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君子好逑。

2、,在水一方。

3、,甲光向日金鳞开。

4、“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有时作者卒章显志,《捕蛇者说》一文的“ ”就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的揭露。

5、作家梁衡评价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时说:“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我们就听到了他对光阴虚度、报国无门的一声叹息: 。

6、白居易在《观刈麦》里这样描述烈日酷暑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 。

7。

8、杜甫的《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9、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往往善于捕捉不为人察觉的细节来营造意境,抒写诗情,生发哲理。请你为此举个例证,写出连续的两句,并写清作者和题目: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和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上文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1分)

11、解释下列红色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①又何间焉( ) ②弗敢加也( )

③公问其故( ) ④望其旗靡( )

12、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他入见后与庄公的对话中,你是怎样理解庄公之“鄙”与曹刿的“远谋”的?(4分)

13、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1分)

1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曹刿的指挥下,弱小的鲁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齐国。用你的话说说,他在战斗中是怎样选择时机进攻和追击齐军的?(2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汉世老人

①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

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②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

②内帑(tǎng):旧时指国库。帑:国库所藏金帛。

15、解释下列红色字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侵晨而起( ) ②聚敛无厌( )

16、文中说老人“性俭啬”,请从文中找出一处体现老人“性俭啬”的描写。(2分)

17、从这位老人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人狗情未了

天下文章

1)儿子喜欢养狗,曾跟我多次说要养狗,我说:“咱们养自己还很困难,哪还有精力养狗啊!”儿大不由爷了,儿子到了既有经济实力,也能自主的年龄了,没太在意我的意见,自己暗中买了一条心仪已久的萨摩犬。说绝对的“不由爷”,也冤枉了儿子,他还是考虑到我们的难处,将狗暂时寄养在他准岳母家。以往总是我唤儿子起床,并用保尔的话“起来,不是已经睡过了么”来激励他起床,他已经是不受任何英雄激励的一代人了。今早照例唤儿子起床时,却发现他不在屋里,床上的被子乱扬着。没听到他外出时的门响,儿子又从来没有早起外出的习惯,顿时让我和他妈有些着急,打电话又关机。焦急中突然发现儿子留下的一张便条。

老爸:我去姗姗家。萨摩不舒服,我去照顾了。

儿子

2)原来如此!还没有到吃早饭的时候,儿子回来了,面容疲惫,头发蓬乱,想必是一宿都照顾狗而不得睡觉。现在看来放在他的准岳母家也是不妥了。

让人喜忧参半的萨摩从此开始了它浮萍式的生活。

3)儿子又决定把萨摩寄养在好朋友家。那小两口都很喜欢萨摩,儿子似放心了许多。几天以后,儿子想狗坐立不安,当爹当妈的也于心不忍。狗既然都买了,我们抱着克服困难的决心,满足儿子的心愿。翌日,我向儿子热情的宣布:“欢迎狗狗回家!”我没有得到期望中的那种热烈回应,但狗狗还是回来了!他通体雪白,毛绒似毯,毛长似鬃;瓜子脸,尖下颌,两眼炯炯。虽然才2个多月大,但足以看出它未来硕大的发展潜能。它有“我到家了”的感觉,对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东闻西嗅,东张西望,大爪子敲击在地板上掷地有声。儿子他老妈回家时看见这个“庞然大物”,如同见到了出笼的老虎一般惊呼。

4)儿子虔诚地请我为狗狗起名。我起了一大串名字候选,其中有“追风”“乌骓”“公子小白”“赛虎”等,儿子选中了“赛虎”。

5)赛虎的到来改变了家庭平静的生活。出入门要紧关,因为有一位见狗如虎的;赛虎被关在儿子的房间里,寂寞难耐,经常挠门;它吃喝拉撒,还会时常掉点毛;雨天带它遛弯回来,儿子虽然给它擦了爪子,地板上仍是斑斑点点的。晚上,儿子把赛虎放在没有上盖的大笼子里,它总是往外蹦,或如困兽一般乱撞。儿子大了,眼里透着焦急,家里条件实在有限,他开始理解父母了,最后又决定把赛虎送回那位朋友家寄养。

6)那天儿子很晚才闷闷地回来了,我“通感”出了一种感觉。儿子告诉我,赛虎再回到朋友家时,小两口抱着狗非常激动地说:“这两天想起赛虎就难过,谁也不敢提赛虎,现在好了,好了!”儿子决定定期去看赛虎,我们经常听到赛虎的消息:长大了,长壮了;又长高了,又长壮了,言谈中能看得出儿子对它牵肠挂肚,在不远的远方有一个让他牵挂着的生命!

7)时光荏苒,赛虎已经一岁了,那一天我出差回来,一个胖乎乎的白练似的大狗亲热地扑到我面前,它已经是接近它的名字般的威风凛凛了!原来赛虎的养主新与别人合租一房,而合租者不喜欢狗,赛虎不得已被“退”回来了。

8)在外漂泊半年多的赛虎,又一次给我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和麻烦。已与上一次有着本质不同了,它把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过程的结果呈现在我们面前,温顺中带着野性,蜷居一隅时带着悲呜,门一开就要往外冲,一有钥匙开门声,它就在屋里急促地转圈,挠门。它随意地跳到儿子床上无拘无束地躺着,床单上还留有它的爪印,它总愿意跳上窗台向外眺望,它眼神令我无限地爱怜。赛虎的“为所欲为”,使儿子有了种无形的压力,在舍和不舍间痛苦着。

9)渐渐的我们有些理解了有些人叫爱犬为“儿子”的“荒唐”了。我打电脑时,赛虎就依偎在我的脚下眯眯兮兮地假寐。我常想,这个世界人是主宰,狗作为附属,它在假寐时不会什么都不想吧!我串休的那几天简直不忍把赛虎独自留家,当我要给它套上链子时,它知道是外出,竟能像小孩似的配合着给它“武装”,表现出极度的兴奋、急切„„

10)好景不长,赛虎又要易主了,这个小家实在有点容不下这个庞然大物了。儿子在赛虎和老妈之间难以鱼和熊掌得兼。儿子在焦急中物色下一个养主。

11)最难忘,揪心的时候来了,赛虎又要面对第三位主人了。北方的倒春寒使气温骤降,下了一整天的冷雨还没有休止,使人感到了暖气走后的寒冷。儿子打来电话,“老爸,我晚上六点带朋友来接赛虎”。顿时,赛虎在时的千般嬉闹化作一腔怜意和不舍。儿子和朋友来了,他们快速地收拾好东西带着赛虎走了。我站在阳台上,看见儿子在雨中抱着赛虎打车。因为有条大狗,很多车都“拒载”,儿子在雨中抱着赛虎焦急地等待能够停下来的车。我的心情很复杂,为赛虎,更为儿子。我们是不是在横刀夺爱?

12)我在家很不安地等待儿子回来。很晚,儿子回来了,我知道他要多陪陪在陌生环境中的赛虎。我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和儿子打招呼,“回来了,儿子?”“哦,回来了„„”然后儿子关上了自己的房门。我来到儿子的房间。高高大大的儿子在哭,他说:“我上车时赛虎要跟我走„„”我记得有一句诗说:“一句话,染苦了草原。”空气凝重了,为赛虎,更为儿子。赛虎走后儿子的痛苦就在眼前,儿子走后赛虎的痛苦不想也知。那一刻,我甚至希望儿子就霸道地让赛虎生活在家中,可儿子懂事了!儿子懂事是父母的期望,此时,我竟不期望它的到来,因为儿子把痛苦独自吞咽了,这是一位父亲所不忍接受、面对的!

13)儿子少有的没上网便睡下了,第二天给自己放了假,出去洗个澡,回来又是睡了一整天。

14)我时常怀有对儿子的歉疚想赛虎。有一天偶过狗市,在一群京巴中我看到了一条鹤立鸡群的萨摩犬,他被主人牵着待价而沽,儿子当初领回赛虎时就是这般大小。我久久地伫立一边看着它„„

15)人狗情未了!人类在热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当热爱其它生命。人生在世,责任当先,对动物也要讲责任的,当你无法承担这种责任时,远离也是一种明智之举!

18、给红色字加拼音。(2分)

(1)硕大( ) (2)潜能( )

(3)漂泊( ) (4)歉疚( )

19、“让人喜忧参半的萨摩从此开始了它浮萍式的生活”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萨摩犬赛虎的“浮萍”历程。(3分)

20、“北方的倒春寒使气温骤降,下了一整天的冷雨还没有休止,使人感到了暖气走后的寒冷。”请你说说这处环境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4分)

21、文章对父亲着墨不多,但透过他对儿子的关注,我们分明感到他的内心的不平静,请你通过“我的心情很复杂,为赛虎,更为儿子”“空气凝重了,为赛虎,更为儿子”这两句话,品读父亲当时的心境。(4分)

22、文中的儿子虽然“已经是不受任何英雄激励的一代人了”,但在他身上却有着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在阅读全文后,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儿子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

23、动物,是人类的伙伴,尤其是忠诚的善解人意的犬类。可是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说“远离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这里包含了作者对动物怎样的态度?(4分)

24、经典影片《人鬼情未了》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再现了生死不渝的真情境界。本文作者活用了这个影片名,将文题定为《人狗情未了》,请你谈谈这个题目好在何处?(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25、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1分)

26、宝钗在宽慰宝玉时,突然将话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她的这种心理是因为自己说的哪句话而产生?她自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27、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分别来探望,面对这两个人,宝玉的语言和行动不尽相同。从宝玉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宝钗、黛玉二人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8、今年冬天的长春,天寒雪大路滑,车辆行人都要格外小心。你所在社区要出一期宣传栏,请你就冬季出行安全写一段百字左右的宣传语。

(二)作文(50分)

2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1)题目:我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少于600字。

文题(2)阅读下列材料,选择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喜剧大师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的观众忽然提醒说:“大师,您上衣钮扣忘扣了。”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并很快把钮扣扣好。当那位观众走开后,他又悄悄地把钮扣解开。这一幕正好被前来采访的记者看到了,于是他问卓别林:“您这样做何苦呢?”卓别林回答到:“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者,松开钮扣更能体现他的辛苦劳顿,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但对别人的善意提醒,要以感谢的态度给予回报,去尊重他。”

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窈窕淑女

2、所谓伊人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可怜白发生

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7、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等。

10、史学 文学

11、参与 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原因 倒下

12、庄公“鄙”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身边的近臣和根本不存在的神灵身上,不能取信于民。体现了政治上的无能。曹刿的“远谋”体现在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百姓身上,即政治上取信于民。

13、一鼓作气或彼竭我盈

14、在齐军三次击鼓后,在对方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的时候反攻;

在下车仔细观察齐军的车辙乱,旗子倒后确认追击时机。

15、①接近 ②满足

16“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或“闭目以授乞者”

17、为人不要太吝啬,钱财乃身外之物。(合理即可)

18、shuò qián bó jiù

1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放在准岳母家——到朋友家——回到自己家——再到第一位朋友家——再回到自己家——到第二位朋友家。

20、围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来谈。

21、这里表达了作为父亲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狗的惦念和不舍,又有对儿子的理解和心疼。儿子有爱心、有孝心,使父亲很受感动。作为父亲很希望能给儿子创造养狗的条件,但现状不允许,所以父亲很是难过。

22、围绕“热爱动物,理解朋友,孝顺父母”几点谈即可。

23、作者这样说恰恰说明他对动物的感情深厚,他把动物看成是人类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一员。不能好好的照顾它们就意味着是对它们的伤害,所以作者说当你无法承担这种责任时,远离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这里包含着对动物的热爱和尊重。

24、“人狗情未了”体现“我”和儿子对狗的喜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情未了”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呼吁人们要热爱万物生命,并且要学会承担责任。

25、《红楼梦》 曹雪芹

26、“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说的过于亲近,暴露了她内心深处对宝玉的关心。她颇有心计,深藏不露的她不允许自己犯这样的错误,所以立即打住,脸却红了。

27、宝玉对待宝钗,一面道谢,一面让座。对朋友般的客气。

宝玉对待黛玉,表面是责怪,实际是对黛玉的真切关心和无限的怜爱。

28、户外大雪纷飞,路上交通堵塞。天寒地冻,出行安全格外引人注意。希望社区居民小心缓行,防止摔滑跌倒,车辆要减速行驶,避免意外事故。每位居民都要增强雪天防滑意识,为自己,为他人营造健康、安全的和谐氛围。祝愿大家平安度过一个愉快的冬季!

综合实践评分标准:

①满分:10分。内容详实,表述准确,语言生动,有个性特点。

②一类文:7—9分,基准分为8分。内容详实,表述较准确。

③二类文:4—6分,基准分为5分。表述基本准确。

④三类文:0—3分,基准分为2分。表述不准确。

29、略。作文评分标准:

①满分:50分。

②一类文:45—49分,基准分为47分。主旨突出,文情并茂。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类文:A 、感情真挚 B 、立意新颖 C 、构思巧妙 D 、语言有个性。

③二类文:40—44分,基准分为42分。主旨明确,较有文采。

④三类文:30—39分,基准分为35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

⑤四类文:30分以下,基准分为25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君子好逑。

2、,在水一方。

3、,甲光向日金鳞开。

4、“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有时作者卒章显志,《捕蛇者说》一文的“ ”就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的揭露。

5、作家梁衡评价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时说:“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我们就听到了他对光阴虚度、报国无门的一声叹息: 。

6、白居易在《观刈麦》里这样描述烈日酷暑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 。

7。

8、杜甫的《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9、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往往善于捕捉不为人察觉的细节来营造意境,抒写诗情,生发哲理。请你为此举个例证,写出连续的两句,并写清作者和题目: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和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上文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1分)

11、解释下列红色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①又何间焉( ) ②弗敢加也( )

③公问其故( ) ④望其旗靡( )

12、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他入见后与庄公的对话中,你是怎样理解庄公之“鄙”与曹刿的“远谋”的?(4分)

13、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1分)

1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曹刿的指挥下,弱小的鲁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齐国。用你的话说说,他在战斗中是怎样选择时机进攻和追击齐军的?(2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汉世老人

①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

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②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

②内帑(tǎng):旧时指国库。帑:国库所藏金帛。

15、解释下列红色字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侵晨而起( ) ②聚敛无厌( )

16、文中说老人“性俭啬”,请从文中找出一处体现老人“性俭啬”的描写。(2分)

17、从这位老人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人狗情未了

天下文章

1)儿子喜欢养狗,曾跟我多次说要养狗,我说:“咱们养自己还很困难,哪还有精力养狗啊!”儿大不由爷了,儿子到了既有经济实力,也能自主的年龄了,没太在意我的意见,自己暗中买了一条心仪已久的萨摩犬。说绝对的“不由爷”,也冤枉了儿子,他还是考虑到我们的难处,将狗暂时寄养在他准岳母家。以往总是我唤儿子起床,并用保尔的话“起来,不是已经睡过了么”来激励他起床,他已经是不受任何英雄激励的一代人了。今早照例唤儿子起床时,却发现他不在屋里,床上的被子乱扬着。没听到他外出时的门响,儿子又从来没有早起外出的习惯,顿时让我和他妈有些着急,打电话又关机。焦急中突然发现儿子留下的一张便条。

老爸:我去姗姗家。萨摩不舒服,我去照顾了。

儿子

2)原来如此!还没有到吃早饭的时候,儿子回来了,面容疲惫,头发蓬乱,想必是一宿都照顾狗而不得睡觉。现在看来放在他的准岳母家也是不妥了。

让人喜忧参半的萨摩从此开始了它浮萍式的生活。

3)儿子又决定把萨摩寄养在好朋友家。那小两口都很喜欢萨摩,儿子似放心了许多。几天以后,儿子想狗坐立不安,当爹当妈的也于心不忍。狗既然都买了,我们抱着克服困难的决心,满足儿子的心愿。翌日,我向儿子热情的宣布:“欢迎狗狗回家!”我没有得到期望中的那种热烈回应,但狗狗还是回来了!他通体雪白,毛绒似毯,毛长似鬃;瓜子脸,尖下颌,两眼炯炯。虽然才2个多月大,但足以看出它未来硕大的发展潜能。它有“我到家了”的感觉,对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东闻西嗅,东张西望,大爪子敲击在地板上掷地有声。儿子他老妈回家时看见这个“庞然大物”,如同见到了出笼的老虎一般惊呼。

4)儿子虔诚地请我为狗狗起名。我起了一大串名字候选,其中有“追风”“乌骓”“公子小白”“赛虎”等,儿子选中了“赛虎”。

5)赛虎的到来改变了家庭平静的生活。出入门要紧关,因为有一位见狗如虎的;赛虎被关在儿子的房间里,寂寞难耐,经常挠门;它吃喝拉撒,还会时常掉点毛;雨天带它遛弯回来,儿子虽然给它擦了爪子,地板上仍是斑斑点点的。晚上,儿子把赛虎放在没有上盖的大笼子里,它总是往外蹦,或如困兽一般乱撞。儿子大了,眼里透着焦急,家里条件实在有限,他开始理解父母了,最后又决定把赛虎送回那位朋友家寄养。

6)那天儿子很晚才闷闷地回来了,我“通感”出了一种感觉。儿子告诉我,赛虎再回到朋友家时,小两口抱着狗非常激动地说:“这两天想起赛虎就难过,谁也不敢提赛虎,现在好了,好了!”儿子决定定期去看赛虎,我们经常听到赛虎的消息:长大了,长壮了;又长高了,又长壮了,言谈中能看得出儿子对它牵肠挂肚,在不远的远方有一个让他牵挂着的生命!

7)时光荏苒,赛虎已经一岁了,那一天我出差回来,一个胖乎乎的白练似的大狗亲热地扑到我面前,它已经是接近它的名字般的威风凛凛了!原来赛虎的养主新与别人合租一房,而合租者不喜欢狗,赛虎不得已被“退”回来了。

8)在外漂泊半年多的赛虎,又一次给我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和麻烦。已与上一次有着本质不同了,它把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过程的结果呈现在我们面前,温顺中带着野性,蜷居一隅时带着悲呜,门一开就要往外冲,一有钥匙开门声,它就在屋里急促地转圈,挠门。它随意地跳到儿子床上无拘无束地躺着,床单上还留有它的爪印,它总愿意跳上窗台向外眺望,它眼神令我无限地爱怜。赛虎的“为所欲为”,使儿子有了种无形的压力,在舍和不舍间痛苦着。

9)渐渐的我们有些理解了有些人叫爱犬为“儿子”的“荒唐”了。我打电脑时,赛虎就依偎在我的脚下眯眯兮兮地假寐。我常想,这个世界人是主宰,狗作为附属,它在假寐时不会什么都不想吧!我串休的那几天简直不忍把赛虎独自留家,当我要给它套上链子时,它知道是外出,竟能像小孩似的配合着给它“武装”,表现出极度的兴奋、急切„„

10)好景不长,赛虎又要易主了,这个小家实在有点容不下这个庞然大物了。儿子在赛虎和老妈之间难以鱼和熊掌得兼。儿子在焦急中物色下一个养主。

11)最难忘,揪心的时候来了,赛虎又要面对第三位主人了。北方的倒春寒使气温骤降,下了一整天的冷雨还没有休止,使人感到了暖气走后的寒冷。儿子打来电话,“老爸,我晚上六点带朋友来接赛虎”。顿时,赛虎在时的千般嬉闹化作一腔怜意和不舍。儿子和朋友来了,他们快速地收拾好东西带着赛虎走了。我站在阳台上,看见儿子在雨中抱着赛虎打车。因为有条大狗,很多车都“拒载”,儿子在雨中抱着赛虎焦急地等待能够停下来的车。我的心情很复杂,为赛虎,更为儿子。我们是不是在横刀夺爱?

12)我在家很不安地等待儿子回来。很晚,儿子回来了,我知道他要多陪陪在陌生环境中的赛虎。我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和儿子打招呼,“回来了,儿子?”“哦,回来了„„”然后儿子关上了自己的房门。我来到儿子的房间。高高大大的儿子在哭,他说:“我上车时赛虎要跟我走„„”我记得有一句诗说:“一句话,染苦了草原。”空气凝重了,为赛虎,更为儿子。赛虎走后儿子的痛苦就在眼前,儿子走后赛虎的痛苦不想也知。那一刻,我甚至希望儿子就霸道地让赛虎生活在家中,可儿子懂事了!儿子懂事是父母的期望,此时,我竟不期望它的到来,因为儿子把痛苦独自吞咽了,这是一位父亲所不忍接受、面对的!

13)儿子少有的没上网便睡下了,第二天给自己放了假,出去洗个澡,回来又是睡了一整天。

14)我时常怀有对儿子的歉疚想赛虎。有一天偶过狗市,在一群京巴中我看到了一条鹤立鸡群的萨摩犬,他被主人牵着待价而沽,儿子当初领回赛虎时就是这般大小。我久久地伫立一边看着它„„

15)人狗情未了!人类在热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当热爱其它生命。人生在世,责任当先,对动物也要讲责任的,当你无法承担这种责任时,远离也是一种明智之举!

18、给红色字加拼音。(2分)

(1)硕大( ) (2)潜能( )

(3)漂泊( ) (4)歉疚( )

19、“让人喜忧参半的萨摩从此开始了它浮萍式的生活”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萨摩犬赛虎的“浮萍”历程。(3分)

20、“北方的倒春寒使气温骤降,下了一整天的冷雨还没有休止,使人感到了暖气走后的寒冷。”请你说说这处环境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4分)

21、文章对父亲着墨不多,但透过他对儿子的关注,我们分明感到他的内心的不平静,请你通过“我的心情很复杂,为赛虎,更为儿子”“空气凝重了,为赛虎,更为儿子”这两句话,品读父亲当时的心境。(4分)

22、文中的儿子虽然“已经是不受任何英雄激励的一代人了”,但在他身上却有着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在阅读全文后,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儿子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

23、动物,是人类的伙伴,尤其是忠诚的善解人意的犬类。可是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说“远离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这里包含了作者对动物怎样的态度?(4分)

24、经典影片《人鬼情未了》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再现了生死不渝的真情境界。本文作者活用了这个影片名,将文题定为《人狗情未了》,请你谈谈这个题目好在何处?(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25、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1分)

26、宝钗在宽慰宝玉时,突然将话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她的这种心理是因为自己说的哪句话而产生?她自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27、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分别来探望,面对这两个人,宝玉的语言和行动不尽相同。从宝玉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宝钗、黛玉二人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8、今年冬天的长春,天寒雪大路滑,车辆行人都要格外小心。你所在社区要出一期宣传栏,请你就冬季出行安全写一段百字左右的宣传语。

(二)作文(50分)

2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1)题目:我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少于600字。

文题(2)阅读下列材料,选择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喜剧大师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的观众忽然提醒说:“大师,您上衣钮扣忘扣了。”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并很快把钮扣扣好。当那位观众走开后,他又悄悄地把钮扣解开。这一幕正好被前来采访的记者看到了,于是他问卓别林:“您这样做何苦呢?”卓别林回答到:“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者,松开钮扣更能体现他的辛苦劳顿,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但对别人的善意提醒,要以感谢的态度给予回报,去尊重他。”

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窈窕淑女

2、所谓伊人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可怜白发生

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7、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等。

10、史学 文学

11、参与 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原因 倒下

12、庄公“鄙”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身边的近臣和根本不存在的神灵身上,不能取信于民。体现了政治上的无能。曹刿的“远谋”体现在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百姓身上,即政治上取信于民。

13、一鼓作气或彼竭我盈

14、在齐军三次击鼓后,在对方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的时候反攻;

在下车仔细观察齐军的车辙乱,旗子倒后确认追击时机。

15、①接近 ②满足

16“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或“闭目以授乞者”

17、为人不要太吝啬,钱财乃身外之物。(合理即可)

18、shuò qián bó jiù

1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放在准岳母家——到朋友家——回到自己家——再到第一位朋友家——再回到自己家——到第二位朋友家。

20、围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来谈。

21、这里表达了作为父亲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狗的惦念和不舍,又有对儿子的理解和心疼。儿子有爱心、有孝心,使父亲很受感动。作为父亲很希望能给儿子创造养狗的条件,但现状不允许,所以父亲很是难过。

22、围绕“热爱动物,理解朋友,孝顺父母”几点谈即可。

23、作者这样说恰恰说明他对动物的感情深厚,他把动物看成是人类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一员。不能好好的照顾它们就意味着是对它们的伤害,所以作者说当你无法承担这种责任时,远离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这里包含着对动物的热爱和尊重。

24、“人狗情未了”体现“我”和儿子对狗的喜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情未了”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呼吁人们要热爱万物生命,并且要学会承担责任。

25、《红楼梦》 曹雪芹

26、“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说的过于亲近,暴露了她内心深处对宝玉的关心。她颇有心计,深藏不露的她不允许自己犯这样的错误,所以立即打住,脸却红了。

27、宝玉对待宝钗,一面道谢,一面让座。对朋友般的客气。

宝玉对待黛玉,表面是责怪,实际是对黛玉的真切关心和无限的怜爱。

28、户外大雪纷飞,路上交通堵塞。天寒地冻,出行安全格外引人注意。希望社区居民小心缓行,防止摔滑跌倒,车辆要减速行驶,避免意外事故。每位居民都要增强雪天防滑意识,为自己,为他人营造健康、安全的和谐氛围。祝愿大家平安度过一个愉快的冬季!

综合实践评分标准:

①满分:10分。内容详实,表述准确,语言生动,有个性特点。

②一类文:7—9分,基准分为8分。内容详实,表述较准确。

③二类文:4—6分,基准分为5分。表述基本准确。

④三类文:0—3分,基准分为2分。表述不准确。

29、略。作文评分标准:

①满分:50分。

②一类文:45—49分,基准分为47分。主旨突出,文情并茂。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类文:A 、感情真挚 B 、立意新颖 C 、构思巧妙 D 、语言有个性。

③二类文:40—44分,基准分为42分。主旨明确,较有文采。

④三类文:30—39分,基准分为35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

⑤四类文:30分以下,基准分为25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相关内容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河南省长垣县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口语交际.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书店门口遇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被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 ...

  •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立岗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 试卷特点: 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对词语的理解运用是考查的重点,对句子方面考查不够. 二.测试情况: 三年级62人,参考率100%,总得分3707分,平均分5 ...

  •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
  •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1-01-28 一.试卷评价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语试卷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意体现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 ...

  •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有答案
  • 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初一语文 2016.10 第一部分(25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zài) 体. 甲 的思想, 乙 的情感, 丙 的才智,无不栖身于根 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chéng) 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炼精(c ...

  •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总结
  • 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质量分析及其思考 王海龙 这学期,我带高二(14.15)班语文,前半学期主要学习语文必修5,新教材给我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带来了新的尝试,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进行了中期考试,现将本次的考试质量分析及其思考总结如下: 中考分析 一.试卷的构成和特点 本次期 ...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上学期)复习资料
  •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pep(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doc(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人教版](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精品](01-09)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01-09) · ...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和写同音字.(15分) zhuang pang bian nao zhong jing qi hu li Yong bao qian gua wan qu gao su min zu Xiang shen qi ji yang 故( ) ( )办 ...

  • 2014-201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检测试卷九
  • 2014-201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检测试卷九 一. 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诘问(ji é ) 孤孀(g ū) 寒噤(j ìn ) 吊唁( yàn ) .... B. 霹雳( pì ) 触目伤怀(zh ù) 差使(ch āi ) 颓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