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发布!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共同制定了《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

  主要推荐意见

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

(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后,应立即给予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小组(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建议在发病/入院24h 内应用NIHSS 评分评价卒中的功能缺损情况,并启动二级预防措施(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尽可能首先收入卒中单元进行急性期溶栓等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再经过康复科或康复中心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全面的康复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建议应用标准有效的量表来评价患者卒中相关的障碍和功能情况,决定适当的护理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实施康复治疗。评价结果和预期结果都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照顾者,获取家庭支持(Ⅱ级推荐,B级证据)。

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

(1)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2)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h 后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至少45min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是有益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

早期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训练

(1)脑卒中卧床期应将患者摆放于良肢位:鼓励患侧卧位,适当健侧卧位,尽可能少采用仰卧位,应尽量避免半卧位,保持正确的坐姿(Ⅰ级推荐)。

(2)脑卒中卧床期患者应尽早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渐进性地进行体位转移训练,并注意安全性问题(Ⅰ级推荐)。

(3)脑卒中卧床期患者应坚持肢体关节活动度训练,注意保护患侧肢体避免机械性损伤(Ⅰ级推荐)。

早期站立、步行康复训练

(1)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尽快离床,借助器械进行站立、步行康复训练。病情稳定指生命体征平稳,且48h 内病情无进展(Ⅰ级推荐,A级证据)。

(2)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应积极进行抗重力肌训练、患侧下肢负重支撑训练、患侧下肢迈步训练及站立重心转移训练,以尽早获得基本步行能力(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的肌力训练和康复

(1)脑卒中早期应重视瘫痪肌肉的肌力训练,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交互性屈伸肌肉肌力强化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功能(Ⅰ级推荐,A级证据)。

(2)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功能电刺激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功能(Ⅰ级推荐,A级证据)。

脑卒中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的康复

(1)痉挛的处理要从发病早期开始,痉挛的处理原则应该是以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为主要目的(Ⅰ级推荐)。

(2)抗痉挛肢位、关节活动度训练、痉挛肌肉缓慢牵伸、夹板疗法等方法可以缓解肢体的痉挛(Ⅱ级推荐,B级证据)。

(3)痉挛影响肢体功能时,可使用替扎尼定、丹曲林和巴氯芬等口服抗痉挛药(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局部肢体肌肉痉挛影响功能和护理时,建议使用A 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康复训练结合早期局部注射A 型肉毒素,可以减少上下肢的痉挛程度,改善肢体功能(Ⅰ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

(1)建议由言语治疗师对存在交流障碍的卒中患者从听、说、读、写、复述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针对性的对语音和语义障碍进行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2)建议卒中后交流障碍的患者早期开始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适当增加语言康复训练强度是有效的(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卒中早期可针对患者听、说、读、写、复述等障碍给予相应的简单指令训练、口颜面肌肉发音模仿训练、复述训练,口语理解严重障碍的患者可以试用文字阅读、书写或交流板进行交流(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

(1)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可应用MMSE、MoCA 进行筛查,并评估其对康复和护理的影响(Ⅱ级推荐,B级证据)。

(2)脑卒中后进一步认知功能检查和康复,可待急性期过后进行认知障碍详细的评测和针对性的康复, 早期发现和干预偏侧忽略是卒中后认知康复重要部分(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和营养管理

(1)建议由临床医师、康复护士或语言治疗师对所有脑卒中患者尽早完成标准的吞咽功能临床床旁评价(Ⅰ级推荐)。

(2)饮水试验可以作为卒中患者误吸危险的筛选方法之一(Ⅰ级推荐,B级证据)。

(3)建议有饮水试验阳性临床检查结果的患者使用VFSS或FEES进一步检查(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建议应用口轮匝肌训练、舌运动训练、增强吞咽反射能力的训练、咽喉运动训练、空吞咽训练、冰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Ⅱ级推荐, B级证据)。

(5)吞咽评估之后可以采用改变食物性状和采取代偿性进食方法(如调整姿势和手法等)以改善患者吞咽状况(Ⅱ级推荐,B级证据)。

(6)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拔管参考指征如下:病情稳定,饮水试验基本正常;意识清楚并有一定的认知功能;有食训练中每餐可进食200ml以上,连续3d 无不适;行常规体位或体位代偿下仪器检查未见严重误吸、重度口咽腔滞留(Ⅱ级推荐,B级证据)。

(7)对不能经口维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的患者应考虑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有胃食道反流和误吸风险的患者,建议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需长期胃肠营养者(>4周)建议给予PEG喂养。需要长期管饲者应该定期评估营养状态和吞咽功能(Ⅱ级推荐,B级证据)。

(8)患者应在入院后48h 内进行营养筛查,任何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进食困难时都应给予营养支持(Ⅱ级推荐,B级证据)。

卒中后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

(1)脑卒中卧床患者应该尽早离床接受常规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心血管能力,下肢肌群具备足够的力量的卒中患者,建议进行增强心血管适应性方面的训练如活动平板训练、水疗等(Ⅱ级推荐,B级证据) 。

(2)重症脑卒中患者合并呼吸功能下降、肺内感染的患者,建议加强床边的呼吸道管理和呼吸功能康复,以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肺通气和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整体功能(Ⅱ级推荐,B级证据)。

(3)卒中后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和1s用力呼吸量可以作为评价肺功能的监测指标(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1)脑卒中早期应避免用力牵拉患者的肩关节,可采取局部经皮电刺激、持续肩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保护肩关节等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肩痛和肩关节半脱位(Ⅱ级推荐,B级证据)。

(2)应避免过度的肩部屈曲外展运动和做双手高举过头的滑轮样动作进行肩关节运动,这会导致不可控制的肩部外展从而导致肩痛(Ⅰ级推荐)。

(3)适当运动功能训练和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肩痛。

(4)对SHS的患者建议抬高患肢配合被动活动,联合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较单纯抬高患肢有效(Ⅲ级推荐,C级证据)。

(5)对于手肿胀明显的患者可采取外用加压装置,有利于减轻肢体末端肿胀(Ⅲ级推荐,C级证据)。

(6)对于严重肌无力、有发展为肩关节半脱位危险的卒中患者,推荐使用电刺激联合传统运动疗法降低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且优于单独使用传统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7)对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建议使用牢固的支撑装置防止恶化,持续肩关节位置保持训练可以改善肩关节半脱位(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和康复

(1)对所有脑卒中的患者均应评价DVT的风险。重症卒中、卧床、制动、心力衰竭、感染、脱水、肢体骨折等是脑卒中急性期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早期下床、康复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Ⅰ级推荐)。

(2)对有高度DVT或肺栓塞危险的特定患者,可给予预防剂量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在使用7~10d 后要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查(Ⅱ级推荐,B级证据)。

(3)可考虑应用分级弹力袜及间歇气动压力装置作为辅助治疗措施(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对有肺栓塞风险同时有抗凝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安置临时或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

(1)建议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加强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工作(Ⅰ级推荐)。

(2)建议加强康复护理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以调动患者本人、家属及其他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和康复信心,提高脑卒中整体的康复质量(Ⅰ级推荐,A级证据)。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 405-412.

【声明: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医脉通,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共同制定了《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

  主要推荐意见

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

(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后,应立即给予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小组(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建议在发病/入院24h 内应用NIHSS 评分评价卒中的功能缺损情况,并启动二级预防措施(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尽可能首先收入卒中单元进行急性期溶栓等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再经过康复科或康复中心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全面的康复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建议应用标准有效的量表来评价患者卒中相关的障碍和功能情况,决定适当的护理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实施康复治疗。评价结果和预期结果都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照顾者,获取家庭支持(Ⅱ级推荐,B级证据)。

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

(1)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2)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h 后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至少45min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是有益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

早期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训练

(1)脑卒中卧床期应将患者摆放于良肢位:鼓励患侧卧位,适当健侧卧位,尽可能少采用仰卧位,应尽量避免半卧位,保持正确的坐姿(Ⅰ级推荐)。

(2)脑卒中卧床期患者应尽早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渐进性地进行体位转移训练,并注意安全性问题(Ⅰ级推荐)。

(3)脑卒中卧床期患者应坚持肢体关节活动度训练,注意保护患侧肢体避免机械性损伤(Ⅰ级推荐)。

早期站立、步行康复训练

(1)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尽快离床,借助器械进行站立、步行康复训练。病情稳定指生命体征平稳,且48h 内病情无进展(Ⅰ级推荐,A级证据)。

(2)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应积极进行抗重力肌训练、患侧下肢负重支撑训练、患侧下肢迈步训练及站立重心转移训练,以尽早获得基本步行能力(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的肌力训练和康复

(1)脑卒中早期应重视瘫痪肌肉的肌力训练,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交互性屈伸肌肉肌力强化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功能(Ⅰ级推荐,A级证据)。

(2)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功能电刺激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功能(Ⅰ级推荐,A级证据)。

脑卒中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的康复

(1)痉挛的处理要从发病早期开始,痉挛的处理原则应该是以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为主要目的(Ⅰ级推荐)。

(2)抗痉挛肢位、关节活动度训练、痉挛肌肉缓慢牵伸、夹板疗法等方法可以缓解肢体的痉挛(Ⅱ级推荐,B级证据)。

(3)痉挛影响肢体功能时,可使用替扎尼定、丹曲林和巴氯芬等口服抗痉挛药(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局部肢体肌肉痉挛影响功能和护理时,建议使用A 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康复训练结合早期局部注射A 型肉毒素,可以减少上下肢的痉挛程度,改善肢体功能(Ⅰ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

(1)建议由言语治疗师对存在交流障碍的卒中患者从听、说、读、写、复述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针对性的对语音和语义障碍进行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2)建议卒中后交流障碍的患者早期开始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适当增加语言康复训练强度是有效的(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卒中早期可针对患者听、说、读、写、复述等障碍给予相应的简单指令训练、口颜面肌肉发音模仿训练、复述训练,口语理解严重障碍的患者可以试用文字阅读、书写或交流板进行交流(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

(1)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可应用MMSE、MoCA 进行筛查,并评估其对康复和护理的影响(Ⅱ级推荐,B级证据)。

(2)脑卒中后进一步认知功能检查和康复,可待急性期过后进行认知障碍详细的评测和针对性的康复, 早期发现和干预偏侧忽略是卒中后认知康复重要部分(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和营养管理

(1)建议由临床医师、康复护士或语言治疗师对所有脑卒中患者尽早完成标准的吞咽功能临床床旁评价(Ⅰ级推荐)。

(2)饮水试验可以作为卒中患者误吸危险的筛选方法之一(Ⅰ级推荐,B级证据)。

(3)建议有饮水试验阳性临床检查结果的患者使用VFSS或FEES进一步检查(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建议应用口轮匝肌训练、舌运动训练、增强吞咽反射能力的训练、咽喉运动训练、空吞咽训练、冰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Ⅱ级推荐, B级证据)。

(5)吞咽评估之后可以采用改变食物性状和采取代偿性进食方法(如调整姿势和手法等)以改善患者吞咽状况(Ⅱ级推荐,B级证据)。

(6)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拔管参考指征如下:病情稳定,饮水试验基本正常;意识清楚并有一定的认知功能;有食训练中每餐可进食200ml以上,连续3d 无不适;行常规体位或体位代偿下仪器检查未见严重误吸、重度口咽腔滞留(Ⅱ级推荐,B级证据)。

(7)对不能经口维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的患者应考虑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有胃食道反流和误吸风险的患者,建议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需长期胃肠营养者(>4周)建议给予PEG喂养。需要长期管饲者应该定期评估营养状态和吞咽功能(Ⅱ级推荐,B级证据)。

(8)患者应在入院后48h 内进行营养筛查,任何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进食困难时都应给予营养支持(Ⅱ级推荐,B级证据)。

卒中后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

(1)脑卒中卧床患者应该尽早离床接受常规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心血管能力,下肢肌群具备足够的力量的卒中患者,建议进行增强心血管适应性方面的训练如活动平板训练、水疗等(Ⅱ级推荐,B级证据) 。

(2)重症脑卒中患者合并呼吸功能下降、肺内感染的患者,建议加强床边的呼吸道管理和呼吸功能康复,以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肺通气和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整体功能(Ⅱ级推荐,B级证据)。

(3)卒中后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和1s用力呼吸量可以作为评价肺功能的监测指标(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1)脑卒中早期应避免用力牵拉患者的肩关节,可采取局部经皮电刺激、持续肩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保护肩关节等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肩痛和肩关节半脱位(Ⅱ级推荐,B级证据)。

(2)应避免过度的肩部屈曲外展运动和做双手高举过头的滑轮样动作进行肩关节运动,这会导致不可控制的肩部外展从而导致肩痛(Ⅰ级推荐)。

(3)适当运动功能训练和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肩痛。

(4)对SHS的患者建议抬高患肢配合被动活动,联合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较单纯抬高患肢有效(Ⅲ级推荐,C级证据)。

(5)对于手肿胀明显的患者可采取外用加压装置,有利于减轻肢体末端肿胀(Ⅲ级推荐,C级证据)。

(6)对于严重肌无力、有发展为肩关节半脱位危险的卒中患者,推荐使用电刺激联合传统运动疗法降低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且优于单独使用传统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7)对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建议使用牢固的支撑装置防止恶化,持续肩关节位置保持训练可以改善肩关节半脱位(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和康复

(1)对所有脑卒中的患者均应评价DVT的风险。重症卒中、卧床、制动、心力衰竭、感染、脱水、肢体骨折等是脑卒中急性期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早期下床、康复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Ⅰ级推荐)。

(2)对有高度DVT或肺栓塞危险的特定患者,可给予预防剂量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在使用7~10d 后要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查(Ⅱ级推荐,B级证据)。

(3)可考虑应用分级弹力袜及间歇气动压力装置作为辅助治疗措施(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对有肺栓塞风险同时有抗凝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安置临时或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

(1)建议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加强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工作(Ⅰ级推荐)。

(2)建议加强康复护理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以调动患者本人、家属及其他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和康复信心,提高脑卒中整体的康复质量(Ⅰ级推荐,A级证据)。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 405-412.

【声明: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医脉通,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相关内容

  •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十一五课题组 全国脑防办 张 通 赵军 前言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跟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康复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 ...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附件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控.诊疗.康复 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课题申请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一一年四月 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根据我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防治体系建设,在"十一五 ...

  •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年4月第18卷第4期ChinJRehabilTheoryPract,Apr.2012,Vol.18,No.4- 301-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2.04.001·专稿·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 ...

  •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 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相关实施.分 析.总结.评价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评价及总结(2010年) 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对于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且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综合治疗的患者按中风科中风病的诊疗方案实施.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 卒中病房的管理与进展
  • 卒中病房的管理新理念与进展 神经内科 摘要: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其中幸存者7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保住生命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手段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种管理系统,即卒中单元,而卒中 ...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 主堡塑经型苤圭!!!i生兰旦箜塑鲞箜!塑垦!也』盟!!翌!:垒P亘!!Q!!:Y!!:堡:堕!:! .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 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一80%.急性期 ...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5
  • [推荐]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5) 2015-07-19Neurosurgery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在脑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2位.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超过70% ...

  • 脑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
  • 内容简介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农村地区也日益突出.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指南"从加强预防的角度出 ...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2010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2010 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