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开展孝道教育

  摘 要:孝道,是一个人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应以孝德教育为先,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近年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将孝道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园中大力弘扬孝道文化,这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良好的学风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孝道文化;主题活动;思想教育   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便是“孝”,有“天下孝为先”的说法,尊老、敬老、养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校园生活,都摆脱不了其本身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摆脱不了社会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出发点,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在形成自我认同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开始有独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倾向的选择,需要细致入微、深入其灵魂与心灵深处的道德感化与道德教育。加强孝德教育,倡导孝德思想,不仅仅应该存在于大学校园,更应该存在于全社会。近年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孝道文化,让学生深入领会孝道文化的内涵。由此在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一、师生联动形成机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道教育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带领学生组织和公益社团多年来,主动联系学校周边的社区和自然村,开展定期的关爱独居老人活动。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上门为独居老人清洁家居卫生、促膝相谈,与他们一起共度周末;在寒冬之时开展义卖活动,筹集经费为老人们送上棉被和慰问品。为能持续做好关爱独居老人活动,校内的公益社团成立爱心小分队,结队培训社员的服务技巧,加强与社区街道等单位的联系,为不断深入开展关爱独居老人服务,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师生共同组织的各类敬老、爱老活动深得认可,在校内形成良好的行孝氛围和导向。而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各类学生团体、组织,牵手市级和镇区的各家颐老院开展探访活动。在重阳等重大节日里,大学生为老人们精心准备礼物和联欢会。这些都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教育、自我能力提高的广阔平台,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中强化了道德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行为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二、结合节日主题契机,让孝道文化深入走进校园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国际母亲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孝敬关爱父母的传统美德,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亲情氛围温暖校园,从感恩身边阐述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每年的5月都开展以“一封家书”为主题的系列母亲节感恩活动。活动先是由大学生在校内派发贺卡以及信封,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写下对自己母亲的留言和祝福。同时,现场的大学生或是在横幅上用小布缝上对母亲的寄语,或是在环保许愿树上留下自己对父母亲的寄语。活动的次日,大学生将回收的贺卡通过邮政帮助学生寄送对母亲的爱,同时大学生也不忘派发贺卡给自己的女老师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封家书”活动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为母亲献上自己真挚祝福的机会,也赢得了强烈的反应和大力支持,更加深了儿女与母亲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大学生的道德规范素质。   三、关爱农民工子女,携手传承当代孝模的榜样力量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父母的关爱、缺失了对长辈的敬爱。为引导农民工子女学会感谢父母、老师、同学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植入懂得感恩他人的高尚品格,从小细节引导学生培养用爱回报他人、用心感恩他人的高尚情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长期在农民工子女集居的社区和民办学校举办孝文化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展示谢延信、张晓、朱清章、田世国、曹于亚、洛桑扎西等当代孝模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介绍感恩之心的板报、生活情景剧、学习感恩之歌和制作感恩卡片等形式,与农民工子女互动,让农民工子女从心出发去懂得感谢每一位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去感恩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同时,这也为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上了感恩教育课,让大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共同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孝模的榜样力量。农民工子女的感恩教育的成功开展,通过每年系列的感恩教育,促进大学生和农民工子女知恩、感恩、报恩美好心灵的形成,帮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引导他们珍惜现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增强他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去回报他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自觉成为孝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础。传统孝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通过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孝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体验爱他人、爱社会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快乐,加强、巩固大学生为“孝”之心,将“推己及人”内化为自觉意识,切实加强孝道教育,从而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对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建设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罗蕊.传统孝悌教育对现代高校德育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编辑 董慧红

  摘 要:孝道,是一个人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应以孝德教育为先,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近年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将孝道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园中大力弘扬孝道文化,这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良好的学风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孝道文化;主题活动;思想教育   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便是“孝”,有“天下孝为先”的说法,尊老、敬老、养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校园生活,都摆脱不了其本身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摆脱不了社会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出发点,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在形成自我认同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开始有独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倾向的选择,需要细致入微、深入其灵魂与心灵深处的道德感化与道德教育。加强孝德教育,倡导孝德思想,不仅仅应该存在于大学校园,更应该存在于全社会。近年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孝道文化,让学生深入领会孝道文化的内涵。由此在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一、师生联动形成机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道教育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带领学生组织和公益社团多年来,主动联系学校周边的社区和自然村,开展定期的关爱独居老人活动。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上门为独居老人清洁家居卫生、促膝相谈,与他们一起共度周末;在寒冬之时开展义卖活动,筹集经费为老人们送上棉被和慰问品。为能持续做好关爱独居老人活动,校内的公益社团成立爱心小分队,结队培训社员的服务技巧,加强与社区街道等单位的联系,为不断深入开展关爱独居老人服务,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师生共同组织的各类敬老、爱老活动深得认可,在校内形成良好的行孝氛围和导向。而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各类学生团体、组织,牵手市级和镇区的各家颐老院开展探访活动。在重阳等重大节日里,大学生为老人们精心准备礼物和联欢会。这些都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教育、自我能力提高的广阔平台,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中强化了道德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行为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二、结合节日主题契机,让孝道文化深入走进校园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国际母亲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孝敬关爱父母的传统美德,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亲情氛围温暖校园,从感恩身边阐述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每年的5月都开展以“一封家书”为主题的系列母亲节感恩活动。活动先是由大学生在校内派发贺卡以及信封,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写下对自己母亲的留言和祝福。同时,现场的大学生或是在横幅上用小布缝上对母亲的寄语,或是在环保许愿树上留下自己对父母亲的寄语。活动的次日,大学生将回收的贺卡通过邮政帮助学生寄送对母亲的爱,同时大学生也不忘派发贺卡给自己的女老师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封家书”活动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为母亲献上自己真挚祝福的机会,也赢得了强烈的反应和大力支持,更加深了儿女与母亲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大学生的道德规范素质。   三、关爱农民工子女,携手传承当代孝模的榜样力量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父母的关爱、缺失了对长辈的敬爱。为引导农民工子女学会感谢父母、老师、同学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植入懂得感恩他人的高尚品格,从小细节引导学生培养用爱回报他人、用心感恩他人的高尚情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长期在农民工子女集居的社区和民办学校举办孝文化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展示谢延信、张晓、朱清章、田世国、曹于亚、洛桑扎西等当代孝模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介绍感恩之心的板报、生活情景剧、学习感恩之歌和制作感恩卡片等形式,与农民工子女互动,让农民工子女从心出发去懂得感谢每一位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去感恩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同时,这也为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上了感恩教育课,让大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共同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孝模的榜样力量。农民工子女的感恩教育的成功开展,通过每年系列的感恩教育,促进大学生和农民工子女知恩、感恩、报恩美好心灵的形成,帮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引导他们珍惜现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增强他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去回报他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自觉成为孝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础。传统孝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通过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孝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体验爱他人、爱社会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快乐,加强、巩固大学生为“孝”之心,将“推己及人”内化为自觉意识,切实加强孝道教育,从而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对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建设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罗蕊.传统孝悌教育对现代高校德育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编辑 董慧红


相关内容

  • 2014乡镇团委工作汇报
  • 根据《共青团**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在,我代表**乡团委汇报近年来工作情况。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五年来团组织工作成效明显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共青团、青少年工作的五年。县委召开了全县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和工青妇工作会议,出台了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 ...

  •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孝文化"
  • 农村中学较城市中学而言,地理位置偏僻,星级评价较低,生源普遍较差,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写作功底薄弱,对于写作缺乏素材积累,而且普遍对作文不感兴趣,阅读能力不强.所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作文教学,选择合适的作文主题并开展扎扎实实的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中生大多处于16-19岁年龄段, ...

  • 学校中学课外实践活动方案
  • 当今的许多中小学生,严重缺乏感恩意识,连最起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都不懂得感激。中华民族文明五千年,感恩、行孝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史乃至全人类各民族文明史共具有的最广泛的人文教育基础。上海市《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填补了以往教育内容的一个空白。 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 ...

  • 2009年乡镇团委工作汇报
  • 各位领导: 根据<共青团**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在,我代表**乡团委汇报近年来工作情况.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五年来团组织工作成效明显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共青团.青少年工作的五年.县委召开了全县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和工青妇工作会议, ...

  •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大力弘扬家庭传统美德
  • 作者:首都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 2015年08期 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首都文明办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积极建设文明家庭.推动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 一是开展"讲家训.传美德.树家风&q ...

  • 冯庄小学孝道教育活动方案
  • 冯庄小学孝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前言:"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一个人的品行之本,更是一个人的成功之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让我们看的,生活中不孝.不尊.不义的典型事件时有发生,孝道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淡去,& ...

  • 孝道教育活动总结
  • 孝道教育活动总结 按照铁岭市和调兵山市的有关文件要求,我校开展了孝道文化教育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已经初见成效,下面就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开展的有关孝道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1.召开多次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学校成立 ...

  • 中小学校孝道教育实施方案
  • 根据五星乡关于打造"孝道文化之乡"动员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中心校决定在全乡学校开展以孝道为核心的品德教育.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将"孝道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弘扬 ...

  • 浅谈小学生孝道教育
  • 浅谈小学生孝道教育 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虽然有一些糟 粕,可也有无数的精华.传承世代的孝道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同样受到了挑战.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的身上尤为突出. (一)小学生孝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道德教育的缺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人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具有独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