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 为何总难皆大欢喜?

加薪,这原是个皆大欢喜的好事,但令许多企业最为头疼:加薪的结果往往是老板不满意,员工也不满意。能够给员工加薪的企业大都是效益递增的企业,而薪水的增加恰恰又是员工所期盼的。为什么双方都有利的事却令双方都不满意呢?

加薪,为什么会导致员工满意度下降?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企业内部公平问题。在薪酬设计中,员工关注内部的相对不公平远远大于外部的不公平;员工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工资水平,更关心与他人工资的比较。他们认为同样内容的工作就应该拿相同的薪酬。当员工感觉到对自己不公平时,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他人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报酬与满意度联系的关键不是个人的实际所得,而是对公平的感觉。哪怕别人薪酬比他高一点点,员工也会感觉不舒服。

其次是期望值的问题。这里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员工认为工资应该与企业的效益同步上涨,投入与产出挂钩。当企业业绩好而工资上涨幅度远远小于效益上涨幅度时,就会引起员工的普遍不满。二是员工的个人差异问题。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员工希望能多涨一部分工资,当他的期望值未能满足或他认为工作绩效与激励不明确时,工作积极性会明显下降。三是工资的有限激励问题,当工资低时,稍有上调激励作用就很明显;而当工资达到一定幅度后,员工更关注的是事业的感受、成就的认同、股票期权等非工资性因素,满意度也会从这些方面来衡量。这时的工资上涨对他的激励作用反而有限。

再次是外部公平性问题。当员工认为他的工资与外部同行、同地区人员的工资相差很大时,他的不满情绪就会油然而生。尤其是随着中国入世,大量的跨国公司蜂拥而入,跨国公司的高薪酬、高福利会对员工形成极大的诱惑,这时虽然加薪,但与外部相比基数太低,仍会引起员工的不满。

加薪,为什么会让老板也不满意?

造成老板不满意的原因:一是期望值问题:加薪的最好结果是人工成本的绝对值上升,而人工成本的相对值要下降。本来老板希望工资上涨了,效益必然会同步上涨,但许多情况下却恰恰相反,工资上涨了,效益持平就不错了,更有甚者,工资上涨而效益递减。由于工资的刚性特征,上涨了就不可能降下来,刚性的人工成本上升,效益不上升,老板自然会不高兴。

二是内部矛盾增加。原以为工资上涨了,员工会满心欢喜,没想到员工对加薪感觉不公平,积极性明显下降,又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问题。员工之间相互不服、攀比严重,部门之间关系更难协调。不加薪有麻烦,加了薪找麻烦,内耗的增加让老板增添了更多烦恼,他当然不会满意了。

加薪,为什么员工和企业难统一?

作为企业来说,人工成本下降自然是好事;而作为员工来说,总希望工资多多益善,这永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理想的结果是双方期望都向中间靠齐,彼此都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企业加薪存在随意性,往往是老板的一句话就定了,缺乏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相应的配套制度,导致员工的不满。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永远解决不了员工的绝对满意,而只能降低员工的相对不满意。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企业,也不管是年薪百万的职业经理人还是普通的低级职员,薪酬的满意度都不高,这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事实。因此,确定一个让全体员工和老板都非常满意的薪酬方案是很困难的,能做到让大部分员工,尤其是那些对企业贡献度较高的员工满意就足矣。

加薪,怎样才能皆大欢喜?

加薪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同行业或本地区足够高了,那么是否有上调的必要或什么时候上调、上调多少?就需要企业认真探讨。因为是不是加薪就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这需要认真的市场调查后才能知道。

从加薪的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上涨,即企业在同行业上涨的压力下,在通货膨胀及员工要求下才被迫加薪,这样会使工资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另一种是企业根据市场形势及本企业状况主动上涨,给员工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样薪酬的激励作用就会有效发挥。因此,企业一定要把薪酬激励这个工具用好,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真正要做到薪酬的公平并皆大欢喜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需要企业各种制度的配合才行,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薪酬调查。外部调研是解决工资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外部调查,有一个明确的比较数值,企业才能确定工资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加薪才能有科学依据。一般说来,企业薪酬水平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上,才能保证有竞争力。而通过内部调研,了解员工最关注什么,是高薪酬、高职务还是培训机会等,这样在具体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职位评估。通过评估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和重要性,根据岗位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加薪,才能解决内部不公平问题。

三是绩效考核。职位评估解决的是职位的相对价值,对岗不对人;而考核解决的是员工业绩,对人不对岗。员工的能力和业绩会在考核上集中体现,这样依据业绩再来提升工资,用事实说话,员工不满意的情况会减少很多,老板也不会再为员工抱怨而挠头。

四是工资结构的合理设计。改变以往薪酬等级是单纯的点值,把它变为一个区间,区间幅度适当加大,上下等级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重叠。比如说:员工是五级工资,范围在100081600元,中值为1300元;经理是六级工资,范围在120081800元,中值在1400元。这样设计薪酬,员工经过努力有可能拿到1600,上司不努力只能拿1200,员工比其上级拿的还多,这样的薪酬才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改善工资结构还有一点是设计管理、技术双轨制,管理人员拿管理路线的工资,技术人员拿技术路线的工资。这样,高级工程师的工资有可能和总经理持平。双轨路线的薪酬结构,既可以极大地激励技术人员,又可避免把一流的技术人员变成不入流的管理者。

加薪,这原是个皆大欢喜的好事,但令许多企业最为头疼:加薪的结果往往是老板不满意,员工也不满意。能够给员工加薪的企业大都是效益递增的企业,而薪水的增加恰恰又是员工所期盼的。为什么双方都有利的事却令双方都不满意呢?

加薪,为什么会导致员工满意度下降?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企业内部公平问题。在薪酬设计中,员工关注内部的相对不公平远远大于外部的不公平;员工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工资水平,更关心与他人工资的比较。他们认为同样内容的工作就应该拿相同的薪酬。当员工感觉到对自己不公平时,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他人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报酬与满意度联系的关键不是个人的实际所得,而是对公平的感觉。哪怕别人薪酬比他高一点点,员工也会感觉不舒服。

其次是期望值的问题。这里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员工认为工资应该与企业的效益同步上涨,投入与产出挂钩。当企业业绩好而工资上涨幅度远远小于效益上涨幅度时,就会引起员工的普遍不满。二是员工的个人差异问题。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员工希望能多涨一部分工资,当他的期望值未能满足或他认为工作绩效与激励不明确时,工作积极性会明显下降。三是工资的有限激励问题,当工资低时,稍有上调激励作用就很明显;而当工资达到一定幅度后,员工更关注的是事业的感受、成就的认同、股票期权等非工资性因素,满意度也会从这些方面来衡量。这时的工资上涨对他的激励作用反而有限。

再次是外部公平性问题。当员工认为他的工资与外部同行、同地区人员的工资相差很大时,他的不满情绪就会油然而生。尤其是随着中国入世,大量的跨国公司蜂拥而入,跨国公司的高薪酬、高福利会对员工形成极大的诱惑,这时虽然加薪,但与外部相比基数太低,仍会引起员工的不满。

加薪,为什么会让老板也不满意?

造成老板不满意的原因:一是期望值问题:加薪的最好结果是人工成本的绝对值上升,而人工成本的相对值要下降。本来老板希望工资上涨了,效益必然会同步上涨,但许多情况下却恰恰相反,工资上涨了,效益持平就不错了,更有甚者,工资上涨而效益递减。由于工资的刚性特征,上涨了就不可能降下来,刚性的人工成本上升,效益不上升,老板自然会不高兴。

二是内部矛盾增加。原以为工资上涨了,员工会满心欢喜,没想到员工对加薪感觉不公平,积极性明显下降,又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问题。员工之间相互不服、攀比严重,部门之间关系更难协调。不加薪有麻烦,加了薪找麻烦,内耗的增加让老板增添了更多烦恼,他当然不会满意了。

加薪,为什么员工和企业难统一?

作为企业来说,人工成本下降自然是好事;而作为员工来说,总希望工资多多益善,这永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理想的结果是双方期望都向中间靠齐,彼此都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企业加薪存在随意性,往往是老板的一句话就定了,缺乏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相应的配套制度,导致员工的不满。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永远解决不了员工的绝对满意,而只能降低员工的相对不满意。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企业,也不管是年薪百万的职业经理人还是普通的低级职员,薪酬的满意度都不高,这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事实。因此,确定一个让全体员工和老板都非常满意的薪酬方案是很困难的,能做到让大部分员工,尤其是那些对企业贡献度较高的员工满意就足矣。

加薪,怎样才能皆大欢喜?

加薪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同行业或本地区足够高了,那么是否有上调的必要或什么时候上调、上调多少?就需要企业认真探讨。因为是不是加薪就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这需要认真的市场调查后才能知道。

从加薪的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上涨,即企业在同行业上涨的压力下,在通货膨胀及员工要求下才被迫加薪,这样会使工资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另一种是企业根据市场形势及本企业状况主动上涨,给员工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样薪酬的激励作用就会有效发挥。因此,企业一定要把薪酬激励这个工具用好,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真正要做到薪酬的公平并皆大欢喜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需要企业各种制度的配合才行,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薪酬调查。外部调研是解决工资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外部调查,有一个明确的比较数值,企业才能确定工资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加薪才能有科学依据。一般说来,企业薪酬水平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上,才能保证有竞争力。而通过内部调研,了解员工最关注什么,是高薪酬、高职务还是培训机会等,这样在具体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职位评估。通过评估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和重要性,根据岗位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加薪,才能解决内部不公平问题。

三是绩效考核。职位评估解决的是职位的相对价值,对岗不对人;而考核解决的是员工业绩,对人不对岗。员工的能力和业绩会在考核上集中体现,这样依据业绩再来提升工资,用事实说话,员工不满意的情况会减少很多,老板也不会再为员工抱怨而挠头。

四是工资结构的合理设计。改变以往薪酬等级是单纯的点值,把它变为一个区间,区间幅度适当加大,上下等级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重叠。比如说:员工是五级工资,范围在100081600元,中值为1300元;经理是六级工资,范围在120081800元,中值在1400元。这样设计薪酬,员工经过努力有可能拿到1600,上司不努力只能拿1200,员工比其上级拿的还多,这样的薪酬才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改善工资结构还有一点是设计管理、技术双轨制,管理人员拿管理路线的工资,技术人员拿技术路线的工资。这样,高级工程师的工资有可能和总经理持平。双轨路线的薪酬结构,既可以极大地激励技术人员,又可避免把一流的技术人员变成不入流的管理者。


相关内容

  • 怎么开口和领导谈加薪,看高手如何争取利益?
  • 文 / 隔壁紫公子 [怎么开口和领导谈加薪,看高手如何争取利益?] 人在职场有几大难,和领导谈加薪就是一难.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1 底气不足 2 不知道领导对我是怎么想的 3 脸皮太薄,对于钱的事说不出口 4 怕被拒绝,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以我个人经历为例,看在职场上怎么和老板谈加薪: 为什么要和 ...

  • 如何向老板提出加薪?(领英咨询老王的回答,6赞)
  • 做了些许年HR,经常见到有很多员工和老板进行过薪资谈判,先看几个常见的错误方法:(我以下谈的老板,不一定是指公司的老板,我们经常也会把自己的直接上级认为是老板.因为大一点的公司,很多员工是接触不到老板的,或不是向老板汇报的) 1.卖惨式: 我这半年工作都很辛苦,经常加班,该给我涨工资了吧!这种方式最 ...

  • 加薪也罢工
  • 加薪也罢工 __当今劳资关系分析 究竟是哪些因素,使得为员工加薪这件"好事",也变成令员工不满的"坏事"了呢? 2011年3月1日,广东省再一次上调了企业员工最低工资标准,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最低工资的保障作用,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然而,加薪不到一周,多家制造 ...

  • 原来他就在这里
  • 大年三十下午,刚刚加完班的小梅,与男朋友来到春光商场,和全国许多人一样,沉浸在辞旧迎新购物的喜悦之中. 一阵歌声从包中飘出. 喂,小梅开心地问,哪位?一听是单位何总,她条件反射般马上询问:有事吗? 你在哪里?何总随意问了一下. 有事没事他不回答,倒先问起小梅现在何处?这事就有点麻烦了. 如实地说在商 ...

  • 塔罗占卜:你的爱情为何总不长久?赶快来看看吧
  • 塔罗占卜 你的爱情为何总不长久?赶快来看看吧 总会听到有人抱怨,自己每段感情都付出了全部的真心,但是每段感情却总不长久.付出的结果总是收货悲伤,总想好好谈一场恋爱却每次都是草草收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的爱情总是不长久呢?跟随明月用塔罗牌来看看吧. 规则:保持内心安静的状态,在心中想着自己的每一段练琴 ...

  • [优秀作文]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
  • 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不知何故那头两句就一直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在那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住在那里-- 后来年事渐长,每想起这两句歌谣,就产生疑问,但又不敢问人. 稍稍长大以后,我开始偶尔看到,并蓄意去注意看起来好像很幸福的人.我想,幸福的人,必是幸福住在他们家.幸福肯住在他们这儿,他们当 ...

  • 中国校车为何总出惨痛事故
  • 19日8时许,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四村机场连接线附近,一辆货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致12人死亡,其中11人为儿童(另一人为面包车司机),另有3名儿童受轻伤.据悉,涉事面包车为当地一所民办幼儿园负责人所雇用,属8座面包车,事发时实载15人.涉事货车属运沙车,也涉嫌超载.目前,山东省安监局等部门正调查事故原 ...

  • 关于西点执行力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参加<西点·执行力>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应该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也很多.特别是让我明白了做一个负责任且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和有执行力的人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化的成长的重要性. 执行就是有结果的行动.而提供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有时间底线,对公司和他人具 ...

  • 中国在创新上为何总滞后?(组图)
  • 大西洋月刊]为什么中国在创新上总是滞后? 译者: 炫耀至极 发表时间:2012-04-03 为什么中国在创新上总是滞后? 理查德·福罗里达 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中国的崛起之路从来都不平坦.强大的制造业使得中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现如今,这个国家有大约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里,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