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会写读书笔记吗?

  摘 要: 写读书笔记是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写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及强化读书效果。文章结合中学生不写读书笔记、不会做读书笔记导致阅读效率低、阅读效果差的现状,提出对策,并阐明读书笔记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读书笔记 问题对策   读书笔记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时,随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阅读所得,而又因每个人的知识量不一样,对于同一读物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笔记的内容也就丰富多样。而不同的内容采用的笔记形式不相同,故读书笔记的异彩纷呈就决定了其相当自由的性质,为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自由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中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会做读书笔记、教师不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等问题仍然存在,学生、教师、家长等都缺乏做读书笔记的意识,可见社会各界对读书笔记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我国新课改的专家傅道春在《优秀教学案例》中指出:“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对‘笔记’的理论研究及实际运用都明显不足……但愿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研究。”[1]   一、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   (一)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翻看中学生的读书笔记,形式千篇一律,仅是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没有他们自己对摘录文字的理解与思考,这是现今中学生读书笔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普及,但离开课堂,他们在课外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精神还剩多少呢?从学生仅有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中可见一二。   中学生对读书笔记的认识大部分源于小学老师第一次布置读书笔记时提出的要求,即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而他们在上了初中、高中后遇到读书笔记作业就条件反射地认为是摘抄文章,可看出他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已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导致中学生就“读书笔记该如何做”这一问题认知的盲区。而某些中学语文老师对收交过来的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也习以为常,没有由这一现象产生问题意识,因而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二)读书笔记成了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都流于读书笔记的形式,而未深入其中,共同把握读书笔记的意义所在。   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而写读书笔记,快速浏览文章,划出好词好句后立即摘抄草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很少思考文章大意是什么及作者为何这样写等问题,作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中学生这样写读书笔记何尝不是一种形式呢?而某些老师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如中学生每年的寒暑假作业都有“阅读以上文学作品,并完成读书笔记”,还有双休日的作业中也有“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这样的字眼等,读书笔记只是充当了作业量的“候补队员”,老师也仅是完成任务般给每个学生的阅读笔记批个“阅”字就发给他们,由此看来,一些老师不也是将读书笔记视为一种形式吗?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一课程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呢?   二、解决中学生读书笔记问题的对策   中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现状不容乐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书是看不完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能。”[2]所以,结合相关原因,要解决当前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分别采取对策。   (一)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测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阅读……”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多形式写读书笔记,注重多样化及有效性。   1.教会学生正确做笔记的方法   教师在布置读书笔记作业前应告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多种方法及意义所在,使学生“闻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具体方法有:   (1)摘要式   即读书时摘录阅读中的精彩词句、段落或名人名言等,进行语言积累。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摘录时忠于原文,注明摘录文字的出处如文章的标题、作者等,方便日后使用时查找。   大部分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被动的,他们找本好词好句好段的参考书进行摘抄应付了事,所以老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力求落到实处,如让学生每天摘抄不得少于350字,且标明文章题目、作者及写明摘抄该段文字的原因。   (2)提纲提要式   提纲式即读懂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用提纲的形式把文章的观点或相关内容记录下来。提要式则指纵观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或全书内容。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可通过要求他们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下所读书物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   (3)仿写式   即根据摘抄的句子、段落等进行仿写,或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的阅读。   记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促进有效阅读,而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后能化为己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化为自己的血肉。”故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应一鼓作气,让学生根据自己摘录的句子、段落或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厚的语言知识,又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培养了写作能力。   (4)心得体会式   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受到的启发或者收获,此方法适用于阅读任何文体。   学生阅读后,以该笔记方法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而这必然是在他们已读懂文章的前提下,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运用该方法做读书笔记时切忌空泛议论、无病呻吟。因为写心得的过程建立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评能力等会逐渐提高,而创作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认真点评学生的读书笔记   (1)及时检查   教师应按时、及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起到督促作用,让流于“形式”的读书笔记从源头上“终结”。   (2)认真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后,只有这种“需要”被转移成愿望,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力,形成积极的追求,而自我需要是建立在被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应及时对他们的读书笔记进行认真的批改与有效的评价,如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指出笔记的不足,以及谈谈自己对同样读物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选择合适时机让学生与大家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这样学生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读书笔记会写得更加认真,阅读也会变得更加主动,阅读效果也显而易见。   3.鼓励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会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将写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正如宋代陈辅所言:“万卷书谁不读,下笔未必有神。”这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不能同步的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在广大中学生中仍普遍存在,许多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较多,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情节都很熟悉,但就是因为懒于动笔,阅读所得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所以阅读的成果就无法转化为写作能力,结果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   而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对文本有了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体悟,这必然推动学生发现“写然后知不足”,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形成读、写、思的良性循环,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益处。   (二)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所以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对读书笔记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   1.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猎取知识,扩大知识面,所以他们在读书时更多的只是注意写了什么,而不关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及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因此很难从读物中受益,也很难从读物中发掘到值得做读书笔记的材料,而阅读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大部分学生应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保持对阅读本身的积极性,做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用有效的方法做读书笔记   部分同学有做读书笔记,但更多的还“只是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或摘录作品简介,少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恐怕更多的受小学阶段读书笔记的要求影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得渐多,积累渐丰,阅读的层次也应逐渐提高,因此中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可根据教师的指导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以逐渐提高自己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而不能阅读时只停留在对语句的表层理解上,对语句的话外音应深入品味、咀嚼,对作品的解读还应力争达到多元化,形成立体感。   三、结语   做好读书笔记不仅有益于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中学生阅读过程中善导,中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乐学,做到古人一直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寡言者必钩其玄”[3]。只有勤于做读书笔记,将写读书笔记当做读、写结合的一种最佳方式,才能打破中学生读书时眉头紧锁、作文时冥思苦想的困境,不吝笔墨,做好读书笔记。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4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   [3]潘新和.高等学校写作三能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34.

  摘 要: 写读书笔记是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写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及强化读书效果。文章结合中学生不写读书笔记、不会做读书笔记导致阅读效率低、阅读效果差的现状,提出对策,并阐明读书笔记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读书笔记 问题对策   读书笔记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时,随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阅读所得,而又因每个人的知识量不一样,对于同一读物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笔记的内容也就丰富多样。而不同的内容采用的笔记形式不相同,故读书笔记的异彩纷呈就决定了其相当自由的性质,为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自由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中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会做读书笔记、教师不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等问题仍然存在,学生、教师、家长等都缺乏做读书笔记的意识,可见社会各界对读书笔记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我国新课改的专家傅道春在《优秀教学案例》中指出:“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对‘笔记’的理论研究及实际运用都明显不足……但愿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研究。”[1]   一、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   (一)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翻看中学生的读书笔记,形式千篇一律,仅是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没有他们自己对摘录文字的理解与思考,这是现今中学生读书笔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普及,但离开课堂,他们在课外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精神还剩多少呢?从学生仅有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中可见一二。   中学生对读书笔记的认识大部分源于小学老师第一次布置读书笔记时提出的要求,即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而他们在上了初中、高中后遇到读书笔记作业就条件反射地认为是摘抄文章,可看出他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已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导致中学生就“读书笔记该如何做”这一问题认知的盲区。而某些中学语文老师对收交过来的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也习以为常,没有由这一现象产生问题意识,因而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二)读书笔记成了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都流于读书笔记的形式,而未深入其中,共同把握读书笔记的意义所在。   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而写读书笔记,快速浏览文章,划出好词好句后立即摘抄草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很少思考文章大意是什么及作者为何这样写等问题,作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中学生这样写读书笔记何尝不是一种形式呢?而某些老师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如中学生每年的寒暑假作业都有“阅读以上文学作品,并完成读书笔记”,还有双休日的作业中也有“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这样的字眼等,读书笔记只是充当了作业量的“候补队员”,老师也仅是完成任务般给每个学生的阅读笔记批个“阅”字就发给他们,由此看来,一些老师不也是将读书笔记视为一种形式吗?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一课程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呢?   二、解决中学生读书笔记问题的对策   中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现状不容乐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书是看不完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能。”[2]所以,结合相关原因,要解决当前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分别采取对策。   (一)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测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阅读……”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多形式写读书笔记,注重多样化及有效性。   1.教会学生正确做笔记的方法   教师在布置读书笔记作业前应告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多种方法及意义所在,使学生“闻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具体方法有:   (1)摘要式   即读书时摘录阅读中的精彩词句、段落或名人名言等,进行语言积累。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摘录时忠于原文,注明摘录文字的出处如文章的标题、作者等,方便日后使用时查找。   大部分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被动的,他们找本好词好句好段的参考书进行摘抄应付了事,所以老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力求落到实处,如让学生每天摘抄不得少于350字,且标明文章题目、作者及写明摘抄该段文字的原因。   (2)提纲提要式   提纲式即读懂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用提纲的形式把文章的观点或相关内容记录下来。提要式则指纵观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或全书内容。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可通过要求他们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下所读书物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   (3)仿写式   即根据摘抄的句子、段落等进行仿写,或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的阅读。   记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促进有效阅读,而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后能化为己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化为自己的血肉。”故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应一鼓作气,让学生根据自己摘录的句子、段落或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厚的语言知识,又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培养了写作能力。   (4)心得体会式   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受到的启发或者收获,此方法适用于阅读任何文体。   学生阅读后,以该笔记方法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而这必然是在他们已读懂文章的前提下,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运用该方法做读书笔记时切忌空泛议论、无病呻吟。因为写心得的过程建立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评能力等会逐渐提高,而创作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认真点评学生的读书笔记   (1)及时检查   教师应按时、及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起到督促作用,让流于“形式”的读书笔记从源头上“终结”。   (2)认真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后,只有这种“需要”被转移成愿望,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力,形成积极的追求,而自我需要是建立在被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应及时对他们的读书笔记进行认真的批改与有效的评价,如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指出笔记的不足,以及谈谈自己对同样读物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选择合适时机让学生与大家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这样学生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读书笔记会写得更加认真,阅读也会变得更加主动,阅读效果也显而易见。   3.鼓励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会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将写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正如宋代陈辅所言:“万卷书谁不读,下笔未必有神。”这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不能同步的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在广大中学生中仍普遍存在,许多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较多,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情节都很熟悉,但就是因为懒于动笔,阅读所得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所以阅读的成果就无法转化为写作能力,结果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   而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对文本有了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体悟,这必然推动学生发现“写然后知不足”,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形成读、写、思的良性循环,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益处。   (二)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所以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对读书笔记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   1.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猎取知识,扩大知识面,所以他们在读书时更多的只是注意写了什么,而不关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及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因此很难从读物中受益,也很难从读物中发掘到值得做读书笔记的材料,而阅读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大部分学生应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保持对阅读本身的积极性,做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用有效的方法做读书笔记   部分同学有做读书笔记,但更多的还“只是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或摘录作品简介,少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恐怕更多的受小学阶段读书笔记的要求影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得渐多,积累渐丰,阅读的层次也应逐渐提高,因此中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可根据教师的指导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以逐渐提高自己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而不能阅读时只停留在对语句的表层理解上,对语句的话外音应深入品味、咀嚼,对作品的解读还应力争达到多元化,形成立体感。   三、结语   做好读书笔记不仅有益于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中学生阅读过程中善导,中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乐学,做到古人一直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寡言者必钩其玄”[3]。只有勤于做读书笔记,将写读书笔记当做读、写结合的一种最佳方式,才能打破中学生读书时眉头紧锁、作文时冥思苦想的困境,不吝笔墨,做好读书笔记。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4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   [3]潘新和.高等学校写作三能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34.


相关内容

  • 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点滴体会
  • 文章正文 更多 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点滴体会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09-12-14 12:41:15    文字:[大][中][小] 摘要: 内容提要: 随着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课余以书为伴的同学越来越多,可惜,我们发现其中不少同学阅读书籍,往往只追求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许多精彩描写 ...

  • 幼儿园大班读书笔记
  •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 ...

  • 课外阅读与写读书笔记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语文学习,自然离不开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 小学生读书卡
  • 小学生读书卡 庆安小学  姜萌 暑假,我们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以读书为主题的班队会不断开展,例如"好读书,读好书""创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等活动把我们的读书活动推向了高潮.的确,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要把书读好,就要读好多的书 ...

  • 一年级读书笔记 好词好句
  • 上上周末,收到李老师的校讯通,让孩子们在阅读杨红樱<会走路的小房子>时做好阅读笔记.一直想写写阅读笔记这件事,因为这段时间我迷上了韩剧而懒得动笔. 其实,说到阅读笔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几个好词好句,也可是大块的抄录,或者是剪报等等,总之,是一个把知识收录.整理.积累的过程.对于一 ...

  • 抄写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摘抄 读完杨澜的<幸福要回答>,好多语言给了我深刻地启示,细细品味韵味颇多,顾摘录, 以自勉. 1.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 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 2.爱情是一颗心遇到另一颗心,而不是一张脸遇到另 ...

  • 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 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最近有许多家长向我反映: "我的孩子就爱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从不愿意看一眼课外书, 这可昨办呢?„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爱上读书呢?"很多老师也有这 样的体会: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太狭窄,上课一问到课外的知识,能 回答的同学寥寥五几,对于历史方面的知识更是头脑一片 ...

  • 如何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
  • 随着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许多同学在课余和书本交上了朋友,有的同学得到了一本自己曾经听说过的喜欢的书往往就爱不释手,吃饭看,睡觉看,有的同学一回到学校就来到图书廊看书,有的同学甚至课间也要到图书廊看一会儿书.可惜,其中不少同学阅读书籍,往往只追求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许多精彩描写,往往一跳而过.如此读 ...

  •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00字
  •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00字(一)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让我做父亲的得到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给别的青年: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