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领导者的权力和权术

7.18 领导者的权力和权术

领导者所掌握的资源是很重要的,是很稀缺的,是不可代替的。这个时候,你对于下属的制约权就很大,或者说下属对于你的依赖性就很强。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权力的关键是依赖性的强弱,依赖性越强,这种权力和作用力也会越大。

◆依赖性取决于资源的重要程度

领导者所掌握的资源是重要的,同样一种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中它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工程师这个群体,其在英特尔公司比起在宝洁公司来说权力就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英特尔公司是以技术为导向的一个企业,它的企业之所以能保持领先优势,是在于它的质量和技术,那么企业对于这样一群工程师依赖性就很强。而宝洁是一家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在这家企业中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做销售的人权力较大。

◆依赖性取决于资源是否稀缺

物以稀为贵,有的资源是不可以代替的,不能代替的资源更难得。在一家企业中,如果某位员工所掌握的技术是独门的,就他自己知道,这就说明,该员工在这个企业中很稀缺,具有不可替代性。企业对他有一种很强的依赖性,那么他对企业来说,就有很强的影响力,或者说权力很大。

越稀少的职业在市场中、行业中就越宝贵。例如精算师,保险行业都有一位精算师,而这位精算师在市场上很难找,这样他的工资就高了。这位精算师的工资和待遇,是处于很前面的位置,这是由他本身的这种资源稀缺而决定的。

权力等于你可能的影响力

权力的五个层面

1.强制性权力

这种权力是建立在惧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作为下属如果不服从领导,领导就可以惩罚、处分、批评下属。因为你是领导,你是长官,你有这个权力,那么这种权力就叫强制性权力。在企业中领导可以解雇一个员会非常在乎你,尤其是这份工作是他所希望的工作时。所以在这个时候,上司对于下属就有这种强制性的权力。

2.奖赏性权力

与强制性权力正好相反,领导可以奖赏员工,让员工来重视自己。奖赏性的权力是让人们愿意服从领导者的指挥,通过奖励的方式来吸引下属,这种奖励包括金钱、晋升、学习的机会等。安排员工去做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或者给员工更好的工作环境等等,这些都属于奖赏性权力的范围。

强制性权力和奖赏性权力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果你能够剥夺和侵害他人的实际利益,那么你就具有强制性的权力;如果你能够给别人带来积极的利益和免受消极因素的影响,那么你就具有奖赏性权力。跟强制性权力不一样,奖赏性权力不一定要成为领导者才具有,有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也可以表扬另外一个员工,也可以在会上强调别人所做出的贡献,这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和影响力。所以权力并不一定在领导和下属之间才会出现,有时候平级之间,甚至下属对于上司都可能存在。

3.法定性权力

在组织结构中,你处于什么位置,高层、中层、还是低层,由此获得的这种权力就是法定性的权力,一旦有了正式的任命,你就具有了法定性的权力。法定性的权力比前两种权力覆盖面更广,它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职位权力的接收和认可,没有这法定作为基础,前面的强制性权力和奖赏性权力往往都不能够证实。例如没有给你任命,虽然告诉你要负责这个部门,但是你的这种奖赏性的权力和强制性的权力就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呢?所谓名不正

4.专家性权力

这种权力取决于你的知识、技能和专长。今天的企业发展越来越依赖技术因素,因此,专门的知识技能也成为权力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工作的细分,专业化越来越强,企业的目标越来越依靠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专家。

正如人们所知,医生在他的行业和领域中有权威性,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很强的专家性权力,医生所说的话不能不听。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愿意遵从于医嘱。还有一些职业,例如计算机方面的专家、税务的会计师、培训师等等,他们都是因为在某一领域中的特殊影响力,而获得了专家性权力。

5.参照性权力

如果你对某个人有一种崇拜的心理,并且希望自己成为像他那样人的时候,被你崇拜的这个人就获得了参照性的权力。这是一种对于人格魅力的敬仰,有的人这种敬仰甚至达到了效仿他人行为的程度。这就是请名人来做广告的原因,名人在这方面有一种参照性的权力,他做广告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权力的运用技术(权术)

上述五种权力都可以通过权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运用出来。同样具有强制性的权力,但是不同的人运用起来可能结果不一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权术的问题。通常领导者怎么样来使用这些权力呢?

◆合理化的方式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表达方式,用事实和数据来表达想法,想办法让别人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从而接受你的想法。

◆友情的方式

在提出一个要求和请求之前,先对对方进行正面的表扬,让对方对你觉得有好感。尽量表现出很好的友谊,或者是谦虚的态度,这就是一种友情。例如要试图影响自己的领导者,那么要尽量动用这种友情的方式。

◆结盟

如果想影响组织中更多的人物,与其他的部门经理或者领导在一起结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你的员工会认为你是在支持他们,这个时候你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已经在扩大了。 ◆谈判

双方坐下来,以双赢的方式进行谈判,这种方式给员工一种平等的感觉,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硬性指标

这里使用的是强制性权力,就是下达命令要求员工什么时候必须完成。如果第一次没有完成再给予提醒,这就是硬性指标。

◆高层的权威

对于员工的工作总是得到高层领导者的支持。通过这一点,来影响你的下属,提高下属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工作的高效完成。

◆规范的约束

规范的约束就是用制度、规则来约束企业,使其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标准。

影响权术选择的因素

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会均等地运用这些权术来进行工作。或者说,不同的人自己影响力的运用方面是不一样的。影响权术选择的因素有:

◆领导者相对权力的大小

相对权力大的领导者与相对权力小的领导者相比,在运用相同的权术时,相对权力大的

领导者运用起来可能会更有效。

◆领导者自身的目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从你的上司那儿得到好处,那么你可能就要动用友情这种权术;如果你想希望说服你的领导者接受你的建议,那么你要运用一种合理化的策略,你要说明其合情合理性,用“数据”事实说话。

◆任务的成功概率

如果你面对一个成功率非常高的任务,此时简单要求就行了。但是如果这个任务的不确定性很大,此时往往要动用你的职位权力。

◆企业文化

有些企业常常用积极的文化,就是用友情、用合理化的原则来工作;有些企业强调的是一种强制性的文化,动用这种强制性的权力和奖赏性的权力来工作。

领导者的绩效来源

领导者的绩效是一个函数的关系,不仅仅取决于领导者自身,还决于你所面对的这些管理的下属,取决于所处的环境。领导者的绩效本身,是领导者、下属和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再好的领导没有下属去做事情,照样完成不了目标;同样,领导和下属都很出色,但是这家企业没有一种好的企业文化,没有一种好的工作环境,也完成不了任务。所以说领导者的绩效是来自于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函数关系。

七,你会表现自己吗?

只要企业在,人在,升职的机会永远都有,特别是在较大或是发展中的企业,机会无处不在,但难度也不小,人才济济的企业竞争激烈,而人才匮乏的企业要矮子里拔大个儿~~如果你不是一支独秀,那就要学会恰当的表现自己,不能锋芒太盛也不可棱角全无,这是一个辨证的关系,锋芒毕露甚至功高盖主难免惹猜忌,而全无棱角默默无闻又不会惹人注意!该怎么表现呢?

你要学会把你的功劳和荣誉分给你的顶头上司和同事,同时又要很策略的让决定你升职的人知道这一切,这是一种职场的智慧,妙处难与君说,运用得当,你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甚至无往不利,运用不得当就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甚至贻笑大方!

还是那句话,这类话题太深奥,不可能说全,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自身了解企业了解你的领导,同时你要做的比别人想象中要好,这是一个硬件,同时别指望讨好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适当的爱憎分明恰当的当仁不让,那就该恭喜你了,你就要升职了,不过也不要忘记最关键的一点----努力工作,为了明天!

领导透视:理想领导者的特质

员工心目中的领导

下属对于拙劣领导的负面反映

美国管理专家霍根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说:“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进行调查,无论你针对的是什么样的行业,60%~75%的员工会认为在他们工作中,最大的压力和最糟糕的感受是来自于他们的直接上司。”霍根进一步指出:在美国不称职的经营管理者的比例占到了60%~75%;德国人在过去的10年中,大概有一半的高级主管在管理方面是失败的。

以上是国外的调查结果,那么在国内,也存在这种情况。有一项关于国内一家的航空公司的调查,发现不称职的经营管理者的比例占到了一半。调查报告显示最普遍的两类抱怨是: ◆基层管理者不愿意履行他们的权威,他们不愿意面对问题和冲突,缺乏自信,这个比例占到了20%;

◆管理者欺压下属,让下属没有喘息的机会。

从这些调查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下属对于领导的威信、影响力、绩效产生了怀疑。 从企业寿命看领导功过

1.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12.5岁

企业是一个生命体,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寿命大概是多久呢?对于世界500强这些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来说,其寿命大约是40年。但这仅仅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如果把在西欧、日本、北美所有的企业综合在一起,它们的平均寿命大约也只有12.5岁。那么国内企业的寿命大概有多长呢?

据统计,结果是8年的时间。这个8年其实还是要打折扣的,为什么?因为国内企业一直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运行的,国外很多企业还没有进入到中国来,还没有形成竞争。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开放以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国外同行的竞争和挑战。在没有多少外来竞争和压力的情形之下,国内的企业寿命是8年的时间,那么未来情况又会如何呢?

对于IT行业,企业的寿命更短。两年前对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企业的寿命只有2年零10个月,仅仅1年的时间就有30家企业倒闭,50家企业再注册。

2.企业运行的第十年是关键年

从这些数字来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倒闭于10岁这个门槛之上。如果把企业的寿命按40年作为一个寿终正寝的年龄来看,企业从它的形成到灭亡,40年为一个阶段,或者为一个生命的周期。那么企业在第10年这个门槛上倒闭,就相当于在青少年时期就夭折了。这就等于说家长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一个寿终正寝的年龄,如果没有什么天灾人祸,一个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就死掉了,那么这位家长是合格的吗?显然不是。 如果一家企业的领导者没有把企业带到寿终正寝的年龄,即40岁~50岁,而是在10岁这个门槛上就跃不过去了,就夭折了,也不能说这位领导者是合格的。所以说领导者应该对于企业过早地夭折负责任。这么多的企业在10年左右的时间都关闭了,那么对于调查结果中显示的60%~75%的不满意,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调查的结论是正确的。

领导者,你欠缺什么

为什么大量的企业会在10年左右这个门槛中倒闭呢?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两种作用力:即推力和拉力。

1.企业发展的两种作用力

◆推力

推力是指依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系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在这方面运行的如何,是否建立了一种系统和标准,这部分的作用力占到了80%左右。即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标准。所以企业进入规模化的阶段以后,重复发生的事情就必须靠制度来规范。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企业就有可能跃过第十年这个门槛。

◆拉力

企业的发展靠什么拉动呢?靠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领导者的个人魅力,领导者的权力威信,这部分的作用力占到了20%。好的领导者能够吸引大部分的员工跟随他一起去工作,这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引力而决定的,这就是一种拉力,这种拉力来源于个人自身的修养。

2.中层领导者应具备的12项技能

从领导者自身来看,中层和基层领导者不敢面对冲突,不敢面对问题去进行解决。沟通的结果是什么呢?为什么不敢面对呢?是因为缺乏自信,是因为缺乏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一名中层的领导者最起码要具备12项技能。

◆决策管理

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经营的重点在于决策。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存在大量需要决策的问题,决策分析是各级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决策的正确可以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决策的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破产。 ◆时间观念

有效地利用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怎样把最有效的时间,放在最能够创造领导绩效的关键性的目标和任务上,这是一名中层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一项较为重要的技能。 ◆授权的技巧

领导者本身就是在通过别人完成自己想要做的工作,那么应该如何去授权呢?确定一个有效的管理幅度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名领导者所能直接领导下级人员的数量。由于各级管理人员的经验、知识、能力有限,因此在进行职权划分时,必须根据不同岗位的性质,确定管理幅度,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沟通的技巧

无论跟上级、同事、下属相处,还是跟客户、供应商相处,都需要灵活的沟通的方式。可以说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际关系,影响到领导的绩效,所以掌握沟通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目标管理

公司的远景目标、年度规划、季度目标的制定对公司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的企业所谓的目标管理其实是在做指标管理,因为他们只关注销售和利润,而忽略人员管理,忽略企业的文化等等,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管理方式。

◆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表现测量、分析、评价的过程,以形成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了,领导要给他什么样的认可呢?工作任务没有完成,领导应该给他什么样的惩罚呢?这就是绩效评估的方式。

◆激励的技巧

领导者激励,主要是领导者的品行给企业员工带来的激励效果。企业的领导者是员工的表率,如果领导者具有较强的能力,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员工的价值实现,会对员工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激励过程

◆应变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作为企业领导必须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对于组织结构的变革、市场策略的更新、人员的变化和调整要应对自如,果断地做出合乎实际的决策。 ◆驾驭能力

组织和协调是驾驭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地完成企业的目标,要善于观察判断,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以保证企业高效地运行。

◆会议管理

作为领导者差不多有30%~50%的时间是在开会,对于怎样开会,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清楚。常常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未果。其实开会也有技巧,有必经的过程和阶段,领导者必须要懂得会前怎么准备,会中怎么去执行,会后怎么去追踪,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对个体的领导

企业的员工以企业为其主要的生存空间,作为领导者要时刻关心员工的需要和员工的困难,同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便更好地实现对员工个体的领导。

◆对团队的领导

团队的成员要学会互相信任,要坦率真诚。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只有注重加强团队的互助合作能力,注重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开发,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团队的领导。

正是因为很多的中层领导者缺乏这些基本的技能,所以缺乏工作的责任和自信。要真正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层领导者,需要用10年的时间,十年磨一剑。这10年并不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而是一个逐步培训的过程。在麦当劳,基本上每一个层级的领导者,都有自己相应的课程:有幼儿园的课程、小学的课程、中学的课程,直到大学的课程,每一名管理者、领导者,每一年都需要至少有20个以上的工作日去进行训练。这种不间断的、持续的培训,使这些中层的领导者可以不断地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格的中层领导者必须是一个有意识不断懂得培养的管理者。有很多的企业在培养或者提升一名员工的时候,只看到这名员工相对比其他员工强一点而提拔上来,提拔上来以后是否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呢?是否符合这个岗位的任职资格呢?这就不得而知了。那么相当多不合格的领导者充斥在领导岗位,可以想象领导的绩效会有多高?

3.好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技能

在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不管他的地位和职位如何,都需要一些关键性的执行能力来保证完成企业的任务,高层、基层和中层的领导者都不例外。对于领导的技能基本上可以分成3个层面:技术技能、思维能力(也称概念的技能)、人际关系能力。

◆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为完成特定任务而需要运用的一种知识、方法、技巧和设备使用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积累来掌握这项技能。这种技术技能,对于中层、高层领导者,随着职位的提升要求相对应越来越少;对于基层领导者,这种技术技能要求则要更高一些。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领导者认识自己的企业以及企业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宏观大局,或者说掌握大局中的各个部门,能够看到它们有机的联系。对于高层领导者来说,这种思维能力还包括对这个行业发展前景的一种认识。这种洞察力,可以说领导的层级越高,这种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高。高层领导者在这方面要有足够高、足够好的思维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

所谓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是跟别人一起相处,或者说借助于别人去完成工作的一种能力,它包括激励、推动、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是有效运用领导艺术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时候领导艺术的高和低,其实跟做人有关系,跟影响下属的水平有关系,跟自己所表现出来一些特征、个人品行有关系。例如正直、工作动机、沟通、是否具有诚信、是否执着、是否具有灵活性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执着指的是对于工作标准的执着,也就是当制度定下来,游戏规则定下来以后,就要执行这个标准,不能打折扣;执着是对于标准的坚持,越是高层领导者在这方面越要注意,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这个制度的破和立,制度定好了,你不执行,你打破它,别人也可以打破。所以,执着一定是关乎到企业工作标准的,一定是关乎到企业的制度和规章方面的。 那么所谓的灵活是什么呢?领导者的灵活性要体现在对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领导,有的人不愿意做,但是有能力去做。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状况是不一样的,领导者怎么可能用一种方法来管理所有的员工,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者要有相当程度的弹性,这种弹性就是对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所以必须要用弹性的方式,这就是灵活。

领导角色的变迁

领导是一个影响的过程

领导是一个影响的过程,影响谁?自然是下属,作为领导者其实就是跟下属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结合,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一个目标。也就是说,领导是一个通过影响他人或者群体,来实现目标的这样一种能力。关于领导这方面的讨论有两个重要的突破。

1.在讨论领导过程中,不再为领导而谈领导

有很多关于领导这方面的著作,在谈论的过程中,只是讨论领导者要具备什么能力。事实上领导者个人做得再好,如果不跟下属结合,如果不跟周围的环境结合,肯定是一句空话。所以第一个突破点就是,把环境的因素加入到领导的过程中去,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这种环境对领导者的绩效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外企中做得很出色的人员,到了国有企业,到了民营企业,他不见得能够成功,为什么?他的管理对象变了,他所处的环境变了。

2.领导者与管理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领导者和管理者究竟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领导和管理,在工作的动机、行为的方式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不能说管理者是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做工作,但是基本上管理者可能是循规蹈矩,就是按照企业某种要求来做事情,而不会越雷池半步;但是领导者就不一样了,他完全是用一种个人的、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目标。只要是对于绩效有帮助和有影响的可以随时去改变它。

管理者更多的强调一种程序化和稳定性,所以管理总是围绕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这几个要素来完成,这就是管理的五个要素。但是领导者就不一样,他强调一种适当的冒险,而这种冒险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具体的来说,管理者和领导者有以下区别:

表1-1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例如,领导者就相当于把握着梯子,要确定靠到哪一面墙才是对的,他关注的是一种方向;而管理者则是如何顺着这个梯子,最快地爬到顶端,也就是达成企业的目标。所以这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一些区别,今天更强调领导者这个角色和概念,而传统的管理者的角色、责任、习惯和行动,都已经受到一些挑战。

新型领导角色的变迁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领导者,而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呢?这需要管理者在角色方面进行适当的转变和调整。这种转变包含三个层面:

1.从策略者到“远景”者

什么是策略?什么是远景?从策略这个层面中已经看到,相当多的经理人已经把自己的工作放在如何去构造企业的体系,按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目标,所以他们强调的是战

略战术。但是今天更强调的是一种远景,它比策略更重要。因为策略本身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你试图通过策略来吸引一些追随者,往往不一定能够达成目标。人们对于领导者如何做事情并不感兴趣,但是如果领导者给下属展现的是一种远景,是一个宏伟蓝图,此时,人们愿意跟随领导者去共享这种荣耀。那么一个好的远景,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理想性

一个好的远景应符合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期望,具有很好的激励性。它能够创造出一种骄傲、自尊、活力和成就感。

◆可衡量性

一个好的远景应该具有一个能够反映人们高度理想的卓越标准。

◆统一性

远景要符合企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认同。

◆吸引性

一个令人心动的远景目标,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便于记忆,企业远景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来表述。例如,索尼公司的远景就是体验进步所带来的一种喜悦,并且运用对公众最有益的技术;沃尔玛让普通人也有机会可以买到跟有钱人相同的东西;还有我们所熟悉的迪斯尼乐园,他们的远景就是六个字:带给人们欢笑。

2.从指挥者到说书者

为什么要变成一个说书者呢?其实这个角色的调整跟第一条有关系,一名策略性的领导者都是在布置任务,都是在下达命令。不管是买进卖出,不管是增产减产,不管是投资融资还是在人员增减方面,基本上都是下达命令。而远景式的领导者就是不一样,他其实是以一种鼓舞诱导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所以说远景式的领导者,会用沟通的方式来代替命令。 极力倡导领导者应该成为一名说书者,当然这也需要一些技能。会讲故事的领导往往会通过故事来触动人心,来鼓舞员工的士气,甚至让下属怀抱远景,但是反过来如果你这个故事讲得没有什么趣味性,你也就很难鼓励一群人去达到目标。其实最好的故事,就是关乎你自身的一些问题,包括你个人的一些问题,包括你所在的组织中的一些问题,包括你自己的经历,即从本质的问题开始。例如,你是谁,今天企业处于什么现状,未来企业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等等。这些问题能够折射出领导者的一种思考和价值观,它是一种真实的再现和对未来远景的一种展望。但是讲故事的人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

3.从系统的构建者到变革者

这种转变跟前两项内容也有关系。如果领导者传播的是众所周知的一些观念,是大家都已经熟悉的事情,那不需要你去做了。那么领导者要做什么呢?要做那些别人未知领域的事情,这就要求领导者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变革和创新。要扮演一个既创造又破坏的角色,破坏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得更好。

◆传统的金字塔

一直以来,传统的经理人都是致力于维护组织秩序的协调性、一致性。将工作责任进行细分,组织结构其实就像一个金字塔。谁在金字塔的顶端呢?当然是总经理——高层领导者。那么谁处于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呢?就是一线的生产、销售、服务人员。

如果这个金字塔是这样的,领导者高高在上,真正接触顾客的是基层的员工,员工就会把目光集中在金字塔顶部的人,而背对着顾客。这样,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金字塔的顶层,各种信息也都会反馈上去,反馈上去以后等到领导者的批示下来,再来执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而顾客需要的是快速响应,但是有很多的信息、很多的问题都要不断地反馈到金字塔的顶端,企业究竟是关心谁呢?是100%的顾客满意,还是100%的老板满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把传统的金字塔倒置。

◆倒置的金字塔

谁处在倒置金字塔的顶部呢?是一线的员工,他们可以随时面对顾客。谁处在金字塔的底部?是领导者,领导者要扮演一名服务人员的角色。领导者即服务者,必须真正站在一个服务的角度来看待员工们如何在前线作战,看他们需要什么,缺资源给资源,缺人员给人员。 金字塔倒置过来以后,人们的这种观念和思路立刻有了很大的转变。过去以老板为中心,今天以顾客为中心;过去员工是围绕着领导去转,今天领导者要跟随员工进行运转。所以说完全倒置的金字塔,是对今天的领导角色的一个挑战。

“管理”你的老板

领导者要与上司相处,还要把握一个技能:如何管理你的老板。老板也需要去经营,需要去管理,你的上司不仅能管,而且还要管好。那么怎么去管呢?

在领导者长处之外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领导的长处之外发挥你自己的长处,这一点很重要。上司有今天这个地位,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作为下属你与领导者相处的时候,最重要是如何在他的长处之外来发挥你的优势,即取长补短。

1.主角与配角

你跟你的领导之间其实是一种互动的、互补的关系,与上司相处就像影视作品中的主角和配角一样,有的时候你唱主角,他唱配角;有的时候他唱主角,你当配角。但是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它在主角和配角的设置上和塑造上都各具特色,领导的过程也是如此,你必须要和你的上司唱好这一台戏。

2.形成互补型组合

好的领导与上司形成一种互补型的组合,达到1+1>2这种整合效果。这种互补型的组合在各种环境中都有,包括领导人怎么去用人,也是互补型的组合。要达到1+1>2这种整合的效果,就需要绿叶做红花的陪衬,如果把所有的绿叶都换成红花,那么美感一定是大打折扣,反而是不和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员工要在上司的长处之外,开辟出一块自己大显身手的领域,这样可以帮助上下级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型的工作关系。领导者如果总是循着上司的这些长处来发展自己的长处,充其量也就生活在你上司的阴影中,你很难突破你的上司。 从人力资源的意义上来说,这也属于人才和技能的重复配置,是一种浪费。再有一点,两强相遇,必有一伤,两个人都在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同样的技能,到最后可能是相互冲突。所以鼓励领导者,在上司的长处之外来发展自己的长处,弥补上司的不足,这样上司对于你来说也觉得是可依赖的。

赞美上司,融洽上下关系

管理老板就是要赞美你的上司,融洽上下关系。赞美上司的一个基本原则:要六分顺耳,四分刺耳。什么意思呢?都说老板爱听的话,对老板来说你就没有什么建议,这种情况之下你也就没有什么价值。怎么样跟上司恰如其分进行沟通呢?

1.认可你的上司

对于上司的观点要给予认可,上司听了当然会顺耳,有助于上下级关系的融洽,沟通也会顺利地进行。

2.把上司说急

说急,也就是要巧言晋见。不疼不痒的话干脆不要说,有的时候你只有把上司说急了,才会引起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你要真正懂得如何去跟你的上司去进行沟通和相处。

3.迂回进言

上司让你提意见时,你应利用向上司提供建设性的意见的机会来扩大你的影响力,这当

然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是向上司提意见要有游戏规则。

◆先肯定,后否定

你不能一上去就指责上司做错了什么,作为上司听惯了赞美的语言,不会愿意听你的指责。

◆用请教的方式

既然他是你的领导,你要以一种请教的方式来提意见,这样一种低姿态,上级可能就会觉得:哦!他让我自己来发现自己的这种错误,并且让自己愿意去纠正自己的错误。 ◆迂回进言

迂回进言比直接反对更有效。这里面可能需要你掌握一些技术和技巧,怎么样“曲线救国”,在这里面,这也是一种情商的表现。在进言的过程中,人们要知道提意见最多不超过2次,提到第三次时,上司可能就会对你有意见了。

◆提意见时要将问题和方案打包

有些人只管把问题丢给上司,矛盾上交,问题上交,没有哪个领导者喜欢这样的下属。当你给出一个意见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解决方案。当你在给出解决方案的时候,一种还不够,最好是两种,这样让上司可以选择。

有一句话说的好,赢家是答案的一部分,输家是问题的一部分,赢家说让我来帮助你,输家说那不关我的事儿,赢家总是看到问题后面的答案,而输家呢,总是看到答案后面的问题。这就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心态和观念,员工在跟上司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让你的上司来赏识你。

4.替上司担责分忧

替上司担责分忧,少让上司操心。领导者的工作不可能让下属包办,但是大部分事情是可以授权的。如果你能够把这些授权的事情,都给上司做好了,这就是一个不错的下属。所以好的下属要演好自己的本质角色,还要做上司的助手,有的时候还要替上司去受过。 这些都不失为作为一个领导者所需要去关注的几个基本点。做到了这4点,你就能够很好地去管理你的上司。一旦上司和你的关系相处融洽,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在为你所用。

【本讲小结】

这一讲主要讲述了:领导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哪种领导更受上司的赏、“管理”你的老板。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依据情商和智商的高低将领导者分为四类:智商高,情商也高;智商高,情商低;智商低,情商也低;智商低,情商高。列举了四种领导者各自不同的命运;分析了怎样与上司进行恰如其分的沟通;讨论了如何赞美你的上司,融洽上下关系。

处理同级关系的“3C原则”

领导者如何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呢?首先必须树立三个观念:第一,同事是帮手不是对手;第二,同事是伙伴不是冤家;第三,同事是兄弟不是路人。带着这种积极的观念与同级领导相处,你会发现彼此之间是互为资源的。处理同级关系需要遵循“3C原则”,即沟通、协调、合作。

1.沟通(Communication)

有人说沟通可以使你左右逢源,同级领导之间相互通气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有话在前头可以减少一些误会,增强一些信任。遇事先打招呼是表示对同级领导的一种尊重。沟通还可以加深理解。有了事先的沟通,决策执行起来更能够吸引对方的参与。

当然沟通过程中要摒弃一些坏的习惯。例如他人的家丑不可外扬,不要在同级领导之中私下议论上司的一些短处,不要在同级的领导前炫耀自己如何如何能干,或者是取得了一些

什么样的成绩。要多提建议,少提主张,要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避免主观臆断,避免好为人师。

2.协调(Coordination)

同级领导之间是平等共事的一种关系。对待下属也许可以通过垂直指挥来进行,而同级之间只能靠协调,通过协调来达成共识。那么同级领导之间有哪些协调的方式和手段呢? ◆会议协调

在会议中来协调有关的一些问题,同级领导可以各抒己见,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的决定,有利于问题地解决。

◆确定企业内部的操作流程

把流程规定下来,部门和部门之间有接口,按规矩完成计划。只要规定了程序,例如你把这个任务完成了以后交到某个部门,例如你完成这个任务的时间只有3天时限,不能越过这个时限,这就是流程规定了。

◆通过目标和计划来协调

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和长远规划。例如2003年某家企业开10家连锁店,这10家连锁店是作为公司的目标,每个部门都必须按照这个目标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人事部门要决定招多少人;培训部门要算一算,这么多人进来了以后你要做多少场培训。所有的部门都应该是围绕这个大目标来进行的。

◆通过特定的部门来协调

假如两个部门争执不下怎么办?找一个中间的部门,也许是人事部门,也许是企划部门,通过特定部门来协调。

◆设定特别助理和秘书岗位

领导者大部分都比较忙,怎么办?设定特别的助理和秘书这个岗位,在你繁忙的时候,有你的秘书和助手在,这样他可以帮助你收集资料,可以帮助你做一些最简单的协调工作。

3.合作(Corporation)

合作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每一个部门都需要有前手和后手,那么你怎样跟你的前手和后手之间共同合作取得成功呢?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合作可以取得1+1>2这样的效果,这就是要合作的原因。

一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挥他个人的绩效和水平,这就是合作的意义。其实合作最重要的问题也与你自己的观念有关,如果你带着一种合作的心态去做事情,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

好的合作可以带来更高的绩效,每个部门都不例外。其实每个部门也好,每个人也好,相对于这个群体和组织来说,都是沧海一粟。个人的成绩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一份贡献合作在一起,对一家企业来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绩效。

同级领导关系

同级领导关系六貌

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六个层面,也叫同级领导关系六貌:

1.利人利己

利人利己就是为自己着想,当然又不忘记别人的利益,谋求的是两全其美的策略。这种关系自然令人满意,所以也把它称为一种双赢的关系。

2.损人利己

也就是你输我赢的概念。秉持这种观念的人难免会动用自身的权势、财力、背景、个性来压迫别人,最后达成自己的目的。同级领导之间当然会采取这种反压迫的斗争策略,这样一定会导致输赢之分。

3.损己利人

有些人生性是比较消极的,习惯于委曲求全,为了迎合而不得罪别人,自己一些原则性的观点也不愿意说了,人云亦云,隐藏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虽然受到别人的赞誉和支持,但是却忽略了自我价值。

4.两败俱伤

两个固执己见、实力相当、互不相让的人,到头来结果是怎么样呢?就是一场生死较量,有可能双方都成为一种牺牲品。

5.独善其身

这就叫个人自扫门前雪。当不涉及到平等竞争的时候,这种处事的态度还不错,彼此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但事实上在同级部门之间、领导者之间相处的时候,往往有很多的关联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善其身也要看是什么时候。

6.好聚好散

既然合作不到一起,到不如取消合作。与其让大家今天去合作,到明天就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还不如今天就放弃。所谓道不同,不与为谋。既然分歧太大,日后可能会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有这个合作的必要。

怎样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

在以上六种方式和方法中,或者说人际关系的六种面貌中哪种最好,就要取决于你面临的情况。必须要分出高低的时候,就要从个人利益出发,从部门利益出发,坚持原则。有些时候,更多的是双赢的策略为上佳的选择。今天可能在双赢的基础上还可能多赢,多个层次的领导之间都应实现共赢。那么怎么样建立一种双赢的领导关系,这里面有几个要点: ◆要从品质着手

你要想双赢,你就必须有好的品质作为基础,没有诚信,没有成熟,没有豁达,那你可能什么事也做不了,更谈不上双赢。

◆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

最好的双赢其实就是合作,一般合作不成也可以退一步,采取折中的方式和方法,有面包总比没有面包好,其实这些也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制定一种双赢的协议

部门和部门之间只有口头承诺,还不行,到时候还会有人违规。怎么办?部门之间写一份协议,用制度来制约,用双赢的协议来制约。这种协议双方各一份,再给领导一份。 所以,什么事情都需要由制度来作为保障。合理的制度可以起到约定的作用,但是领导关系还要靠自觉,还要靠制度,还要靠道德,多方面的因素作为后盾才可以成功。制度只能制约讲规则的人,那些不讲规则的人制度恐怕还没有用,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你就要动用奖惩的策略,这是必需的,通过这,融洽两个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处理同级间的冲突

产生冲突的可能原因

同级领导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一些冲突呢?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就避免不了冲突,但是对于冲突也不必担心和害怕,过去一提到冲突就把它看成是负面的东西,把冲突说成肌体失调的表现,其实不是。

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冲突是与生俱来的,丢也丢不掉。既然只要有人在,它就有可能发生,还不如笑而接纳,更何况有些冲突不见得都是坏事。例如两三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而争执,这其实是件好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一家企业一支团队如果没有冲突是不好的事情。如果这家企业没有冲突,就像一潭死水一样,那就没有任何生气。你说的话我没有反对,我的话你也不反对,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在做事情。

冲突的积极和消极效应

冲突可能给人们带来积极的一面,最主要的是多样化观点的选择,这样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可以多一种选择,这对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决策的分析都是有帮助的。冲突的消极效应也很多,解决它需要费时费力,还有很多消极因素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等等。这些就是冲突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层面。

处理冲突的五种策略

在冲突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消极因素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等等,这些是冲突所产生的消极层面。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呢?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遵循托马斯•杰尔曼所说的处理矛盾的五种方式来化解同级领导之间的这种冲突。

1.竞争

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一味地忍受,逆来顺受。有一句话说的好,过分的老实就是愚蠢,所以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坚持。当企业改革进行到重要关头的时候,你知道这么做是对的时候,你就要采取竞争的策略,做你要做的事;如果有人违规的时候,你就要采取竞争的策略来给他以处分;当危机事件出现时,你就要采取竞争的策略去化解危机。

2.合作

合作可以达成双赢。有人问,在市场经济之下不是强调竞争吗?为什么我们又强调合作?其实这两者本质上并不矛盾,竞争是在有限的资源之下,决定市场占有率高和低。但是合作也是完全可以的,把蛋糕做大,把这个市场做大,每个人碗里面的这块蛋糕可能就会更大。

所以合作和竞争是可以在同一个层次上去进行的。什么时候要合作?当双方的观点都很重要的时候,谁也离不开谁的时候,那就寻求合作。一件事情需要两个部门共同去做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合作。你要发展新产品,既要有发展部门的人,还要有生产部门的人,还要有销售部门的人。销售部门的人比较了解市场,生产部门的人比较了解生产工艺,这些能不能作用到你的研发,跟你的研发相配套,这些都需要吸收进来。所以就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来研制新产品。

3.回避

有一些事情你做了对你不一定有什么益处,这样的事情干脆搁在一边,放在一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些小问题暂时放在一边,用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那些大事情大策略。

4.迁就

迁就别人当然会受到欢迎,但是有的时候也会被看作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所以要分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迁就。你明明知道自己错了那你当然要迁就别人了,这件事情只要别人做得很好,那就要迁就别人的观点。做完了这件事情对别人非常重要,对你无伤大雅,那么这样也可以迁就别人。有的时候说今天迁就别人是为了明天别人更好地来支持你,这也是一种策略。

5.折中

折中的方案就是双方各退一步,因为两败俱伤对谁都没有好处,半块面包总比没有面包好。

这5种策略都可以用来处理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有人说20岁的时候只会竞争,那个时侯比较年轻;30岁的时候很可能就知道怎样寻求合作,知道打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40岁的时候可能就懂得去折中了,不见得所有的事情都能符合你的理想,有的时候要退而求其次;50岁的时候很可能就要迁就别人了;60岁快退休的时候也就回避了。这反映出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职位的人在运用这5种策略的时候会有差异。人们要懂得在什么时候合作。

【案例】

有一个所罗门断案的故事:两个女人都说孩子是自己的,所罗门在断案的时候说:“既然你们都说是自己的孩子,那就劈开吧,一人一半,拿走吧。”这时候孩子真正的母亲说:“我放弃,这孩子不是我的,你判给她吧。”所罗门因此而断定孩子真正的母亲就是说这句话的人。因为真正的母亲是爱护自己的孩子,不会愿意一刀两断的。这一原则性的问题打不了折扣,不能折中,更不能迁就。

领导和下属是绩效伙伴

上文谈到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下面来看看如何跟下属相处。跟下属相处最重要的问题是要理顺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和下属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它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就像跳舞一样,领导者与跟随者必须以互动的方式前进或者是后退,这样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那么领导和下属之间除了互动这个关系之外,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绩效伙伴关系,也就是说领导者的绩效要通过下属来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必须跟下属之间在目标的实现上,方式方法要达成共识。

有效地处理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强化领导和下属的这种关系必须建立持久的信赖原则,这个信赖是连接下属和领导者之间的纽带,这种信赖是金钱买不来、命运强求不来的。信赖可以让失足的少年重新做人甚至创造很好的未来;信赖也可以让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走出茅庐去扶持刘备;信赖可以减少对抗,增强合作,它能真正滋润人际关系。这种信赖包含两层意义:

1.要赢得下属的信任

赢得下属对你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到遵守职业规范和道德,做到以身作则,否则别人就很难信任你了。

【举例】

有一家公司,总裁一方面强调在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一定要加强预算管理,一定要减缩费用,这样做无可厚非,这是值得倡导的内容。但是遗憾的是这位总裁自身的做法却违背了他自己的口号:一面提倡要节约成本,一面他自己又买了一辆豪华的奥迪轿车。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公司这么紧张,财政这么困难,你还在坐这么好的高级轿车。这样的领导者能赢得下属的信任吗?当然不能。所以领导者要赢得下属对你的信任,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

2.要信任下属

领导者要赢得下属信任的同时也要信任下属。你不能让这个员工工作的时候旁边再派一个人去盯着,这样做只会让人产生一种更大的猜忌和怀疑,不可能让那些员工大胆地去工作。 有位领导者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强调职业化,职业化就要引进职业化的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他却把老员工安置在新员工旁起监督的作用,这样一来新员工就缩手缩脚了。你如何去建职业化,如何去进一步规范呢?做不到。所以领导人要赢得别人的信任,要信任你的下属,这样你的影响力才能扩大。

吸引追随者的四个条件

对于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吸引跟随者,究竟是什么原因驱动我们的下属心甘情愿地跟随领导者去渡过难关呢?是靠你的个人权力吗?是靠你的奖赏性的权力吗?不是,其实更多的是靠你个人的魅力。

1.赋予梦想

好的领导者要懂得用远景去吸引人,你要帮员工确定梦想。一个有魅力的能够实现的梦想,是能够吸引员工跟随你一起去努力的。某公司有一位员工曾经拒绝了一份高薪的工作,为什么呢?他的回答是:钱和职位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一技之长。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培训师,他觉得这家企业会给他提供这个平台。可以想象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职业的培训师,那么谁能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他自己很清楚,所以这是他愿意留下来的

原因。

2.正直性

要想吸引员工就必须要正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者无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赢得下属对你的尊重。领导者一方面要求下属尽量做好,另一方面,又指示下属他给他做两套财务账,不该签字的让下属签字。有很多下属就因为这一点,害怕犯怵,觉得领导者逼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最后他只能选择离开。所以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3.公平性

吸引下属的因素是你的公平性。一个领导者能不能公平待人,这一点很重要,你的直接下属有多少人,能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多的领导者很难做到。领导者喜欢的下属就给好的工作,领导者喜欢的下属会提前出国学习,领导者喜欢的下属就给更容易完成的任务。有很多人不愿意在这家企业中留下来就是因为领导者对不同的层级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4.可靠性

领导者在任何时候,如在员工困难的时候,在员工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都会出现。领导者在必要的时候要担当下属的保护人。上级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领导者把所有的问题都担当下来,下属会怎么样,心里很明白,这是领导者在替他们受过,他们自然会对你多了一份尊重。所以懂得给下属担当责任、担罪责的人更容易受到下属的拥戴。

激励的策略

激励虽是一个将“潜能”变成“动能”的复杂过程,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作为领导者,如果能激发团队成员对工作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将使团队领导力发生质的变化。领导者采取激励手段的时候,应该注意BEST策略。

激励的策略主要具有四个要点:

◆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即针对激励对象的期望值。人们的期望值越高,越具有激发性。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对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要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员工的需求不断变化,今天的激励明天不一定起作用。因此,激励一定要有针对性。

◆适度性原则

物质激励要适度、适当,应根据激励对象的贡献大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目的、确定适当的奖励标准。实际上,有些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例如自尊、自我发展。 ◆及时激励的原则

当员工做出成绩时没有及时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将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将可能失去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和激情。因此,激励的时机一定要及时。

◆激励具有“抗药性”

激励具有抗药性。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化,多次使用后,新鲜感将会丧失,从而激励的效果越来越微弱。为了防止这种抗药性的出现,就需要领导者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时刻保持新鲜感,保持员工的热情和活力,确保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7.18 领导者的权力和权术

领导者所掌握的资源是很重要的,是很稀缺的,是不可代替的。这个时候,你对于下属的制约权就很大,或者说下属对于你的依赖性就很强。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权力的关键是依赖性的强弱,依赖性越强,这种权力和作用力也会越大。

◆依赖性取决于资源的重要程度

领导者所掌握的资源是重要的,同样一种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中它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工程师这个群体,其在英特尔公司比起在宝洁公司来说权力就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英特尔公司是以技术为导向的一个企业,它的企业之所以能保持领先优势,是在于它的质量和技术,那么企业对于这样一群工程师依赖性就很强。而宝洁是一家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在这家企业中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做销售的人权力较大。

◆依赖性取决于资源是否稀缺

物以稀为贵,有的资源是不可以代替的,不能代替的资源更难得。在一家企业中,如果某位员工所掌握的技术是独门的,就他自己知道,这就说明,该员工在这个企业中很稀缺,具有不可替代性。企业对他有一种很强的依赖性,那么他对企业来说,就有很强的影响力,或者说权力很大。

越稀少的职业在市场中、行业中就越宝贵。例如精算师,保险行业都有一位精算师,而这位精算师在市场上很难找,这样他的工资就高了。这位精算师的工资和待遇,是处于很前面的位置,这是由他本身的这种资源稀缺而决定的。

权力等于你可能的影响力

权力的五个层面

1.强制性权力

这种权力是建立在惧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作为下属如果不服从领导,领导就可以惩罚、处分、批评下属。因为你是领导,你是长官,你有这个权力,那么这种权力就叫强制性权力。在企业中领导可以解雇一个员会非常在乎你,尤其是这份工作是他所希望的工作时。所以在这个时候,上司对于下属就有这种强制性的权力。

2.奖赏性权力

与强制性权力正好相反,领导可以奖赏员工,让员工来重视自己。奖赏性的权力是让人们愿意服从领导者的指挥,通过奖励的方式来吸引下属,这种奖励包括金钱、晋升、学习的机会等。安排员工去做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或者给员工更好的工作环境等等,这些都属于奖赏性权力的范围。

强制性权力和奖赏性权力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果你能够剥夺和侵害他人的实际利益,那么你就具有强制性的权力;如果你能够给别人带来积极的利益和免受消极因素的影响,那么你就具有奖赏性权力。跟强制性权力不一样,奖赏性权力不一定要成为领导者才具有,有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也可以表扬另外一个员工,也可以在会上强调别人所做出的贡献,这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和影响力。所以权力并不一定在领导和下属之间才会出现,有时候平级之间,甚至下属对于上司都可能存在。

3.法定性权力

在组织结构中,你处于什么位置,高层、中层、还是低层,由此获得的这种权力就是法定性的权力,一旦有了正式的任命,你就具有了法定性的权力。法定性的权力比前两种权力覆盖面更广,它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职位权力的接收和认可,没有这法定作为基础,前面的强制性权力和奖赏性权力往往都不能够证实。例如没有给你任命,虽然告诉你要负责这个部门,但是你的这种奖赏性的权力和强制性的权力就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呢?所谓名不正

4.专家性权力

这种权力取决于你的知识、技能和专长。今天的企业发展越来越依赖技术因素,因此,专门的知识技能也成为权力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工作的细分,专业化越来越强,企业的目标越来越依靠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专家。

正如人们所知,医生在他的行业和领域中有权威性,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很强的专家性权力,医生所说的话不能不听。所以大多数的人都愿意遵从于医嘱。还有一些职业,例如计算机方面的专家、税务的会计师、培训师等等,他们都是因为在某一领域中的特殊影响力,而获得了专家性权力。

5.参照性权力

如果你对某个人有一种崇拜的心理,并且希望自己成为像他那样人的时候,被你崇拜的这个人就获得了参照性的权力。这是一种对于人格魅力的敬仰,有的人这种敬仰甚至达到了效仿他人行为的程度。这就是请名人来做广告的原因,名人在这方面有一种参照性的权力,他做广告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权力的运用技术(权术)

上述五种权力都可以通过权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运用出来。同样具有强制性的权力,但是不同的人运用起来可能结果不一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权术的问题。通常领导者怎么样来使用这些权力呢?

◆合理化的方式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表达方式,用事实和数据来表达想法,想办法让别人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从而接受你的想法。

◆友情的方式

在提出一个要求和请求之前,先对对方进行正面的表扬,让对方对你觉得有好感。尽量表现出很好的友谊,或者是谦虚的态度,这就是一种友情。例如要试图影响自己的领导者,那么要尽量动用这种友情的方式。

◆结盟

如果想影响组织中更多的人物,与其他的部门经理或者领导在一起结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你的员工会认为你是在支持他们,这个时候你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已经在扩大了。 ◆谈判

双方坐下来,以双赢的方式进行谈判,这种方式给员工一种平等的感觉,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硬性指标

这里使用的是强制性权力,就是下达命令要求员工什么时候必须完成。如果第一次没有完成再给予提醒,这就是硬性指标。

◆高层的权威

对于员工的工作总是得到高层领导者的支持。通过这一点,来影响你的下属,提高下属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工作的高效完成。

◆规范的约束

规范的约束就是用制度、规则来约束企业,使其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标准。

影响权术选择的因素

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会均等地运用这些权术来进行工作。或者说,不同的人自己影响力的运用方面是不一样的。影响权术选择的因素有:

◆领导者相对权力的大小

相对权力大的领导者与相对权力小的领导者相比,在运用相同的权术时,相对权力大的

领导者运用起来可能会更有效。

◆领导者自身的目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从你的上司那儿得到好处,那么你可能就要动用友情这种权术;如果你想希望说服你的领导者接受你的建议,那么你要运用一种合理化的策略,你要说明其合情合理性,用“数据”事实说话。

◆任务的成功概率

如果你面对一个成功率非常高的任务,此时简单要求就行了。但是如果这个任务的不确定性很大,此时往往要动用你的职位权力。

◆企业文化

有些企业常常用积极的文化,就是用友情、用合理化的原则来工作;有些企业强调的是一种强制性的文化,动用这种强制性的权力和奖赏性的权力来工作。

领导者的绩效来源

领导者的绩效是一个函数的关系,不仅仅取决于领导者自身,还决于你所面对的这些管理的下属,取决于所处的环境。领导者的绩效本身,是领导者、下属和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再好的领导没有下属去做事情,照样完成不了目标;同样,领导和下属都很出色,但是这家企业没有一种好的企业文化,没有一种好的工作环境,也完成不了任务。所以说领导者的绩效是来自于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函数关系。

七,你会表现自己吗?

只要企业在,人在,升职的机会永远都有,特别是在较大或是发展中的企业,机会无处不在,但难度也不小,人才济济的企业竞争激烈,而人才匮乏的企业要矮子里拔大个儿~~如果你不是一支独秀,那就要学会恰当的表现自己,不能锋芒太盛也不可棱角全无,这是一个辨证的关系,锋芒毕露甚至功高盖主难免惹猜忌,而全无棱角默默无闻又不会惹人注意!该怎么表现呢?

你要学会把你的功劳和荣誉分给你的顶头上司和同事,同时又要很策略的让决定你升职的人知道这一切,这是一种职场的智慧,妙处难与君说,运用得当,你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甚至无往不利,运用不得当就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甚至贻笑大方!

还是那句话,这类话题太深奥,不可能说全,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自身了解企业了解你的领导,同时你要做的比别人想象中要好,这是一个硬件,同时别指望讨好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适当的爱憎分明恰当的当仁不让,那就该恭喜你了,你就要升职了,不过也不要忘记最关键的一点----努力工作,为了明天!

领导透视:理想领导者的特质

员工心目中的领导

下属对于拙劣领导的负面反映

美国管理专家霍根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说:“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进行调查,无论你针对的是什么样的行业,60%~75%的员工会认为在他们工作中,最大的压力和最糟糕的感受是来自于他们的直接上司。”霍根进一步指出:在美国不称职的经营管理者的比例占到了60%~75%;德国人在过去的10年中,大概有一半的高级主管在管理方面是失败的。

以上是国外的调查结果,那么在国内,也存在这种情况。有一项关于国内一家的航空公司的调查,发现不称职的经营管理者的比例占到了一半。调查报告显示最普遍的两类抱怨是: ◆基层管理者不愿意履行他们的权威,他们不愿意面对问题和冲突,缺乏自信,这个比例占到了20%;

◆管理者欺压下属,让下属没有喘息的机会。

从这些调查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下属对于领导的威信、影响力、绩效产生了怀疑。 从企业寿命看领导功过

1.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12.5岁

企业是一个生命体,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寿命大概是多久呢?对于世界500强这些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来说,其寿命大约是40年。但这仅仅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如果把在西欧、日本、北美所有的企业综合在一起,它们的平均寿命大约也只有12.5岁。那么国内企业的寿命大概有多长呢?

据统计,结果是8年的时间。这个8年其实还是要打折扣的,为什么?因为国内企业一直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运行的,国外很多企业还没有进入到中国来,还没有形成竞争。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开放以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国外同行的竞争和挑战。在没有多少外来竞争和压力的情形之下,国内的企业寿命是8年的时间,那么未来情况又会如何呢?

对于IT行业,企业的寿命更短。两年前对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企业的寿命只有2年零10个月,仅仅1年的时间就有30家企业倒闭,50家企业再注册。

2.企业运行的第十年是关键年

从这些数字来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倒闭于10岁这个门槛之上。如果把企业的寿命按40年作为一个寿终正寝的年龄来看,企业从它的形成到灭亡,40年为一个阶段,或者为一个生命的周期。那么企业在第10年这个门槛上倒闭,就相当于在青少年时期就夭折了。这就等于说家长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一个寿终正寝的年龄,如果没有什么天灾人祸,一个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就死掉了,那么这位家长是合格的吗?显然不是。 如果一家企业的领导者没有把企业带到寿终正寝的年龄,即40岁~50岁,而是在10岁这个门槛上就跃不过去了,就夭折了,也不能说这位领导者是合格的。所以说领导者应该对于企业过早地夭折负责任。这么多的企业在10年左右的时间都关闭了,那么对于调查结果中显示的60%~75%的不满意,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调查的结论是正确的。

领导者,你欠缺什么

为什么大量的企业会在10年左右这个门槛中倒闭呢?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两种作用力:即推力和拉力。

1.企业发展的两种作用力

◆推力

推力是指依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系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在这方面运行的如何,是否建立了一种系统和标准,这部分的作用力占到了80%左右。即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标准。所以企业进入规模化的阶段以后,重复发生的事情就必须靠制度来规范。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企业就有可能跃过第十年这个门槛。

◆拉力

企业的发展靠什么拉动呢?靠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领导者的个人魅力,领导者的权力威信,这部分的作用力占到了20%。好的领导者能够吸引大部分的员工跟随他一起去工作,这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引力而决定的,这就是一种拉力,这种拉力来源于个人自身的修养。

2.中层领导者应具备的12项技能

从领导者自身来看,中层和基层领导者不敢面对冲突,不敢面对问题去进行解决。沟通的结果是什么呢?为什么不敢面对呢?是因为缺乏自信,是因为缺乏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一名中层的领导者最起码要具备12项技能。

◆决策管理

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经营的重点在于决策。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存在大量需要决策的问题,决策分析是各级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决策的正确可以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决策的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破产。 ◆时间观念

有效地利用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怎样把最有效的时间,放在最能够创造领导绩效的关键性的目标和任务上,这是一名中层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一项较为重要的技能。 ◆授权的技巧

领导者本身就是在通过别人完成自己想要做的工作,那么应该如何去授权呢?确定一个有效的管理幅度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名领导者所能直接领导下级人员的数量。由于各级管理人员的经验、知识、能力有限,因此在进行职权划分时,必须根据不同岗位的性质,确定管理幅度,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沟通的技巧

无论跟上级、同事、下属相处,还是跟客户、供应商相处,都需要灵活的沟通的方式。可以说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际关系,影响到领导的绩效,所以掌握沟通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目标管理

公司的远景目标、年度规划、季度目标的制定对公司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的企业所谓的目标管理其实是在做指标管理,因为他们只关注销售和利润,而忽略人员管理,忽略企业的文化等等,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管理方式。

◆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表现测量、分析、评价的过程,以形成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了,领导要给他什么样的认可呢?工作任务没有完成,领导应该给他什么样的惩罚呢?这就是绩效评估的方式。

◆激励的技巧

领导者激励,主要是领导者的品行给企业员工带来的激励效果。企业的领导者是员工的表率,如果领导者具有较强的能力,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员工的价值实现,会对员工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激励过程

◆应变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作为企业领导必须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对于组织结构的变革、市场策略的更新、人员的变化和调整要应对自如,果断地做出合乎实际的决策。 ◆驾驭能力

组织和协调是驾驭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地完成企业的目标,要善于观察判断,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以保证企业高效地运行。

◆会议管理

作为领导者差不多有30%~50%的时间是在开会,对于怎样开会,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清楚。常常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未果。其实开会也有技巧,有必经的过程和阶段,领导者必须要懂得会前怎么准备,会中怎么去执行,会后怎么去追踪,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对个体的领导

企业的员工以企业为其主要的生存空间,作为领导者要时刻关心员工的需要和员工的困难,同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便更好地实现对员工个体的领导。

◆对团队的领导

团队的成员要学会互相信任,要坦率真诚。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只有注重加强团队的互助合作能力,注重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开发,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团队的领导。

正是因为很多的中层领导者缺乏这些基本的技能,所以缺乏工作的责任和自信。要真正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层领导者,需要用10年的时间,十年磨一剑。这10年并不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而是一个逐步培训的过程。在麦当劳,基本上每一个层级的领导者,都有自己相应的课程:有幼儿园的课程、小学的课程、中学的课程,直到大学的课程,每一名管理者、领导者,每一年都需要至少有20个以上的工作日去进行训练。这种不间断的、持续的培训,使这些中层的领导者可以不断地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格的中层领导者必须是一个有意识不断懂得培养的管理者。有很多的企业在培养或者提升一名员工的时候,只看到这名员工相对比其他员工强一点而提拔上来,提拔上来以后是否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呢?是否符合这个岗位的任职资格呢?这就不得而知了。那么相当多不合格的领导者充斥在领导岗位,可以想象领导的绩效会有多高?

3.好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技能

在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不管他的地位和职位如何,都需要一些关键性的执行能力来保证完成企业的任务,高层、基层和中层的领导者都不例外。对于领导的技能基本上可以分成3个层面:技术技能、思维能力(也称概念的技能)、人际关系能力。

◆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为完成特定任务而需要运用的一种知识、方法、技巧和设备使用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积累来掌握这项技能。这种技术技能,对于中层、高层领导者,随着职位的提升要求相对应越来越少;对于基层领导者,这种技术技能要求则要更高一些。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领导者认识自己的企业以及企业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宏观大局,或者说掌握大局中的各个部门,能够看到它们有机的联系。对于高层领导者来说,这种思维能力还包括对这个行业发展前景的一种认识。这种洞察力,可以说领导的层级越高,这种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高。高层领导者在这方面要有足够高、足够好的思维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

所谓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是跟别人一起相处,或者说借助于别人去完成工作的一种能力,它包括激励、推动、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是有效运用领导艺术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时候领导艺术的高和低,其实跟做人有关系,跟影响下属的水平有关系,跟自己所表现出来一些特征、个人品行有关系。例如正直、工作动机、沟通、是否具有诚信、是否执着、是否具有灵活性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执着指的是对于工作标准的执着,也就是当制度定下来,游戏规则定下来以后,就要执行这个标准,不能打折扣;执着是对于标准的坚持,越是高层领导者在这方面越要注意,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这个制度的破和立,制度定好了,你不执行,你打破它,别人也可以打破。所以,执着一定是关乎到企业工作标准的,一定是关乎到企业的制度和规章方面的。 那么所谓的灵活是什么呢?领导者的灵活性要体现在对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领导,有的人不愿意做,但是有能力去做。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状况是不一样的,领导者怎么可能用一种方法来管理所有的员工,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者要有相当程度的弹性,这种弹性就是对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所以必须要用弹性的方式,这就是灵活。

领导角色的变迁

领导是一个影响的过程

领导是一个影响的过程,影响谁?自然是下属,作为领导者其实就是跟下属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结合,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一个目标。也就是说,领导是一个通过影响他人或者群体,来实现目标的这样一种能力。关于领导这方面的讨论有两个重要的突破。

1.在讨论领导过程中,不再为领导而谈领导

有很多关于领导这方面的著作,在谈论的过程中,只是讨论领导者要具备什么能力。事实上领导者个人做得再好,如果不跟下属结合,如果不跟周围的环境结合,肯定是一句空话。所以第一个突破点就是,把环境的因素加入到领导的过程中去,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这种环境对领导者的绩效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外企中做得很出色的人员,到了国有企业,到了民营企业,他不见得能够成功,为什么?他的管理对象变了,他所处的环境变了。

2.领导者与管理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领导者和管理者究竟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领导和管理,在工作的动机、行为的方式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不能说管理者是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做工作,但是基本上管理者可能是循规蹈矩,就是按照企业某种要求来做事情,而不会越雷池半步;但是领导者就不一样了,他完全是用一种个人的、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目标。只要是对于绩效有帮助和有影响的可以随时去改变它。

管理者更多的强调一种程序化和稳定性,所以管理总是围绕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这几个要素来完成,这就是管理的五个要素。但是领导者就不一样,他强调一种适当的冒险,而这种冒险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具体的来说,管理者和领导者有以下区别:

表1-1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例如,领导者就相当于把握着梯子,要确定靠到哪一面墙才是对的,他关注的是一种方向;而管理者则是如何顺着这个梯子,最快地爬到顶端,也就是达成企业的目标。所以这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一些区别,今天更强调领导者这个角色和概念,而传统的管理者的角色、责任、习惯和行动,都已经受到一些挑战。

新型领导角色的变迁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领导者,而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呢?这需要管理者在角色方面进行适当的转变和调整。这种转变包含三个层面:

1.从策略者到“远景”者

什么是策略?什么是远景?从策略这个层面中已经看到,相当多的经理人已经把自己的工作放在如何去构造企业的体系,按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目标,所以他们强调的是战

略战术。但是今天更强调的是一种远景,它比策略更重要。因为策略本身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你试图通过策略来吸引一些追随者,往往不一定能够达成目标。人们对于领导者如何做事情并不感兴趣,但是如果领导者给下属展现的是一种远景,是一个宏伟蓝图,此时,人们愿意跟随领导者去共享这种荣耀。那么一个好的远景,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理想性

一个好的远景应符合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期望,具有很好的激励性。它能够创造出一种骄傲、自尊、活力和成就感。

◆可衡量性

一个好的远景应该具有一个能够反映人们高度理想的卓越标准。

◆统一性

远景要符合企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认同。

◆吸引性

一个令人心动的远景目标,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便于记忆,企业远景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来表述。例如,索尼公司的远景就是体验进步所带来的一种喜悦,并且运用对公众最有益的技术;沃尔玛让普通人也有机会可以买到跟有钱人相同的东西;还有我们所熟悉的迪斯尼乐园,他们的远景就是六个字:带给人们欢笑。

2.从指挥者到说书者

为什么要变成一个说书者呢?其实这个角色的调整跟第一条有关系,一名策略性的领导者都是在布置任务,都是在下达命令。不管是买进卖出,不管是增产减产,不管是投资融资还是在人员增减方面,基本上都是下达命令。而远景式的领导者就是不一样,他其实是以一种鼓舞诱导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所以说远景式的领导者,会用沟通的方式来代替命令。 极力倡导领导者应该成为一名说书者,当然这也需要一些技能。会讲故事的领导往往会通过故事来触动人心,来鼓舞员工的士气,甚至让下属怀抱远景,但是反过来如果你这个故事讲得没有什么趣味性,你也就很难鼓励一群人去达到目标。其实最好的故事,就是关乎你自身的一些问题,包括你个人的一些问题,包括你所在的组织中的一些问题,包括你自己的经历,即从本质的问题开始。例如,你是谁,今天企业处于什么现状,未来企业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等等。这些问题能够折射出领导者的一种思考和价值观,它是一种真实的再现和对未来远景的一种展望。但是讲故事的人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

3.从系统的构建者到变革者

这种转变跟前两项内容也有关系。如果领导者传播的是众所周知的一些观念,是大家都已经熟悉的事情,那不需要你去做了。那么领导者要做什么呢?要做那些别人未知领域的事情,这就要求领导者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变革和创新。要扮演一个既创造又破坏的角色,破坏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得更好。

◆传统的金字塔

一直以来,传统的经理人都是致力于维护组织秩序的协调性、一致性。将工作责任进行细分,组织结构其实就像一个金字塔。谁在金字塔的顶端呢?当然是总经理——高层领导者。那么谁处于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呢?就是一线的生产、销售、服务人员。

如果这个金字塔是这样的,领导者高高在上,真正接触顾客的是基层的员工,员工就会把目光集中在金字塔顶部的人,而背对着顾客。这样,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金字塔的顶层,各种信息也都会反馈上去,反馈上去以后等到领导者的批示下来,再来执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而顾客需要的是快速响应,但是有很多的信息、很多的问题都要不断地反馈到金字塔的顶端,企业究竟是关心谁呢?是100%的顾客满意,还是100%的老板满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把传统的金字塔倒置。

◆倒置的金字塔

谁处在倒置金字塔的顶部呢?是一线的员工,他们可以随时面对顾客。谁处在金字塔的底部?是领导者,领导者要扮演一名服务人员的角色。领导者即服务者,必须真正站在一个服务的角度来看待员工们如何在前线作战,看他们需要什么,缺资源给资源,缺人员给人员。 金字塔倒置过来以后,人们的这种观念和思路立刻有了很大的转变。过去以老板为中心,今天以顾客为中心;过去员工是围绕着领导去转,今天领导者要跟随员工进行运转。所以说完全倒置的金字塔,是对今天的领导角色的一个挑战。

“管理”你的老板

领导者要与上司相处,还要把握一个技能:如何管理你的老板。老板也需要去经营,需要去管理,你的上司不仅能管,而且还要管好。那么怎么去管呢?

在领导者长处之外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领导的长处之外发挥你自己的长处,这一点很重要。上司有今天这个地位,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作为下属你与领导者相处的时候,最重要是如何在他的长处之外来发挥你的优势,即取长补短。

1.主角与配角

你跟你的领导之间其实是一种互动的、互补的关系,与上司相处就像影视作品中的主角和配角一样,有的时候你唱主角,他唱配角;有的时候他唱主角,你当配角。但是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它在主角和配角的设置上和塑造上都各具特色,领导的过程也是如此,你必须要和你的上司唱好这一台戏。

2.形成互补型组合

好的领导与上司形成一种互补型的组合,达到1+1>2这种整合效果。这种互补型的组合在各种环境中都有,包括领导人怎么去用人,也是互补型的组合。要达到1+1>2这种整合的效果,就需要绿叶做红花的陪衬,如果把所有的绿叶都换成红花,那么美感一定是大打折扣,反而是不和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员工要在上司的长处之外,开辟出一块自己大显身手的领域,这样可以帮助上下级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型的工作关系。领导者如果总是循着上司的这些长处来发展自己的长处,充其量也就生活在你上司的阴影中,你很难突破你的上司。 从人力资源的意义上来说,这也属于人才和技能的重复配置,是一种浪费。再有一点,两强相遇,必有一伤,两个人都在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同样的技能,到最后可能是相互冲突。所以鼓励领导者,在上司的长处之外来发展自己的长处,弥补上司的不足,这样上司对于你来说也觉得是可依赖的。

赞美上司,融洽上下关系

管理老板就是要赞美你的上司,融洽上下关系。赞美上司的一个基本原则:要六分顺耳,四分刺耳。什么意思呢?都说老板爱听的话,对老板来说你就没有什么建议,这种情况之下你也就没有什么价值。怎么样跟上司恰如其分进行沟通呢?

1.认可你的上司

对于上司的观点要给予认可,上司听了当然会顺耳,有助于上下级关系的融洽,沟通也会顺利地进行。

2.把上司说急

说急,也就是要巧言晋见。不疼不痒的话干脆不要说,有的时候你只有把上司说急了,才会引起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你要真正懂得如何去跟你的上司去进行沟通和相处。

3.迂回进言

上司让你提意见时,你应利用向上司提供建设性的意见的机会来扩大你的影响力,这当

然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是向上司提意见要有游戏规则。

◆先肯定,后否定

你不能一上去就指责上司做错了什么,作为上司听惯了赞美的语言,不会愿意听你的指责。

◆用请教的方式

既然他是你的领导,你要以一种请教的方式来提意见,这样一种低姿态,上级可能就会觉得:哦!他让我自己来发现自己的这种错误,并且让自己愿意去纠正自己的错误。 ◆迂回进言

迂回进言比直接反对更有效。这里面可能需要你掌握一些技术和技巧,怎么样“曲线救国”,在这里面,这也是一种情商的表现。在进言的过程中,人们要知道提意见最多不超过2次,提到第三次时,上司可能就会对你有意见了。

◆提意见时要将问题和方案打包

有些人只管把问题丢给上司,矛盾上交,问题上交,没有哪个领导者喜欢这样的下属。当你给出一个意见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解决方案。当你在给出解决方案的时候,一种还不够,最好是两种,这样让上司可以选择。

有一句话说的好,赢家是答案的一部分,输家是问题的一部分,赢家说让我来帮助你,输家说那不关我的事儿,赢家总是看到问题后面的答案,而输家呢,总是看到答案后面的问题。这就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心态和观念,员工在跟上司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让你的上司来赏识你。

4.替上司担责分忧

替上司担责分忧,少让上司操心。领导者的工作不可能让下属包办,但是大部分事情是可以授权的。如果你能够把这些授权的事情,都给上司做好了,这就是一个不错的下属。所以好的下属要演好自己的本质角色,还要做上司的助手,有的时候还要替上司去受过。 这些都不失为作为一个领导者所需要去关注的几个基本点。做到了这4点,你就能够很好地去管理你的上司。一旦上司和你的关系相处融洽,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在为你所用。

【本讲小结】

这一讲主要讲述了:领导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哪种领导更受上司的赏、“管理”你的老板。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依据情商和智商的高低将领导者分为四类:智商高,情商也高;智商高,情商低;智商低,情商也低;智商低,情商高。列举了四种领导者各自不同的命运;分析了怎样与上司进行恰如其分的沟通;讨论了如何赞美你的上司,融洽上下关系。

处理同级关系的“3C原则”

领导者如何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呢?首先必须树立三个观念:第一,同事是帮手不是对手;第二,同事是伙伴不是冤家;第三,同事是兄弟不是路人。带着这种积极的观念与同级领导相处,你会发现彼此之间是互为资源的。处理同级关系需要遵循“3C原则”,即沟通、协调、合作。

1.沟通(Communication)

有人说沟通可以使你左右逢源,同级领导之间相互通气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有话在前头可以减少一些误会,增强一些信任。遇事先打招呼是表示对同级领导的一种尊重。沟通还可以加深理解。有了事先的沟通,决策执行起来更能够吸引对方的参与。

当然沟通过程中要摒弃一些坏的习惯。例如他人的家丑不可外扬,不要在同级领导之中私下议论上司的一些短处,不要在同级的领导前炫耀自己如何如何能干,或者是取得了一些

什么样的成绩。要多提建议,少提主张,要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避免主观臆断,避免好为人师。

2.协调(Coordination)

同级领导之间是平等共事的一种关系。对待下属也许可以通过垂直指挥来进行,而同级之间只能靠协调,通过协调来达成共识。那么同级领导之间有哪些协调的方式和手段呢? ◆会议协调

在会议中来协调有关的一些问题,同级领导可以各抒己见,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的决定,有利于问题地解决。

◆确定企业内部的操作流程

把流程规定下来,部门和部门之间有接口,按规矩完成计划。只要规定了程序,例如你把这个任务完成了以后交到某个部门,例如你完成这个任务的时间只有3天时限,不能越过这个时限,这就是流程规定了。

◆通过目标和计划来协调

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和长远规划。例如2003年某家企业开10家连锁店,这10家连锁店是作为公司的目标,每个部门都必须按照这个目标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人事部门要决定招多少人;培训部门要算一算,这么多人进来了以后你要做多少场培训。所有的部门都应该是围绕这个大目标来进行的。

◆通过特定的部门来协调

假如两个部门争执不下怎么办?找一个中间的部门,也许是人事部门,也许是企划部门,通过特定部门来协调。

◆设定特别助理和秘书岗位

领导者大部分都比较忙,怎么办?设定特别的助理和秘书这个岗位,在你繁忙的时候,有你的秘书和助手在,这样他可以帮助你收集资料,可以帮助你做一些最简单的协调工作。

3.合作(Corporation)

合作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每一个部门都需要有前手和后手,那么你怎样跟你的前手和后手之间共同合作取得成功呢?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合作可以取得1+1>2这样的效果,这就是要合作的原因。

一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挥他个人的绩效和水平,这就是合作的意义。其实合作最重要的问题也与你自己的观念有关,如果你带着一种合作的心态去做事情,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

好的合作可以带来更高的绩效,每个部门都不例外。其实每个部门也好,每个人也好,相对于这个群体和组织来说,都是沧海一粟。个人的成绩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一份贡献合作在一起,对一家企业来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绩效。

同级领导关系

同级领导关系六貌

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六个层面,也叫同级领导关系六貌:

1.利人利己

利人利己就是为自己着想,当然又不忘记别人的利益,谋求的是两全其美的策略。这种关系自然令人满意,所以也把它称为一种双赢的关系。

2.损人利己

也就是你输我赢的概念。秉持这种观念的人难免会动用自身的权势、财力、背景、个性来压迫别人,最后达成自己的目的。同级领导之间当然会采取这种反压迫的斗争策略,这样一定会导致输赢之分。

3.损己利人

有些人生性是比较消极的,习惯于委曲求全,为了迎合而不得罪别人,自己一些原则性的观点也不愿意说了,人云亦云,隐藏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虽然受到别人的赞誉和支持,但是却忽略了自我价值。

4.两败俱伤

两个固执己见、实力相当、互不相让的人,到头来结果是怎么样呢?就是一场生死较量,有可能双方都成为一种牺牲品。

5.独善其身

这就叫个人自扫门前雪。当不涉及到平等竞争的时候,这种处事的态度还不错,彼此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但事实上在同级部门之间、领导者之间相处的时候,往往有很多的关联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善其身也要看是什么时候。

6.好聚好散

既然合作不到一起,到不如取消合作。与其让大家今天去合作,到明天就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还不如今天就放弃。所谓道不同,不与为谋。既然分歧太大,日后可能会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有这个合作的必要。

怎样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

在以上六种方式和方法中,或者说人际关系的六种面貌中哪种最好,就要取决于你面临的情况。必须要分出高低的时候,就要从个人利益出发,从部门利益出发,坚持原则。有些时候,更多的是双赢的策略为上佳的选择。今天可能在双赢的基础上还可能多赢,多个层次的领导之间都应实现共赢。那么怎么样建立一种双赢的领导关系,这里面有几个要点: ◆要从品质着手

你要想双赢,你就必须有好的品质作为基础,没有诚信,没有成熟,没有豁达,那你可能什么事也做不了,更谈不上双赢。

◆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

最好的双赢其实就是合作,一般合作不成也可以退一步,采取折中的方式和方法,有面包总比没有面包好,其实这些也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制定一种双赢的协议

部门和部门之间只有口头承诺,还不行,到时候还会有人违规。怎么办?部门之间写一份协议,用制度来制约,用双赢的协议来制约。这种协议双方各一份,再给领导一份。 所以,什么事情都需要由制度来作为保障。合理的制度可以起到约定的作用,但是领导关系还要靠自觉,还要靠制度,还要靠道德,多方面的因素作为后盾才可以成功。制度只能制约讲规则的人,那些不讲规则的人制度恐怕还没有用,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你就要动用奖惩的策略,这是必需的,通过这,融洽两个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处理同级间的冲突

产生冲突的可能原因

同级领导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一些冲突呢?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就避免不了冲突,但是对于冲突也不必担心和害怕,过去一提到冲突就把它看成是负面的东西,把冲突说成肌体失调的表现,其实不是。

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冲突是与生俱来的,丢也丢不掉。既然只要有人在,它就有可能发生,还不如笑而接纳,更何况有些冲突不见得都是坏事。例如两三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而争执,这其实是件好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一家企业一支团队如果没有冲突是不好的事情。如果这家企业没有冲突,就像一潭死水一样,那就没有任何生气。你说的话我没有反对,我的话你也不反对,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在做事情。

冲突的积极和消极效应

冲突可能给人们带来积极的一面,最主要的是多样化观点的选择,这样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可以多一种选择,这对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决策的分析都是有帮助的。冲突的消极效应也很多,解决它需要费时费力,还有很多消极因素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等等。这些就是冲突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层面。

处理冲突的五种策略

在冲突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消极因素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等等,这些是冲突所产生的消极层面。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呢?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遵循托马斯•杰尔曼所说的处理矛盾的五种方式来化解同级领导之间的这种冲突。

1.竞争

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一味地忍受,逆来顺受。有一句话说的好,过分的老实就是愚蠢,所以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坚持。当企业改革进行到重要关头的时候,你知道这么做是对的时候,你就要采取竞争的策略,做你要做的事;如果有人违规的时候,你就要采取竞争的策略来给他以处分;当危机事件出现时,你就要采取竞争的策略去化解危机。

2.合作

合作可以达成双赢。有人问,在市场经济之下不是强调竞争吗?为什么我们又强调合作?其实这两者本质上并不矛盾,竞争是在有限的资源之下,决定市场占有率高和低。但是合作也是完全可以的,把蛋糕做大,把这个市场做大,每个人碗里面的这块蛋糕可能就会更大。

所以合作和竞争是可以在同一个层次上去进行的。什么时候要合作?当双方的观点都很重要的时候,谁也离不开谁的时候,那就寻求合作。一件事情需要两个部门共同去做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合作。你要发展新产品,既要有发展部门的人,还要有生产部门的人,还要有销售部门的人。销售部门的人比较了解市场,生产部门的人比较了解生产工艺,这些能不能作用到你的研发,跟你的研发相配套,这些都需要吸收进来。所以就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来研制新产品。

3.回避

有一些事情你做了对你不一定有什么益处,这样的事情干脆搁在一边,放在一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些小问题暂时放在一边,用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那些大事情大策略。

4.迁就

迁就别人当然会受到欢迎,但是有的时候也会被看作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所以要分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迁就。你明明知道自己错了那你当然要迁就别人了,这件事情只要别人做得很好,那就要迁就别人的观点。做完了这件事情对别人非常重要,对你无伤大雅,那么这样也可以迁就别人。有的时候说今天迁就别人是为了明天别人更好地来支持你,这也是一种策略。

5.折中

折中的方案就是双方各退一步,因为两败俱伤对谁都没有好处,半块面包总比没有面包好。

这5种策略都可以用来处理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有人说20岁的时候只会竞争,那个时侯比较年轻;30岁的时候很可能就知道怎样寻求合作,知道打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40岁的时候可能就懂得去折中了,不见得所有的事情都能符合你的理想,有的时候要退而求其次;50岁的时候很可能就要迁就别人了;60岁快退休的时候也就回避了。这反映出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职位的人在运用这5种策略的时候会有差异。人们要懂得在什么时候合作。

【案例】

有一个所罗门断案的故事:两个女人都说孩子是自己的,所罗门在断案的时候说:“既然你们都说是自己的孩子,那就劈开吧,一人一半,拿走吧。”这时候孩子真正的母亲说:“我放弃,这孩子不是我的,你判给她吧。”所罗门因此而断定孩子真正的母亲就是说这句话的人。因为真正的母亲是爱护自己的孩子,不会愿意一刀两断的。这一原则性的问题打不了折扣,不能折中,更不能迁就。

领导和下属是绩效伙伴

上文谈到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下面来看看如何跟下属相处。跟下属相处最重要的问题是要理顺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和下属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它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就像跳舞一样,领导者与跟随者必须以互动的方式前进或者是后退,这样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那么领导和下属之间除了互动这个关系之外,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绩效伙伴关系,也就是说领导者的绩效要通过下属来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必须跟下属之间在目标的实现上,方式方法要达成共识。

有效地处理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强化领导和下属的这种关系必须建立持久的信赖原则,这个信赖是连接下属和领导者之间的纽带,这种信赖是金钱买不来、命运强求不来的。信赖可以让失足的少年重新做人甚至创造很好的未来;信赖也可以让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走出茅庐去扶持刘备;信赖可以减少对抗,增强合作,它能真正滋润人际关系。这种信赖包含两层意义:

1.要赢得下属的信任

赢得下属对你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到遵守职业规范和道德,做到以身作则,否则别人就很难信任你了。

【举例】

有一家公司,总裁一方面强调在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一定要加强预算管理,一定要减缩费用,这样做无可厚非,这是值得倡导的内容。但是遗憾的是这位总裁自身的做法却违背了他自己的口号:一面提倡要节约成本,一面他自己又买了一辆豪华的奥迪轿车。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公司这么紧张,财政这么困难,你还在坐这么好的高级轿车。这样的领导者能赢得下属的信任吗?当然不能。所以领导者要赢得下属对你的信任,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

2.要信任下属

领导者要赢得下属信任的同时也要信任下属。你不能让这个员工工作的时候旁边再派一个人去盯着,这样做只会让人产生一种更大的猜忌和怀疑,不可能让那些员工大胆地去工作。 有位领导者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强调职业化,职业化就要引进职业化的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他却把老员工安置在新员工旁起监督的作用,这样一来新员工就缩手缩脚了。你如何去建职业化,如何去进一步规范呢?做不到。所以领导人要赢得别人的信任,要信任你的下属,这样你的影响力才能扩大。

吸引追随者的四个条件

对于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吸引跟随者,究竟是什么原因驱动我们的下属心甘情愿地跟随领导者去渡过难关呢?是靠你的个人权力吗?是靠你的奖赏性的权力吗?不是,其实更多的是靠你个人的魅力。

1.赋予梦想

好的领导者要懂得用远景去吸引人,你要帮员工确定梦想。一个有魅力的能够实现的梦想,是能够吸引员工跟随你一起去努力的。某公司有一位员工曾经拒绝了一份高薪的工作,为什么呢?他的回答是:钱和职位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一技之长。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培训师,他觉得这家企业会给他提供这个平台。可以想象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职业的培训师,那么谁能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他自己很清楚,所以这是他愿意留下来的

原因。

2.正直性

要想吸引员工就必须要正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者无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赢得下属对你的尊重。领导者一方面要求下属尽量做好,另一方面,又指示下属他给他做两套财务账,不该签字的让下属签字。有很多下属就因为这一点,害怕犯怵,觉得领导者逼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最后他只能选择离开。所以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3.公平性

吸引下属的因素是你的公平性。一个领导者能不能公平待人,这一点很重要,你的直接下属有多少人,能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多的领导者很难做到。领导者喜欢的下属就给好的工作,领导者喜欢的下属会提前出国学习,领导者喜欢的下属就给更容易完成的任务。有很多人不愿意在这家企业中留下来就是因为领导者对不同的层级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4.可靠性

领导者在任何时候,如在员工困难的时候,在员工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都会出现。领导者在必要的时候要担当下属的保护人。上级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领导者把所有的问题都担当下来,下属会怎么样,心里很明白,这是领导者在替他们受过,他们自然会对你多了一份尊重。所以懂得给下属担当责任、担罪责的人更容易受到下属的拥戴。

激励的策略

激励虽是一个将“潜能”变成“动能”的复杂过程,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作为领导者,如果能激发团队成员对工作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将使团队领导力发生质的变化。领导者采取激励手段的时候,应该注意BEST策略。

激励的策略主要具有四个要点:

◆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即针对激励对象的期望值。人们的期望值越高,越具有激发性。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对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要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员工的需求不断变化,今天的激励明天不一定起作用。因此,激励一定要有针对性。

◆适度性原则

物质激励要适度、适当,应根据激励对象的贡献大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目的、确定适当的奖励标准。实际上,有些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例如自尊、自我发展。 ◆及时激励的原则

当员工做出成绩时没有及时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将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将可能失去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和激情。因此,激励的时机一定要及时。

◆激励具有“抗药性”

激励具有抗药性。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化,多次使用后,新鲜感将会丧失,从而激励的效果越来越微弱。为了防止这种抗药性的出现,就需要领导者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时刻保持新鲜感,保持员工的热情和活力,确保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相关内容

  • 领导艺术和权术的区别
  • 领导艺术和权术的区别 艺术指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有效性,具体到领导艺术,则多出了两个特性--真善美和绩效.权术则是指依仗权势而玩弄的计谋和手段.我认为,领导艺术显然是现代民主社会对领导者的行为要求,而权术则是古已有之,可以说领导艺术是对权术的一种修正. 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论述权术思想的人物是活 ...

  • 组织行为学第十四章学习心得
  • <组织行为学>第14章权力与政治 学习心得--臧岩兵 如果人类全体都持有一种意见,只有一个人除外,那么,人类要使那个人沉默并不比那个人(假使他有权力)使全体人类沉默更正当.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一.主要知识点归纳 二.理解展开 哪种权力基础最有效理解? 上述三种正式权力(强制性权力 ...

  • 西南大学[9049][领导科学]参考资料
  •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欢迎您! %E5%BC%A0%E8%88%AA 同学 学号:W[1**********]002 单项选择题 1."八项规定"是关于领导干部的什么建设? 1. 2. 3. 4. 2. 人才选拔的标准是 1. 2. 3. 4. 3. 领导作风是领导者在领 ...

  • 中西文化差异
  • 中国文化是传神的,重写意:西方文化是科学的,重写实 曾经留学海外,在跨国公司任职近二十年,爱普生中国总裁高建华先生在一次高级经理培训班上讲课时谈到:"中国文化80%是艺术,20%是科学:西方则反之:一个很显而易见的差别就是中国文化是传神的模糊的,难以COPY!" 每个国家在语言上 ...

  • [林丹华]君主论读后感
  • 读<君主论>有感 08行政管理(电子政务)1班 林丹华 <君主论>是经典学术名著之一,而我却一直未曾去读过这样一本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著作.如今有幸拜读马基雅维利大师的<君主论>,看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的君主的为政之道是如何的,我仿佛臵身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君主统治当中 ...

  • 读史的境界
  • 最近有件令人实在看不下去的事,身边竟有那么多人在看<宫锁心玉>这部毫无逻辑的的宫廷剧.难道真是麦小兜说 的"烂片心理",弗洛伊德老师说过的自虐倾向--"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让自己好过一些.把 痛苦视为 ...

  • 中国影视文化批判 当代宫廷剧想把中国未来引向何方
  • 每日中午都在单位食堂吃饭,于是我们50岁左右的几个男士常常坐在一起,由于我们的子女都已接近大学毕业,于是我们讨论教育子女的问题最多.一日,某80后大学毕业生走过来对我说:"**主任,今日我老婆长逼着我看<甄嬛传>,让我学习职场争斗,您说有用吗?" 我说:"不 ...

  • 组织行为学陈国海第4版课本重点及课后答案
  • 第六章 1.群体:群体是针对个体而言的,由无数或有数的个体组成,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2.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自发性:成员的交叉性: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排他性和不稳定性.非正式群体的作用:积极作用:1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 ...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疑假疑真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    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    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公叔文子,文子是他的谥号.朱熹的考证是公孙枝,别的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