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似我以卿狂

在内心里,总觉得,要读宋词,是需要一个与宋词相谐的环境的。最好是在沐浴更衣后,撇开光电,月光融融的夜晚,燃一柱熏香,点一根红烛,手边是透明的高脚玻璃杯,灌半盏花雕,于妖艳暧昧中,率一份浪漫的情致,怀一颗虔诚的心,于浅斟慢饮,于低吟浅唱中,去体味宋词那份无限的婉约与曼妙。

烛光摇曳,月影朦胧,心游室外。暮色中,我看到从古宋词中向我缓缓走来的词人张先。他离我越来越近,我慢慢看清了他的容颜,他已经八十多岁了,须眉皆被雪,精神却不与岁衰。

月光下,我见他看我的眼神越来越晶亮起来,也慢慢迷离起来。这个历史上最花心最风流的词人,这个迷倒万千美女的风月场里的花魁,他向我伸出手来。我没有犹豫,也许是因了这月光太旖旎,也许是他当我面吟唱的这首《水仙子》拨动了我的心弦,此时的我也些许的迷离。

我把手轻轻的递与他,被他暖暖的轻轻的握住,在柔媚的月光下,我怀揣着一份崇敬,感悟他的《天仙子》,听他低低的心语: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觉出来了吗?我在伤秋,我的来年不会太多了。”我没有劝慰他,因为我们都明白这的确是毋庸回避的事实。我点点头,有点伤感,为他的来年不多,为他身后词坛的文藻的缺失。

我感受到了他寄寓词中那强烈的惆怅。此片首三句,歌兴曲阑照无暖,借酒浇愁人更愁,午醉过后酒先醒,未却半分一如愁。这份意境,我把他与冯延已的《鹊踏枝》有效的联系了起来:“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笙歌散尽,欢宴已昨,年华难觅,惆怅如今谁共我?“临晚镜,伤流景”。在这里的晚,既是时辰向晚,也是他对人生的末路哀叹。这里的镜,既是他菱花映白发,也作他心境的谐音。他哀叹晚境凄凉,惆怅屡屡,时不待我。

春去春回,隐含了他对少年风流往事许多的追忆与怅惋,与下笔“往事后期空记省”句相互照应来读,更能加深对这层意思的理解。空,不仅在他的内心,也在他的身体,老来许多的想象都不能身体力行,空有激情,都只能付诸无奈,只能在往事中追寻一份干涩的记忆。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我更喜欢这下片,相对于上片,更见佳境。意韵的空灵,工美,可谓极致。

夜幕渐合,信步闲庭,昏暗的池边沙岸,一对鸳鸯交颈并栖。忽而风起,将重重乌云都吹散,月光融融泻下。月下,花枝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曳。“云破月来花弄影”,他信手一“弄”,巧妙工致,把花的妩媚,月的娇娆,恰到好处的点染出来。前边是伤春怅春,到此时,一字之弄,全部转换了性情,诸多的旖旎与无限的欣悦尽与此句中展现出来。沈际飞《草堂余正集》有评他的一字之妙:“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杨慎《词品》亦有语:“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而我在此时,面对着他也拊掌一赞:“画龙点睛,莫非如此,绝妙绝妙!”虽不自量力有抬高自我与贤齐的嫌疑,慨叹之余,也无论他人笑我。马屁如斯,更无论他笑否!

思绪偕他当朱楼画阁。怕风熄了红烛,将帘幕密密的遮拢,却还是挡不住风中那丝丝的寒意。烛光摇曳,歌罄宴罢,夜已深,人初静,我的内心却还不能平静,室外那一片姹紫嫣红,可还明艳许久?怕只怕应了这间意境,因了这些许的春寒,明日残红落遍花间小径!

相对而坐,他自斟半盏杏花村。正可谓,花雕妖冶,映我红颜。白酒离离,忖他眉似雪,发如霜,一个白字正合他模样。

我与他相对,时空跨度千年:“子野,人都说你词揽三中: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故唤你张三中。”

“其实,我更愿意他们呼我张三影。”张先拨弄着他青筋毕露的手,“我最得意《天仙子》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剪牡丹》中‘柳径无人,坠飞无影絮’,《归朝欢》中‘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这三影才是我平生得意所在呢。何为人不冠我张三影?”

于无言一笑中,我们已会意,文史上早冠与了他张三影。

放过面前杯中酒不用,他伸手取过我抿过的花雕女儿红,一口咽下。对着杯中残红挂壁,他似有无限的流连。他若有若无的喃喃自语:“我还有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之称,也有桃杏嫁东风郎中之雅号”。我没有打断他,我静静的等待他的下文。我知道,到了他这般年龄,好回忆,喜欢被人倾听,我决心做他忠实的听众,除了对他的一份崇敬,美女心中渐渐的起了爱慕英雄的情结。

可惜,他虽才倾天下,却不是个专情的情人,道他滥情当不为过。待字闺中的我,虽懵懂,却也明白,他绝不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他为人天性粗放,诗酒终年,崇尚人生及时行乐,善于追逐一夜情。

他是哪个年代最花心的词人。他的每个花心故事似乎都是伴有诗词串烧的佳话。

张先在玉仙观邂逅美女谢媚卿,两情相悦之际,张先为谢女留下了《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缭墙重院,时闻少、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笑。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他曾经疯狂的喜欢过一个小尼姑,为此他深夜爬墙与尼姑约会。写有一首《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笑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为捧红一歌女,他甚至挖空心思为喜爱的李师师姑娘创制了新的词牌《师师令》。

在我面前,他毫不隐讳他是最花心的词人,直道他也是最喜欢娶小妾的词人。1070年,在他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18 岁的小妾。他对于自己的艳史从不保密,反用诗词极力铺张渲染他的情史。娶这位爱妾时,他大摆宴席,广邀宾朋。苏轼问其感受,以诗答曰: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调笑他,当堂和曰: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叠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在场宾客哄堂大笑,跌倒。。从此,“一树梨花压海棠”便成了老夫少妻的代名词。

85岁高龄时,他又娶一小妾,苏轼得知此事,作《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寄与他: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谴彭宣到后堂。

苏轼这首诗里两个典故均以张氏有关,以此打趣他。他得此诗后,即和了首回苏轼:“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意为:妻室已去,夜孤寂难熬,娶妾只合慰寂寥。

夜深更永,月阑酒尽,慢慢的演绎完了自己,这位享年89 岁,仕至尚书都官郎中的词人张先,这位中国文学史上寿命最长的词人张先留下他的《张子野词》后,慢慢的隐去了。

静夜清赏,他的作品或是反映男女情感纠葛或是以士大夫的闲适生活描写为主基调,用现在的话来说,小资情调浓郁。

这-----深合我心!

在内心里,总觉得,要读宋词,是需要一个与宋词相谐的环境的。最好是在沐浴更衣后,撇开光电,月光融融的夜晚,燃一柱熏香,点一根红烛,手边是透明的高脚玻璃杯,灌半盏花雕,于妖艳暧昧中,率一份浪漫的情致,怀一颗虔诚的心,于浅斟慢饮,于低吟浅唱中,去体味宋词那份无限的婉约与曼妙。

烛光摇曳,月影朦胧,心游室外。暮色中,我看到从古宋词中向我缓缓走来的词人张先。他离我越来越近,我慢慢看清了他的容颜,他已经八十多岁了,须眉皆被雪,精神却不与岁衰。

月光下,我见他看我的眼神越来越晶亮起来,也慢慢迷离起来。这个历史上最花心最风流的词人,这个迷倒万千美女的风月场里的花魁,他向我伸出手来。我没有犹豫,也许是因了这月光太旖旎,也许是他当我面吟唱的这首《水仙子》拨动了我的心弦,此时的我也些许的迷离。

我把手轻轻的递与他,被他暖暖的轻轻的握住,在柔媚的月光下,我怀揣着一份崇敬,感悟他的《天仙子》,听他低低的心语: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觉出来了吗?我在伤秋,我的来年不会太多了。”我没有劝慰他,因为我们都明白这的确是毋庸回避的事实。我点点头,有点伤感,为他的来年不多,为他身后词坛的文藻的缺失。

我感受到了他寄寓词中那强烈的惆怅。此片首三句,歌兴曲阑照无暖,借酒浇愁人更愁,午醉过后酒先醒,未却半分一如愁。这份意境,我把他与冯延已的《鹊踏枝》有效的联系了起来:“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笙歌散尽,欢宴已昨,年华难觅,惆怅如今谁共我?“临晚镜,伤流景”。在这里的晚,既是时辰向晚,也是他对人生的末路哀叹。这里的镜,既是他菱花映白发,也作他心境的谐音。他哀叹晚境凄凉,惆怅屡屡,时不待我。

春去春回,隐含了他对少年风流往事许多的追忆与怅惋,与下笔“往事后期空记省”句相互照应来读,更能加深对这层意思的理解。空,不仅在他的内心,也在他的身体,老来许多的想象都不能身体力行,空有激情,都只能付诸无奈,只能在往事中追寻一份干涩的记忆。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我更喜欢这下片,相对于上片,更见佳境。意韵的空灵,工美,可谓极致。

夜幕渐合,信步闲庭,昏暗的池边沙岸,一对鸳鸯交颈并栖。忽而风起,将重重乌云都吹散,月光融融泻下。月下,花枝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曳。“云破月来花弄影”,他信手一“弄”,巧妙工致,把花的妩媚,月的娇娆,恰到好处的点染出来。前边是伤春怅春,到此时,一字之弄,全部转换了性情,诸多的旖旎与无限的欣悦尽与此句中展现出来。沈际飞《草堂余正集》有评他的一字之妙:“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杨慎《词品》亦有语:“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而我在此时,面对着他也拊掌一赞:“画龙点睛,莫非如此,绝妙绝妙!”虽不自量力有抬高自我与贤齐的嫌疑,慨叹之余,也无论他人笑我。马屁如斯,更无论他笑否!

思绪偕他当朱楼画阁。怕风熄了红烛,将帘幕密密的遮拢,却还是挡不住风中那丝丝的寒意。烛光摇曳,歌罄宴罢,夜已深,人初静,我的内心却还不能平静,室外那一片姹紫嫣红,可还明艳许久?怕只怕应了这间意境,因了这些许的春寒,明日残红落遍花间小径!

相对而坐,他自斟半盏杏花村。正可谓,花雕妖冶,映我红颜。白酒离离,忖他眉似雪,发如霜,一个白字正合他模样。

我与他相对,时空跨度千年:“子野,人都说你词揽三中: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故唤你张三中。”

“其实,我更愿意他们呼我张三影。”张先拨弄着他青筋毕露的手,“我最得意《天仙子》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剪牡丹》中‘柳径无人,坠飞无影絮’,《归朝欢》中‘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这三影才是我平生得意所在呢。何为人不冠我张三影?”

于无言一笑中,我们已会意,文史上早冠与了他张三影。

放过面前杯中酒不用,他伸手取过我抿过的花雕女儿红,一口咽下。对着杯中残红挂壁,他似有无限的流连。他若有若无的喃喃自语:“我还有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之称,也有桃杏嫁东风郎中之雅号”。我没有打断他,我静静的等待他的下文。我知道,到了他这般年龄,好回忆,喜欢被人倾听,我决心做他忠实的听众,除了对他的一份崇敬,美女心中渐渐的起了爱慕英雄的情结。

可惜,他虽才倾天下,却不是个专情的情人,道他滥情当不为过。待字闺中的我,虽懵懂,却也明白,他绝不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他为人天性粗放,诗酒终年,崇尚人生及时行乐,善于追逐一夜情。

他是哪个年代最花心的词人。他的每个花心故事似乎都是伴有诗词串烧的佳话。

张先在玉仙观邂逅美女谢媚卿,两情相悦之际,张先为谢女留下了《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缭墙重院,时闻少、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笑。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他曾经疯狂的喜欢过一个小尼姑,为此他深夜爬墙与尼姑约会。写有一首《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笑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为捧红一歌女,他甚至挖空心思为喜爱的李师师姑娘创制了新的词牌《师师令》。

在我面前,他毫不隐讳他是最花心的词人,直道他也是最喜欢娶小妾的词人。1070年,在他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18 岁的小妾。他对于自己的艳史从不保密,反用诗词极力铺张渲染他的情史。娶这位爱妾时,他大摆宴席,广邀宾朋。苏轼问其感受,以诗答曰: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调笑他,当堂和曰: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叠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在场宾客哄堂大笑,跌倒。。从此,“一树梨花压海棠”便成了老夫少妻的代名词。

85岁高龄时,他又娶一小妾,苏轼得知此事,作《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寄与他: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谴彭宣到后堂。

苏轼这首诗里两个典故均以张氏有关,以此打趣他。他得此诗后,即和了首回苏轼:“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意为:妻室已去,夜孤寂难熬,娶妾只合慰寂寥。

夜深更永,月阑酒尽,慢慢的演绎完了自己,这位享年89 岁,仕至尚书都官郎中的词人张先,这位中国文学史上寿命最长的词人张先留下他的《张子野词》后,慢慢的隐去了。

静夜清赏,他的作品或是反映男女情感纠葛或是以士大夫的闲适生活描写为主基调,用现在的话来说,小资情调浓郁。

这-----深合我心!


相关内容

  • 因为有爱,所以多情
  • 我喜欢多情的人.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如果在街上看见有图案特别漂亮的花布,就买下一尺,放在柜子里. "真是浪费"别人说. 而我微笑.我觉得这不是浪费.浪费是把有用的东西弄得没用,而花布作为有用的东西在我这时依然有用,怎么是浪费,若说是奢侈我也可以认帐.不过,我自己最认可的说法是:这 ...

  • 南怀瑾老师: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 2016-03-01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菩萨等于中国文化中圣贤里的贤人,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等有大成就者就是圣人:那些正在进德修业,尚未达到圆满境地,而小有成就者是贤人,如子思.曾子.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翻译的简化,中文有时翻译为大士或开士,然而大士或开士尚不足以概括菩萨 ...

  • 散文:多情却似总无情
  • 作者:荷年荷月 有的时候很敏感,脑海会掠过很多奇异的句子.例如这一句,多情却似总无情.来自杜牧的<赠别>.多情的人,在外人眼中看上去总是无情或者薄情的.因为其感情太多,并不能一下子释放出来.而由于情感太多的缘故,分散给太多的人,所以,看上去就少了,或者是无情.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 ...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 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赏析]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齐.梁之间的江 ...

  • 别离愁煞多情人--[雨霖铃]赏析
  • 别离愁煞多情人--<雨霖铃>赏析 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应无言,凄恻委婉,愁肠百结. 一片残柳,一弯残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深情脉脉,离恨悠悠. 多情自古伤离别,别离愁煞多情人.时间定格在<雨霖铃>上,成为永恒. „„ 整首词以&q ...

  • 多情的春风
  • 多情的春风 多情的春风 多情的春风 作者:徐东风 -- 当立春的脚步,踏碎 冬天的最后一片残冰 你扣开春的门槛,执含蓄的笔 蘸七彩的墨,描募着这个 即将开始的季节,于是,耳郭里 塞满了大自然的天籁,眼前似仙境 春雨打湿了你的轻盈,就像 醇绵的佳酿,迷醉了冷静 -- 你带着和煦,眼里噙满江南的湿润 将 ...

  • 周瑜病故:诸葛亮吊丧多情还是无情?
  • 导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而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而诸葛亮为周瑜写的悼词也是十分之感人.那么,诸葛亮吊丧真的是多情吗? 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 ...

  • 人生在世,最大的笑话莫过于自作多情
  • 人最重要还是要自信,用自己给自己勇气健康欢乐的生活 来自:[email protected] (花花) 有时候你穿着身名牌就自信心爆棚,大摇大摆的去鄙视那些买两位数衣服还要砍价的人.可你从来就不会想到有人会在你身后说"你看前面那个人的大象腿,造孽啊!这么好的名牌硬是被她穿成了地摊货.啧 ...

  • 小李飞刀的刀
  • 侠友逍遥熠指出,在P116,<鬼吹灯吹来的盗墓热>条目中,<七星鲁王宫>其实是<盗墓笔记>的第一卷,二者不能并列.查证后得知<盗墓笔记>是南派三叔所著,分为四卷:<七星鲁王>.<怒海潜沙>.<秦岭神树>.<云顶 ...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后感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后感(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北宋大文豪的这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