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酸碱中和反应]导学案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共2课时)

第1课时 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1.初步认识中和反应,会判断某反应是否为中和反应;

2.从微观角度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盐、会判断盐的组成。

二、问题导学:

1.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1)中和反应的概念: NaOH+HCl= ; Ca(OH)2+2HCl=

在上述反应中,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

(2)实质:

酸溶液中的 和碱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了 的过程。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H2O

(3)盐: 和 组成的化合物。如:

三、学情诊断:

【诊断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欲知道它们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 )A.氯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澄清石灰水 D.酚酞试液

【诊断2】A,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和烧碱溶液,若将A烧杯中溶液注入B烧杯中,B烧杯中溶液的pH按图线(1)变化;若将B烧杯中溶液注入A烧杯中,溶液的pH按图线(2)变化。

(1)A是 ;B是 。

(2)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 性(填“酸”“碱”“中”) (3)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 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第1课时 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让学生用试管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让同学猜想发生了化学反应没有?那么怎样用实验证明它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方案:

实验分析:

HCl→H+ Cl

+ —

NaOH + HCl == NaCl +H2O NaOH→Na+ + OH—

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

第1课时 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

1.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A.H2SO4、Na2CO3、NaCl B.Ca(OH)2、HCl、Na2SO4

C.NaOH、H2CO3、NaCl D.H2SO4、NaOH、Na2CO3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

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

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 ,pH 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过量。

(2)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次。

第2课时 自学-诊断

一审: 二审: 上课时间: 序号: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4.初步认识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够用中和反应原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二、问题导学:

2.中和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用 药物与过多的胃酸进行中和反应,减轻不适。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常向酸性土壤里撒 ,控制土壤的pH.

(3)处理工业废水:用熟石灰中和污水中的酸,如:中和硫酸的反应: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三、学情诊断:

【诊断3】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诊断4】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 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 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

[实验2]用pH试纸

(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 的预处理。

[小结](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 (填方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第2课时 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

第2课时 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

7.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2H2 + O2 2H2O B.CaCO3 + 2HCl=CaCl2 +H2O +CO2↑

C.2HCl+ Ca2 =CaCl2+ 2H2O D.CuO +2HCl=CuCl2 +H2O

8.胃溃疡严重的病人的胃酸过多,为了减少胃酸的量又并不造成胃穿孔,服用药物中含有以下物质药品最好,这种物质是( )A.CaCO3 B.Al(OH)3 C.NaHCO3 D.Ca(OH)2

4.有一瓶稀硝酸溶液pH=4,若要使溶液的pH增大,应加入下列的物质是( )

A.盐酸 B.硫酸 C.氢氧化钠 D.AgCl

9.某CaCl2溶液中含少量盐酸杂质,若使溶液除去杂质变为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 )A.熟石灰 B.生石灰 C.石灰石粉末 D.纯碱溶液

10.据报道,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的挥发 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 D.喷水是为了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11.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12.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g4%的NaOH溶液,改为10g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13.盛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由,,逐滴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至溶液刚刚褪色为止,溶液的pH 7,继续向溶液中滴入盐酸,pH 7。

14.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镶中生长。某校深外活动小组为了解当地土壤的pH,探讨土壤治理的措施,他们从附近农田中取土样进行研究。

⑴请你帮他们完善实验步骤以完成土壤pH的测定。(简明叙述即可)

步骤一:取3 g土样放人⒛mL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拌。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经粗略测定知:土壤的pH为6。为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我们一般选用熟石灰对土壤进行改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节评反思: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共2课时)

第1课时 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1.初步认识中和反应,会判断某反应是否为中和反应;

2.从微观角度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盐、会判断盐的组成。

二、问题导学:

1.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1)中和反应的概念: NaOH+HCl= ; Ca(OH)2+2HCl=

在上述反应中,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

(2)实质:

酸溶液中的 和碱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了 的过程。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H2O

(3)盐: 和 组成的化合物。如:

三、学情诊断:

【诊断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欲知道它们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 )A.氯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澄清石灰水 D.酚酞试液

【诊断2】A,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和烧碱溶液,若将A烧杯中溶液注入B烧杯中,B烧杯中溶液的pH按图线(1)变化;若将B烧杯中溶液注入A烧杯中,溶液的pH按图线(2)变化。

(1)A是 ;B是 。

(2)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 性(填“酸”“碱”“中”) (3)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 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第1课时 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让学生用试管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让同学猜想发生了化学反应没有?那么怎样用实验证明它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方案:

实验分析:

HCl→H+ Cl

+ —

NaOH + HCl == NaCl +H2O NaOH→Na+ + OH—

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

第1课时 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

1.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A.H2SO4、Na2CO3、NaCl B.Ca(OH)2、HCl、Na2SO4

C.NaOH、H2CO3、NaCl D.H2SO4、NaOH、Na2CO3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

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

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 ,pH 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过量。

(2)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次。

第2课时 自学-诊断

一审: 二审: 上课时间: 序号: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4.初步认识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够用中和反应原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二、问题导学:

2.中和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用 药物与过多的胃酸进行中和反应,减轻不适。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常向酸性土壤里撒 ,控制土壤的pH.

(3)处理工业废水:用熟石灰中和污水中的酸,如:中和硫酸的反应: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三、学情诊断:

【诊断3】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诊断4】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 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 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

[实验2]用pH试纸

(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 的预处理。

[小结](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 (填方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第2课时 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

第2课时 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

7.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2H2 + O2 2H2O B.CaCO3 + 2HCl=CaCl2 +H2O +CO2↑

C.2HCl+ Ca2 =CaCl2+ 2H2O D.CuO +2HCl=CuCl2 +H2O

8.胃溃疡严重的病人的胃酸过多,为了减少胃酸的量又并不造成胃穿孔,服用药物中含有以下物质药品最好,这种物质是( )A.CaCO3 B.Al(OH)3 C.NaHCO3 D.Ca(OH)2

4.有一瓶稀硝酸溶液pH=4,若要使溶液的pH增大,应加入下列的物质是( )

A.盐酸 B.硫酸 C.氢氧化钠 D.AgCl

9.某CaCl2溶液中含少量盐酸杂质,若使溶液除去杂质变为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 )A.熟石灰 B.生石灰 C.石灰石粉末 D.纯碱溶液

10.据报道,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的挥发 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 D.喷水是为了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11.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12.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g4%的NaOH溶液,改为10g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13.盛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由,,逐滴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至溶液刚刚褪色为止,溶液的pH 7,继续向溶液中滴入盐酸,pH 7。

14.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镶中生长。某校深外活动小组为了解当地土壤的pH,探讨土壤治理的措施,他们从附近农田中取土样进行研究。

⑴请你帮他们完善实验步骤以完成土壤pH的测定。(简明叙述即可)

步骤一:取3 g土样放人⒛mL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拌。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经粗略测定知:土壤的pH为6。为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我们一般选用熟石灰对土壤进行改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节评反思:


相关内容

  •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什么反应
  •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什么反应 撰稿:冯玉柱 审稿:魏国福 责编:祝鑫 [学习目标集成] 1.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 会用pH 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重点: 1.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 ...

  •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案
  • 课题2 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中心校 李立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认识用pH 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用pH 试纸比用指示剂能更好地表示物质的 ...

  • 酸碱盐主要涉及的反应类型
  • 酸碱盐主要涉及的反应类型 一.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D==AD+CB. 2.特点:(1)两种反应物和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2)发生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3)各元素的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不变. [辨析·比较](1)酸.碱与 ...

  •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酸碱指示剂可在中和反应终点时出现颜色变化,因此终点判断须选择合适指示剂.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

  • 初三化学_中和反应_导学案
  • 第四节 中和反应 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2.从微观角度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盐的定义及会判断盐的组成 学习重点: 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如何检 ...

  • 酸碱中和反应
  •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初步掌握进行中和反应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完成简单的中和反应. 3.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预习提纲 1.什么叫中和反应?其实 ...

  •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 王 瑾 1.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 ...

  • 化学注意事项
  • [知识点的认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主要是指以氧气.氢气.碳.硫.磷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铝.镁.锌.铁.铜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铜.氧化铁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盐酸.硫酸.碳酸等为代表的酸,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为代表的碱,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 ...

  • 酸碱中和反应的练习题
  • 酸碱中和反应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 范围如下: 其中显酸性的是( ) A .胃液 B .胆汁 C .胰液 D .血浆 2.某些常见物质的pH 值如图 , 某些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校园土壤适合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