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型鼻肠管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4例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营养状况,预防不良反应。结果:病人能耐受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

  【关键词】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重症胰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277-01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指对于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经口服或管饲途径,将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消化,有种分子营养素组成的营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方法[1]。肠内营养不仅耐受性好,且维持了免疫反应性和肠道完整性,维持了肠粘膜的屏障功能,减少了细菌和外毒素易位[2]。但许多外科疾病如重症胰腺炎、胰痿、胆痿、十二指肠痿、胃痿以及全胃切除术后等均不允许经口进食,而需静脉营养支持。临床实践中,由于静脉营养费用昂贵,很多病人事实上仅仅维持了最低热量需求,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加之肠道的旷置,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症及病死率大大增加。经空肠造口注入营养既可使病人得到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又避免经口进食或经胃灌注造成病情加重的不良影响。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采用经鼻肠管空肠内营养34例,现就其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31-80岁(平均54岁)。其中重症胰腺炎28例,胆漏4例,胰漏2例。肠内营养持续时间10-32天(平均23天)。在总计1928次灌注中,机械性因素8例,其中导管阻塞6例,导管脱出2例;胃肠道并发症16例,以腹泻为主,其中渗透性腹泻14例,感染性腹泻2例。所有并发症均经适当处理后缓解,无因此而终止营养治疗者。

  2 讨论

  2.1 心理护理:放置鼻肠管前向病人说明插管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肠内营养知识及其重要性,以减轻病人的紧张。

  2.2 鼻肠导管的放置:营养液经过胃和十二指肠,可刺激十二指肠粘膜细胞分泌大量促消化腺分泌激素,如缩胆囊素,促胰液素等,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增加,这在急性胰腺炎和胰、胆瘘病人的治疗上是不允许的。因而要选用强度高,韧性好,对粘膜刺激小和耐酸,碱腐蚀的专用导管。我院采用flocare系列多聚氨基甲酸乙酯导管,长145cm,直径2.7-3�3mm,有四个侧孔,在X线透视下利用导丝的弹性改变导管末端的方向,使导管分别通过幽门和十二指肠空肠曲,越过Treitz韧带20-30cm后固定,导管置入到位后,要妥善固定,防止导管脱出及堵塞。

  2.3 根据灌注时间和病人耐受情况选择营养液:空肠内营养不同于经胃的肠内营养,对营养液的配方,浓度,渗透压及污染情况要求相对较高。由于空肠对食物的消化功能较差,故刚开始灌注的前几天以氨基酸配方,水解蛋白配方为好,病人逐渐适应后可给整蛋白配方,如百普力,能全素。由于空肠内无胃酸的杀菌作用,因而对营养液的细菌污染要特别注意,要求按静脉输液标准无菌操作。

  2.4 掌握好灌注的速度与温度,是保证病人良好耐受的基础 首次灌注速度宜慢,先用50ml/h作试验灌注,如无不良反应可按40ml/(h・d)递增,一般最大可耐受速度在150ml/h左右。观察灌注营养液后病人的反应。灌注速度过快或温度过低可使肠内渗透压增加或刺激肠粘膜,使肠蠕动加快,造成腹泻。灌注期间病人排便次数增多是普遍现象,但应控制在每天3次以内为宜。灌注液的温度以37~40℃[3]为宜。采用自动加热灌注泵可精确调节灌注温度及灌注速度。

  2.5 置管期的护理:口腔护理和预防鼻肠管感染是关键,每日(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口腔护理2~3次,也可行雾化吸入,以减轻因鼻肠管留置引起的咽部充血水肿,进行肠内营养灌注前后为防止导管堵塞,均要用温开水(37~40℃)冲洗导管,保持通畅,配置和保存营养液时必须保持无菌。

  肠内营养具有维持肠粘膜屏障,抗感染,增加免疫力,增加肝门静脉血供,降低费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重症胰腺炎、胰痿、胆痿、十二指肠痿、胃痿以及全胃切除术后等病人来说,用鼻肠管连续灌注能更增加耐受性,减少对胰腺的刺激,避免出现腹胀,腹泻,呕吐和促进肠蠕动等。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

  [2] 王伟岸,岳恒志.消化系疾病诊治新概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3

  [3] 袁敏.喉-口腔术后患者气管切开鼻饲肠内营养液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6,4(3):300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4例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营养状况,预防不良反应。结果:病人能耐受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

  【关键词】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重症胰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277-01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指对于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经口服或管饲途径,将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消化,有种分子营养素组成的营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方法[1]。肠内营养不仅耐受性好,且维持了免疫反应性和肠道完整性,维持了肠粘膜的屏障功能,减少了细菌和外毒素易位[2]。但许多外科疾病如重症胰腺炎、胰痿、胆痿、十二指肠痿、胃痿以及全胃切除术后等均不允许经口进食,而需静脉营养支持。临床实践中,由于静脉营养费用昂贵,很多病人事实上仅仅维持了最低热量需求,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加之肠道的旷置,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症及病死率大大增加。经空肠造口注入营养既可使病人得到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又避免经口进食或经胃灌注造成病情加重的不良影响。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采用经鼻肠管空肠内营养34例,现就其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31-80岁(平均54岁)。其中重症胰腺炎28例,胆漏4例,胰漏2例。肠内营养持续时间10-32天(平均23天)。在总计1928次灌注中,机械性因素8例,其中导管阻塞6例,导管脱出2例;胃肠道并发症16例,以腹泻为主,其中渗透性腹泻14例,感染性腹泻2例。所有并发症均经适当处理后缓解,无因此而终止营养治疗者。

  2 讨论

  2.1 心理护理:放置鼻肠管前向病人说明插管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肠内营养知识及其重要性,以减轻病人的紧张。

  2.2 鼻肠导管的放置:营养液经过胃和十二指肠,可刺激十二指肠粘膜细胞分泌大量促消化腺分泌激素,如缩胆囊素,促胰液素等,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增加,这在急性胰腺炎和胰、胆瘘病人的治疗上是不允许的。因而要选用强度高,韧性好,对粘膜刺激小和耐酸,碱腐蚀的专用导管。我院采用flocare系列多聚氨基甲酸乙酯导管,长145cm,直径2.7-3�3mm,有四个侧孔,在X线透视下利用导丝的弹性改变导管末端的方向,使导管分别通过幽门和十二指肠空肠曲,越过Treitz韧带20-30cm后固定,导管置入到位后,要妥善固定,防止导管脱出及堵塞。

  2.3 根据灌注时间和病人耐受情况选择营养液:空肠内营养不同于经胃的肠内营养,对营养液的配方,浓度,渗透压及污染情况要求相对较高。由于空肠对食物的消化功能较差,故刚开始灌注的前几天以氨基酸配方,水解蛋白配方为好,病人逐渐适应后可给整蛋白配方,如百普力,能全素。由于空肠内无胃酸的杀菌作用,因而对营养液的细菌污染要特别注意,要求按静脉输液标准无菌操作。

  2.4 掌握好灌注的速度与温度,是保证病人良好耐受的基础 首次灌注速度宜慢,先用50ml/h作试验灌注,如无不良反应可按40ml/(h・d)递增,一般最大可耐受速度在150ml/h左右。观察灌注营养液后病人的反应。灌注速度过快或温度过低可使肠内渗透压增加或刺激肠粘膜,使肠蠕动加快,造成腹泻。灌注期间病人排便次数增多是普遍现象,但应控制在每天3次以内为宜。灌注液的温度以37~40℃[3]为宜。采用自动加热灌注泵可精确调节灌注温度及灌注速度。

  2.5 置管期的护理:口腔护理和预防鼻肠管感染是关键,每日(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口腔护理2~3次,也可行雾化吸入,以减轻因鼻肠管留置引起的咽部充血水肿,进行肠内营养灌注前后为防止导管堵塞,均要用温开水(37~40℃)冲洗导管,保持通畅,配置和保存营养液时必须保持无菌。

  肠内营养具有维持肠粘膜屏障,抗感染,增加免疫力,增加肝门静脉血供,降低费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重症胰腺炎、胰痿、胆痿、十二指肠痿、胃痿以及全胃切除术后等病人来说,用鼻肠管连续灌注能更增加耐受性,减少对胰腺的刺激,避免出现腹胀,腹泻,呕吐和促进肠蠕动等。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

  [2] 王伟岸,岳恒志.消化系疾病诊治新概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3

  [3] 袁敏.喉-口腔术后患者气管切开鼻饲肠内营养液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6,4(3):300


相关内容

  • 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
  • ・27・ ・专科护理・ 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 周娟娟 史建琼 李成英 摘 要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后行肠内营养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 总结其恢复情况及肠内营养发生的并发症.结果:全组除1例肝门部胆管癌合并 ...

  •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建立与管理
  • ,V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年12月第18卷第12期 ChinJBasesClinGeneralSurol.18,No.12,Dec.2011 g·1259· [()文章编号]1007-9424201112-1259-03 外科营养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建立与管理 Establishme ...

  • 57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月57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总结临床护理体会. 结果:本组57例胃癌术后患者共8例出现腹泻,5例出现腹胀和腹痛,1例出现鼻肠管脱落,经精心护理后均痊愈. 结论: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护 ...

  • 一例胃癌根治术的护理查房
  • 胃的解剖?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接食管,下续十二指肠.成人容量约为1500ml,除容纳食物外,还有分泌胃酸.初步消化食物和内分泌功能.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毗邻:(1)胃前壁右侧:肝左叶,剑突下的胃前壁部分直接同腹前壁相连,是胃的触诊部位.(2)胃后壁:胰腺.左肾.肾上腺.( ...

  • 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
  • ・561・ 院士论坛 文章编号:1005-2208(2006) 08-0561-02 腹部损伤控制性手 术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 C 近30年来, 我虽然经常为病人做腹部手术, 但是很少有机会进行首次选择性手术, 几乎均为再次.三次或更多次的再手术.先后为众多病人进行过 3000有之, 但 ...

  •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是补充营养的主要途径,当病人因原发病不能或不愿经口进食时,如胃肠功能好或能耐受时,应首选胃肠内营养.胃肠内营养途径一般有:鼻饲.胃造口.空肠造口.或经肠造瘘管输注营养液. 1.选择合适的体位:取30º低半卧位,防逆流和误吸. 2.估计胃内残留量,每4小时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 ...

  •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常见并发症:腹泻.误吸.恶心.呕吐.鼻.咽.食管黏膜损伤 喂养管移位.脱出.喂养管周围瘘或皮肤感染 [腹泻] 1.控制鼻饲液的浓度和渗透压:鼻饲液输入时的浓度.渗透压应分别逐渐增加,便于病人耐受.如初用时可稀释成0.5kcal/ml的浓度,3-4d后达到标准能量密度 ...

  • 家畜内科学
  • 第一章 总论 发热: 发热是体温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真正的发热是体温调节临界点的改变.与体温过高 的区别在于,发热时体温不仅仅是到一个新的体温临界点,而且还出现热候. 体温调节异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ity) 1. 病因 (1)外源性致热源或抗原进入机体通过激发内源性致热 ...

  • ★外科学名解问答
  • 外科名解.问答题 (09级曰:这份资料不错的,要留意!有下划线的内容是我后加的,源于其他资料.O(∩_∩)O~~--娟) 名解 1. 疝hernia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2. 腹外疝:由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膜薄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