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

中国历史要籍

一. 名词解释

1.【跋文】

跋文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又称题跋或跋尾。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若干篇。

起源::跋文在中国汉晋时代还没有,唐代称“题某后”或“读某”,如《题燕太子丹传后》,《杜荀子》等,称“跋”,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欧阳修有《集古录》跋尾若干篇,是附在他所珍藏的碑文之后,考订和说明每篇碑文情况的。

用途:一般说来,跋文要比序文简括,主要是附于书或文章之后的说明性文字。但有的跋文带有记叙性,如宋代陆游的《跋李庄简公家书》,就是一篇简洁生动的记叙文。

分类:跋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其中包括读后感和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等的短文;一类是文学性的,实际是优秀的散文小品。

现状:今人多将书后、文后的说明性文字署为后记,性质同于跋文。

2.【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是历史学内部诸学科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分支学科。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史学评论所关注的对象是史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是史学家对自身的史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而不是对外在的历史想象的研究。所以,史学评论属于历史学的反思学科一类,是反思学科内的一个分支。

3.【三通】

“三通”指宋代郑樵所作的《通志》,唐代杜佑所作的《通典》,和南宋马端临所作的《文献通考》。《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通典》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重编的一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4.【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宋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5.【政书】

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由于它具有工具书的某些性质、特点,故人们也将其归入工具书的范畴。政书一般分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名称中一般有“通”字,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一为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典、会要,如《唐会要》、《元典章》等。

6.【尚书】

《尚书》是现存史书最古者,起源很早,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相传为孔子编定。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自西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今文传自伏生,共有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出于孔子壁,由孔子后人孔安国传授。在西晋时均以失传。

7.【战国策】

《战国策》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资料,到西汉曾经过刘向系统的整理,到北宋,又经过名儒曾巩的编订校补,成为现在的样子。战国时期国别史和汉民族历史散文集。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8.【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

9.【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体裁形式。

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10【编年体】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

11【纪传体】

纪传体就是以帝王或最高当权者在位的时间编年,记载各帝王或最高当权者在位时代的国家大事。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

12【前四史】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

①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 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私修史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书上起皇帝轩辕,下至汉武帝初年。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③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④《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⑤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⑥《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覆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⑦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⑧《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13【会通】(郑樵的思想)

会合疏通之意。又作和会、融会、会释。或单称会。即会和疏通异说异义而调和其矛盾,以呈现其间真正之意义。盖佛教广对诸机,本有各种方便说法,复因流传之时间久远,地域广大,其教说或有矛盾相违之处,故须究明其义旨,会合疏通,俾使见其一致。

14【理校法】

理校法,出版校对方法之一。理校法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在通读中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理校法的特点是凭借校对者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是非判断。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理校,都需要校对者对样稿书内容经过通读进行理解。理解是理校的中心,而准确的理解靠的是丰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采用理校法进行校对时,要充分展开联想、推理、判断、识别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从而避免妄改。

15【他校法】

出版校对中的方法之一。即通过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从而达到校对目的的校对方法。特点:1、范围最广,用力最劳。

2、非此法不能证明文字的讹误。 3、不宜轻改原文。

二、简答题

1.简述《尚书》的主要内容

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其中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主要是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书。

全部内容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组。

(一):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

(二):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尤其重点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动;

(三):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所属时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没有直接的关联。

《尚书》各篇的文体也不尽相同,大多数篇章是“记言”,但也有些篇章是“记事”或“记言兼记事”。可以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典”,例如《尧典》。

第二类是“谟”,比如《皋陶谟》。

第三类是“训”,例如《伊训》。

第四类是“诰”,例如《大诰》

第五类是“誓”,例如《汤誓》。“

第六类是“命”,例如《文侯之命》。

2.简述《左传》在历史学上的价值地位

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保存了大量的史料。用史实疏证《春秋》,并且收录了很多关于春秋以前的史料。全书十八万字,材料丰富。

②《左传》在思想观念上,比《春秋》有很大的突破。

③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

④善于描写战争,但不单纯的写军事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注意些战争的性质。给后世的教育影响是深刻的。

3.简述《国语》的特点及价值。

特点

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②《国语》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

③以纪言为主。

④思想与儒家接近,但对其他各家的观点并不排斥。

价值

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国别体史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②《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下讫韩赵魏三家共灭智伯,共记了约五百多年的历史。③《国语》在史料上的价值更高。

4.简述《战国策》的内容体例及其史料价值

①《战国策》是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资料。

②《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③《战国策》是一部历史书,当中有许多记载失实,但由于他的材料脱胎于先秦史书,他还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5.《春秋》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的价值及作用

①在《春秋》的影响下产生了了许多效仿《春秋》的历史著作。如《左氏春秋》《虞氏春秋》《竹书纪年》等。

②《春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书。对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③《春期》是孔子所作,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

孔子作《春秋》,整齐官府旧典,传布于民间,是功在百世,永不磨灭。

6.简述编年体的特点

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②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③便于理清楚同时段的事件,不会重复记载。

④有些事情不便于记载。例如文化思想类,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等。

7.简答《史记》的成书过程

成书背景: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西汉的全盛时期。为了巩固西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证权,自觉地肩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使命。

成书基础: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做太史令将近三十年,学识渊博,司马迁跟随父亲从小耳濡目染,阅遍官家藏书。并且继承了父亲修史遗志。

成书条件:司马迁四处游历,纵观天下山川形势,探访古迹,采集传说,收集修史的实际材料。

8.简述《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分为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本纪主要记载历代帝王或最高权力者。表就是用表格的方式,记载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书分专题记载各种典章制度。世家主要记载诸侯世系,列传记述各时期将相大臣及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事迹。

9.简述《史记》的贡献

①《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史记》所搜集的各个时代的材料,极为丰富。

③《史记》当中反映了一些司马迁进步的观点。

④《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10.简述《汉书》的成就与不足

①《汉书》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撰体例。

②《汉书》在编排方法上,整齐严密。且“文赡而事详”,如在帝纪当中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作和书信。

③《汉书》相较于《史记》,增添了很多传记,十志虽本于《史记》八书,却比《史记》八书丰富完备。

④《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而难懂。

⑤《汉书》充满了封建神学思想。

11.简述《后汉书》的史学成就

①保存了后汉一代的史料。

②编纂方法有自己的特点,详略得宜,有侧重点。

③在思想性方面,褒奖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崇尚节义的人士。反对佛教、封建迷信思想。肯定了妇女的历史地位。

12.简述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注的特点

①不专在解释文义,而重在补充材料

②为《三国志》补充缺漏的材料。

③纠正《三国志》记载的错误。

④对《三国志》记载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评论。

⑤对各种不同的记载,暂时无法下结论的,采取兼蓄并存的方法

13.简述《华阳国志》的来源

①来自先秦典籍和“正史”

②来自当代和前代的巴蜀史志。

③来自成汉政府的各种文献档案

④来自常璩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调查的第一首材料。

14.比较《史记》和《汉书》

15.简述官修史书的利弊

有其积极作用:

一是修史人才济济,官修史书由政府出面组织,可以调动各类专家练手合作,提高修史质量。二是文献充分。官修史书由由政府出面组织,可以依靠国家行政手段,凡所需文献资料均可正常渠道获得。

三是利于保存文献。

一是不利于史家个人尽情发挥专长著史。由于官府和监修大臣的干涉,学术争鸣与思想自由受到限制。

二是削弱了史著的思想性。官修史书由官方组织,要求史书体现朝廷意志和官方意思,史学家们很难放手攥述,甚至曲笔维护,必然造成史著封建性加强而人民性削弱的现象。

16.简述《通典》的史学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②杜佑编写《通典》有系统地搜集了许多古代史料,除正史外,其他所引史料的原书,大都散失,这些史料就显得宝贵了。

③杜佑对《通典》各门及各门子目前后,大都有序评论或者评论,表述了作者对各项问题的看法,其中有不少在当时是比较进步的政治观点和史学观点,对唐代及后世史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④杜佑编写《通典》是为了现实政治服务,对后世影响深远。

17.简述刘知几的思想特点

刘知几任务史学家应该有三长:才、学、识。“史才”就是指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他所说的“史学”就是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他所说的“史识”就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的鉴别、判断能力。除上述三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高贵品质。

18.《资治通鉴》的编写程序

①丛目。协修人员按照分工,将各个朝代史料,按年月日的顺序加以排比,标明事目,注明材料所出篇卷,这叫做丛目,丛目要求尽量详备。

②长编。协修人员将丛目中的史料进行初步整理,经过选择,重新加以阻止,并在文字上做出初步修饰,写成长编。长编要求“宁失于繁,无失于略”

③由主编司马光就长编考其同异,删其繁冗,写成定稿。

19.《资治通鉴》的主要特点

①《资治通鉴》贯通古今,是一部杰出的编年体通史。

②《资治通鉴》搜集材料丰富,并考异求真。所用材料,除十七史外,凡前代史书在宋代尚存者,都搜集参考。对于一件事的不同记载,都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然后写成。 ③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编纂方法。从丛目到长编到最后的定稿。

编写了《通鉴考异》和《通鉴目录》。

④思想上,司马光摈弃之前的正闰之说、封建正统论。司马光采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解决。

20.《资治通鉴》的价值

①《资治通鉴》贯通古今,是一部杰出的编年体通史。

②《资治通鉴》搜集材料丰富,并考异求真。所用材料,除十七史外,凡前代史书在宋代尚存者,都搜集参考。对于一件事的不同记载,都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然后写成。 ③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编纂方法。从丛目到长编到最后的定稿。

编写了《通鉴考异》和《通鉴目录》。

④思想上,司马光摈弃之前的正闰之说、封建正统论。司马光采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解决。

21.简答清代考史名著

①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十七史商榷》是一部以校勘考订为主、同时兼历史评论的史学名著。

②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廿二史考异》实际已经超出乾嘉时期一般考据学著作的范围。既有文字校勘,又有史实考证,还兼做一些笺释工作。

③赵翼的《廿二史劄记》,并不单纯地局限于史事的考证与史籍的评论,还通过综合分析史料,评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社会政治问题。

22.就《日知录》简答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①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

②旁征博引,考竟源流,提倡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③在历史编纂学方面,顾炎武提出一些不错的见解,如“词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并且强调了表志在史书当中的重要作用。

23.就《文史通义》简答章学诚的学术思想

①章学诚认为刘经皆史

②章学诚任务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 ③章学诚总结了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认为封建旧史学的体例必须改革,他指定了一套改革的原则,那就是“斟酌古今之史,而定文质之中,则师《尚书》之意,而以迁史义例通左氏之裁制焉。”

24.中国编年体史学的发展情况

①编年体史籍起源很早。

②春秋时期,孔子作的《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故编年体产生

③左丘明所作的《左传》也是编年体。

④后来,由汉至隋,虽然各代都有编年体的出现,但是总的情况不如纪传体盛行。 ⑤隋唐宋元时期,编年体又得到了发展。

⑥编年体史籍包括的范围极广,历代各朝《实录》均属这个范围。

⑦唐朝时期,设立史馆起,每当新君即位,都要修前朝皇帝的《实录》,以后。沿袭为了定制。

⑧在隋唐宋元时期,司马光所修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代表,它的产生,打破了汉隋时期编年体相对沉寂的局面。

25.中国纪传体史学的发展情况

①汉朝时期,司马迁作的《史记》是第一部的纪传体史书,此时纪传体产生。

②以后在汉隋时期纪传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③汉朝时期,班固所作的《汉书》也是纪传体。

④三国时期,陈寿所作的《三国志》也是纪传体。

⑤在隋唐宋元时期,纪传体史籍有十七中之多,被官方承认的有十五种,取得“正史”的称号。

26.《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体例与成就

虽名为地理书,但其实是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

史料价值高,资料丰富,精审的考据,为后世研究明代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舆地山川总论,是全国地理的总论,分为地脉,形胜风土,百川考等四篇。

比较《史记》和《汉书》

①《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②《史记》是私修史书,《汉书》是官修史书。

③司马迁思想开阔,观点新颖,批判性较强。班固则谨遵传统,奉行儒家思想。 ④《史记》文字比较通俗易懂,《汉书》用古字古义,晦涩难懂。

中国历史要籍

一. 名词解释

1.【跋文】

跋文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又称题跋或跋尾。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若干篇。

起源::跋文在中国汉晋时代还没有,唐代称“题某后”或“读某”,如《题燕太子丹传后》,《杜荀子》等,称“跋”,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欧阳修有《集古录》跋尾若干篇,是附在他所珍藏的碑文之后,考订和说明每篇碑文情况的。

用途:一般说来,跋文要比序文简括,主要是附于书或文章之后的说明性文字。但有的跋文带有记叙性,如宋代陆游的《跋李庄简公家书》,就是一篇简洁生动的记叙文。

分类:跋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其中包括读后感和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等的短文;一类是文学性的,实际是优秀的散文小品。

现状:今人多将书后、文后的说明性文字署为后记,性质同于跋文。

2.【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是历史学内部诸学科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分支学科。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史学评论所关注的对象是史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是史学家对自身的史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而不是对外在的历史想象的研究。所以,史学评论属于历史学的反思学科一类,是反思学科内的一个分支。

3.【三通】

“三通”指宋代郑樵所作的《通志》,唐代杜佑所作的《通典》,和南宋马端临所作的《文献通考》。《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通典》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重编的一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4.【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宋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5.【政书】

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由于它具有工具书的某些性质、特点,故人们也将其归入工具书的范畴。政书一般分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名称中一般有“通”字,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一为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典、会要,如《唐会要》、《元典章》等。

6.【尚书】

《尚书》是现存史书最古者,起源很早,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相传为孔子编定。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自西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今文传自伏生,共有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出于孔子壁,由孔子后人孔安国传授。在西晋时均以失传。

7.【战国策】

《战国策》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资料,到西汉曾经过刘向系统的整理,到北宋,又经过名儒曾巩的编订校补,成为现在的样子。战国时期国别史和汉民族历史散文集。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8.【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

9.【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体裁形式。

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10【编年体】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

11【纪传体】

纪传体就是以帝王或最高当权者在位的时间编年,记载各帝王或最高当权者在位时代的国家大事。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

12【前四史】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

①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 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私修史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书上起皇帝轩辕,下至汉武帝初年。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③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④《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⑤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⑥《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覆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⑦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⑧《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13【会通】(郑樵的思想)

会合疏通之意。又作和会、融会、会释。或单称会。即会和疏通异说异义而调和其矛盾,以呈现其间真正之意义。盖佛教广对诸机,本有各种方便说法,复因流传之时间久远,地域广大,其教说或有矛盾相违之处,故须究明其义旨,会合疏通,俾使见其一致。

14【理校法】

理校法,出版校对方法之一。理校法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在通读中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理校法的特点是凭借校对者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是非判断。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理校,都需要校对者对样稿书内容经过通读进行理解。理解是理校的中心,而准确的理解靠的是丰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采用理校法进行校对时,要充分展开联想、推理、判断、识别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从而避免妄改。

15【他校法】

出版校对中的方法之一。即通过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从而达到校对目的的校对方法。特点:1、范围最广,用力最劳。

2、非此法不能证明文字的讹误。 3、不宜轻改原文。

二、简答题

1.简述《尚书》的主要内容

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其中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主要是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书。

全部内容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组。

(一):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

(二):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尤其重点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动;

(三):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所属时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没有直接的关联。

《尚书》各篇的文体也不尽相同,大多数篇章是“记言”,但也有些篇章是“记事”或“记言兼记事”。可以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典”,例如《尧典》。

第二类是“谟”,比如《皋陶谟》。

第三类是“训”,例如《伊训》。

第四类是“诰”,例如《大诰》

第五类是“誓”,例如《汤誓》。“

第六类是“命”,例如《文侯之命》。

2.简述《左传》在历史学上的价值地位

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保存了大量的史料。用史实疏证《春秋》,并且收录了很多关于春秋以前的史料。全书十八万字,材料丰富。

②《左传》在思想观念上,比《春秋》有很大的突破。

③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

④善于描写战争,但不单纯的写军事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注意些战争的性质。给后世的教育影响是深刻的。

3.简述《国语》的特点及价值。

特点

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②《国语》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

③以纪言为主。

④思想与儒家接近,但对其他各家的观点并不排斥。

价值

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国别体史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②《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下讫韩赵魏三家共灭智伯,共记了约五百多年的历史。③《国语》在史料上的价值更高。

4.简述《战国策》的内容体例及其史料价值

①《战国策》是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资料。

②《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③《战国策》是一部历史书,当中有许多记载失实,但由于他的材料脱胎于先秦史书,他还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5.《春秋》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的价值及作用

①在《春秋》的影响下产生了了许多效仿《春秋》的历史著作。如《左氏春秋》《虞氏春秋》《竹书纪年》等。

②《春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书。对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③《春期》是孔子所作,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

孔子作《春秋》,整齐官府旧典,传布于民间,是功在百世,永不磨灭。

6.简述编年体的特点

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②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③便于理清楚同时段的事件,不会重复记载。

④有些事情不便于记载。例如文化思想类,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等。

7.简答《史记》的成书过程

成书背景: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西汉的全盛时期。为了巩固西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证权,自觉地肩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使命。

成书基础: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做太史令将近三十年,学识渊博,司马迁跟随父亲从小耳濡目染,阅遍官家藏书。并且继承了父亲修史遗志。

成书条件:司马迁四处游历,纵观天下山川形势,探访古迹,采集传说,收集修史的实际材料。

8.简述《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分为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本纪主要记载历代帝王或最高权力者。表就是用表格的方式,记载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书分专题记载各种典章制度。世家主要记载诸侯世系,列传记述各时期将相大臣及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事迹。

9.简述《史记》的贡献

①《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史记》所搜集的各个时代的材料,极为丰富。

③《史记》当中反映了一些司马迁进步的观点。

④《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10.简述《汉书》的成就与不足

①《汉书》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撰体例。

②《汉书》在编排方法上,整齐严密。且“文赡而事详”,如在帝纪当中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作和书信。

③《汉书》相较于《史记》,增添了很多传记,十志虽本于《史记》八书,却比《史记》八书丰富完备。

④《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而难懂。

⑤《汉书》充满了封建神学思想。

11.简述《后汉书》的史学成就

①保存了后汉一代的史料。

②编纂方法有自己的特点,详略得宜,有侧重点。

③在思想性方面,褒奖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崇尚节义的人士。反对佛教、封建迷信思想。肯定了妇女的历史地位。

12.简述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注的特点

①不专在解释文义,而重在补充材料

②为《三国志》补充缺漏的材料。

③纠正《三国志》记载的错误。

④对《三国志》记载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评论。

⑤对各种不同的记载,暂时无法下结论的,采取兼蓄并存的方法

13.简述《华阳国志》的来源

①来自先秦典籍和“正史”

②来自当代和前代的巴蜀史志。

③来自成汉政府的各种文献档案

④来自常璩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调查的第一首材料。

14.比较《史记》和《汉书》

15.简述官修史书的利弊

有其积极作用:

一是修史人才济济,官修史书由政府出面组织,可以调动各类专家练手合作,提高修史质量。二是文献充分。官修史书由由政府出面组织,可以依靠国家行政手段,凡所需文献资料均可正常渠道获得。

三是利于保存文献。

一是不利于史家个人尽情发挥专长著史。由于官府和监修大臣的干涉,学术争鸣与思想自由受到限制。

二是削弱了史著的思想性。官修史书由官方组织,要求史书体现朝廷意志和官方意思,史学家们很难放手攥述,甚至曲笔维护,必然造成史著封建性加强而人民性削弱的现象。

16.简述《通典》的史学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②杜佑编写《通典》有系统地搜集了许多古代史料,除正史外,其他所引史料的原书,大都散失,这些史料就显得宝贵了。

③杜佑对《通典》各门及各门子目前后,大都有序评论或者评论,表述了作者对各项问题的看法,其中有不少在当时是比较进步的政治观点和史学观点,对唐代及后世史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④杜佑编写《通典》是为了现实政治服务,对后世影响深远。

17.简述刘知几的思想特点

刘知几任务史学家应该有三长:才、学、识。“史才”就是指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他所说的“史学”就是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他所说的“史识”就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的鉴别、判断能力。除上述三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高贵品质。

18.《资治通鉴》的编写程序

①丛目。协修人员按照分工,将各个朝代史料,按年月日的顺序加以排比,标明事目,注明材料所出篇卷,这叫做丛目,丛目要求尽量详备。

②长编。协修人员将丛目中的史料进行初步整理,经过选择,重新加以阻止,并在文字上做出初步修饰,写成长编。长编要求“宁失于繁,无失于略”

③由主编司马光就长编考其同异,删其繁冗,写成定稿。

19.《资治通鉴》的主要特点

①《资治通鉴》贯通古今,是一部杰出的编年体通史。

②《资治通鉴》搜集材料丰富,并考异求真。所用材料,除十七史外,凡前代史书在宋代尚存者,都搜集参考。对于一件事的不同记载,都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然后写成。 ③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编纂方法。从丛目到长编到最后的定稿。

编写了《通鉴考异》和《通鉴目录》。

④思想上,司马光摈弃之前的正闰之说、封建正统论。司马光采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解决。

20.《资治通鉴》的价值

①《资治通鉴》贯通古今,是一部杰出的编年体通史。

②《资治通鉴》搜集材料丰富,并考异求真。所用材料,除十七史外,凡前代史书在宋代尚存者,都搜集参考。对于一件事的不同记载,都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然后写成。 ③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编纂方法。从丛目到长编到最后的定稿。

编写了《通鉴考异》和《通鉴目录》。

④思想上,司马光摈弃之前的正闰之说、封建正统论。司马光采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解决。

21.简答清代考史名著

①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十七史商榷》是一部以校勘考订为主、同时兼历史评论的史学名著。

②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廿二史考异》实际已经超出乾嘉时期一般考据学著作的范围。既有文字校勘,又有史实考证,还兼做一些笺释工作。

③赵翼的《廿二史劄记》,并不单纯地局限于史事的考证与史籍的评论,还通过综合分析史料,评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社会政治问题。

22.就《日知录》简答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①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

②旁征博引,考竟源流,提倡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③在历史编纂学方面,顾炎武提出一些不错的见解,如“词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并且强调了表志在史书当中的重要作用。

23.就《文史通义》简答章学诚的学术思想

①章学诚认为刘经皆史

②章学诚任务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 ③章学诚总结了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认为封建旧史学的体例必须改革,他指定了一套改革的原则,那就是“斟酌古今之史,而定文质之中,则师《尚书》之意,而以迁史义例通左氏之裁制焉。”

24.中国编年体史学的发展情况

①编年体史籍起源很早。

②春秋时期,孔子作的《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故编年体产生

③左丘明所作的《左传》也是编年体。

④后来,由汉至隋,虽然各代都有编年体的出现,但是总的情况不如纪传体盛行。 ⑤隋唐宋元时期,编年体又得到了发展。

⑥编年体史籍包括的范围极广,历代各朝《实录》均属这个范围。

⑦唐朝时期,设立史馆起,每当新君即位,都要修前朝皇帝的《实录》,以后。沿袭为了定制。

⑧在隋唐宋元时期,司马光所修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代表,它的产生,打破了汉隋时期编年体相对沉寂的局面。

25.中国纪传体史学的发展情况

①汉朝时期,司马迁作的《史记》是第一部的纪传体史书,此时纪传体产生。

②以后在汉隋时期纪传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③汉朝时期,班固所作的《汉书》也是纪传体。

④三国时期,陈寿所作的《三国志》也是纪传体。

⑤在隋唐宋元时期,纪传体史籍有十七中之多,被官方承认的有十五种,取得“正史”的称号。

26.《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体例与成就

虽名为地理书,但其实是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

史料价值高,资料丰富,精审的考据,为后世研究明代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舆地山川总论,是全国地理的总论,分为地脉,形胜风土,百川考等四篇。

比较《史记》和《汉书》

①《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②《史记》是私修史书,《汉书》是官修史书。

③司马迁思想开阔,观点新颖,批判性较强。班固则谨遵传统,奉行儒家思想。 ④《史记》文字比较通俗易懂,《汉书》用古字古义,晦涩难懂。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是怎样做出的选 择? 回顾近代史,我们不禁会有这样一个好奇的心态,想细致的了解我们的祖国近代史,了解我们当时人民的思想,体会他们的努力为我们祖国后代造福的腾腾热血.所以我们更应该要了解我们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 ...

  • 历史和人民为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 历史和人民为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故不能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本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不能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 ...

  • 国共三次合作的回顾和畅想
  • 国共三次合作的回顾和畅想 中国的历史上――从夏商周到元明清――没有两个政治集团恩怨纠葛近百年,而最终握手言欢. ●勾践与夫差,夫差吞越,勾践十年卧薪尝胆,终灭吴: ●刘邦与项羽,联合抗秦,最终楚汉相争,楚军覆没: ●魏蜀吴三足鼎立,吴蜀联合抗魏,最终三家归晋: ●隋朝培育了陇西集团,李渊起事,最终天 ...

  • 中国历史上三次收复台湾的比较分析上
  • 中国历史上三次收复台湾的比较分析上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三次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康熙统一台湾(1683年):国民政府光复台湾(1945年).对于三次收复台湾的相关史实,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于三次复台之间异同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尚不多见.笔者认为,把三次复台过程 ...

  • 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
  • 论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要性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 ...

  • 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之国共两党局势分析
  • 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之国共两党局势分析 作者:向泽弦 日本帝国主义之侵华战争虽已过去了近七十年,但是,八年抗战的艰难磨难与血腥的历史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以国共两党为首的抗日统一战线,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战下,终于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 ...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模板
  •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1 2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考虑重开革命新局面,中共中央主动进行战略转移 3 4 原来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被打破,局部长征最终演变成整个主力红军的长征 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成为直接影响长征决策.进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 第二部分 二十世纪 ...

  • 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
  • 2005年1月 第1期浙 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JOURNALOFZHEJIANGEDUCATIONINSTITUTEJanuary2005No11(,310012) ,它既是客体运动的过程,也是主体 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客观必然性又有主体选择性,是两者有机结合.和谐 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历史的最终 ...

  • 个人与历史
  • 个人与历史 历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历史是指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而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历史也有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之分. 虽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也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也能影响历史,离开了每一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每个人尽管在历 ...

  • 近现代史纲要--论辛亥革命成败之理性分析
  • 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理性分析 刘子君 一.内容摘要: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 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 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 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辛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