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一、选择题

1.《武状元苏乞儿》电影曾风靡全国,最早设立武举的是

A.隋炀帝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太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作出的贡献是: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雷雷是我们县2015年高考状元,状元起源于哪个皇帝在位

A.隋文帝 B.武则天

C.隋炀帝 D.唐太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进士科第一名被称之为状元,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3.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隋文帝

C.武则天 D.唐太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为了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4.明经科举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

A.选择题 B.问答题

C.作文题 D.填空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唐朝的科举考试中,主要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明经考试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填空题,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的创立

5.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有( )

①李渊 ②李世民 ③武则天 ④唐玄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完善。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李世民是唐太宗,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大都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A.武则天 B.慈禧太后

C.肖太后 D.孝庄皇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后来称帝,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时期,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了人民负担并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因此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7.隋唐时,武功高强的李飞赶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这时在位的皇帝可能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武举制度。武则天在位时期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故选D。

8.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是中国第一考。在隋唐时期,国家通过( )选拔人才。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八股取士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内容。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原则。科举制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朝,科举制僵化,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被称为八股取士;到清末被废除,存在了1300多年。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道出了科举制下中国社会推崇读书的传统观念。隋唐时期,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公正选拔人才 B. 促进经济发展

C. 维护封建统治 D. 促进文化繁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考试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历代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也的确选拔了不少治国安民的有用之才;同时,科举考试制度又成为套在广大士人脖子上的一具枷锁,既禁锢思想,又摧残人材,这在清朝后期尤为突出。维护了封建统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0.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考试制度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又因为教材内容:隋朝创科举考试制度,唐朝武则天创立殿试。因此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

A.唐玄宗时 B.唐太宗时

C.武则天时 D.隋炀帝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唐朝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

13.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长策”正式诞生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度,隋朝,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4.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因此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5.对唐朝“市”的解释正确的是

A.住宅区 B.手工业作坊

C.商业区 D.防洪大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时的坊市制度相关知识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古时坊”与“市”是两个概念。唐朝,盛行坊市制度,这是一种由政府管制的集中市场,划定在一个方形的区域内,设有门墙,定时交易,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商业区,.因此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16.“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有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因此“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科举制有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7.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唐朝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C.唐朝政府力求以才学选拔官员 D.唐朝文学艺术繁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制度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因为科举制注重才能,力求以才学选拔官员。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8.在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依据教材所给提示信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因此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9.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从侧面来分析,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重视明经考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控制了读书人。科举制产生的人才为统治者所用,最大受益者是皇帝,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人们普遍重视进士科考试。根据所学知识,故答案是D。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20.“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根据所学知识,故答案是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二、填空题

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 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正式产生后,在唐朝时,科举分为 和 两大类。

【答案】九品中正制,常科、制举

【解析】

试题分析:九品中正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隋朝时期,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时,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考点:官员的选拔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古代官员选拔这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对同类知识要记忆。

22.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朝, 还开创了武举。

【答案】隋 武则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相关知识,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三、问答题

23.隋唐创设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请指出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3)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答案】(1)隋炀帝设进士科

(2)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3)选拔的读书人都为其所用,维护封建统治。

(4)如: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隋唐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生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2)此题考查唐朝完善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还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

(3)此题考查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说明了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的读书人都为其所用,维护封建统治。

(4)此题考查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的启示。科举制选拔的是人才,人才是民族发展的未来,我国应得坚持人才强国战略,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等。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诞生;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完善;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影响

24.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2分)

(4)我们今天读书与古代读书目的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隋文帝;

(2)进士科;

(3)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4)不一样。古代读书是为了做官,今天读书是为了提高公民素养,民族振兴等。(意思相近、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科举考试的萌芽。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员,而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发展。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年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

(3)本题考查八股取士的弊端。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但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这些人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思想,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

(4)本题考查科举制度与现行考试制度的对比。科举制度与今天的考试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但是科举制度是为了选官,而今天的考试制度是为了提高公民素养,民族振兴等;科举制度的考试形式呆板,内容只是儒家经典,范围狭窄、单一,今天的考试制度相对较为全面、自由。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哪一时期?

(3)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说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

(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这个目的是什么?

【答案】 (1)隋炀帝 (2分)

(2)隋唐时期 (2分)

(3)考试内容:由考明经和进士到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形式:由没有过多的形式限制到必须写八股文。(4分)

(4)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或愚民)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和课本所学知识:(1)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我国古代科举

制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

(2)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3)本题是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考试内容:由考明经和进士到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形式:由没有过多的形式限制到必须写八股文。

(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考点: 古代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点评:本题是对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的识记和考查,科举制度从产生到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虽为统治阶级选拨了人才,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朝末年被废除。

26.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2分)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2分)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2分)

(4)20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最终在哪一年废除了科举制度?(2分)

【答案】

(1)隋文帝;(2分)

(2)进士科;(2分)

(3)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限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答出划线部分,或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4)1905年.(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诞生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时,为改变魏晋以来选拔官员的各种弊端,隋文帝开始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第(2)问,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发展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科举制逐步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所以,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进士科这一最重要的科目的考试。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限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废除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普遍兴办学校,最终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明朝君权的加强·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新式教育的开端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史上三位著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

(3)材料二中的“武后”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

(5)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谁?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2分)

(6)跨越时空,回到唐朝,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会怎样统治你的国家。

【答案】(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隋炀帝

(2)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

(5)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6)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材料一是“君舟人水”的观点,是唐太宗李世民所提,材料二“武后陵墓”指的是武则天的陵墓,材料三阐述的“开元盛世”即唐玄宗时期,三位皇帝对由隋炀帝所创科举制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的准确认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阐述了“君舟人水”的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唐太宗时期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清明的政治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武则天的准确认识,材料二中的“武后”指的是武则天,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他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开元”是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其在位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被称为“开元盛世”。

第(5)问,主要考查唐朝的政治清明,由已学知识可知魏征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谋杜断”。

第(6)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盛世的分析可以从政治、经济、赋税等方面分析归纳,如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科举制的创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四、综合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三:“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1)材料中“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什么制度?

(2)概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3)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4) 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5)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答案】

(1)科举制度

(2)改善用人制度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隋朝 清朝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5)封建皇帝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因此材料中“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科举制。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3)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4)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完善的关键人物。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吏,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时期。到唐朝时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又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

(5)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分析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和材料三的“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可以看出科举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封建皇帝,也就是封建统治者。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9.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唐朝一代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分不开的,观察下列唐朝皇帝的画像,完成问题:

(1)请你根据图片写出三位皇帝的名字,并写出历史上将这三位皇帝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2)你分别列举出这三位皇帝为唐朝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最少一点)

(3)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

【答案】(1)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之治”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武则天:创立殿试等;唐玄宗:励精为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意思相近即可)

(3)选拔贤才、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等(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图片考查了与唐朝三位皇帝统治时期清明盛世相关的知识点。图片1是唐太宗,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 “贞观之治”;图片2是武则天,武则天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时期政策,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图片3是唐玄宗,唐玄宗时期励精为治,富于改革,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之治”。

(2)此题考查唐朝三位皇帝,为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相关知识点。唐太宗时期:革新制度,宽省刑罚,用人唯贤,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武则天时期: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创立殿试、武举等;唐玄宗时期:励精为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武则天:创立殿试等;唐玄宗:励精为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

(3)此题考查唐朝三位皇帝的治国经验相关的知识点。唐朝三位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都进行改革,唐太宗时期革新制度,宽省刑罚,用人唯贤;武则天时期注重选拔人才,创立殿试、武举等;唐玄宗时期:励精为治,任用有革新精神的人才,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等。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选拔贤才、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等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之治。

3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从下图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2分)

(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对右图的描述,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 。

(4)短暂的隋朝还创立了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选官制度,它是什么制度?

【答案】(1)大运河南北起点、四段名称、洛阳中心、沟通几大河等。(6分,任意三点即可)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3)赵州桥(2分)

(4)科举制(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右图是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的信息包括: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南到北分为四段,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此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隋朝大运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因为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大运河完全有理由申报世界遗产。

(3)此题考查赵州桥的相关知识点。“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对赵州桥的描述,它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占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度很大,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

(4)此题考查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科举制度成为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选官制度。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京杭大运河;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赵州桥;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

11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一、选择题

1.《武状元苏乞儿》电影曾风靡全国,最早设立武举的是

A.隋炀帝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太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作出的贡献是: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雷雷是我们县2015年高考状元,状元起源于哪个皇帝在位

A.隋文帝 B.武则天

C.隋炀帝 D.唐太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进士科第一名被称之为状元,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3.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隋文帝

C.武则天 D.唐太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为了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4.明经科举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

A.选择题 B.问答题

C.作文题 D.填空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唐朝的科举考试中,主要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明经考试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填空题,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的创立

5.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有( )

①李渊 ②李世民 ③武则天 ④唐玄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完善。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李世民是唐太宗,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大都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A.武则天 B.慈禧太后

C.肖太后 D.孝庄皇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后来称帝,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时期,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了人民负担并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因此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7.隋唐时,武功高强的李飞赶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这时在位的皇帝可能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武举制度。武则天在位时期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故选D。

8.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是中国第一考。在隋唐时期,国家通过( )选拔人才。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八股取士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内容。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原则。科举制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朝,科举制僵化,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被称为八股取士;到清末被废除,存在了1300多年。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道出了科举制下中国社会推崇读书的传统观念。隋唐时期,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公正选拔人才 B. 促进经济发展

C. 维护封建统治 D. 促进文化繁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考试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历代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也的确选拔了不少治国安民的有用之才;同时,科举考试制度又成为套在广大士人脖子上的一具枷锁,既禁锢思想,又摧残人材,这在清朝后期尤为突出。维护了封建统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0.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考试制度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又因为教材内容:隋朝创科举考试制度,唐朝武则天创立殿试。因此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

A.唐玄宗时 B.唐太宗时

C.武则天时 D.隋炀帝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唐朝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

13.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长策”正式诞生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度,隋朝,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4.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因此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5.对唐朝“市”的解释正确的是

A.住宅区 B.手工业作坊

C.商业区 D.防洪大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时的坊市制度相关知识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古时坊”与“市”是两个概念。唐朝,盛行坊市制度,这是一种由政府管制的集中市场,划定在一个方形的区域内,设有门墙,定时交易,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商业区,.因此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16.“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有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因此“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科举制有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7.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唐朝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C.唐朝政府力求以才学选拔官员 D.唐朝文学艺术繁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制度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因为科举制注重才能,力求以才学选拔官员。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8.在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依据教材所给提示信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因此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9.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从侧面来分析,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重视明经考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控制了读书人。科举制产生的人才为统治者所用,最大受益者是皇帝,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人们普遍重视进士科考试。根据所学知识,故答案是D。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20.“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掌握情况,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根据所学知识,故答案是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二、填空题

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 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正式产生后,在唐朝时,科举分为 和 两大类。

【答案】九品中正制,常科、制举

【解析】

试题分析:九品中正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隋朝时期,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时,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考点:官员的选拔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古代官员选拔这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对同类知识要记忆。

22.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朝, 还开创了武举。

【答案】隋 武则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相关知识,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三、问答题

23.隋唐创设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请指出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3)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答案】(1)隋炀帝设进士科

(2)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3)选拔的读书人都为其所用,维护封建统治。

(4)如: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隋唐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生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2)此题考查唐朝完善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还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

(3)此题考查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说明了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的读书人都为其所用,维护封建统治。

(4)此题考查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的启示。科举制选拔的是人才,人才是民族发展的未来,我国应得坚持人才强国战略,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等。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诞生;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完善;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影响

24.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2分)

(4)我们今天读书与古代读书目的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隋文帝;

(2)进士科;

(3)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4)不一样。古代读书是为了做官,今天读书是为了提高公民素养,民族振兴等。(意思相近、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科举考试的萌芽。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员,而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发展。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年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

(3)本题考查八股取士的弊端。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但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这些人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思想,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

(4)本题考查科举制度与现行考试制度的对比。科举制度与今天的考试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但是科举制度是为了选官,而今天的考试制度是为了提高公民素养,民族振兴等;科举制度的考试形式呆板,内容只是儒家经典,范围狭窄、单一,今天的考试制度相对较为全面、自由。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哪一时期?

(3)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说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

(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这个目的是什么?

【答案】 (1)隋炀帝 (2分)

(2)隋唐时期 (2分)

(3)考试内容:由考明经和进士到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形式:由没有过多的形式限制到必须写八股文。(4分)

(4)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或愚民)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和课本所学知识:(1)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我国古代科举

制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

(2)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3)本题是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考试内容:由考明经和进士到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形式:由没有过多的形式限制到必须写八股文。

(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考点: 古代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点评:本题是对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的识记和考查,科举制度从产生到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虽为统治阶级选拨了人才,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朝末年被废除。

26.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2分)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2分)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2分)

(4)20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最终在哪一年废除了科举制度?(2分)

【答案】

(1)隋文帝;(2分)

(2)进士科;(2分)

(3)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限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答出划线部分,或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4)1905年.(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诞生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时,为改变魏晋以来选拔官员的各种弊端,隋文帝开始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第(2)问,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发展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科举制逐步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所以,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进士科这一最重要的科目的考试。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限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废除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普遍兴办学校,最终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明朝君权的加强·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新式教育的开端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史上三位著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

(3)材料二中的“武后”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

(5)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谁?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2分)

(6)跨越时空,回到唐朝,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会怎样统治你的国家。

【答案】(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隋炀帝

(2)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

(5)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6)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材料一是“君舟人水”的观点,是唐太宗李世民所提,材料二“武后陵墓”指的是武则天的陵墓,材料三阐述的“开元盛世”即唐玄宗时期,三位皇帝对由隋炀帝所创科举制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的准确认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阐述了“君舟人水”的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唐太宗时期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清明的政治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武则天的准确认识,材料二中的“武后”指的是武则天,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他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开元”是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其在位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被称为“开元盛世”。

第(5)问,主要考查唐朝的政治清明,由已学知识可知魏征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谋杜断”。

第(6)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盛世的分析可以从政治、经济、赋税等方面分析归纳,如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科举制的创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四、综合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三:“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1)材料中“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什么制度?

(2)概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3)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4) 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5)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答案】

(1)科举制度

(2)改善用人制度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隋朝 清朝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5)封建皇帝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因此材料中“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科举制。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3)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4)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完善的关键人物。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吏,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时期。到唐朝时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又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

(5)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分析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和材料三的“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可以看出科举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封建皇帝,也就是封建统治者。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9.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唐朝一代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分不开的,观察下列唐朝皇帝的画像,完成问题:

(1)请你根据图片写出三位皇帝的名字,并写出历史上将这三位皇帝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2)你分别列举出这三位皇帝为唐朝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最少一点)

(3)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

【答案】(1)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之治”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武则天:创立殿试等;唐玄宗:励精为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意思相近即可)

(3)选拔贤才、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等(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图片考查了与唐朝三位皇帝统治时期清明盛世相关的知识点。图片1是唐太宗,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 “贞观之治”;图片2是武则天,武则天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时期政策,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图片3是唐玄宗,唐玄宗时期励精为治,富于改革,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之治”。

(2)此题考查唐朝三位皇帝,为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相关知识点。唐太宗时期:革新制度,宽省刑罚,用人唯贤,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武则天时期: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创立殿试、武举等;唐玄宗时期:励精为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武则天:创立殿试等;唐玄宗:励精为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

(3)此题考查唐朝三位皇帝的治国经验相关的知识点。唐朝三位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都进行改革,唐太宗时期革新制度,宽省刑罚,用人唯贤;武则天时期注重选拔人才,创立殿试、武举等;唐玄宗时期:励精为治,任用有革新精神的人才,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等。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选拔贤才、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等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之治。

3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从下图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2分)

(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对右图的描述,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 。

(4)短暂的隋朝还创立了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选官制度,它是什么制度?

【答案】(1)大运河南北起点、四段名称、洛阳中心、沟通几大河等。(6分,任意三点即可)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3)赵州桥(2分)

(4)科举制(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右图是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的信息包括: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南到北分为四段,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此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隋朝大运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因为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大运河完全有理由申报世界遗产。

(3)此题考查赵州桥的相关知识点。“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对赵州桥的描述,它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占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度很大,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

(4)此题考查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科举制度成为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选官制度。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京杭大运河;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赵州桥;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

11


相关内容

  •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南辰 中学 石玲 课程标准:了解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通过想像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2.过程与方法 通 ...

  • 运动会主持
  • 运 动 会 解 说 词 主持:丰艳 张海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1:今天,蓝天白云写满诗意, 2:今天,青山绿水盛满诗情 1:今天,伴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军号鼓乐,和着素质教育的坚实脚步,我们汇聚在体育场 2:今天,我们竞技场上欢聚在一起,鲜花与笑脸齐绽,歌声与乐曲交 ...

  • 全民健身倡议书
  • 各位领导,同志们、同学们、居民朋友们: 在这绿色葱葱,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西岗区第十八届体育日盛会。全区干部群众将以争先的精神,拼搏的毅力,弘扬体育运动精神,展现西岗人民团结进取,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新西岗的昂扬斗志。 倡导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

  •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社会景象]导学案
  • <盛唐社会景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 2.知道唐朝的社会景象. 3.了解唐朝在诗歌方面的成就. 4.了解盛唐气象,归纳唐朝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成就取得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经济的繁荣 1.概况:在唐朝前期的100多 ...

  • 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主持词
  • 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主持词 尊敬的**校长,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大会工作人员.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雾霭捎来了秋日的问候,陡降的气温没有阻挡我们迸发的激情.在这里,云阳县龙角初中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即将隆重开幕.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是我校的体育盛事,是学校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实施 ...

  • 银行作风建设的剖析与体会
  • 一.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是少数单位个别班子成员缺乏有效的配合协调.往往只强调分管内的工作重要,分管外的工作过问少,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协作,各弹各的琴,各吹各的调,致使一个单位工作杂音多. 二是执行落实不到位.有些领导及部门会上会下要求的多,布置的多,事前事后抓检查的少,抓落实的少,形成制度要求 ...

  • 大型团体操[希望]解说词
  • 大型团体操<希望>解说词 第一乐章 青春飞扬 音乐在跳动,青春在飞扬,由240名高中学生组成的体操队,沐浴明媚的春光,迎着欢快的音乐,他们手持红黄双面翻版,奔向场地中央,像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那是充满热情的色彩,那是充满希望的色彩! 洋溢着青春笑脸的少男少女们,组成了大花园的图案,环环相 ...

  • 广播体操比赛闭幕词4篇
  •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经过几个小时紧张激烈的角逐,我们学校队列队形暨广播体操比赛圆满结束.首先,让我们向辛勤筹备这次比赛的各位老师.全体班主任和所有参加比赛的班级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向在这次比赛中获奖的班级和个人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这一次比赛,是一次激情昂扬的盛会,同学们用整齐的步伐.

  • 区运动会解说词
  • 2010年铁东"热电杯"机关职工运动会 代表队检阅解说词 1.区直机关第一代表队 步履铿锵,面带微笑.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区直机关第一代表队,机关第一代表队由区委办公室.区武装部.区审计局.铁东经济开发区.区档案局组成的.这是一支由激情汇聚的队伍,这是一个由信念凝聚的团体.同心 ...