,意象萧爽,使人宝玩不置。”[8]66也就是讲,画家兼具文人身份,他们把个人的情感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山水画创作之中同时也体现了“林泉”之下的人生百态。从上述可以看来,宋代山水画中的“林泉之乐”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其一,“林泉之境”。林泉之境是古代山水画家关注的一个方面,它能够为山水画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陶冶身心,这是生活中的真实之境,然众多的艺术创作者不能够亲身经历这样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间接地在山水画中进行表现。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载“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宗炳就开始注意到山水对陶冶性情的作用,他借助先代的名人雅士喜好山水的特性,来证明自己喜爱山水,是合于圣贤之道的,进而把这种景象描绘在山水画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论画山水树石》篇专门论述山水林泉之境对于绘画的重要性。在宋代山水画中,众多画家是比较注重山水之境,有些画家深入山川林泽进行研究,以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五代荆浩的《笔法记》中载“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11]262为了更深刻地体察自然山水的真境,荆浩常年累月隐于洪谷,可见自然的林泉之境是有必要的。那么,宋代山水画家对林泉之境是怎样看待的呢?郭熙在《林泉高致集》载“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12]76从郭熙对山水的评述可以看出,宋代画家是在追求山水画面中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也是当时山水画家所崇奉的,即“身即山川而取之”,从画面的“无我之境”中体现出“有我之境”,是当时山水画家所追求的目标,然要表现出这种林泉之境,画家不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山水画的技法,而且还要身临其境去体察自然中的林泉。

其二,“林泉之心”。山水画家在表达自然山水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宋代山水画又与当时社会所崇尚的文化风尚关系密切,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就极力地去表现这层关系。在宋代的山水画中经常可以看到溪山、行旅、雪栈、观瀑、山腰楼观等情节的描绘,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使个人主观情感与林泉等自然形象保持相通。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论画山水载:“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杏然深远,悉是晚景,远蜂之顶,宛有返照之色,此妙处也。”[13]96-97按沈括的观点来看,山水画贵在体现自然之真,再从自然之真中体会到山水画的妙境,但反过来看,其实当时社会还是在追求物象之“真”,反映在山水画创作中,山水画家就不得不在山水本身上下功夫,即常常在画面中表现出山水相依的格局,以凝聚山水画之中的“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寒而不理”关系,这是宋代山水画创作中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宋代文人士夫画中也被表现出来,例

023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NO.04如米芾、米友仁的“云山墨戏”,甚至米芾把苏轼的文人画“意气”理论也运用于山水画的创作之中。这种山水绘画风格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打破了宋代宫廷山水画一览独大的局面,为后来的“写意”山水画奠定了基础,也增添了山水画家在绘画创作中的林泉形象意趣,然在山水画思想表达上更趋于“心性”的展现。

其三,“林泉之美”。从宋代山水画审美的视角来看,宋代山水画家极力追求林泉之乐。但这种志趣所隐藏的不是绘画本身,而是绘画生命的延续。通过对山水画的表现来抒发个人的审美,宋代山水画家在这一点上的做法,其实是与前代山水画家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画家是否真的能够体会到林泉之乐还是一个问题。如元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讲到“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淡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14]也就是讲,他对先前士大夫的“林泉之乐”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宋代山水画家笃信,当时的士大夫是喜好山水林泉的,如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云:“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6]71也就是讲宋代画家是把山水画看作是林泉之乐的本源,能够用这种方式去展现个人的审美嗜好。同时,也把山水画“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看作是评价山水画的标准,并认为“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6]77因此,宋代画家不仅要迎合当时的社会审美需要,而且要在绘画的营造上下功夫,以增添画面的林泉之意 。

四、结语

宋代山水画从“移情”到“符号”,再到“林泉之乐”,这是山水画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产物,然而宋代山水画严格来讲,是一种表现山水画家艺术情感的“符号”,是山水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宣誓,这种宣誓也预示着山水画追求理式自然精神的终结。宋代山水画家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画家力图去遵循这个法则,鲜见想去打破这样的创作模式。这种模式在绘画上的表现是山、石、瀑布、远水、渔舟等,这也是宋代山水画中的共性的视觉图像特征,而在绘画的审美思想上,也是尽力地去描绘“林泉之乐”,但是这种审美表现还是较为隐晦的,而不是直接用视觉图像去呈现,然后代的山水画家却改变了宋代山水画家的做法,甚至直接用个性的笔墨,去展现一个画者的内心世界。

易善炳 喀什大学艺术学院助教

参考文献:

[1] 徐娟. 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 姚思廉. 梁书(卷五十一)[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刘昫.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解缙.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五十)[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5] 洪应明. 菜根谭[M]. 遂初堂刻本.

[6] 郭思. 林泉高致[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7]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M].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8] 俞剑华. 中国画论选读[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9] 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 北京:三联书店,2008.

[10] 刘乃溪,编著. 孟子[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11] 俞剑华. 中国画论精读[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12] 郭熙. 林泉高致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13] 沈括. 梦溪笔谈[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4] 陈继儒. 小窗幽记[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024

美术史论Art History

身与物化心悟自然

——宋代山水画家的林泉之乐摭谈

易善炳

中图分类号:J1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016(2015)04-0021-04

摘要:宋代山水画中描

绘的林泉之象具有深刻的文

化含义。如果单从表面是很

难看出与其他时代的山水画

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但细

心观察发现,宋代山水画家

在描绘山和水的形象时,经

常会出现林水相依、林水相

映的林泉之境。这在山水文

化中不是偶然,它与宋代画

家“身与物化心悟自然”的

观念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身与物化;心

悟自然;宋代山水;林泉之

乐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已经趋向于巅峰,画家在五代山水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山水画技法进行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创作山水画的法则,宋代山水成为其他历史时期不可超越的高峰。正如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载:“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1]410文中提到“山、水、林、石”可以看出,宋代画家在“山、水、林、石”题材上,具有深刻造诣。其实,这与宋代山水画家笃信把“林泉之乐”发挥到极致是分不开的。一、“移情”与宋代山水画“林泉”一词,最早源于《梁书•处士传•庾诜》载:“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绝。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2]750又见 《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3]5134张祜《题赠崔权处士》:“读尽儒书鬓皓然,身游城市意林泉。”[4]洪应明《菜根谭》载:“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5]由此可以看出,林泉是在历代文人处士心中向往的精神境界,他们身处凡俗,却不忘林泉之志,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归,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境界。那么,要把这种情感寄托

于林泉之中,就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它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亲近之感,使文人处士在精神上找到寄托。正如费肖尔•罗伯特①的“移情论”,是把对象的审美精神通过转移的方式进行。

山水“移情”在宋代山水画中的表现,不仅让宋代山水画在技法上超越了前代,

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宋代之前的山水画,主要关注的是山水画技法,而对思想的关注鲜见。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认为:“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6]75指出山水画贵在“林泉之心”,一方面,他强调山水画的体貌的同时,也强调山水画的精神所在。然怀着两种不同的心境去观赏山水画,获得的感受迥异。这种差别导致山水画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情境。当然,这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移情”的结果。另一方面,画家要对创作进行经营,营造画面氛围,使绘画达到“身与物化心悟自然”的目的,做到这一点,需要画家付出深厚的功力。

①费肖尔·罗伯特(1847—1933),首

次提出“移情作用”这一概念。认为一

切活动都或多或少涉及外射作用,外射

的不是感觉就是情感,感觉分为“前向

感觉”、“后随感觉”和“移入感觉”三个等级。因此,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对自然山水进行描写,同时要保持一颗“林泉之心”。在山水画中要达到“身与物化心悟自然”的目的,对画家拥有的绘画美学思想和技法都有较高的要求。画家对山水画的认识,如果仅停留在绘画技法的层面,那么山水画可能只停留在绘画的表层,这不是山水画的真精神所在。中国最早的山水画理论

021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NO.04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其中他提出山水画的作用是“畅神而已”,也就是讲山水画的目的就是为了愉悦神情。[7]104接着,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山水画中“山、水、树、石”的画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而对山水的审美却没详细的论证。[7]18-21五代时期,荆浩的《笔法记》只涉及到从笔法和墨法两个方面来谈山水画创作,对山水画的审美,只用“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来进行概括。[8]186从画学文献来看,魏晋至五代时期,对山水画精神讨论的文墨较少,大多讨论停留在技法方面,到了宋代,画家才开始注重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所在,并进一步探讨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据统计宋代理论家(画家)论述到相关山水画精神的文献不下八种,其中以宋代中期的山水画理论为最。因此,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中的情感表现。

二、“符号”与宋代山水画

山水是中国艺术家从不避讳的被描绘的对象,宋代的山水诗和山水画都有突出

的表现,宋代的文人把山水视作精神寄托所在,但他们在当时却囿于社会事务不能脱身,只好自叹人世,以从林泉中寻得乐趣。因此,山水画作为一种精神符号的象征,宋代文人把自然山水形象转化成文学作品,或者是绘画作品,通过对奇峰、怪木、泉壑、林石、幽径等的描绘,满足自身审美的需求。但反过来看,这种代表自然生命、环境特征的形象之描绘,或许能够使宋代社会部分群体,能够找到一种“世外”之境,进而达到“适意”的目的。从自然之美到心灵之美,其中,起承接作用的“符号”即是山水画中的“山、水、树、石”。

把艺术“符号学”应用在山水画作品研究过程中,进而揭开了研究山水绘画史

新的序幕,山水画不是单一的文化体,而是作为蕴含多重文化价值的艺术,进入观众的视野。宋代绘画能够超越其他时期的绘画,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坚持把绘画创作溶于文化,正如邓椿在《画继》中讲到“画,文之极也”。因此,可以看出,宋代画家把绘画当作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更多地是想为绘画争名,但从绘画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确实得到了官方的广泛支持②。同样,山水画也被作为一种绘画题材受到重视,宋代山水画家不断地“探索自然的奥秘,多数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如行旅、游乐、寻幽、探险、山居、访道以及渔、樵、耕、读等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虽然着重于自然山川的描绘,却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种风貌。”[9]359反过来看,宋代在山水画创作题材上却没有太多的创新,但在山水画文化方面,表现的却不凡。

上文中提到“行旅、游乐、寻幽、探险、山居、访道以及渔、樵、耕、读”等题

材,其实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如五代时期关仝就画过《关山行旅图》。那么“行旅图”在宋代时常被山水画家所描绘,这显然不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行旅”一词源于《孟子•梁惠王上》载“商贾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10]40这里的“行旅”,实指旅客、出行的人。然而换个角度来看,却是另一番景象,即它是当时画家或者社会的心声,即人生多艰。同样,宋代山水诗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如宋谢瞻《答灵运》诗中曰:“叹彼行旅艰,深兹眷言情。”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诗人,是山水诗派的发起人。也就是讲,宋代文人对南北朝时期的文人还是心存敬畏之心的,但是对绘画而言,显然是滞后的。这种思想观念在宋代才被山水画家表现得淋漓尽致。②宋代立国后,便设立“翰林图画院”,集当时名画家与京师,通过考试入职画院,授予官职。较之前代,画家的地位略有提升,但待遇较差。然宋代画家一味地强调绘画对于社会的德教功能,认为绘画具备“忠善奸恶”,画山

水主要表现对祖国自然的热爱,难免有

些牵强。三、林泉之乐与宋代绘画

022

美术史论Art History

林泉在宋代山水画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性作用,画家把林泉的形象反复置于宋代的山水画中,从宋代初期到南宋一直都延续着这样的风格表现。画家所要做的是,把心中对自然山水的理想,通过山水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运用在个人的创作风格之中,进而表达对山水之热爱。对于宋代山水,王伯敏在《中国绘画通史》中讲到“有的画家,以泉石啸傲为常乐,渔樵野叟为常友,甚至以太古之山为常适”,[9]360这些都是宋代山水画中的典型形象,把这些形象穿插在山水画中,以增添山水画本身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也是宋代山水画家个人审美追求的一种写照。这一点也可以从宋代画家的涵养看出,如刘学箕在《方是闲居士小稿》中曰:“古之所谓画士,皆一时名胜,涵泳经史,见识高明,精度洒脱,望之飘然,知其有蓬莱道山之丰俊,故其发为豪墨,意象萧爽,使人宝玩不置。”[8]66也就是讲,画家兼具文人身份,他们把个人的情感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山水画创作之中同时也体现了“林泉”之下的人生百态。从上述可以看来,宋代山水画中的“林泉之乐”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其一,“林泉之境”。林泉之境是古代山水画家关注的一个方面,它能够为山水画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陶冶身心,这是生活中的真实之境,然众多的艺术创作者不能够亲身经历这样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间接地在山水画中进行表现。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载“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宗炳就开始注意到山水对陶冶性情的作用,他借助先代的名人雅士喜好山水的特性,来证明自己喜爱山水,是合于圣贤之道的,进而把这种景象描绘在山水画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论画山水树石》篇专门论述山水林泉之境对于绘画的重要性。在宋代山水画中,众多画家是比较注重山水之境,有些画家深入山川林泽进行研究,以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五代荆浩的《笔法记》中载“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11]262为了更深刻地体察自然山水的真境,荆浩常年累月隐于洪谷,可见自然的林泉之境是有必要的。那么,宋代山水画家对林泉之境是怎样看待的呢?郭熙在《林泉高致集》载“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12]76从郭熙对山水的评述可以看出,宋代画家是在追求山水画面中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也是当时山水画家所崇奉的,即“身即山川而取之”,从画面的“无我之境”中体现出“有我之境”,是当时山水画家所追求的目标,然要表现出这种林泉之境,画家不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山水画的技法,而且还要身临其境去体察自然中的林泉。

其二,“林泉之心”。山水画家在表达自然山水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宋代山水画又与当时社会所崇尚的文化风尚关系密切,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就极力地去表现这层关系。在宋代的山水画中经常可以看到溪山、行旅、雪栈、观瀑、山腰楼观等情节的描绘,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使个人主观情感与林泉等自然形象保持相通。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论画山水载:“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杏然深远,悉是晚景,远蜂之顶,宛有返照之色,此妙处也。”[13]96-97按沈括的观点来看,山水画贵在体现自然之真,再从自然之真中体会到山水画的妙境,但反过来看,其实当时社会还是在追求物象之“真”,反映在山水画创作中,山水画家就不得不在山水本身上下功夫,即常常在画面中表现出山水相依的格局,以凝聚山水画之中的“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寒而不理”关系,这是宋代山水画创作中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宋代文人士夫画中也被表现出来,例

023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NO.04如米芾、米友仁的“云山墨戏”,甚至米芾把苏轼的文人画“意气”理论也运用于山水画的创作之中。这种山水绘画风格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打破了宋代宫廷山水画一览独大的局面,为后来的“写意”山水画奠定了基础,也增添了山水画家在绘画创作中的林泉形象意趣,然在山水画思想表达上更趋于“心性”的展现。

其三,“林泉之美”。从宋代山水画审美的视角来看,宋代山水画家极力追求林泉之乐。但这种志趣所隐藏的不是绘画本身,而是绘画生命的延续。通过对山水画的表现来抒发个人的审美,宋代山水画家在这一点上的做法,其实是与前代山水画家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画家是否真的能够体会到林泉之乐还是一个问题。如元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讲到“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淡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14]也就是讲,他对先前士大夫的“林泉之乐”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宋代山水画家笃信,当时的士大夫是喜好山水林泉的,如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云:“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6]71也就是讲宋代画家是把山水画看作是林泉之乐的本源,能够用这种方式去展现个人的审美嗜好。同时,也把山水画“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看作是评价山水画的标准,并认为“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6]77因此,宋代画家不仅要迎合当时的社会审美需要,而且要在绘画的营造上下功夫,以增添画面的林泉之意 。

四、结语

宋代山水画从“移情”到“符号”,再到“林泉之乐”,这是山水画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产物,然而宋代山水画严格来讲,是一种表现山水画家艺术情感的“符号”,是山水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宣誓,这种宣誓也预示着山水画追求理式自然精神的终结。宋代山水画家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画家力图去遵循这个法则,鲜见想去打破这样的创作模式。这种模式在绘画上的表现是山、石、瀑布、远水、渔舟等,这也是宋代山水画中的共性的视觉图像特征,而在绘画的审美思想上,也是尽力地去描绘“林泉之乐”,但是这种审美表现还是较为隐晦的,而不是直接用视觉图像去呈现,然后代的山水画家却改变了宋代山水画家的做法,甚至直接用个性的笔墨,去展现一个画者的内心世界。

易善炳 喀什大学艺术学院助教

参考文献:

[1] 徐娟. 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 姚思廉. 梁书(卷五十一)[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刘昫.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解缙.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五十)[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5] 洪应明. 菜根谭[M]. 遂初堂刻本.

[6] 郭思. 林泉高致[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7]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M].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8] 俞剑华. 中国画论选读[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9] 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 北京:三联书店,2008.

[10] 刘乃溪,编著. 孟子[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11] 俞剑华. 中国画论精读[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12] 郭熙. 林泉高致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13] 沈括. 梦溪笔谈[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4] 陈继儒. 小窗幽记[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024


相关内容

  • 郭熙与[林泉高致集]
  • 郭熙与<林泉高致集> 作者:陶鹏 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5期 [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不仅是中国山水画理论与技法的百科全书,而且也是中国人包括画家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一块心路里程碑,它记载了中国人到十一世纪时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与精神活动.它 ...

  • 八上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答谢中书书> [作者介绍]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自幼聪明异常,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

  •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100分
  •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是().(1.0分) ∙ A . 苏维埃共和国 ∙ ∙ 苏联 B . ∙ ∙ 巴黎公社 C . ∙ ∙ 第一国际 D . ∙ 我的答案:C 2 当代艺术作品<草船借箭>的创作者是以下哪位?()(1.0分) ∙ 方 ...

  • 郭熙的山水画创作和理论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贡献
  • 郭熙的山水画创作和理论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贡献. 郭熙是北宋前期卓越的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成就及艺术见解在古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熙是北宋宫廷画院的重要成员.他的山水画有熟练的技巧和深厚的文艺修养,善画大幅作品,具有创造性,真实而微妙地表现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画出" ...

  • 狮子林的假山
  • 狮子林的假山 目 录 1.狮子林的历史„„„„„„„„„„„„„„„„„„„„„„„„„„„„3 1.1狮子林名字的由来„„„„„„„„„„„„„„„„„„„„„„„„„ 3 2.狮子林中的假山„„„„„„„„„„„„„„„„„„„„„„„„„„ 4-5 2.1假山与佛教思想„„„„„„„„„„„„ ...

  • 论中国山水画中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表现
  • 摘要:中国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我国传统文化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表现的艺术手法及内容趋于讲究内涵,讲究文化韵味,讲究"神韵"与"空灵"的艺术风格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传 ...

  • 道德隐喻下的"山.水"境界
  • 摘 要:具有多重身份的郭熙,在营造山水视界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一位儒者的社会道德观与价值认同:作为官员的郭熙,如何将儒者的文化态度.取向融进山水的表象空间里:作为画家的郭熙,如何把山水画训练中的养成因素渐进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本文以读解<林泉高致>文本为分析的基础,探讨郭熙如何将山水.道德. ...

  • 中国美术史笔记 口诀_
  • 第一章 原始美术 (一)原始陶器艺术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陶代表 ...

  • 中国园林与意大利园林的比较_冯四清
  • 中国园林13卷(5)1997·39· 中国园林与意大利园林的比较 冯四清 同年分配到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系任教. [提 要]本文着重从中国和意大利人的自然观.美学观,园林发展简史,造园思想及园林的具体设计手法 道造园 比较 中图分类号 TU986.6 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园林和意大利园林进行了深层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