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中物理复习提纲

八上物理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

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一、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二、透镜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八上物理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

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一、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二、透镜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相关内容

  • [精品]初三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 篇一:初三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进入十一月,初三生就要开始面临学业期中段检测的考试,给广大初三生提供一份初三期中考试各学科复习计划的要领,希望对考生的tjn制定以下复习计划,仅供参考. 数学 1.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些复习卷很重要,你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 ...

  • 2013.11家长会 提纲
  • 您为孩子付出了什么? 孩子回报给您什么了? (一).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因为:您在百忙之中赶来开家长会,说明您非常关心您的孩子. (二).家长会 纪律:1. 衣着整洁,树立榜样.2. 带纸和笔,做好记录. 3. 不准喝酒,不准吸烟.4. 推车入校,指定停车.5. 6. 关闭手机,禁止走动.7. 父母 ...

  • 七上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 一定要看课本上的地图和课堂上的笔记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 一定要看课本上的地图和课堂上的笔记 2 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一定要看课本上的地图和课堂上的笔记 3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见课本P53图3-17 5.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养育 ...

  • 初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完整复习笔记]
  • 初一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1.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亚欧大陆 . 2.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 东 半球,南北半球的 北 半球.从温度带上说跨寒.温.热三带,但主要位于北温带. 3.亚洲北临 北冰 洋,东临 太 平 洋,东北隔 白令 海峡 与 ...

  •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 七下历史 1------12 课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答案第1课 1. 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589 年 2.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 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

  • 八上生物期中复习提纲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身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两大类. 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水母等. 2.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 ...

  •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复习资料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内容有: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 ...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 ...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期中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下册思品期中复习提纲 第14课 生命只有一次 1.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地球上的生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如何理解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人海茫茫,找不出没有任何差异的两个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 3.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