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5 分)

1、下列加点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倜傥(tǎng)秕谷(bǐ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 )

B祈祷(qǐ)赫然(hè)炽.痛(chì)迥乎不同(jiǒng )

C亘古(gèn)嫉妒(jí)喧闹(xuān)热情澎湃(bài

D重荷(hè)木屐(jī)哺育(pǔ 锲而不舍(qiè )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

A.怪诞 轻捷 一泄万丈 家喻户晓 B. 幽寂 污秽 鞠躬尽瘁 义愤填膺

C. 殉职 骊歌 一拍即合 荒草凄凄 D. 屏障 谰语 九屈连环 呕心沥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陈教练当 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新春,汉宜高速公路车水马龙,显示出一派生机。这条赶在春运前整修完的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明显提高,车流量同时上升。

C.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 ,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D. 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5、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林海音—台湾 B.《邓稼先》—人物传记—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土地的誓言》—散文—端木蕻良—当代作家 D.《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二、(本大题共4小题,第6题8分,第7题2分,第8题2分,第9题1分,共13分)

6.默写古诗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逢入京使》岑参) (2)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心急! :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4)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 。

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7—9题。

【古之黄河】

7.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

【近之黄河】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

9.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10—14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⑶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⑹“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0.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

11.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

12.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3.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

14.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5题2分,16-19题各3分,共14分)《最后一课》节选

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5、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_ ; “钥匙”比喻 。这句话的含义是:

16、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神;歌曲《中国娃》中有这样的歌词:“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韩麦尔先生的话和歌词都表现了

17.“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

这句话中“钟声”暗示: “号声”暗示:

18、“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19、“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岁!’”

这段属于 和 描写 ,表现了韩麦尔先生 的思想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 (完成20-23小题,20,22题23题各3分,21题4分,共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20,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自以为大有所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 闻: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C, 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 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于舅家见之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2,本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课文详写 ,略写 的情形。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23,本文与《孙权劝学》都谈到了学习,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写法和内容方面的不同。

五、24.作文(满分30分) 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

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班级

(4)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二,6,(1)凭君传语报平安 (2),独坐幽篁里(3),不要悲伤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4),思君不见下渝州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2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8,(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9.(1分)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

三,10.(3分)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用文中原句答不给分)

11.(3分)前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后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

12. (3分)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1分),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1分)。

13.(3分)开门见山,照应题目(1分),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1分),引起下文(1分)。14.(3分)C 15、“监狱大门”比喻_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韩麦尔先生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他的爱国感情。

16、韩麦尔先生的话和歌词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7. “钟声”暗示:__最后一课的结束; “号声”暗示:德语要代替法语。

18、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他形象的高大

19、这段属于动作和神态描写 ,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内心痛苦的思想感情。

四,20,C(3分)

21,(各2分)(1)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2, (3分)课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父亲的贪利之举导致他才能衰退,并最终沦为平庸的情形。根本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3分)《伤仲永》内容:方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却断送了方仲永的前途,使他从一个神童沦为普通人,告诉我们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写法:本文是一篇随笔,是借事说理,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孙权劝学》内容;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且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写法:是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侧面描写突出。

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5 分)

1、下列加点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倜傥(tǎng)秕谷(bǐ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 )

B祈祷(qǐ)赫然(hè)炽.痛(chì)迥乎不同(jiǒng )

C亘古(gèn)嫉妒(jí)喧闹(xuān)热情澎湃(bài

D重荷(hè)木屐(jī)哺育(pǔ 锲而不舍(qiè )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

A.怪诞 轻捷 一泄万丈 家喻户晓 B. 幽寂 污秽 鞠躬尽瘁 义愤填膺

C. 殉职 骊歌 一拍即合 荒草凄凄 D. 屏障 谰语 九屈连环 呕心沥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陈教练当 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新春,汉宜高速公路车水马龙,显示出一派生机。这条赶在春运前整修完的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明显提高,车流量同时上升。

C.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 ,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D. 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5、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林海音—台湾 B.《邓稼先》—人物传记—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土地的誓言》—散文—端木蕻良—当代作家 D.《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二、(本大题共4小题,第6题8分,第7题2分,第8题2分,第9题1分,共13分)

6.默写古诗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逢入京使》岑参) (2)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心急! :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4)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 。

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7—9题。

【古之黄河】

7.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

【近之黄河】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

9.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10—14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⑶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⑹“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0.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

11.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

12.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3.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

14.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5题2分,16-19题各3分,共14分)《最后一课》节选

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5、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_ ; “钥匙”比喻 。这句话的含义是:

16、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神;歌曲《中国娃》中有这样的歌词:“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韩麦尔先生的话和歌词都表现了

17.“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

这句话中“钟声”暗示: “号声”暗示:

18、“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19、“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岁!’”

这段属于 和 描写 ,表现了韩麦尔先生 的思想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 (完成20-23小题,20,22题23题各3分,21题4分,共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20,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自以为大有所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 闻: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C, 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 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于舅家见之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2,本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课文详写 ,略写 的情形。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23,本文与《孙权劝学》都谈到了学习,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写法和内容方面的不同。

五、24.作文(满分30分) 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

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班级

(4)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二,6,(1)凭君传语报平安 (2),独坐幽篁里(3),不要悲伤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4),思君不见下渝州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2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8,(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9.(1分)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

三,10.(3分)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用文中原句答不给分)

11.(3分)前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后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

12. (3分)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1分),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1分)。

13.(3分)开门见山,照应题目(1分),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1分),引起下文(1分)。14.(3分)C 15、“监狱大门”比喻_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韩麦尔先生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他的爱国感情。

16、韩麦尔先生的话和歌词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7. “钟声”暗示:__最后一课的结束; “号声”暗示:德语要代替法语。

18、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他形象的高大

19、这段属于动作和神态描写 ,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内心痛苦的思想感情。

四,20,C(3分)

21,(各2分)(1)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2, (3分)课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父亲的贪利之举导致他才能衰退,并最终沦为平庸的情形。根本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3分)《伤仲永》内容:方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却断送了方仲永的前途,使他从一个神童沦为普通人,告诉我们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写法:本文是一篇随笔,是借事说理,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孙权劝学》内容;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且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写法:是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侧面描写突出。


相关内容

  • 七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 ...

  • 2014-2015七下语文期中测试卷
  •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2014.11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30 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bì( )益 呜咽( ) 挑剔( ) 摒( )弃 驰chěng( ) ... 2.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5分 ...

  • 东北育才SB七下语文期中考试(语文版)
  • 东北育才双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 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辟易(bì) 枯瘠(jǐ) 縠纹(hú) 盛馔(zhàn) .... B.蹇劣(jiǎn) 隽逸(jù ...

  • 七下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 七下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1.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南极洲 C.非洲 D.亚洲 2.下列大洲分界线,属于亚洲与欧洲的是( ) A.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A.西高东低 B.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B.东高西低 D.中部低四周高 3.亚洲的地势特 ...

  • 人教版七下期中考试试卷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 七 年级 期中考试 语文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总分 :100 分 说明:考生在答题时,必须将所有答题内容都写在答题卡上,凡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分. .............................一.书写水平考查(3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 ...

  • 七下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 七下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 "稳中求变.适度创新& ...

  • 七下期末小结及暑假计划
  • 昨天晚上我参加了七年级下期的最后一次家长会,随着家长会的落幕,女儿的七年级生活也宣告结束。 家长会主要有两个事项: 一是暑假安全问题。主要是防溺水、防雷电。这个问题可不能小瞧,生命诚可贵嘛!从六月二十日到七月一日,我县发生了两起学生溺水事件。 二是期末成绩小结。班主任先对这次考试成绩进行展示和分析, ...

  • 七下期中考试卷考试
  • 201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亲爱的同学: 通过半学期的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你已经掌握了吗?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发挥你的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8.关于g=9.8牛/千克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七下语文期中考试复习
  • 伤仲永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