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春秋战国都城

希望您能把春秋和战国的建立者,都城,名称说清楚!谢谢。

回答:

燕国古国名,姬姓,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开国之君是召公,建都于蓟(今北京西南)。战国七雄之一,燕王哙时,发生内乱,齐趁机攻占燕国。燕昭王时,又重用乐毅,攻破齐国七十余城,同时,还向北向东打败东胡,开拓疆域。昭王死后,前功尽废。公元前226年,秦破燕,燕王喜东迁辽东。公元前222年,秦俘获燕王喜,燕灭。魏国国名,姬姓,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魏国建立。开国之君是魏文侯,建都安邑。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军事、经济力量加强,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后迁都大梁。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自称为王。公元前341年,为齐败于马陵,从此一蹶不振,疆土也日益为秦所蚕食。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赵国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赵国建立。开国之君是赵烈侯,建都晋阳,后迁都邯郸。公元前386年,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军力增强,灭掉中山国,打败林胡、楼烦等部族,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其后在长平之战中,被秦打得惨败,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28年,为秦所灭。韩国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韩国是战国七雄中较弱一个,又处军事必争之地。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

补充:

越国古国名,姒姓。相传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无余,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椒,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战国时,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楚国古国名,鬻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境内)。常与周人发生战争,周人称之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国力强大起来,后建都于郢。春秋时期,楚不断扩张,成为领土最大的诸侯国,也是与晋争霸的主要对手。战国时,楚领土依然不断扩大。但由于楚国政策的失误,在对秦的战争,屡遭失败,国力日衰。公元前278年,秦人攻破郢都,楚被迫迁都陈,又迁至寿春。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秦国古国名,嬴姓。开国君主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文公击退犬戎,周王朝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尽封于秦。春秋时期,秦穆公在西部「灭国十二,开地千里」,成为春秋一霸。战国时,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最终成为七雄中实力最雄厚的国家。最后经过一系列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晋国古国名,姬姓,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晋昭侯分封其叔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时,灭掉大宗而统一。晋献公时,征伐拓疆,国力崛起。晋文公尚贤任能,改革军政,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后期,六卿逐渐强大,王室权力削弱。公元前452年韩、赵、魏三家逐走晋出公,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承认三家为侯,晋亡。齐国古国名,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姜姓,开国之君是吕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吕尚用齐地的渔盐之利,发展工商,国家日富。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改革,国力强盛,成为第一代霸主,随着灭小国,开疆域,齐国领土扩展到山东大部。春秋后期,姜氏王室权力逐渐为田氏所夺,公元前386年,田氏夺取齐国的政权,国力继续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一直是东方的大国,曾一度与秦东、西对峙。公元前221年,齐为秦所灭。

希望您能把春秋和战国的建立者,都城,名称说清楚!谢谢。

回答:

燕国古国名,姬姓,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开国之君是召公,建都于蓟(今北京西南)。战国七雄之一,燕王哙时,发生内乱,齐趁机攻占燕国。燕昭王时,又重用乐毅,攻破齐国七十余城,同时,还向北向东打败东胡,开拓疆域。昭王死后,前功尽废。公元前226年,秦破燕,燕王喜东迁辽东。公元前222年,秦俘获燕王喜,燕灭。魏国国名,姬姓,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魏国建立。开国之君是魏文侯,建都安邑。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军事、经济力量加强,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后迁都大梁。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自称为王。公元前341年,为齐败于马陵,从此一蹶不振,疆土也日益为秦所蚕食。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赵国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赵国建立。开国之君是赵烈侯,建都晋阳,后迁都邯郸。公元前386年,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军力增强,灭掉中山国,打败林胡、楼烦等部族,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其后在长平之战中,被秦打得惨败,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28年,为秦所灭。韩国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韩国是战国七雄中较弱一个,又处军事必争之地。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

补充:

越国古国名,姒姓。相传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无余,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椒,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战国时,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楚国古国名,鬻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境内)。常与周人发生战争,周人称之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国力强大起来,后建都于郢。春秋时期,楚不断扩张,成为领土最大的诸侯国,也是与晋争霸的主要对手。战国时,楚领土依然不断扩大。但由于楚国政策的失误,在对秦的战争,屡遭失败,国力日衰。公元前278年,秦人攻破郢都,楚被迫迁都陈,又迁至寿春。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秦国古国名,嬴姓。开国君主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文公击退犬戎,周王朝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尽封于秦。春秋时期,秦穆公在西部「灭国十二,开地千里」,成为春秋一霸。战国时,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最终成为七雄中实力最雄厚的国家。最后经过一系列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晋国古国名,姬姓,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晋昭侯分封其叔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时,灭掉大宗而统一。晋献公时,征伐拓疆,国力崛起。晋文公尚贤任能,改革军政,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后期,六卿逐渐强大,王室权力削弱。公元前452年韩、赵、魏三家逐走晋出公,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承认三家为侯,晋亡。齐国古国名,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姜姓,开国之君是吕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吕尚用齐地的渔盐之利,发展工商,国家日富。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改革,国力强盛,成为第一代霸主,随着灭小国,开疆域,齐国领土扩展到山东大部。春秋后期,姜氏王室权力逐渐为田氏所夺,公元前386年,田氏夺取齐国的政权,国力继续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一直是东方的大国,曾一度与秦东、西对峙。公元前221年,齐为秦所灭。


相关内容

  •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思想 - 古建筑/建筑历史 - 园林学习网 - 最好的园林人社区
  •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思想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5000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大量的考古研究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一部丰富多采的文化史,充满着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积淀,建筑本身随着各个时代的不同而互异: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建筑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 ...

  •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 ...

  • 中国古代各朝都城所在
  • 中国古代各朝都城所在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

  • 浅谈古代城市形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 浅谈古代城市形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XXX (XX 班 XX 专业) 摘要:中国城市的形状,在历史上也就是城墙的形状.因为中国城市大都有城 墙,长期以来城墙所圈定的范围也就是市区,市区很少越出城墙.城市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布局形式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较为规整, ...

  • 我国古代的坊市制度的变化以及城市的发展 (整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5-08 23:41:26 / 个人分类:史海钩沉 查看( 1 ) / 评论( 1 ) / 评分( 5 / 0 ) 在我国古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坊和市的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城市的发展起来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唐宋的坊. ...

  •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
  •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 学校的产生 中国的教育是在原始社会诞生的,最初是渔猎和农耕等劳动技术的传授,传说中的"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制耒耕作",就是一种证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 ...

  • 中国古代史简答题
  • 中国古代史简答过关题 1. 我国境内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有哪些代表?分别生活在什么时期? 2. 最早的是什么人?生活在什么流域?什么地形区?哪个地理单元? 3. 北京人会使用什么火?北京人会控制和管理火有什么意义? 4. 会人工取火的古人类是什么?他们以什么为单位生活在一起? 5. 我国新石器时代具 ...

  • 太原历史地位
  • 太原:九朝古都的历史脉络 太原新闻网 2009-04-16 22:46 来源:太原日报 新 太原论坛 "日前召开的太原市规划委员会200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把太原市城市性质定位为: 山西省省会, 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 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与综合开发
  • 2002年5月May,2002笫31卷第3期J㈣l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ofShaar俩N.nnduniv町3ity(s.dmsd印ce)V01.31Nc,.3■历史地理学研究 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 .区域特征与综合开发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