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大先生--好看好玩

一、 好看 笑谈大先生

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和他们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付样子,你能想象么?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 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我记得那年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貌,说是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这话不管是真心还是辞令,确是说出一种真实。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好比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将西洋的五彩缤纷比下去;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相由心生

我的朋友宋毅,在找女朋友时,完全无视自己的大龄身份,对对方相貌的要求极为苛刻,相亲归来,常常评价对方“有怪相”“长桃花眼”“像只狐狸”“长着一张夜店脸”。我们忍无可忍,认为他已陷于某种偏执之中,他却说出一番道理:“不正常的外貌是一种生物性的隐喻。”

他说,一个人的相貌好坏,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际遇。那些相貌端正的或者好看的孩子,总是能得到别人的赞赏、鼓励、原谅,成长的路途也较为通顺,因此长成为心底坦荡、无私善良的人的几率也比较大。而那些难看的孩子,总是会被忽视、谴责、责骂,人际关系、求学求职中的曲折也比较多,难免会使心灵的某个部分被悄悄扭曲。这些际遇,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相貌气质,加重一个人相貌上的优势或者劣势。

我渐渐理解了他的想法,而且,结合我的人生经历,我认为,相貌不但意味着一种先天的起点,也是一种后天的修炼,是一个人灵魂的微缩景区,是一个人全部经历的说明书。

王尔德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里,美貌少年道连·格雷,得到一张神奇的画像,从此他就可以放心地放荡不羁,所有熬过的夜,混沌的白天,经历过的酒色,都上了那张画像的脸,而他自己却依然有一张不老的、干净清爽的脸。

但现实中,谁有那样的画像来遮挡那些脏、那些乱?经历过的种种,比银行的信用记录都准确,一丝不苟,全记录在脸上;心里的虚荣、势利,全一层层叠加累积,像钞票里的水

印一样,稍微得点光就提示着自己真正的心路历程。一样由纯白的婴儿长大,有人到五十岁眼神也是澄澈的,有人却风尘入骨,他们经历过什么,不必分辨、解释,全写在他们的脸上。焦黄的脸是为旧事辗转过的夜,下垂的眼睑是狂欢后醒来的下午,八字纹提示着无数次争夺与抢掠,眼神里的厌倦是欲望冷却后的灰烬。他们把自己的脸摧毁了。而建设一张脸,却极为艰难,要严格作息,要饮食得当,要读书,要看画,要旅游,要控制自己的愤怒,要提升自己的环境。总之,打造一张脸,几乎囊括了一个人建设自己的全部要素。

所以,古人说“相由心生”;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迈克则要特意赞美鲁迅的脸:“仙人掌般不动声色坐落在时间荒原,连风沙也不敢造次侵蚀。假若当初它曾经包含美指的苦心打造,营造出来的戏剧效果倒真的不着痕迹,功劳恐怕要算到当事人头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脸的美术指导,要为自己的脸担负全部事故责任。要养脸,先得养心。

所以宋毅对自己未来伴侣的相貌怀有期待和苛责。她可以丑,但不能怪模怪样;可以不好看,但不能脏兮兮;即便她侥幸拥有了一张好看的脸,也要懂得小心翼翼呵护之、保养之,不会因为自己的放纵贪欢,而使自己脸上常备着算计的眼神和夜店里被搭讪时的表情。

我们举目四望,众里寻他千百度,找的只是一张脸,脸是叶子,是花,提示着那些看不见的部分:灵魂的景象,心的样貌。

人物品藻

魏晋风度

1927年9月鲁迅离开广州前不久,应邀在广州夏期演讲会上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提出了“魏晋风度”。

宗白华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总体来说,的确是这样的。民国时期与魏晋时期颇有相似之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4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精神委靡不振)如玉山之将崩。」 11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12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7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19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35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

39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世说新语·简傲》: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一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晋书·列传第十九·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

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瞿秋白得知临死的消息时,正在伏案书写绝笔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他一边手不停挥,一边镇静地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他上身着黑色中式对襟衫,下身穿白布抵膝短裤,黑线袜,黑布鞋,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一位临场记者当日报道说,瞿来到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菲菜四碟,美酒一壶,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餐毕,出中山公园,步行二华里多,至刑场,系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瞿一路手持香烟,顾盼自如,缓缓而行。沿途唱歌,《国际歌》是用俄语唱的。到达刑场后,瞿盘膝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36岁。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晋书·列传十九·刘伶传》: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晋书·列传第十九·阮籍传》: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大家想想看,上面提到的中国文学家,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要比他更有份量?更有泰斗相?更有民族性?更有象征性?更有历史性?

二、他好玩

鲁迅经常被人骂,也骂人,他甚至认为这“还是一种幸福”,读鲁迅的作品光书名与题目就觉得好玩,就不过是拣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而已集”“三闲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论

从鲁迅与亲人、朋友私下交往的书信中,会让人更全面地了解鲁迅,还原一个“人间鲁迅”的形象。鲁迅的杂文,可以“喜怒笑骂”皆成文章,但他给前辈的书信,还有,如蔡元培等敬重的人,态度都是毕恭毕敬,行文的语气与格式,也非常讲究。从他给母亲的信,可以知道,他曾为母亲购买寄送过“张恨水们的小说”,还知道去哪购买打折书,可获“对折或六折”。从他给朋友信中也可以了解到,鲁迅曾为自己身上长痱子而苦恼,而每天上午让儿子脱光衣服晒太阳、儿子不怎么长痱子,让他很是奇怪。还有,他原来是不希望有孩子的,后来纯粹是因为避孕失败的意外所得。

最后,我想说,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鲁迅,又不完全是鲁迅。

记载鲁迅轶事的书籍

1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给他们的创刊号撰稿。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免得人说鲁迅来到文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

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3

王森然为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兼擅文史,早年在北京求学,鲁迅为其业师。王森然1924年应杜斌丞之邀到榆林中学执教,在陕北播下革命和学术的种子。他写的周树人先生评传中有不少亲历亲闻的罕见材料,摘抄如下:

“先生之母,喜读长篇小说,旧小说阅读殆遍,新小说之《广陵潮》,杂志中之《红玫瑰》,亦为所喜。一日,对先生云:“人家都说你底《呐喊》做的好,你拿来我看看如何?”阅毕即曰:„我看了没有什么!‟

“先生事母至孝。母爱其妻,妻因先生所恶者。在北大教书时,课毕返家用餐,其妻炊粥以候;先生闻饭味即厌,怒目相向曰:„谁所为者?‟母曰:„余所为!‟先生渐渐有喜色,终则同食矣。夜晚就寝,其妻安被以俟,先生亦尝怒目相向曰:„何用尔为?‟几至裂床,母曰:„乃余所为!‟先生无语,酣然以睡。以是之故,先生上课,至独早,去至迟。尝挟书包,至大红楼前,列席棚中便饭。玉菽窝头,荞面条

子,与人力车夫、卖报童子,共坐一凳,欣然大餐。有时相遇,便点头微笑,暗示来此一试,味至美也。

“先生上课时,其铅笔恒置右耳上,备以更正讲义中之错字者。有时畅谈,一小时不动讲义,其笔仍置耳上不动。下课后先生至棚中吃饭,余蹒跚其行,至御河桥上,北望五龙亭,挟书伫立。先生口衔纸烟,囚发蓝衫,坐人力车过此,微笑点头,视之,其笔仍在耳上也。”

4

蒋廷黻原为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5年弃学从政,至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工作,后来任过驻苏大使。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台湾,仍窃居联合国席位,蒋长期担任代表,他谈及鲁迅:

“在西北大学夏令营演讲是很辛苦的。……演讲人中有鲁迅(周树人),他后来成为名小说家,支持共产党。1925(应为1924——引者)年我们还闻不出他有什么共产味道。他曾出版过一本《中国小说史略》,……他在西安演讲的仍为他那本书中的旧套。他有点儿瘸,走起路来慢吞吞的。……有一天我看到他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玩一门青铜造的玩具炮。他告诉我,如果把一个小石子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可以弹出二十码远,像弹弓一样。他说那门玩具炮可能是唐代设计的,但他买时价钱很低,所以他不相信那是唐代的东西。我问他为什么不相信?他说:„如果我一定说是唐代的古物,别人就一定说它不是。如果我一开始说它可能不是,就不会引起争论了。‟”

一、 好看 笑谈大先生

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和他们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付样子,你能想象么?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 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我记得那年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貌,说是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这话不管是真心还是辞令,确是说出一种真实。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好比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将西洋的五彩缤纷比下去;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相由心生

我的朋友宋毅,在找女朋友时,完全无视自己的大龄身份,对对方相貌的要求极为苛刻,相亲归来,常常评价对方“有怪相”“长桃花眼”“像只狐狸”“长着一张夜店脸”。我们忍无可忍,认为他已陷于某种偏执之中,他却说出一番道理:“不正常的外貌是一种生物性的隐喻。”

他说,一个人的相貌好坏,常常决定了一个人的际遇。那些相貌端正的或者好看的孩子,总是能得到别人的赞赏、鼓励、原谅,成长的路途也较为通顺,因此长成为心底坦荡、无私善良的人的几率也比较大。而那些难看的孩子,总是会被忽视、谴责、责骂,人际关系、求学求职中的曲折也比较多,难免会使心灵的某个部分被悄悄扭曲。这些际遇,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相貌气质,加重一个人相貌上的优势或者劣势。

我渐渐理解了他的想法,而且,结合我的人生经历,我认为,相貌不但意味着一种先天的起点,也是一种后天的修炼,是一个人灵魂的微缩景区,是一个人全部经历的说明书。

王尔德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里,美貌少年道连·格雷,得到一张神奇的画像,从此他就可以放心地放荡不羁,所有熬过的夜,混沌的白天,经历过的酒色,都上了那张画像的脸,而他自己却依然有一张不老的、干净清爽的脸。

但现实中,谁有那样的画像来遮挡那些脏、那些乱?经历过的种种,比银行的信用记录都准确,一丝不苟,全记录在脸上;心里的虚荣、势利,全一层层叠加累积,像钞票里的水

印一样,稍微得点光就提示着自己真正的心路历程。一样由纯白的婴儿长大,有人到五十岁眼神也是澄澈的,有人却风尘入骨,他们经历过什么,不必分辨、解释,全写在他们的脸上。焦黄的脸是为旧事辗转过的夜,下垂的眼睑是狂欢后醒来的下午,八字纹提示着无数次争夺与抢掠,眼神里的厌倦是欲望冷却后的灰烬。他们把自己的脸摧毁了。而建设一张脸,却极为艰难,要严格作息,要饮食得当,要读书,要看画,要旅游,要控制自己的愤怒,要提升自己的环境。总之,打造一张脸,几乎囊括了一个人建设自己的全部要素。

所以,古人说“相由心生”;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迈克则要特意赞美鲁迅的脸:“仙人掌般不动声色坐落在时间荒原,连风沙也不敢造次侵蚀。假若当初它曾经包含美指的苦心打造,营造出来的戏剧效果倒真的不着痕迹,功劳恐怕要算到当事人头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脸的美术指导,要为自己的脸担负全部事故责任。要养脸,先得养心。

所以宋毅对自己未来伴侣的相貌怀有期待和苛责。她可以丑,但不能怪模怪样;可以不好看,但不能脏兮兮;即便她侥幸拥有了一张好看的脸,也要懂得小心翼翼呵护之、保养之,不会因为自己的放纵贪欢,而使自己脸上常备着算计的眼神和夜店里被搭讪时的表情。

我们举目四望,众里寻他千百度,找的只是一张脸,脸是叶子,是花,提示着那些看不见的部分:灵魂的景象,心的样貌。

人物品藻

魏晋风度

1927年9月鲁迅离开广州前不久,应邀在广州夏期演讲会上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提出了“魏晋风度”。

宗白华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总体来说,的确是这样的。民国时期与魏晋时期颇有相似之处。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4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精神委靡不振)如玉山之将崩。」 11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12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7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19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35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

39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世说新语·简傲》: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一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晋书·列传第十九·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

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瞿秋白得知临死的消息时,正在伏案书写绝笔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他一边手不停挥,一边镇静地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他上身着黑色中式对襟衫,下身穿白布抵膝短裤,黑线袜,黑布鞋,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一位临场记者当日报道说,瞿来到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菲菜四碟,美酒一壶,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餐毕,出中山公园,步行二华里多,至刑场,系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瞿一路手持香烟,顾盼自如,缓缓而行。沿途唱歌,《国际歌》是用俄语唱的。到达刑场后,瞿盘膝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36岁。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晋书·列传十九·刘伶传》: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晋书·列传第十九·阮籍传》: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大家想想看,上面提到的中国文学家,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要比他更有份量?更有泰斗相?更有民族性?更有象征性?更有历史性?

二、他好玩

鲁迅经常被人骂,也骂人,他甚至认为这“还是一种幸福”,读鲁迅的作品光书名与题目就觉得好玩,就不过是拣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而已集”“三闲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论

从鲁迅与亲人、朋友私下交往的书信中,会让人更全面地了解鲁迅,还原一个“人间鲁迅”的形象。鲁迅的杂文,可以“喜怒笑骂”皆成文章,但他给前辈的书信,还有,如蔡元培等敬重的人,态度都是毕恭毕敬,行文的语气与格式,也非常讲究。从他给母亲的信,可以知道,他曾为母亲购买寄送过“张恨水们的小说”,还知道去哪购买打折书,可获“对折或六折”。从他给朋友信中也可以了解到,鲁迅曾为自己身上长痱子而苦恼,而每天上午让儿子脱光衣服晒太阳、儿子不怎么长痱子,让他很是奇怪。还有,他原来是不希望有孩子的,后来纯粹是因为避孕失败的意外所得。

最后,我想说,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鲁迅,又不完全是鲁迅。

记载鲁迅轶事的书籍

1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给他们的创刊号撰稿。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免得人说鲁迅来到文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

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3

王森然为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兼擅文史,早年在北京求学,鲁迅为其业师。王森然1924年应杜斌丞之邀到榆林中学执教,在陕北播下革命和学术的种子。他写的周树人先生评传中有不少亲历亲闻的罕见材料,摘抄如下:

“先生之母,喜读长篇小说,旧小说阅读殆遍,新小说之《广陵潮》,杂志中之《红玫瑰》,亦为所喜。一日,对先生云:“人家都说你底《呐喊》做的好,你拿来我看看如何?”阅毕即曰:„我看了没有什么!‟

“先生事母至孝。母爱其妻,妻因先生所恶者。在北大教书时,课毕返家用餐,其妻炊粥以候;先生闻饭味即厌,怒目相向曰:„谁所为者?‟母曰:„余所为!‟先生渐渐有喜色,终则同食矣。夜晚就寝,其妻安被以俟,先生亦尝怒目相向曰:„何用尔为?‟几至裂床,母曰:„乃余所为!‟先生无语,酣然以睡。以是之故,先生上课,至独早,去至迟。尝挟书包,至大红楼前,列席棚中便饭。玉菽窝头,荞面条

子,与人力车夫、卖报童子,共坐一凳,欣然大餐。有时相遇,便点头微笑,暗示来此一试,味至美也。

“先生上课时,其铅笔恒置右耳上,备以更正讲义中之错字者。有时畅谈,一小时不动讲义,其笔仍置耳上不动。下课后先生至棚中吃饭,余蹒跚其行,至御河桥上,北望五龙亭,挟书伫立。先生口衔纸烟,囚发蓝衫,坐人力车过此,微笑点头,视之,其笔仍在耳上也。”

4

蒋廷黻原为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5年弃学从政,至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工作,后来任过驻苏大使。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台湾,仍窃居联合国席位,蒋长期担任代表,他谈及鲁迅:

“在西北大学夏令营演讲是很辛苦的。……演讲人中有鲁迅(周树人),他后来成为名小说家,支持共产党。1925(应为1924——引者)年我们还闻不出他有什么共产味道。他曾出版过一本《中国小说史略》,……他在西安演讲的仍为他那本书中的旧套。他有点儿瘸,走起路来慢吞吞的。……有一天我看到他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玩一门青铜造的玩具炮。他告诉我,如果把一个小石子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可以弹出二十码远,像弹弓一样。他说那门玩具炮可能是唐代设计的,但他买时价钱很低,所以他不相信那是唐代的东西。我问他为什么不相信?他说:„如果我一定说是唐代的古物,别人就一定说它不是。如果我一开始说它可能不是,就不会引起争论了。‟”


相关内容

  • 青少年教育故事
  • 青少年教育故事 一.意大利少年安利柯永远忘不了小时候爸爸带他买电影票的一件小事, 其父前面也有一位拎着孩子买电影票的先生,看样子家境不好,带的钱不够买两张电影票的,很无奈,正想拎孩子走,其父忙丢在他脚下20美元, "先生!你的钱丢了."那人会意的将钱捡起表情极其感激的买票走了,其 ...

  • 母亲对女儿说的话
  • 12岁的女儿俨然是一个亭亭玉立、清纯美丽的少女了。 12岁,是人生最美的时候。此时的女儿就像初春刚刚化开的小溪,清澈、欢畅、文静,看一眼就会从头顶爽到脚心;又像老柳树树杈中新抽出的枝条,嫩绿、修长、笔直,连老柳树周围的狗尾巴草似乎也跟着温柔、香甜起来。难怪朱自清先生喜欢把湖水比作12岁的少女呢。每当 ...

  • 经典(林正英)灵幻+喜剧片
  • (林正英 一)眉道 人 僵尸先生 新尸僵生 先僵先尸生3灵幻先生 僵先尸生4之尸叔僵叔 乐音僵尸 猛鬼旅行 团艳鬼情 未了 僵尸家 族 鬼打鬼 鬼打鬼黄金道之 士画皮之阴 阳法 王 僵尸长 道僵 道尸2长人四月天 间怪都市妖 人 鬼 神野王 僵 尸 人鬼吓 驱警察魔 哗鬼旅 团行 追魂伞 鬼猛狐精狸 ...

  • 妈妈对女儿说的话
  • 爱情是一个好看不一定好吃的东西,最好是把它挂起来,远远地欣赏。 说你是一张白纸一点儿都不过分,即使在上面轻轻地点一个点儿,都会使你内心涌起阵阵惊涛骇浪。不像浓墨丹青的画,多一笔少一笔看不出什么变化,对于纯洁的你来说,任何一笔都是关键的一笔,抹不掉的一笔,伴随整个人生的一笔。而这一笔也许在你不经意间, ...

  • 朝花夕拾中考试题含答案
  • 朝花夕拾中考试题 含答案 一.(常德市·2011)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 >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 二.(南京市·2011)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 ...

  • 文学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练习含答案
  • 文学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练习 含答案 一.(常德市·2011)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 < >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 答案:<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

  • 笑谈大先生(节选)
  • 这时我就想到鲁迅先生.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和他们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 ...

  • 读[小巫婆美丽之住在好玩街]有感
  • 看了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这里的主人公"真美丽"和她的爸爸妈妈,她的好朋友们,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书村网 www.mcqyy.com ) QQ镇上有条好玩街,街上有两个好玩的人一个是在马戏团里变魔术的真不错先生,还有一个是在QQ镇开爆米花的黄玉米小姐.他们俩一个喜欢观看魔术,一 ...

  • 如何给你的演讲加点"怪"味
  •   “怪”,即“个性鲜明独特,与众不同”。演讲的“怪”味,体现在演讲者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演讲有“怪”味的人,不按常规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按传统的观念去看待事物,他们的演讲立意新颖,角度独特,语言亦庄亦谐,表达灵动、张扬,充满了张力和磁性。显然,加了“怪”味的演讲,更具震撼力和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