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按年级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1、初一、高一学生学习不理想的部分因素:

从小学升到初一:

● 学习没有计划。从小学升入初一,很多学生还保留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学习时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整天忙于应付老师的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学习安排。对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么有认真考虑过,只是一味被动的挺老师的指挥和安排。这样的学习方法在课业繁重的初中显然是不合适的。

● 没有形成知识结构。功课由原来的三门一下子变成了六门,每天上课的内容增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紧密,学科内容也逐渐加深。学生还保留小学的学习习惯,不善于思考和总结,这就导致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像一盘散沙,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很多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但综合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 不会听课。小学时的课程内容都很简单,学生仅通过课上认真听讲就能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初中则不同,初中不但内容加深,每节课的知识容量也比小学增加很多。这就要求学生学会预习和复习,带着问题去听课,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大多数初一学生则没有这种意识,课前不预习导致课上很多真是听不懂,课上不会记笔记,听完课就完事大吉。这样只会导致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最总丧失学习兴趣。

● 心理落差。对于重点中学,学生都是从各个学校优秀的学生中选拔上来的,大部分学生无论从名次还是分数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样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对于普通中学,学生鱼龙混杂,校风不佳,初一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又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样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 新环境的影响。到了初中,结识了新的同学,对于外向的学生可能会交到更多的朋友,花在交友上的时间就会增多,耽误一定的学习时间;对于内向的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会缓慢一些,情况严重的会不合群,消极,对学习的影响也非常大;

● 教师的差异。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不同于小学,目前,学校都在赶进度,课堂授课速度较快,会有大部分的学生不适应,再加上个别老师自身的问题比如普通话不标准、性格怪癖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从初中升入高一:

● 到了高中以后,会面临分文理科生,由于自己对某些科目的学习方法没有掌握,致使这些科目的成绩偏低,因此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会有所偏重,特别是一些将来希望学习文科的学生,对理科的要求普遍偏低,一方面影响自己现在的总成绩,另一面会考都会有问题。

● 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差别非常大,初中的学习以记忆为主,考试时一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

记忆程度,另一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对于高中的学习来讲,记忆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考试时更侧重考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对知识的整合应用能力。

● 学生升入高中后的年龄都已经超过了15岁,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思想上不是很成熟,但是也有

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应该自己做主了,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总认为家长和老师的想法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潮流了,这个阶段的叛逆较初中时期明显,不好管控。

2、初二、高二学生学习不理想的部分因素:

初二学生

● 初二是学生逆反心理最强的一年,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

的会影响学习。

● 初二是学生最容易放松的一年,是初中三年的分水岭。到了初二以后,各科的内容和难度都大幅

增加,尤其是跟式分解和几何的加入,特别是几何辅助线的大量涉及,是很多刚升入初二的学生产生了几何恐惧症;另外新学科物理的开设,又增加了初二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初二也是中考英语知识点最集中的一年。

● 到了初二以后,课程本身内容多,难度大,约覆盖中考60%的考点,而且大多数重点中学基本上

都是在初二时候讲完初中的所有知识,老师讲课进度会明显加快,如此状况下,初一阶段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可能会因为难以消化加量内容,而出现瘸腿学科。而即便在初一阶段基础扎实的学生,进入初二的时候,也会或多或少的感到学习任务重所带来的压力。

高二学生

● 面临会考:大部分的会考一般都是安排在高二进行,特别是第二学期,学习的压力较大,一方面

要应付最后的期末考试,同时还要应付会考。

●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

每况愈下。高二阶段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 偏科现象严重。我们现在高考施行的是“3+X +综合”,分科之后,许多学生对自己所选的科目很

重视,但是对综合科中的非主修科目重视不够。例如,选理科(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学生,对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学习不够重视,在文科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选文科的学生同样存在轻视理科综合的学习的倾向。虽然非主修科的成绩在综合科中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如果忽视这些科目的学习,导致偏科,一科拉后腿,总成绩就不行,同样会使自己在高考中吃大亏。

3、初三、高三学生学习不理想的部分因素:

● 学生基础不扎实:到了初三高三,一方面要学习新的知识,同事还要对整个初高中阶段的知识进

行整体的复习和整理,原来的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 课程的变化:初三增加了化学科目,高三分为文综理综考试,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 对于中高考,已经不再是知识点的单独考查,而是要将初高中三个学年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进

行综合性的考查,学生能不能将这些知识分辨的很清晰,很熟练的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 ● 面临中高考,学生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巨大心理负担,如果不能很好的及时调

整,会严重的影响考试结果。

二、按学科分,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问题:

初中年级:

1、数学:(可作为失分原因)

● 数学概念理解不透,概念的理解还处于机械的应用之中,对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把握,导致不

能写出正确的答案。记忆下降,对问题好像理解有不能理解,考试中感到课上讲过但有想不起该如何解答。

● 学生平时训练欠缺,导致计算能力较差。如“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较为严重。计算能力

是一直以来困扰数学学习的最大因素。

● 学生对开放性的试题研究不透,错答、漏答、理解错误出现太多。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向或解

决问题的切入点,只能做到哪算哪,想到多少解答多少。

● 在审题不仔细,解题过程不规范,不准确,不能熟练的运用数学语言去表达和解决问题。每一次

考试都会出现,自己也很后悔。

● 学生的应试能力下降,考试期间有学生由于紧张导致一段时间思维混乱,集中表现在连续几个题

都得不到分。

● 数学应用性差,学生的实践经验缺乏,复习中得不到锻炼,从而没有提高。

● 读题、审题、捕捉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欠佳。

● 综合运用知识,多角度、多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欠佳。

2、英语:

● 从进入初一开始,英语单词默写要过关,课文段落要会背,造句要符合语法规范等,对英语基础

知识的要求极高,这就让很多初一的思想没有做好准备,成绩一旦不理想,就会强调小学老师、外教老师是怎样教的,这些对于变化的不接纳很容易形成抵触情绪,影响学习英语的兴趣。

●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份量很重,对听说技能要求较高。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赶进度,

导致学生负担过重,造成学生消化不良。一旦在初一年级英语出现不及格的分数,到中考时就相当被动。

● 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懒惰,不喜欢记忆单词,语法等。

3、物理:

● 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物理知识是由诸多概念和规律(定律)组成的。物理学是一门观察

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都要借助观察和实验手段得以落实、深化。很多概念、规律既具体又抽象,更严密,逻辑性、实践性强。同时与数学、语文知识的联系也很密切。可谓文、理两科特点融于一体、兼于一身。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给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相应的困难。

● 初中生思维水平较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对事物

的认识多以感知为主,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浅层认识。随着知识的加深,综合性加强,特别是从八年级下学期开始,一些问题积累多、遗留大、基础差的学生就更感困难。

● 不熟悉教材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定理等。对实验探究的每个实验步骤不清楚。

● 答题不规范,不会用物理语言答题。画图不规范,步骤不完整,不规范。

4、化学:(可作为失分原因)

● 答题不规范。比如答有关物质的鉴定,鉴别实验题是,直接回答滴加试剂的操作,缺少取少量。 ● 习惯定势思维。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在没有真正读懂题意或要求的情况下急于作答。 ● 缺少逆向思维。考试时遇到不熟悉的表述方法和答题要求是,不知所措。

●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有遗漏。答题不全面。

● 忽略过量物质的存在。接推断题或除杂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加入一些过量试剂,在进行物质的

推断是考虑新生成的物质多,容易遗漏过量物质,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可先写出过量物质,再对其他物质进行判断。

● 现象答不全。在回答有关实验现象的题目时,往往关注一些主要的现象而忽略了其他现象。 ● 有结果缺过程。

● 答题内容与题中的相关信息和要求不对应。

● 找不到解题信息。审题不细心造成失误。

5、语文:

● 不重视。认为语文没有什么可以学的,就是上课听老师讲讲重点,课后背背就可以了,平时不注

重作业的完成质量。

● 不喜欢阅读。课外知识积累不够。

高中年级:

1、数学:

●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

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 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70分左右。如果一个

班有5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个以下不及格,90分以上人数较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重点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会特别有压力。

●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

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

● 思想上有所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

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2、英语:

● 生词、篇幅、语法难度大幅提高。高中英语每单元生词平均45个左右,大大超过初中。课文题材

广,篇幅大,文章多在300次左右,长句、难句不时出现。单元难点、语法也接踵而来。

● 高中英语重视篇章理解。在初中,学生习惯老师对课文逐句解释,在高中,老师不会这样讲课,

更重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此外,初中生只重视课堂学习,不重视课下整理反思,不能主动进行教材之外的主动学习。

3、语文:

● 与初中相比,高中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要求较高。现代文阅读----初中仅要“熟练运用略读、浏览”,

到高中要能根据不同的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度、略读、浏览法。此外,初中阅读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高中要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评价、质疑。

● 文言文阅读----初中要“理解基本内容”,高中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

并分析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 写作---初中要“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高中要“45分钟能写

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

4、物理、化学:

● 初中所学知识不系统。由于初中“课改生”学习科学课后,所学知识不系统,知识储备不足,运用

知识的能力也较差, 升入高中后,定量研究的多,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像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

● 初中和高中知识差度较大。近几年,初中物理部分的难度降幅较大,高中教材虽有调整,但由于

高考物理内容及要求并未降低,这使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时遇到极大困难。化学在初中的一部分知识是选修的,而在高中的基础教学中,老师则认为是学生已经掌握的,这就使得我们的学习中出现了断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 高中物理最重要、最困难、最基础的部分在高一的力学部分,高一物理基础没打好,就会直接影

响到高二、高三物理学习。因此,要学好高中物理,高一须放慢进度,适当降低要求,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化学知识的跳跃性让很多学生在高中感觉化学难,因此我们在暑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将高一的一些必备的,而初中却忽略的知识进行补充,一点点的积累,做好基础的铺垫。

● 刚升入高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代数法解题,往往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

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在学习时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 升入高中后,常出现学生课堂上听得懂,课本也看得明白,但一解题就出错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对知识的理解不深不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所以,学生在强化物理、化学概念、规律的同时,对每一道习题都要认真完成,实在解不出来,可以相互讨论,讨论未果再找教师请教。

三、产生失分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

四、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十大坏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好的习惯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而坏的习惯只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在许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由于有一些坏的习惯在作怪。

1、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2、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3、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他欠帐,该做完的作业他欠帐,该复习的东西他还欠帐。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3、学习马马虎虎

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马虎在孩子中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家长不加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5、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6、不懂的东西也不问

过于害羞,虽然学习上有许多没有搞懂的问题,但也不敢问老师;太爱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不懂也装懂,不会的东西从来也不向别人请教;学习心里没数,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没有完全掌握。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过程,圣人都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况且还在求学中的学生。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与下问。

7、有错也不改

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上面有许多老师的订正,可很少往心里去;测验题和考试卷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数便扔到一边,从不认真分析原因、检查和修改错误。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洞的过程。一门课程,你的知识漏洞越少,说明你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会越高,那些考试时出错的地方往往是你的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家长可以帮孩子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之后,让孩子将其中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些很可能就是孩子的知识漏洞,家长要督促孩子经常看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8、课前不预习

即使老师有要求,也很少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上课只带了一双耳朵,连最简单的东西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孩子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会大打折扣。

9、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易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爱说话,快到下课时就更听不进去了,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之中。课堂45分钟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路人,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孩子搞不明白,课下他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

10、不复习就做作业

做作业前不看书,不看参考资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做完了万事大吉。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孩子不求甚解地完成了作业,根本就起不到这些作用。

第六章 家长和学生类型

1、学生类型----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十大问题:

备注: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具体问题还需进行专业学科测评。

2、家长类型-----各类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

● 忍辱负重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存状态很差,所以拼命地工作挣钱,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希望孩子能考个很好的大学,来改变他(她)自己的命运和摆脱整个家庭的困境。这种类型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对老师的话一般奉为“圣旨”,能很好地配和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有时候比较麻目,不能辨证地看待问题,不能很好听进孩子的意见,不能听取孩子的诉求,有的时候也会让教育效果减退甚至会让极少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 急躁冲动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性格外向,容易冲动。有一部分人因为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很高,当听说孩子有一些问题时或成绩不理想时,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当着老师的面对孩子施加暴力,造成学生从心灵到肉体的伤害,加大教育的难度。

● 通情达理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不一定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不护短、不隐瞒,同时能正确地听取教师的意见,和老师能很好地合作。

● 指手划脚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很宠爱,本身也可能受过一定的教育,头脑也比较灵活,在社会上属于很能混得开的人,对什么事情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一部分人对教师很轻视。这种家长在和教师接触时,常常会对教师说“你们应该怎样怎样来对待我的孩子,你们应该怎样怎样教育学生„„”不容易听进教师的意见。

● 推卸责任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有的工作很忙,有的对自己的孩子感情很淡漠,很少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甚至基本没有,仅成为孩子的取款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不闻不问,认为只要送到学校里,就是你老师的事情了,和老师的沟通很少。遇到问题时,请他们到学校里来,或推脱有事走不开,或者来了以后,双手一摊,“我们没办法,你们老师行行好,教育教育他。”把责任

都推到学校。

● 回忆思旧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思维总停留在过去,经常把孩子过去的情况挂在嘴上,而看不到时间过了,孩子长大了,生理、心理状态都不同了。当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出现问题时,常常回忆孩子小的时候的,“哎,这孩子,小学的时候可好了,年年有奖状”,甚至有的人会说“这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可喜欢了”。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现在的错误。因此也不能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 胡搅蛮缠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文化和道德素质极差,个人主义极端膨胀。他们在社会上非常霸道,得理不饶人,无理也要三分,他们从来没有错,他们的孩子从来也不会错。孩子学习不好他们把责任推给学校,孩子的思想不好,他们说其他人把他们带坏了。这种家长教育下的孩子,在学校里很多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学生。但是,一旦犯了错误,学校老师找他们来共同教育,他们便会大闹办公室,漫骂侮辱教师,甚至极个别地殴打教师。

导致产生如此多类型的父母,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父母不明白自己正确的职责是什么?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抱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学习、吸取科学的培养孩子的思想、方法,由着自己的性子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有的父母则把孩子当作希望的载体,想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于是自幼便给孩子灌输知识,订下条规,制定三年、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要孩子努力奋斗、争取胜利,从某种意义上看,孩子成了父母实现愿望的工具;也有的父母做得很轻松,认为孩子不需要悉心培养,任其自然,“树大自然直”,长大就懂事了。

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按年级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1、初一、高一学生学习不理想的部分因素:

从小学升到初一:

● 学习没有计划。从小学升入初一,很多学生还保留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学习时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整天忙于应付老师的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学习安排。对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么有认真考虑过,只是一味被动的挺老师的指挥和安排。这样的学习方法在课业繁重的初中显然是不合适的。

● 没有形成知识结构。功课由原来的三门一下子变成了六门,每天上课的内容增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紧密,学科内容也逐渐加深。学生还保留小学的学习习惯,不善于思考和总结,这就导致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像一盘散沙,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很多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但综合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 不会听课。小学时的课程内容都很简单,学生仅通过课上认真听讲就能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初中则不同,初中不但内容加深,每节课的知识容量也比小学增加很多。这就要求学生学会预习和复习,带着问题去听课,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大多数初一学生则没有这种意识,课前不预习导致课上很多真是听不懂,课上不会记笔记,听完课就完事大吉。这样只会导致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最总丧失学习兴趣。

● 心理落差。对于重点中学,学生都是从各个学校优秀的学生中选拔上来的,大部分学生无论从名次还是分数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样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对于普通中学,学生鱼龙混杂,校风不佳,初一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又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样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 新环境的影响。到了初中,结识了新的同学,对于外向的学生可能会交到更多的朋友,花在交友上的时间就会增多,耽误一定的学习时间;对于内向的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会缓慢一些,情况严重的会不合群,消极,对学习的影响也非常大;

● 教师的差异。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不同于小学,目前,学校都在赶进度,课堂授课速度较快,会有大部分的学生不适应,再加上个别老师自身的问题比如普通话不标准、性格怪癖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从初中升入高一:

● 到了高中以后,会面临分文理科生,由于自己对某些科目的学习方法没有掌握,致使这些科目的成绩偏低,因此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会有所偏重,特别是一些将来希望学习文科的学生,对理科的要求普遍偏低,一方面影响自己现在的总成绩,另一面会考都会有问题。

● 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差别非常大,初中的学习以记忆为主,考试时一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

记忆程度,另一部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对于高中的学习来讲,记忆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考试时更侧重考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对知识的整合应用能力。

● 学生升入高中后的年龄都已经超过了15岁,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思想上不是很成熟,但是也有

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应该自己做主了,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总认为家长和老师的想法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潮流了,这个阶段的叛逆较初中时期明显,不好管控。

2、初二、高二学生学习不理想的部分因素:

初二学生

● 初二是学生逆反心理最强的一年,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

的会影响学习。

● 初二是学生最容易放松的一年,是初中三年的分水岭。到了初二以后,各科的内容和难度都大幅

增加,尤其是跟式分解和几何的加入,特别是几何辅助线的大量涉及,是很多刚升入初二的学生产生了几何恐惧症;另外新学科物理的开设,又增加了初二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初二也是中考英语知识点最集中的一年。

● 到了初二以后,课程本身内容多,难度大,约覆盖中考60%的考点,而且大多数重点中学基本上

都是在初二时候讲完初中的所有知识,老师讲课进度会明显加快,如此状况下,初一阶段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可能会因为难以消化加量内容,而出现瘸腿学科。而即便在初一阶段基础扎实的学生,进入初二的时候,也会或多或少的感到学习任务重所带来的压力。

高二学生

● 面临会考:大部分的会考一般都是安排在高二进行,特别是第二学期,学习的压力较大,一方面

要应付最后的期末考试,同时还要应付会考。

●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

每况愈下。高二阶段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 偏科现象严重。我们现在高考施行的是“3+X +综合”,分科之后,许多学生对自己所选的科目很

重视,但是对综合科中的非主修科目重视不够。例如,选理科(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学生,对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学习不够重视,在文科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选文科的学生同样存在轻视理科综合的学习的倾向。虽然非主修科的成绩在综合科中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如果忽视这些科目的学习,导致偏科,一科拉后腿,总成绩就不行,同样会使自己在高考中吃大亏。

3、初三、高三学生学习不理想的部分因素:

● 学生基础不扎实:到了初三高三,一方面要学习新的知识,同事还要对整个初高中阶段的知识进

行整体的复习和整理,原来的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 课程的变化:初三增加了化学科目,高三分为文综理综考试,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 对于中高考,已经不再是知识点的单独考查,而是要将初高中三个学年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进

行综合性的考查,学生能不能将这些知识分辨的很清晰,很熟练的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 ● 面临中高考,学生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巨大心理负担,如果不能很好的及时调

整,会严重的影响考试结果。

二、按学科分,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问题:

初中年级:

1、数学:(可作为失分原因)

● 数学概念理解不透,概念的理解还处于机械的应用之中,对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把握,导致不

能写出正确的答案。记忆下降,对问题好像理解有不能理解,考试中感到课上讲过但有想不起该如何解答。

● 学生平时训练欠缺,导致计算能力较差。如“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较为严重。计算能力

是一直以来困扰数学学习的最大因素。

● 学生对开放性的试题研究不透,错答、漏答、理解错误出现太多。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向或解

决问题的切入点,只能做到哪算哪,想到多少解答多少。

● 在审题不仔细,解题过程不规范,不准确,不能熟练的运用数学语言去表达和解决问题。每一次

考试都会出现,自己也很后悔。

● 学生的应试能力下降,考试期间有学生由于紧张导致一段时间思维混乱,集中表现在连续几个题

都得不到分。

● 数学应用性差,学生的实践经验缺乏,复习中得不到锻炼,从而没有提高。

● 读题、审题、捕捉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欠佳。

● 综合运用知识,多角度、多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欠佳。

2、英语:

● 从进入初一开始,英语单词默写要过关,课文段落要会背,造句要符合语法规范等,对英语基础

知识的要求极高,这就让很多初一的思想没有做好准备,成绩一旦不理想,就会强调小学老师、外教老师是怎样教的,这些对于变化的不接纳很容易形成抵触情绪,影响学习英语的兴趣。

●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份量很重,对听说技能要求较高。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赶进度,

导致学生负担过重,造成学生消化不良。一旦在初一年级英语出现不及格的分数,到中考时就相当被动。

● 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懒惰,不喜欢记忆单词,语法等。

3、物理:

● 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物理知识是由诸多概念和规律(定律)组成的。物理学是一门观察

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都要借助观察和实验手段得以落实、深化。很多概念、规律既具体又抽象,更严密,逻辑性、实践性强。同时与数学、语文知识的联系也很密切。可谓文、理两科特点融于一体、兼于一身。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给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相应的困难。

● 初中生思维水平较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对事物

的认识多以感知为主,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浅层认识。随着知识的加深,综合性加强,特别是从八年级下学期开始,一些问题积累多、遗留大、基础差的学生就更感困难。

● 不熟悉教材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定理等。对实验探究的每个实验步骤不清楚。

● 答题不规范,不会用物理语言答题。画图不规范,步骤不完整,不规范。

4、化学:(可作为失分原因)

● 答题不规范。比如答有关物质的鉴定,鉴别实验题是,直接回答滴加试剂的操作,缺少取少量。 ● 习惯定势思维。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在没有真正读懂题意或要求的情况下急于作答。 ● 缺少逆向思维。考试时遇到不熟悉的表述方法和答题要求是,不知所措。

●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有遗漏。答题不全面。

● 忽略过量物质的存在。接推断题或除杂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加入一些过量试剂,在进行物质的

推断是考虑新生成的物质多,容易遗漏过量物质,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可先写出过量物质,再对其他物质进行判断。

● 现象答不全。在回答有关实验现象的题目时,往往关注一些主要的现象而忽略了其他现象。 ● 有结果缺过程。

● 答题内容与题中的相关信息和要求不对应。

● 找不到解题信息。审题不细心造成失误。

5、语文:

● 不重视。认为语文没有什么可以学的,就是上课听老师讲讲重点,课后背背就可以了,平时不注

重作业的完成质量。

● 不喜欢阅读。课外知识积累不够。

高中年级:

1、数学:

●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

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 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70分左右。如果一个

班有5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个以下不及格,90分以上人数较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重点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会特别有压力。

●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

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

● 思想上有所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

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2、英语:

● 生词、篇幅、语法难度大幅提高。高中英语每单元生词平均45个左右,大大超过初中。课文题材

广,篇幅大,文章多在300次左右,长句、难句不时出现。单元难点、语法也接踵而来。

● 高中英语重视篇章理解。在初中,学生习惯老师对课文逐句解释,在高中,老师不会这样讲课,

更重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此外,初中生只重视课堂学习,不重视课下整理反思,不能主动进行教材之外的主动学习。

3、语文:

● 与初中相比,高中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要求较高。现代文阅读----初中仅要“熟练运用略读、浏览”,

到高中要能根据不同的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度、略读、浏览法。此外,初中阅读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高中要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评价、质疑。

● 文言文阅读----初中要“理解基本内容”,高中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

并分析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 写作---初中要“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高中要“45分钟能写

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

4、物理、化学:

● 初中所学知识不系统。由于初中“课改生”学习科学课后,所学知识不系统,知识储备不足,运用

知识的能力也较差, 升入高中后,定量研究的多,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像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

● 初中和高中知识差度较大。近几年,初中物理部分的难度降幅较大,高中教材虽有调整,但由于

高考物理内容及要求并未降低,这使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时遇到极大困难。化学在初中的一部分知识是选修的,而在高中的基础教学中,老师则认为是学生已经掌握的,这就使得我们的学习中出现了断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 高中物理最重要、最困难、最基础的部分在高一的力学部分,高一物理基础没打好,就会直接影

响到高二、高三物理学习。因此,要学好高中物理,高一须放慢进度,适当降低要求,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化学知识的跳跃性让很多学生在高中感觉化学难,因此我们在暑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将高一的一些必备的,而初中却忽略的知识进行补充,一点点的积累,做好基础的铺垫。

● 刚升入高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代数法解题,往往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

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在学习时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 升入高中后,常出现学生课堂上听得懂,课本也看得明白,但一解题就出错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对知识的理解不深不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所以,学生在强化物理、化学概念、规律的同时,对每一道习题都要认真完成,实在解不出来,可以相互讨论,讨论未果再找教师请教。

三、产生失分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

四、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十大坏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好的习惯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而坏的习惯只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在许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由于有一些坏的习惯在作怪。

1、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2、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3、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他欠帐,该做完的作业他欠帐,该复习的东西他还欠帐。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3、学习马马虎虎

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马虎在孩子中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家长不加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5、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6、不懂的东西也不问

过于害羞,虽然学习上有许多没有搞懂的问题,但也不敢问老师;太爱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不懂也装懂,不会的东西从来也不向别人请教;学习心里没数,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没有完全掌握。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过程,圣人都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况且还在求学中的学生。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与下问。

7、有错也不改

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上面有许多老师的订正,可很少往心里去;测验题和考试卷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数便扔到一边,从不认真分析原因、检查和修改错误。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洞的过程。一门课程,你的知识漏洞越少,说明你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会越高,那些考试时出错的地方往往是你的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家长可以帮孩子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之后,让孩子将其中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些很可能就是孩子的知识漏洞,家长要督促孩子经常看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8、课前不预习

即使老师有要求,也很少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上课只带了一双耳朵,连最简单的东西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孩子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会大打折扣。

9、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易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爱说话,快到下课时就更听不进去了,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之中。课堂45分钟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路人,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孩子搞不明白,课下他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

10、不复习就做作业

做作业前不看书,不看参考资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做完了万事大吉。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孩子不求甚解地完成了作业,根本就起不到这些作用。

第六章 家长和学生类型

1、学生类型----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十大问题:

备注: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具体问题还需进行专业学科测评。

2、家长类型-----各类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

● 忍辱负重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存状态很差,所以拼命地工作挣钱,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希望孩子能考个很好的大学,来改变他(她)自己的命运和摆脱整个家庭的困境。这种类型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对老师的话一般奉为“圣旨”,能很好地配和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有时候比较麻目,不能辨证地看待问题,不能很好听进孩子的意见,不能听取孩子的诉求,有的时候也会让教育效果减退甚至会让极少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 急躁冲动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性格外向,容易冲动。有一部分人因为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很高,当听说孩子有一些问题时或成绩不理想时,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当着老师的面对孩子施加暴力,造成学生从心灵到肉体的伤害,加大教育的难度。

● 通情达理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不一定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不护短、不隐瞒,同时能正确地听取教师的意见,和老师能很好地合作。

● 指手划脚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很宠爱,本身也可能受过一定的教育,头脑也比较灵活,在社会上属于很能混得开的人,对什么事情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一部分人对教师很轻视。这种家长在和教师接触时,常常会对教师说“你们应该怎样怎样来对待我的孩子,你们应该怎样怎样教育学生„„”不容易听进教师的意见。

● 推卸责任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有的工作很忙,有的对自己的孩子感情很淡漠,很少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甚至基本没有,仅成为孩子的取款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不闻不问,认为只要送到学校里,就是你老师的事情了,和老师的沟通很少。遇到问题时,请他们到学校里来,或推脱有事走不开,或者来了以后,双手一摊,“我们没办法,你们老师行行好,教育教育他。”把责任

都推到学校。

● 回忆思旧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思维总停留在过去,经常把孩子过去的情况挂在嘴上,而看不到时间过了,孩子长大了,生理、心理状态都不同了。当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出现问题时,常常回忆孩子小的时候的,“哎,这孩子,小学的时候可好了,年年有奖状”,甚至有的人会说“这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可喜欢了”。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现在的错误。因此也不能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 胡搅蛮缠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文化和道德素质极差,个人主义极端膨胀。他们在社会上非常霸道,得理不饶人,无理也要三分,他们从来没有错,他们的孩子从来也不会错。孩子学习不好他们把责任推给学校,孩子的思想不好,他们说其他人把他们带坏了。这种家长教育下的孩子,在学校里很多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学生。但是,一旦犯了错误,学校老师找他们来共同教育,他们便会大闹办公室,漫骂侮辱教师,甚至极个别地殴打教师。

导致产生如此多类型的父母,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父母不明白自己正确的职责是什么?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抱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学习、吸取科学的培养孩子的思想、方法,由着自己的性子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有的父母则把孩子当作希望的载体,想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于是自幼便给孩子灌输知识,订下条规,制定三年、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要孩子努力奋斗、争取胜利,从某种意义上看,孩子成了父母实现愿望的工具;也有的父母做得很轻松,认为孩子不需要悉心培养,任其自然,“树大自然直”,长大就懂事了。


相关内容

  • 地理环境差异性设计
  •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采用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是较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但这种地域分异是有规律 ...

  • 生活中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 生活中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尤溪一中七年级(3)班 钟 林 前 言 在现在社会中,虽然人们受教育程度深了,但是错别字依然广泛的存在.因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从中获得错别字存在的原因:1.始终有一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的只会浑水摸鱼,只求看得明白,不求准确:2.对错别字的不重视,认为它们起的作用不大, ...

  •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现状及成因分析
  •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现状及成因分析 --以仙桃.宜昌.十堰.荆州农村为例 1 项目类型:项目主持人: 李小兰 项目参与人: 凌玥 刘闵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现状及成因分析 --以仙桃.宜昌.十堰.荆州农村为例 李小兰 凌玥 刘闽 123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我国每年的高考中,约有460万的农村考生步入 ...

  • 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其成因和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 摘 要 学风反映了学生的整体风貌,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影响着学生的自身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研究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其成因和对策,不仅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还能为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本文通过对有关大学生学风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了高校对目前大学生学风问题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大学生 ...

  • 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之间的区别
  • 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之间的区别 初中和高中的地理教材虽然各有侧重,但两部分知识内部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从知识的广度.深度.能力和技巧的要求层次上来看.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大量的地理事实可充分证明.解释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论.而高中地理又从原理.成因及规律等方面对初中地理的区域知识有指导作用,因此 ...

  • 三.四年级学生存在的英文书写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三.四年级学生存在的英文书写问题及成因分析 在三四年级英语教学中,教授学生英语书写规范是最为基础与必须掌握的.但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教师不错的反复与强调,学生的书写仍然是存在不同的问题.通过对于班级的抽查数据看来,三(1)班共46人,60%的同学可以做到书写规范化,其中有40%不理想状态.四(2)班 ...

  •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作者:熊耘可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第09期 [摘 要]逆反心理是存在于中学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作为老师,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并探讨相应 ...

  •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网络竞赛题库20150527
  •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网络竞赛题库 2015.5.27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 一.判断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 ) (5 分) 否 2. 物理和职业治疗师对于这些儿童的运动技能和灵活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并 ...

  • 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现状
  • 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现状 山阳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报告(第一阶段) 法官乡中心学校课题组 马景山 [关 键 词]留守儿童 现状 成因 建议 [报告摘要]本文所述的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或父母一方外出,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亲戚提供生活服务的儿童少年.这些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 ...

  • 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和成因
  • 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和成因 摘要:外宣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的外宣翻译尚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分析了其成因.我国的外宣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只有各界齐心协力,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优化传播效果,将我国的外宣翻译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外宣翻译 对外宣传 传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