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性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案例研究

多孔性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案例研究

1 案例分析

1.1 Steven Holl 的多孔建筑实践 a 设计者的理论背景分析

斯蒂文·霍尔是一位以现象学为理论基础的建筑师,他将哲学思想与建筑实践相结合,探讨了现象学与建筑设计间的相互联系。现象学(phenomenology )是二十世纪初在欧陆地区兴起的哲学流派,而后发展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莫里斯·梅洛·庞蒂将“身体”的概念引入现象学的体系之中,使知觉与外部世界之间有了本质的联系。霍尔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出发点,将“知觉”的概念全面引入建筑领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人对空间、色彩、光影、透明度、质感等一系列因素的多重感官体验。

在《视差》的“多孔性”一节中,霍尔引用梅洛·庞蒂的理论阐释了自己的有关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想法,“梅洛·庞蒂的概念是我们建筑设计方法的关键。他指出,环境包括模式、‘线的力量’和意义。解决不确定因素的方法是关注一种情况的本质特征和一种结构的几何形态。例如,如果一个场地的某一方面——多孔性——成为一个概念会怎样呢?多孔性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类型。它潜在的思想表明包含界限的开口。我们希望发展让界限开放并使其内部与外部合并的可能性,以这种新的方式将事物结合在一起。”

b 案例一: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公寓“西蒙斯楼” 场地与建筑:

1999年,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被选中来设计新的学生公寓。由于斯蒂文·霍尔在设计此公寓时模仿了海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因此大楼直接被戏称为“海绵”。整座大楼由291块特别预制的钢筋多孔混凝土板搭制而成,拥有350个床位,5538个2英尺见方的窗洞,包含了餐厅、剧场、健身房、夜间咖啡屋等众多公共设施。西蒙斯公寓从设计、施工到最后完成历经2年多时间,于2002年8月终于向学生开放使用。

斯蒂文·霍尔对于基地环境的了解仅限于这个区域的总平、照片以及一些文字资料,基地的条件并不理想,地段高低不平且非常混乱,整个校园看上去杂乱不堪,大量的停放车辆使得人们不能立刻获得对整体结构的印象。新建公寓面临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处在工业化色彩浓重且看似杂乱无章的街区,新建筑如何以一种统一的姿态出现并突显其独特的个性,成功掌控其所在片区并为之带来新生的活力;二是如何连通瓦萨大街与查尔斯河,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

通过对场地的剖析以及草图的绘制,霍尔从中找到了灵感。他预想图1 总平面图 新的住宅地块是像四五栋由多孔膜构成的实验性独立建筑,而不是一面均匀的砖墙(图2)。每个住宅都是一个有着特定身份的独特的“家”。这些建筑的视觉空间、光、实体和透明度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处在两种城市肌理中间的自由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形成了北边住宅区的一个“门面”。作为门面,必须尽量不遮挡视线,因此应该是“可渗透的”。而宿舍住宅作为特殊的房屋类型是一种社会空间,必须使人们团结在一起,引发互动、友谊和对话等活动,可渗透的开口应对应这些活动场所。因此,斯蒂文·霍尔选择了“多孔性”和“渗透性”作为对场地的回应,

并将“个性化”赋予建筑及周边环境和设施。

图2 多孔建筑水彩草图 形态生成:

据霍尔本人描述,公寓多孔性形态的来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他从自己买来的一串海洋海绵(图3)中发现了极其复杂的有机结构。不同于厨房和洗浴用的合成海绵,海洋海绵展现了各种令人无法想象的丰富空间。

海绵上有很多孔洞可以让水进去再释放出来,而MIT 宿舍楼吸收的不是水而是光,白昼将自然光引进,夜里室内的光得以外放,无论从社区关系还是从建筑本身来看,开放性都是这栋建筑的关键词。

在推敲室内空间时,霍尔用海绵蘸取墨水按压在建筑平面图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墨水画(图4)。霍尔将这些海绵痕迹印在其它每一层上形成“海绵区域”,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即可生成三维形式的直纹曲面。直纹曲面的优点是为霍尔提供了一种构建建筑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摆脱直线建立复杂的双重扭曲的表面。随后在深化构想的过程中,霍尔的团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模型将最初的概念图具体化。

3

海洋海绵

图4墨水画

图5海绵区域

从模型上看,西蒙斯公寓以一种渗透性很强的空间形态出现。建筑外立面较为规则地布满窗洞,形成了纵横的网格。建筑表面还分布着若干较大的不规则形孔洞,整个建筑类似于谢尔宾斯基海绵的概念模型。在建筑内部,通过垂直钻孔穿透楼板,用复杂的双重扭曲的表面限定空间,通过这种方法形成了许多不定形的孔洞。建筑实体从平面到剖面通过直纹曲面系统自由地连接到每一层楼板的“海绵区域”(图5),形成了垂直多孔性。霍尔并没在建筑中增加空间,而是通过这种掏挖空间的方式将这些孔洞变成了公寓的体息空间。公寓设计了10个“社区”,因此与之相应地设置了10个体息室。这些大型的动态开口相当于建筑的肺,通过剖面(图6)可以看出这些开口为整个公寓引入了自然光和流动的空气。

整栋建筑高10层,长达100多米,好似一座小型的城市,体现着相互对比的建筑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例如虚与实的平衡,透明与不透明的平衡等等。西蒙斯楼基于海绵的设计理念,经由一系列计划性的和生物工艺学的功能进行排列,最终通过多孔建筑形态学演化而成。西蒙斯楼基座大小为52*382英尺,整体呈长方体的基本形态。为了减小建筑的体量,形成通透的视觉效果,霍尔在其顶部、侧面和底部都掏挖了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空间,形成了大小、高度不同的悬挑区域。这栋建筑共有五个大规模的开口。这些开口空间分别对应了公寓的主要入口、观景走廊,以及连接诸如健身房之类的功能性房间的公寓室外活动平台。

图6剖面图

图7外立面

图8海绵区域

c 案例二:北京当代MOMA

北京当代MOMA 是一个22万平方米的步行系统的综合体项目,它位于北京的老城墙边,其设计具有一定的中国当下城市发展的研究意义: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21世纪的渗透型城市空间,项目的一边向城市开敞,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围合和贯穿于该项目的不同层次的空间产生出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它与连接各建筑物的众多连桥和连廊,共同创造出当代MOMA 这样一个“城中开放城”项目。建筑力求促进公共交流和偶遇的机会,无论居用者在其中购物、居住、教育或是休闲。整个综合体就是一个三维的城市空间组合,地面、地下和地上空间被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当代MOMA 设计灵感来源于珍藏在美国纽约MOMA 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舞者”(图9),这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和谐起舞的场景,在当代MOMA 以建筑的形式完好呈现。整座建筑在九栋塔楼的14-19层由空中连廊连接(图10),如同几个人将手臂搭在一起翩翩起舞。在连廊设计中,更多考虑未来城市生活模式,引入复合功能的概念,具有丰富的视觉空间以及宜人的建筑尺度。空中连廊串连起居住者大部分休闲活动,艺术与建筑画廊、健身房、图书馆、餐厅与爵士酒吧俱乐部,是私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连接(图11)。这些空中走廊将八个住宅楼和宾馆塔楼彼此相连,并提供了绵延城市的壮丽景观。整个连接环是一个独立的网格框架结构,而不是简单的线性连接体。建筑师希望公共的空中环与地面的环能够持续产生出随意的关系。他们就像一个社会化的大容器,在其中能产生出不同的城市生活经历来,住户和来访者都能得到很好的体验。

图9《舞者》

图10空中连廊

图11连廊功能分布

建筑的首层空间为居民和来访者提供了众多开放的通道(图12、13),这些通道保证了微型城市化的小尺度实现,也加强了城市空间与综合体内部空间的渗透和交流。中心的水池空间给了观赏者另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图14),水中倒影的楼宇、灯光、天空、人影丰富了整个中心院落的视觉层次,这在霍尔的《都市主义》一书中可以找到他的理论来源,他在书中所提到的的中世纪城市,石板路上的积水倒映着道路两旁的建筑,行人从路上走过时可以得到愉悦的建筑体验。

图12底层空间渗透

图13内院景观

图14水景

北京MOMA 综合体的建筑形式属于多孔性理论的城市性体现,它通过建筑间的连接体设计,强化了建筑间

的空间渗透,打破了传统住宅建筑相互独立的设计模式,同时环抱的形式模糊的限定了内外空间的界限,它是城市空间与中心广场的分割线,但在空间上却并没有将它们打断,这体现了整片区域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多孔性的设计手法加强了内外空间的联系,使得内部空间与城市环境能够互相渗透,从而给人带来多样的建筑体验。 d 案例三: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是史蒂文·霍尔的水平多孔性建筑尝试,建筑设计的理念是“在人工与自然的边界打开一个多孔的透景”,这与阿尔瓦阿尔托的玛利亚别墅的构思相似。建筑基地位于城市网格与自然地形的交汇处,形状较为自由,基地旁边有一座砖砌历史建筑,基地中心有咸水湖和石灰石断崖这两个限制因素。霍尔在设计时并没有规避这两个限制,而是将建筑渗透其中,将建筑的一部分跨骑在咸水湖和断崖上(图15、16),运用玻璃

和耐腐蚀的钢板建造,为校园创造了新的空间、路径与景观连接。

图15水塘上的建筑体量 大楼在正式开放之前已经用作爱荷华大学的社会活动,沿着池塘展开的户外露台成了学生、教师和附近社区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校园里的交通可以从多个点引导到大楼(图17)。楼里“无形制”空间是人、活动和理论的凝聚器。7万平方英尺的大楼包括一座会堂、教室、一座艺术图书馆、工作室、一座艺术画廊、员工办公室、会议室和一座咖啡馆。池塘周边的公共路线延伸到建筑的中庭,并以红色折叠钢板制作的悬垂的楼梯垂直向上(图18)。

图16霍尔的总平草图

图17一层入口

图18红色折板制作的楼梯

主要的水平通道和会客区域为学校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空间,空间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限定,相互之间得以渗透(图19、20)。通过建筑内部走廊沿线的玻璃墙可以看到工作间教室内的工作进展,也可以让里边的人看到室外的景观(图21)。屋顶的混凝土折板,使朝北的光线漫射到艺术工作室内,外部的景观和阳光得以渗透到建筑中。在炎热的季节,工作室可以打开通向外部的阳台。整座建筑不论是在内部交通的组织上或是立面处理上,都有多孔性理念的体现。

图19交通空间草图

图20交通空间

图21通透的玻璃窗

1.2 其他建筑师的多孔性建筑尝试

a 案例一: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设计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也是一个典型的多孔性建筑,它的内部空间不再是传统的体量布置水平楼板,整个建筑内部的空间结构非常有机,像是放大很多倍的海绵内部(图22、23),它的形体与其称之为建筑,倒不如说是柔软的、谜样的生物活动状态,在这栋建筑中,建筑物仿佛成为了自然界进化的一环,通过人类意识的注入、发展出人造物的一套生命演进,在进化的过程中,伊东以设计算法作为动力,让建筑物跳脱了单纯的

线性结构,演绎出精彩的流动空间(图24)。

图22歌剧院剖面图 建筑的外部与内部空间虚实交汇,互相渗透,并没有明显的界定,它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钢筋水泥形体,而是与自然环境紧密连接的个体, 擅长使用玻璃塑造内外连接的伊东丰雄,在大都会歌剧院的设计上,进一步运用了玻璃以及铝板的特性,结合自然光与数字电子的科技光芒,塑造出了别样的建筑立面,使得建筑内外环境得以互相渗透,展现出视觉上的穿透与震撼(图25)。伊东丰雄用“声音的涵洞”来形容自己的设计,他坚信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不仅是一种新形态的地标,更是一个会呼吸的组织,它结合了“机构”与“都市”,“艺术”与“生活”,成为了新时代一个24小时的“内”与“外”的网络,更影响了未来每一个人与世界的联通,让人体验、并主动挖掘城市中的一切美好。

图23有机空间

图24非线性结构 图25外立面

建筑的多孔性不仅体现在结构和表皮上,在流线组织以及空间分布上也有所渗透,建筑一层相对开放,不同方向有多个出入口可以到达一层(图26),一层空间与室外景观相互渗透,自然的将人流引入建筑当中,上层空间也并没有做绝对的限定,而是以共生的状态存在于同一栋建筑中(图27),除了竖向交通是使用垂直方式处理外,水平交通都是相对有机的、自由的流线。

图26一层流线组织

图27内部空间

b 案例二:台北TEK 大厦——BIG

BIG 设计的台北TEK 大厦在空间上也体现了多孔性的特质,它充分利用了所处基地的优势,将公共街道融入建筑体量当中(图28)。参观者从城市街道到屋顶花园,上升的螺旋交通流线像锚一样将众多功能块包括商店、陈列室、办公室、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及画廊等串联在一起。建筑体量中渗透的孔洞将内外空间联系在一起,底层空间上升的大楼梯将人群自然的引入建筑中,增进了建筑与场地的交流(图29、30)。建筑整体是由混凝土薄板构筑,这些层叠的片状混凝土板不仅有遮阳效果,并且有利于公众的进图,建筑表面大面积向内收缩的孔洞增强了建筑的公共性,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城市公共楼梯,参观者可以自由的进入到建筑顶层,那里设置了一个圆形剧场,为非正式的公共聚会提供了自然场地。

图28 TEK大厦

图29 底层大台阶

图30 人群拾级而上

TEK 大厦中的孔洞实际是一个连续的交通空间,将人群从底层引入到顶层的屋顶花园中,而建筑中的其他空间也通过这个管状的交通空间串联起来(图31),形成一个连续的体系,这个管状的结构遇到建筑的边缘时被切削,从而得到了更多的孔洞,增加了内外空间的交流,整个建筑的功能实际上是依赖中心的管状空间层层重叠旋转得到的结果(图32)。

图31 内部管状结构

图32 功能排布序列生成

建筑的生成过程如图33所示,立方体轻微旋转之后,基地得到了四个室外广场,下方螺旋形的建筑空间将人流引入屋顶花园,花园中的大量植物在夏季有利于降温,同时渗透在建筑中的管状空间有利于通风。中心螺旋的步道是建筑的主要交通空间,同时自动扶梯系统直接安装在螺旋步道下方,

为室内提

供了必要的交通连接。

c 案例三:金华建筑艺术公园15号阅读空间——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图33 建筑生成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的基地紧邻乌江,沿江形成 S 型的扭动形态,公园中的

所有建筑也随之呈 S 型点状分布。这 17 个小型公共建筑是这个公园的核心,所有的建筑都被限定了一个“城市小型建筑”的概念来进行设计,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设计时更多的是将它作为一个建筑装置进行思考。他们将概念作为出发点,取代了从功能、形式、风格等问题开始思考的模式,采用非常规的设计手段,设法创造一个复杂且具有逻辑性的空间。阅读空间的概念来自于中国古典园林中花隔窗的基本形态,通过窗上的几何图案演变出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作为装饰性的结构,它和建筑本身的砖体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思考阅读空间的建造意义的问题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考虑给予这个空间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定义——“禅”空间,它源于佛教的禅宗思想,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图34)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出于基本型简单的考虑,选用了立方体结构作为基本框架,将这个仅仅由线条交织而成的图案映射到架构的虚拟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再由这些表面向内部投影一次,图34 阅读空间 这样从每个面投射出来的影像就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空间网格,形成了无数相交的线和点交织在立方体的内部。(图 图36 门格海绵

35) 2.2 Steven Holl的多孔建筑理念

在哲学中,“多孔性”来自于黑格尔对当时流行的一种关于“物”的构成理论的驳斥。这种理论强调“任何一物均由彼此独立的不同质料, 如色素、味素、热素、声素等等所构成, ‘物’只是它们的‘外在联系’和凑合。‘物’作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是质料的 ‘单纯量的关系’,是‘诸质料的单纯的汇集、亦同’。”而黑格尔则认为构成“物”的质料不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关系,构成物质多孔的本质。近年来逐渐 有设计师将“多孔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筑、室内等设计领域,从而出现了建筑形态“多孔性”的设计现象。

图35 生成图解 原本在地质学中反映物体密实度属性的“多孔性”一词在设计层面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与哲学上的概念产生了

在金华建筑艺术公园阅读空间的生成过程中,二维的几何图案在横纵两个方向上被给予了一定的深度,从平共通之处。 面拉伸而出,经过“平面立体化”的过程得到了两个不同方向纵深感的立体结构,再将这两个部分在水平方向上此处所论述的“多孔性”是在当代哲学理论背景下受新的科学理论和数字技术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建筑形交错叠加,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图36)。建筑中相互交错的平台和体量交织穿插的效果,完全态,这类形态有别于传统的建筑空间形体,其生成理念也并非建立在传统的建筑理论基础之上。这种新型建筑形打破了建筑中“层”的概念,在空间变化出长凳、平台、屋顶等结构形态。这个建筑装置没有所谓的入口,也没态打破了常规的建筑范型,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渗透交融性等特点,是传统的平立剖图示所无法完整有表皮和室内之分,就如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空间和景观,实现了内外空间的渗透,为诠释的。 人们提供了适合阅读、想象、思考和交流的场所。 霍尔第一次提到多孔性是在《视差》一书当中,他的灵感就来自于门格海绵,

他改造设计的阿姆斯特丹Sarphatistraat 办公体(图37),运用了分形的形式语言塑造建筑空间,通过多孔性的结构使建筑表皮直接转化为构成室内空间围合的界面。对于建筑而言,多孔性是一种开放的品质,它模糊了内与外的界限,孔洞的存在使得建筑外立面向内部延伸,室内与室外如同莫比乌斯环一般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进行转换,形成了“内”即是“外”的空间效果。2005 年霍尔发表了一本名为《多孔性实验》的专集,并在《斯蒂文·霍尔:用建筑诉说》与《都市主义:带着怀疑工作》两本著作中将“多孔性”这个概念作为单独的专题列出。

斯蒂文·霍尔的多孔性理论建立在现象学的背景之下,定义了一个开放性的、内

35

结构图解

图37Sarphatistraat 办公体 外渗透交融的建筑空间体系。

15号阅读空间作为金华建筑艺术公园中众多小型公共建筑中的一员,它从设计概念到形态生成再到空间体3 多孔性建筑理论产生的原因 验,处处充满了实验性建筑的色彩。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踏着实验性和边缘化设计的浪潮,运用当代的设计手法将a 哲学层面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路径和空间感知的互动关系赋予到这个建筑装置中,创造出多孔的空间形态。阅读空间中孔洞纵观建筑史的发展历程,建筑学自始至终与哲学思想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哲学思想的变迁也带来了建筑理与实体的相互结合营造出虚与实对比的空间效果,内外连续转换的形体结构为造访者带来崭新的空间体验,它充论的推陈出新。在近代哲学思潮中,吉尔·德勒兹和雅克·德里达的理论作为“解构建筑”和“数字建筑”的相分体现了建筑师对营造空间体验的探索。 关基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理论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解构主义大师彼得·艾森曼和伯纳德·屈米曾将德里

2 多孔性建筑理论

2.1 门格海绵

门格海绵是多孔性理论的来源,它是分形的一种,它的结构构成是从一个正方体开始,将正方形的每一个面分成9个正方形,这将把正方体分成27个小正方体,就像魔方一样,再将每个面中间的正方体去掉,把最中心的正方体也去掉,留下20个正方体。再把剩下的每个小正方体都按照上述步骤重复,经过无穷多次的重复之后,得到的图形就是门格海绵。(图36)

达的哲学思想作为解构建筑创作的理念来源。尔后,由于新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人们的兴趣由文学理论和欧陆哲学转向关注物质世界生成变化的哲学,因而德勒兹的哲学理论较德里达的开始更为流行。在信息社会和复杂科学的背景之下,德勒兹对世界混沌、不规则、动态变化的特征进行探索,从中发展出“图解”、“块茎”“游牧”“褶子”等多种主要思想作为其哲学的最重要部分。德勒兹的哲学是关于生成的本体论,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而形成,以创造概念为核心,涉及了力学、拓扑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观念。在对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引用的过程中,“建筑师一方面更加关注建筑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手法,产生了建筑形体和空间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越发重视人的身体体验,形成了‘软建筑’的设计观念。”以德勒兹哲学为代表的当代新哲学思想观念对当代建筑思潮以及空间观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多孔性是拓扑学的衍生,它的出现也是哲学思想演变的产物。

b 审美观的嬗变

审美观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变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审美思维的变化作为当代建筑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当代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对现代主义崇尚的功能至上、纯净简约的设计原则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在西方哲学思想和科学进步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当代建筑的审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新的审美观随着时代的变迁应运而生,由原来的总体性思维、线性思维、理性思维逐渐转向非总体思维、非线性思维以及非理性思维的新审美思维形式。

当今时代复杂的社会背景引发了审美观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审美体验逐渐从单一、规整、有序的几何形态向繁复、非线性、自由无序的自然形态过渡。曾经方盒子式的现代主义建筑形态再也无法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当代建筑“越来越侧重流畅光滑的曲线,轻盈透明的开放空间,柔软动感的不定形态,复杂变换的形式生成,迥异于传统的美学观。”多孔建筑所体现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正是当下审美观所青睐的,流动多变的空间感带给人不同于以往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性体验,多孔性建筑所崇尚的内外空间的渗透性与界面的通透性带给使用者更加自由的体验,增加了使用者与自然沟通交流的机会。

c 数字技术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数字化技术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甚至最核心的一门科学技术。它全面渗透进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拓展和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介入,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建筑领域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这种新技术在为建筑发展带来新启示的同时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

数字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建筑的思考模式,建筑师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之后,建筑的界面开始朝向更加自由的方向发展,不再局限于现代主义建筑规整的设计模式,传统建筑设计大多借助尺、笔等工具绘制图纸并制作实体模型来表达空间形态生成过程,这些传统的手法在空间处理时很难实现复杂的形体演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思维,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设计师可以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算法进行设计,通过软件可以在构建空间时轻易地进行切割、折叠、扭曲、变形等操作,大大增加了设计构思的转变和表达的可能性,也使建筑空间形态的自由度达到了空前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多孔建筑的出现提供了前提,在设计师放开手脚进行建筑尝试的同时,新生的建筑形态也就随之产生。

d 文化背景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哲学与科学作为社会学科的两个门类,它们共同影响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方式。对于建筑而言,它们也发挥着影响与引导的作用。在当代设计领域,哲学观的转向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本源,新兴的科学观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原动力,建筑设计渐渐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彼得·艾森曼、格雷格·林恩、雷姆·库哈斯、斯蒂文·霍尔、蓝天组、FOA 等当代建筑师群体基于不同的哲学思想,从广泛的学科领域中汲取知识,将新的科学理论引入建筑学,从而构建各自的理论体系和形成独特的创作方法(表 1)。

总的来说,多孔性理论出现的背景是一个多元化的大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建筑师冲破了以往的建筑设计思路,人们对开放的、动态的空间的崇尚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建筑设计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空间的满足,而是

更多的和场地、和室外环境甚至是功能空间相互之间发生关系,就是要强调建筑空间的渗透性。多孔性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不会是冲撞的,而是会朝向相互兼容的友好型方向发展,这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可达性,也给了使用者更多的与建筑亲近的机会,增加建筑的开放性,让人们更多的参与到建筑中去,是当下流行的建筑设计方法之一。

表1当代建筑师的文化背景、建筑理论和方法

多孔性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案例研究

1 案例分析

1.1 Steven Holl 的多孔建筑实践 a 设计者的理论背景分析

斯蒂文·霍尔是一位以现象学为理论基础的建筑师,他将哲学思想与建筑实践相结合,探讨了现象学与建筑设计间的相互联系。现象学(phenomenology )是二十世纪初在欧陆地区兴起的哲学流派,而后发展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莫里斯·梅洛·庞蒂将“身体”的概念引入现象学的体系之中,使知觉与外部世界之间有了本质的联系。霍尔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出发点,将“知觉”的概念全面引入建筑领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人对空间、色彩、光影、透明度、质感等一系列因素的多重感官体验。

在《视差》的“多孔性”一节中,霍尔引用梅洛·庞蒂的理论阐释了自己的有关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想法,“梅洛·庞蒂的概念是我们建筑设计方法的关键。他指出,环境包括模式、‘线的力量’和意义。解决不确定因素的方法是关注一种情况的本质特征和一种结构的几何形态。例如,如果一个场地的某一方面——多孔性——成为一个概念会怎样呢?多孔性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类型。它潜在的思想表明包含界限的开口。我们希望发展让界限开放并使其内部与外部合并的可能性,以这种新的方式将事物结合在一起。”

b 案例一: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公寓“西蒙斯楼” 场地与建筑:

1999年,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被选中来设计新的学生公寓。由于斯蒂文·霍尔在设计此公寓时模仿了海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因此大楼直接被戏称为“海绵”。整座大楼由291块特别预制的钢筋多孔混凝土板搭制而成,拥有350个床位,5538个2英尺见方的窗洞,包含了餐厅、剧场、健身房、夜间咖啡屋等众多公共设施。西蒙斯公寓从设计、施工到最后完成历经2年多时间,于2002年8月终于向学生开放使用。

斯蒂文·霍尔对于基地环境的了解仅限于这个区域的总平、照片以及一些文字资料,基地的条件并不理想,地段高低不平且非常混乱,整个校园看上去杂乱不堪,大量的停放车辆使得人们不能立刻获得对整体结构的印象。新建公寓面临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处在工业化色彩浓重且看似杂乱无章的街区,新建筑如何以一种统一的姿态出现并突显其独特的个性,成功掌控其所在片区并为之带来新生的活力;二是如何连通瓦萨大街与查尔斯河,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

通过对场地的剖析以及草图的绘制,霍尔从中找到了灵感。他预想图1 总平面图 新的住宅地块是像四五栋由多孔膜构成的实验性独立建筑,而不是一面均匀的砖墙(图2)。每个住宅都是一个有着特定身份的独特的“家”。这些建筑的视觉空间、光、实体和透明度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处在两种城市肌理中间的自由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形成了北边住宅区的一个“门面”。作为门面,必须尽量不遮挡视线,因此应该是“可渗透的”。而宿舍住宅作为特殊的房屋类型是一种社会空间,必须使人们团结在一起,引发互动、友谊和对话等活动,可渗透的开口应对应这些活动场所。因此,斯蒂文·霍尔选择了“多孔性”和“渗透性”作为对场地的回应,

并将“个性化”赋予建筑及周边环境和设施。

图2 多孔建筑水彩草图 形态生成:

据霍尔本人描述,公寓多孔性形态的来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他从自己买来的一串海洋海绵(图3)中发现了极其复杂的有机结构。不同于厨房和洗浴用的合成海绵,海洋海绵展现了各种令人无法想象的丰富空间。

海绵上有很多孔洞可以让水进去再释放出来,而MIT 宿舍楼吸收的不是水而是光,白昼将自然光引进,夜里室内的光得以外放,无论从社区关系还是从建筑本身来看,开放性都是这栋建筑的关键词。

在推敲室内空间时,霍尔用海绵蘸取墨水按压在建筑平面图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墨水画(图4)。霍尔将这些海绵痕迹印在其它每一层上形成“海绵区域”,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即可生成三维形式的直纹曲面。直纹曲面的优点是为霍尔提供了一种构建建筑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摆脱直线建立复杂的双重扭曲的表面。随后在深化构想的过程中,霍尔的团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模型将最初的概念图具体化。

3

海洋海绵

图4墨水画

图5海绵区域

从模型上看,西蒙斯公寓以一种渗透性很强的空间形态出现。建筑外立面较为规则地布满窗洞,形成了纵横的网格。建筑表面还分布着若干较大的不规则形孔洞,整个建筑类似于谢尔宾斯基海绵的概念模型。在建筑内部,通过垂直钻孔穿透楼板,用复杂的双重扭曲的表面限定空间,通过这种方法形成了许多不定形的孔洞。建筑实体从平面到剖面通过直纹曲面系统自由地连接到每一层楼板的“海绵区域”(图5),形成了垂直多孔性。霍尔并没在建筑中增加空间,而是通过这种掏挖空间的方式将这些孔洞变成了公寓的体息空间。公寓设计了10个“社区”,因此与之相应地设置了10个体息室。这些大型的动态开口相当于建筑的肺,通过剖面(图6)可以看出这些开口为整个公寓引入了自然光和流动的空气。

整栋建筑高10层,长达100多米,好似一座小型的城市,体现着相互对比的建筑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例如虚与实的平衡,透明与不透明的平衡等等。西蒙斯楼基于海绵的设计理念,经由一系列计划性的和生物工艺学的功能进行排列,最终通过多孔建筑形态学演化而成。西蒙斯楼基座大小为52*382英尺,整体呈长方体的基本形态。为了减小建筑的体量,形成通透的视觉效果,霍尔在其顶部、侧面和底部都掏挖了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空间,形成了大小、高度不同的悬挑区域。这栋建筑共有五个大规模的开口。这些开口空间分别对应了公寓的主要入口、观景走廊,以及连接诸如健身房之类的功能性房间的公寓室外活动平台。

图6剖面图

图7外立面

图8海绵区域

c 案例二:北京当代MOMA

北京当代MOMA 是一个22万平方米的步行系统的综合体项目,它位于北京的老城墙边,其设计具有一定的中国当下城市发展的研究意义: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21世纪的渗透型城市空间,项目的一边向城市开敞,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围合和贯穿于该项目的不同层次的空间产生出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它与连接各建筑物的众多连桥和连廊,共同创造出当代MOMA 这样一个“城中开放城”项目。建筑力求促进公共交流和偶遇的机会,无论居用者在其中购物、居住、教育或是休闲。整个综合体就是一个三维的城市空间组合,地面、地下和地上空间被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当代MOMA 设计灵感来源于珍藏在美国纽约MOMA 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舞者”(图9),这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和谐起舞的场景,在当代MOMA 以建筑的形式完好呈现。整座建筑在九栋塔楼的14-19层由空中连廊连接(图10),如同几个人将手臂搭在一起翩翩起舞。在连廊设计中,更多考虑未来城市生活模式,引入复合功能的概念,具有丰富的视觉空间以及宜人的建筑尺度。空中连廊串连起居住者大部分休闲活动,艺术与建筑画廊、健身房、图书馆、餐厅与爵士酒吧俱乐部,是私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连接(图11)。这些空中走廊将八个住宅楼和宾馆塔楼彼此相连,并提供了绵延城市的壮丽景观。整个连接环是一个独立的网格框架结构,而不是简单的线性连接体。建筑师希望公共的空中环与地面的环能够持续产生出随意的关系。他们就像一个社会化的大容器,在其中能产生出不同的城市生活经历来,住户和来访者都能得到很好的体验。

图9《舞者》

图10空中连廊

图11连廊功能分布

建筑的首层空间为居民和来访者提供了众多开放的通道(图12、13),这些通道保证了微型城市化的小尺度实现,也加强了城市空间与综合体内部空间的渗透和交流。中心的水池空间给了观赏者另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图14),水中倒影的楼宇、灯光、天空、人影丰富了整个中心院落的视觉层次,这在霍尔的《都市主义》一书中可以找到他的理论来源,他在书中所提到的的中世纪城市,石板路上的积水倒映着道路两旁的建筑,行人从路上走过时可以得到愉悦的建筑体验。

图12底层空间渗透

图13内院景观

图14水景

北京MOMA 综合体的建筑形式属于多孔性理论的城市性体现,它通过建筑间的连接体设计,强化了建筑间

的空间渗透,打破了传统住宅建筑相互独立的设计模式,同时环抱的形式模糊的限定了内外空间的界限,它是城市空间与中心广场的分割线,但在空间上却并没有将它们打断,这体现了整片区域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多孔性的设计手法加强了内外空间的联系,使得内部空间与城市环境能够互相渗透,从而给人带来多样的建筑体验。 d 案例三: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是史蒂文·霍尔的水平多孔性建筑尝试,建筑设计的理念是“在人工与自然的边界打开一个多孔的透景”,这与阿尔瓦阿尔托的玛利亚别墅的构思相似。建筑基地位于城市网格与自然地形的交汇处,形状较为自由,基地旁边有一座砖砌历史建筑,基地中心有咸水湖和石灰石断崖这两个限制因素。霍尔在设计时并没有规避这两个限制,而是将建筑渗透其中,将建筑的一部分跨骑在咸水湖和断崖上(图15、16),运用玻璃

和耐腐蚀的钢板建造,为校园创造了新的空间、路径与景观连接。

图15水塘上的建筑体量 大楼在正式开放之前已经用作爱荷华大学的社会活动,沿着池塘展开的户外露台成了学生、教师和附近社区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校园里的交通可以从多个点引导到大楼(图17)。楼里“无形制”空间是人、活动和理论的凝聚器。7万平方英尺的大楼包括一座会堂、教室、一座艺术图书馆、工作室、一座艺术画廊、员工办公室、会议室和一座咖啡馆。池塘周边的公共路线延伸到建筑的中庭,并以红色折叠钢板制作的悬垂的楼梯垂直向上(图18)。

图16霍尔的总平草图

图17一层入口

图18红色折板制作的楼梯

主要的水平通道和会客区域为学校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空间,空间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限定,相互之间得以渗透(图19、20)。通过建筑内部走廊沿线的玻璃墙可以看到工作间教室内的工作进展,也可以让里边的人看到室外的景观(图21)。屋顶的混凝土折板,使朝北的光线漫射到艺术工作室内,外部的景观和阳光得以渗透到建筑中。在炎热的季节,工作室可以打开通向外部的阳台。整座建筑不论是在内部交通的组织上或是立面处理上,都有多孔性理念的体现。

图19交通空间草图

图20交通空间

图21通透的玻璃窗

1.2 其他建筑师的多孔性建筑尝试

a 案例一: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设计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也是一个典型的多孔性建筑,它的内部空间不再是传统的体量布置水平楼板,整个建筑内部的空间结构非常有机,像是放大很多倍的海绵内部(图22、23),它的形体与其称之为建筑,倒不如说是柔软的、谜样的生物活动状态,在这栋建筑中,建筑物仿佛成为了自然界进化的一环,通过人类意识的注入、发展出人造物的一套生命演进,在进化的过程中,伊东以设计算法作为动力,让建筑物跳脱了单纯的

线性结构,演绎出精彩的流动空间(图24)。

图22歌剧院剖面图 建筑的外部与内部空间虚实交汇,互相渗透,并没有明显的界定,它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钢筋水泥形体,而是与自然环境紧密连接的个体, 擅长使用玻璃塑造内外连接的伊东丰雄,在大都会歌剧院的设计上,进一步运用了玻璃以及铝板的特性,结合自然光与数字电子的科技光芒,塑造出了别样的建筑立面,使得建筑内外环境得以互相渗透,展现出视觉上的穿透与震撼(图25)。伊东丰雄用“声音的涵洞”来形容自己的设计,他坚信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不仅是一种新形态的地标,更是一个会呼吸的组织,它结合了“机构”与“都市”,“艺术”与“生活”,成为了新时代一个24小时的“内”与“外”的网络,更影响了未来每一个人与世界的联通,让人体验、并主动挖掘城市中的一切美好。

图23有机空间

图24非线性结构 图25外立面

建筑的多孔性不仅体现在结构和表皮上,在流线组织以及空间分布上也有所渗透,建筑一层相对开放,不同方向有多个出入口可以到达一层(图26),一层空间与室外景观相互渗透,自然的将人流引入建筑当中,上层空间也并没有做绝对的限定,而是以共生的状态存在于同一栋建筑中(图27),除了竖向交通是使用垂直方式处理外,水平交通都是相对有机的、自由的流线。

图26一层流线组织

图27内部空间

b 案例二:台北TEK 大厦——BIG

BIG 设计的台北TEK 大厦在空间上也体现了多孔性的特质,它充分利用了所处基地的优势,将公共街道融入建筑体量当中(图28)。参观者从城市街道到屋顶花园,上升的螺旋交通流线像锚一样将众多功能块包括商店、陈列室、办公室、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及画廊等串联在一起。建筑体量中渗透的孔洞将内外空间联系在一起,底层空间上升的大楼梯将人群自然的引入建筑中,增进了建筑与场地的交流(图29、30)。建筑整体是由混凝土薄板构筑,这些层叠的片状混凝土板不仅有遮阳效果,并且有利于公众的进图,建筑表面大面积向内收缩的孔洞增强了建筑的公共性,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城市公共楼梯,参观者可以自由的进入到建筑顶层,那里设置了一个圆形剧场,为非正式的公共聚会提供了自然场地。

图28 TEK大厦

图29 底层大台阶

图30 人群拾级而上

TEK 大厦中的孔洞实际是一个连续的交通空间,将人群从底层引入到顶层的屋顶花园中,而建筑中的其他空间也通过这个管状的交通空间串联起来(图31),形成一个连续的体系,这个管状的结构遇到建筑的边缘时被切削,从而得到了更多的孔洞,增加了内外空间的交流,整个建筑的功能实际上是依赖中心的管状空间层层重叠旋转得到的结果(图32)。

图31 内部管状结构

图32 功能排布序列生成

建筑的生成过程如图33所示,立方体轻微旋转之后,基地得到了四个室外广场,下方螺旋形的建筑空间将人流引入屋顶花园,花园中的大量植物在夏季有利于降温,同时渗透在建筑中的管状空间有利于通风。中心螺旋的步道是建筑的主要交通空间,同时自动扶梯系统直接安装在螺旋步道下方,

为室内提

供了必要的交通连接。

c 案例三:金华建筑艺术公园15号阅读空间——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图33 建筑生成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的基地紧邻乌江,沿江形成 S 型的扭动形态,公园中的

所有建筑也随之呈 S 型点状分布。这 17 个小型公共建筑是这个公园的核心,所有的建筑都被限定了一个“城市小型建筑”的概念来进行设计,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设计时更多的是将它作为一个建筑装置进行思考。他们将概念作为出发点,取代了从功能、形式、风格等问题开始思考的模式,采用非常规的设计手段,设法创造一个复杂且具有逻辑性的空间。阅读空间的概念来自于中国古典园林中花隔窗的基本形态,通过窗上的几何图案演变出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作为装饰性的结构,它和建筑本身的砖体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思考阅读空间的建造意义的问题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考虑给予这个空间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定义——“禅”空间,它源于佛教的禅宗思想,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图34)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出于基本型简单的考虑,选用了立方体结构作为基本框架,将这个仅仅由线条交织而成的图案映射到架构的虚拟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再由这些表面向内部投影一次,图34 阅读空间 这样从每个面投射出来的影像就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空间网格,形成了无数相交的线和点交织在立方体的内部。(图 图36 门格海绵

35) 2.2 Steven Holl的多孔建筑理念

在哲学中,“多孔性”来自于黑格尔对当时流行的一种关于“物”的构成理论的驳斥。这种理论强调“任何一物均由彼此独立的不同质料, 如色素、味素、热素、声素等等所构成, ‘物’只是它们的‘外在联系’和凑合。‘物’作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是质料的 ‘单纯量的关系’,是‘诸质料的单纯的汇集、亦同’。”而黑格尔则认为构成“物”的质料不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关系,构成物质多孔的本质。近年来逐渐 有设计师将“多孔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筑、室内等设计领域,从而出现了建筑形态“多孔性”的设计现象。

图35 生成图解 原本在地质学中反映物体密实度属性的“多孔性”一词在设计层面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与哲学上的概念产生了

在金华建筑艺术公园阅读空间的生成过程中,二维的几何图案在横纵两个方向上被给予了一定的深度,从平共通之处。 面拉伸而出,经过“平面立体化”的过程得到了两个不同方向纵深感的立体结构,再将这两个部分在水平方向上此处所论述的“多孔性”是在当代哲学理论背景下受新的科学理论和数字技术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建筑形交错叠加,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图36)。建筑中相互交错的平台和体量交织穿插的效果,完全态,这类形态有别于传统的建筑空间形体,其生成理念也并非建立在传统的建筑理论基础之上。这种新型建筑形打破了建筑中“层”的概念,在空间变化出长凳、平台、屋顶等结构形态。这个建筑装置没有所谓的入口,也没态打破了常规的建筑范型,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渗透交融性等特点,是传统的平立剖图示所无法完整有表皮和室内之分,就如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空间和景观,实现了内外空间的渗透,为诠释的。 人们提供了适合阅读、想象、思考和交流的场所。 霍尔第一次提到多孔性是在《视差》一书当中,他的灵感就来自于门格海绵,

他改造设计的阿姆斯特丹Sarphatistraat 办公体(图37),运用了分形的形式语言塑造建筑空间,通过多孔性的结构使建筑表皮直接转化为构成室内空间围合的界面。对于建筑而言,多孔性是一种开放的品质,它模糊了内与外的界限,孔洞的存在使得建筑外立面向内部延伸,室内与室外如同莫比乌斯环一般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进行转换,形成了“内”即是“外”的空间效果。2005 年霍尔发表了一本名为《多孔性实验》的专集,并在《斯蒂文·霍尔:用建筑诉说》与《都市主义:带着怀疑工作》两本著作中将“多孔性”这个概念作为单独的专题列出。

斯蒂文·霍尔的多孔性理论建立在现象学的背景之下,定义了一个开放性的、内

35

结构图解

图37Sarphatistraat 办公体 外渗透交融的建筑空间体系。

15号阅读空间作为金华建筑艺术公园中众多小型公共建筑中的一员,它从设计概念到形态生成再到空间体3 多孔性建筑理论产生的原因 验,处处充满了实验性建筑的色彩。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踏着实验性和边缘化设计的浪潮,运用当代的设计手法将a 哲学层面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路径和空间感知的互动关系赋予到这个建筑装置中,创造出多孔的空间形态。阅读空间中孔洞纵观建筑史的发展历程,建筑学自始至终与哲学思想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哲学思想的变迁也带来了建筑理与实体的相互结合营造出虚与实对比的空间效果,内外连续转换的形体结构为造访者带来崭新的空间体验,它充论的推陈出新。在近代哲学思潮中,吉尔·德勒兹和雅克·德里达的理论作为“解构建筑”和“数字建筑”的相分体现了建筑师对营造空间体验的探索。 关基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理论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解构主义大师彼得·艾森曼和伯纳德·屈米曾将德里

2 多孔性建筑理论

2.1 门格海绵

门格海绵是多孔性理论的来源,它是分形的一种,它的结构构成是从一个正方体开始,将正方形的每一个面分成9个正方形,这将把正方体分成27个小正方体,就像魔方一样,再将每个面中间的正方体去掉,把最中心的正方体也去掉,留下20个正方体。再把剩下的每个小正方体都按照上述步骤重复,经过无穷多次的重复之后,得到的图形就是门格海绵。(图36)

达的哲学思想作为解构建筑创作的理念来源。尔后,由于新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人们的兴趣由文学理论和欧陆哲学转向关注物质世界生成变化的哲学,因而德勒兹的哲学理论较德里达的开始更为流行。在信息社会和复杂科学的背景之下,德勒兹对世界混沌、不规则、动态变化的特征进行探索,从中发展出“图解”、“块茎”“游牧”“褶子”等多种主要思想作为其哲学的最重要部分。德勒兹的哲学是关于生成的本体论,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而形成,以创造概念为核心,涉及了力学、拓扑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观念。在对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引用的过程中,“建筑师一方面更加关注建筑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手法,产生了建筑形体和空间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越发重视人的身体体验,形成了‘软建筑’的设计观念。”以德勒兹哲学为代表的当代新哲学思想观念对当代建筑思潮以及空间观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多孔性是拓扑学的衍生,它的出现也是哲学思想演变的产物。

b 审美观的嬗变

审美观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变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审美思维的变化作为当代建筑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当代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对现代主义崇尚的功能至上、纯净简约的设计原则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在西方哲学思想和科学进步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当代建筑的审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新的审美观随着时代的变迁应运而生,由原来的总体性思维、线性思维、理性思维逐渐转向非总体思维、非线性思维以及非理性思维的新审美思维形式。

当今时代复杂的社会背景引发了审美观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审美体验逐渐从单一、规整、有序的几何形态向繁复、非线性、自由无序的自然形态过渡。曾经方盒子式的现代主义建筑形态再也无法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当代建筑“越来越侧重流畅光滑的曲线,轻盈透明的开放空间,柔软动感的不定形态,复杂变换的形式生成,迥异于传统的美学观。”多孔建筑所体现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正是当下审美观所青睐的,流动多变的空间感带给人不同于以往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性体验,多孔性建筑所崇尚的内外空间的渗透性与界面的通透性带给使用者更加自由的体验,增加了使用者与自然沟通交流的机会。

c 数字技术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数字化技术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甚至最核心的一门科学技术。它全面渗透进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拓展和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介入,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建筑领域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这种新技术在为建筑发展带来新启示的同时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

数字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建筑的思考模式,建筑师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之后,建筑的界面开始朝向更加自由的方向发展,不再局限于现代主义建筑规整的设计模式,传统建筑设计大多借助尺、笔等工具绘制图纸并制作实体模型来表达空间形态生成过程,这些传统的手法在空间处理时很难实现复杂的形体演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思维,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设计师可以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算法进行设计,通过软件可以在构建空间时轻易地进行切割、折叠、扭曲、变形等操作,大大增加了设计构思的转变和表达的可能性,也使建筑空间形态的自由度达到了空前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多孔建筑的出现提供了前提,在设计师放开手脚进行建筑尝试的同时,新生的建筑形态也就随之产生。

d 文化背景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哲学与科学作为社会学科的两个门类,它们共同影响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方式。对于建筑而言,它们也发挥着影响与引导的作用。在当代设计领域,哲学观的转向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本源,新兴的科学观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原动力,建筑设计渐渐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彼得·艾森曼、格雷格·林恩、雷姆·库哈斯、斯蒂文·霍尔、蓝天组、FOA 等当代建筑师群体基于不同的哲学思想,从广泛的学科领域中汲取知识,将新的科学理论引入建筑学,从而构建各自的理论体系和形成独特的创作方法(表 1)。

总的来说,多孔性理论出现的背景是一个多元化的大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建筑师冲破了以往的建筑设计思路,人们对开放的、动态的空间的崇尚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建筑设计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空间的满足,而是

更多的和场地、和室外环境甚至是功能空间相互之间发生关系,就是要强调建筑空间的渗透性。多孔性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不会是冲撞的,而是会朝向相互兼容的友好型方向发展,这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可达性,也给了使用者更多的与建筑亲近的机会,增加建筑的开放性,让人们更多的参与到建筑中去,是当下流行的建筑设计方法之一。

表1当代建筑师的文化背景、建筑理论和方法


相关内容

  • 分析建筑成本预算六大经典案例
  • 分析建筑成本预算六大经典案例 时间:2010-03-17 08:40来源:未知 作者:wentao 点击: 337次 考虑到我校开设的预算员培训班的学生很关系对于工程预算案例知识的方面的认识.今天就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对于一项工程成本预算控制的案例.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可能知道对于一项工程成本的元素 ...

  • 价值工程案例分析
  • 一.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价值工程分折方面的案例 「案例1-1」 背景: 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两幢科研楼和一幢综合楼,其设计方案对比项目如下: A楼方案:结构方案为大柱网框架轻墙体系,采用预应力大跨度叠合楼板,墙体材料采用多孔砖及移动式可拆装式分室隔墙,窗户采用单框双玻璃钢塑窗,面积利用系数为93%,单 ...

  • 砌体性材料耐久性研究
  • 砌体材料耐久性研究 班级:2011级房地产开发和管理 姓名:李嘉文 学号:[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同时建筑材料的类型不断出现,其中砌体材料的耐久性研究是人们研究的一大领域.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工程实践.标准规范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了砌体结 ...

  • 房地产公司建筑成本控制的精典案例[1
  • 房地产公司建筑成本控制的几个精典案例 成本控制一直都是房地产行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难点.由于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且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人员素质不同,想在不同的项目上应用同一种管理手段.方法进行成本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这对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只要 ...

  •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关键词:事故.案例分析.调查.处理 摘要: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顺序和事故案例的分析,论述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手册>.<上海 ...

  • 建设项目承发包模式实际案例分析_王广斌
  • 第30卷第1期 2002年1月同 济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T ONGJI UN IVERSIT Y Vol . 30No . 1 Jan . 2002 建设项目承发包模式实际案例分析 王广斌1, 张文娟2, 靳 岩3 (1.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 上海 200092; 2. 上海 ...

  • 光电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光电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光电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基于Simulink的 ...

  • 浅谈气凝胶绝热毡在热力管道保温工程中的应用
  • 第5卷 第8期2015年3月 技术探讨 CONSTRUCTION 浅谈气凝胶绝热毡在热力管道保温工程中的应用 黄 杰 陈令施 江苏省节能工程设计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7 摘 要:随着我国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事业的蓬勃发展,长距离输送的蒸汽管网愈渐增多,这势必对蒸汽管道的绝热保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 ...

  • 地下室砖砌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
  • 50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BUI LDI NG SCIE NCE RESE ARCH OF SICH UAN 第28卷 第4期 2002年12月 地下室砖砌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 王 蕾1, 孙晓辉2, 王 炜1, 赵文革3 (11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1; 21十方商贸城开发有限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