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哲学

  畅销百年的《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正如这本书一样传奇,年轻时曾毅然放弃一份好工作,进入哈佛大学,然后又辍学开始徒步行万里路,尔后成立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出版了《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后,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该书的影响力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直到今天,军事界、商业界、教育界等众多领域都奉为经典,各界人士对该书的解读也是角度不同,深浅各异,但绝大多数都是站在管理学的层面,来解读企业、老板、员工等该如何来学习和借鉴该书的精髓。本文却别出心裁,从文学的维度来探析《致加西亚的信》,从鲜明的主题、典型的人物形象、离奇的情景这三个层面来解读故事里的人生哲学。   一、鲜明的主题渗透着爱国情怀   世界上的情感有千万种,但最震撼人心的是爱国之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从古至今,有无数多的爱国人士都愿意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些真挚的爱国情感深深感动着世人。而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古今中外的创作者们,一旦提起笔来,首先就会思考文章的主题。所以,以鲜明的爱国为主题的《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凭着浓烈的爱国情怀,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1898年初,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和古巴先后爆发了反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3月27日,美国要求西班牙在古巴停火,取消集中营等条件,美国与西班牙一战一触即发。就在这紧要关头,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想要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他写好一封信,需要一个送信人,但加西亚将军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那个人一定就是他”。安德鲁・罗文,一个年轻的中尉,从总统手里郑重地接过信件,藏在胸口,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便踏上了危机四伏的送信之路,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   在寻找加西亚的行程中,有艰难、有险阻,可怕的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作为一名军人,为了光荣地完成任务,永不放弃,作为祖国的子民,为了国家的利益就必须置生死而不顾。正如冰心所言:“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当安德鲁・罗文历经艰险,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中之时,就体现了人类最高的道德情怀――爱国。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致加西亚的信》这部作品,主题鲜明,透出浓浓的爱国情怀,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二、典型的英雄形象透视榜样的力量   董学文在编著的《文学原理》中说道:“在小说中,人物是灵魂,只有紧扣灵魂才能制服小说庞大有力的文本,产生对内容更为有效的解读。把握住人物,小说复杂的语境、结构和作为对象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就开始变得清晰……”文学家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往往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塑造人物形象。   首先是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文中,安德鲁・罗文的语言极其简洁,在行程中,为了不暴露身份,甚至尽量不与人交流,故而获得了“冷漠人”的绰号。文中关于主人公的言语特别少,几句话体现了他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当与给他送来吃的黑人告别时,他礼貌地说道:“再见了,老人家。”感激之情藏于言中。当罗文注意到一些穿着十分奇怪的人时,便警觉地问:“他们是谁?”并对向导格瓦西奥说:“仔细审问这些人,并看管好他们。”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终于把信交到了加西亚将军的手里,当被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时,罗文将军脑海里虽有万千问题,但他还是毅然地回答:“没有!先生。”几句简短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刚毅、寡言、机智的军人形象。   其次是通过行为、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足见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当安德鲁・罗文从总统手中接过信,听到瓦格纳上校说的话――“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将军在哪里,你自己得想办法去寻找他们,以后所有的事全靠你自己了”,他一言不发,直接与总统握手道别,因为,军人的高尚品质让他明白:当一个人的荣誉甚至他的生命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轮船进入古巴海域时,想到问题的严重性,把文件藏到头等舱的救生衣中,又说明其心思极其细腻,这也是军人的应有品质。   《致加西亚的信》这部作品,通过简短的言语,利索的行为,塑造了安德鲁・罗文这个英雄人物。作为一名军人,在关键时期,他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将信送给加西亚,被授予杰出军人勋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高大的形象会永远活在人们心间。   三、离奇曲折的情节彰显团队协作精神   清代文学家袁枚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所以,古往今来的文人在创作作品时,都力求通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亦然,只是在这些离奇的情景中,才能增强文学的艺术性,当然也突显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寻找加西亚的过程中,罗文团队的成员们为了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有明确的协作意愿,安排了适当的协作方式,从而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在送信的旅途中,有沉默寡言的马车夫,有机智的向导格瓦西奥・萨比奥,有头脑非常冷静的船长,有足智多谋的“海岸将军”,等等。就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时,表现出了高度的团队协作力量。行程中有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就是西班牙逃兵中有两名间谍,一名逃跑去报信,另一名直奔罗文而来。“半夜,我突然被一声枪响惊醒。我的吊床前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我急忙站起来。这时对面又出现一个人影,很快第一个人被大刀砍倒,从右肩一直砍到肺部。”如果没有机智的警觉,如果没有团队的力量,罗文是完不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的。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话》中曾言:“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这就是对《致加西亚的信》故事情节的最好赞誉。当罗文从古巴返回,为美国政府带来宝贵的情报时,迈尔斯将军发至内心地赞叹:“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认为罗文中尉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沉着机智的作风,他的精神将永载史册。”   《致加西亚的信》确实是一部杰作,书中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感恩、自信、坚毅、进取等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本文撇开管理学的角度,从文学创作的三个维度来探析该书,一是从作品的主题而言,鲜明的主题渗透着爱国情怀;二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言,典型的英雄形象透视榜样的力量;三是从故事情节而言,离奇曲折的情景彰显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三个维度的研究,来透视该书中的智慧,不仅有管理学中的方法和技巧,也蕴含着人生哲学。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畅销百年的《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正如这本书一样传奇,年轻时曾毅然放弃一份好工作,进入哈佛大学,然后又辍学开始徒步行万里路,尔后成立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出版了《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后,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该书的影响力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直到今天,军事界、商业界、教育界等众多领域都奉为经典,各界人士对该书的解读也是角度不同,深浅各异,但绝大多数都是站在管理学的层面,来解读企业、老板、员工等该如何来学习和借鉴该书的精髓。本文却别出心裁,从文学的维度来探析《致加西亚的信》,从鲜明的主题、典型的人物形象、离奇的情景这三个层面来解读故事里的人生哲学。   一、鲜明的主题渗透着爱国情怀   世界上的情感有千万种,但最震撼人心的是爱国之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从古至今,有无数多的爱国人士都愿意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些真挚的爱国情感深深感动着世人。而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古今中外的创作者们,一旦提起笔来,首先就会思考文章的主题。所以,以鲜明的爱国为主题的《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凭着浓烈的爱国情怀,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1898年初,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和古巴先后爆发了反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3月27日,美国要求西班牙在古巴停火,取消集中营等条件,美国与西班牙一战一触即发。就在这紧要关头,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想要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他写好一封信,需要一个送信人,但加西亚将军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那个人一定就是他”。安德鲁・罗文,一个年轻的中尉,从总统手里郑重地接过信件,藏在胸口,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便踏上了危机四伏的送信之路,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   在寻找加西亚的行程中,有艰难、有险阻,可怕的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作为一名军人,为了光荣地完成任务,永不放弃,作为祖国的子民,为了国家的利益就必须置生死而不顾。正如冰心所言:“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当安德鲁・罗文历经艰险,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中之时,就体现了人类最高的道德情怀――爱国。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致加西亚的信》这部作品,主题鲜明,透出浓浓的爱国情怀,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二、典型的英雄形象透视榜样的力量   董学文在编著的《文学原理》中说道:“在小说中,人物是灵魂,只有紧扣灵魂才能制服小说庞大有力的文本,产生对内容更为有效的解读。把握住人物,小说复杂的语境、结构和作为对象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就开始变得清晰……”文学家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往往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塑造人物形象。   首先是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文中,安德鲁・罗文的语言极其简洁,在行程中,为了不暴露身份,甚至尽量不与人交流,故而获得了“冷漠人”的绰号。文中关于主人公的言语特别少,几句话体现了他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当与给他送来吃的黑人告别时,他礼貌地说道:“再见了,老人家。”感激之情藏于言中。当罗文注意到一些穿着十分奇怪的人时,便警觉地问:“他们是谁?”并对向导格瓦西奥说:“仔细审问这些人,并看管好他们。”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终于把信交到了加西亚将军的手里,当被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时,罗文将军脑海里虽有万千问题,但他还是毅然地回答:“没有!先生。”几句简短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刚毅、寡言、机智的军人形象。   其次是通过行为、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足见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当安德鲁・罗文从总统手中接过信,听到瓦格纳上校说的话――“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将军在哪里,你自己得想办法去寻找他们,以后所有的事全靠你自己了”,他一言不发,直接与总统握手道别,因为,军人的高尚品质让他明白:当一个人的荣誉甚至他的生命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轮船进入古巴海域时,想到问题的严重性,把文件藏到头等舱的救生衣中,又说明其心思极其细腻,这也是军人的应有品质。   《致加西亚的信》这部作品,通过简短的言语,利索的行为,塑造了安德鲁・罗文这个英雄人物。作为一名军人,在关键时期,他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将信送给加西亚,被授予杰出军人勋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高大的形象会永远活在人们心间。   三、离奇曲折的情节彰显团队协作精神   清代文学家袁枚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所以,古往今来的文人在创作作品时,都力求通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亦然,只是在这些离奇的情景中,才能增强文学的艺术性,当然也突显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寻找加西亚的过程中,罗文团队的成员们为了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有明确的协作意愿,安排了适当的协作方式,从而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在送信的旅途中,有沉默寡言的马车夫,有机智的向导格瓦西奥・萨比奥,有头脑非常冷静的船长,有足智多谋的“海岸将军”,等等。就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时,表现出了高度的团队协作力量。行程中有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就是西班牙逃兵中有两名间谍,一名逃跑去报信,另一名直奔罗文而来。“半夜,我突然被一声枪响惊醒。我的吊床前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我急忙站起来。这时对面又出现一个人影,很快第一个人被大刀砍倒,从右肩一直砍到肺部。”如果没有机智的警觉,如果没有团队的力量,罗文是完不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的。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话》中曾言:“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这就是对《致加西亚的信》故事情节的最好赞誉。当罗文从古巴返回,为美国政府带来宝贵的情报时,迈尔斯将军发至内心地赞叹:“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认为罗文中尉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沉着机智的作风,他的精神将永载史册。”   《致加西亚的信》确实是一部杰作,书中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感恩、自信、坚毅、进取等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本文撇开管理学的角度,从文学创作的三个维度来探析该书,一是从作品的主题而言,鲜明的主题渗透着爱国情怀;二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言,典型的英雄形象透视榜样的力量;三是从故事情节而言,离奇曲折的情景彰显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三个维度的研究,来透视该书中的智慧,不仅有管理学中的方法和技巧,也蕴含着人生哲学。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相关内容

  • 富含人生哲理名言 文章故事大全集锦!
  • ·练习造就完美,熟练才能精通·意志力是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处世哲学:如何看一个人 ·找到自己的方向就能够迎来机会·人生哲理--不失去希望就有作为·qq有人生哲理的个性签名 ·人的潜能·人生哲理:美妙人生21题·生命的重建--我的哲理 ·人生感悟之输赢?幸福?郁闷?尴·你的人生拥有哪几种美德?·更 ...

  • 人生励志篇章,人生励志格言,文章大全
  • ·六十八个超级经典小故事·立志格言名句·励志故事:沙子与珍珠 ·不习惯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人生成功的秘诀:[令你受益匪浅的十个寓言·相 信 自 己 ·十八个超级经典的故事,启迪你的一生·影响你一生的21个信念·鼓励人勤奋学习努力进步的诗句 ·有关工作感悟人生的句子大全·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名言·最棒 ...

  • 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名人励志故事 励志故事大全 励志故事及感悟
  • ·热情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三个经典人生小故事 ·温暖人心的心灵鸡汤 ·励志故事:三只老鼠 ·经典励志小故事 用人之道 ·陈安之:迈克尔·乔丹和史泰龙的 ·搜集的几个名人爱读书的故事 ·名人成功的经验秘诀是什么? ·"亚洲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 ·翅膀只属于"想飞&qu ...

  • 船夫与哲学家,爱智慧之泳
  • ( 2011-01-12 15:00:4 有很多嘲笑哲学家的故事或者笑话.拿它们做笑料,开心一下,没什么不可以的.虽然对于肤浅的人来说,并不只把它们作笑话,而是轻易地当真了.其实,很多这类的笑话,细加分析的话,恰恰不是在嘲笑哲学家,而是很可能在嘲笑那些肤浅地嘲笑哲学家的人.分析那些嘲笑哲学家的笑话, ...

  • 故事中故事-史铁生[两个故事]作为修辞叙事解读论文
  • 故事中的故事:史铁生<两个故事>作为修辞的叙事解读 摘要:叙事由话语的文本形式来完成,小说是叙事的艺术,更是一种修辞.小说修辞是小说家综合利用一整套技术手段来协调他与读者文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并"说服"读者接受小说中的人物及其主要价值观念的活动. 关键词:叙事:故事:叙 ...

  •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与社会变迁
  • 摘要:<冷暖人生>栏目的成功,证明了平民视角是大众传媒记录社会和时代变迁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栏目定位,以人物故事为切入点.报道大时代的变迁:选题,选择具有时代特征.能反映时代精神气质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在报道方式上,纪实性专访展开人物故事.透过细节展示节目 ...

  •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 作者: 孤星赶月  编辑:喜好喜好 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的忧伤:曾经试着,用微笑慢慢地淡去一切,可最后,故事背后,你我都渐渐学会了用微笑来伪装阳光挡不住的感伤. 文/孤星赶月 时间在不停地往前走,我们也一步步地慢慢跟来,随着时间一天天拉长的光影,我们也刻录下了自己人生的轨迹,书写下构 ...

  • 真实的[红楼梦]──甄士隐与贾雨村
  • 刘如 甄士隐和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人生真假两面的代言人 <红楼梦>既然要告诉人们人生如梦,生死富贵皆天定,转瞬即逝,不过是个幻化的假象,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如何让人从虚幻的假象中跳出来,显然更是本书最后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也是写此书〝看似满纸荒唐言〞的根本目的所在. 小说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不 ...

  • 8[人生寓言]教案
  • 8.人生寓言 学习目标: 1. 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 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1.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 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 ...

  • 哈佛家训读后感
  • 哈佛家训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课本,这本书曾经对美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它又继续影响着我们中国人.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他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我们的灵魂.几乎所有的所轻人都渴望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们几乎都是因为缺少正确指导,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