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体制:哪里都有睁着眼睛睡觉的人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要求:符合富书部风格,全网独家首发,有启发性的明确观点,具有可读性和可传播性,字数2000字以上,附上10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邮件标题注明:首发+姓名+题目(请取一个吸引眼球的好标题!)

作者:萧萧依凡(富书部专栏作者),本文原创独家首发,48小时内禁止转载

01

到底是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这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会面临的困惑。

与其说是每个初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纠结,倒不如说是他们背后那群七大姑八大姨的选择倾斜。但凡是有机会进入体制内的,家人是决计不会同意孩子去体制外“瞎混”的。

毕竟,在老一辈看来,体制内才是“铁饭碗”。虽然,总是有一种更理智的声音告诉大家,到哪里都有饭吃才是真正的手捧铁饭碗,但是这丝毫也不能动摇老一辈的坚持。

前几年,我面临毕业时,也随着各种“考一族”,乘坐着考试的列车,东奔西走,不落下一场考试。家人对于我这么“上进”的态度很是满意,并且对我总是信心百倍,觉得即使这场考不上,下场总是有戏的。

我随着考试大军,一路前行,不是最早捧上“铁饭碗”的,但最终也被我磨磨蹭蹭地磨进了一家事业单位。而身边的人,也都在各种考试中,完成了从最初的“志向”到有地方收留就万幸的一百八十度态度大转变。

02

刚进入单位的时候,我怀揣极度的感恩,毕竟那么多人一起到处哄抢“铁饭碗”,能进入事业单位是相当幸运了,就跟撞了大运似的。

我坚持每天很早就到办公室,虽然并没有特别忙碌,也很少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跟单位的人渐渐熟悉了起来,聊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工作,工作之余也会随意地聊聊天。

和我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中,有一个不到四十的男同事A,斯文白净,尚带着几分书卷气。他每天早上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泡上一杯茶。等到茶香四溢的时候,他就在茶香中摊开当天最新的报纸,阅读完毕发表一番简单的评论,然后才正式展开一天的工作。

某天,这位男同事跟我感慨人生,跟我讲了这些年他和同学之间的差异。在他刚毕业的时候,工作还是包分配的,他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现在的单位。

他的一个同学B,因为不安分于所分配的单位,就毅然决然地下了海,发了大财,开得起几百万的豪车。前些年大家忙着拼事业,有些疏远。这几年,他们老同学又联系上了,于是有事没事也会一起聚聚。

每次聚会,都是这位下海的同学牵头发起,选择的地方也都是颇有些档次的,一次聚会的开销动辄就是几万。B从来都不让他们买单,总说同学情谊是很纯真的,不像在外面的生意伙伴,他和同学们在一起就是图个能说心里话,图个开心,花点钱不算什么。

但是,时间久了,大家渐渐地不再参加B组织的聚会。如果不AA制,谁也不好意思总是吃别人的喝别人的。可是若是AA制,一个月的收入甚至经不起一次的聚会折腾。

同事A讲起这些的时候,一脸的羡慕和后悔,觉得当年自己也应该趁着年轻多去外面折腾折腾,现在年纪大了再经不起折腾了,人生也一眼能望到头了。

03

听完A的讲述,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不想过几十年如一日、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也不想在同学会时囊中羞涩,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只够补贴家用。

只要一想到,我二十几岁就开始喝茶看报纸,三十几岁的时候我还在喝茶看报纸,四十几岁的时候我依然在喝茶看报纸,等到退休了我回到家继续喝茶看报纸,我的内心就变得无比慌乱和压抑。

我开始每天努力给自己找很多事情做,有时甚至自己拖着不按时打卡下班,似乎这样心里会好受点,会不再那么慌乱,能更好地抵御内心对于未来的不安。

终于有一天,我攒了足足几个月的勇气,下定决心跟这样的生活说拜拜。离开原单位的时候,我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觉得身上那股沸腾的热血又回来了,我终于丢开那些会束缚我的枷锁了,可以在体制外这片广大天地里大展身手、展翅翱翔了。

可是,多年之后,我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当初的肤浅和幼稚,总是用自己看到的表象来总结事物的真相。并不是喝喝茶看看报纸就是堕落,也并不是体制内束缚了人的拼搏,更不是在体制外吃点苦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上所述,离开体制内的我,并没有如自己想象那般,混得牛气冲天,也并没有离金字塔的顶端越来越近,只是一个踏踏实实的普通人而已。

大部分时候,我依然在为生计忙碌,会自觉加班至深夜,却常常带着几分无奈。当时离开体制内的那股沸腾的热血渐渐冷却下来,只是偶尔咕嘟咕嘟地冒点热气。

而在我所混迹的以快节奏著称的行业,我的身边有人日复一日保持着持续的热情,指点“战场”,一步步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当然,也同样有人无视别人的忙碌和冲锋,在无声的硝烟中,想吃就吃想睡随时睡,持着一副”你看不惯我就干掉我”的态度混日子,一不小心被日子给混了,徒增虚龄。

我的那些体质内的同学,也同样如此。有人在体制内苦苦挣扎,日子过得像“温水煮青蛙”,煮着煮着就奄奄一息,不再拼死挣扎。也有人在体质内过得充实饱满,忙碌却不虚度。体制内的人生百相,其实和体制外也大同小异,哪里都有睁着眼睛睡觉的人,哪里都有不甘沉寂努力拼搏的人。

04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就是人尽皆知的“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用这句话来形容体制内和体制外却也恰到好处。在体制内的人,伸长了脖子往外看,似乎外面更有一番精彩在上演。而体制外的人,攀着围墙往里探,似乎里面更加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其实,所谓的体制内和体质外之间并没有一堵厚厚的墙,哪怕是无形的界限也并不存在,束缚自己的是自己的内心。

你若是雄心壮志,激情如细水长流,所谓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哪里会捆绑了你的手脚,让你雄鹰变家禽呢?而你若是平庸,自甘堕落,坐在最好的位置上,也依然会睁着眼睛混沌一生。

所以,当你有机会在体质内还是体制外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只要问问你的心,你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去担心所谓的体制内的“安逸”磨灭了你的激情,也不是盲目地寄希望于体制外的瞬息万变会带你去翱翔、去达到更美好的远方。体制内和体质外也不过是一个影响人的环境,却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模样。

若你实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好好想想,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是否在逃避什么。若没有,那所谓的体制内和体质外的选择在你内心才变得客观、简单、清晰,它们也只是营造了一个大环境而已。往小了说,只是一份工作与另一份工作的区别,往大了说,只是一份事业与另一份事业的区别。

只有当体制内和体质外的界限在你内心不那么分明的时候,你的内心才真正有了更多的理性去对抗这个世界,才有更多的力量去搏击,才能真正的捧着铁饭碗,来去自如。

而若你内心还是如此那般依赖所谓的体制内和体制外,而不把关注点转移到自己身上,总有一天即使是最初的铁饭碗也会被自己砸成破铜烂铁。

作者简介:萧萧依凡,管理学硕士毕业,现供职于某企业,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当红作者,写有爆文《谁的职场不委屈》《你的付出,时光不会辜负》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要求:符合富书部风格,全网独家首发,有启发性的明确观点,具有可读性和可传播性,字数2000字以上,附上10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邮件标题注明:首发+姓名+题目(请取一个吸引眼球的好标题!)

作者:萧萧依凡(富书部专栏作者),本文原创独家首发,48小时内禁止转载

01

到底是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这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会面临的困惑。

与其说是每个初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纠结,倒不如说是他们背后那群七大姑八大姨的选择倾斜。但凡是有机会进入体制内的,家人是决计不会同意孩子去体制外“瞎混”的。

毕竟,在老一辈看来,体制内才是“铁饭碗”。虽然,总是有一种更理智的声音告诉大家,到哪里都有饭吃才是真正的手捧铁饭碗,但是这丝毫也不能动摇老一辈的坚持。

前几年,我面临毕业时,也随着各种“考一族”,乘坐着考试的列车,东奔西走,不落下一场考试。家人对于我这么“上进”的态度很是满意,并且对我总是信心百倍,觉得即使这场考不上,下场总是有戏的。

我随着考试大军,一路前行,不是最早捧上“铁饭碗”的,但最终也被我磨磨蹭蹭地磨进了一家事业单位。而身边的人,也都在各种考试中,完成了从最初的“志向”到有地方收留就万幸的一百八十度态度大转变。

02

刚进入单位的时候,我怀揣极度的感恩,毕竟那么多人一起到处哄抢“铁饭碗”,能进入事业单位是相当幸运了,就跟撞了大运似的。

我坚持每天很早就到办公室,虽然并没有特别忙碌,也很少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跟单位的人渐渐熟悉了起来,聊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工作,工作之余也会随意地聊聊天。

和我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中,有一个不到四十的男同事A,斯文白净,尚带着几分书卷气。他每天早上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泡上一杯茶。等到茶香四溢的时候,他就在茶香中摊开当天最新的报纸,阅读完毕发表一番简单的评论,然后才正式展开一天的工作。

某天,这位男同事跟我感慨人生,跟我讲了这些年他和同学之间的差异。在他刚毕业的时候,工作还是包分配的,他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现在的单位。

他的一个同学B,因为不安分于所分配的单位,就毅然决然地下了海,发了大财,开得起几百万的豪车。前些年大家忙着拼事业,有些疏远。这几年,他们老同学又联系上了,于是有事没事也会一起聚聚。

每次聚会,都是这位下海的同学牵头发起,选择的地方也都是颇有些档次的,一次聚会的开销动辄就是几万。B从来都不让他们买单,总说同学情谊是很纯真的,不像在外面的生意伙伴,他和同学们在一起就是图个能说心里话,图个开心,花点钱不算什么。

但是,时间久了,大家渐渐地不再参加B组织的聚会。如果不AA制,谁也不好意思总是吃别人的喝别人的。可是若是AA制,一个月的收入甚至经不起一次的聚会折腾。

同事A讲起这些的时候,一脸的羡慕和后悔,觉得当年自己也应该趁着年轻多去外面折腾折腾,现在年纪大了再经不起折腾了,人生也一眼能望到头了。

03

听完A的讲述,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不想过几十年如一日、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也不想在同学会时囊中羞涩,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只够补贴家用。

只要一想到,我二十几岁就开始喝茶看报纸,三十几岁的时候我还在喝茶看报纸,四十几岁的时候我依然在喝茶看报纸,等到退休了我回到家继续喝茶看报纸,我的内心就变得无比慌乱和压抑。

我开始每天努力给自己找很多事情做,有时甚至自己拖着不按时打卡下班,似乎这样心里会好受点,会不再那么慌乱,能更好地抵御内心对于未来的不安。

终于有一天,我攒了足足几个月的勇气,下定决心跟这样的生活说拜拜。离开原单位的时候,我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觉得身上那股沸腾的热血又回来了,我终于丢开那些会束缚我的枷锁了,可以在体制外这片广大天地里大展身手、展翅翱翔了。

可是,多年之后,我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当初的肤浅和幼稚,总是用自己看到的表象来总结事物的真相。并不是喝喝茶看看报纸就是堕落,也并不是体制内束缚了人的拼搏,更不是在体制外吃点苦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上所述,离开体制内的我,并没有如自己想象那般,混得牛气冲天,也并没有离金字塔的顶端越来越近,只是一个踏踏实实的普通人而已。

大部分时候,我依然在为生计忙碌,会自觉加班至深夜,却常常带着几分无奈。当时离开体制内的那股沸腾的热血渐渐冷却下来,只是偶尔咕嘟咕嘟地冒点热气。

而在我所混迹的以快节奏著称的行业,我的身边有人日复一日保持着持续的热情,指点“战场”,一步步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当然,也同样有人无视别人的忙碌和冲锋,在无声的硝烟中,想吃就吃想睡随时睡,持着一副”你看不惯我就干掉我”的态度混日子,一不小心被日子给混了,徒增虚龄。

我的那些体质内的同学,也同样如此。有人在体制内苦苦挣扎,日子过得像“温水煮青蛙”,煮着煮着就奄奄一息,不再拼死挣扎。也有人在体质内过得充实饱满,忙碌却不虚度。体制内的人生百相,其实和体制外也大同小异,哪里都有睁着眼睛睡觉的人,哪里都有不甘沉寂努力拼搏的人。

04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就是人尽皆知的“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用这句话来形容体制内和体制外却也恰到好处。在体制内的人,伸长了脖子往外看,似乎外面更有一番精彩在上演。而体制外的人,攀着围墙往里探,似乎里面更加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其实,所谓的体制内和体质外之间并没有一堵厚厚的墙,哪怕是无形的界限也并不存在,束缚自己的是自己的内心。

你若是雄心壮志,激情如细水长流,所谓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哪里会捆绑了你的手脚,让你雄鹰变家禽呢?而你若是平庸,自甘堕落,坐在最好的位置上,也依然会睁着眼睛混沌一生。

所以,当你有机会在体质内还是体制外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只要问问你的心,你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去担心所谓的体制内的“安逸”磨灭了你的激情,也不是盲目地寄希望于体制外的瞬息万变会带你去翱翔、去达到更美好的远方。体制内和体质外也不过是一个影响人的环境,却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模样。

若你实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好好想想,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是否在逃避什么。若没有,那所谓的体制内和体质外的选择在你内心才变得客观、简单、清晰,它们也只是营造了一个大环境而已。往小了说,只是一份工作与另一份工作的区别,往大了说,只是一份事业与另一份事业的区别。

只有当体制内和体质外的界限在你内心不那么分明的时候,你的内心才真正有了更多的理性去对抗这个世界,才有更多的力量去搏击,才能真正的捧着铁饭碗,来去自如。

而若你内心还是如此那般依赖所谓的体制内和体制外,而不把关注点转移到自己身上,总有一天即使是最初的铁饭碗也会被自己砸成破铜烂铁。

作者简介:萧萧依凡,管理学硕士毕业,现供职于某企业,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当红作者,写有爆文《谁的职场不委屈》《你的付出,时光不会辜负》


相关内容

  • 唯美经典爱情语录
  •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 暗恋是一种自毁,也是一种牺牲。 沉默的状态能让我感觉到呼吸的自由和自己原来就处于的本色位置。 得到是一种幸福,付出也同样是一种幸福。 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感觉他像是我的主旋律,而我是他的伴随旋律。 给我一个承诺,我哪里都不会去 ...

  • 观察小金鱼作文300字
  • 观察小金鱼作文300字一:观察小金鱼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金鱼是红白相间的,尾巴很大.另一条是浑身是黑色的,只有两个又黑又圆的大眼睛露在外面,身子很大,但尾巴很小,看上去像个"大胖子". 我每天都要去看小金鱼,只见小金鱼鼓着大眼睛,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而且嘴巴不 ...

  • 美术社团教案 2017
  • 美丽的家乡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周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地图,了解家乡的位置,知道家乡的名称. 2.初步了解家乡大概的特征,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 3.引导学生萌发愿意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愿望. 二.准备: 1.家乡风景的背景图一张, 家乡风景光盘一张, 儿歌录音带,. 2.画笔, 绘画纸 ...

  • 给亲人的一封信
  • 给老公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公: 你知道吗?作为妻子的我,心里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你说,千丝万缕刚要开始,你总说累了,然后就躺在床上憨憨入睡了.看到你熟睡的样子,我知道你是真的累了.有的时候回来的早,你总是一声不吭的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我的唠叨等同于无形,所有的话到嘴边只能咽下. 借着这次机会我也向你说说自 ...

  • 红色小故事演讲稿
  • 海娃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这时候,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 ...

  •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一.填空(45分) 1.把下面这些"看"的近义词填到合适的成语中.(15分) (1)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 (2)仰着头看天──昂首( )天 (3)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 (4)站在高处往远看──高( )远瞩 (5)看惯了,只当没看见──熟视无( ...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解放思想的必然选择
  •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目前,经济社会事业正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继续深化思想解放正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两个加快",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选择.而继续深化思想解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则需要突出"三个体现". 继续解放想 ...

  • 学习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笔者一字不漏地聆听了温总理简洁.务实.提振信心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如沐春风,温暖人心.总理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始终满怀豪情.底气十足,向全国人民传递着勇气.力量和信心,赢得了 ...

  • 领导干部成熟的重要标志
  • "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十几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今天,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贯彻落实我们党确立的人才强国战略来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论断,备感亲切,深受启发.为政之道,要在得人.事业因得人而兴,因失人而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