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赠黎安二生序教案

赠黎安二生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2、理解“迂阔”在文中的内涵和在结构上的作用。

3、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教学难点: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进程:

一、作者介绍

曾巩,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 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 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 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 精辟,说理曲折尽意。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 序》等都纡徐委备,近似欧阳修文。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 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曾巩亦能诗,今存诗400余首,以七绝成就较高,但为文所掩,不大受 人重视。著作今传《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

二、背景资料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

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 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三、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

第一段:既而 顾 诚 闳壮 驰骋 隽伟 固 知

第二段:顷之 以为 既 以言相求于外

第三段:信 志 同 不自知 特 以 庸讵

第四段:然则 其

四、理解内容

1、概括各段大意

(一)介绍黎安二生。

(二)写黎生临别求序之缘由。

(三)作者自叙述“迂阔”。

(四)深入一层展开议论。

2、本文写黎安二生,却先写苏轼,再写苏轼来信赞二生,然后写其人其文,有何用意? 以文坛大师烘托黎安二生,突出二生文才。

3、哪两个词是本文的“文眼”,在文中该如何理解?(课后练习一)

“迂阔”,文中指不合世俗之风。

4、如何理解黎安二生的“小迂”与自己的“大迂”,作者对自己的“迂阔”持什么态度? 黎安二生的“小迂”为“文”之迂,是文风问题;自己的“大迂”为为人之迂,“道”的问

题。作者以“迂”为善,表现决不附和颓倾的世风,对“道”的不渝的忠诚,及我行我素、 无所畏惧、勇于躬行直道的可贵精神。正话反说,讥世之词。有力的为自己作了辩护。

五、赏析写法

1、正话反说

作者前文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 名之。显示了世俗的谬误。正话反说,文曲意直,显示内在的锋芒。

2、意境含蓄

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布置作业:

翻译全文

板书设计

苏轼荐二生 赠黎安二生序 二生请赠言

我文不近俗

不必离乎道

赠黎安二生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2、理解“迂阔”在文中的内涵和在结构上的作用。

3、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教学难点: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进程:

一、作者介绍

曾巩,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 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 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 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政论文,语言质朴,立论 精辟,说理曲折尽意。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 序》等都纡徐委备,近似欧阳修文。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 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曾巩亦能诗,今存诗400余首,以七绝成就较高,但为文所掩,不大受 人重视。著作今传《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

二、背景资料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

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 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三、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

第一段:既而 顾 诚 闳壮 驰骋 隽伟 固 知

第二段:顷之 以为 既 以言相求于外

第三段:信 志 同 不自知 特 以 庸讵

第四段:然则 其

四、理解内容

1、概括各段大意

(一)介绍黎安二生。

(二)写黎生临别求序之缘由。

(三)作者自叙述“迂阔”。

(四)深入一层展开议论。

2、本文写黎安二生,却先写苏轼,再写苏轼来信赞二生,然后写其人其文,有何用意? 以文坛大师烘托黎安二生,突出二生文才。

3、哪两个词是本文的“文眼”,在文中该如何理解?(课后练习一)

“迂阔”,文中指不合世俗之风。

4、如何理解黎安二生的“小迂”与自己的“大迂”,作者对自己的“迂阔”持什么态度? 黎安二生的“小迂”为“文”之迂,是文风问题;自己的“大迂”为为人之迂,“道”的问

题。作者以“迂”为善,表现决不附和颓倾的世风,对“道”的不渝的忠诚,及我行我素、 无所畏惧、勇于躬行直道的可贵精神。正话反说,讥世之词。有力的为自己作了辩护。

五、赏析写法

1、正话反说

作者前文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 名之。显示了世俗的谬误。正话反说,文曲意直,显示内在的锋芒。

2、意境含蓄

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布置作业:

翻译全文

板书设计

苏轼荐二生 赠黎安二生序 二生请赠言

我文不近俗

不必离乎道


相关内容

  • 赠黎安二生序
  • 赠黎安二生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2.理解"迂阔"在文中的内涵和在结构上的作用. 3.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以"迂"为善,对"道&qu ...

  • 衡中老师给新高二生的暑假建议,家长最好快看看,免得后悔
  • 暑假即将到来,孩子们忙碌了一个学期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但我们孩子在放松的同时学习也是万万不可松懈的,暑假里一定要给孩子定一个周密的学习计划,这样孩子们的暑假才会过的充实.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学习状况也有所不同,所以具体的学习计划还是要孩子自己来定,这里的建议也只是给大家参考参考. 衡中老师这样给他的 ...

  • [赢在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必修5(江苏专用)单元训练:第一专题 科学之光 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一过关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纤维/纤夫 龟裂/龟甲 .... 栈桥/饯别 .. B. 胚胎/一抔 .. 贮藏/宝藏 .. C. 狭隘/四溢 .. 船坞/呜咽 .. D. 栖 ...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十二生肖选拔会]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十二生肖选拔会>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认识十二生肖并知道其排列顺序和自己的属相. 2 通过学习知道故事中比赛的意义及小老鼠获胜的原因. 3 喜欢小动物,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的图片 PPT 大镜子 <十二生肖的故事>和儿歌 活 ...

  • 战国策目录序
  •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 ...

  •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
  • 曾巩(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 ...

  • 十二生肖教案
  • 活动教案 十 二 生 肖 的 故 事 十二生肖的故事 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次活动,让小朋友了解十二生肖的故事:指导十二生肖包括哪些动物. 2. 让小孩子了解自己的属相. 3. 了解属相不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活动准备: 1. 十二生肖的绘本和彩色挂图. 2. 若干小红花. 活动过程: 师 ...

  • 教案--十二生肖
  • 活动目标 1.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感受.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12年一个轮回的规律.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自制生肖钟课件. 钟面.十二生肖动物图片.固体胶若干. 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时钟. 活动过程 1.了解十二生肖的12种 ...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 语文园地四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