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行]的主持风格与个性

《锵锵三人行》的主持风格与个性

摘 要: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风格,主持人窦文涛以鲜明的窦式语言、真诚的主持风格和清晰的受众定位为该档节目走向成功开辟了道路,也为窦式主持风格的形成和窦文涛个人个性化特征的现象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窦文涛;窦式语言;真诚;受众定位

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开播于1998年3月,至今已走过了18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一档深夜档的谈话节目,窦文涛和他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堪称中国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典范之作。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播出模式:即以主持人窦文涛为中心,每期邀请两名嘉宾围绕时下的热点话题展开发散式谈话,期间穿插两次广播,每次节目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由于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所挑选的嘉宾均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使得节目内容既能做到畅所欲言、又颇具深度,是当今社会中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导向的谈话类节目中少有的精品,充分展现了窦文涛的主持风格与个性。

一、鲜明的窦式语言

《锵锵三人行》既可以被界定为谈话类节目,也带有浓厚的脱口秀色彩,窦文涛没有拘泥于某一类型电视节目的角色定位,而是在两种类型电视节目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得寻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首先表现在窦文涛作为主持人的话语表达具有鲜明的窦式色彩

正如在《锵锵三人行》的早期主持人的开场白“锵锵三人行,跑题跑不停”,“跑题”是脱口秀节目制作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主要是由于主持人为了能够活跃气氛、调动观众情绪需要不断创造“包袱”所致。但谈话类节目则相对严谨,表现在节目制作的多个方面。“谈话节目强调逻辑,娱乐不是其主要目的,思想性才是其主要传达的内容。有一定的焦点,每期节目都是围绕着具体的话题展开讨论的,主持人和嘉宾从不跑题,内容非常集中。”[1]p6作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窦文涛准确地把握到此类节目最重要的特征——思想性,他对思想性的把握和掌控是通过独特的窦式语言来展现的。在追求节目思想性的过程中,观众注意到窦文涛采用的语言往往不拘泥于实现写好的文稿,而是根据嘉宾和自己的现场发挥,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

窦文涛将自己的语言风格定义为“江湖话语”。所谓“江湖话语”是窦文涛本人的自创,并无先例或范本可考。在2014年10月的一次节目中,他曾针对观众在节目官方微博发布的

留言作出如下回复:“我是一个没有节操,但有下限的人。”略带调侃的回复道出了窦式语言的精髓,他试图以更为贴近观众生活的语言内容、以及能够被观众所接受的语言表达形式去展现节目主题。“江湖不同于社会,有情有义才是江湖。窦文涛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更贴近生活的百姓状态,用真心话述说人的真性情。”[2]p134以独特的窦式语言作为考察问题的基本点,他使《锵锵三人行》没有按照同一类型节目的模式展开,在取代“隐私”、“泪水”、“煽情”的同时,融入了“热点话题”、“公共良知”、“社会意识”等积极因素。有人将窦文涛和他的节目视为现代传媒产业中的“异数”,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采用主流媒体惯用的话语表现模式,而是力图用“没有节操”、“有下限”的“江湖话语”展现更为真实的自己。

所谓“没有节操”本是网络话语,运用在窦式语言风格的界定却极为恰当。他以略带口音的普通话主持着节目、也时时出现思维的短路,却总能以超越公众传统认知的方式唤起人们的认知。比如他在节目中适当穿插的“黄色幽默”就不是单纯的吸引眼球,而是对民众生活的提炼和浓缩。“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当前百姓的所思所想和大众的真实生活状态。这样就无形中消弭了节目同观众的隔膜感,使主持人和嘉宾更显平民化。”[3]p41以经常受邀的嘉宾许子东为例,他是香港岭南大学的教师,带有浓厚的学院派气息。但他在节目中绝不故作“传道者”姿态,却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并适度穿插活跃气氛的段子。他就曾在一期涉及到大学教授的节目中引用了已故香港作家黄霑的段子,成为节目极好的补充。此时的窦文涛并不急于抢夺话语权,他尽可能地给嘉宾留出空间,使其能够全面地展现自我魅力。

“有下限”则是窦式语言的另一层面,在他多次邀请的孟广美、竹幼婷、马家辉之间时常上演“打情骂俏”的场景,但他不是没有原则地暴露个人隐私或是以此为卖点,只是将生活中较为隐晦的一面大胆地呈现在节目中。在满足观众“欲望”的同时,窦式语言在贴近民众生活和“三俗”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以适当穿插的“黄色幽默”活跃节目气氛,又以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打情骂俏”走进观众的心灵世界,却将其掌控在“有下限”的节目定位之上,使得鲜明的窦式语言呼之欲出,从而塑造了《锵锵三人行》在现代传播市场的领军地位。

二、真诚的主持风格

从形式层面的因素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将谈话类节目认定为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情感沟通;同时,它也应该成为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有实现了观众与节目内容之间的情感共鸣才真正塑造了谈话类节目的灵魂。但我们同时深知,“一个人要想与人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一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是最基本的。概括起来,一定要做到诚。”[4]p22窦文涛在主持《锵锵三

人行》的过程中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他既没有将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也不是“卑躬屈膝”的谄媚者。凡此二者都不免使节目风格趋向“走秀”的极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在观众和嘉宾、主持人之间构筑起精神的壁垒。

《锵锵三人行》邀请的嘉宾多为某一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大学教授诸如许子东、作家诸如王蒙、画家诸如陈丹青、演员诸如喻恩泰等。他们的出现充分说明了窦文涛和他的节目在当今社会的知名度,无形中也对主持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要面对的往往全新的知识领域。这就需要主持人能够做到自信而不狂妄,他从不会以主持人的话语优势压迫嘉宾,而是以轻松、幽默的语调向相关人士虚心请教。这一切的根源正在于他对自己从事的主持人工作,以及他对《锵锵三人行》有着较为明晰的社会定位。一方面,他大胆地承认自己“是个俗人”,甚至于将自己的主持事业视为“糊口的手艺”,从而为他能够以较低的身段去接近观众、走进观众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又细致地打磨节目的细节,并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使得他在面对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风格的嘉宾时总能做到从容应对、进退有余。所有的准备为他灵活地驾驭《锵锵三人行》,以及形成专属于窦文涛的窦式台风奠定了基础。

根据传播学的基本原理,我们了解到构成节目的关键要素包括演说者的素质——即以主持人为核心的谈话群体,对受众情感冲击的把握,以及主持人所选定的主题为整体确定的情感基调。三者相互影响,又以观众对节目内容和主持人的信任感作为基础。仅从这一点而言,窦文涛所采取的“真诚”风格不仅为主持人个人魅力的展现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氛围,也为拉近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创造了条件。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很多主流媒体的谈话节目中往往存在着主持人咄咄逼人的景象,固然为受众呈现了受访嘉宾较之平日截然不同的形象,却没有在受众与节目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信息互动模式。

因此,真诚的主持风格绝不仅仅是窦文涛和他的《锵锵三人行》取得成功的嘘头,而是构筑这一档深夜谈话节目价值取向的灵魂所在。作为拥有信息平台优势的主持人试图获得观众的喜爱,就必须要与观众保持平等的对话机制,而不是时刻都以布道者的面孔出现。当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接受者能够处于同一平台之上,他们的关系必然是和谐的,而非痛苦的信息灌注。以2014年以来的多期节目为例,部分观众以留言的方式询问窦文涛的个人问题,这本属于极为隐私的话题,窦文涛采取了积极应对的策略,但又不流于低俗的献媚。他的坦率、真诚、自然使得观众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主持人,而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布道者”。我们也必须承认,主持人个人主持风格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磨砺和积淀。而同一档节目在不同的阶段,其风格也会根据节目内容和制作方的要求有所变化。在《锵锵三人行》

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节目带有明显的拼凑痕迹,主持人选定的话题往往滞后于社会舆论。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有很多,信息传递的不畅、观众信息反馈的滞后都严重地影响了这一阶段《锵锵三人行》节目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崛起、以及内地观众对凤凰卫视的认可度大幅提升,窦文涛在节目主题选择方面有了更为明显的进步,其真诚的主持风格迅速地拉近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

三、清晰的受众定位

任何电视节目都应有较为清晰的市场定位,只有确定了自己的受众应该是谁?怎样吸引受众的关注?才能较好地解决节目的生存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浪潮中,窦文涛和《锵锵三人行》不是生活在“真空”状态的“自语者”,而是与受众同呼吸的情感载体。因此,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个性展示就需要考虑受众定位问题。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文学文本只有离开作者才开始真正地产生价值。但这种价值的显现不是“无根之水”,它受制于作者预设在文本中“隐含的读者”的限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谈话类电视节目中,我们就会发现主持人风格的塑造是与受众定位——电视节目中“隐含的观众”保持着联系。所谓“隐含的观众”是指主持人和节目主创团队根据节目的市场定位,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节目风格,预设的可能会主动选择收看相关节目、或者能够接受节目相关话题的潜在群体。

就《锵锵三人行》而言,窦文涛在长期主持该节目的过程中形成了睿智、自然、活泼的风格,是与它将受众定位在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能够以较为理性的思考和审慎的分析去处理相关问题的社会阶层有莫大的关系。这就使得窦式主持必须谨慎地跟随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向,同时要兼顾节目的社会文化身份,避免陷入到相对较为庸俗的热点炒作中。正是由于窦文涛的主持能够以较为清晰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身份,同时也迫使主持人以较好的个人素养应对文化相对较高群体的价值追求,使得这档深夜谈话类节目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宗教、新闻、体育等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我们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5]p83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促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以更为谨慎、更为严谨的态度面对现代传播提供给我们的一切。毋庸置疑的是,窦式主持风格的发展和成熟都是孕育在如此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它向电视节目制作者提出了极为严肃的话题,我们究竟能够给这个时代留下什么?

在多次的节目中,窦文涛曾有过这样的言论“真正的民主的国家没有不骂政府的,越是骂的厉害的越是爱国心切。”这是较为前卫、极端的个人言论,甚少在大陆的主流媒体中

出现。但窦文涛并没有将其作过分的渲染,而是清新地认识到节目的定位是以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受众为主,他们对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拥有较为明晰的判断力。因此,我们在《锵锵三人行》中很少发现主持人、嘉宾发布个性化色彩鲜明的个人论调,而是通过三人的平等对话构筑良性化的沟通平台。这不是节目主持人为谋求出位的夺人眼球之举,也不是西斯底里的咆哮,而是以审慎分析和独到见解为基础的文化定位,窦式主持风格的形成与他对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密不可分。

结 语

作为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先行者,窦文涛和他的《锵锵三人行》开创了中国谈话类节目的新篇章。在2014年颁布的中国电视榜单中,《锵锵三人行》获得电视节目五星荣誉大奖,窦文涛则获得了主持人荣誉大奖。这是业界对于窦式主持风格的认可,也体现了观众对节目的喜爱,可谓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何春钢:《论脱口秀节目的地域差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第6页.

[2]丁达、杜娟:《论的窦式主持风格》[J].东南传播.2010(12):134.

[3]戚攻:《解放思想与社会转型——中国式话语的社会学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1.

[4]乐安国、纪海英:《文化心理学研究“两阶段”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83页.

《锵锵三人行》的主持风格与个性

摘 要: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风格,主持人窦文涛以鲜明的窦式语言、真诚的主持风格和清晰的受众定位为该档节目走向成功开辟了道路,也为窦式主持风格的形成和窦文涛个人个性化特征的现象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窦文涛;窦式语言;真诚;受众定位

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开播于1998年3月,至今已走过了18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一档深夜档的谈话节目,窦文涛和他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堪称中国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典范之作。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播出模式:即以主持人窦文涛为中心,每期邀请两名嘉宾围绕时下的热点话题展开发散式谈话,期间穿插两次广播,每次节目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由于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所挑选的嘉宾均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使得节目内容既能做到畅所欲言、又颇具深度,是当今社会中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导向的谈话类节目中少有的精品,充分展现了窦文涛的主持风格与个性。

一、鲜明的窦式语言

《锵锵三人行》既可以被界定为谈话类节目,也带有浓厚的脱口秀色彩,窦文涛没有拘泥于某一类型电视节目的角色定位,而是在两种类型电视节目的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得寻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首先表现在窦文涛作为主持人的话语表达具有鲜明的窦式色彩

正如在《锵锵三人行》的早期主持人的开场白“锵锵三人行,跑题跑不停”,“跑题”是脱口秀节目制作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主要是由于主持人为了能够活跃气氛、调动观众情绪需要不断创造“包袱”所致。但谈话类节目则相对严谨,表现在节目制作的多个方面。“谈话节目强调逻辑,娱乐不是其主要目的,思想性才是其主要传达的内容。有一定的焦点,每期节目都是围绕着具体的话题展开讨论的,主持人和嘉宾从不跑题,内容非常集中。”[1]p6作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窦文涛准确地把握到此类节目最重要的特征——思想性,他对思想性的把握和掌控是通过独特的窦式语言来展现的。在追求节目思想性的过程中,观众注意到窦文涛采用的语言往往不拘泥于实现写好的文稿,而是根据嘉宾和自己的现场发挥,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

窦文涛将自己的语言风格定义为“江湖话语”。所谓“江湖话语”是窦文涛本人的自创,并无先例或范本可考。在2014年10月的一次节目中,他曾针对观众在节目官方微博发布的

留言作出如下回复:“我是一个没有节操,但有下限的人。”略带调侃的回复道出了窦式语言的精髓,他试图以更为贴近观众生活的语言内容、以及能够被观众所接受的语言表达形式去展现节目主题。“江湖不同于社会,有情有义才是江湖。窦文涛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更贴近生活的百姓状态,用真心话述说人的真性情。”[2]p134以独特的窦式语言作为考察问题的基本点,他使《锵锵三人行》没有按照同一类型节目的模式展开,在取代“隐私”、“泪水”、“煽情”的同时,融入了“热点话题”、“公共良知”、“社会意识”等积极因素。有人将窦文涛和他的节目视为现代传媒产业中的“异数”,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采用主流媒体惯用的话语表现模式,而是力图用“没有节操”、“有下限”的“江湖话语”展现更为真实的自己。

所谓“没有节操”本是网络话语,运用在窦式语言风格的界定却极为恰当。他以略带口音的普通话主持着节目、也时时出现思维的短路,却总能以超越公众传统认知的方式唤起人们的认知。比如他在节目中适当穿插的“黄色幽默”就不是单纯的吸引眼球,而是对民众生活的提炼和浓缩。“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当前百姓的所思所想和大众的真实生活状态。这样就无形中消弭了节目同观众的隔膜感,使主持人和嘉宾更显平民化。”[3]p41以经常受邀的嘉宾许子东为例,他是香港岭南大学的教师,带有浓厚的学院派气息。但他在节目中绝不故作“传道者”姿态,却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并适度穿插活跃气氛的段子。他就曾在一期涉及到大学教授的节目中引用了已故香港作家黄霑的段子,成为节目极好的补充。此时的窦文涛并不急于抢夺话语权,他尽可能地给嘉宾留出空间,使其能够全面地展现自我魅力。

“有下限”则是窦式语言的另一层面,在他多次邀请的孟广美、竹幼婷、马家辉之间时常上演“打情骂俏”的场景,但他不是没有原则地暴露个人隐私或是以此为卖点,只是将生活中较为隐晦的一面大胆地呈现在节目中。在满足观众“欲望”的同时,窦式语言在贴近民众生活和“三俗”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以适当穿插的“黄色幽默”活跃节目气氛,又以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打情骂俏”走进观众的心灵世界,却将其掌控在“有下限”的节目定位之上,使得鲜明的窦式语言呼之欲出,从而塑造了《锵锵三人行》在现代传播市场的领军地位。

二、真诚的主持风格

从形式层面的因素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将谈话类节目认定为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情感沟通;同时,它也应该成为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有实现了观众与节目内容之间的情感共鸣才真正塑造了谈话类节目的灵魂。但我们同时深知,“一个人要想与人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一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是最基本的。概括起来,一定要做到诚。”[4]p22窦文涛在主持《锵锵三

人行》的过程中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他既没有将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也不是“卑躬屈膝”的谄媚者。凡此二者都不免使节目风格趋向“走秀”的极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在观众和嘉宾、主持人之间构筑起精神的壁垒。

《锵锵三人行》邀请的嘉宾多为某一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大学教授诸如许子东、作家诸如王蒙、画家诸如陈丹青、演员诸如喻恩泰等。他们的出现充分说明了窦文涛和他的节目在当今社会的知名度,无形中也对主持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要面对的往往全新的知识领域。这就需要主持人能够做到自信而不狂妄,他从不会以主持人的话语优势压迫嘉宾,而是以轻松、幽默的语调向相关人士虚心请教。这一切的根源正在于他对自己从事的主持人工作,以及他对《锵锵三人行》有着较为明晰的社会定位。一方面,他大胆地承认自己“是个俗人”,甚至于将自己的主持事业视为“糊口的手艺”,从而为他能够以较低的身段去接近观众、走进观众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又细致地打磨节目的细节,并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使得他在面对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风格的嘉宾时总能做到从容应对、进退有余。所有的准备为他灵活地驾驭《锵锵三人行》,以及形成专属于窦文涛的窦式台风奠定了基础。

根据传播学的基本原理,我们了解到构成节目的关键要素包括演说者的素质——即以主持人为核心的谈话群体,对受众情感冲击的把握,以及主持人所选定的主题为整体确定的情感基调。三者相互影响,又以观众对节目内容和主持人的信任感作为基础。仅从这一点而言,窦文涛所采取的“真诚”风格不仅为主持人个人魅力的展现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氛围,也为拉近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创造了条件。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很多主流媒体的谈话节目中往往存在着主持人咄咄逼人的景象,固然为受众呈现了受访嘉宾较之平日截然不同的形象,却没有在受众与节目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信息互动模式。

因此,真诚的主持风格绝不仅仅是窦文涛和他的《锵锵三人行》取得成功的嘘头,而是构筑这一档深夜谈话节目价值取向的灵魂所在。作为拥有信息平台优势的主持人试图获得观众的喜爱,就必须要与观众保持平等的对话机制,而不是时刻都以布道者的面孔出现。当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接受者能够处于同一平台之上,他们的关系必然是和谐的,而非痛苦的信息灌注。以2014年以来的多期节目为例,部分观众以留言的方式询问窦文涛的个人问题,这本属于极为隐私的话题,窦文涛采取了积极应对的策略,但又不流于低俗的献媚。他的坦率、真诚、自然使得观众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主持人,而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布道者”。我们也必须承认,主持人个人主持风格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磨砺和积淀。而同一档节目在不同的阶段,其风格也会根据节目内容和制作方的要求有所变化。在《锵锵三人行》

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节目带有明显的拼凑痕迹,主持人选定的话题往往滞后于社会舆论。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有很多,信息传递的不畅、观众信息反馈的滞后都严重地影响了这一阶段《锵锵三人行》节目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崛起、以及内地观众对凤凰卫视的认可度大幅提升,窦文涛在节目主题选择方面有了更为明显的进步,其真诚的主持风格迅速地拉近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

三、清晰的受众定位

任何电视节目都应有较为清晰的市场定位,只有确定了自己的受众应该是谁?怎样吸引受众的关注?才能较好地解决节目的生存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浪潮中,窦文涛和《锵锵三人行》不是生活在“真空”状态的“自语者”,而是与受众同呼吸的情感载体。因此,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个性展示就需要考虑受众定位问题。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文学文本只有离开作者才开始真正地产生价值。但这种价值的显现不是“无根之水”,它受制于作者预设在文本中“隐含的读者”的限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谈话类电视节目中,我们就会发现主持人风格的塑造是与受众定位——电视节目中“隐含的观众”保持着联系。所谓“隐含的观众”是指主持人和节目主创团队根据节目的市场定位,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节目风格,预设的可能会主动选择收看相关节目、或者能够接受节目相关话题的潜在群体。

就《锵锵三人行》而言,窦文涛在长期主持该节目的过程中形成了睿智、自然、活泼的风格,是与它将受众定位在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能够以较为理性的思考和审慎的分析去处理相关问题的社会阶层有莫大的关系。这就使得窦式主持必须谨慎地跟随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向,同时要兼顾节目的社会文化身份,避免陷入到相对较为庸俗的热点炒作中。正是由于窦文涛的主持能够以较为清晰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身份,同时也迫使主持人以较好的个人素养应对文化相对较高群体的价值追求,使得这档深夜谈话类节目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宗教、新闻、体育等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我们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5]p83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促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以更为谨慎、更为严谨的态度面对现代传播提供给我们的一切。毋庸置疑的是,窦式主持风格的发展和成熟都是孕育在如此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它向电视节目制作者提出了极为严肃的话题,我们究竟能够给这个时代留下什么?

在多次的节目中,窦文涛曾有过这样的言论“真正的民主的国家没有不骂政府的,越是骂的厉害的越是爱国心切。”这是较为前卫、极端的个人言论,甚少在大陆的主流媒体中

出现。但窦文涛并没有将其作过分的渲染,而是清新地认识到节目的定位是以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受众为主,他们对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拥有较为明晰的判断力。因此,我们在《锵锵三人行》中很少发现主持人、嘉宾发布个性化色彩鲜明的个人论调,而是通过三人的平等对话构筑良性化的沟通平台。这不是节目主持人为谋求出位的夺人眼球之举,也不是西斯底里的咆哮,而是以审慎分析和独到见解为基础的文化定位,窦式主持风格的形成与他对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密不可分。

结 语

作为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先行者,窦文涛和他的《锵锵三人行》开创了中国谈话类节目的新篇章。在2014年颁布的中国电视榜单中,《锵锵三人行》获得电视节目五星荣誉大奖,窦文涛则获得了主持人荣誉大奖。这是业界对于窦式主持风格的认可,也体现了观众对节目的喜爱,可谓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何春钢:《论脱口秀节目的地域差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第6页.

[2]丁达、杜娟:《论的窦式主持风格》[J].东南传播.2010(12):134.

[3]戚攻:《解放思想与社会转型——中国式话语的社会学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1.

[4]乐安国、纪海英:《文化心理学研究“两阶段”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83页.


相关内容

  • 十大访谈类综艺节目排行榜 访谈类节目排名
  • 十大访谈类综艺节目排行榜 访谈类节目排名 网络推广 事件营销 影视宣传 综艺植入 www.lbzuo.com 近几年,韩国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各大卫视纷纷引进韩国综艺版权,从<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到<极限挑战>等,我们发现其大部分都属于明星真人秀, ...

  • 锵锵三人行经典语录
  • *窦文涛: 1.有些人问我为什么不出书。我说啊,现在书太多了,不缺我这一本。 2.我这辈子就想活的快乐。 3.保护环境就像恋爱,不仅要谈,关键还在于做。 4.以前是人吃人的社会,现在是人逼人的社会 5.有感于同样的劳动美国的工资是中国的几倍,我以前一直以为80年代90年代那么多人出国是为了理想为了自 ...

  • 电视谈话节目
  • 电视谈话节目 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谈话类节目将近200个,按照节目内容主流划分,可以分为四类: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专业话题类.这类节目多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情感类谈话节目为例,总是希望通过眼泪感动人,有媒体预言:如果用流泪的方式来完成节目,在迅速"辉煌&quo ...

  •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 引 言 从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创办至今,中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经过十年的发展,国内现在至少有200多档访谈节目,其中不乏一批具有成熟品格.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栏目,比如香港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央视的<实话 ...

  • 公共话语从"锵锵"开始进入私人疆域
  • <锵锵三人行>是凤凰的老牌节目,我2003年开始主管这个节目的时候它已经很成形了,我到了以后开始有意识地抓一些栏目的建设和改造.我和窦文涛做过些交流,主要强调了三点. 第一点就是新闻性,<锵锵三人行>的谈话方式是"跑题跑不停",尽管这样,每期还是要有一个话 ...

  • 新闻说天下节目策划案
  • <新闻说天下>栏目策划方案 一,策划背景 鉴于一般新闻类节目播出形式单调,较为正统,对受众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在吸取其他电视台对民生新闻节目创办的经验,从中发现这些热点新闻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是因为能够很好的讲娱乐因素与新闻事件融入到一起,在这样的影响下,创办一个娱乐化的新闻,主要以消息为主 ...

  • "班级之间 玩转校园"趣味活动策划书
  •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竞技运动的乐趣,增进班级之间的友谊,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弘扬奥运文化和体育精神,营造"人人参与运动.人人受益运动"的良好氛围,财会学院体育部在会计风采节期间推出"班级之间 玩转校园"趣味活动. 一.活动主办方: 财会学院学生会 策划承办: 财会学 ...

  • 大学生主题放风筝活动策划书
  • “fly loving kites”主题放风筝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    正值阳春三月,春风和煦,是放飞风筝的大好时节。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寓意。人们通过风筝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怀着对梦想和青春的美好憧憬。也许由于各个方面的压力让我们疲惫不堪,变得不再 ...

  • 中外电视美食节目创制对比研究
  • 中外电视美食节目创制对比研究 ◎ 施 玲 陈心怡 从传统的角度看,美食节目被归为服务类节目.长期以来,国内美食节目遵循着服务类电视节目传统的节目形式和主持风格,以旁白的形式介绍菜品的制作方法,解说烹饪者的操作过程,以提供美食信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美食节目慢慢从传统模式往娱乐化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