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阅读答案

认识你自己 阅读答案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

然而,最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最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各种宗教有静修内观的功夫,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毕竟玄了一点。而且,内观的对象其实不是上述意义的自我,而是这自我背后的东西,例如,在佛教是空,在基督教是神。 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方便路径。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事和与人相处,那个最内在的自我始终是在表态的,只是往往不被我们留意罢了。那么,让我们留意,做什么事,与什么人相处,我们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喜悦,或者相反,感到厌恶,那便是最内在的自我在表态。就此而论,知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就是认识自我,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倘若有了自己真正钟爱的事和人,就可以算是在实现自我了。

1.本文围绕“认识你自己”论述了哪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能

否调换顺序?

2.第③段举泰勒斯和苏格拉底的例子用意何在?

3.第⑦段中“上述意义的自我”指的是怎样的“自我”?

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5.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

1.论述了两个问题:怎样理解“认识你自己”;怎样认识自我。两个问题不能调换顺序。因为,它们是按人们的认知规律来安排顺序的,先要理解“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探讨“怎么样”的问题。

2.从正反两方面推断古希腊人对“认识你自己”的理解——人要有自知之明。

3.指的是关注内在生命的自我。

4.作者先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认识你自己”,对这句格言作了全面地阐释,指出了它的三种含义,最后分析认识自我的途径——通过知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来认识自我。

5.从文章内容中得到启示即可。如:我们要经常反省自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以求更快更全面地发展。

认识自我,认识自身独特的禀赋和价值,观照自我心灵的成长,这些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认识你自己 阅读答案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

然而,最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最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各种宗教有静修内观的功夫,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毕竟玄了一点。而且,内观的对象其实不是上述意义的自我,而是这自我背后的东西,例如,在佛教是空,在基督教是神。 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方便路径。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事和与人相处,那个最内在的自我始终是在表态的,只是往往不被我们留意罢了。那么,让我们留意,做什么事,与什么人相处,我们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喜悦,或者相反,感到厌恶,那便是最内在的自我在表态。就此而论,知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就是认识自我,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倘若有了自己真正钟爱的事和人,就可以算是在实现自我了。

1.本文围绕“认识你自己”论述了哪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能

否调换顺序?

2.第③段举泰勒斯和苏格拉底的例子用意何在?

3.第⑦段中“上述意义的自我”指的是怎样的“自我”?

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5.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

1.论述了两个问题:怎样理解“认识你自己”;怎样认识自我。两个问题不能调换顺序。因为,它们是按人们的认知规律来安排顺序的,先要理解“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探讨“怎么样”的问题。

2.从正反两方面推断古希腊人对“认识你自己”的理解——人要有自知之明。

3.指的是关注内在生命的自我。

4.作者先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认识你自己”,对这句格言作了全面地阐释,指出了它的三种含义,最后分析认识自我的途径——通过知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来认识自我。

5.从文章内容中得到启示即可。如:我们要经常反省自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以求更快更全面地发展。

认识自我,认识自身独特的禀赋和价值,观照自我心灵的成长,这些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相关内容

  • 2011年全国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卷
  • 2011年全国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对小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 A. 有具体内容 B. 有中心 C. 语句通顺 D. 有 ...

  • [原创]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现状与提高方法
  • 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现状与提高方法 2011-05-10 09:24:33.885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现状与提高方法 西区中学:王志光 中学思想政治考试形式(开卷考试)的变化,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在诸种能力之中,阅读能力是学生最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重视的是对教材知识的传 ...

  • 国培计划语文模块三阅读测验答案
  • 国培计划 语文 模块三 阅读测验答案 1.(单选题)汉字识写兴趣的培养难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选择一个答案 a. 与写话.习作的结合 b. 与阅读的结合 c. 科学的分析字理 d. [正确]与反复书写结合 2.(单选题)云南马普是一种:选择一个答案 a. 云南方言 b. 不好的习惯 c. [正确]地方 ...

  • 小学语文教学论
  • 1:[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1.阅读下列两位教师的教学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甲教<燕子>一课的实录片断: 老师:现在请大家读第四小节,这小节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这一节有三句话,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 老师:对,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这种样子课文中说像什么? 学 ...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1.(单选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选择一个答案 a. 工具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b. [正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工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d. 人文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2.(多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的特点有: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

  • "认识自我"纪伯伦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认识自我"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 ...

  • 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阅读答案
  • 华山并非一条路 岑枫 在语文学习的诸多品质中,拥有阅读创新的品质无疑是令人艳羡的.可是问起如何创新,许多中学生便会一脸茫然.他们往往觉得,历代前贤像高山耸峙,须仰视才见,我们后生小子,难望其项背,阅读还能创新些什么呢?也就是说,在读书之前,先就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思想局限于前人思想的樊篱中了. 其实, ...

  • 茶?壶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茶? 壶 安徒生(丹麦) 从前,有一个茶壶很骄傲.??? 它看着自己光滑的瓷感到骄傲,看着自己长长的嘴感到骄傲,看到自己那个大把手也感到骄傲.它扭头看了看自己的前后,前面是一个壶嘴,后面是一个把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它老是谈着壶嘴和壶把手,就是不谈它的盖子.原来盖子早就 ...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自见之谓明]附答案及译文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自见之谓明> 韩非子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①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