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备好一堂语文课

怎样才能备好一堂语文课

普洱宁洱县磨黑镇第二小学 贺满华

提起备课,一些老师会说,现在上课还用备课吗?书店里的各种教案多得是,随便买一本多方便。难道照抄教案就是备课吗?那些现有的教案真的就适合我们所教的学生吗?著名教育家徐根荣老师说: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备好课,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基础。孔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我就小学语文课的备课谈谈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1)备课标。这里我所说的备课标指的是教师首先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了解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指导思想。如果课程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只有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只有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熟记于心,备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收到预期效果。

(2)备教材。备教材主要是指在钻研教材上下工夫。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教师只有凭借教材才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因此,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我认为老师在写教案之前就应该先别忙着去看教学参考书,而应静下心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勾词句、作批注,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个基本的道理,但有的老师却做不到,或者干脆不这样做。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必须首先打动自己。要教育学生对语文有独特的感悟,我们自己就必须先有独特的感悟。自己若没有感悟,就不可能打动别人。

(3)备学生。备学生即要摸清学生底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新知识将从这里产生,要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起草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教材、教法和学生融为一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知道同样的教材也许会因为学生地域差异、环境差异、性格差异等而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我在教学《窃读记》这一课时,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不同,如今的新华书店都是开放的,想读书不想买书只要进书店,想看什么书都行,而作者林海音却没有现代孩子这样优越的条件,所以,渴望读书的她只能选择偷偷的读,如今的孩子是体会不到她读书的辛劳的,为了帮助他们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窃读”的滋味。我在备课时就以文本为主,本文以“窃”字为主线,找出文中能体现她为了读书所吃的苦的语句和词语来帮助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如:第一自然段的几个动词“转过”、“看见”、“闻见”、“听见”、“急匆匆”、 “饥肠辘辘”、“腿真酸”, 有时,一本书

要到好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我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让学生从这些词和句子中来体会到“我”为了窃读是如何忙碌以及心理和外界承受着哪些恐惧,以次来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达到情感共鸣。(4)备过程。备过程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它是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对一节语文课的程序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布鲁纳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过程:第一个是新知识的获得;第二个是转换,使所得的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适合新任务;第三个是评价,即检核与估计知识的正确性。三个过程,它们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课文知识。根据这个原则,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特点。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应有序,合乎逻辑,合乎学生的实际。具体步骤我是这样安排的:①导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从一开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这一节课的上好做下一个良好的铺垫,并且会给这节课增色不少。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导入呢?一首儿歌、一张图片、一段乐曲、一条谜语,乃至教师刻意安排的一个动作,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随机应变,就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②教法。孔子早有训语:为师者要“因材施教”。我们教师都知道“教无定法”,教育学生不能搞“翻版”,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照搬模式,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灵活,能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法就是好的教法。这主要讲究一个“活”字。我在教学《鲸》这一课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课后,我让学生写《鲸的自述》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在文中提出,“老师,我怎么没看到鲸的奶(方言)”,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欣慰,该孩子不仅明白了鲸是哺乳动物,还联想到既然鲸是吃奶长大的,那鲸的奶究竟在哪儿呢?问题的生成,就意味着学生已和文本融为一体了。③板书。板书是简便、有效、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极有效地辅助教学。板书设计没有定法却有规可循,即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内容简明,布局合理,便于总结,紧密结合教材。板书应着重体现一个“精”字。④练习。练习要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明确训练重点。设计要适宜合理,练习量要适中,能够促进思考、拓展思维,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5)备教案。教案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阅读探究的方案,它的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这个环节,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前面四个环节的基础上,安排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先后顺序,理清教学思路,重视结构安排,优化教学过程。教案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以后,应以

“教学的内容和步骤”为主。我们提倡教学要有个性,写教案同样应有教师的个性,有见解、实在、实用。在写教案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案。俗话不是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一份优秀教案,是教师智慧心血的结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但我们应注意的是,借鉴不是生搬硬套,重在借鉴教学方法的设计,否则会适得其反。 总之,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的工夫多少将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同时也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每一堂成功的课,都凝结着教师的心血,正是“几番心血一堂课”,“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怎样才能备好一堂语文课

普洱宁洱县磨黑镇第二小学 贺满华

提起备课,一些老师会说,现在上课还用备课吗?书店里的各种教案多得是,随便买一本多方便。难道照抄教案就是备课吗?那些现有的教案真的就适合我们所教的学生吗?著名教育家徐根荣老师说: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备好课,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基础。孔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我就小学语文课的备课谈谈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1)备课标。这里我所说的备课标指的是教师首先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了解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指导思想。如果课程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只有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只有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熟记于心,备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收到预期效果。

(2)备教材。备教材主要是指在钻研教材上下工夫。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教师只有凭借教材才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因此,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我认为老师在写教案之前就应该先别忙着去看教学参考书,而应静下心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勾词句、作批注,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个基本的道理,但有的老师却做不到,或者干脆不这样做。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必须首先打动自己。要教育学生对语文有独特的感悟,我们自己就必须先有独特的感悟。自己若没有感悟,就不可能打动别人。

(3)备学生。备学生即要摸清学生底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新知识将从这里产生,要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起草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教材、教法和学生融为一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知道同样的教材也许会因为学生地域差异、环境差异、性格差异等而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我在教学《窃读记》这一课时,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不同,如今的新华书店都是开放的,想读书不想买书只要进书店,想看什么书都行,而作者林海音却没有现代孩子这样优越的条件,所以,渴望读书的她只能选择偷偷的读,如今的孩子是体会不到她读书的辛劳的,为了帮助他们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窃读”的滋味。我在备课时就以文本为主,本文以“窃”字为主线,找出文中能体现她为了读书所吃的苦的语句和词语来帮助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如:第一自然段的几个动词“转过”、“看见”、“闻见”、“听见”、“急匆匆”、 “饥肠辘辘”、“腿真酸”, 有时,一本书

要到好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我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让学生从这些词和句子中来体会到“我”为了窃读是如何忙碌以及心理和外界承受着哪些恐惧,以次来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达到情感共鸣。(4)备过程。备过程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它是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对一节语文课的程序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布鲁纳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过程:第一个是新知识的获得;第二个是转换,使所得的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适合新任务;第三个是评价,即检核与估计知识的正确性。三个过程,它们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课文知识。根据这个原则,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特点。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应有序,合乎逻辑,合乎学生的实际。具体步骤我是这样安排的:①导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从一开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这一节课的上好做下一个良好的铺垫,并且会给这节课增色不少。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导入呢?一首儿歌、一张图片、一段乐曲、一条谜语,乃至教师刻意安排的一个动作,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随机应变,就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②教法。孔子早有训语:为师者要“因材施教”。我们教师都知道“教无定法”,教育学生不能搞“翻版”,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照搬模式,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灵活,能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法就是好的教法。这主要讲究一个“活”字。我在教学《鲸》这一课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课后,我让学生写《鲸的自述》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在文中提出,“老师,我怎么没看到鲸的奶(方言)”,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欣慰,该孩子不仅明白了鲸是哺乳动物,还联想到既然鲸是吃奶长大的,那鲸的奶究竟在哪儿呢?问题的生成,就意味着学生已和文本融为一体了。③板书。板书是简便、有效、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极有效地辅助教学。板书设计没有定法却有规可循,即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内容简明,布局合理,便于总结,紧密结合教材。板书应着重体现一个“精”字。④练习。练习要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明确训练重点。设计要适宜合理,练习量要适中,能够促进思考、拓展思维,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5)备教案。教案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阅读探究的方案,它的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这个环节,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前面四个环节的基础上,安排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先后顺序,理清教学思路,重视结构安排,优化教学过程。教案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以后,应以

“教学的内容和步骤”为主。我们提倡教学要有个性,写教案同样应有教师的个性,有见解、实在、实用。在写教案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案。俗话不是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一份优秀教案,是教师智慧心血的结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但我们应注意的是,借鉴不是生搬硬套,重在借鉴教学方法的设计,否则会适得其反。 总之,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的工夫多少将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同时也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每一堂成功的课,都凝结着教师的心血,正是“几番心血一堂课”,“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相关内容

  • 刍议怎样成功上好一堂语文课
  • 语文教学是一个平等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全面提高自我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紧紧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互动共进,就必须要优化课堂设计,充分驾驭课堂教学,成为成功的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成功上好一堂语文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

  •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上好一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所有导教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前提.也是教育者在培养任何一个学生成材的过程中,好像建筑一座完美的万丈高楼,需要堆砌一块块砖,合成一种种原料那样具体地工作.没有这样的任何一项具体工作,这座高楼是无法建成的.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益,必须注重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切实上 ...

  • 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
  • 摘要: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原因众多,不仅是因为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还因为教师知识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上好一堂农村小学的语文课,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学习,获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  教学 DOI: 10.16657/j.cnki.issn ...

  • 怎样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 (任县辛店镇中心学校 河北 任县 055150) 随着社会的进步,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实的确是这样,面对今天的教育环境,语文教育改革绝对是有必要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 ...

  • 准备好第一堂课
  • 一场戏,要演好序幕:一首歌曲,要有好的开头:一节课,导课很重要."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记得我刚毕业实习时,是在一所乡村小学教四年级,怎样上好和同学们见面的第一堂课呢? 在进入教室的前两天,我就认真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利用网络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精心做教案 ...

  • 怎样上好第一堂课
  • 怎样上好第一堂课(论文) 新接手一个班,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 ...

  • "精彩导入"一堂语文课的点睛之笔
  •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提神醒脑,学习兴趣高涨,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我认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导入不好,或没有导入,再好的课文也会上得索然无味,了无生趣.甚至会整整一节课学生注意力都不被吸引不到学习中来.可是如果导入没有目的,一节课, ...

  • 十位教育名家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 十位教育名家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壹)支玉恒: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 ...

  • 浅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语文教学工作的保障.但语文到底怎么教,教什么?如何贯彻"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如何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教者轻松,学习者快乐,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索.实践证明,简简单单教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