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的设计

对讲机的设计

[摘 要]:本对讲机系统采用单边带调幅(SSB)方式完成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通过使同一机器的发射和接收工作在不同频率实现全双工通信。超外差结构使接收机接收灵敏度高并具有自动增益控制(AGC )功能和信号强度指示。使用自制单边带晶体滤波器滤除载波及上边带以产生单边带信号。使用数字锁相环产生混频级本振,使得发射频率可在小范围内调整,实现多频道通信。

关键字:单边带 超外差 全双工 多频道

Interphone design

Abstract :The interphones use Single Side Band (SSB) mode to bullfighting the sound 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two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ed by the mistranslate and the receiver respect to make it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ceiver benefit from the superheterodyne architecture.The 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 and the indic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signal are also realized.Using the self-made crystal filter to remove the carrier and USB.The digital PLL used by the mixer make it possible to change the frequency in a small scale and communicate in culti-channel.

Keywords :SSB Superheterodyne Full-duplex Culti-channel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3

2.1. 总体方案框图 ............................................... 3

2.2. 单边带实现方式 ............................................. 3

2.3. 电路结构设计 ............................................... 5

2.4. 混频级本振选择 ............................................. 6

2.5. 调制解调方式选择 ........................................... 7

2.6. 载波恢复 ................................................... 7

2.7. 单片机型号选择 ............................................. 8

第三章 单元模块设计................................................. 9

3.1. 发射机电路 ................................................. 9

3.1.1. 调制解调电路.......................................... 9

3.1.2. 语音放大电路.......................................... 9

3.1.3. 平衡调制电路......................................... 10

3.1.4. 单边带滤波器......................................... 11

3.1.5. 混频电路............................................. 12

3.1.6. 高频功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接收机电路 ................................................ 14

3.2.1. 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 15

3.2.2. 混频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中频放大及AGC 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同步检波电路......................................... 16

3.2.5. 音频功放............................................. 17

3.3. 实时时钟电路 .............................................. 17

3.4. 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系统调试.................................................... 20

4.1. 单边带晶体滤波器的制作及调试 .............................. 20

4.2. 提取导频 .................................................. 20

4.3. 合路器的制作及调试 ........................................ 21

4.4. 数据传输的调试 ............................................ 22

4.5. 模拟开关辅助数据传输 ...................................... 22

第五章 系统功能及指标参数.......................................... 24

5.1. 系统功能 .................................................. 24

5.2. 解调单频信号的各参数 ...................................... 24

5.3. 测试所用仪器型号 .......................................... 24

第六章 焊接与制作.................................................. 25

6.1. 焊接与安装、测试与调整 .................................... 25

6.2. 制作过程 .................................................. 26

6.2.1. 全套散件图........................................... 26

6.2.2. 安装焊接过程......................................... 27

6.3. 制作的注意事项及问题处理 .................................. 29

第七章 总结........................................................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 绪论

1.1 对讲机的发展历史:

对讲机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二十年代,诞生致Westinghouse 的实

验室里。一位名叫John Dermoid性格古怪的发明家“异想天开”地想对邮政单据实现自动分检,那时侯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对讲机标记,对讲机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为此Dermoid 发明了最早的对讲机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然后,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对讲机识读设备:一个(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 ;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方法,即译码器。

Dermoid 的利用当时新发明的光电池来收集反射光。“空”反射回来的是强信号,“条”反射回来的是弱信号。与当今高速度的电子元气件应用不同的是,Dermoid 利用磁性线圈来测定“条”和“空”。就象一个小孩将电线与电池连接再绕在一颗钉子上来夹纸。Dermoid 用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在接收到“空”的信号的时候吸引一个开关,在接收到“条”的信号的时候,释放开关并接通电路。因此,最早的对讲机阅读器噪音很大。开关由一系列的继电器控制,“开”和“关”由打印在信封上“条”的数量决定。通过这种方法,对讲机符号直接对信件进行分检。

此后不久, Dermoid的合作者Douglas Young ,在Dermoid 码的基础上作了

些改进。 Dermoid码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当的低,并且很难编出十个以上的不同代码。而Young 码使用更少的条,但是利用条之间空的尺寸变化,就象今天的UPC 对讲机符号使用四个不同的条空尺寸。新的对讲机符号可在同样大小的空间

对一百个不同的地区进行编码,而Dermoid 码只能对十个不同的地区进行编码。 直到1949年的专利文献中才第一次有了Norm Woodland 和Bernard Silver 发明的全方位对讲机符号的记载,在这之前的专利文献中始终没有对讲机技术的记录,也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的先例。Norm Woodland和Beard Silver的想法是利用Dermoid 和Yong 的垂直的“条”和“空”,并使之弯曲成环状,非常象射箭

的靶子。这样通过扫描图形的中心,能够对对讲机符号解码,不管对讲机符号方向的朝向。 在利用这项专利技术对其进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一位科幻小说作家Isaac-Asimov 在他的“裸露的太阳”一书中讲述了使用信息编码的新方法实现自动识别的事例。那时人们觉得此书中的对讲机符号看上去象是一个方格子的棋盘,但是今天的对讲机专业人士马上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二维矩阵对讲机符号。虽然此对讲机符号没有方向、定位和定时,但很显然它表示的是高信息密度的数字编码。

直到1970年Interface Mechanisms 公司开发出“二维码”之后,才有了价格适于销售的二维矩阵对讲机的打印和识读设备。那时二维矩阵对讲机用于报社排版过程的自动化。二维矩阵对讲机印在纸带上,由今天的一维CCD 扫描识读。CCD 发出的光照在纸带上,每个光电池对准纸带的不同区域。每个光电池根据纸带上印刷对讲机与否输出不同的图案,组合产生一个高密度信息图案。用这种方法可在相同大小的空间打印上一个单一的字符,作为早期Dermoid 码之中的一个单一的条。定时信息也包括在内,所以整个过程是合理的。当第一个系统进入市场后,包括打印和识读设备在内的全套设备大约要5000美元。

此后不久,随着LED(发光二极管) 、微处理器和激光二极管的不断发展,迎来了新的标识符号(象征学) 和其应用的大爆炸,人们称之为“对讲机工业”。今天很少能找到没有直接接触过即快又准的对讲机技术的公司或个人。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被开发,用不了多久对讲机就会象灯泡和半导体收音机一样普及,将会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方案框图

图2-1 对讲机系统框图

本对讲机主要由SSB 发射模块、SSB 接收解调模块及单片机控制模块组成。发射和接收分别工作在不同的频率,可实现异频全双工语音传输。使用调制解调芯片实现半双工数据传输。采用超外差方式,使接收机灵敏度较高,从AGC 电路取出中频放大检波后的直流分量作为信号强度指示。混频级使用数字锁相环产生载波,使得发射频率可在小范围内调整。

2.2 单边带实现方式方案一、移相法

下图是采用移相法实现单边带调幅的电路组成模型。图中假设900移相器的传输系数为1。设

u Ω(t ) =U Ωm cos(Ωt ) ,则相乘器Ⅰ的输出电压为: u O 1(t ) =A M U Ωm U cm cos(Ωt ) cos(ωc t )

=1A M U Ωm U cm {cos[(ωc +Ω) t ]+cos[(ωc -Ω) t ]}2

图2-2 单边带调幅的电路

相乘器Ⅱ的输出电压为:

u O 2(t ) =A M U Ωm U cm cos(Ωt -) cos(ωc t -) 22

=A M U Ωm U cm sin(Ωt ) sin(ωc t ) ππ

=1A M U Ωm U cm {cos[(ωc -Ω) t ]-cos[(ωc +Ω) t ]}2

u O 1(t ) +u O 2(t ) =A M U Ωm U cm cos[(ωc -Ω) t ]将u O 1(t ) 与u O 2(t ) 相加,则得,上边

带被抵消,两个下边带叠加后输出。

将u O 1(t ) 与u O 2(t ) 相减,则得u O 1(t ) -u O 2(t ) =A M U Ωm U cm cos[(ωc +Ω) t ],下边带被抵消,两个上边带叠加后输出。

移相法虽然效率高,但电路复杂,对移相器要求很高,不易实现。

方案二、多次滤波法

图2-3 多次滤波图

滤波法, 是利用选频网络滤出双边带信号(一般是平衡调制信号) 中的一个

边带信号。两个边带的频率间隔为2F,F 为调制信号u (t ) 的最小频率分量, 由于该人类语音的最小频率分量为300Hz, 所以要求滤波器的截止特性极为陡峭才行。这就给滤波器的设计和制作带来困难, 在中心频率f 比较低的情况下尚能实现, 在中心频率比较高的情况下选频网络将难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采用多次频移及多次滤波法来实现。但此方法工作量大,电路复杂,不易调试。

方案三、窄带晶体滤波器

晶体具有陡峭的频率特性,可采用多个相同频率的晶振串联构成窄带晶体滤波器。随着石英滤波器的应用日益广泛, 现在已有了“单边带信号”=“边带晶体滤波器” 之说。以往人们认为晶体滤波器不能自己制作, 实际上, 只要用心制作, 反复推敲, 就能使自制品的质量接近专业厂的成品质量。

经论证,本作品采用方案三实现单边带的产生。

2.3电路结构设计

方案一、采用直放式收发结构

图2-4 直放手法电路图

此方案电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但高频放大器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频率,接收机接收灵敏度不够高,不易加入AGC 电路或进行信号强度指示。 方案二、采用超外差结构

图2-5 超外差结构图

此方案电路结构较为复杂,调试过程工作量也较大,但由于固定中频频率比较低,所以中频放大器的增益高、工作稳定,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到很高。各个波段外来的高频信号都是变成固定中频之后再放大的,中频放大的增益不随外来信号的频率变休而变化,各个波段的信号都能够得到均匀的放大。由于工作频率固定,各中频放大的调谐回路,可按需要专门设计、调整,从而获得理想的矩形谐振曲线,这不但可以提高邻近波道的选择性,也可以使上下边频信号获得同样的放大,降低了频率失真。所以超外差式收音机不仅选择性很好,而且失真也小。超外差由于差频关系而产生的外差机特有“像频干扰”,需要加以注意。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2.4混频级本振选择

方案一、LC 振荡器

本方案电路较为简单,但由于振荡频率由谐振回路的电感及电容决定,受温度影响较大,频率稳定度较低,且需计算电感电容值,并根据实际电路进行调整。 方案二、石英晶体振荡电器

使用石英晶体滤波器作为混频级的本振,频率稳定度可达10-6~10-8数量级,此类振荡器频率随可微调,但频率相对固定,使对讲机工作频率固定在某一频率上,不够灵活。

方案三、锁相环振荡器

图2-6 锁相环振荡器

使用数字锁相环产生混频级的本振信号,虽然电路及调试较为复杂,但输出频率稳定度高(接近晶体振荡电路),并且可以用程序调整振荡频率,使得混频级频率可以在小范围内变动,实现多频道通信。

方案四、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 )产生振荡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信号频率稳定度高,频率分辨率极高,频率调整方便,但DDS 价格较贵,且采用全数字结构,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杂散。其来源主要有三个:相位累加器相位舍位误差造成的杂散;幅度量化误差(由存储器有限字长引起)造成的杂散和DAC 非理想特性造成的杂散。

经以上比较论证,选择方案三。

2.5调制解调方式选择

方案一、FSK 方式实现调制解调

FSK 是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主要优点是: 实现起来较容易, 抗噪声与抗衰减的性能较好。在中低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MSM7512芯片可以很容易实现FSK 方式的调制解调。

方案二、DTMF 方式实现调制解调

DTMF 编解码器在编码时将击键或数字信息转换成双音信号并发送,解码时在收到的DTMF 信号中检测击键或数字信息的存在性。一个DTMF 信号由两个频率的音频信号叠加构成。

由于我们对MSM7512芯片较为熟悉,并且硬件电路结构简单,,所以采用方案一。

2.6载波恢复

方案一、插入导频法

在已调信号频谱中额外插入一个低功率的线谱,以便接收端作为载波同步信号加以恢复,此线谱对应的正弦波称为导频信号。设调制信号m(t)中无直流分量,被调载波为a sin ωct ,将它经90°移相形成插入导频(正交载波)-a cos ωct ,其中a 是插入导频的振幅。于是输出信号为duo(t)=am(t)sinωct-a cos ωct 。

图2-7 插入导频电路

设收到的信号就是发端输出duo(t),则收端用一个中心频率为Pfc 的窄带滤波器提取导频-a cosωct ,再将它经90°移相后得到与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 sinωct 。

图2-8 相移导通电路

方案二、本地振荡

采用和发射电路平衡调制相同的晶体振荡电路,理论上要求两个晶振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否则解调效果较差。但经实际实验,解调出的语音及数据都可以接受。而且电路简单,与插入导频法相比,工作量大大减少。

制作初期选用方案一,但由于实验时间有限,没有成功,最终选用方案二。

方案一的调试过程见系统调试部分。

2.7单片机型号选择

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对外辐射出较强的电磁波,对接收机的正常工作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其资源有限。信号强度指示需在外部添加A/D转换芯片完成。 方案二、使用MSP430单片机

MSP430的时钟电路对接收机影响较小,而且可以利用内部的12位A/D转换完成信号强度的处理。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二。

第三章 单元模块设计

3.1 发射机电路

A 发射机发射频率是37.9~38.1MHz,B 机的发射频率是26.9~27.1MHz。两机发射模块基本结构相同。

3.1.1 调制解调电路

图3-1 调制解调电路

C 40、C79是电源滤波电容,C78是隔直耦合电容。使用3.579MHz 的晶振,MDO 连接到单片机P34管脚控制MSM7512的工作模式。RS 连接到单片机P35管脚端控制MSM7512 的发送使能。RD 、XD 和单片机的串口相连 。

3.1.2语音放大电路

图3-2 语音放大电路

为保证音频放大质量,选用低噪声运算放大器TL082,使运放组成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由于使用单电源供电,所以要在运放同相端加Acc/2的偏置。放大倍数可由电位器R44进行调整。

3.1.3 平衡调制电路

图3-3 平衡调制电路

平衡调制的载波信号由信号由皮尔斯晶体振荡器产生,振荡频率为

9.9995MHz 。石英晶体与外部电容C37、C38、C35构成并联谐振回路,它在回路中起电感作用,构成改进型电容三点式LC 振荡器。电容C35用来微调电路的振荡频率。集电极谐振回路用10.7M 中周组成,用于调整输出正弦波的波形。载波由集电极耦合至MC1496,R17用于衰减信号幅度,以减小载漏输出。由于单边带晶体滤波器上限截止频率为9.9991MHz ,为了取下边带,本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应为9.9991MHz+300Hz=9.9994MHz,设计时采用9.9995MHz 的振荡频率,以使边带滤波器更好的滤除载漏。

图3-4 平衡混频电路

在AM 的基础上,去掉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即可产生DSB 信号。即u D S B (t ) =k a u Ω(t ) c o s ω(t ) ,MC1496平衡调制需使1、4脚电压差为零。5脚电流I 0/2=(9-0.7)/(10k+500)=0.8m。.MC1496要求调制信号的动态范围为

11-(I 0R 29+U T ) ≤u 2≤(I 0R 29+U T ) ,将R 29=1k,U T =26mV,I 0=1.6mA代入得44

-426mV ≤u 2≤426mV 。语音信号幅度符合要求。

图3-5 单频信号调制频谱

3.1.4 单边带滤波器

图3-6 单边带滤波器

从结构上讲,晶体滤波器分为X 型滤波器和T 型滤波器两大类。本作品使用的是后者,电路如上图所示。为了满足陡峭频率特性,电路由4个10M 的石英晶体串联而成,且频率尽量相近,使得滤波器在晶体串联谐振点有及其尖锐的频响曲线。带宽是晶体滤波器的重要指标,因话音频率范围为300~3000Hz,所以要求晶体滤波器的带宽达到2000Hz 以上,市售的短波收发机所用的晶体滤波器的带宽一般是2000Hz 。串联的晶体个数越多,带宽越宽,但同频带内的平坦度有变差的趋势。结合成本因素,所以晶体个数要适中。接地电容对滤波器特性影响重大。由公式CB =2∙CA ∙FS /FP -2∙CA 及ZB =1/(2πf ∙CB ) 可计算出接地电容CB 和滤波器阻抗ZB 。制作时给接地电容并联可调电容,方便调试。自制晶体滤波器的阻抗较低,所以滤波器输入输出端串联了可调电容和并联了两个中周来调整阻抗匹配。

3.1.5 混频电路

锁相环MB1504是一种具有吞脉冲功能的单片串行输入数据的集成锁相频率合成器芯片。结合外部的环路滤波器(LF )和压控振荡器(VCO) 构成混频级本振。LF 将VCO 振荡信号与晶体振荡信号的相位差转换为直流电压控制VCO 的振荡频率,从而使VCO 输出频率稳定度接近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采用此种结构的混频级本振使得对讲机的通信频率可在小范围内改变,程序中锁定频率步进长度为10KHz ,对讲机工作在两个频段的5个频道。A 机的发射频率为37.90M 、37.95M 、38.00M 、38.05M 、38.10M ,也是B 机的接收频率。A 机的接收频率是有26.90M 、26.95M 、27.00M 、27.05M 、27.10M ,也是B 机的发射频率。

图3-7 混频电路

NE602使用一个双平衡混频器,产生的只是原来频率的和与差的频率,而不是中频输入获本振信号,而且外围电路结构简单。NE602是个低电压和低电流器件,它需要4.5V 至8V 的直流电压,通常消耗的电流低于3mA. 在5V 的电源下,它工作得很好,如果采用9V 电源,则要有预防措施。对讲机采用7805为其供电。L1为射频扼流圈使电源和NE602退耦。NE602使用两个不同的输入端,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单独使用。它的输入电阻在较低频率下是1.5K 左右,所以需要单边带晶体滤波器输出端有中周进行阻抗变换。混频后经三极管9018组成的选频放大电路后送至高频功放。

图3-8 二级混频电路

3.1.6 高频功放

图3-9 高频功放电路

由于题目要求对讲机通信距离大于10米即可,所以发射机末级选用小信号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

3.2 接收器电路

A 机接收频率是26.9~27.1MHz,B 机接收频率是37.9~38.1MHz。两机接收模块结构基本相同。

3.2.1 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

图3-10 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电路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选用双栅场效应管3sk122,由AGC 电路产生的控制信号加在第二栅极控制放大倍数。信号输入用二极管限幅,起到保护场管的作用。场管漏极的中周调谐在接收本机的接收频率上,通过次级线圈耦合至混频级NE602的输入。

3.2.2 混频电路

混频电路同样使用NE602芯片,电路原理相同,在这里使用更能体现NE602灵敏度高的优点。

3.2.3 中频放大及AGC 电路

图3-11 中频放大及AGC 电路

AGC 放大电路选用双栅场效应管3SK122作为放大器件,中频信号通过变压器耦合到Q1的第二栅极,变压器起到选频和阻抗匹配的双重作用。信号通过C46耦合到Q2进行第二级放大。D6、D7、C51、C52对放大后的中频信号检波产生AGC 控制信号,信号强度指示的控制信号也从这里取出送给单片机处理。VT7对AGC 控制信号进行放大,VT6组成一个射级跟随器。电位器R28对控制信号进行分压,以改变反馈深度。AGC 控制信号最后加到Q1、Q2的第一栅极,控制Q1、Q2的放大倍数。

3.2.4 同步检波电路

图3-12 同步检波电路

同步检波电路同样使用电路简单的NE602,本振由皮尔斯晶体振荡器产生,频率为9.9995MHz 。振荡频率可由C80微调。检波后经电阻R41和电容C69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送至音频功放进行放大输出。

3.2.5 音频功放

图3-13 音频功放

音频功放选用LM386组成,其外围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可以满足题目要求。

3.3 实时时钟电路

图3-14 实时时钟电路

DS1302 是DALLAS 公司推出的涓流充电时钟芯片,内含有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 字节静态RAM ,通过简单的串行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操作

可通过AM/PM 指示决定采用24 或12 小时格式。

3.4 程序设计

MSP430F247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围资源,及多达48个I/O口。在本设计中需要用到其ADC 模块、串口A 、定时器B 及通用I/O口。

图3-15 主函数程序流程图

初始化:在初始话的过程中首先对单片机个模块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液晶,开显示;然后对接收机和发射机的MB1504进行分频比和锁定频率设置。设置MSM7512为接收模式。

短信收发:当Write_Flag或Cere_Flag被置位时,系统进入短信收发模式。进入短信模式后,打开PS2键盘。判断是否接收到信息(Rx_Flag被置位),如果收到信息则显示接收到的信息,按下任意键后可以清除接收信息并进入写信息模式回复信息;如果没有收到信息则进入发送信息模式,显示输入的字符、数字,输入完成后(NT_Flag被置位)发送信息并清除写入的信息,等待新信息的输入。按下KA 键或键盘上的“ESC ”键可以退出短信息模式。

置频设置:当KC 键被按下(Set_Flag==1)进入此功能,此时可以通过按KB 、KC 来选择设置的频率。选择好之后按KA 确定向对方发送置频指令或KD 退出设置。

串口A 接收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图3-16 串口A 接收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第四章 系统调试

4.1 单边带晶体滤波器的制作及调试

最初制作的晶体滤波器为了达到带宽要求,使用了8个晶振,输入输出端没有串联可调电阻,使得同频带的带宽足够宽,但是同频带内频率特性不够平坦,起伏非常大。后改为6个晶振,没有注意晶体之间频率特性的差异,效果依然不好。最后注意到要选用串联谐振频率相近的晶体,尽量接近,相差较多时,带宽较宽,但通频带平坦度很差。在输入输出端串联可调电阻可以很好的调整平坦度和衰减倍数。调试过程一直使用扫频仪对滤波器进行测试。下图是调试好的边带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图4-1 边带滤波器的幅频

下限截止频率为9.9958MHz ,上限截止频率为9.9991MHz 。 矩形系数K 0. 1=

4.2 提取导频

制定初始方案时载波恢复选用的是发射机插入导频,接收机提取导频。插入导频:由平衡调制的本振移相90并衰减为语音调制信号幅度的1/10后与单边带信号相加送入后级混频即可。提取导频就要用到和单边带滤波频率特性一样陡峭的窄带滤波器,即只允许载波通过。用同样的晶体无法达到这个效果。所以考虑

BW 0. 73. 77KHz ==0. 75。 BW 0. 15. 02KHz

使用锁相环做窄带滤波器(原理如下图所示),既要求锁相环的捕捉带非常窄。经试验锁相环NE564的捕捉带无法调整到几GHz 的带宽,所以窄带就难以实现。考虑使用NE564制作高通滤波器,使得通频带的下边界有很高的陡峭度。为此需要将NE564的捕捉带的下边界调整到9.9991和9.9995之间的400Hz 。由于NE564的锁频范围由外部所接电容决定,调整电容值即可改变其捕捉带。但使用可调电容调制,频率变化非常大,很难调到所需状态。所以又考虑使用变容二极管完成NE564的电路,因为通过调节电压可以该变容二极管的电容,而电压可由大电位器与小电位器组合进行精密控制,所以可以较为轻松地调整NE564的捕捉带,当两个频率相近的信号同时加入NE564时,NE564可以捕捉到属于捕捉带内的信号并锁定跟踪。但电压不稳又使其振荡频率发生漂移。NE564输出的TTL 电平或ECL 电平,需经过LC 选频放大才能得到标准正弦波,但三极管本身又有噪声产生,使选频放大后的信号夹杂其他成分,送至同步检波效果较差。历经以上试验,最后我们更改方案,选用本地晶体振荡器。

图4-2 窄带滤波器

4.3 合路器的制作及调试

图4-3 合路器调试

上图是原先给对讲机做的合路器,即使得发射和接收共用一根天线。上部是B 机的,由27MHz 的低通滤波器和38MHz 的高通滤波器组成,高通滤波器滤除本机的发射信号;下部是A 机的合路器,由27MHz 的低通滤波器和38MHz 的高通滤波器组成,低通滤波器滤除本机的发射信号。滤波器频率特性都经过扫频仪测试。后来经实验发现共用一根天线效果没有用两根天线好,所以最后只使用了合路器的接收部分,作为接收机的前端滤波处理。

4.4 数据传输的调试

用A 机发射数据,B 机接收的数据直接传至电脑,通过串口助手调试电路及程序。开始时,发射和接收的频率没有对到,所以接收到的都是乱码。后经调整频率,误码率明显降低。然后将接收端数据通信移植到MSP430单片机并用液晶显示。

4.5 模拟开关辅助数据传输

通过程序控制MSM7512在默认状态下工作在接收模式,当输入信息并按回车后才工作在发送模式,发送完毕后回到接收模式。接收和发送的信号都从同一个管脚进出7512,当接着接收的跳线时,数据就发不出去,收到数据后需要拔掉跳线才能发送,所以为了更人性化地实现聊天功能,采用模拟开关CD4051为7512进行切换。而MSP430单片机的电平无法驱动CD4051所以还需要电平转换芯片,在此选用SN74LVC4245A 芯片。电路图如下:

图4-4 模拟开关辅助数据传输电路图

第五章 系统功能及指标参数

5.1系统功能

1. 异频全双工语音对讲(扩展功能)

2. 采用SSB 调制方式(扩展功能)

3. 半双工数据(字符、数字)传输(扩展功能)

4. 场强指示(自由发挥)

5. 多频道置频功能(自由发挥)

6.A 机发射距离为23米,B 机发射距离为25米。即在23米以内对讲机可完成双工语音通信。

5.2解调单频信号的各参数

5.3 测试所用仪器型号

1. 频谱仪:INSTEK GSP-827(2.7GHz)

2. 数字合成扫频仪:SP30120(20Hz~120MHz)

3. 示波器:INSTEK GOS-6103C(100MHz)

4. 信号源:SP F40型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100μHz~40MHz)

5. 失真度分析仪:KH4136A AUTO DISTORTION ANALYZER

第六章 焊接与制作

6.1焊接与安装、测试与调整

拿到套件后,首先认真阅读说明书,把所有的元气件放到一个容器中,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很小,要认真识别参数,防止丢失。用手拿电路板时请拿边,不要拿面,防止因手的灰尘使电路板氧化。

所有的器件以立式插装,较紧贴电路板,不要掉的过高。电解电容器、三极管插装时注意极性。焊接好的器件不要折断了,就立式放置。电路板上跳线J1用焊接电阻后剪下的金属线代替,还需一金属线把拨动开关的上端与电路板上(SW1)处连接起来。套件中6条导线,分别是按如下连接方式接入电路中: 120毫米长的导线:电池负极到电路板(GND —)处;

100毫米长的导线:电池正极到电路板(VDD+)处;

2根80毫米长的导线:扬声器的两端到电路板(SPK2)处;

2根50毫米长的导线:一根是天线接线耳到L1的一端;一根是拨动开关中间端到电路板(SW2)处。

把天线黑色套管旋转装到弹簧天线上,用螺丝将接线耳与弹簧天线固定在塑料前壳中,并焊接导线与电路板上L1处。

2套套件焊接完后,认真检查无错误后,可接入9V 叠层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使电路通电工作,不按到复位按纽,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纽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2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然后,2套互换按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这样的过程要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2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调试成功后,装好“拨动开关塑料旋钮”和“复位开关塑料钮”,用2颗螺丝固定电路板于前壳中,清理好导线,用5颗螺丝将前、后盖固定。

使用时,打开电池盒盖,装上9V 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让电路通电工作,平时电路是处于“接收”状态,按下复位按纽,电路处于“发信”状态。 如果安装后,通电没有“丝丝”的声音,请认真检查电源线、扬声器线、

元气件等有没有错焊、短路等故障,检查一定要细心

图6-1 初始电路板

6.2 制作过程

6.2.1 全套散件图

图6-2 全套散件图1

图6-3 全套散件图2

6.2.2 安装焊接过程

1. 安装过程中,操作者手拿电路板时,请拿边,不要拿边,防止氧化电路板

2. 电阻器的立式插装

3. 短接线J1可用焊接电阻器后剪下多余的铁线

4. 复位开关插好后,焊接时注意不要短路,其中有一个焊接点不用焊接

5. 焊接扬声器如图:

图6-4 焊接扬声器

6. 调试:用无感起子微调可调电感T1

2套套件焊接完后,认真检查无错误后,可分别接入9V 叠层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使电路通电工作。

不按动“复位开关按纽”,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纽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2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然后,2套互换按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这样的过程要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2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7. 试好后,把电路板固定后的实物图

图6-5 焊接完成实物图

6.3 制作的注意事项及问题处理

(1)焊接开始之前,要认真识别各个元件的极性,规格一面错焊或是漏焊;

(2) 在焊接时用手拿电路板,注意不要接触镀铜的部分以免电路板氧化;

(3)在使用焊枪时要注意,本次试验的电路板很小,焊接时要注意适量镀锡,不要发生短路或漏焊的现象;

(4)当发生两个焊接点连上时要及时处理,将两点点化用锡枪吸空后,再此焊接;

(5)在调试时候注意扬声器与电线的焊接,不要发生误搭,影响测试效果;

(6)如果调试时出现接收或是发送不能正常进行,要用万用表进行排查,找出错误点。

第七章 总结

对讲机,它具有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具有遥控距离远,声音大,音质好等特点。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单独组装以及焊接电路板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在本次安装过程中,我也曾经很灰心过,当一切都组装好的时候却怎么都不能发声,后来还是同学帮我检查、调试,发现扬声器的两头有焊接时有些不牢靠。这次的实验让我反省很多,比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或是做事中经常碰到一点小问题就会退缩,总希望别人帮自己完成,或是很依赖别人的帮助。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很有意义,这次在大家的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设计,也促进了我与大家的进一步交流。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实验中细心的指导和讲解,而且老师对于新生事物的吸纳和接收,在教学中的严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以后我能把学到的东西都转化到实际当中去。

致 谢

初定课题时自己也有些茫然,对于一对对讲机的安装焊接,害怕自己没能力弄懂,但是我很庆幸有这么多热心的老师,无论是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还是以前的任课老师,只要我又困难找到他们,他们总能帮我解决,并尽力让我真正弄明白。

在本课题的整个研究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借此机会向他们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钱松老师。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老师对我热心指导、严格要求,在选题、系统总体设计与技术方案上,给予宝贵的建议,提供了大量与设计相关的资料,帮助我建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保证了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感谢电子系的各位老师,正是因为他们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教学,我们才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来进行并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我没有焊接工具发愁的时候老师让出了自己的办公室给我焊接工具焊接,借此机会向钱松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环境和仪器设备。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 童诗白、徐振荣. 现代电子学及应用[M].北京:高级教育出版社,1994年.

[2]何小艇. 电子系统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谢嘉奎主编. 电子线路.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4] 孙蓓、忠义. 电子工艺实训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年.

[5] 李民乐等. 数字通信传输系统. 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 年

[6] 陈端雅译注. 通信电子电路. 徐氏基金会,1991 年

[7] 康华光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 懂在望,肖华庭. 通信电路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

[9] 樊昌信,曹丽娜编著. 通信原理. 第六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

[10] Motorola.The future of professional radio[J].digital[EB/OL].2008

对讲机的设计

[摘 要]:本对讲机系统采用单边带调幅(SSB)方式完成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通过使同一机器的发射和接收工作在不同频率实现全双工通信。超外差结构使接收机接收灵敏度高并具有自动增益控制(AGC )功能和信号强度指示。使用自制单边带晶体滤波器滤除载波及上边带以产生单边带信号。使用数字锁相环产生混频级本振,使得发射频率可在小范围内调整,实现多频道通信。

关键字:单边带 超外差 全双工 多频道

Interphone design

Abstract :The interphones use Single Side Band (SSB) mode to bullfighting the sound 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two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ed by the mistranslate and the receiver respect to make it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ceiver benefit from the superheterodyne architecture.The 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 and the indic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signal are also realized.Using the self-made crystal filter to remove the carrier and USB.The digital PLL used by the mixer make it possible to change the frequency in a small scale and communicate in culti-channel.

Keywords :SSB Superheterodyne Full-duplex Culti-channel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3

2.1. 总体方案框图 ............................................... 3

2.2. 单边带实现方式 ............................................. 3

2.3. 电路结构设计 ............................................... 5

2.4. 混频级本振选择 ............................................. 6

2.5. 调制解调方式选择 ........................................... 7

2.6. 载波恢复 ................................................... 7

2.7. 单片机型号选择 ............................................. 8

第三章 单元模块设计................................................. 9

3.1. 发射机电路 ................................................. 9

3.1.1. 调制解调电路.......................................... 9

3.1.2. 语音放大电路.......................................... 9

3.1.3. 平衡调制电路......................................... 10

3.1.4. 单边带滤波器......................................... 11

3.1.5. 混频电路............................................. 12

3.1.6. 高频功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接收机电路 ................................................ 14

3.2.1. 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 15

3.2.2. 混频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中频放大及AGC 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同步检波电路......................................... 16

3.2.5. 音频功放............................................. 17

3.3. 实时时钟电路 .............................................. 17

3.4. 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系统调试.................................................... 20

4.1. 单边带晶体滤波器的制作及调试 .............................. 20

4.2. 提取导频 .................................................. 20

4.3. 合路器的制作及调试 ........................................ 21

4.4. 数据传输的调试 ............................................ 22

4.5. 模拟开关辅助数据传输 ...................................... 22

第五章 系统功能及指标参数.......................................... 24

5.1. 系统功能 .................................................. 24

5.2. 解调单频信号的各参数 ...................................... 24

5.3. 测试所用仪器型号 .......................................... 24

第六章 焊接与制作.................................................. 25

6.1. 焊接与安装、测试与调整 .................................... 25

6.2. 制作过程 .................................................. 26

6.2.1. 全套散件图........................................... 26

6.2.2. 安装焊接过程......................................... 27

6.3. 制作的注意事项及问题处理 .................................. 29

第七章 总结........................................................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 绪论

1.1 对讲机的发展历史:

对讲机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二十年代,诞生致Westinghouse 的实

验室里。一位名叫John Dermoid性格古怪的发明家“异想天开”地想对邮政单据实现自动分检,那时侯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对讲机标记,对讲机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为此Dermoid 发明了最早的对讲机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然后,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对讲机识读设备:一个(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 ;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方法,即译码器。

Dermoid 的利用当时新发明的光电池来收集反射光。“空”反射回来的是强信号,“条”反射回来的是弱信号。与当今高速度的电子元气件应用不同的是,Dermoid 利用磁性线圈来测定“条”和“空”。就象一个小孩将电线与电池连接再绕在一颗钉子上来夹纸。Dermoid 用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在接收到“空”的信号的时候吸引一个开关,在接收到“条”的信号的时候,释放开关并接通电路。因此,最早的对讲机阅读器噪音很大。开关由一系列的继电器控制,“开”和“关”由打印在信封上“条”的数量决定。通过这种方法,对讲机符号直接对信件进行分检。

此后不久, Dermoid的合作者Douglas Young ,在Dermoid 码的基础上作了

些改进。 Dermoid码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当的低,并且很难编出十个以上的不同代码。而Young 码使用更少的条,但是利用条之间空的尺寸变化,就象今天的UPC 对讲机符号使用四个不同的条空尺寸。新的对讲机符号可在同样大小的空间

对一百个不同的地区进行编码,而Dermoid 码只能对十个不同的地区进行编码。 直到1949年的专利文献中才第一次有了Norm Woodland 和Bernard Silver 发明的全方位对讲机符号的记载,在这之前的专利文献中始终没有对讲机技术的记录,也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的先例。Norm Woodland和Beard Silver的想法是利用Dermoid 和Yong 的垂直的“条”和“空”,并使之弯曲成环状,非常象射箭

的靶子。这样通过扫描图形的中心,能够对对讲机符号解码,不管对讲机符号方向的朝向。 在利用这项专利技术对其进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一位科幻小说作家Isaac-Asimov 在他的“裸露的太阳”一书中讲述了使用信息编码的新方法实现自动识别的事例。那时人们觉得此书中的对讲机符号看上去象是一个方格子的棋盘,但是今天的对讲机专业人士马上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二维矩阵对讲机符号。虽然此对讲机符号没有方向、定位和定时,但很显然它表示的是高信息密度的数字编码。

直到1970年Interface Mechanisms 公司开发出“二维码”之后,才有了价格适于销售的二维矩阵对讲机的打印和识读设备。那时二维矩阵对讲机用于报社排版过程的自动化。二维矩阵对讲机印在纸带上,由今天的一维CCD 扫描识读。CCD 发出的光照在纸带上,每个光电池对准纸带的不同区域。每个光电池根据纸带上印刷对讲机与否输出不同的图案,组合产生一个高密度信息图案。用这种方法可在相同大小的空间打印上一个单一的字符,作为早期Dermoid 码之中的一个单一的条。定时信息也包括在内,所以整个过程是合理的。当第一个系统进入市场后,包括打印和识读设备在内的全套设备大约要5000美元。

此后不久,随着LED(发光二极管) 、微处理器和激光二极管的不断发展,迎来了新的标识符号(象征学) 和其应用的大爆炸,人们称之为“对讲机工业”。今天很少能找到没有直接接触过即快又准的对讲机技术的公司或个人。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被开发,用不了多久对讲机就会象灯泡和半导体收音机一样普及,将会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方案框图

图2-1 对讲机系统框图

本对讲机主要由SSB 发射模块、SSB 接收解调模块及单片机控制模块组成。发射和接收分别工作在不同的频率,可实现异频全双工语音传输。使用调制解调芯片实现半双工数据传输。采用超外差方式,使接收机灵敏度较高,从AGC 电路取出中频放大检波后的直流分量作为信号强度指示。混频级使用数字锁相环产生载波,使得发射频率可在小范围内调整。

2.2 单边带实现方式方案一、移相法

下图是采用移相法实现单边带调幅的电路组成模型。图中假设900移相器的传输系数为1。设

u Ω(t ) =U Ωm cos(Ωt ) ,则相乘器Ⅰ的输出电压为: u O 1(t ) =A M U Ωm U cm cos(Ωt ) cos(ωc t )

=1A M U Ωm U cm {cos[(ωc +Ω) t ]+cos[(ωc -Ω) t ]}2

图2-2 单边带调幅的电路

相乘器Ⅱ的输出电压为:

u O 2(t ) =A M U Ωm U cm cos(Ωt -) cos(ωc t -) 22

=A M U Ωm U cm sin(Ωt ) sin(ωc t ) ππ

=1A M U Ωm U cm {cos[(ωc -Ω) t ]-cos[(ωc +Ω) t ]}2

u O 1(t ) +u O 2(t ) =A M U Ωm U cm cos[(ωc -Ω) t ]将u O 1(t ) 与u O 2(t ) 相加,则得,上边

带被抵消,两个下边带叠加后输出。

将u O 1(t ) 与u O 2(t ) 相减,则得u O 1(t ) -u O 2(t ) =A M U Ωm U cm cos[(ωc +Ω) t ],下边带被抵消,两个上边带叠加后输出。

移相法虽然效率高,但电路复杂,对移相器要求很高,不易实现。

方案二、多次滤波法

图2-3 多次滤波图

滤波法, 是利用选频网络滤出双边带信号(一般是平衡调制信号) 中的一个

边带信号。两个边带的频率间隔为2F,F 为调制信号u (t ) 的最小频率分量, 由于该人类语音的最小频率分量为300Hz, 所以要求滤波器的截止特性极为陡峭才行。这就给滤波器的设计和制作带来困难, 在中心频率f 比较低的情况下尚能实现, 在中心频率比较高的情况下选频网络将难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采用多次频移及多次滤波法来实现。但此方法工作量大,电路复杂,不易调试。

方案三、窄带晶体滤波器

晶体具有陡峭的频率特性,可采用多个相同频率的晶振串联构成窄带晶体滤波器。随着石英滤波器的应用日益广泛, 现在已有了“单边带信号”=“边带晶体滤波器” 之说。以往人们认为晶体滤波器不能自己制作, 实际上, 只要用心制作, 反复推敲, 就能使自制品的质量接近专业厂的成品质量。

经论证,本作品采用方案三实现单边带的产生。

2.3电路结构设计

方案一、采用直放式收发结构

图2-4 直放手法电路图

此方案电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但高频放大器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频率,接收机接收灵敏度不够高,不易加入AGC 电路或进行信号强度指示。 方案二、采用超外差结构

图2-5 超外差结构图

此方案电路结构较为复杂,调试过程工作量也较大,但由于固定中频频率比较低,所以中频放大器的增益高、工作稳定,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到很高。各个波段外来的高频信号都是变成固定中频之后再放大的,中频放大的增益不随外来信号的频率变休而变化,各个波段的信号都能够得到均匀的放大。由于工作频率固定,各中频放大的调谐回路,可按需要专门设计、调整,从而获得理想的矩形谐振曲线,这不但可以提高邻近波道的选择性,也可以使上下边频信号获得同样的放大,降低了频率失真。所以超外差式收音机不仅选择性很好,而且失真也小。超外差由于差频关系而产生的外差机特有“像频干扰”,需要加以注意。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2.4混频级本振选择

方案一、LC 振荡器

本方案电路较为简单,但由于振荡频率由谐振回路的电感及电容决定,受温度影响较大,频率稳定度较低,且需计算电感电容值,并根据实际电路进行调整。 方案二、石英晶体振荡电器

使用石英晶体滤波器作为混频级的本振,频率稳定度可达10-6~10-8数量级,此类振荡器频率随可微调,但频率相对固定,使对讲机工作频率固定在某一频率上,不够灵活。

方案三、锁相环振荡器

图2-6 锁相环振荡器

使用数字锁相环产生混频级的本振信号,虽然电路及调试较为复杂,但输出频率稳定度高(接近晶体振荡电路),并且可以用程序调整振荡频率,使得混频级频率可以在小范围内变动,实现多频道通信。

方案四、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 )产生振荡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信号频率稳定度高,频率分辨率极高,频率调整方便,但DDS 价格较贵,且采用全数字结构,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杂散。其来源主要有三个:相位累加器相位舍位误差造成的杂散;幅度量化误差(由存储器有限字长引起)造成的杂散和DAC 非理想特性造成的杂散。

经以上比较论证,选择方案三。

2.5调制解调方式选择

方案一、FSK 方式实现调制解调

FSK 是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主要优点是: 实现起来较容易, 抗噪声与抗衰减的性能较好。在中低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MSM7512芯片可以很容易实现FSK 方式的调制解调。

方案二、DTMF 方式实现调制解调

DTMF 编解码器在编码时将击键或数字信息转换成双音信号并发送,解码时在收到的DTMF 信号中检测击键或数字信息的存在性。一个DTMF 信号由两个频率的音频信号叠加构成。

由于我们对MSM7512芯片较为熟悉,并且硬件电路结构简单,,所以采用方案一。

2.6载波恢复

方案一、插入导频法

在已调信号频谱中额外插入一个低功率的线谱,以便接收端作为载波同步信号加以恢复,此线谱对应的正弦波称为导频信号。设调制信号m(t)中无直流分量,被调载波为a sin ωct ,将它经90°移相形成插入导频(正交载波)-a cos ωct ,其中a 是插入导频的振幅。于是输出信号为duo(t)=am(t)sinωct-a cos ωct 。

图2-7 插入导频电路

设收到的信号就是发端输出duo(t),则收端用一个中心频率为Pfc 的窄带滤波器提取导频-a cosωct ,再将它经90°移相后得到与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 sinωct 。

图2-8 相移导通电路

方案二、本地振荡

采用和发射电路平衡调制相同的晶体振荡电路,理论上要求两个晶振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否则解调效果较差。但经实际实验,解调出的语音及数据都可以接受。而且电路简单,与插入导频法相比,工作量大大减少。

制作初期选用方案一,但由于实验时间有限,没有成功,最终选用方案二。

方案一的调试过程见系统调试部分。

2.7单片机型号选择

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对外辐射出较强的电磁波,对接收机的正常工作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其资源有限。信号强度指示需在外部添加A/D转换芯片完成。 方案二、使用MSP430单片机

MSP430的时钟电路对接收机影响较小,而且可以利用内部的12位A/D转换完成信号强度的处理。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二。

第三章 单元模块设计

3.1 发射机电路

A 发射机发射频率是37.9~38.1MHz,B 机的发射频率是26.9~27.1MHz。两机发射模块基本结构相同。

3.1.1 调制解调电路

图3-1 调制解调电路

C 40、C79是电源滤波电容,C78是隔直耦合电容。使用3.579MHz 的晶振,MDO 连接到单片机P34管脚控制MSM7512的工作模式。RS 连接到单片机P35管脚端控制MSM7512 的发送使能。RD 、XD 和单片机的串口相连 。

3.1.2语音放大电路

图3-2 语音放大电路

为保证音频放大质量,选用低噪声运算放大器TL082,使运放组成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由于使用单电源供电,所以要在运放同相端加Acc/2的偏置。放大倍数可由电位器R44进行调整。

3.1.3 平衡调制电路

图3-3 平衡调制电路

平衡调制的载波信号由信号由皮尔斯晶体振荡器产生,振荡频率为

9.9995MHz 。石英晶体与外部电容C37、C38、C35构成并联谐振回路,它在回路中起电感作用,构成改进型电容三点式LC 振荡器。电容C35用来微调电路的振荡频率。集电极谐振回路用10.7M 中周组成,用于调整输出正弦波的波形。载波由集电极耦合至MC1496,R17用于衰减信号幅度,以减小载漏输出。由于单边带晶体滤波器上限截止频率为9.9991MHz ,为了取下边带,本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应为9.9991MHz+300Hz=9.9994MHz,设计时采用9.9995MHz 的振荡频率,以使边带滤波器更好的滤除载漏。

图3-4 平衡混频电路

在AM 的基础上,去掉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即可产生DSB 信号。即u D S B (t ) =k a u Ω(t ) c o s ω(t ) ,MC1496平衡调制需使1、4脚电压差为零。5脚电流I 0/2=(9-0.7)/(10k+500)=0.8m。.MC1496要求调制信号的动态范围为

11-(I 0R 29+U T ) ≤u 2≤(I 0R 29+U T ) ,将R 29=1k,U T =26mV,I 0=1.6mA代入得44

-426mV ≤u 2≤426mV 。语音信号幅度符合要求。

图3-5 单频信号调制频谱

3.1.4 单边带滤波器

图3-6 单边带滤波器

从结构上讲,晶体滤波器分为X 型滤波器和T 型滤波器两大类。本作品使用的是后者,电路如上图所示。为了满足陡峭频率特性,电路由4个10M 的石英晶体串联而成,且频率尽量相近,使得滤波器在晶体串联谐振点有及其尖锐的频响曲线。带宽是晶体滤波器的重要指标,因话音频率范围为300~3000Hz,所以要求晶体滤波器的带宽达到2000Hz 以上,市售的短波收发机所用的晶体滤波器的带宽一般是2000Hz 。串联的晶体个数越多,带宽越宽,但同频带内的平坦度有变差的趋势。结合成本因素,所以晶体个数要适中。接地电容对滤波器特性影响重大。由公式CB =2∙CA ∙FS /FP -2∙CA 及ZB =1/(2πf ∙CB ) 可计算出接地电容CB 和滤波器阻抗ZB 。制作时给接地电容并联可调电容,方便调试。自制晶体滤波器的阻抗较低,所以滤波器输入输出端串联了可调电容和并联了两个中周来调整阻抗匹配。

3.1.5 混频电路

锁相环MB1504是一种具有吞脉冲功能的单片串行输入数据的集成锁相频率合成器芯片。结合外部的环路滤波器(LF )和压控振荡器(VCO) 构成混频级本振。LF 将VCO 振荡信号与晶体振荡信号的相位差转换为直流电压控制VCO 的振荡频率,从而使VCO 输出频率稳定度接近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采用此种结构的混频级本振使得对讲机的通信频率可在小范围内改变,程序中锁定频率步进长度为10KHz ,对讲机工作在两个频段的5个频道。A 机的发射频率为37.90M 、37.95M 、38.00M 、38.05M 、38.10M ,也是B 机的接收频率。A 机的接收频率是有26.90M 、26.95M 、27.00M 、27.05M 、27.10M ,也是B 机的发射频率。

图3-7 混频电路

NE602使用一个双平衡混频器,产生的只是原来频率的和与差的频率,而不是中频输入获本振信号,而且外围电路结构简单。NE602是个低电压和低电流器件,它需要4.5V 至8V 的直流电压,通常消耗的电流低于3mA. 在5V 的电源下,它工作得很好,如果采用9V 电源,则要有预防措施。对讲机采用7805为其供电。L1为射频扼流圈使电源和NE602退耦。NE602使用两个不同的输入端,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单独使用。它的输入电阻在较低频率下是1.5K 左右,所以需要单边带晶体滤波器输出端有中周进行阻抗变换。混频后经三极管9018组成的选频放大电路后送至高频功放。

图3-8 二级混频电路

3.1.6 高频功放

图3-9 高频功放电路

由于题目要求对讲机通信距离大于10米即可,所以发射机末级选用小信号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

3.2 接收器电路

A 机接收频率是26.9~27.1MHz,B 机接收频率是37.9~38.1MHz。两机接收模块结构基本相同。

3.2.1 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

图3-10 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电路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选用双栅场效应管3sk122,由AGC 电路产生的控制信号加在第二栅极控制放大倍数。信号输入用二极管限幅,起到保护场管的作用。场管漏极的中周调谐在接收本机的接收频率上,通过次级线圈耦合至混频级NE602的输入。

3.2.2 混频电路

混频电路同样使用NE602芯片,电路原理相同,在这里使用更能体现NE602灵敏度高的优点。

3.2.3 中频放大及AGC 电路

图3-11 中频放大及AGC 电路

AGC 放大电路选用双栅场效应管3SK122作为放大器件,中频信号通过变压器耦合到Q1的第二栅极,变压器起到选频和阻抗匹配的双重作用。信号通过C46耦合到Q2进行第二级放大。D6、D7、C51、C52对放大后的中频信号检波产生AGC 控制信号,信号强度指示的控制信号也从这里取出送给单片机处理。VT7对AGC 控制信号进行放大,VT6组成一个射级跟随器。电位器R28对控制信号进行分压,以改变反馈深度。AGC 控制信号最后加到Q1、Q2的第一栅极,控制Q1、Q2的放大倍数。

3.2.4 同步检波电路

图3-12 同步检波电路

同步检波电路同样使用电路简单的NE602,本振由皮尔斯晶体振荡器产生,频率为9.9995MHz 。振荡频率可由C80微调。检波后经电阻R41和电容C69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送至音频功放进行放大输出。

3.2.5 音频功放

图3-13 音频功放

音频功放选用LM386组成,其外围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可以满足题目要求。

3.3 实时时钟电路

图3-14 实时时钟电路

DS1302 是DALLAS 公司推出的涓流充电时钟芯片,内含有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 字节静态RAM ,通过简单的串行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操作

可通过AM/PM 指示决定采用24 或12 小时格式。

3.4 程序设计

MSP430F247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围资源,及多达48个I/O口。在本设计中需要用到其ADC 模块、串口A 、定时器B 及通用I/O口。

图3-15 主函数程序流程图

初始化:在初始话的过程中首先对单片机个模块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液晶,开显示;然后对接收机和发射机的MB1504进行分频比和锁定频率设置。设置MSM7512为接收模式。

短信收发:当Write_Flag或Cere_Flag被置位时,系统进入短信收发模式。进入短信模式后,打开PS2键盘。判断是否接收到信息(Rx_Flag被置位),如果收到信息则显示接收到的信息,按下任意键后可以清除接收信息并进入写信息模式回复信息;如果没有收到信息则进入发送信息模式,显示输入的字符、数字,输入完成后(NT_Flag被置位)发送信息并清除写入的信息,等待新信息的输入。按下KA 键或键盘上的“ESC ”键可以退出短信息模式。

置频设置:当KC 键被按下(Set_Flag==1)进入此功能,此时可以通过按KB 、KC 来选择设置的频率。选择好之后按KA 确定向对方发送置频指令或KD 退出设置。

串口A 接收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图3-16 串口A 接收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第四章 系统调试

4.1 单边带晶体滤波器的制作及调试

最初制作的晶体滤波器为了达到带宽要求,使用了8个晶振,输入输出端没有串联可调电阻,使得同频带的带宽足够宽,但是同频带内频率特性不够平坦,起伏非常大。后改为6个晶振,没有注意晶体之间频率特性的差异,效果依然不好。最后注意到要选用串联谐振频率相近的晶体,尽量接近,相差较多时,带宽较宽,但通频带平坦度很差。在输入输出端串联可调电阻可以很好的调整平坦度和衰减倍数。调试过程一直使用扫频仪对滤波器进行测试。下图是调试好的边带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图4-1 边带滤波器的幅频

下限截止频率为9.9958MHz ,上限截止频率为9.9991MHz 。 矩形系数K 0. 1=

4.2 提取导频

制定初始方案时载波恢复选用的是发射机插入导频,接收机提取导频。插入导频:由平衡调制的本振移相90并衰减为语音调制信号幅度的1/10后与单边带信号相加送入后级混频即可。提取导频就要用到和单边带滤波频率特性一样陡峭的窄带滤波器,即只允许载波通过。用同样的晶体无法达到这个效果。所以考虑

BW 0. 73. 77KHz ==0. 75。 BW 0. 15. 02KHz

使用锁相环做窄带滤波器(原理如下图所示),既要求锁相环的捕捉带非常窄。经试验锁相环NE564的捕捉带无法调整到几GHz 的带宽,所以窄带就难以实现。考虑使用NE564制作高通滤波器,使得通频带的下边界有很高的陡峭度。为此需要将NE564的捕捉带的下边界调整到9.9991和9.9995之间的400Hz 。由于NE564的锁频范围由外部所接电容决定,调整电容值即可改变其捕捉带。但使用可调电容调制,频率变化非常大,很难调到所需状态。所以又考虑使用变容二极管完成NE564的电路,因为通过调节电压可以该变容二极管的电容,而电压可由大电位器与小电位器组合进行精密控制,所以可以较为轻松地调整NE564的捕捉带,当两个频率相近的信号同时加入NE564时,NE564可以捕捉到属于捕捉带内的信号并锁定跟踪。但电压不稳又使其振荡频率发生漂移。NE564输出的TTL 电平或ECL 电平,需经过LC 选频放大才能得到标准正弦波,但三极管本身又有噪声产生,使选频放大后的信号夹杂其他成分,送至同步检波效果较差。历经以上试验,最后我们更改方案,选用本地晶体振荡器。

图4-2 窄带滤波器

4.3 合路器的制作及调试

图4-3 合路器调试

上图是原先给对讲机做的合路器,即使得发射和接收共用一根天线。上部是B 机的,由27MHz 的低通滤波器和38MHz 的高通滤波器组成,高通滤波器滤除本机的发射信号;下部是A 机的合路器,由27MHz 的低通滤波器和38MHz 的高通滤波器组成,低通滤波器滤除本机的发射信号。滤波器频率特性都经过扫频仪测试。后来经实验发现共用一根天线效果没有用两根天线好,所以最后只使用了合路器的接收部分,作为接收机的前端滤波处理。

4.4 数据传输的调试

用A 机发射数据,B 机接收的数据直接传至电脑,通过串口助手调试电路及程序。开始时,发射和接收的频率没有对到,所以接收到的都是乱码。后经调整频率,误码率明显降低。然后将接收端数据通信移植到MSP430单片机并用液晶显示。

4.5 模拟开关辅助数据传输

通过程序控制MSM7512在默认状态下工作在接收模式,当输入信息并按回车后才工作在发送模式,发送完毕后回到接收模式。接收和发送的信号都从同一个管脚进出7512,当接着接收的跳线时,数据就发不出去,收到数据后需要拔掉跳线才能发送,所以为了更人性化地实现聊天功能,采用模拟开关CD4051为7512进行切换。而MSP430单片机的电平无法驱动CD4051所以还需要电平转换芯片,在此选用SN74LVC4245A 芯片。电路图如下:

图4-4 模拟开关辅助数据传输电路图

第五章 系统功能及指标参数

5.1系统功能

1. 异频全双工语音对讲(扩展功能)

2. 采用SSB 调制方式(扩展功能)

3. 半双工数据(字符、数字)传输(扩展功能)

4. 场强指示(自由发挥)

5. 多频道置频功能(自由发挥)

6.A 机发射距离为23米,B 机发射距离为25米。即在23米以内对讲机可完成双工语音通信。

5.2解调单频信号的各参数

5.3 测试所用仪器型号

1. 频谱仪:INSTEK GSP-827(2.7GHz)

2. 数字合成扫频仪:SP30120(20Hz~120MHz)

3. 示波器:INSTEK GOS-6103C(100MHz)

4. 信号源:SP F40型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100μHz~40MHz)

5. 失真度分析仪:KH4136A AUTO DISTORTION ANALYZER

第六章 焊接与制作

6.1焊接与安装、测试与调整

拿到套件后,首先认真阅读说明书,把所有的元气件放到一个容器中,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很小,要认真识别参数,防止丢失。用手拿电路板时请拿边,不要拿面,防止因手的灰尘使电路板氧化。

所有的器件以立式插装,较紧贴电路板,不要掉的过高。电解电容器、三极管插装时注意极性。焊接好的器件不要折断了,就立式放置。电路板上跳线J1用焊接电阻后剪下的金属线代替,还需一金属线把拨动开关的上端与电路板上(SW1)处连接起来。套件中6条导线,分别是按如下连接方式接入电路中: 120毫米长的导线:电池负极到电路板(GND —)处;

100毫米长的导线:电池正极到电路板(VDD+)处;

2根80毫米长的导线:扬声器的两端到电路板(SPK2)处;

2根50毫米长的导线:一根是天线接线耳到L1的一端;一根是拨动开关中间端到电路板(SW2)处。

把天线黑色套管旋转装到弹簧天线上,用螺丝将接线耳与弹簧天线固定在塑料前壳中,并焊接导线与电路板上L1处。

2套套件焊接完后,认真检查无错误后,可接入9V 叠层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使电路通电工作,不按到复位按纽,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纽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2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然后,2套互换按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这样的过程要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2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调试成功后,装好“拨动开关塑料旋钮”和“复位开关塑料钮”,用2颗螺丝固定电路板于前壳中,清理好导线,用5颗螺丝将前、后盖固定。

使用时,打开电池盒盖,装上9V 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让电路通电工作,平时电路是处于“接收”状态,按下复位按纽,电路处于“发信”状态。 如果安装后,通电没有“丝丝”的声音,请认真检查电源线、扬声器线、

元气件等有没有错焊、短路等故障,检查一定要细心

图6-1 初始电路板

6.2 制作过程

6.2.1 全套散件图

图6-2 全套散件图1

图6-3 全套散件图2

6.2.2 安装焊接过程

1. 安装过程中,操作者手拿电路板时,请拿边,不要拿边,防止氧化电路板

2. 电阻器的立式插装

3. 短接线J1可用焊接电阻器后剪下多余的铁线

4. 复位开关插好后,焊接时注意不要短路,其中有一个焊接点不用焊接

5. 焊接扬声器如图:

图6-4 焊接扬声器

6. 调试:用无感起子微调可调电感T1

2套套件焊接完后,认真检查无错误后,可分别接入9V 叠层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使电路通电工作。

不按动“复位开关按纽”,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纽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2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然后,2套互换按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这样的过程要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2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7. 试好后,把电路板固定后的实物图

图6-5 焊接完成实物图

6.3 制作的注意事项及问题处理

(1)焊接开始之前,要认真识别各个元件的极性,规格一面错焊或是漏焊;

(2) 在焊接时用手拿电路板,注意不要接触镀铜的部分以免电路板氧化;

(3)在使用焊枪时要注意,本次试验的电路板很小,焊接时要注意适量镀锡,不要发生短路或漏焊的现象;

(4)当发生两个焊接点连上时要及时处理,将两点点化用锡枪吸空后,再此焊接;

(5)在调试时候注意扬声器与电线的焊接,不要发生误搭,影响测试效果;

(6)如果调试时出现接收或是发送不能正常进行,要用万用表进行排查,找出错误点。

第七章 总结

对讲机,它具有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具有遥控距离远,声音大,音质好等特点。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单独组装以及焊接电路板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在本次安装过程中,我也曾经很灰心过,当一切都组装好的时候却怎么都不能发声,后来还是同学帮我检查、调试,发现扬声器的两头有焊接时有些不牢靠。这次的实验让我反省很多,比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或是做事中经常碰到一点小问题就会退缩,总希望别人帮自己完成,或是很依赖别人的帮助。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很有意义,这次在大家的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设计,也促进了我与大家的进一步交流。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实验中细心的指导和讲解,而且老师对于新生事物的吸纳和接收,在教学中的严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以后我能把学到的东西都转化到实际当中去。

致 谢

初定课题时自己也有些茫然,对于一对对讲机的安装焊接,害怕自己没能力弄懂,但是我很庆幸有这么多热心的老师,无论是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还是以前的任课老师,只要我又困难找到他们,他们总能帮我解决,并尽力让我真正弄明白。

在本课题的整个研究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借此机会向他们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钱松老师。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老师对我热心指导、严格要求,在选题、系统总体设计与技术方案上,给予宝贵的建议,提供了大量与设计相关的资料,帮助我建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保证了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感谢电子系的各位老师,正是因为他们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教学,我们才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来进行并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我没有焊接工具发愁的时候老师让出了自己的办公室给我焊接工具焊接,借此机会向钱松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环境和仪器设备。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 童诗白、徐振荣. 现代电子学及应用[M].北京:高级教育出版社,1994年.

[2]何小艇. 电子系统设计[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谢嘉奎主编. 电子线路.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4] 孙蓓、忠义. 电子工艺实训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年.

[5] 李民乐等. 数字通信传输系统. 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 年

[6] 陈端雅译注. 通信电子电路. 徐氏基金会,1991 年

[7] 康华光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 懂在望,肖华庭. 通信电路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

[9] 樊昌信,曹丽娜编著. 通信原理. 第六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

[10] Motorola.The future of professional radio[J].digital[EB/OL].2008


相关内容

  • 无线电对讲机设计论文
  • 学科分类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 (英文) 学生姓名: 江泳康 学 号: 1010403040 系 别: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指导教师: 张沛 讲师 起止日期: 2013.11-2014.5 2014年 5 月 17 日 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 对讲机设计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 目 对讲机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20 院 (系) 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年11月29日 目 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 ...

  •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
  • 重庆三峡学院课程实训报告 姓 名: 院 系: 专 业: 学 号: 指导教师: 题目: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 完成时间:2012年6月16日 摘 要 本文介绍一款采用D1800加和D2822芯片设计的调频收音机对讲机,D1800为收音集成电路,功放选用D2822,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 ...

  • 无线对讲技术方案
  • 无线对讲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13年09月25日 目 录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三章 系统介绍 . ................................................................ ...

  • 优秀毕业设计案例
  • 学校代码:12904 中图分类:学密号:级:无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楼宇门防盗对讲系统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系): 学科专业:王晓艳宫迎新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四平 2008年5月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 ...

  • 小区楼宇可视对讲系统设计方案
  • 楼宇可视对讲管理系统 方 案 东莞安本先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28日 目 录 第一章 前 言 ................................................................ 3 第二章 系统介绍 ................... ...

  •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带图)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成 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 双工对讲机设计报告 一. 设计要求 1. 设计任务 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对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的双工对讲机. 2. 设计要求 1).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 ...

  • 有线双工对讲机设计制作报告
  • 有线双工对讲机 项目设计制作报告 (上海大学) 二零一三年 三月 一日 一. 项目设计的题目及要求 设计一个有线对讲机 功能描述: 不像电话机需通过电信局的中转,有线对讲机是用导线直接连接,当"通话"按钮按下时可以通话. 设计要求: 一般要求:半双工通信,"讲" ...

  • 智能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 智能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2017年9月修订 目录 1. 2. 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